許心靈一個慰藉的窗口 -青少年時期歷經喪親的吶喊

陳雅婷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一、    前言

人的一生經歷許許多多的失落,生命體驗也隨之而變化,尤以喪親的經驗最嚴重,喪親意味著依附關係的結束、與父母永遠的分離;父母是生命中最獨特、最重要之角色,亦是生命最初的人際關係,然而人常在失去之後才會察覺父母的重要性。青少年時期正值生心理迅速成長階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尋求認同,一方面期待脫離父母控制,另方面又離不開家庭,且渴望獲得父母認同、物質需求的滿足,往往心理會常產生愛恨交加的矛盾情節,由此可見若此期遭逢父母死亡是巨大的衝擊(陳信英,2002)。家庭對青少年的成長與生活影響十分深遠,家庭結構若產生改變,子女又未得到良好的照護,單親家庭子女較易產生低自我概念、較差的生活適應力、偏差行為、過度的依附情節(劉秀雅,2003)。喪親家庭面臨家庭結構崩解,失落的心靈急切尋求支持系統,讓失去父愛或母愛的漂泊心靈有個慰藉。

青少年時期若有處理不當的悲傷,將會阻礙個體潛在的成長與發展,以至於無法發展適度的個體化。青少年在歷經喪親之後,心理調適與悲傷任務的完成是一大課題,社會大眾應多加關懷喪親少年,而非用異樣眼光、社會烙印看待這群失落又無助的孩子,冷酷的外表下卻有其脆弱的心房。在自我發展與自我統合發展階段面臨親事件使青少年倍感難過與壓力,除了須為自己心靈療傷還需照顧在世父母親,甚至其他手足之責,假若又遭逢街頭鄰里的指指點點、學校同儕的排擠、缺乏師長的關懷,在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的協助之下,所有的悲傷與無奈無處宣,喪與心痛加劇折騰著受傷的心靈。「悲傷往肚裡吞、心事無人知」,喪親青少年感受不到生命中還有希望和愛,沒有人給予關愛、給予鼓勵、給予說出喪的機會,於是選擇封閉了自己、關閉了心窗,拒絕與外界或他人有太多的接觸,若生活在幽暗的閣樓,日復一日見不到曙光。

 

二、文獻探討

(一)喪親對青少年的影響

青少年(adolescence)可說是兒童過渡到成年期的橋樑階段,此時期的確定原則不以年齡為根據,而以身心發展程度來看;女生約從12至21歲,男生約從13至22歲為發長身心成熟階段(引自劉秀雅,2003)。喪親意味個體遭遇親人的死亡,包括祖父母、父母、手足、親戚、子女的死亡等,而本研究所探討的「喪親者」是指在青少年時期歷經父親或母親死亡者。父母對青少年成長與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隨著家庭型態轉變與社會結構變遷,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單親家庭長大。單親家庭青少年成因:父母一方死亡、父母分居、父母離婚、遭父母一方遺棄、未婚媽媽所生之青少年;其中單親家庭以父母離婚為最大宗,其次為父母死亡、分居,但父母死亡是青少年階段所面臨最嚴重的壓力事件(王沂釗,1999)。

Newman認為青少年在12至18歲有五項發展任務:適應身體的成熟、具備形式運思的能力、同儕團體的交往、表現適當的情緒、適當的兩性關係(引自劉秀雅,2003);然而喪親使青少年失去重要依附對象,導致無法培養長期情感關係能力;另方面她們逼迫自己要獨當一面,以減低喪偶父親或母親之負擔。Wofenstein曾提出喪親青少年所經歷最普遍的情緒是憤怒多於哀傷,在他觀察42位喪親哀傷反應的研究發現,喪親者為隔離對逝者的負面感受,往往將逝者理想化,轉而敵視在世的父母,變得憤世嫉俗或長時間將情緒駐留在自己建構的悲慘世界中、疏離以往朋友圈、逐步從事大人的行為,例如:性行為、說粗話、甚至加入幫派;用特立獨行當媒介跳脫自我認同,卻認為這些偏差行為不會帶給個體生活產生痛處(引自劉秀雅,2003)。

Graham將個體悲傷歷程中歸納出身體、情緒、社會、支持四方面的反應(引自施靜芬,2004):(1)、情緒方面:喪親青少年有遺憾、孤單、無助感、傷心害怕、自責自、擔心在世父母、爲過世父母感到慶幸、遷怒他人等哀傷反應,以及否認、難以置信、感覺死者的存在等認知反應;輔導人員應特別關注青少年哀傷期的反應調適和家庭關係的變化。Harris發現青少年的喪親反應包括悲傷、思念、流淚、睡眠困難、作白日夢、成績退步、無法集中注意、感到未盡孝道(引自劉秀雅,2003)。(2)、身體方面:心悸、暈眩、頭腦空白、體重減輕、睡眠困擾、夢見過世父母、強烈思念過世父母、對外界缺乏興趣、避免見到會想到死者的事物、甚至出現麻木、絕望、幻聽幻覺、保留遺物、想跟親人一起去的感覺、對他人的叫喚無反應、常到墓地探望過世父母親、(黃慧涵,1992)。

3)、尋求支持:Bocking指出喪親青少年多向家庭成員或重要成人尋求支持,而不會直接與同儕討論有關悲傷之話題。哀悼是很長的歷程,因此來自家庭外的社會支持很少且幾盡沒有;國人避諱死亡,使喪親者更不習慣於心事訴諸外人,在此文化背景下,喪親者更不亦向外尋求支援(引自劉秀雅,2003)。(4)、社會行為:許多研究發現遭逢喪親經驗,會使青少年往後生活適應出現困難甚至延續到成年期;父母親過世會造成子女對失去的恐懼,因而強化親子關係(劉秀雅,2003),導致她們養成迎合或過度依賴父母親,不利於青少年自我分化的關係,產生自我退縮不敢到逝者以前去過的地方、避免提及關於逝者的人事物,以免觸景傷情,且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或以宗教安撫自己。

    研究者感於喪母的切身之痛,在師長、同學面前總是強顏歡笑,加上較不善於口語表達也無傾訴對象,但事實上了解其實內心是很孤獨、失落的,自國一到高一遭遇媽媽、祖父母相繼往生,而長期掩飾傷痛、故作堅強,那幾年的人生低潮使自己和爸爸幾盡崩潰。當時沒有親友和其他支持系統協助,直到偶然機緣下接觸佛教,才發現人類生命的渺小,至此研究者秉持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幫助更多喪親者,給予他們愛與關懷,讓他們感受到失去父親或母親徬徨無助之時仍有人關心他、在乎他。

 

(二)悲傷理論

親人過世是巨大的失落,源自死亡所造成的永久斷裂、無法還原的關係,對個體產生極大的失落感。與失落悲傷的字辭相當多,研究者選用「喪辭分別表述如下:

1)、悲傷與哀傷(grief):Hughes認為悲傷是個體因失落而來的持續、自然反應(引自劉秀雅,2003);悲傷對人類而言雖是共有的經驗,但對個人而言卻獨特的經驗狀態,包括一連串生理、心理與社會層次的改變。失落所引發的事件是一個點,悲傷則是一段歷程、一條線,經常帶有痛苦和憤怒的感覺(林家瑩,1999)。Murphy認為悲傷是失落的一種反應,代表個體有欲要克服某一緊迫重要事務的失落;而Littlewood認為悲傷是個體面對心愛者死亡所產生的經驗,使人產生不幸與受苦的感受,悲傷表達著人對失落的感覺、失落所引起的自我攻擊效應,並想抗拒與解脫它(引自施靜芬,2004)。

2)、失落(loss):DAndrea認為失落是個體的重要意義或熟悉部分被掠奪;失落經驗絕非單一,且都將引發不同生活層面的失落。(引自劉秀雅,2003)失落有其多元性,不同類型失落所引發的悲傷也有差異,Humpheny和Zimpfer歸納出四種失落的類型(引自黃淑清,1998):1、關係類型的失落:失去所愛的人和與之互動所產生的情感內涵;2、某部分的自我失落:在與人互動中需投入自己的部分與之相互往來,讓彼此產生交集,因此失去交互對象時交集的自我部分也隨之消失;3、重要物件的失落:在具體對象失落時,許多連結的部分也隨之消逝;4、發展上的失落:失去一個重要他人,其影響會擴展到個體發展階段上,而延伸整合出新的意義。

3)、喪(bereavement):喪一字表示被剝奪某些人事物的狀態,亦即個體經歷失落的主觀狀態;死亡事件所引起的悲傷、失落是永久的,會引發個體強烈反應(劉秀雅,2003);喪的意涵同時包涵親人死去的事件本身,及喪親者在事件發生後所經歷的調適歷程(丁思慧,1996)。對失去親人的人來說,親人過世代表過去的粉碎,親人死別對個體的影響,世界上很難有事件能與之相比(張達人、黃梅羹、那姍姍、陳良娟、鄧世雄,1998)。

4)、哀悼(mourning):是死亡事件發生後個體在文化界所表現的行為,各個社會有不同的哀悼習俗;Worden認為哀悼是調適失落的必要過程,同時也是人類試圖學習由喪經驗中生活下來,努力適應失去生命重要人事物的過程(李佩怡,2001)。喪親者經常從現實世界撥出一些時間回憶逝者,個體是否能輕易的承受悲苦,端看個體在哀悼過程中是否能不斷自我修正,做出自然地回應。面對失落需要一些過程和時間才能度過,Parkes指出四個哀悼的時期:1、麻木時期:在失落的感覺出現後,產生逃避事實的反應;2、渴望期:否認失落是永恆的,期待親人能再回來;3、紊亂與絕望時期:生活秩序被打亂,生活功能難以有效發揮;4、重組時期: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引自施靜芬,2004)。

    喪親青少年有發展任務待完成,也必須面對無可避免的悲傷與失落;「延遲悲傷(chronic grief)」:悲傷不完全與成年人相同,其悲傷矛盾且持續又間斷,來得快去得也快。喪親青少年甚至經過年後仍可能會有長期沮喪、自殺妄想、心理適應不良、藥物或酒精濫用、對校內外活動不積極參與、與親人朋友關係惡劣,導致成年後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困難,否認有關哀傷的問題(Munro & Wellinghton,1993)。「隱藏悲傷(delayed grief)」:Garber以發展的角度剖析喪親青少年的心理歷程,認為青少年傾向於認同同儕,以避免行為與同儕間有差異;Wolfelt認為青少年因在意他人看法會壓抑自己的悲傷,反而讓青少年感到孤單、被遺棄、不被了解、無傾訴對象(引自劉秀雅,2003)。擔心與同儕間有差異,對父母的逝世感到困擾,因此會避免提及失落經驗,盡可能的維持原來生活面貌,故意裝做不在乎或甚至比以前更開朗。

「被剝奪的悲傷(disenfranchised grief)」:喪親者公開表達感受的經驗,使悲傷復原過程遭到阻礙;另一種剝奪的情形,來自社會環境對喪親者的要求,透過社會化的機制使得喪親者不允許自己悲傷,陷入自我孤立。「未解決的悲傷(unresolved grief)」:指悲傷反應持續一段長時間、認同死者生前的症狀,出現扭曲的悲傷反應或反應過度強烈,可能有嚴重的憂鬱、恐懼、罪惡感、遲發性哀傷、無悲傷或壓抑悲傷(劉秀雅,2003)。

 

(三)遭逢生命失落的悲傷經驗

生命失落是個相當複雜的議題,經驗悲傷的歷程亦因人而異,若將悲傷歷程視為治療過程和成長經驗,不論是獨自或借助他人之力完成的,都會使當事者的生活產生有別以往的體驗(陳思儒,2004)。失去親人那一刻,如何面對內心的悲痛?如何面對親人與自己?又該如何看待死亡,超越悲傷?故親人逝世後,個體至少須面對三個課題:理解死亡、承受分離之痛、繼續活下去。Kavanaugh曾用七個階段來描述喪親者的悲傷過程:1、「震驚(shock)」階段:突然獲悉親人死亡訊息時,由震驚轉為否認,拒絕接受事實,此防衛機制乃爲了防止生存者造成精神上的重創;2、「解組(Disorgaiization)」狀態:過於震驚會使個體生活秩序會瓦解,出現不知所措的狀態,常感到困惑與混亂;3、「反覆無常的情緒(Volatile Emotions)」階段:痛失親人除了對逝者感到憤怒、怨恨外,自己也會有無助、痛苦、挫折感;4、「罪惡感(Guilty)」:覺得自己在生者逝前應好好善待他,甚至應為親人的過世負責,而產生沮喪、自我貶抑;5、「失落與孤單(Loss and Loneliness)」階段:此感受會如影隨形的環伺於生活細節中,帶來全面的感傷與難過,任何有關逝者的人事物皆難以適應;6、「解脫(Relife)」階段:個體認清逝者已逝,折磨已成過去;7、「重組(Reorganization)」階段,重組的歷程為漸進式,在經歷悲傷調適後,個體重新找尋生活方向,建立新的生活秩序以達到復原(引自陳思儒,2004)。

 

(四)社會支持系統與復原

《社會工作辭典》將社會資源的定義為「協助不能適應社會環境者能過著正常的生活,提供他們人力、物力、財力、社會制度、福利設施、個案工作人員」〈郭江北,1989,p.276。社會資源的有效性需達到四種特質:資源存在的可用性、資源可信賴性、資源妥善、資源平衡、李開敏、陳雪真,1998,p.119-110。社會資源亦即社會支持系統,青少年時期歷經喪親者找尋的社會資源若符合這四項特質便是好的支持系統,能協助其較快至傷痛中復原。Norbeck以「支持性的互動」來詮釋社會支持,以個人主觀知覺、感受的支持稱為社會支持(引自黃瑞雯,2000),有正向或負向結果,以及質與量的差異,社會支持是壓力與適應關係中極重要的中介關係。

社會支持面對壓力有兩種介入功能:1、主要效果模式:個體處在壓力中不論現存的支持層次為何,社會支持越多,其心理調適就越佳;2、緩衝效果模式:社會支持保護個體緩衝重大壓力事件所帶來的潛在破壞性,影響個體的認知價值系統,降低壓力對個體的威脅,亦即社會支持在高壓力下較能發揮作用(彭武德,1992)。從實證的研究資料當中,可明顯看出缺乏支持系統的協助,會導致問題情境者不易跳脫傷痛,因此社會支持系統變得相當重要。無論是親人、朋友、老師、同儕、宗教信仰、社會福利機構皆為社會支持系統〈蔡淑玲,2001〉青少年本身處於發展過程階段,許多能力尚未達到成熟,故單打獨鬥面對喪親壓力是很艱難的;此時社會支持系統就顯得相當重要,妥善運用能維護個體盡快復原,反之則易出現沮喪、憂鬱、人格偏差、不信任他人,甚至自殺的行為。

個人接觸失落事件到心理恢復正常運作,這一段時期稱為悲傷復原歷程;影響個人面對喪親的復原因子有:個體的個性、正向解讀思考的習慣、紓解情緒的能力、支持系統(李佳容,2002)。人遭逢挫折或困境時,若有良好的支持系統,此個體即有機會從逆境中產生復原力。面對重要他人死亡將導致關係網絡破壞,個體須重建生活秩序和穩定性,其支持網絡主要來自家人及同儕,意味著家人、同儕間的溝通相當重要(施靜芬,2004)。親戚、同儕的陪伴讓喪親者在人生最慌亂、不知所措之時,找尋到另一個支持後盾,對情緒安撫發揮極大作用;其他資源的介入,例如老師、社會福利機構、宗教信仰也有安撫情緒、使個體較易尋得平靜狀態(施靜芬,2004)。

而什麼的狀態才算達到復原呢?James認為「復原」是指個體感受比較好了、不再讓環境來決定快樂與否、發現生存的新意,不會對未來的茫然感到害怕;回憶不夾雜失落、自責、後悔、罪惡感,了解有時候心情不佳也是正常的,不論這些感覺如何皆能與他人談論之,並領悟到自己有能力告訴他人自己的悲傷經驗,且協助他人走出悲傷,並認為「唯有自己能使自己復原。」(引自林家瑩,1998)。此外影響個人喪親因子的復原有:1、個人的天生氣質:樂觀、獨立、堅強的個性,有助於個體面對失去親人時感受到較小的威脅及危機感;2、正面解讀的思考習慣:個人面對親人死亡時,選取正向積極的意義有助於增加心理調適能力;3、舒解情緒的能力:個人過去因應、舒解情緒的能力,會影響到面對親人死亡事件的情緒處理;4、具有未來導向的特質:具有未來導向特質的個體,會著眼於現在還能做哪些較具建設性的事;5、外在支持系統:此系統所提供的力量具有支撐、紓解壓力、與困境相抗衡、提升自我價值感;6、宗教因素:宗教因素當中無論是思考架構、儀式、哀傷輔導,均具有安撫情緒之作用,使個體在復原過程有較平靜的狀態;7、過往經驗:過去面對哀傷或失親的經驗,有助於個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經驗中提升自我勝任感(李佳容,2002)。

 

由上述文獻探討得知,青少年時期正值進入早期成年期年齡,此時若有處理不當的悲傷,將會阻礙個體潛在的成長與發展,且可能產生後遺症(引自蔡文瑜,2001)。青少年時期過度於兒童和成人之間,正處於經驗自主化過程及面臨統合危機;在面對自我內在人格和人際互動改變時,父母對青少年的支持與認同相當重要。青少年可能因分離而心理產生焦慮、恐懼、失落感,以至於無法發展適度的個體化;個體若未能解決與父母強烈的依附關係,將會以情緒割斷方式,透過離家或情緒上的疏離以尋求個人獨立,且亦出現身心失調現象,而有心理疾病、憂鬱症、強迫症、人際溝通等問題產生。而喪親事件對青少年而言,將不只是單純面對失去重要他人的失落,甚至在自我認同發展未完成時,就須扮演照顧者角色,甚至取代缺席的父母親照顧其他手足,且身心俱疲的父親或母親會反過來依賴子女,藉以取代失去的配偶(陳思儒,2004)。這對青少年發展不僅是負面的,更是複雜且沉重的包袱;若長期壓抑悲傷情緒又缺乏外在支持系統,那麼死亡的恐懼將如影隨形糾纏著心靈。青春期子女正逢孩童成長至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矛盾期,渴望獨當一面、較叛逆有較多的自我想法,諸多的變化未能及時去適應,若加諸喪親面臨家庭幾盡崩解,則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喪親青少年一定置身於危機當中嗎?Bacoh認為「後續照顧」和「社會支持系統」是重要的關鍵,支持系統所提供的支持內涵直接影響青少年如何因應喪親後的負面感受(引自劉秀雅,2003);面對生死問題的探索與解決,若得不到支持系統或心理輔導,那幾近走到懸崖邊的喪親者對生命將可能不抱持希望。

 

(五)悲傷輔導

在執行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對於喪親議題的自我概念和思路不斷有新的問題浮現,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發現悲傷輔導對於喪親者亦是相當一大重要的課題,遂決定將歷經親事件後的悲傷輔導與偏差行為議題納入研究計畫中探討。悲傷輔導的原則意即在喪親者最難過低潮之時適時地提供安慰、支持、鼓勵,以同理心角度看待那群心靈失落的孩子。輔導以協助個體克服強烈悲傷情境並使傷痛得到減緩的原則,悲傷輔導的終極目標是協助生者完成與逝者間未完成之事,並向逝者告別。下述是悲傷輔導的原則與程序引自J. William Worden,1995

1、協助個體體認失落:第一個悲傷任務即體認失落已發生,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實,唯有接受事實才能處理失落引起的情緒衝突,鼓勵喪親者討論失落與有關死亡的種種情境。2、幫助個體表達情感:失落中夾雜許多不安、憤怒、自責、恐懼、焦慮等情感,協助喪親者表達與處理內心的感受。3、幫助個體在失去至親中活下去:此時有個重要的原則,即鼓勵喪親者勿輕易地改變生活,在極悲傷的時刻很難有好的判斷力,且易產生不良適應的反應;最好在熟悉的情境克服悲傷,否則易產生無助感與逃避面對悲傷。4、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協助個體重新發展新的關係,尋找生命中其他值得所愛之物,以填補內心的空洞虛無。5、允許時間悲傷:經歷悲傷失落的時間因人而異,應尊重個別的差異並持續地給予關心。

6、闡明正常的悲傷行為:許多人在經歷失落時,會有種快發瘋的感覺,尤其是以前沒有重大失落經驗的人,輔導員應向喪親者闡述這是正常的行為。7、允許個別差異:死亡的態度不同,所引發的悲傷反應亦不同。8、提供後續的支持:提供持續性的支持,在失落期年內盡可能地協助喪親者。9、界定病態行為並轉:輔導員協助喪親者辨識出有問題的悲傷行為,並清楚地瞭解自己的能力限度,知道何時該轉當事人去做悲傷治療或心理治療。

    Worden提出「哀傷階段說」,提出如何幫助與引導喪親者走出陰霾,認為下述四點可以幫助喪親者盡快走出失落,目前國內有許多社福相關人員亦是運用這些觀點協助喪親者。首先是「個體如何去接受事實」,讓喪親者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輔導者扮演傾聽的角色,訴說可以幫助個體接受事實。第二點是「整合失落的特質」,讓喪親者能夠真正去探討悲傷的所在,鼓勵其談論逝者的優缺點。第三點是「學習不依賴逝者」,嘗試適應沒有逝者的環境,學習如何自己做決定。最後是「真正地接受逝者已成回憶」,並試著停止對逝者投注感情,將情感轉移至新的事物(魯中興,2002)。

 

(六)喪親與偏差行為

失去了摯愛的父母親,即使有親人、朋友也難以取代內心的虛無,如此的孤單與失落難以被理解的。青少年正值身心與自我認同發展時期,當時研究者經常思索著,自身很乖巧、聽話、認真、努力爲什麼母親還是離我而去,漸漸地有了這種負向想法之後更是身心倍感痛苦;更曾經有過想自傷、輕生的念頭,最終因害怕而打消念頭,只好選擇堅強的活著。

何謂偏差行為呢?偏差行為是綜合性、複雜的概念,不同文化有其不同的標準,依下列四個不同的觀點定義(齊力、董旭英,2003):

1)法律觀點:依94年修正「少年事件處理法」,少年有觸犯法律之行為者,有下列行為之而觸犯法律者:1、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者。2、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者。3、經常逃學或逃家者。4、參加不良組織者。5、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刀械者。6、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者。7、有預備犯罪或犯罪未遂而為法所不罰之行為者。

2)生活適應觀點:認為偏差行為都可視為個人適應困難與求助的信號,當個體遭遇困難又無能力解決時,各種病態行為便衍生而出,藉以滿足需求與解決危機。

3)問題行為觀點:認為偏差行為包括:竊盜、詐欺、自殺、逃學、蹺家、強盜、強奪、恐嚇取財、自傷及傷人、性交易行為、妨害風化與自由、擄人勒索、吸食與販賣毒品、公共危險、違反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等等。

4)社會文化觀點:社會學家認為偏差行為是指違反群體或社會的期望或標準,但會因不同國家、文化而有所差異。

精神醫學理論(Psychiatric Theories)強調研究少年犯罪應探討少年的早期經驗,尤其是少年與父母的關係,此關係會影響少年的人格特徵發展,促成傾向侵略攻擊性行為。家庭是兒童最初社會化的場所,父母是兒童最初的人際關係,兒童時期的家庭經驗對日後人格與發展有極大的影響;若早期家庭生活缺乏愛和關心,未能享受愛與感情的溫馨、遭受遺棄或其他創傷經驗,則易用偏差行為、犯罪行為來引起社會的注意和關懷蔡德輝、楊士隆,2003

然而現今許多社會大眾對喪親子女易有較多的誤解。侯南隆針對少年喪親經驗、自我統合狀態、偏差行為之間的關連描述少年喪親後的社會心理狀態,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侯南隆,2000):

1、  親事件是影響少年偏差行為發生與否的一個關鍵點。喪親對情感、行為與認

知造成衝擊,使之陷入心理危機之中,個體可能缺乏因應負向感受的能力,而選擇

以偏差行為來抒解。2、少年因重要他人的離,影響自我統合的任務完成,更因

為悲傷未能復原而可能朝負向統合發展。3、喪親的悲傷復原狀況影響偏差行為的

消長。4、支持系統所提供的支持內涵直接影響少年如何因應喪親後生活經驗中的

負向感受,個體可能從中學習偏差行為作為因應對策。5、支持系統的變動加劇個

體的心理危機程度。6、家庭共同的悲傷能否完成影響少年偏差行為的消長。7、少

年喪親後普遍以「堅強」的信念來應付生活。8、「社會烙印」的作用影響少年

傷的復原,也易導致暴力攻擊行為。9、支持系統的關心與接納是悲傷復原、偏差

行為消除的必要條件。10、採取負向生活態度之喪親少年易產生偏差行為。

 

喪親者與逝者的關係是影響悲傷最重要的因素,「愛恨交加」的關係使得喪親者易有憤怒、敵意與罪惡感,阻礙了悲傷任務的進行;「高度依賴」的關係使喪親者難以哀悼,失去高度關係的依賴者使自己限於孤立之處,顯現出自我的脆弱和無助,亦因依賴太深,易產生極度的失落與絕望。Romanoff和Terenzio認為死亡的情境和方式會影響整個哀傷過程,自殺、他殺和意外死亡使喪親者較無法認同,易產生延遲悲傷的情形,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也較少;Klapper和Rubinsten指出不在預期中的死亡最具傷害性,所引發的失落情緒最強烈。此外多重失落尤其是因災難同時奪走多位家人,或短時間內失去多數家人者,將使喪親者的悲傷大到難以承受(引自侯南隆,2000)

 

由上述的文獻資料中研究者歸納出社會支持與悲傷輔導的意義即在喪親者最難過低潮之時適時地提供安慰、支持、鼓勵,以同理心角度看待那群心靈失落的孩子,協助個體克服強烈悲傷情境並使傷痛得到減緩。若我們在喪親青少年哀悼難過期能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協助,而非用異樣眼光、社會烙印看待這群失落的孩子;或許關愛可以化解冷酷的心房,令喪親者有較多的宣管道和受支持的感受,以避免朝負向統合發展,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

社會大眾往往認為喪親青少年正處於叛逆期,家長又以工作為重,忙於賺錢缺乏時間陪伴子女,因此容易結交壞朋友、不認真讀書、未盡學生的本分。更甚至無知的認為就是因在世的父母親感情出現裂痕、家族有嚴重的遺傳疾病,才導致父母親提早離;並在背地裡指指點點的批評喪親家庭的是非,不但拒絕關心喪親家庭,更甚至禁止自己的子女與喪親家庭子女來往。

 

 

三、研究方法

(一)深度訪談法:

首先將探討受訪者喪親的對象、遭逢喪親之時的年齡、離至親的年齡、喪親青少年是否有手足、與親戚朋友網絡的關係、受訪者及其家人先天的性格,這些看似簡單的要素卻是影響喪親青少年復原歷程最主要的因子。接著在探討較深入的問題:遭逢喪親之時自己及其家人的心境感受、歷經喪親後自己及其家人是否有改變(個性、情緒、態度、生理、心理)、在哀悼期是否有親戚或朋友等其他支持系統的協助、喪親與偏差行為的關係(受訪者的覺知及他人的覺知)。研究者訪談五名受訪者,並擬出一份訪談大綱,原則上訪談依訪談大綱的脈絡進行,但最主要是視受訪者當時的情境脈絡而有適時的調整。

藉由這些問題來探討喪親子女及其家庭的影響,社會支持系統的有無、悲傷輔導對喪親子女及其家庭式非常重要的課題,但社會大眾的目光及言說若蔑視於喪親家庭,那對喪親家庭而言豈不是一種更大的傷害。如此,造成喪親子女除了要調適自己的悲痛情緒,勇敢面對未來茫茫然的生活與龐大的壓力,還要背負起照顧在世父親或母親的重責大任,以及照顧其他的手足,假若再加諸親戚、朋友、鄰里居民的不諒解,那何嘗又不是在種很殘酷行為。

 

(二)詮釋現象學分析

因生活經驗是一動態的變化歷程,應重視受訪者的主觀知覺,並從情境脈絡中進行擬情的理解,方能在呈現經驗歷程全貌的同時,窺現象背後的真實意義(高敬文,1999)。因此研究者採用主題分析為訪談文本的分析方式,主題分析的目的「在於從一大堆看似南轅北轍與雜亂無章的材料中,歸納出與研究問題有關的主題和意義,以幫助解釋文本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文本分析以「整體-部分-整體」的詮釋循環方式進行,高淑清提出主題分析策略的分析步驟如下(高淑清,2001

1. 述說文本的抄

研究者以深度訪談方式蒐集五位受訪者的生活經驗,訪談內容於後成逐字稿,在整理逐字稿時聆聽著受訪者的字字句句,彷彿訪談的情境又再度被重現,讓研究者可以再度重回受訪者的主觀世界,如此有助於研究者對文本的理解與分析。「當主體經驗與行為用語言文字轉化成書面文本時,文本本身豐富的深層描述變成了詮釋現象學分析的重要來源」(高淑清,2001)。

    2. 文本的整體閱讀:

    當所有訪談資料轉化為文本後,即進入整理文本的閱讀,此時為了避免對文本語詞的誤解,研究者需有高度的自我覺察力,排除個人的主觀意識,進入受訪者的主觀生活經驗,開始初步了解受訪者的經驗脈絡;並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對有意義的訊息作標記,增加對文本的理解,且方便下一次的閱讀。

    3. 發現事件與脈絡視框:

    經過閱讀整理文本後,研究者對文本的整體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並將所個人解讀的部分做紀錄以利日後分析資料,然後把所理解的訊息進行初步的分類,將重要的詞語和事件加以標記。

    4.再次閱讀文本:

    個別意義單元的分析可能改變對文本整體意義的理解,此時再回到對文本的整體內容,重新省思與檢視,清其中的矛盾衝突,如此不斷地在整體部分間來回檢視,方能掌握受訪者生活經驗的本質,並捕捉到最真實的意義(林清,2006)。再次閱讀文本可讓研究者重新檢視文本資料,進而對文本的整體再次的理解,那麼有些新的觀念和想法也會漸漸成行。

    5. 分析意義的結構與經驗重建:

    在反覆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研究者在雜亂無章的訊息中漸漸地可以洞察幾位受訪者皆有的類似生活經驗和情境,遂可以將這些小小的概念歸納成一個意義單元,數個單元再集結成一個主題,以傳達研究者對現象的發現與解讀。然而這些主題與主題之間彼此是環環相扣的,上一個意義分析是為下一個意義分析鋪陳;使意義能結合邏輯式的結構,更趨近受訪者的主觀生命經驗(林清,2006)。

6. 確認共同主題與反思:

透過不斷的閱讀與分析五位受訪者的文本,發現受訪者共同的生活經驗。此外,在這過程研究者多次的檢視與反思,確認主體是否能夠與研究問題相呼應。

 

(三)研究對象的選擇

1. 找尋受訪者之困境:

事實上研究者在尋找受訪對象時遇到了難題,喪親使個體遭遇失落,是個體不願回想的悲痛經驗;喪的經驗也無法以量化方式測量,那麼找尋受訪對象、與受訪者建立良好關係是一項蠻大的挑戰。研究者於去年暑假期間至南投家扶中心進行實習,並於實習接近尾聲時詢問機構督導是否可提供機會讓研究者執行國科會研究計畫,然而南投家扶中心是個分部,因此督導無權做決定,於是督導告知研究者須撰寫申請書至家扶基金會總部,於是研究者將研究計畫論文一併寄到家扶基金會總部,結果遭到拒絕,家扶基金會總部只提供碩士生和博士生執行研究;研究者在南投家扶中心實習兩個月,實習結束後與機構熟識主任和督導,但機構有其考量,因此研究者也不便在向機構要求。

 

2. 受訪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欲探討的是青少年時期喪親者在面對至親往生事件後,當事人主觀感受的經驗為何?喪親對象、時間、影響,瞭解社會支持系統如何幫助個人調適與度過悲傷?由受訪者的道出的生命經驗當中,探討台灣社會大眾對喪親青少年的重視程度與是否有在哀悼期中提供完善的心理支持與輔導。由於喪親是個體生命的瘡疤,涉及受訪者的隱私,執行上勢必有較高的難度;且找尋此類受訪者的來源並不容易,有於至南投家扶中心找尋受訪者遭駁回的經驗,因此研究者以親人、朋友網絡為主,透過親人及朋友的介紹以滾雪球的方式,尋找其他受訪對象。

 

第一位受訪者小朱,她是研究者大學朋友的母親,在去年九月份與朋友討論執行研究的困境,當時研究者正因找不到受訪對象而苦惱,那時這位好友提到自己的母親在國小畢業時父親不幸往生,那她願意幫研究者詢問母親是否同意接受訪問,分享自己的經驗。然而她母親是個很堅強的人,不喜歡向他人吐露心事,朋友表示她母親極少提及親事件,因此不能確定她是否願意接受訪問;她的母親對喪親的議題敏感,因此這過程主要是麻煩到好朋友代替研究者與她母親溝通,中間經過了幾次的溝通,最後她母親終於表示答應。小朱是第一個找到的受訪者,不過也是溝通建立關係較難的受訪者,也許因為她的個性和年紀差異,讓研究者一開始接觸時感到有點怕的。

 

第二位受訪者小,她是研究者大學朋友以前工作時認識的職場伙伴,以前常會聽到朋友談到這位朋友的事,那也經由朋友的介紹研究者對她有了初步的瞭解。這位朋友先告知小慈她有位同學目前在進行一份研究,是有關於在青少年喪親的議題,那受訪對象不太好找,那小慈一聽到這個訊息就表示願意當受訪對象,她很樂意能夠認識新朋友,能夠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之後,將由我們利用E-MAIL的聯絡方式開始認識彼此,增加彼此的熟識度。

 

第三位受訪者小華,她是研究者的表妹,從小到大小華與研究者的關係不錯,加上有相同的經歷,無形中更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當她得知研究者要執行研究計畫,也表示很樂意協助;那小華是關係不錯的親戚,因此是所有找尋受訪者過程中最容易的一個。

 

第四位受訪者小,她是研究者在大四上學期課堂上認識的同學,與她認識的情節算是蠻特殊的,當時我們在報告自己的研究進度與困境,在研究者報告結束後她忽然傳了張紙條告知研究者在大學期間她的至親相繼過世,她有個悲痛的經驗,那她也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若研究者有意的話可以與她聯絡,就這樣一個特殊的機緣讓研究者認識了一個朋友。之後,我們透過MSN Messenger和課堂時會聊聊生活近況,也藉此更加認識彼此。

 

第五位受訪者小雅,她是研究者高中朋友的大學學姊,她就讀南華大學畢業,那麼也算是研究者的學姊;不過與她的認識是經由高中好友的介紹,大學畢業後小雅至社會福利機構上班,在假日時機構也經常辦活動,因此研究者透過電話和MSN Messenger與工作忙碌的她建立關係。

 

研究者原本預計訪談六位受訪者,不過最後因交通因素有位受訪者住在較偏遠的離島地區,加上平日要工作,因此時間上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後研究者決定不訪問他。此外,研究者考慮到找尋的受訪對象是否願意真誠地道出喪親的原初經驗,因此受訪對象主要以自身認識的親戚與朋友為主;假若受訪對象是一個認識不深入的人,受訪者勢必較不願意在研究者面前表露悲傷的記憶裂痕。因此,在受訪對象的選擇上研究者是以親戚和朋友的脈絡去找尋,這可以避免上述提及的問題,像是受訪者即使接受訪問,但她可能不願多加訴說生命經驗,亦或是很簡短的一、兩句話帶過,那麼就會影響了分析經驗脈絡的真實性。

五位受訪者其喪親的時間位於11∼21歲之間。原本研究者以自身的生命經驗想找尋和自己一樣在青少年時期13∼18歲(國至高三)時遭逢喪親者,但因這樣的侷限有蠻大的束縛,以致於讓找尋受訪對象的進度延遲許久。最終研究者決定放寬對青少年定義的範圍,將受訪者年齡限制放寬標準,改為11∼23(小學五年級至大學四年級),之所以為選定11歲是因為看到現今許多小學五年級生,她們比起以前同年齡的孩子有更多的想法和主見,她們的身心發展也較以前的孩子早熟,因此研究者認為11歲的孩子可以理解喪親的悲慟,她們有足夠的能力可以表達自我內心的想法。

在尋找受訪者的過程中研究者曾試著想要找到各年齡層的人,但因研究者的所認識的人大多與自己的年紀相差不遠,因此較難以探討到其他年齡層的人,當時社會對於親事件的看法,礙於一些限制本研究在執行上無法探究各個年齡層,這是研究上較遺憾之處。

 

3. 研究對象的描述:

五位受訪對象當中有四位與研究者年齡相近,但有一位受訪者現年51歲,之所以會訪談這位受訪者是因為想探究其他年齡層者,在早期較封閉的社會當中歷經親事件個體是如何看待自己,且他人又會以何種眼光看待她們,是否有別與現今資訊媒體發達的現今社會呢?對此研究者感到有所疑惑,因此想試著去瞭解。

研究者以循序漸進地方式詢問喪親的原初經驗,五位受訪者在訪談時皆侃侃而談,不斷的道出生命經驗;在受訪者回顧喪親的心路歷程之時當談論起較傷痛的回憶,即使事隔幾年,但仍不免眼眶泛紅,研究者深深的感受到受訪者不願回首喪親的記憶,當傷痛再度被提及,情緒容易受影響。研究者希望藉由受訪者道出的生命故事來窺得受訪者的悲傷經驗,以詮釋受訪者現今平穩情緒下所隱藏的真實經驗。基於研究倫理將五位受訪者的身分用暱稱表示。

 

4. 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和背景

 

暱稱

背景資料

 

小朱

 

 

小慈

 

 

小華

 

 

 

 

小雅

 

年齡 / 性別

51 /

24 /

19 /

23 /

23 /

教育程度

國小

高中

五專

大學

大學

職業

家管

服務業

待業中

學生

社工員

喪親年齡

13

12

11

17 / 20

20 / 21

喪親對象

父親

父親

母親

母親 / 父親

父親 / 姑姑

喪親時間

38

12

9

5 / 3

3 / 2

喪親原因

肝硬化

車禍

無故

車禍 / 猝死

肝病/ 癌症

主要照顧者

母親

母親

父親

舅舅 / 舅媽

喪親前的

家庭關係結構

關係和睦

關係和睦

關係親密、和樂

母方親友和睦、父方關係緊張

與母方關係斷裂、與父方關係普通

喪親後的

家庭關係結構

家境貧窮、母親依賴微薄收入養一家人

家人關係變較薄弱

家中陷入一段長時間的悲傷低潮期,家人關係有點緊張

依靠舅舅扶養,與父方親友的聯繫更薄弱

父離後,姑患癌症長期住院,她獨自打理生活,姑離後她無依無靠

取樣模式

滾雪球方式

滾雪球方式

人際網絡-

親戚

人際網絡-

朋友

滾雪球方式

與親友鄰人的關係

關係緊張

關係普通

關係持續緊張

關係佳

關係斷裂

附註

 

 

 

父母於高二離婚

父母於小學一年級離婚,之後主要照顧者為父和姑姑

本研究基於研究倫理保護受訪者隱私,以匿名的方式呈現,分別有小朱、小慈、小華、小、小雅代表受訪者姓名,五位受訪者皆為女性,其中只有一位已婚,其他四位皆未婚;喪親對象喪父者四人,喪母者一人,其中小雅的情況較特殊,在父親離後由姑姑當監護人,之後也不幸患癌症往生了,她現在形同一個人。喪親的年紀介於1121歲,喪親至今年數最久者為38年,最少者2年;喪親原因分別有兩種:其一為有預警性的生病、患癌症,其二為無預警性的無徵兆的離。以下分別介紹五位受訪者的家庭背景和喪親經驗:

 

1小朱

    現年51歲,是受訪對象中高齡者,目前是個家庭主婦。小朱的老家位於澎湖,13歲時父親離,然而家中排行老大的她在父親過世後需擔負起家中生計,也因此小學畢業後小朱無法繼續學業,為了維持家計和供兄弟姊妹讀書,她必須外出工作。當時家境貧窮,在有空時也經常到附近的淺灘抓魚蝦;那小朱家與附近鄰居的關係蠻惡劣的,附近居民不僅不會協助她們,反而會在背地裡談論她們家的是非。父親離後小朱變得相當獨立,她深知自己是老大須背負起一切家中的事,這也造就出凡是不求人,樣樣都須靠自己的個性。

 

2小慈

現年24歲,她亦是個澎湖人,目前在高雄工作。高中畢業後馬上投入職場,在澎湖工作了兩年後來到了台灣工作,小慈提早進入職場與父親的離開有關連,因為小慈家裡經濟不是很好,她認為都長大了不應該在伸手像媽媽要錢。小慈是家中老大,父親因意外事故喪生,因事故來得太匆促當時令她很難以接受,個性方面也變得較悲觀。

 

3小華

現年19歲,是受訪對象中年紀最小的,小華自小與母親感情深厚,身為家中老么的她很受父母的寵愛,然而她的母親於小華就讀五年級往生,事前也未有任何徵兆,事發突然令小華難以接受,母親過世後原本個性活潑的她開始封閉了自己,她感受到被最愛的媽媽拋棄,諸多的心事都不知該向誰傾訴。乖巧的她也開始喜歡頂嘴,情緒變得易怒,喪親兩年後父親有意再娶,這使得小華的家庭關係一度出現了大危機,為了這件事小華她們兄弟姊妹與父親的關係顯得很緊張;這場風波歷經了將近兩年才平息,爾後她的父親未再婚,轉而開始信奉佛教,個性上也比以前樂觀,孩子們也因此機緣開始接觸佛教,漸漸地親子關係迴轉許多。其實小華年輕的生命中有蠻多悲慘的經歷,母親往生的五年內爺爺和奶奶也相繼離

 

4

    現年23歲,仍是個在學的學生。小的父母於她高二時離異,離婚之後她們回到外公家居住,就在當年暑假她的媽媽不幸遭逢車禍往生。小她們與父親及其親戚的關係一直處於有較多敵意的狀態,因她的父親長年酗酒,家中的經濟全依靠母親,且又愛好賭博而背了大筆債務,一直到離婚後這筆債務都是母親在償還。一直到了小大二那年冬天父親因寒流來襲而猝死,原本對父親懷有許多的不解和不滿,父親離開後小表示反而會逐漸忘卻他的不好,現在腦海中對他只存在好的印象。若只端看小堅強獨立的外表是無法察覺她背後隱藏的辛酸,在她大二那年冬天相繼有四個親人過世,在那之後她的主要照顧者是舅舅和舅媽,她們看待小如同親生女兒,令小感到很窩心、很感動。

 

5小雅

現今23歲,是個剛出社會不久的女孩,在自己的家鄉擔任社工員。小雅的父母於她小學二年級離婚,之後她與母親的關係惡劣,母親改嫁後對女兒不聞不問,幾近音訊全無。自小學二年級她的監護人變成父親與姑姑,她的姑姑一生未嫁,且視小雅如己出,她與姑姑的深刻情誼甚至超過於父親。她父親因喜歡酗酒導致敗壞身體,父親離後姑姑又不幸患癌症,並於年後往生了;這對小雅的打擊很大,在短短一年多之間失去了所有依靠,往後的日子形同孤兒般,總是獨來獨往,及時到了過年團聚的日子她依然獨自一人。現在雖然在家鄉的社福機構工作,但她表示是住在機構裡,因為不想回家,不想回到那個傷心地,否則她會觸景傷情無法走出傷痛;小雅透露實她並非同事或朋友所想像的那麼堅強勇敢,只是她必須偽裝自己,在他人的面前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四、喪親者的悲傷復原經驗與社會支持網絡之詮釋

 

(一)生命世界的瓦解

家是每個人最初的依附場所,然而孩子若從小未經歷過生死問題或是生命課程,那麼對於死亡這一詞實則是既陌生又害怕的;喪親的衝擊往往粉碎了原有的生活形態,使得原本看似理所當然的事不再完美。原初完美的生命圓盤遭到破碎,粉碎了個體完美的生命世界,使得一切的一切都不如從前,擾亂了個體的生活步驟。

 

1、生活步調的混亂

    無論是失去父親或母親,都有如腳架缺而不再完美,在孩子眼裡看視應有的家庭溫暖,少了一方將無法令孩子得到滿足,無論是家庭關係、手足關係、親子關係、生活步調皆面臨重組。

 

小朱憶起失去父親38年前的往事,當年的生活相當艱辛,她體認到身為老大的自我期許

13歲時我父親就過世了,當時我們住在澎湖的小村莊,那裡因為地方很

小,因此朋友都知道我的爸爸走了,父親過世後家裡也變得和以前不一

樣,家裡突然失去了經濟支柱,變得蠻窮困的,那因為自己是家中的長

女,經濟負擔就必須由我來承擔。

 

    同樣是身為家中長女的小慈表示

父親離開後家裡有總頓失支柱的感覺,而且就是活生生的少了一個家

族成員,甚至有些和父親有關的話題,會盡量不去提起。雖然父親不在

了,家裡的氣氛也不同以往,但是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生活不能因為父

親的離去而停擺。

   

    母親早逝的小華頓時生活一片茫然,當時有意再婚的父親,讓小華對生命徹底粉碎:

我會覺得很想她,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晚上睡著的時候常常會夢見媽媽,

也經常睡不著;會覺得腦袋一片寂靜,日子一天天的過,但我卻連禮拜

幾都不知道,生活頓時失去了目標和希望。大概兩年內都會這樣,我覺

得人生總是缺乏趣味,自己感到很無奈、很無助,做什麼事都感到沒力

氣。在媽媽過世那幾年,尤其國中時期因父親有意再娶而跟他鬧得很不

愉快,當時會覺得活在世上沒有什麼價值。都會覺得沒什麼事情值得我

去付出愛這種想法, 大約到了就讀五專時才較有改善。

 

    在短短三年之內歷經五位家人相繼過世,多重失落的小表示:

      父母在我高二那年離婚,我們家就我跟媽媽和兩個妹妹共四個人,離婚

後回外公家住,媽媽在那年暑假車禍去世。那我爸他自己住在外面,我

們家族跟他的關係都不是很好,他在我大二那天冬天過世,他本來肝

不太好,又愛喝酒然後引發肝硬化,那時候是冬天麻還蠻冷的,他只穿

短袖然後又喝酒,身體狀況也都沒有很好,有點像是猝死,然後就過世醬。

 

上天似乎給予小許多考驗,失去母親後她居住在外公、外婆家,三年之後來外公外婆和父親也相繼的往生,小說:

我外公外婆過世後我們就沒有住在那,因為我大舅舅他們經濟沒那麼好,

而且我大舅媽不是台灣人是大陸人,就比較介意我們住在那邊。那我二

舅舅跟我阿姨後來就借貸買一棟房子讓我們住。那生活上有低收入戶補

助,所以我們唸書方面費用就較沒有問題這樣,我們也有打工這樣子。

 

    獨生女的小雅,其父母在她小學一年級時離婚,離婚後主要由姑姑和爸爸照顧,因此自幼與姑姑培養深厚的感情,然而卻在大學期間父親和姑姑相繼過世,這份情誼卻只能維持至大學,深深的情感到此被終止。小雅說:

爸媽離婚後我就跟爸爸住,之後爸爸又去跟姑姑住在一起,而姑姑又沒

結婚,所以變成說是姑姑在照顧我。其實應該是說姑姑比較像我媽啦

我對她的過世比較有感覺,那我爸我是覺得他會過世,只是不知道什麼

時候這樣,所以處理完就結束了。她們往生後家裡的氣氛跟以前差很多

,而且我沒有回以前那個家住,因為我不想住那,回去看到她們的東西

或者照片會觸景傷情。

 

 

2、感到上蒼不公平的待遇

    數十歲的孩子遭遇至親逝世往往會感到老天爺不公平,會產生「為什麼要讓爸媽那麼早離開我?為什麼要帶走他(她)?又為什麼是我?我一直以來都很乖巧很聽話,那為何要選中了我?」等等,悲痛之餘會夾雜有著諸多的不解與憤怒。接著來聽聽五位受訪者怎麼說:

 

    小朱道

我覺得老天不公平,它讓父親這麼早離,我會覺得為什麼只有我們家

發生這種事,要過得那麼辛苦。因是我是的長女,那父親過世時我小學

剛畢業,之後就沒有在繼續升學,沒有就讀國中,因為要讓弟弟妹妹讀

書,我就直接去工作賺錢養家。

 

    小朱的父親本來身體狀況就不是很好,生病也不是短期的事,是長年以來累積下來導致肝功能不佳,因此小朱先前也有心理準備,對於父親的離雖然感到老天不公平,但是她可以接受,不會怨天尤人:

我不怨天尤人,因為父親年輕時身體就很不好,肝就不好,又是漁夫,

常常很勞累,以致於身體更差;當時父親已經生病,我不忍心看他在床

上痛苦,我們心中已經有心理準備,不會認為他走了是不應該的,反而

這樣對他是種解脫,只是時間太早會令我們感到不

 

相反的,因車禍事故失去了父親,這樣突如起來的意外令小慈當下難以接受事實:

    我會覺得老天很不公平讓父親那麼早過世,父親剛離開我們的時候,一定

會覺得不應該這麼早,但是這也是沒有辦父法的事,因為我們無法預料意

外什麼時候會發生,更無法決定父親什麼時候會離開我們。

 

    小華與自小與母親的感情很好,當時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華面臨突如其來的重大失落,當時年幼的她很難以接受。其實一開始訪談之前她表示很願意協助研究者執行研究,她表示會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小華也透露會害怕自己再度想起媽媽,這樣她會很傷心難過。訪談到這個部分回想起傷心往事不由得難過的落淚,她說:

當時我不知道心事要告訴誰,覺得自己的情緒變得易怒,很情緒化,會

動不動就爆發。對於媽媽離的早會覺得心理不平衡,為什麼會發生在

我身上,媽媽的為人處事很好,她不應該那麼早離開;有時甚至會嫉妒

有美滿家庭的同學,同學都無法理解我的痛苦,甚至還嘲笑我。

 

起初抱持母親會再回到身邊的想法,其實她也知道這是種麻醉自己,暫時逃避喪之舉,這樣的想法陪伴她度過了最煎熬的高三衝刺聯考時期,天天都有一線希望那麼日子就較不會那麼空虛枯燥,或許這也是造就她日後能夠那麼樂天的因素之一,她說:

一開始我會認為他們應該還會回到我身邊,就是有時候可能自己想到什

麼就會很難過,或是可能受一些委屈、被欺負之類的,然後會很難過。

曾經想過這是老天給我的考驗,想說阿我大學時我媽就會回來,就是會

這樣跟自己講;那後來其實也知道阿這是不可能這樣,就時間久了自己

也知道不可能。

 

至親離開後,小雅的處境形同了孤兒,對於自己的境遇她表示失去了至親起初會感覺怪怪的,但是日子久了就能夠習慣,而且能理解他們選擇在那個時間點離開是對的、是好的,對他們而言是種解脫。小雅不怨天不尤人的想法,及時遭遇艱難的處境仍很樂天,實則令人欽佩。她說:

雖然身邊的朋友很多阿,但畢竟她們只是朋友,尤其碰到困難的時候,

少了親人那種感覺就是不太一樣;就是一個很奇怪的感覺,當親人要離

開你的時候會有感覺,一開始會捨不得,但時間一久在來回想會覺得那

時間點是對的。

 

 

(二)因你的離別,失落如影隨形

    因至親的離別,孩子心中交織的美麗藍圖破滅了,她們期望有個溫暖的家、美滿的家,像是每天放學後、補完習回到家,總是習慣看到家裡有人等候著自己,家中點亮了燈,有一桌美味的佳餚,而不是回到家獨自面對空蕩蕩的房子,如此會很缺乏安全感,會感到很空虛、很孤寂、很失落;尤其是看到其他同年齡的孩子有個溫暖的避風港,一經比較之下更加重了失落感。

 

1、孤單與恐懼,難以承受的失落和不安

喪親的孩子在夜深人靜時經常有種莫大的空虛感、失落感,她們會害怕黑夜的到來,不喜歡獨自一人面對夜晚,在白天時分她們的生活可以被忙碌的課業所佔據,而夜晚回歸到了自我,屬於一個人靜靜的時刻,利用這段時光可以回溯或反省一天下來的點點滴滴。然而此時寂靜的空間會使得悲傷、快樂、甜蜜等等的影像歷歷重現,逼迫的當事人難以不去面對。喪親者心中往往潛藏絲絲的哀傷,夜晚的寂靜會襯托出更多的淒涼;雖然多數人在親人和朋友面前總是假裝自己已能釋懷,然而事實上她們殷切地希望他人能夠給予更多的鼓勵和關懷。

 

即使失去父親個性變堅強的小朱,其內心仍有脆弱的一面,小朱表示:

在夜深人靜我一個人獨處時,有時候會想念父親而傷心流淚,他去世那

幾年常常會這樣,那23歲結婚之後就不常了。我從未否認過父親過世

的事實,反而是覺得自己變得更堅強,不會輕易流淚。父親去世那一段

時間會非常害怕一個人,怕身邊沒有大人的感覺,會怕一個人在家

,害怕一個人獨處。

 

小慈很難以想像自己會有這樣的一天,她從不曾認為父親會走得如此突然:

在父親剛離開我們的時候,前幾年的日子真的會這樣,但是久了之後這

樣的情形也越來越少,或許會想念父親,但不至於流淚。我偶爾會難過

得吃不下飯、覺得情緒無從發洩、腦袋哭一片混亂、一片空白,很害怕

一個人獨處,有很多話想告訴爸爸。

 

    小華從小就是個情感豐富的女孩,易受感動易哭泣的她面對媽媽突然的離開當然會悲痛交加;小華與親戚的關係不是很和睦,媽媽往生之後她相當害怕父親也跟著離,年紀尚小的她無法自行作主,這樣她會變成孤兒,她害怕自己要任由親戚擺佈。小華帶著點氣憤的語氣:

因為我本身從小就愛哭,家人都叫我愛哭鬼,那媽媽離開後我反而變得較

堅強,知道不能像以前一樣懦弱,讓親戚看不起。在一開始我半夜常常哭

,頻率比較高,大約兩年之後這樣的情況比較改善;當時會害怕一個人獨

處,這樣很容易胡思亂想導致失眠,也會擔心家人又要離我而去,這樣我

會無法承受,會覺得很恐懼,爸爸是我們唯一的依靠,如果他又走了這樣

我們會變成孤兒,任親戚欺負。現在及時她離開將近10年了,但如果我有

遇到不順心的事,第一個想到的是媽媽。

 

    小時候與父親是最要好的,但後來她父親開始酗酒,這也埋下日後與子女和妻子關係惡劣的種子,自從酗酒之後他開始自甘墮落,視酒與好賭博如命,積欠了龐大的債務自己也無力償還,最終還連累自己的妻兒,因此那時小對他徹底的心灰意冷,她用哀默大於心死來形容對父親的感受。有點感傷的談論父親的事:

   跟我爸關係不好是因為他喝酒,其實我小時候是跟我爸是最好的,後來他走

了想到或講到他的事情都會覺得蠻難過的。「哀默大於心死」我那時候對他

是這種感覺,就是很失望,我們希望他可以負責一點,但他每次就是說一說

然後都沒做到,他總不能只靠我媽養這個家庭吧!他之前工廠失敗,那借款

、標會錢什麼的負債都是我媽背負,離婚之後所有的債務都是我媽在付。

 

    小雅與父親的關係有點疏離,對於父親的離她覺得不會很感傷;然而卻料想不到相隔不久最親愛的姑姑患了癌症,小雅不敢思索未來的日子該會是如何。隨著姑姑病情的加重,加上她本身心臟功能不佳,面對相依為命的親人小雅內心相當掙扎,陷入急救與放棄的兩難:

她之前有生病一個月,在那個月我們就有一點準備但不知道會這麼快,後來

轉到中國醫藥學院時有發病危的通知書,醫生就說:「她的心臟本來就不好,

如果有什麼事情要不要急救,及時救了還是靠呼吸器,她的病接下來的狀況

只會更糟不會變好。」我就有點猶豫要不要救,她之前肺積水送過好幾次

院,其實我們有討論過如果之後碰到這樣的狀況會希望救嗎?討論時她都蠻

堅持不要救的,我有跟堂哥討論這件事情,那他也說如果姑姑是這樣講的話

也就不要就這樣子,雖然我內心很掙扎,但最後我們還是決定簽署放棄急救。

 

    年紀輕輕的小雅就要背負起龐大的壓力,也難怪乎曾一度絕望的想結束生命來解脫,她說:

重要的親人死了,那我活著要幹嘛!姑姑過世時我已經大四大五了吧,然

後有一天我聽到一句話,就被問到說你的存有沒有意義?你活在世界上跟

不活在世界上這世界會有什麼不一樣?然後我想說對阿,不會有什麼不一

樣,就會想去死阿,就活著也沒幹嘛阿!那因為我很膽小阿,我又很怕痛

,所以我不敢去執行(兩人大笑),其實我不敢真得去自殺啦,我想到被車

撞到那也要撞死不然會很痛苦;那自殺念頭很短暫,是一下而已。

 

 

2、遺憾的未竟事宜,如果你還活著就好了

Dayton表示在童年時期所受的創傷,孩子只能就當時具有的心智詮釋其意,換言之,年幼時所發生的事情,當事者會依當時的心智去詮釋事情的意義意,並加以儲存,在往後成年時面對新的關係或衝突時,會逐漸浮現當年的創傷經驗。又Worden表示早期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在成人後的生活會形成更大的困擾;喪親者對分離的焦慮,若沒有得到適當的抒解,或是因壓抑而延遲悲傷,則會引發複雜性的悲傷(引自陳思儒,2004)。

青少年時期個體由孩童進入小大人時期,她們期待自己盡快變成大人,能夠獨立自主,不希望父母干涉太多的事物,經常把同儕擺第一順位;另方面青少年又無法經濟獨立,心智也不夠成熟無法替自己做最完善的決策,某程度來說她們渴望與父母當朋友,彼此可以坐下來談談心,瞭解對方的想法,而並非以命令式的口語,要孩子遵從父母的一言語。因此在身心矛盾時期失去了至親將使個體留下許多的遺憾,例如:有好多話來不及說、這親情太短暫了令自己來不及孝順,下輩子還要當你的孩子、無法參與孩子結婚的人生大事等等,往往會有「如果你還在我身邊就好了」這樣的遺憾,一直伴隨著孩子成長。

 

喪親多年的小朱,即時事隔多年,仍不免有些感嘆父親離開的早,令身為長女的她無法繼續升學,而且有好多話想對父親吐露:

我不怨恨父親,只是有時會責怪他,因為自己會想要像平常的小孩子去

上學,不用那麼早工作,那只有一下子的抱怨,不會一直埋怨。一開始

有強烈的思念,會經常夢他,父親去世的期間甚至結婚後都還常會夢到

。我有好多話想告訴他,想告訴他近年來家人的事,想告訴他走了之

後我自己的個性變得更堅強和積極,那時我也會想要好好賺錢,不想讓

別人瞧不起。

 

    小慈的父親因車禍而喪生,遭逢意外事故對多數人而言即沒有善終、帶著痛苦的離開人世間,這對在世子女及其家人而言會留下很深的失落、遺憾和恐懼。小慈渴望重回以前甜蜜的時光,希望父親能等待她長大,以令她能夠彌補孝順父親的夢:

      其實一開始我會很擔心害怕,因為已經失去一位摯愛的父親,很怕會再

失去母親,因為真的很愛他們,所以會更害怕失去他們。我爸是因不幸

發生意外而喪生,因此我不覺得爸爸過世是一種解脫,因為他並不是生

病去世,而是發生意外,他還有很多人生沒有享受,還沒有等我們長大

成人孝順他。現在每當看到照片時多多少少會難過、感傷,因為睹物思

情,會想到過去和父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會希望一切能再回到從前。

 

    起初小華認為媽媽不愛她了、自己被拋棄了,對於母親未能參與自己的成長歷程感到遺憾,她更羨慕美滿家庭的孩子能夠一家同享天倫之樂。在屬於媽媽日子的母親節,以前是小華可以向媽媽撒嬌表示愛意和感謝的一天,如今卻因送不出的卡片而感到惋惜,是她最不想度過的節日:

老實說一開始的時候我無法接受,覺得她為什麼要拋棄我們,而且是那

麼的早離開。會覺得有好多事情、好多話想對她說,她走得很突然,令

我來不及見她最後一面,她也來不及參與我的成長歷程,像是以前都是

媽媽教導我功課、交友方面、待人處事的原則、烹飪方面的事。我也很

羨慕同學總是可以陪著母親去一起逛街購物;每當母親節學校都會叫學

生自己親手做卡片送給母親,那時我很為難,在她剛走那年我甚至在學

校當場情緒失控哭泣。一直到現在有時想到很難過或很氣憤或工作職場

不順利的事情,都會覺得為什麼媽媽不在了,如果她在的話就可以給我

一些指導,那現在我都只能靠己了。

 

    此外,小華更深曾的說出自己內心的期盼,雖然是很渺茫的希冀,卻她卻曾深深地盼望過,她說:

當時我心裡抱持的希望,覺得媽媽會回來,因為曾聽過「往生的親人在

年內有機會復活」,我一直抱持著這個信念,認為媽媽一定會回來,結

果三年之後卻落空了。也曾希望能夠時光倒流,讓我有機會幫助媽媽逃

離這個險境,或是更珍惜相處的時光。

 

    時間無法讓人停止對親人的思念,無法淡化對親人的想念,接著聽聽小怎麼說:

我也曾經想說是不是會思念淡掉,但其實不會耶!想起來的頻率不會很

高,但其實想到的時候還是會覺得難過,那想我媽那邊的成分會比較重

一點。如果說遇到過年或是中秋節這種家人團聚的日子會特別想念他們

,大家會覺得沒有人氣、家庭氣氛沒那好,會覺得沒有那麼和樂,那麼

有趣啦,節日的氣氛沒有那麼重這樣。

 

    的父母工作繁忙,因此父母很少有機會帶她們去旅遊,如今可以回憶的全家福很少,照片上的人又一個少,小不禁感嘆:

那以前的照片也沒有很多,他們都要工作,我們沒什麼全家出遊的照片

,所以說我們家活動都很少,所以照片的回憶倒還好只是說到後來

一年的母親節我們回外婆家跟大家一起拍照,那張照片就有很多人

起拍,後來也掛在家裡。後來看到那張照片都會覺得很難過,都覺得說

「唉!照片上的什麼人又不見了,少了很多人這樣,會覺得蠻難過的。」

 

    當初選擇放棄急救姑姑的小雅,在日後感到後悔了,她一輩子也忘不了那通最後的電話,那是個錯誤的決定,假使那個禮拜能去醫院探望姑姑就可以陪她度過最後的週末,可以見她最後一面,有著雙重遺憾的小雅:

      其實我會後悔當初放棄急救,但那是自私的,我們會覺得沒有遺憾,但

對她來講究是折磨。那後來我還是印象非常深刻那通電話,那一陣子功

課很多,有時候就會覺得很煩,會想說好不容易功課寫完了還要去醫院

這樣子,然後我就打電話給姑姑說:「這禮拜不要去醫院」,然後她就說

好阿,隨便你這樣子;其實她講這句話是很希望我能去。沒料想到那是

和她最後一次通電話,在隔禮拜一時姑姑就去世了,真得是很巧。

 

    小雅回憶小時候的記憶,如今卻充滿了許多感嘆和遺憾;小時候姑姑曾答應要為小雅未來的孩子織衣服,卻在還未實現時就先行離去:

      以前我跟姑姑睡在同一房間,房間裡擺著一張小時候和姑姑去二坪山

玩的照片,看到照片就覺得自己長大了,知道說當我那麼小的時候是她

在照顧我,可是有一天當我長大後卻發現你怎麼不在我身邊。以前姑姑

在幫人家做衣服,而且她還答應我說以後我結婚要幫我織很可愛的娃娃

衣,我就會覺得說之前答應我的話都還沒做到,你怎麼可以這麼快就走

了這樣子。姑姑她教我很多事情,在做很多事情上我會想到那時候她是

怎麼教我的,我應該要怎麼做,可是她已經不在了,會沒有人可以問。

 

 

(三)看見死亡,學習與悲傷共處

    對於失落的意義需個體親自去探索,親自去領悟「體認悲傷,摯愛的親人永別了」,也唯有自我願意坦然面對才能夠在喪中習得經驗,當個體真正面臨至親的死亡,那也是開始接觸悲傷的過程。喪失親人的各種感受,例如:恐懼、孤單、絕望、憤怒等等,這些感受要能夠釋放出來,壓抑只會另當事者倍感沈重的壓力,只是徒增身心靈的痛苦。正視死亡,不畏懼自己所怕,才能盡快走出喪親陰霾;學習與情緒共處,瞭解自己對於失去至親的情緒為何,最終才能發現原來世界上仍有愛的存在,失去至親並非是意味失去了所有,我還有被愛的能力,還有愛人的能力,所以我並不孤單。

 

1、體認悲傷-摯愛的親人永別了

協助個體體認悲傷也是悲傷輔導的第一要務,第一個悲傷任務即體認失落已發生,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實,唯有接受事實才能處理失落引起的情緒衝突,並協助個體表達與處理內心的感受,失落中夾雜許多不安、憤怒、恐懼、焦慮等情感。此外,鼓勵喪親者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重新發展新的關係,尋找生命中其他值得所愛之物,以填補內心的空洞虛無。接著,來聽聽受訪者怎麼說:

我知道父親已離我而去,他不會再回到我身邊,我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之前他就已經生病,所以我心中已經有心理準備。我覺得父親雖然

離開了我,但他是到令一個世界生活,在那裡組織一個新家庭。(小朱)

 

      我也強迫自己一定要獨立,爸爸不會再回到我們身邊,畢竟人死不能復

生,但是我們心裡都認為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小慈)

 

有人曾問我當初若能更關心媽媽則她就不會那麼早離開,但我不相信,

我認為一個人可以活多久那是上天注定的,並不會有所改變,我沒有

認過媽媽往生的事實,因為事實就是事實無法改變。(小華)

 

因愛的很深,所以失落亦很深,小華一路走來自不能釋懷到漸漸能接受,小華相信人的往生是到另一個國度生活,那也因夢境中好幾次夢到母親在極樂世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於是幾年之後她逐漸能笑笑的面對傷痛,並為不用經歷921浩劫的媽媽感到慶幸:

我曾經夢到表姊生女兒,媽媽回家來看她;還有她在極樂世界結婚,穿

著漂亮的婚紗,過得很開心、很幸福,而且是很多親戚都有夢到,因此

我相信有另一個國度,在那可以免除一切生老病死,且媽媽在那裡過得

很快樂。現在想想會覺得媽媽她解脫了,因為她可以免除年老時得疾病

和人間疾苦,像是921大地震時她就不需經歷這種可怕的浩劫,而且阿

我媽媽永遠不會變老。(小華)

 

在哀悼期小需與長輩一同處理繁雜的傳統喪禮儀式,在那個悲傷的點有許多親人的關懷和陪伴,短時間要處理多件喪葬儀式,又是身為家中老大因此小必須獨當一面,讓年幼的妹妹們有個依靠;小體認到自己的悲傷,她亦知道要自己要能夠習慣失去諸位親人後生活該繼續前進,所以她必須要盡快地調適好自己的狀態。小道:

  三年中失去五位家人其實會有一點嚇到,恩∼可是後來也就慢慢釋懷,

在那個情境,當下要處理很多的事情,其實沒有時間讓你去難過,再加

上我又是老大,很多事情要去處理,在那個關鍵點過了其實就還好,那

後來其實自己適應的時候就會調適吧!

 

選擇性的記憶,選擇性的忘卻;對於父親的往生,小認為對父親或對她而言都是一種解脫:

他生前愛喝酒,有時候我會覺得很生氣,因為他沒有完全盡到自己的責

任,辜負了自己最愛的女人和孩子;那後來他往生之後,我們都會認為

死者最大,因此也沒在說他什麼是非了,會自然而然的記得他的好,淡

忘他先前的不好。

 

    姑姑去世時小雅沒有自己預期中要來的悲傷,對此自己也感到很訝異,會有這樣的情形小雅表示與她就讀生死系有關,課程上接觸不少生死議題、閱讀不少悲傷輔導書籍,讓她體悟喪親時間的多久有什麼的症狀是正常的,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她細膩的詳述當時的心境:

悲傷自己是可以知道的,大概知道自己是怎樣的狀態,然後因為自己讀這

科系麻,會知道一開始會很難過,然後會否認-這不是真得這不是真得

,然後會覺得為什麼是我,我們不能在一起久一點點嗎?就覺得好像真

得是我,真得很倒楣,就會覺得好啦好啦,算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那其

實我以為我會很難過,因為我跟姑姑很親近,但我沒有看到棺材就一直哭

一直哭,沒有預期中的難過我覺得很訝異。(小雅)

 

抱持著即時付出更多的關心答案仍會一樣的小雅,訪談中她幾次紅了眼眶,但她故意以笑聲掩飾,可以感受到小雅的心靈是蠻寂寞的,如今每逢家人團圓的日子她總是孤伶伶一人,真得很令人佩服她的堅強與勇敢。她說:

因為他們都是生病而往生,這是沒辦法控制的。我會覺得好像少了一個

東西,然後說不上來,要找也找不到,很像一個圓缺了一角這樣,你會

發現我們還是繼續前進。會覺得不是那麼真實,但它又是那麼活生生的,

它到底很輕還是很沈重,不知道?你會發現這種感覺,就是你看不到他,

摸不到他,不知道她們到底去哪裡了,但是可能她們會去他們該去的地方

。像現在母親節、中秋節、過年這種團員日子我就出去玩了(哈哈哈),就

自己出去玩了,對阿。

 

2、因為有愛,我不孤寂

起初喪親者會認為失去了至親是失去了生命全部,其實這太過言重了,在當下那個點,剛失去親人之時會有這種感覺是合情合理的,在當下悲傷難過之際勢必會忘卻在世父母、兄弟姊妹、親朋好友,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最孤單、最悲慘,把所有負面的思想不斷加諸在自己身上,忘記了身旁還有關愛自己的人。等喪親者沈浸一段時間,讓情緒較緩和平穩一點,她們會慢慢發覺雖然杯子缺了一角,它還是可以用其他的愛來填補這空洞,「因為有愛,我不孤寂」。

 

剛失去父親那幾年,小朱強忍著淚水,咬緊牙根努力工作賺錢,堅強的外表卻有柔弱的心靈;父親剛去世那幾年,在未結婚之前當夜晚來臨時她會想念父親而難過掉淚,雖然不怨恨他,但總是無法坦然地接受一切,承認父親的離去,卻也始終活在恐懼的陰影下,擔心母親也會相繼離。直到認識了丈夫,結了婚之後,與先生共組家庭,情感轉移至丈夫,小朱才漸漸撫平傷痛。小朱表示:

父親剛過世那時候我會擔心害怕母親也跟的走了,小時候又害怕自己變

成一個人,現在結婚之後就不會了,會能夠接受人生的生死課題;結婚

之後有自己的家庭了,那重心擺在家庭,對父親的思念才漸漸淡化。

   

雖然小慈一度無接受父親早逝的事實,不過很幸運的一點是有家人和好朋友關心她、支持她,這也讓小慈感到較欣慰;在喪親的路途一路走來,也因為有親朋好友的陪伴,才令這艱困的道路走得較順遂。小慈說

12歲時爸爸就去世了,但我認為爸爸死掉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因

此我不會刻意去隱,我會和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或朋友談論父親的事。

 

    小華表示:

      後來上了五專離鄉背井到高雄讀書,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家

人,也變得較容易想家,所以每逢放假一定會回家陪陪家人,可是國中

時期的我就較少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看到以前全家去旅行的照片會有兩

種情緒耶!一種是看到照片想起以前快樂的時光,一種是難過現在無法

像以前一樣一家人一起出去旅遊;可是至少還有家人陪著我,所以不會

很孤單。

 

親近十年的小華現在還是個未成年的女孩,不過她早已投入職場,個性較強悍的她,其實有顆細膩易受傷的心:

我也曾想過要自殺,不過這樣的念頭蠻短暫的,像是被同學欺負、受屈

、找不到工作時,就有時會有輕生的念頭產生。那因為自己怕痛,且知

道要愛惜生命不能輕易結束生命,況且自殺也不能解決辦法,也會讓家

人難過,所以我不能這麼做。

 

失去雙親的小,她的樂觀令人感受不出她三年內失去了五位家人,父母、外公外婆過世後其主要照顧者是舅舅與舅媽,舅舅和舅媽有如父母有如朋友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小感恩在心頭:

我有過1、2次想自殺的念頭,但那個念頭蠻短暫的,可能是當下情緒很低

潮或遇到挫折的時候,才會忽然有那種想法;也因為想到外公外婆和妹妹

們而沒有去執行。爸媽走了以後我們主要的依附對象是舅舅和舅媽,我舅舅

50歲,舅媽年紀和母親一樣,他們的年紀跟我爸媽很相近,就像自己的

父母一樣,很照顧我們姊妹,那我們的互動其實模式比較像朋友這樣。

 

    的想法有別於大多數遭逢喪親的孩子,她認為要和自己最親近的家人保持距離,不是排斥她們而是害怕自己情感再度投射太多,那等到有一天她們要離去時又會萬般的不,來聽聽她怎麼說:

爸媽過世後我反而會有一種想法「要跟家人保持距離」,怕自己感情放

太重如果有一天他們離開我,那我可能會沒有辦法接受,我會把自己的

情感疏離,不會刻意要多跟家人相處,因為會怕之後又要經歷一次失落

,會有種被背叛的感覺,覺得我對你那麼好,為什麼你又要離開我。

 

    小雅是所有的受訪者當中,境遇最為悲情的,失去了重要的家人,現在她只能凡是靠自己,至於說是否因為喪親而對付出情感而有所害怕,小雅則是說:

      這種感覺倒是還好,不過就會覺得說你要把這個人也會死掉這件事情算

進去,要先預期到這樣。我能夠繼續走下去朋友的是很大的因素,而且

因為自己讀這個系都知道可能會有靈魂這件事情,會有靈魂轉世、會有

肉體不見這件事情,所以就覺得他只是去了另外一個國度,在那個國度

裡頭我們沒辦法用同樣的肉體再度相遇,可是我相信他還是一直在身邊

保護著我。

 

 

(四)跌倒了仍要站起來

 

因為您的離開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悲傷至極,

無法理解為什麼那麼深厚的親情,

也可以被一刀兩斷,

而您還是選擇離開了我。

曾幾何時自我懂事以來,

我就一直懷著將來長大要孝順您的夢想,

現在夢破碎了,

夢醒時分才猛然發現原來生命是這麼地無常,

因此我決定原諒您的離開,

那不是過錯而是個激勵,

謝謝您讓我變得更加地堅強,

謝謝您磨練我的生命韌性,

重新開始亦也從心開始,

我要找回生命的意義。

 

 

1、親人與朋友-關係好VS不好

親人與朋友網絡是陪伴喪親者盡快恢復以往生活的重要復原因子,在喪親之時若有健全支持網絡的親人和朋友協助,能夠幫助慌亂的喪親者處理繁雜的喪葬儀式。其實喪親後續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是關鍵期,在失親那個點有許多親戚朋友前來弔唁,令喪親者不會感到很失落和空虛,但親友提供的關懷往往是短暫與間斷的,人們常誤以為處理完喪葬儀式,埋葬結束悲傷也應該到此為止;其實可怕的思念逝之情與恐懼在世親人再度離的夢魘才正要開始,未完成的悲傷易導致日後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憂鬱症,即因為極度的害怕再失去而一直選擇逃避或否認面對自己的悲傷情緒,壓抑的最終結果換來病態的心靈與病態的人格。

 

1).與親人的關係:

a.小朱家與親戚的關係差

住在澎湖小村落的小朱,她們與親戚和鄰居的關係不佳,她說:

      我從未和他人談到父親過世的事,當別人談到這件事時會讓我不舒服,

因為我認為畢竟他已經去世了,於事無補。那我們家與媽媽和爸爸那邊

的親戚關係都不是很好,附近鄰居的三言兩語,父親離開後他們也會對

我們指指點點,因此他走了之後我們家人變得更團結,那時我認為只有

努力工作賺錢養家,才不會讓別人瞧不起。

 

b.小華與親戚的關係差

    下述是小華奶奶生病的事件,經歷過此事件後小華對那些親戚徹底失望,她生氣的說:

記得那次奶奶剛好生病住院,那已經是很大的壓力了,那些親戚卻還冷

,奶奶是她們的媽媽耶,自己不孝都不照顧,住在附近也不來探望

下,這說得過去嗎?那時我只是國二生,只要一到星期五晚上,就要跟

爸爸趕車去醫院照顧奶奶,說來真是諷刺阿!我都還比她們孝順呢!!

 

c.小與親戚的關係佳

相較之下小有良善的親人支持網絡,在失去雙親的當下親人亦有協助孩子們做心理輔導:

那時候親人也有幫我們做一些心理建設,雖然大家都很忙要處理很多事

,但長輩都會一直叮嚀我們要吃飽一點,怕我們會吃不下。

 

d.小雅與親人的關係冷淡

起初研究者以為小雅姑姑的去世,可能也意味她與其他堂兄弟或表兄弟姊妹關係的中斷,在詢問小雅之後才得知其實她還是有和堂哥、堂姐聯絡,只是聯繫次數較以前不頻繁,彼此的感情變的較疏離。

      和親戚的關係變淡沒有變差,堂兄弟和表兄弟姊妹在她們小時候姑姑都

很照顧她們,她們就跟姑姑很好麻,對然後我跟著姑姑;那姑姑走了以

後我們就比較少聯絡了,對阿,就變淡了。(小雅)

 

e.小雅與母親的關係惡劣

小雅的父母在她小學一年級離婚,之後她與母親的關係變得疏離,母親改嫁之後更是停止了聯繫。由下述資料中小雅講話的語氣可以覺察她雖然對母親認識不深,但或多或少是敵對的狀態,甚至連父親和姑姑過世時小雅都不願意告知母親,由此可見她與母親僅剩血緣關係,而生活之中沒有其他任何聯繫。小雅表示:

我媽前後加起來大約照顧我2年而已吧!我到很久之後才有跟她聯絡,

,後來我媽改嫁了啦,可能因為家庭的關係她會覺得反正不要找麻煩。

我爸和姑姑過世她們都不知道,到很後來她們才知道,因為我覺得講了

也沒用呀,對阿,反正就這樣子。

 

2).與朋友的關係

a.小華與朋友的關係差

    小華則是選擇壓抑自己的情感,她認為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懂得這份感受的。在喪親三、四年後就讀國中的小華曾受到同儕的嘲笑,那些同學對生命教育的瞭解而拿小華的故事開玩笑,這令她感到非常生氣,之後她開始不信任同儕、漸漸封閉自己:

其實我不希望和同學提到媽媽的事,因為沒有經歷過的人,她們不會懂

得這種感受,所以也不想告訴她們,只會跟比較好的同學說,關係較不

熟的同學較不會跟她說事實;因為每提到一次就會覺得再次被受傷害。

我國中時曾經有一次被同學嘲笑,還有一次被好朋友出賣,她沒有經過

我的同意就到處宣傳我媽過世的事,讓我情緒當場崩潰,回家後一直

大哭,之後我變得較不信任同學。

 

即使到現在被提起母親的事,小華仍不免會很難過,因為當初小華的難過並未得到適當的抒解,多年以來鄰居的不諒解,親戚的無情,這些對小華及其家人都是二度傷害。小華說:

我倒是沒有和家人討論過,因為不想在家人面前提起傷心的往事;至於

朋友方面她們根本就瞭解喪親的痛苦,而且自己也不希望別人知道這

件事而來安慰我,這樣我會更難過。我很不想去提起,因為不想去提起

,現在找工作去面試有時都會被問到,就覺得很難過,有時會紅了眼眶

,但還是忍住不讓眼淚流下來。

 

b.小與朋友的關係佳

    喜歡參加活動的小,在喪親之後仍一樣熱愛她的興趣,且很幸運的是她在活動當中認識了許多老師、學長,她們給予小很大的支持力量。小道:

爸媽離開後我變得很樂觀,轉變還蠻大的。高中時我常參加營隊,剛好

遇到工作室那一群老師、學長姐,我們的互動幾乎都在活動上,可是其

實他們也沒跟我聊什麼,可能自己比較早熟,可以較快釋懷,所以整個

表現出來都蠻正向的。

 

c.小雅與朋友的關係佳

小雅瞭解當時自己是處於很悲傷的情緒當中,體認難過哭泣是一定的,然而失去了爸爸、失去了姑姑日子一樣在運行,她明白自己不能那麼喪志、不能那麼懦弱。令人欣慰的是幸好有很多學長對小雅伸出援手,有的則是在一旁默默的關心她;小雅能夠很樂觀的面對親事件,最主要是有一群知心朋友的相伴,接著來聽聽她如何詮釋和朋友的關係:

我覺得這種事情,你難過的時候會很難過麻,可是你還是要繼續活下去阿

!我姑姑覺得最放心不下的應該是我,她交代了很多人,好像是錢的事情

吧,她一直很擔心我到底能不能讀完大學。那我是覺得還好,我覺得我還

蠻幸運的是去到了南華認識很多很照顧我的學長,在那個時間班上很要

好的同學和有些學長知道我遇到這種狀況,有的會關心我,有的真得會

幫忙我這樣子,我還蠻感謝她們的。

 

 

2、家庭關係的重組

重新適應逝者不存在的生活環境,對喪親者而言家庭角色需重新調整,各個成員間也重新學習,家庭結構或是決策系統也會相應不同。(林清,2006)此時為維持家庭系統的持續運作,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便要進行角色重新分配,喪親家庭努力試圖要與原先的生活接軌,這辛酸的過程中身心靈勢必會產生交織著許多錯綜複雜的矛盾情節。

 

    學會了堅強與忍耐,開始工作賺錢以扶養弟弟妹妹,放棄升學的小朱:

父親人過世後,母親她很堅強,她知道有好幾個小孩子要帶,會想到要

怎麼賺錢,個性脾氣都沒有變,只有更堅強而已。那弟弟妹妹他們當時

年紀都還小,因此都沒什麼變,因為他們只知道有得吃就好了。

 

以往小慈的父親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如今她的母親要身兼父職,那她個性上也顯得較堅強且多愁善感,當別人無意提及父親的事她會難以承受。小慈說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媽瘦了很多,而且情緒上比較敏感,有時候會半夜看

著父親的照片痛哭,或者我們無意間提到父親的事而掉眼淚;但是也讓

母親變得更堅強,因為她知道她還有三個孩子要照顧。至於我弟妹她們

可能因為年紀還小,所以都沒有什麼改變。

 

    起初小華的奶奶還未離前由她來料理三餐,後來921地震後爺爺去世了,先前就有心臟疾病的奶奶,她身體狀況變得更糟,兩年後也過世了。之後小華的父親除了工作、教導孩子課業,還要負責料理家務事,因工作之故三餐由家中有空的人打理。少了諸位親人家變得不像家的感覺,小華父親的個性也變得較封閉:

像是我爸爸變得很不信任他人,有一段時間他很自怨自艾,也會限制我

交朋友,會覺得朋友沒有一個是好的。之後爸爸開始要擔負起賺錢和家

事,他變得相當辛苦。其實我們家孩子小時候很不懂事,常惹奶奶生

氣,那自從媽媽過世之後都是由奶奶料理三餐,當時奶奶又高齡75歲,

那我們還常惹奶奶生氣。

 

    原本小的父親喜好酗酒,對孩子放任的態度,在太太往生後他有意識到自己該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他的父親有振作一陣子,亦有要求小三姊妹回去給去讓他照顧,不過小她們與父親關係不是很好,所以她們拒絕了父親的請求:

      媽媽去世後我爸有比較清醒,他有意識到其實要來照顧這些小孩,他會

主動要求我們回去跟他住這樣;那我們跟我爸本來的互動就沒有很好,

所以我們也不會想回去。我外公外婆、姨丈、舅舅的經濟能力都比我爸

爸好,所以他們也不會希望我們回去,而且他們不會去推託照顧我們的

責任,就是很讓我們感動,很願意照顧我們這樣。

 

小雅很懷念那一段時光,父親往生後姑姑會更希望小雅能每個禮拜回家陪陪她。患絕症的姑姑或許意識到自己來日不多,會很珍惜和小雅相處的時間;那姑姑也走了之後,在家家團員的過年小雅會獨自前往電影院排解內心的孤寂:

      父親去世後不久姑姑也生病住院,一個月後姑姑回來了,那一段時間應

該算我們還瞞開心的一段時間,她身體也比較好一點。那現在過年我會

回外婆家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我就離開了,然後一個人跑去看電影。

 

 

3、身心靈的改變-自己與家人

    面對親人的離開,無論是預期的或非預期的總是都會令逝者的家人難以承受,尤其是失去朝夕相處的對象,人們早已習慣這個人的存在,長期相處下培養出難以磨滅的情感,一旦哪天這深厚的情感被中斷了,勢必會很難以割捨。在失去至親時往往身心靈會出現許多不適應的症狀,人們需要時間來修復喪,就好比我們受傷時需要時間來療傷一樣。

 

1).受訪者的改變

    基本上小朱沒有很大的改變,她認清自己身為長女的事實,除了努力工作之外就是好好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

父親離後我不會認為世界上已沒有什麼值得去愛,因為還有母親,還

有弟弟妹妹要我去照顧,我是他們的寄托。在父親過世後會更珍惜與家

人相聚的時間,覺得失去一個人,就是要更珍惜家人相處時間。

 

    小慈也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她父親突然的離開,造成小慈內心潛藏著對分離的恐懼,會擔心哪天家人又突然不告而別:

我爸發生意外而去世,是帶著痛苦離去,這樣我覺得蠻遺憾的,我都還來

不及孝順他內。因爸爸的離開讓我更懂得珍惜和家人相聚的時間,因為不

知道和家人還有多少相聚的機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家人會離開你。

 

    小華認知到她在學校會刻意要求自己要當個好學生的榜樣,對同學有高度的包容力;反觀,回到家後她的真本性則是缺乏耐心,動輒就發脾氣,像是大小姐的個性。個性裡外不同的小華:

我在家和學校的個性差很多,在家跟以前沒什麼差別,在學校會壓抑自

己的真本性,會表現的寬宏大量、容忍度較高;在家裡則較沒有耐性,

很容易就生氣,這樣的個性真是蠻糟的。雖然我變得較孤僻,但是又怕

孤單,不喜歡一個人獨處,希望別人可以關心我,這樣有點矛盾說。

 

2.受訪者家人的改變

a.小華的家人

    小華的父母是對很恩愛的夫妻,他們感情相當好,結婚近20年來幾乎沒有爭執過,因此小華父親很難以接受失去了愛妻的事實,他開始恍恍惚惚的過日子,一樣是正常時間上下班,只是回到家每晚都會藉酒消愁;與孩子的溝通也顯得很不耐煩,經常講了幾句話就情緒失控的大聲責罵,漸漸的孩子不想與他溝通,雖然大家同住一個屋簷下,彼此卻又各自關在房間裡,顯得蠻陌生的。

我爸改變很多,像是個性上很容易生氣,媽媽剛離開時他變得蠻軟弱的

,原本堅強的他很難想像會變得容易流淚,原本幽默風趣的他頓時臉上

長期佈滿了憂傷,晚上經常戒酒消愁。然後個性變得很難溝通、疑心病

重,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也會限制我們小孩子的自由,經常擔心過渡。

兄弟姊妹方面倒是還好,喪親後有所改變但轉變不是很大,除了大姊

外其他人都變得較獨立。

 

b.小的父親

    的父親曾因太太的離有振奮一段時間,不過他容易將自己沈溺於悲慘世界中,經常用離婚之事借題發揮認為大家都誤解了他,好似他沒有錯大家都應原諒他。小說:

他有振作一陣子,但是他很容易沈溺在自己的世界中,我們也有鼓勵他

,但他都覺得我們不理會他,他一直覺得離婚這件事情我們應該原諒他

,但他是大人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老是依賴別人。

 

c.小的小妹:

小妹會覺得我媽走了是種背叛,她當時年齡較小因此對她而言會有更強

烈的被背叛感。尤其是上了國中剛好到了叛逆期,我們講她就做二這

樣,很難溝通經常講不聽,一直到現在也還蠻嚴重的;我自己發現我跟

她的溝通也有代溝,我勸的話她會將它轉成一種責罵,反應都很大。

 

d.小雅的姑姑

    小雅的父親因肝病過世,其後姑姑認為她們倆都解脫了:

      她行為上和態度上本來就是一個很樂觀的人,所以她大概就是覺得解脫了

,她賭贏了。我爸跟我姑姑的關係很好,我爸算我姑姑兒子啦(哈哈),她

年紀差蠻多的,照顧他很像在照顧自己的小孩一樣,其實感覺很像啦

 

 

4、生心理和行為出現之不適症狀

小朱在「身體上」指出只有出現「夢見過世父母」此項不適應的狀況;在「心理上」出現「遺憾、傷心、孤單、寂寞、恐懼、害怕、思念」這些狀況;在「行為上」出現「堅強、獨立、樂觀、人際關係變差、擔心睹物思情、擔心觸景傷情」這些狀況。

 

小慈面臨無預警性的喪親,因此身心靈會產生較多的症狀。

在「身體上」指出有「食慾改變、保留遺物、注意力不集中、強烈思念過世父母」這些不適應的狀況;在「心理上」出現「遺憾、傷心、悲傷、憤怒、憂鬱、自責、思念、難以置信、擔心在世父母、感到未盡孝道」這些狀況;在「行為上」出現「哭泣、堅強、獨立」這些狀況。

 

小華年幼時失去摯愛的母親,當時她出現許多症狀。

在「身體上」指出有「絕望、頭腦空白、睡眠困擾、記憶力減退、對外界缺乏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視線模糊有失明的前兆、想跟親人一起去的感覺」這些不適應的狀況;在「心理上」出現「孤單、傷心、寂寞、悲傷、憂鬱、思念、失落、害怕、絕望無助感、不知所措、擔心在世父母爲過世父母感到慶幸、感到未盡孝道」這些狀況;在「行為上」出現「封閉自己、不信任他人、成績退步、人際關係變差擔心觸景傷情、叛逆、避免提及與逝者有關之事」這些狀況。

 

的青少年之路並不順遂,失去雙親的她亦出現不少狀況。

表示:「在行為上樂觀悲觀都有出現,會一陣子樂觀,一陣子悲觀,在人前人後會有不一樣的自我。

在「身體上」,指出有「失眠、惡夢、體重減輕、心悸、睡眠困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這些不適應的狀況;在「心理上」出現「遺憾、傷心、寂寞、失落、自、感到未盡孝道」這些狀況;在「行為上」出現「堅強、獨立、樂觀、封閉自己、悲觀、人際關係變好」這些狀況。

 

小雅在「身體上」出現的不適應狀況,「惡夢、頭腦空白、注意力不集中、避免見到會想到死者的事物這些不適應的狀況:在「心理上」出現「寂寞、孤單悲傷難以置信、失落」這些不適應的狀況;在「行為上」出現「擔心觸景傷情、擔心睹物思情」這些不適應的狀況。

 

 

5、重新出發

哀傷的歷程是每一個悲傷者必須經歷的過程,這種過程是一種治療的過程,也是一種成長的經驗,無論是自己獨有經歷,或是藉由他人協助而完成,都是會讓喪親者對於生或死、現在過去與未來的生活,有著完全不同的詮釋(林清,2006)。唯有親身體驗過後才會懂得失去的滋味,才會明白生命的無常;接受死亡事實在無形中會改變了喪親者對於死亡概念的新詮釋,當我們度過了生命中痛苦的經驗,不論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或是經由其他管道而復原,我們會發覺最困難之時都能安然度過,我們都能存活下來,會慢慢的覺知到原來自己擁有如此驚人的韌性和生存能力,那麼接下來的挑戰都不再那麼可怕了,我們一定可以拾起勇氣大步的向前走,重新展開生命的旅途。

 

    喪親後小朱的生活和以前截然不同,她的眼裡只有養家,就是每天要努力維持生計,不想花時間勞心勞力思索其他事,直到認識了丈夫她才明白原來自己很渴望一份被愛的感受,這份愛可以彌補空缺的父愛:

結婚以前我每天去海邊抓東西,為了維持家計,就努力養家,沒想那麼多。

當我19歲時開始接觸社會,跟丈夫認識之後對父親的思念才逐漸變淡。

 

放下是一種過程,也是最難的功課,需要時間來療傷;因為愛一個人,所以會依戀和執著,在害怕面對死亡的背後有著對哀傷與分離的深層恐懼;最終體會明白當親人離開後,留下來陪伴我們的是埋藏在心中的愛,回憶能讓人不忘記生命中曾留下的美好。儘管當初很痛心,找到了新的生活重心,小慈還是學會了放下:

現在對父親的思念的確已變淡了,或許是因為生活有了別的重心,所以

對父親的思念沒有像一開始那麼強烈。現在想到他思念之情比較重,不

會像以前那麼傷痛的感覺,那也會和家人、朋友分享內心的哀傷,有時

候心裡難過說出來會比較舒服一點。

 

    信仰佛教讓小華重新找回生命的意義,緊繃的心靈在莊嚴的佛寺中,師父字字句句的念經聲中得到短暫的抒解,小小年紀的她回到家之後仍會溫習一下經文,小華感到收看佛教台比觀看其他頻道能令心裡要來得舒暢些:

大約過了四年提到這件事才較不會那麼難過,因為我從小就很媽媽,可

以說是跟屁蟲吧!那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很難忘懷。媽媽過世時因機緣我們

曾到一間地藏王菩薩本院宮拜拜,每禮拜到那邊聽經、拜佛,那時覺得

很神奇,心裡面的壓力有了一些解脫。有段時間會經常收看佛教電視台,

藉由宗教的力量來抒解內心長久以來的壓力。

 

    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不過偶爾她會跟著姑姑一起念心經,也許是個心理作用小覺得或多或少有點幫助。察覺到自己對父母以前和現在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好像有了念經祈福之後,父母會在另一個世界過得較快樂,會把父母導向較正面的形象,慢慢的淡忘先前父親的不良行為:

我姑姑她們偶而會念般若多羅蜜多心經,以前她會叫我們一起念。現在

想到爸媽的感覺會不一樣,會把他們導向比較正面的,他們比較有正規

的行為這樣,覺得他們沒有我想像中的差。

 

與家人和朋友的互動很好,但是她不希望和他人談論過去的悲傷;那上了大學之後換了一個新環境,在這兒的同學瞭解她的家庭背景,如此她能用全新的自我較輕鬆的面對自己和同學:

跟親人談到難過的事倒是很少,朋友也不太會;到現在5、6年了,反

而會比較常聊到快樂的事,像和父母去哪裡玩,分享生活上的瑣事。

恩∼大概上了大學之後,可能周邊的同學也較不知道,就較不會問到,

自己也不會刻意告訴別人,然後就慢慢的讓時間淡忘傷痛。

 

小雅除了會和知心好友吐露難過之情,也曾藉由宗教得到心靈寄託,祈禱自己的心能夠像大佛堂的佛祖一樣清靜及安詳:

      那時候在學校會去學舍,心情很亂很煩的時候會去拜一拜,然後可是你

就會覺得說生命很無常,人阿,總有一天還是會死的,只是那個時間的不

一樣,而且你也不是真的一個人,身邊還有很多朋友。你就會覺得如果你

的心能夠像你面前拜的這尊神像這麼的清靜、安詳,會覺得好一點這樣。

 

 

6、其他的支持網絡 

    有些受訪者的支持系統來源並非都是正式的網絡,除了上述的親戚和朋友之外,也有非正式系統提供的支持,包括:打球運動、看電視、聽音樂、打電動、逛街購物、飼養寵物、種植盆栽等等的休閒活動。有些受訪者感受到曾遭至親背離的經驗,因此她們未必對人們有高度的信賴感,對她們而言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未必是最好的安慰方式;每個人有不同的悲傷調適方法,經歷不同情境的喪親者亦有不同的悲傷,那麼這些休閒娛樂或許是能夠協助喪親者減緩負面情緒的良藥。且來聽聽她們的心情:

 

我認為看電視、聽音樂或是其他的休閒活動並不能讓自己忘記所發生的

事,或許只是暫時能不去想起,但是不可能忘記;那家裡本身是信奉道

教,所以會對所信仰的神明祈求禱告。(小慈)

 

    曾遭同學嘲笑的小華,對她現實世界的朋友有著不信任感;她喜歡暢遊線上遊戲,在虛擬世界中不需真實的面對面,可以暢所欲言的吐露內心話,且上線的網友大多比她年長,能夠以過來人的身份提供一些生活的建議,讓小華有種被照顧的感覺。除此之外,小華有個好嗓音,她最大的興趣就是唱歌,隨著音樂起舞心情也跟著High了起來。小華說:

我喜歡打電動,玩網路遊戲認識一些線上朋友,可以跟她們聊天覺得蠻

開心的,因為她們比一般朋友更會鼓勵我、關心我; 那聽音樂和唱歌的

話則是我的最愛,跟著音樂的旋律心情也跟著起伏。

 

    當摯愛的人離去時要如何勇敢面對自己呢?一顆已歷經掙扎與破碎的心又該如何修復呢?接受失落的事實是承認所愛的人死亡,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了(林清,2006)。

當我們體認失落的事實,領悟事實的開始,情感上是需要時間的來接受的;小雅既理性又冷靜,難過的時後會閱讀悲傷輔導書籍以幫助自己瞭解目前的情緒處於什麼狀態,目前的反應是否合理。如果看書沒有幫助的話她會看爆笑的小丸子影片、騎機車出去兜兜風,甚至到姑姑的排位那兒燒香拜拜,祈求姑姑的保佑協助。小雅說:

難過的時候我會去找悲傷理論的書來看,知道自己現在這個狀態對不對,

剛開始你會覺得它在騙人,會覺得事情沒有它講得那樣講單,那後來會發

現自己的情緒好像太陷入悲傷當中,把自己鎖在自己的世界。如果在很不

舒服的話,我會去看櫻桃小丸子,因為覺得很好笑。(兩人一陣狂笑)那

現在心情很不好我會騎摩托車出去兜風,就是騎摩托車出去繞一繞這樣!如

果我還是真得很難過的話,我就會跑去姑姑放排位那個地方拜拜這樣。

 

.    小雅是所有受訪者當中生命故事戲劇化的,其調適歷程--大概經歷多久不會感到很難過呢?她卻表示大約半年而已,這個時間令人有點驚訝,遭逢重大的失落卻能在短時間復原,比我們認知的時間要來得少些;其實最主要是有一群知心朋友一直陪伴著小雅度過喪,小雅說道:

      大概是差不多要半年吧!因為有一個部分影響很大,就是很多時間我都在

學校不常回家,比較不容易觸景傷情,那時規律一到五就是上課,禮拜

六或日就會跟同學一起去參加活動。因此我覺得應該是環境吧!如果那時

我已經在這工作的話我想我應該會瘋掉,因為身邊的人會一直不停的提醒

你,你現在只有一個人阿!所以你要怎樣怎樣…。就會覺得有點生氣,阿

然後勒,她們是關心我但她們會叫我去做很多事情,可是其實你知道你只

想要休息。

 

 

(五)我不是壞孩子

1、學會堅強獨立,凡是靠自己

小朱家的社會支持系統方面很薄弱,她們凡是只能依靠自己努力向上,不斷的鼓勵自己要堅強向上,不要被他人看輕。她說:

父親過世後我沒有變壞,父親身體狀況不好而及早離我也不怨恨他,

他離開我們是到令一個世界生活,因此我們要祝福他。雖然附近鄰居會

看不起我們家,但我沒理會她們,我一心只想著要努力工作賺錢養家,

不要讓別人瞧不起。

 

小慈在遭逢父親過世後,在學校的表現上不會太刻意要求自己要做得很好,至此也沒有變得叛逆。小慈提醒自己行為處事要得體,覺察自己的痛楚以及身為長女的責任,即使天人永隔父親還是一直在身旁守護著家人:

我認為最起碼不要行為越軌,因為不想讓母親再多擔心。那在家人或朋

友面前大部份的時候我會故做堅強,因為我是家中老大,必須替母親分

擔,不想讓家人多擔心,因為我想要保護家人;那麼自然而然,在朋友

面前,我也習慣讓別人看到的是我堅強的一面。我一直會覺得父親雖然

離開自己和我們天人永隔,我們再也見不到父親,但是他是到了另一個

世界生活,或者是其實他一直都沒有離開,一直在我們身邊看著我們。

 

與親戚之間有著很深的隔閡,小華難以忍受親戚們對母親個性的誤解,她忿忿不平的表示:

媽媽往生後我面對親戚的態度則是瞞極端的,因為她們常說我媽媽話很

少,太文靜而過世,我不理解為何他們會有這樣白的想法,真是無知

、可悲,她們都看不起我們家人,對此我感到很生氣,難道文靜就有錯

嗎?我記得當時的我曾有次氣到哭,情緒都快控制不住,快抓狂了

 

 

2、其實我不壞,只是你瞭解我

    家中排行老么的小華,自小在長輩的寵愛呵護下長大,使得她的個性較倔強,尤在喪親後更是明顯,她想要藉由叛逆來表達心中的不滿,表達失去媽媽的痛,更令小華氣憤的是附近鄰居的流言蜚語,她們瞭解小華家中的實際情況,卻又愛到處散播謠言。小華帶著尖銳的語詞,生氣的訴說著:

我變得愛頂嘴,親戚都覺得我很叛逆,但我並不覺得,反而是親戚她們

自己很不明理,不安慰鼓勵我們就算了,卻還講一些很過份的話語來刺

激我們家人;而且附近的三姑六婆也會指指點點講我們家的壞話。我對

這些行為感到既憤怒又難過,以前國中時期會看不慣那些討厭的鄰居,

甚至會破口去罵她們,那現在長大點想法改變了,覺得她們是不可理喻

的雜碎,不需浪費自己的口舌去罵她們。

 

    對於有意再娶的父親,小華實在無法接受,表示當時心中有著許多委屈,並更進一步的描述當時的情形:

大概過了兩年之後,父親有去相親,此行為讓我很不解,因為那個女人

不忠,同時跟好幾個人交往,跟我媽媽時在差太多了,我媽像天使,她

就像惡魔一樣。當時我極力反對,也因這件事跟父親鬧得很不愉快,本

來跟父親很要好,之後因為她的介入讓我跟爸爸的關係變得疏離。

 

    正值國中叛逆期的小華有著許多驚人的想法,她曾想去扎店洩恨,消消心中的怒氣,更曾想過要變不良少女修理來口不遮攔的親戚。最終小華沒被氣憤沖昏了頭,冷靜下來後洞察到自己應變壞,否則會辜負家人以及最愛的媽媽。她說:

有時候還想說要搭公車到她的店門口扎店恨,她是個雙面人態度表裡

不一,她很過份對我爺爺奶奶很不尊重,我爺爺奶奶都很討厭她。當時

我變得自暴自棄,不想讀書,有時候甚至想當太妹,這樣一來親戚就會

拿我沒辦法,但還是沒有去嘗試,因為我們家從小教育我們要循規蹈矩

,若我去當太妹這樣媽媽一定會傷心,也辜負家人對我的期望。

 

喪親之後看似調適很好的小,其實她也曾受附近居民的惡語所中傷,冷靜的她竟然曾動過想拿刀對付那些人的衝動之舉。小說:

      爸媽去世後我沒有變叛逆,可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但沒有去實

,情緒轉換後就過去了。我們曾有鄰居在母親過世後會對我們指點

點的,因為我爸媽在地方上是公眾人物,我媽過世那時候,有很多負面

的話、很多閒言閒語,且是很多人在談,講得很誇張;而且講最多的還

是我媽以前最好的朋友,我那時候很生氣,氣到想要拿刀去跟她理論。

 

 

3、生命意義的新覺知--受訪者的真情告白

當我們度過了生命中悲痛的經驗,就不能忽略自己擁有如此強韌的生存能力,療之路是個漫長而無法預知的歷程,但是總會知道自己會越來越好。該哭的都哭了,最糟糕的事情都遭遇過了,已經不會再有更壞的事情了,「心轉,路就轉」,信念的改變幫助受訪者變得更加堅強只要深信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秉持這份信念繼續活下去,只要願意嘗試,生命總會總到出口。

 

爸爸,您好嗎?希望您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比我們更好,對不起,我不是

一個孝順、懂事的乖女兒,但我不會做敗壞門風的事,我不會破壞您在

所建立的良好名聲,我會代替您,更加愛媽媽和妹妹們,下輩子,我

還要當您的女兒。(小慈)

 

    原本不善言詞表達的小華,卻能說出一段感動人心的話語:

      咪你好阿!你過得好不好呢?我好想你喔!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你

都來不及看到我長大,我還來不及孝敬你,也不能和你分享許多心事,

有時候覺得很委屈卻也不知向誰傾訴,你離開之後家裡還發生了好多事

,感覺這近十年來都不是很順利。如果你還建在的話今天我可能更懦弱

,我可能還像以前一樣很依賴你;如今我變得較堅強獨立了,未來的日

子或許還很長久,希望你能保佑我平安如意。(小華)

 

      就很想他們,希望說自己可以照顧他們,因為我完全沒有想到他們會這

麼早離開,從小他們對我們很好,會覺得蠻遺憾的,我們沒有敬養育的

責任,會很有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小

 

      喔就覺得,對,我很好呀!我覺得我很幸運阿,遇到很多很好的人幫忙

我,所以可能就不用擔心我遇到什麼困難。(小雅)

 

 

研究者在受訪者道出的原初經驗中找尋相關語詞進行情進脈絡分析。訪談過程都進行蠻順利的,在訪談中發現外表看似堅強、個性活潑的受訪者,其實內心深處埋藏難以言喻的喪,及時事隔多年,她們也勇敢走出了喪,但在訪談過程中不斷地論及悲痛的往事仍不免眼眶泛紅,情緒陷入低潮。

 

訪談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小朱是個相當堅強、獨立的人,她也從未與家人和朋友分享內心的哀傷,儘管悲傷難過,還是會堅強的做個有擔當的長女,分擔母親的辛勞,代替父親照顧母親和手足。然而小朱家的社會支持系統方面相當薄弱,她只能依靠自己努力向上,不斷的鼓勵自己要堅強;與他人互動關係差,在哀悼期無法適度的宣悲傷,將所有的悲苦隱藏在心裡,也使得小朱自13歲喪親以來一直戴著假面具,直到認識了丈夫結婚之後她才得以將情感轉移到丈夫和家庭上,對父親的愛和不之情有了抒發的管道,小朱找到了歸宿,人生旅途不再孤單。看完了小朱的故事發覺其實早期社會與現今社會人們對喪親的態度大同小異,喪親者是否能調適得好關鍵點應在於與支持系統的緊密度。

 

 最後在訪談中小描述自己與妹妹的關係互動不是很緊密,是那種淡淡的關心。她與妹妹聯繫的方式也瞞有趣的,為了減少衝突發生,她們不是面對面或是電話方式關心彼此,她們是利用時下年輕人經常使用的網路媒介寫網來分享自己的心情:

我們會關心彼此,但不是透過面對面或是電話方式,從小我們的感情就不

是很好,那現在我們會透過寫網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近況;我們也不會去

強求要讓彼此的感情好一點,就覺得維持現狀這種淡淡的關心,順其自然

就好,不要去想那麼多。

 

小雅在訪談過程中幾度紅了眼眶,她故意以笑聲掩飾,但仍可以感受到其內心的空虛和孤寂,她仍有一些未處理完的悲傷情緒;如今每逢家人團圓的日子她總是孤伶伶一個人,訪談時聽著小雅很傳神地訴說著自己的悲情故事,令研究者不禁也一陣鼻酸了,小雅的堅強與勇敢真得很令人佩服。

    小雅的家庭背景較特殊,在學校的表現她也不會要求自己要以前不一樣,反而是因為喪親之後她和朋友以及學長的關係變得更緊密。小雅是位很幽默風趣的女孩,在訪談過程中她講述著自己悲痛的經歷,且她的父親和姑姑離開的日子並未久遠,但小雅卻能語帶輕鬆地談論自己的心路歷程,訪談中也不時地開懷大笑;其中有一段研究者問及到是否會在同學面前刻意隱瞞至親往生的事,她還俏皮地回答:

其實我沒有辦法刻意隱瞞呀!我爸的狀況當然是有人問我才會提麻!我

姑姑那時候是碰到期末考那一段時間所以我要請假,所以就會有很多人

知道。因為是我姑姑麻,人家問我為什麼請假,我就說因為我姑姑過世,

那因為一般同學較瞭解我家的狀況,所以她們較不會一直追問,然後

就會告訴我要「節哀順變」,那我心裡就會覺得說:「對啦!我知道啦,

你講這個沒有用,但還是要講啦(大笑)」。

 

 

回顧上述五個經驗主題的結果來探討受訪者喪親後的心路歷程。生活世界瓦解後,首先受訪者回顧與逝者先前的關係;在與上蒼一連串的討價還價後終於接受喪親的事實,隨之而來的是遺憾的未竟事宜;再者隨著時間的推演受訪者漸漸能體會悲傷;她們開始將情感投注於新的事物;受訪者重新檢視死亡,傷口逐漸的平撫;最後探討復原因子,它們如何讓生命再度重燃希望,如何讓受訪者重新找回生命的意義。

 

1)、回顧與逝者先前的關係

在文獻探討中有提到喪親者與逝者的關係,以及逝者的死亡情境是影響悲傷最重要的因素,「愛恨交加的關係」會阻礙了悲傷任務的進行;「高度依賴的關係」使喪親者顯現出自我的脆弱和無助,依賴太深導致失落太深,令喪親者難以哀悼。此外,「突如其來的意外死亡」易產生延遲悲傷的情形,不在預期中的死亡最具傷害性,會引發強烈的失落情緒。

    小華自幼與母親有深厚的情感,高度依賴關係加上非預期的死亡,喪親之後使得小華覺得人生好像少了什麼,總是缺乏趣味,做什麼事情都提起勁;經歷了一段茫茫然的生活,甦醒後她顯得很徬徨無助,「只知道很難過就一直哭,哭到眼睛的視線都模糊不清還是很想哭」。

 

2)、失落後的調適歷程

    生命失落是個相當複雜的議題,經驗悲傷的歷程亦因人而異,喪親者如何面對內心的悲痛?如何面對親人與自己?又該如何看待死亡,超越悲傷?文獻中Kavanaugh描述喪親者的悲傷過程有:「震驚、不知所措、善變的情緒、失落與孤單、解脫、重組」這幾個階段。接著我們來檢視受訪者的狀況,在剛確認至親過世的消息時,當然沒有人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其實在失去父母的當時很多喪親者沒有掉淚,因為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而開始掉淚是因為終於意識到自己再也無力挽回,於是否認、憤怒的去接受這殘酷的消息,那麼會發現這些情形受訪者皆有之,其中尤以小華和小雅最明顯。

事隔幾年受訪者再度回想逝世的父母,這份往事還是有一種歷歷在目的感覺,喪親那幾年受訪者會經常夢到逝世的至親,有時甚至睡睡醒來時發現枕頭濕濕的,長期刻意壓抑自己的情感,當睡覺時才得以讓身心短暫的休息,潛意識裡不知不覺地喚起當年的記憶。當記憶再度連結是那樣的清晰,我們否認悲傷,嘴巴會說謊,但眼淚不會說謊,因為感覺難過所以流淚了。

 

3)、對喪有更深層的體會

    文獻中曾提到悲傷輔導的是協助喪親者克服強烈悲傷情境並使傷痛得到減緩,其第一個任務即個體要體認失落,接著喪親者表達心裡錯綜複雜的情感,接受逝者已逝,唯有接受事實才能正視失落的情緒。此外,身為家中長子的小朱、小慈、小蕙擔著重重的壓力、扛著身為老大的責任,期許自己該做的、得做的、未完成的事,實則都是個深沈的負擔。

 

4)、復原歷程,重新出發

其中節錄一段小華的表露:「雖然死亡診斷書上醫生說是猛爆性肝炎而導致敗血症,可是我就是不相信,怎麼可能早上還好端端的下午就突然過世。媽媽沒有生病,但我知道她身體不是很好,我那時一直祈禱著媽媽你要等我長大,要稱著點,長大之後我要當醫生,好好替你醫治身體;可是你卻又不等我,讓我在心中默默許下的願望瞬間消失了。」心都被粉碎了,小華許下的誓願瞬間被化為烏有,如果說這是一種考驗,那又何嘗不是一種折磨。

 

一直到現在小朱幾乎很少去碰觸心中的傷痛,盡量不去回想父親,她一直抱持著不想、不碰就沒事的態度,因為害怕自己的情緒會一發不可收拾,結婚之前用工作來麻痺自己,結婚之後她將情感轉移到丈夫以及孩子身上。原有的家庭破滅了,頓時失去了擁有的幸福,直到喪親數年後在工作職場上認識了丈夫,長久壓抑情緒的小朱終於找到了宣管道,他是她最大的支持力量;並在23歲時與丈夫共組一個家庭,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美滿家庭。

 

A.生心理和行為出現之不適應之症狀:

事件發生的當下,因為太過突然,那一時間小慈、小華不太知道該如何因應,其實當下自己很茫然,只是知道自己深愛的人走了,那自己的生理、心理很難以適應,行為上亦出現了不少影響。Graham將個體悲傷歷程中歸納出身體、情緒、社會行為、支持四方面的反應,下述說明五位受訪者在生理、心理、行為上普遍出現的症狀:

在「身體上」受訪者普遍出現「睡眠困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頭腦空白、做惡夢。」那小華是所有受訪者當中出現生理、心理、行為上,出現最多不適應狀況者,這與和逝者的關係親密、緊密連結有關,因為愛得越深,失落亦越深。她表示:「媽媽剛離開時她太難過了,除了一直哭之外,甚至眼睛的視線變得很模糊,因為打擊太大,讓她不想再看到任何悲傷的事。」

在「心理上」受訪者普遍有「遺憾、悲傷、傷心、憂鬱、思念、失落、寂寞、害怕、感到為盡孝道、難以置信。」在這一項分析當中,其中小華的母親與小慈的父親都是不告而別,這會影響她們兩人日後對於「分離」會有較大的恐懼,因為都是預期中的死亡,她們兩人在出現的狀況也較為類似,像是都產生「擔心在世父母」這個反應,較有別於其他三位受訪者。

    在「行為上」受訪者在喪親之後普遍變得較「堅強、獨立、擔心觸景傷情、擔心賭物思」。像是小朱和小華在那個悲傷的點她們封閉了自己,拒絕與外界有太多的接軌,因為不想會他人溝通,他人也瞭解喪親者的感受,漸漸地她們人際關係變差了;唯獨有喜愛參與活動的小,原本個性就較為樂觀,喪親後她花更多時間與朋友相處,那人際網絡也比以前要來得好。

 

B.社會支持網絡:

影響個人面對喪親的復原因子除了支持系統外,還包括:受訪者的個性、正向解讀思考的習慣、紓解情緒的能力。研究結果上可看到天性樂觀,習慣正面解讀問題的小,失去了多位家人,經歷了生命多次低潮後,她感受到人生的無常,人際關係變得比以前要好,「因為瞭解生命無常後,就不會再對事事有所堅持和要求,可以比以前更佳的包容他人,自然而然人際關係也變得更廣。

那不同的活動有不同的體驗,小想為自己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生活、更多采多姿的生命,因此她不斷的參加營隊,不斷的帶活動,讓自己的生活顯得相當的忙碌。在活動中也認識了許多朋友、學長姐、師長們,她們相互扶持就像個大家庭,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每每寒暑假回到屏東老家小就是往外跑到處參與活動,除了自身喜歡帶活動外,其實有另一個因素,那就是她想要用歡樂來忘卻難過,她想與親愛的家人保持一點距離,因為害怕自己再度投入太多的情感,以後分離之時又會令她難以割捨。

個體是否能輕易的承受悲苦,端看個體在哀悼過程中是否能不斷自我修正,做出自然地回應,此外,哀悼時間不可過短,否則易引發不完成的悲傷。接著我們檢視小雅處理父親的喪葬事宜:

小雅父親的喪葬程序處理過快,「他的喪事處理的非常非常的快,他那禮拜五忽然過世,那時我還在學校上課,接到通知我就回去了,然後禮拜六就火化出殯了。因為我們沒有特殊的宗教信仰,我們有看日子,然後說要嘛就是隔天,要嘛就是隔半個月,我們就想說反正趕快辦完,我也可以回去上課,也不用為了這件事而繼續留在家裡。」其實小雅的姑姑愛子心切,她希望能把傷痛降到最低,希望生活能盡快恢復正常, 所有她扛起家中生計以及養育的重責大任,努力地讓小雅不要受到失親的影響,想維持和以往一樣的生活,沒想用心良苦的她到年後也離開了小雅。小雅是所有受訪者當中生命故事最戲劇化者,遭逢重大的失落卻能在短時間復原,大家都以為她消沈很久,不過小雅卻很快的恢復以往的生活軌道,其實最主要的因素是有一群知心朋友和學長姐殷勤的陪伴著她。

 

5)、喪親與偏差行為:

然而親事件是影響少年偏差行為發生與否的一個關鍵點,文獻中提到青少年因重要他人的離,影響自我統合任務的發展,更因為悲傷未能復原而可能朝負向統合發展。喪親者可能缺乏因應負向感受的能力,使自己陷入心理危機之中,而選擇以偏差行為來抒解。小的小妹當時年幼對於死亡難以理解,會認為母親先背叛她,所以她應該也要有所作為來報復家人,在瞭解死亡的情境下她以自己的意思解讀媽媽往生的事件,當時因認知的不足她無法確切的理解,遂在長大之後出現較多的叛逆行為。

喪親後的小華和小的小妹都變得愛頂嘴、情緒多變,暴躁又易怒,她們經常把家人的規勸轉為是一種對自己的責罵,所以她們不想聽、也較不願與家人溝通。其實小華和小的小妹沒有我們想像來得糟,在家人眼中她們的叛逆某個程度來講是為了吸引家人的注意,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她們一些,而別只是把焦點都集中在某個兄弟姊妹身上。她們的叛逆行為是符合偏差行為觀點中的「生活適應觀點」與「社會文化觀點」,這樣的偏差行為是個體為了適應困難與求助的信號,當個體遭遇困難又無能力解決時,即易衍生出病態的行為,藉以滿足抒解自己的情緒與解決危機。小華和小的小妹她們並沒有真正去執行竊盜、詐欺或性交易行為等行為,嚴格來說它不算是偏差行為,而是一種喪親者的訴求。

 

 

五、結論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青少年時期喪親者的復原歷程有哪些支持系統協助她們,支持系統的有無以及好壞對喪親者的影響為何?藉由受訪者的悲傷復原經驗去回溯她們的喪親之路。透過五個主題研究者試圖呈現受訪者喪親背後的本質意義,透過五位受訪者深層的對話,研究者傾聽她們內心潛藏的聲音,研究過程中除了再度喚起自己的傷心事,對於青少年時期喪親者有更多的認識和瞭解;可以端看到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長經驗的孩子,每個人如何去因應死亡事件。

 

主題「生命世界的瓦解」是詮釋受訪者在遭逢至親死亡其生活步調的變動。主題二「因你的離去,失落如影隨形」描述因逝者的離去受訪者產生揮之不去的失落和恐懼。主題三「看見死亡,學習與悲傷共處」則是詮釋了受訪者領悟了死亡,體認了喪。主題四「跌倒了還要站起來」則描繪受訪者重新出發,喪親後自己及其家人的改變,以及社會支持網絡的緊密性為何?。最後主題五「我不是壞孩子」則為受訪者知覺他人對死亡的害怕與誤解,喪親後自己被污名化了,因此自己要學會堅強及獨立。

 

    研究結果生命世界的瓦解」,我們可看到喪親的衝擊往往粉碎了受訪者原有的生活形態;除了小華之外,其餘四位受訪者都是失去了家中的經濟棟梁,那不論是缺少父愛或母愛,總是使得原本看是理所當然的家庭不再溫馨美滿。家庭結構的解組和自身感受到不受上天不公平的待遇,內心交雜的煎熬是令人無法承受的痛。

 

    研究結果二「因你的離去,失落如影隨形」不難看出受訪者與至親難捨難分的親情被斷裂,孩子心中交織的美麗藍圖遭破滅,尤其羨慕同年齡的孩子有個溫暖的避風港,夜晚的寂靜更加顯內心的哀。許多的未竟事宜不斷的侵蝕受訪者的心,來不「及說出口的話、未能及時行孝,看著褪色的照片心中百般的無奈」。許多時候受訪者在大家面前總是假裝自己已能釋懷,但其實她們並非大家所想的那樣堅強,受訪者經常害怕身邊沒有大人的感覺、害怕一個人獨處、害怕在世的父母又離去,不知道多少個夜晚是與淚水相伴入睡。至親缺席帶來遺憾的未竟事宜,大部分的受訪者對於重大節日,像是過年、父親節和母親節、中秋節等,都會感到家中少了人氣,節日失去了意義,再度被喚起傷心事;被奪走生活重心的小雅,更曾萌生過被車撞斃來解脫的念頭。

 

    在研究結果三「看見死亡,學習與悲傷共處」回歸到受訪者的主體經驗,重新省視自己的喪經驗。受訪者普遍有這樣的體悟:「時間是無法斬斷對人的思念,不論相隔多久我們永遠都會永懷父母,任誰都難以取代爸媽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雖然時間無法阻擋受訪者繼續思念至親,但時間是撫平傷痛最好的良藥。失去了至親後受訪者懂得規劃自己的未來,體悟到今後凡是必須要靠自己,已經沒有人可以讓我們依靠了,如果又放任了自己,那麼只會被別人看不起而已,所以要做給大家看。受訪者相信喪親的孩子不會比一般的孩子差,「要讓親戚、朋友看得起,要讓她們肯定及時沒有父母我們還是這麼棒!這樣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受訪者會漸形發現世界上還有許多更不幸的人,自己並非是悲劇中的男女主角,自己還有愛人與被愛的權力和能力,所以並不孤寂。

此外,產生「身為老大的自我期許」。許多身為老大的喪親者會認為自己要一肩扛起所有父母的責任,要先把父母的喪事處理好,然後要好好安頓弟弟妹妹,知覺自己沒有時間停下來喘息,自己絕對不能倒下,背起這樣沈重的職責,刻意不去觸碰內心的哀傷、不允許自己有時間難過、不去衡量自己背負的壓力,就是要拿出老大的擔當和勇氣去執行就對了。

 

復原歷程,重新出發

    受訪者學習不依賴逝者,練習幫自己的情緒找出口,嘗試適應沒有逝者的環境,學習如何自己做決定;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重新發展新的關係,尋找生命中其他值得所愛之物,以填補內心的空洞虛無

 

1、復原歷程

1)、歷程一「對至親的思念」:

對父母的思念中雜帶一些憤怒與遺憾,受訪者想到父母的好、想到父母的辛苦、想到他們在世時為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則是悲從中來,更是後悔來不及孝敬父母,總結受訪者共有的感嘆:自我們有印象以來,爸媽總是一直在工作,為了孩子從早到晚不停的奔波;到頭來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她們都沒有享受到什麼就往生了,這麼賣力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呀!都來不及看我們長大,不讓我有能力孝順您,就這麼突然的離開了。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終將一直跟隨著自己

2)、歷程二「情緒調整與信念轉換」:

心念轉,路就跟著轉」,隨著人生信念的改變,在面對生活的挫折和逆境時會多了許多力量,因為最壞、最糟糕的事情都遭遇過了,該哭的都哭了,淚也快流乾了,相信走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會再有更壞的事情了。這樣的信念幫助受訪者變得更加堅強,絕望之時轉個念會出現一道曙光,命運會有所改變,並且要一直深信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秉持這份信念繼續活下去。

3)、歷程三「不斷的練習獨立」:

因為少了一直以來百般忍容自己父母,這世界上在也不可能會有第二人像父母一樣能夠如此的疼愛自己,因為知道未來的一切都得靠自己,那麼打起勇氣再度出發就都變得那樣的理所當然。

 

研究結果四「跌倒了仍要站起來」,詮釋受訪者經過復原歷程一、二、三,啟動了復原因子,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口。受訪者重新適應逝者不存在的生活環境,家庭角色的重分配,不論是父兼母職或母兼父職,每家中成員都努力維持家庭功能持續運作,試圖與原先的生活接軌。

 

2、生心理及行為的反應與影響

面對親人離,喪親者除了會經歷不同階段的調適之外,其生理狀況也會產生影響。在親人過世的初期的睡眠問題,多數人都會出現失眠、惡夢連連、睡眠困擾、難以入睡的症狀;腦袋呈現放空的狀態,一片空白混亂,也許也是個體不想去思索任何問題,只想放聲的痛哭一場;在學習上狀況上會有段時間呈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

在行為的反應上,哭泣是常有的反應,但有時震驚與繁複的喪禮事務卻也容易延遲悲傷,有些人會在天人永隔的一個禮拜才哭得厲害,因為對他們來說,親人的死日益成了事實Capes發現青年對失落的典型反應為逃避,雖然他們可能出現焦慮、憂鬱、憤怒等反應,但他們通常會壓抑這些情緒,因為他們認為這類情緒無法為同儕所接受(引自施靜芬,2004)。

 

3、重新檢視死亡

    受訪者以前或許經也歷過死亡事件,但那可能是較疏離的親戚朋友,然而這次是血淋淋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第一次那麼靠近的接觸死亡,至親的往生讓受訪者重新思索生命的意義。小說:「我沒料想到有這一天,白髮人送黑髮人,我外公外婆親眼目送女兒的離去,這是莫大的悲哀。」重新思考對死亡的意義,小雅說:「棺材是裝死的,它不分老的、少的,我們不要認為年輕人就不會走上死亡這條路。

 

社會支持網絡:

回顧文獻悲傷復原這節提到從實證的研究資料當中,得知人遭逢挫折或困境時,若有良好的支持系統,此個體即有機會從逆境中產生復原力。反之,缺乏支持系統的協助,會導致喪親者不易跳脫傷痛,易出現沮喪、憂鬱、人格偏差、不信任他人,甚至自殺的行為。提供喪親者持續性的支持,在失落期年內盡可能地協助她們;感受到了別人的支持,除了心靈得到撫慰,也是體會到社會的溫情,要不然一個人、一個家庭重新站起來,這是談何容易。

顯然地研究結果呈現正式支持系統網絡佳的受訪者,她們有多數的親人、朋友、師長不停地提供關懷和協助;像是小、小雅,尤其是失去所有依靠的小雅,即使傷得很深,卻也能夠盡快展露笑顏,盡快地恢復以往的生活。反觀小朱與小華,她們的家庭與親戚關係都是處於較緊張且敵對的狀態,與朋友間的互動亦不是很好,她們不希望向他人吐露心事,封閉自己的同時也是謝絕外界的資源,甚至在喪親後又遭到親朋好友論及是非;獨自處理哀傷使得讓喪親之路走得曲折,因此造就小朱與小華對人的不信任感,待人處事上變得較敏感,有較大的防備心。

手足也是一算支持力量的泉源。至親離去後有手足的相陪會來得較不孤單,像是家中老大的小朱、小慈、小蕙,雖然她們得承受高額的壓力,需代替過世父母照顧家人和兄弟姊妹,除了讓她們時時警惕和鞭策自己要擔起長子的風範,可是也因為有兄弟姊妹在,讓自己心裡還有另一個寄託,讓家中還可以增添一些歡樂氣氛,這是鞏固小朱、小慈、小蕙繼續堅定走下去的一大依靠,令她們不會覺得很孤單。

 

喪親與偏差行為:

現今許多人對於喪親青少年有諸多的負向看法,而研究者自身也曾在青少年時期遭逢母親離,自身有幾位好朋友和親戚曾在此時期與摯愛的父母生離死別,研究者自身的感受,以及曾聽家人、朋友和師長描述,並非遭逢喪親的孩子就會變壞,事實上反而這些孩子要比一般孩子來得堅強、勇敢、有責任感,更孝順在世父母親、更乖巧、懂事、獨立等。在五位受訪者也可看到她們不向命運低頭的模樣,她們對自我要求高,不論在課業和家庭都表現得不遜色,也藉此減緩在世父母親的操心。

 

 

六、參考資料

Worden,J. William.著,李開敏、林方浩、張玉仕、葛書倫譯,1995,《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台北:心理。

丁思慧,1996,《癌症病逝者其配偶悲傷過程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論文。

少年事件處理法,2005,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王沂釗,1995《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開敏、陳雪真,1998 ,《個案管理》。台北:心理。

尹亞蘭,2003,《住院臨終病患使用宗教象徵物意義之詮釋現象學的研究》。南華大

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

期刊,第12期, 49-76。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之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

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李佩怡,2001,〈生命窮盡之境-為何要探問人瀕臨死亡的苦難〉,諮商與輔導,

188期,2- 9。

清,2006,《成年喪親者的悲傷復原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

究所碩士論文。

林娟芬,1999,〈認識死亡、失落與悲傷〉,神學與教會,第一期,63-82。

林家瑩,1998《喪失子女的父母失落與悲傷反應及復原歷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

,第16期,225 - 285。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

施靜芬,2004,走過生命的幽谷:九二一喪親少年的悲傷與復原。曁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南隆,2000,《我不是壞小孩—喪親少年的生命故事與偏差行為》。南華大學生死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達人、黃梅羹、那姍姍、陳良娟、鄧世雄,1998,喪親者之團體心理治療-

位喪者領悟歷程,中華衛生心理學刊,第11期,69- 80。

陳信英,2002,《青少年單親經驗中的悲傷與復原~生命故事敘說之研究》。國立花

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思儒,2004,《青少年至成年早期喪親之已婚成年人的生活經驗》。嘉義大學家庭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清,1998,《失落的因應歷程之探討-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雯,2000,《繼親家庭親少年之生活適應歷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黃瑞凱,2003,《初期佛教生死觀之哲理試探─以緣起理論為核心之探索》。南華大

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涵1992,青年學生對父母過世的哀傷反應、調適行為與家庭關係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北,1989,《社會資源運用與社會工作-社會資源運用的原則與技巧》。中華兒

童福利基金會。

彭武德,1992,《國中生之社會網絡與主題壓力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所

論文。

劉秀雅,2003,《完形取向喪慟團體對喪親國中生之輔導效果》。高雄師範師大學輔

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中興,2002,《生死教育與輔導-哀傷輔導的臨床實務工作》。台北:洪葉

齊力、董旭英,2003,《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高雄:復文

蔡文瑜,2001,《女性喪偶者的悲傷調適歷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蔡昌雄,2005,〈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收錄在林本炫、周平主編質性

究方法與議題創新嘉義:南華教社所)。頁259 - 286。

蔡淑玲,2001 ,〈自閉症兒童在普通班教育環境中之社會支持系統分析〉,特教園

丁,第2期,27-31。

蔡德輝、楊士隆,200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七、附錄-訪談稿

下列是分析受訪者訪談稿之重點:

(一)喪親的心路歷程

    1.家庭重組

    2.身心靈的衝擊

(二)喪親後的改變

1.受訪者當事人對自我的覺知

2.在世父親或母親的改變

3.手足的改變

4.受訪者當事人的觀點

5.家人或朋友的觀點

(三)遭逢失落之時是否有親戚、朋友、師長、社福機構等的協助

(四)喪親與偏差行為

 

 

 

訪談稿

 

人的一生充滿許多未知數,人生是無常又悲苦的,在這短暫的苦海中我失去的摯愛親人是,在我歲時他(她)離我而去,當時往生的親人 歲。然而,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歷程,雖然失去了親人令我們悲傷難過不已,但遠方守候著我們的親人,不願看到我們傷悲;因此,我們要堅強,要勇敢,讓生命發光發熱,能活著意味其使命,將來盡一己之力幫助更多在生命旅途中受上的心靈。

 

1.      想念過世的父親或母親?

2.      覺得自己徬徨無助、無力感?

3.      夜深人靜當我獨自一個人時,會因想念過世的父親或母親而傷心流淚。

4. 曾難過得吃不下飯?

5. 覺得情緒無從發洩?

6. 變得很脆弱,易哭泣流淚?

7. 曾夢到過世的父親或母親?

8. 曾責怪過世的父親或母親?

9. 在半夜曾因想念親人而偷偷流淚?

10.  感到腦袋一片混亂、一片空白,生活失去了目標?

11.  有著許多話語想告訴過世的父親或母親?

 

12.  不想讓朋友知道父親或母親已離。爲什麼?

13.  覺得老天「不公平」讓父親或母親那麼早過世。爲什麼?

14.  希望能和一些人談及到過世的父親或母親。哪些人?

15.  父親或母親過世後家裡變得和以前不一樣。爲什麼?

16.  父親或母親過世後,要求自己在學校的表現要正常。爲什麼?

17.  覺得父親或母親不應該那麼早就離開自己及其的家人。爲什麼?

18.  家裡的氣氛不同以往,且對此情形自己會感到生氣。爲什麼?

19.  當他人提及時,自己無法自在舒服的談及過世的父親或母親。爲什麼?

20.  覺得看電視、打電動、聽音樂等休閒活動能忘記父親或母親過世的事。爲什麼?

21.  認為當初若能更關心過世的父親或母親,則他(她)就不會那麼早離開。 為什麼?

22.  經常感到悲傷與難過無處宣?為什麼?

23.  曾否認過父親或母親過世的事實?爲什麼?

24.   害怕一個人獨處?爲什麼?

25.  在家人或朋友面前會故做堅強?爲什麼?

26.  對離親人的思念已淡化?爲什麼?

27.  父親或母親離後,自己的個性改有所改變。有哪些改變?

28.  認為已故的父親或母親不可能離我而去,她(他)會再回到自己身邊。爲什麼?

29.  每當看到照片或回想到甜蜜的時光,會傷心難過,有很多的感傷。爲什麼?

30.  覺得過世的父親或母親雖然離開自己,但他(她)是到令一個世界生活。爲什麼?

31.  擔心害怕與我們最親近的另一位父親或母親又離我而去。爲什麼?

32.  思考自己與已故的父親或母親有何相似之處?

33.  當摯愛的父親或母親離時,曾有過自殺的念頭?何時開始有此念頭?為何會有此念頭?什麼因素讓自己不敢執行?

 

34.  面臨父親或母親的離的喪,心理的無助和打擊,在「身體上」出現哪些不適應的狀況?

□失眠  □惡夢  □頭痛  □胃痛  □心悸  暈眩  絕望  頭腦空白 

體重減輕   □食慾改變   幻聽幻覺   睡眠困擾   保留遺物

    記憶力減退  對外界缺乏興趣  強烈思念過世父母  □注意力不集中 

夢見過世父母   避免見到會想到死者的事物    想跟親人一起去的感覺

對他人的叫喚無反應    常到墓地探望過世父親或母親

 

35.  面臨父親或母親的離的喪,心理的無助和打擊,在「心理上」出現哪些狀況?

遺憾  孤單  傷心  □寂寞  悲傷  □憤怒  □憂鬱  思念  □失落  否認  □自責  害怕    絕望  無助感  □驚嚇  □恐懼         難以置信  □不知所措  擔心在世父母  爲過世父母感到慶幸 

    感覺死者的存在  感到未盡孝道

 

36.  面臨父親或母親的離的喪,心理的無助和打擊,在「行為上」出現哪些狀況?

    哭泣  □逃避  □堅強  □獨立  □依賴  □樂觀  □悲觀  □封閉自己

成績退步  作白日夢遷怒他人  □不信任他人  □人際關係變差

□人際關係變好  □避免提及與逝者有關之事  □擔心觸景傷情  擔心睹物思情  到逝者的墳前燒香拜拜 

 

37.  感到父親或母親過世是一種解脫,爲什麼?

38.  是否感到世界上已沒有什麼值得去愛?爲什麼?

39.  遭逢喪親後會更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間?爲什麼?

40.  喪親之後,自己是否有改變(個性、態度、情緒、身體、心理)?

41.  喪親之後,在世的父親或母親有了改變(個性、態度、情緒、身體、心理)?

42.  是否有兄弟姊妹,若有在親人過世後,兄弟姊妹有了改變(個性、態度、情緒、身體、心理)?

43.  歷經多久,才減緩喪親之痛?

44.  遭逢父母過世後會想要飼養動物或種植植物?

45.  曾藉由宗教信仰來安撫自己?藉由何宗教?如何得知這個宗教信仰管道?

46.  藉由何種方式讓自己走出喪親之痛?

47.  現在回想過世的父親或母親有何感覺?其想法是否不同與以前?

48.  是否曾與家人會朋友分享內心的哀傷?為什麼?

49.  父母離後自己是否變得較叛逆?為什麼?是某有遭逢鄰里居民及同學的誤解或指指點點?自己又該如何看待此問題?

50.  遭逢父母離後,是否有家人或同學或師長說自己變不聽話,變壞了?自己如何調適身心狀態去面對?

51.  想對過世的父親或母親說的話?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