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父親的角色探討
蘇淑芳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研究生
壹、前言
根據行政部主計處(2002)公佈之統計資料指出,台灣地區同住夫妻就業情形,夫妻均就業的比例最高,為44.17%,顯示出女性已成為家中經濟來源之一,男性已不再是家庭經濟的唯一來源;女性就業者有75.35%會花三小時以上的時間陪伴六歲至未滿十二歲之子女,男性就業者則為47.95%,可見陪伴子女仍以女性為主;對於六歲至未滿十二歲之子女經常性照顧方面,各項照顧項目比率,女性均高於男性,可知照顧子女的工作仍落在母親的肩上;在家事分工部份,八成以上的家庭仍由女性成員負責。
由以上的資料顯示婦女並沒有因為投入職場,而減輕其在家庭內扮演的角色功能與責任,母親仍是家中子女的主要養育與照顧者(Deutsch,2001);家中母親的角色已轉向多元,而父親究竟扮演何種角色,是値得探究的議題。以下分別從父職角色的定義、父職角色的內涵、父職角色的必要性、以及男性面對父職角色的障礙來探討新好男人、新父親的角色。
貳、父職角色的探討
一、父職角色的定義
王叢桂(1998)將父職定義為個體認為父親對子女應盡的職責;黃坤瑛(1988)解釋父親之親職角色乃是為人父親的角色;林莉菁(2000)認為父親的職責是父親對子女的責任;吳黛宜(2003)稱父職是身為父親對子女應有的職責。Hagstrom(1999)指出「父親」是表示身分的名詞,必須經由「訓練」、「參與」形塑而成;「父親」與「成為父親」具有行動上之差距,父職的動態意涵顯而易見(黃慧森,2001)。黃慧森(2001)更進一步指出,父職角色之形塑歷程乃社會大眾對父親這個社會身份所衍生的角色產生期望,再由父親扮演與社會期望相符合的角色行為;父職角色雖是由父親主動塑造(shaping)而成,卻受到當時社會之傳統、價值、模範與規律等因素的影響與限制(Daly,
1995);王叢桂(
二、父職角色的內涵
父職(fatherhood)如同母職(motherhood)並非天生,乃是社會大眾對父親這個身分所衍生的角色產生期望形塑而成,再由父親扮演與社會期望相符的角色行為,而父職內涵則由社會文化對父親角色建構而成(張佳琪,1998;Dickson&Leming, 1995;Namer,
1997),可見父職角色會受到當時的社會文化、規範、傳統、價值等因素之影響而改變,由歷史的發展可看出父職內涵之轉變。茲將美國父職內涵之轉變簡述如下:
(一)、美國父職角色內涵之轉變歷程
1、Lamb(1986;1997;2000)將美國父親角色變遷分為三個時期,1940年代中期前為養家者(breadwinner),194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初期為性別角色模範者(sex role model),1970年代中期迄今的新顧家好男人(new nurturant father)。
2、Prutt(1987)將父職角色分為四種類型,即道德啟蒙與教育者、家庭經濟供應者、子女性別角色典範以及兩性化親職角色(引自Lamb,1986)。
3、Daly(1993;1995)指出美國社會已製造出新顧家好男人的文化;父親不再只是道德教誨者(moral teacher)、養家者(breadwinner)與性別角色模範(sex
role model),也被期望能照顧小孩、分擔家務。但是在父職的實踐上,並沒有進步,表現出來的父職行為仍保有多數傳統父職文化的影子。
4、Marsiglio(1995)歸納出養家者為理想形象(distant breadwinner),但此種形象已有所改變,例如父職是道德監督者(moral
overseer)、性別角色模範(sex role model)、關懷者(nurturer)等。
5、Stoop(1995)以孩童年齡為劃分界線,說明父親在子女生命各階段所扮演的父職角色典型:孩子出生至五歲間為養護者,六歲至十二歲為規範者,十二歲至十八歲為戰士兼保護人,孩子即將成人時為精神導師(柯李斯、林為正譯,1995)。
6、Gerson(1997)提出父職變遷的三個階段,由早期的主要家計擔負者(primary earners),發展至「追求自主者」(autonomous
orientation),之後進展成為「養育者」。這三個取向仍同時存在於目前的社會中,現代的父職面貌具有相當的歧異性(引自徐綺穗,2000)。
7、Pleck 與 Pleck(1997)將父職轉變依型態分為四個時期:1830年以前主要在於展現家族之長的權威(stern patriarchs),1830至1900年間主要扮演養家者的角色,1900至1970年間主要在於表現性別角色的模範,1970年迄今主要在於強調親職的公平分擔(引自徐綺穗,2000)。
(二)我國父職角色的內涵
回顧中國歷史,是一個傳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男性在社會上擁有地位、聲望、權力以及家庭的支配權,主要扮演擔負起家庭經濟的工具性角色,女性則被定位在照顧家庭及小孩;自1960年代起,女性主義的興起,對性別角色、家人關係、婚姻關係、家庭權力、女性母職、女性為照顧者等信念都提出挑戰(洪久賢,2001);王叢桂(2000b)探討台灣社會文化脈絡所形塑之家庭型態,認為傳統農業社會多以上下傳承的父子軸家庭為主,現代化工商社會則以夫妻軸家庭為主;高淑清(2000)也指出,女性外出就業將男女傳統的分工模式帶往一個全新局面,夫妻應共同分擔家庭勞務與親職任務;王行(1996)認為,以男性成長過程中的認知與經驗來看,性別角色僵化現象,導致對家庭事務固著於無法勝任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嚴重阻礙男性涉入家庭的意願與行動;對於身處傳統父權意識形態及在「新好男人」變遷價值觀中擺盪的男人而言,要達到所謂的「平等關係」,似乎還有好長的路要走(莫藜黎、王行,1996);在「以孩子為中心」的前提下,新父親的影像已經漸漸浮現在大眾眼前(徐東弘,2005),新父親是指負擔較多養育子女的責任,花較多時間促進親子關係,以及積極提升婚姻滿意度的父親(蕭春媚,2001);賴爾柔(1999)也指出現在已婚男性應做到夫妻的性愛角色、經濟角色、教育角色及家庭發展角色;要成為新時代的「新好男人」、「新父親」,必須了解新時代父職的內涵。
綜觀美國及我國父職之發展內涵,每個人所建構的父職內涵各自有其獨特的父職文化(LaRossa, 1988);誠如黃慧森(2001)所言,隨著時間的變遷,父職的概念會慢慢的轉變,雖然經濟支持仍被視為父親應擔負的責任,但是關懷陪伴是新父親更重要的內涵,教育指導與生活照顧是新父親應具備的重要內涵,子女發展亦是現代新父親必需要為孩子考量的重點之一。
三、父職角色的必要性
(一)、對兒童而言:
Rogers、Parcel和Menaghan(引自王麗容,1994)的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問題若沒有妥善的處理,對於未來發展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父母對子女的親職責任是不容輕忽的,在婦女爭取就業權的同時,男性應該要承擔更多的親職責任,才能使下一代更健全的發展(李正傑,2000)。Pruett(引自Lamb,1986)發現,學齡前兒童的父親若能負起40%到50%的親職責任,則兒童的成就動機會更強、較少性別刻板印象、較內控、也表現出較多的同理心。Lamb(1986)也發現,父親若能積極的投入親職,對子女的影響力將增加許多。王佩玲(1993)也認為父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將有助於子女的社會適應。
(二)、對個人發展而言:
做一個稱職的父親除了對兒童的發展有良好的影響之外,對於本身的發展也有正面的影響(王麗容,1994);Hawkins和Christiansen(1993)以Levinson和Erikson成人發展的角度研究發現,父親角色可以使男性學習到許多新的經驗,且稱職的父親符合社會的期望,可以減少因逃避親職角色而產生的角色衝突;此外,由於母親在親職能力上的成長比父親快,男性若能積極的投入父職角色,可減少婚姻衝突,增進婚姻關係。
(三)、對家庭而言:
Lamb(1986)指出父親參與在養育子女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父親的投入使得家庭關係更合諧,因為父親的投入將使得母親的責任減輕。母親會因為親職壓力減輕而改善夫妻關係,家庭氣氛也會更融洽,夫妻關係的好壞也會影響父母對子女的態度。Pleck(1983)也提及父親參與有關子女的家務,可減輕母親的工作負荷;Parke、Power 與Gottman(引自Lamb,1986)指出父親對母親及其他照顧者的情緒支持,可提升母子關係,促進子女的正向適應。可見,父職參與不論在心理上或實質上,對於母親、子女甚至整個家庭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綜合上述所言,不論就兒童、成人發展或家庭的合諧來看,父職的投入可以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這也顯示出已婚男性擔任父職角色的必要性。
四、男性面對父職角色的障礙
(一)、工作的壓力:
雖然父職角色的扮演有其必要性,可是男性在面對父職角色時還是感到力有未逮,研究發現家庭經濟的需求,主要還是仰賴薪資所得較高的男性,使得男性將心力放在職場上(謝秀芬,1997;王舒芸、余漢儀,1997;陳淑貞,1993;王行,1998),Lamb(1986)也指出,男性因為承擔了家庭經濟的重擔及職場上的工作壓力,造成父職角色扮演上的困難。
(二)、社會價值觀的傾向:
既有的社會價值觀傾向於認為照顧子女是女人的責任(莫藜藜,1997);研究顯示管教子女是男性意願較高的家務工作(Hawkins &Robert,1992),因為管教子女的工作比較不會和社會對男性的性別角色期待相衝突(Russell,1986);尤其是對年紀稍長的兒童或青少年來說,社會反而會期待父親做一個良好的楷模,適時給予男性的孩子行為上的探討。陳皎眉(引自王麗容,1994)認為男性和女性在照顧子女各方面擁有同樣的能力,只因其價值觀為照顧子女是女人的責任,使得照顧子女的意願降低。
(三)、傳統母職觀念的排斥:
國內的研究顯示,婦女仍是家務與育兒的主要擔負者(呂玉瑕,1994),婦女主觀上也覺得家務與育兒是她們的責任(徐宗國,1995);黃怡謹(2002)指出,當父職想要進入育兒的社會體制結構時,往往處於性別對立衝突而倍感壓力,在台灣的文化中,母親對於兒子分擔媳婦的工作,並不一定會抱持鼓勵的態度。Allen與 Hawkins(1999)的研究發現,母親的守門員角色會降低男性對於父職角色的承諾。
(四)、親職技巧的不足:
研究指出,父親親職技巧的不足,會對自己的親職角色沒信心,不願意分擔親職的責任(王舒芸、余漢儀,1997;莫藜藜、王行,1996;Lamb,1986)。
(五)、父職承諾不夠:
研究發現,部分的男性在扮演家庭經濟支持者的角色之外,也可以扮演好其他的父職角色,(王行,1998;莫藜藜,1997;Rane&Mcbride,2000)。可見,個人的價值觀足以影響父職承諾,而父職承諾正是影響父職參與的主因。
叁、結語
回顧國內外的歷史,可以發現父職角色隨著社會、文化、規範、傳統與價值等因素之影響,其角色內涵已有相當大的轉變,已從經濟面向的「工具性」主要角色,轉變到給予家庭更多關懷陪伴的「情感支持」面向;父職角色對於子女發展、個人成長以及家庭功能雖有其必要性,然而現代的父親卻可能因工作壓力、社會價值觀、傳統母職觀念、育兒技巧與個人承諾不足,使得「父親」與「成為父親」仍有實踐上之差距,想要成為「新時代的新父親」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身體力行,才能到達理想的目標。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3)。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提要報告。擷取於2006年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3213&CtNode=3504。
王行(1996)。回家的路也太長-「男性研究」雜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7- 9。
王行(1998)。解放男人。台北:探索文化。
王佩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2,52-57。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 143。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3-H031-001。
王叢桂(
王叢桂(2000b)。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57-80。
王麗容(1994)。社會變遷中的親職教育需求、觀念與策略。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3,191- 216。
呂玉瑕(1994)。兩性的角色與分工與家庭發展。載於聯合報系、救國團主編,婚姻制度與兩性角色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
救國團。
李正傑(2000)。已婚男性的父職經驗與父職教育方案需求:以三代同堂的雙薪家庭為例。輯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主
編,家庭教育課程與方案規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233,嘉義:嘉義大學。
吳黛宜(2003)。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莉菁(2000)。單親父親的男性角色與親職角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洪久賢(2001)。家庭生活教育的性別議題:女性主義觀點。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生活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 Stoop, D.原著。父愛不缺席:心理醫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台北:智庫。
徐東弘(2005)。定做一個「」訂做一個「?」爸爸--一個新手父親的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
雄。
徐宗國(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台北:稻香。
徐綺穗(2000)。父職及其與子女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8,193–204。
高淑清(2000)。重建家庭平等對話與學習動力:家庭溝通課程建構之研究。跨世紀展望未來- 家庭教育課程規劃與方案推展國
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315 –
353。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暨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
陳淑貞(1992)。父親涉入子女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莫黎黎(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17-156。
莫藜黎、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張佳琪(1998)。國小低年級教科書中「父母角色」之分析— 以國語、社會、道德與健康三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
義師範學院,嘉義,台灣。
黃坤瑛(1988)。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台南師院學報,35, 313-337。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賴爾柔(1999)。父職角色的迷思-賺錢機器的爸爸。1999性別兩性研討會論文集,309-317,高雄醫學大學兩性研究中心編
印。
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謝秀芬(1997)。現代婦女的婚姻觀之研究。輯於政治大學主編,健康的婚姻觀研討會手冊,131-142。台北:政治大學。
西文部分
Allen, S. M., &
Hawkins, A. J. (1999). Maternal gatekeeping:
Mother's beliefs and behaviors that inhibit greater father involvement in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1), 199-212.
Daly, K. J. (1993).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4 (4),
510-540.
Daly, K. J.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In W. Marsiglio(ED),
Fatherhood: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21- 4.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Deutsch, F. M. (2001). Equally shared parent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Hagstrom, C.(1999).Men
becoming fathers:Parenthood and masculinity in chang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61(01)C87.
Hawkins,
A. J. & Robert, T.(1992).Design a primary intervention to help dualearner couples share housework and child care. Family Relations, 41(2), 169.
Lamb, M. E.(1986). The
Changing Roles of Fathers. The Father's role: Applied perspectives, 3-27.
Lamb, M. E.(1997).The development of father- infact relationships. In M. E. Lamb(ED),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
104-120.
Lamb, M. E.(2000).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father
involvement:An overview.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 22- 42.
Marsiglio,
W. (1995). Fatherhood scholarship: An overview and agenda for the
future.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1-20.
Namer, C. L.(1997).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rol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leck, J. H. (1983).
Husband's paid work and family roles: Current research issues. In H. Lopata & J. Pleck (Eds.), Research
in the interweave of social roles, 3, 231-333.
Rane, T. R., & Mcbride, B. A.(2000).Identity theory a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father's involvement with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
21, 347-366.
Russell,G.(1986).Primary caretaking and role-sharing fathers. In M. E. Lamb(ed.), The father's role:Applied perspectives, 29- 57. New York:A Wiely Interscience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