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幼兒人際衝突相關因素及教師處理策略之探討
呂秀櫻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生
壹、前言
在社會快速變遷,社會價值趨於多元發展的今天,校園暴力事件也充斥於校園的每個角落中,校園社會衝突問題的嚴重性已是不爭的事實,學生也越來越多以暴力來解決問題(馮清皇,1993)。近年來校園暴力衝突事件的發生年齡更有下降的趨勢,幼兒同儕互動中如口語威脅,打架,破壞物品等易怒、衝動、無法自我控制、高度自我中心的舉動等,都是讓師長及父母不勝其擾的行為。幼兒在幼稚園與同儕互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衝突,而幼兒的人際衝突是教室中最顯而易見的社會性行為,也是同儕互動中,教師最易迅速介入的互動型態(Ross&Conant,1995)。根據簡楚瑛(1996)的調查發現:幼兒之間的紛爭衝突一直是幼稚園老師最感困擾的教室管理問題之一。對幼稚園教師而言,幼兒間的衝突層出不窮,令人疲於應付,同時也考驗著老師的班級經營與專業處理能力。
幼兒衝突的非社會行為,例如:毆打、哭鬧、不肯分享、言語嘲笑、欺凌弱小、以及干擾他人等等,影響教室內的班級經營甚鉅。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幼兒的人際衝突?站在老師的立場又該如何看待與處理呢?
本文將透過相關文獻分析,先深入了解幼兒人際衝突的定義,再就引發幼兒人際衝突之相關因素、教師預防幼兒人際衝突的做法、及幼稚園中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的相關策略,做一個全面性的探討,最後根據探討結果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幼兒教師與父母輔導參考之用。
貳、幼兒人際衝突的定義
什麼是「人際衝突」呢?國內學者張春興將之定義為「人與人之間因意見不合或感情不睦而起爭執的情形」(張春興,1992)。
盧素碧(1997)幼兒正當處於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的運思預備期,幼兒開始學習藉助語文的符號表徵來從事抽象的思考以處理各類問題,但卻未能脫離感覺基模型態,因此幼兒在認知發展上有著自我中心觀及直接推理兩大特徵。也因此幼兒時常會發生種種衝突事件,幼兒藉由處理衝突事件的過程,不僅熟悉了本身與他人的相對關係,也學習到自發性地解決心理困境的能力。
表2-1
「衝突的定義」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年代) |
衝 突 的
定 義 |
Shantz,1987 |
衝突事件的發生需要有三個向度 |
鄭美方(1998) |
(一)衝突是一種對立行為。 (三)衝突是一種互動的歷程。 |
謝怡珮(1999) |
1.至少兩個以上的反對意見。 |
林麗卿(2000) |
兩位或多位幼兒明顯地處於對立或反對的狀態,此狀態常見於雙方或單方表現出反對、否定、或抗拒對方的行為與言談。 |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經由前面許多學者的觀點,我們可以對衝突作如下的界定:「衝突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團體,感受到雙方在目標或利益上的不一致,而形成彼此對立的一種互動歷程;在互動的歷程中,常會產生外顯或內隱行為的反應。」
參、引發幼兒人際衝突的相關因素
幼兒在幼稚園和同儕互動過程中衝突事件發生在所難免。究竟是哪些因素引發幼兒的「人際衝突行為」呢?行為主義認為,衝突是一種外顯事件,是因為缺乏溝通所致;認知發展論者認為,衝突是因為現實和個體與他人的態度和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結果,Shantz(1987)認為當出現無法相容的目標或行為,其中一個人反對另一個人的行動或陳述,就會引發衝突。
表3-1
「引發幼兒人際衝突因素」之相關研究一欄表
研究者 |
年代 |
出處 |
引發幼兒人際衝突因素 |
Brailer and Kelley(轉引自李英瑄) |
2002 |
衝突情境中的幼兒社會互動研究 |
1.特定的行為:例如表現出令對方不滿意的行為,或未表現出對方所期望的行為。 2.規範與責任:當人際互動中權利和義務失去平衡時,也會發生衝突。 3.個人的性格缺陷:例如有些人習慣嚴格要求 |
Lu, Wen-Yueh |
1997 |
Preschool conflict:
Boys and girls in free play. |
1.物體控制的衝突。 |
鄭美芳 |
1998 |
人際衝突的發展過程與管理 |
1.利益:是指由於有限的資源引起的爭執。 2.價值:兩人因價值觀不同而引發的衝突。 3.認知,尤其指對相同的訊息,雙方解釋看法不同而導致衝突。 4.目標:若雙方目標不同時,亦會產生衝突; 5.實質:當兩個人對事件本身有不同的主張和看法時,就是實質衝突。 6.情感衝突:發生於雙方感受不同時,衝突亦可能發生。 |
Keridler |
1997 |
學生同儕衝突與師生衝突之解決策略 |
1.因某種資源所引起的衝突。 2.因某些個人需求所引起的衝突。 3.因某些價值觀或是信念所引起的衝突。 |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林亮吟(2005)將幼兒人際衝突行為的產生原因和影響因素歸納為:
(一)教師
教師角色對幼兒同儕衝突有哪些影響呢?首先是,在孩子心目中,老師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幼兒有時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力,也會引起同儕間的衝突。
1.當老師對幼兒期望太多,造成幼兒們的激烈競爭或壓力,也會導致幼兒間發生衝突。
2.老師的不當言行(如公然批評某個幼兒,造成標籤化)也會促使全班幼兒以負面的
言詞攻擊當事人,而成為班上被排斥與孤立的弱勢者,其惡性循環,往往更易招致
同儕的攻擊與排擠。
3.老師的介入、處理方式與態度,都將影響幼兒對衝突行為的處理與回應。由此可知,
教師角色對幼兒的衝突行為有極大的影響, 教學工作者不可不慎。
(二)父母或家中成員
父母或家中成員的教養與相處模式, 也會影響孩子衝突行為的發展。如果父母常常以爭吵、暴力的方式來處理事情,這類行為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並提供了暴力的身教示範,致使幼兒在下次遇到相似的衝突情境時,會「複製」父母的暴力行為來解決衝突。另外,父母不當的教養觀也可能影響幼兒的同儕互動,例如「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觀念或是「拳頭最大,打贏的人最強」等想法。因此父母不當的行為示範或教養觀,
都是影響幼兒衝突行為的主因。
(一)友誼程度
同儕間的友誼程度在幼兒衝突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國外學者
Hartup,Laursen&Stewart (1988) 針對3 - 4 歲的幼兒進行友誼相關的研究,發現當幼兒與朋友起爭執時,雙方較願意花多一點的時間解釋自己的意見和批評。另外,國內的研究(謝怡珮,2000
)也發現:孩子相當重視友誼關係,只要有人與自己的好朋友發生口角或肢體衝突,往往會很講義氣的替死黨出氣,如此代為出氣的行為,卻也造成了衝突的擴大。
(二)支配慾
根據Charles
Smith 的說法, 每個孩子都有影響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慾望,對別人產生影響力,會令孩子覺得自己是很重要、很有力量的感覺,因此這種影響、支配他人的意圖,自然會和有相同企圖的他人產生衝突,尤其是當老師的小幫手,似乎擁有比其他同儕更多的權力(因為有老師的授權),便會試圖去支配別人,
衝突也因而產生。
(三)同儕從眾壓力與渲染
同儕是幼兒社會行為中的增強者、示範者、批評者以及說服者,因此在某些行為的表現上,幼兒的行動並非決定於自己的意圖,有時是為了取悅、順從、甚至盲從他人(如同儕領袖)的意念。因此,幼兒在班級同儕的壓力下,往往會表現出從眾的行為,而刻意排擠某人,有時甚至會產生偏差行為,使得同儕衝突變得複雜且棘手。
(四)社會控制的反抗
當然有些衝突是因社會控制而引發的。例如幼兒拒絕在想像遊戲中扮演某個被指定的角色(如小嬰兒)、或故意違反角色應有的言行(如病人的角色卻故意表現不配合、唱反調以及活蹦亂跳的)、以及拒絕同儕的邀請或加入(如不讓別人加入遊戲)等。這些也有可能引起同儕衝突的相關因素。
(一)教室裡的空間擺設與設備
當教室裡的擺設欠佳或是設備不足時, 容易引發幼兒間的衝突。環境是會說話的,一間空曠無區隔的教室,幼兒容易產生較多的追逐、推撞的衝突行為;如果再加上學習角落的空間不足、通道動線設計不佳,都很有可能產生幼兒活動時的干擾與衝突,另外,幼兒學習材料的提供,也可能造成同儕間不同的行為反應。例如遊戲材料與玩具,較可引發幼兒社會性遊戲,而攻擊性的玩具,則較容易引發孩子的肢體打鬧與攻擊表現。而教室內材料之不足,
也可能引起孩子無所事事、搶奪、以及爭執。
(二)環境中的暴力示範
幼兒成長的環境對其衝突行為的形成,也有很深遠的影響。環境中的暴力示範有來自家中成員,也有來自電視或其他媒體的因素。因此,父母或家中其他成員不適當的行為示範,或是各類媒體的暴力污染,都是構成幼兒暴力等衝突行為的主要成因。長期暴露在暴力的情境中,耳濡目染自然養成暴力傾向的衝突行為模式。
幼兒人際衝突發生的原因,有許多解釋方式。綜合以上學者對同儕衝突發生原因的探討,形成同儕衝突可能的成因包括:1.資源不足或分配不均,2.物體控制的衝突,3.雙方目標或觀念不一致,4.維持公平正義的原則(如:分工平均、遵守遊戲規則等),5.維護自身名聲、權益等,6.肢體的碰觸,7.個人因素(如:個人好惡、友誼等),8.成人因素,9.同儕因素,10.環境因素等。
肆、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的相關策略
教師究竟是如何處理幼兒人際衝突的呢?人際衝突因應策略的分類,由於研究的方向或是看法不同,而顯得殊異。
一、林亮吟(2004)將衝突處理策略定義為四種,分別為「問題解決」、「交涉調解」、「間接介入」、以及「權威仲裁」四種。其定義與內涵分述如下:
(一)問題解決策略
所謂的問題解決是指在教師的協助下,讓衝突雙方以面對問題的方式,坦誠溝通,然後綜合雙方的意見,獲得滿意的解決方案,以尋求問題解決或雙贏的一種解決方法。其方式包含:面對、整合、協同、傾聽溝通、公開商討、合作解決等均屬之。
所謂的交涉調解是指教師以第三者身分,居中調停協商幼兒間的衝突,促使雙方都有某種程度的收穫與讓步。教師在調解衝突的過程中,需發現問題本質、傾聽卻不加以批評、建議化解歧見的方法、以及保持客觀超然的立場。其方式包含:和解、滿足對方、互惠、讓步、提醒、建議等。
所謂的間接介入是指教師未直接處理幼兒間的衝突,而是在幼兒告狀後,仍將處理權保留給幼兒。其方式包含:處理權下放給幼兒(例如:請幼兒自己轉達、想辦法、或傳達教師的叮嚀)、請第三者代為出面處理(例如:社交能力好的孩子、家長或同事)等兩類。
所謂的權威仲裁是指藉由幼兒對教師權威的尊重與服從,教師使用一些技巧性的策略,來處理幼兒間的衝突,壓抑使其不會繼續擴大,但卻無法消除衝突的本源。其方式包含:移開或尋求替代衝突物、隔離、權威命令等。
二、Mally 和McMurry(1996)以民俗誌的方法觀察融合班裡的幼兒,發現其解決同儕衝突的方式有三種:一是孩子自行解決;二是教師介入處理;三是其他幼兒的衝突參與。其中以當事者向教師告狀、以及教師直接介入衝突等方式的次數最多。而老師介入衝突的策略選擇與情境說明如下:「替代」、「拿走引起衝突的目標物」策略:當孩子因爭奪物品發生攻擊行為、或衝突結果有輸贏時為教師所採用。「直接給予孩子衝突解決的提示或訊息」策略:當孩子衝突結束時提出、或分享觀念的提醒。教師對於衝突敵對狀態較易採直接介入的方法;對於一些有利於幼兒社會發展的小衝突時,才會給孩子自己解決的機會。
三、梁培勇(1998)從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幼兒的攻擊行為。他認為幼兒的成長本來就是從一個生物人逐漸學習變成一個社會人的歷程。因此,生活中一旦出現無法立即滿足需求的挫折時,幼兒便會產生攻擊行為,而衝突也就此發生。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中,以父母和教師對幼兒的影響最大,因此提供一個「正常」的學習環境是相當重要的。他指出解決幼兒攻擊行為的策略有二。茲分述如下:
(一)減少孩子在生活中觀察學習到攻擊行為的機會
父母和教師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人們處於負面情緒時容易出現攻擊行為,也往往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應積極培養「情緒EQ
處理能力」。其步驟包含:察覺情緒的出現、了解情緒的本質、以及處理情緒的方法。
(二)提供幼兒學習正面處理人際衝突的能力
大人必須接受人際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以及拋開表面和諧的優先觀念。因此當幼兒出現人際衝突時,大人不應強制禁止,而應教導幼兒建設性的衝突處理方法,茲敘述如下:
1.將幼兒隔離,輪流說明衝突發生的過程,以了解衝突原因。
2.讓幼兒知道別人對衝突過程的不同看法,並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或由教師直接給
予建議或決定。
3.採取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勵幼兒以不同立場去體驗他人的感受,並將大家都認同的
衝突處理方法實際演練一次。
4.教導幼兒保護自己的能力,避免成為衝突中被攻擊的對象。
表4-1
有關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策略之相關研究一欄表
研究者 |
年代 |
出處 |
引發衝突的原因 |
林亮吟 |
2004 |
幼稚園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之研究 |
將衝突處理策略定義為四種,分別為「問題解決」、「交涉調解」、「間接介入」、以及「權威仲裁」。 |
吳麗雲 |
2001 |
衝突情境中的師生互動 |
幼稚園教師處理衝突的模式像光譜的顏色,無法劃分也沒有絕對的象限,因此以「教師介入」為開端,大致分為三個線段:「教師未回應」、「教師間接介入」、以及「教師直教介入」等模式。 |
辛蒂 |
2000 |
孩子起衝突該如何是好? |
認為適宜的衝突處理方式須配合當時的情境、以及技 巧的運用。其處理技巧有八項: 1.冷靜—衝突時雙方都應保持冷靜,以免失去理性與判斷力。 2.聆聽—聽聽當事人的說法,以了解幼兒衝突的原因。 3.溝通—請幼兒談談彼此感受,澄清可能的誤會,溝通結束後再將過程與結果告知老師。 4.生活教育—透過故事或戲劇的演出,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觀念。 5.增強—當平時常與人衝突的幼兒有較好的表現時,應即時表揚,增加其榮譽心。 6.禮儀—培養良好的禮儀和氣度,有助於幼兒日後的生活適應。 7.法則—衝突事件後,可請雙方制定法則,作為日後處理的依據。 8.請益—請教他人的處理經驗或閱讀相關書刊,皆可增進自己的衝突處理能力與專業知能。 |
張麗珍 |
1998 |
班級經營法寶—談行為改變技術 |
可透過行為改變技術來消除。常用的行為改變技術 方法有:學生行為觀察紀錄、隔離法、虧損法、饜 足法等,而重要的增強原則包含:(1)增強物應為便 宜、教師經濟許可範圍且可立即取得者。(2)增強物 最好能重複使用。(3)使用增強物宜避免繁複的手續。 (4)社會性增強或個體自我增強最好,亦可以代幣制 或記點、籌碼方式來增強行為。 |
陳淑琴 |
1995 |
幼兒非社會性行為的成因與輔導策略探討 |
認為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技巧,可減少幼兒的負面行為, 這些策略技巧包括: |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綜合上述,雖然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的策略與做法都不盡相同,但這些研究與論點都指出:教師的介入處理,通常都希望幼兒能降低衝突、和平解決紛爭,並減少衝突所帶來的生心理傷害。
伍、教師預防幼兒人際衝突的做法
幼兒間的衝突現象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現象,隨著幼兒心智的成長,我們若未給予輔導與預防,則衝突行為可能因此被「默許」而增強,甚至演變成更嚴重的人際衝突。研究者蒐集閱讀相關文獻後,歸納整理出以下數種預防衝突的做法,茲分述如下:
(一)強化班級經營能力,預防幼兒衝突的發生
隨時檢討改進自己的班級經營策略,以有效預防幼兒人際衝突的發生。教師可以在教室中給孩子一個安全又支持的場所,同時透過課程設計讓幼兒明辨是非,教導幼兒以非暴力來解決衝突,例如藉由說故事、角色扮演、以及小組討論方式來激勵幼兒的同理心,減少敵意與攻擊性,糾正電視媒體所造成的暴力傷害。
吳麗雲(2001)的觀察研究指出:教師會使用一些策略減少幼兒上課時間引發衝突的機會,例如鼓勵、座位安排分散等策略。關於座位安排的策略,孫敏芝(1985)的研究指出:教師為了維持良好的教室控制,會將高低期望的幼兒安排穿插對坐。而吳麗雲的研究則發現:教師是將一些愛告狀或容易與人起衝突的孩子分開座位,以減低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機會。兩者做法雖不同,但都能有效降低衝突的發生率,達到預防衝突的目的。
EQ(情緒智商)泛指IQ
以外影響個人生活目標、價值、理想、成就的因素,以及自覺自制、自我激勵、同理心與良好的人際互動等(吳耀明,1998)。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幼兒的負面情緒多出現在與同儕衝突時,但教師在調節幼兒衝突時,大部份以處理衝突事件為多,較不針對幼兒負面情緒做輔導(余思靜,2000;林昭慧,1999)。因此,教師應實施EQ
教育以預防衝突行為的發生。此外,Field(1996)則認為幼
兒間的衝突有時是來自於成人間衝突的模仿與學習。因此幼教現場的成人(包含教師、行政人員與家長)若能自覺並妥善有效地處理情緒問題與衝突溝通,一則可減少幼稚園中的衝突行為,二則可作為良好正向的身教示範,具有潛移默化的功效。
余思靜的研究同時指出:教師是否有心了解和觀察幼兒,似乎影響了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的有效性。因此,對一位幼兒教師而言,觀察紀錄有助於教師察覺幼兒的需求、人格特質、以及環境設計的優缺點,對於衝突問題的背後動機與起因,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可幫助教師衝突策略的選擇與預防(蔡淑苓,1998;林惠娟,1997;陳淑琴,1995)。
在教室中學習適宜的社交技巧,尤其是解決人際衝突的方法,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利社會行為的培養可以改善同儕關係,有效預防人際衝突的發生。李駱遜(2000)透過現場觀察與訪談來研究四歲幼兒與同儕互動中利社會行為的表現,以及教師如何介入輔導。研究發現:學習活動常因工具材料有限,教師會預先提醒幼兒輪流使用的規則,但教師並未在幼兒物品衝突時教導進一步的解決方法。因此,幼兒
討論的方式來傳遞利社會的價值觀,解決同儕衝突問題,但透過情境設計、角色扮演的教學並不多。故教師可加強情境教學與機會教育,以達到事先預防、事後補救的效果。
學者陳淑琴(1999)認為教師欲培養幼兒社會問題解決能力可從以下六點來著手:
1.教師須先改變自己對幼兒衝突的看法,以包容的態度來協助幼兒找出最適合的衝突解決方式。
2.教師須提供幼兒衝突解決的學習經驗,如辨認衝突、溝通協調、尋求解決方法、以及遵守協商結果等。
3.教導幼兒分享的概念,並以身示範。
4.利用布偶示範與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發展幼兒自我肯定力與自我堅持力。
5.鼓勵幼兒直接協商、不依賴教師解決衝突問題。
6.積極培養幼兒輪流、等待的習慣,以及同理心的發展。
張碧雲(2001)認為教師在平日培養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將有助於同儕友誼的建立,減少衝突的發生。她提出七點訓練孩子解決衝突的方法:
1.了解產生衝突的原因。
2.尊重對方的需求與感受。
3.將想法轉換成建設性的思考模式。
4.不要在意輸與贏的面子問題。
5.清楚解決衝突的各個步驟,以「對事不對人」、「拋開情緒」、「幽默」的態度面
對。
6.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式。
7.最後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並確實執行之。
(八)安排合適的社會人際課程與活動
1.允許多一些時間讓幼兒進行社會互動,並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充分發展其社會互動能力與想法分享。
2.安排富有彈性的課程,以增加幼兒正面社會互動的機會。減少人際衝突的發生。
3.培養孩子遵守常規與尊重他人的信念,以提昇幼兒的社會責任感與自制力。
4.黃春霏、陳淑芳、劉鳳芯(1999)探討兒童圖畫書對幼兒衝突行為解決方式的影響。
研究發現:兒童故事圖畫對於幼兒衝突行為具有正面的影響,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
充分運用圖畫故事書的討論與分享,可以帶領幼兒理解友伴相處的各種狀況,藉以
增加幼兒的詞彙與表達能力,對於幼兒的衝突行為必定有顯著的正面效應。
結語
衝突是自然的脈絡,在這些情境中兒童發展社會、心智及認知,幼兒的同儕衝突和他們的心理發展有密切的關係,缺乏良好同儕互動的孩子在日後的發展上較可能出現社會適應、情緒、問題解決上的問題(謝美慧譯,20001)。
幼兒在同儕互動時所使用的互動策略大都很直接,會使用溝通、協調策略的幼兒畢竟佔少數。因此,經常造成同儕的衝突行發發生,可見幼兒如何使用良好的策略因應互動問題,仍有再教育的空間。在幼兒階段,教師可協助幼兒瞭解:衝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也是與他人交往不可避免的一部份。所以,與其認為衝突是不受歡迎,或是極力避免,不如運用這些機會,給予孩子處理衝突與解決衝突的正面引導。
由於任何衝突情境的處理策略並無絕對唯一的解決方法,衝突策略是否有效,須視其是否與衝突的原因、種類、過程等因素相配合而定。老師面對幼兒衝突的態度以及處理衝突的方法,將會影響幼兒所學的經驗或技巧是正向或是負向,老師在處理幼兒間的衝突時應把握保持冷靜並且控制情緒、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做好衝突雙方家長的協調、相信幼兒有能力解決衝突,瞭解幼兒在互動上的需要,並慎選介入時機與方式,適時的給予幼兒協助和引導,相信將能有效解決甚至預防幼兒衝突行為的發生,建立良好同儕互動的關係。
參考書目
李駱遜( 2000 )。四歲幼兒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小班為例。國教學報,第十二期,
307-328 頁。
辛蒂(2000)。孩子起衝突該如何是好?當代幼教成長雜誌,8,48。
吳麗雲(2001)。衝突情境中的師生互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亮吟(2004)。幼稚園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亮吟(2005)。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策略與相關因素之探討(上)。教育趨勢導報 , 第十七期。
陳淑琴(1995)。幼兒非社會性行為的成因與輔導策略探討。幼兒教育年刊,8,135-150。
陳竹英(2003)。國小教師處理學童人際衝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培勇(1998)。家有小霸王—談「非自衛性攻擊行為」。成長幼教季刊,9:1=33,10-13。
黃春霏、陳淑芳、劉鳳芯(1999)。兒童圖畫故事對幼兒衝突行為解決方式的影響。國科會「八十八年度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馮清皇(1993)。淺談校園暴力衝突行為的成因與管理。臺灣教育,511,34-41。
簡楚瑛(1996)。幼稚園教師教室管理困擾問題調查研究。幼兒教育年刊,9,273-306。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碧雲(2001)。訓練孩子解決衝突。師友,409,93-95。
盧素碧(1997)。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景文。
謝怡珮(2000)。國小一年級同儕衝突歷程研究:一種敘說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稐文(未出版)。
謝美慧譯;蘭默西(Patricia G.
Ramsey)著(2001)。幼兒的人際關係:改善幼兒在校同儕關係。台北:桂冠。
戴文青(1994)。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瑞珠(1997)。學生同儕衝突與師生衝突之解決策略。輔導通訊,47期,7-10。
張麗珍(1998)。班級經營法寶—談行為改變技術。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2,52-56。
Lu, Wen-Yueh (1997). Preschool conflict: Boys and girls in free pla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ustin University, Texas.
Mally, H. L., & McMurry, P. (1996). Conflict strategies and
Resolutions:Peer conflict in an integrated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1, 185-206.
Shantz, D. (1987). Conflict betwee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8,28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