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運用於小學校園
許純瑜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一、前言
遊戲在兒童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遊戲可作為瞭解兒童有利的工具,尤其是和有問題的兒童諮商時,它就顯得非常重要,治療者可透過遊戲方式與兒童建立良好信任溝通關係,同時也是讓兒童能擁有安全感方式之一,此外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並不如大人,無法清楚藉由口語表達傳達心中的意念,此時遊戲便是兒童與大人一個溝通的橋樑,更能清楚瞭解孩子的想法。
二、內容
(一) 遊戲治療理論觀點
遊戲治療強調諮商員和兒童溝通的能力,基本上是一種真誠的人際關係,諮商員表示對兒童完全接納、信任、希望和信賴,使兒童能開放的表達自己,開放恐懼和不信任的情緒,諮商員並不會努力改變操作、調整學生,兒童不會被看作心理疾病者,仍是有自主權的個體,我們應尊重其個人目標、需求及知覺模式。在治療過程中,諮商員創造一個自由情境,給兒童一個自我實現的機會。
遊戲治療強調諮商員和兒童的溝通能力,因此諮商員並沒有指導兒童的行動或語言,諮商員透過小心的使用反映敘述,幫助兒童瞭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不採用解釋性的敘述,因為解釋的本質是一種分析,Nelson在1966年認為諮商的目標是創造表達和溝通的情境,一般避免視遊戲治療為參考、分析性的理論架構。
根據Rogers的理論,認為遊戲方式是兒童的一種比語言更自然的自我表達媒介不只強調對個別兒童實施治療,並注重在團體中和教育上使用遊戲治療,強調諮商員只是和兒童發展一種溫暖有好的關係,諮商員必須尊重兒童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不應該指導兒童的行為和語言。諮商員努力去接納兒童本身,瞭解他的情感,和允許他們自由表達,必須試著不要貿然介入,遊戲治療的過程,而只是在需要時候給予設限。
(二)遊戲治療的對象
一般醫療性機構以治療嚴重心理困擾的兒童為主,但在小學校園中接受遊戲治療的目的則應該擴大為預防兒童的心理性困擾,以及幫助兒童更多瞭解自己。既使心理健康的兒童也會遭遇到一些困境。例如像親人死亡、父母離婚、再婚、搬家、家中有新生兒等。透過遊戲治療,這些兒童能夠自由地將內在的困惑表達出來,以抒發其內在的負向情緒。遊戲治療可以透過玩具和遊戲器材,使兒童產生親切感和認同,而降低內在的焦慮,其中包含普遍存在小學兒童當中的學習障礙、及因情緒困擾而產生問題,皆是遊戲治療的對象。
(三)小學校園實施遊戲治療的困難
1.噪音
隨著兒童遊戲而來首要困擾就是噪音問題,當兒童自然地表達自己時,噪音是免不了的,然而在一般小學是不可能專門耗資去成立一間隔音的遊戲室,根據研究顯示,兒童在遊戲治療情境中表現攻擊行為及製造噪音的機率比起安靜遊戲的機率來說是小得多。其中真正最大的困難不是噪音的問題而是治療者該做什麼樣的反應,才算正確的問題。要克服這個困難,治療者需要瞭解這些噪音為什麼會產生的。有些兒童需要用吵鬧的方式來發洩心中的憤怒、挫折、緊張和攻擊性。在一個有限制的情境中,兒童能在治療者適當的反應下表達內心負向情緒之後,在教室中兒童也就越來越不需要以破壞性的方式來使老師傷腦筋。
2.設備經費
大部分國民小學的輔導經費相當少,經費大多在買完心理測驗及圖書就所剩無幾,更別提要成立一間設備完整的遊戲室。但若真的要以遊戲治療來輔導兒童並不需要很多的經費就可以辦到,只要好好的運用資源,就可去收集許多免費可用的玩具,例如:學校老師的孩子長大後家中所留下的玩具,或手巧的義工、老師親手做出很生動的玩具、布偶等,都是很好的資源。唯一需要的小項支出就是如顏料、白紙等消耗品,以及有些玩具壞了之後需要加補的。
3.場地清掃
對一些很注意整齊清潔的輔導人員而言,在兒童離開遊戲場所之後的收拾工作可能是另一項難題,因為一般而言,都是治療者做這工作。要解決這個困難的可能途徑有二:
(1)那些特別要求整潔秩序的輔導員,應先做一番自我檢視,分析自己為何如此要求整潔的原因,以免將這樣的需求投射到兒童身上。
(2)向兒童說明遊戲室中對整潔的規定是什麼,但是否可要求兒童在遊戲治療之後自己收拾呢?基本上是不可以的,因為這可能會導致一場意志與權力之爭,兒童也可能會認為是因為自己把地方弄髒,而被罰來清潔。
(四)小學校園實施遊戲治療的優點
1.遊戲可以用來對兒童產生診斷性的了解。
2.遊戲可以用來建立治療關係。
3.遊戲可以用來瞭解兒童日常生活中玩的方式,以及兒童用什麼心理防衛來抵抗焦慮。
4.遊戲可以用來幫助兒童說出意識中的事情及有關的情緒。
5.遊戲可以用來幫助兒童發展一些能力來用在日常生活中及未
來的生活中。
Shafer在1983年認為遊戲治療的價值有下列五項:
1.消除兒童對父母和兄弟姊妹的敵意。
2.消除兒童的罪惡感。
3.提供兒童自由表達心中所有愛的幻想。
4.將治療與兒童的發展方向結合。
5.藉著重複某些遊戲動作來。
(五)使用遊戲治療的注意事項
1.溝通
輔導員在真正實行遊戲治療前,應先與學校中的行政人員、 老師們溝通有關由有關遊戲治療的基本觀念。使他們瞭解遊戲治療是什麼、對兒童有什麼幫助、在學校應該如何做遊戲治療
2.場地
遊戲治療的場地應選擇在儘量遠離一般教室、辦公室的地點。這樣的安排也能夠提供兒童一種心理上的分離感和安全感,如此一來,亦能使噪音的程度降至最低。
3.時間
一般小學中,從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來看,輔導員幾乎無法負擔一個回合50分鐘的輔導時間,大致來說,30分鐘一回合的輔導時間已經相當能發揮應有效果。對一些兒童而言,一週兩次,每次15分鐘左右的遊戲治療可能是最適合的,另外,在正式開始接一個個案之前,輔導員必須考慮是否有假期或學校的活動會造成輔導關係的中斷,對於這種情況輔導員應儘量避免產生,因為如此一來,對好不容易建立的輔導關係將是一大害。如果因假期必須提早結束一得較嚴重的個案時,輔導員應考慮轉介的可能性,在一個長假的前二、三週或者在學期的最後二、三週接新個案都不是理想的,除非輔導員打算每週進行2-3回合的遊戲輔導,否則不要如此安排。
4.借提兒童
由於實際上的需要,輔導員必須將兒童從一般課堂中「借提」兒童,因此輔導員必
5.限制
在校園中實施遊戲治療,常因為無法擁有一間完全理想的遊戲室而必須設下更多的限制,音量降低以及玩具和場地的保護都包括在其中。
6.父母的參與
由於兒童已在學校中,父母不需要陪同兒童前來輔導室,因此,較難將父母納入輔導的範圍中,補救的方法是可以利用假日或晚上舉辦一個專為接受遊戲治療的父母親所預備的團體。
三、結論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因此重視兒童的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在兒童教育裡老師與兒童接觸最多,因此師生關係是影響教育成功與否的其中一項重要因素,然而遊戲治療主要的對象就是以兒童為主,除非國小不做輔導的工作,不然無法將遊戲治療排除在外不予以運用。遊戲治療是一種由內(潛意識、自我概念),而外(情緒困擾、行為及學習問題)的影響歷程,是具有自我療癒的特性,而在實施的過程中,主要的重點在於能提供安全感、同理及設限,如此就可能會有不錯的成效,所以它是一項可以嘗試運用改變問題兒童的一項進行方式。
遊戲治療在小學最高遠的目標,是提供適當的學習機會來幫助兒童在智能、情緒、身體及社會方面的發展,它在小學使用最主要是以鼓勵兒童準備妥當去接受及受益於學校所提供的學習經驗,我們可以當它是一個學習環境中的一項助力,這種經驗能幫助兒童去擴大學習機會。
遊戲與治療放在一起的時候,對一個需要特別幫助的兒童而言,不太可能會有配合的意願,即使我們把這些活動號稱為「遊戲」,仍很難吸引兒童的注意,在現實的生活中為了使兒童進入遊戲而受到輔導,有時輔導人員不得不使用一些外力,使兒童非志願式的參與活動。此外,遊戲本身是具備了「治療」的功能,只是需要輔導人員能巧妙安排適當情境讓需要接受治療的兒童,能自動地內發出想要參與遊戲活動的意願,這樣子的遊戲可逐漸因它輔導員與兒童建立良好的關係,才能更順利進行治療,所以將它運用在普通班級,是一種具有積極預防的功能。
而且透過遊戲治療,不難發現它對兒童提供了一個有大人相伴,而將困擾問題,加以「玩出來」的機會,在這玩的過程中,兒童有機會將不易表達的困擾,在愉快的活動中,自然地顯現出來,除了它有抒發的過程及功能外,兒童在遊戲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愉快地和大人互動,並且從大人身上獲得適當的回饋,也是主要矯正和學習的一種轉機,如果在普通班中能夠加入遊戲治療,讓兒童有機會將他所遇到的困擾,在自然的情境中玩出來,使更多的的兒童受惠,除此之外由於普通班級的自然氣氛,可能比專設的輔導空間,更容易進入遊戲治療的情境,可以讓遊戲治療的安排無論在空間或是時間上都變得更有效益。
參考文獻:
何長珠(民87)。遊戲治療---國小輔導實務。台北:五南。
林建平(民77)。國小如和實施遊戲治療,輔導月刊,24〈 8、9〉,2-6。
高淑貞(民85),親子關係潤滑劑--親子遊戲治療簡介,諮商與輔導,132,14-17。
楊文貴(民88),將遊戲治療引進普通班。國民教育,39(3), 32-38。
葉貞屏(民83)。小學校園中的遊戲治療,諮商與輔導。99(8)
,8-12。
蓋瑞.蘭爵斯(民83)。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