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取向應用於幼兒教學之初探以光譜計畫為例

 陳英豪

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壹、前言

幼兒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重視並倡導幼兒及早接受適當的教育,更是當前各先進國家教育發展的趨勢與潮流。而自1983年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之後,多元智能取向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更被視為當今教育改革及教學上的明燈。多元智能取向的課程設計是希望透過多元管道為教學手段,切入學習者最具優勢的學習領域,並巧妙地運用優勢智能來輔助弱勢智能的學習,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

因此,本文擬以多元智能理論為主軸,介紹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學前幼兒課程模式的應用方式以光譜計畫為例。

 

貳、多元智能理論的要義

1983年Gardner所發表的的<<心智結構>>(Frames of mind)一書後,對人類智能概念提出革新的實用性定義,並反對傳統以標準化測驗與智商模式定義人類智能的論點。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強調人類認知的跨文化觀點,人類所擁有的寬廣能力可以分為八種智能,其內容以及各智能在學前階段的啟發方式簡要說明如下(王文伶,2002:86-88;王為國,2000;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鄭博真,2003):

(一)語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這是指能有效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文字,敏覺文詞的差異和規律,以及使用語言達到特定目標的能力。包括善用口頭語言或書寫文字的能力,對語言與文字的意義、順序、功能、聲音及韻律具敏感性。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鼓勵並培養孩子編寫故事、聽故事、書故事、描述事件、訪問、識字、閱讀、討論等。

(二)邏輯數學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這是指能有效運用數字能力和歸納、演繹推理能力及確認與操縱抽象關係等的認知能力。包括對邏輯的方式與關係、陳述與主張(若—則、因果)、功能及其他相關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以模式、關係、類別的呈現以啟發孩子的數字概念、數數與解決問題策略,並以提問以鼓勵邏輯思考或尋找因果關係。

(三)視覺空間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這是指能以三度空間思考,準確的感覺視覺空間,並創造內在的空間世界表徵的能力。包括對色彩、線條、形狀、樣式、空間、以及這些元素之關係的敏感度。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呈現圖像、色彩,鼓勵美勞設計、想像、創作、圖畫、組合、操作、觀察、電腦遊戲等。

(四)身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這是指運用肢體表達想法和感覺,解決問題,生產或改造事物的能力。包括一些特殊的身體技能,如協調、平衡、敏捷、彈性、速度以及自身觸覺感受等能力。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啟發肢體語言、動感、平衡感、觸覺、手腳協調的活動以及建構遊戲(如堆積木)。

(五)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這是指對音樂型式(如察覺、辨識、改變、表達)的認知的認知能力。包括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力。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設計活動使孩子能抓住旋律哼哼唱唱,保持正確音調, 以及各種認識音樂的活動(如從聲音中做聯想)。

(六)自然觀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這是指能分辨觀察生物的能力,對自然景物敏銳的注意力,以及對各種型態的辨認力。包括對自然界及生長於其中的動物、植物或礦物具有高度的關懷與興趣。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鼓勵孩子接觸和探索大自然,然後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七)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這是指能覺察並了解他人的情緒、動機、意圖及感覺和他人有效工作的能力。包括對他人臉部表情、聲音、動作及人際互動的暗示具敏感性,並能適當反應。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鼓勵小組合作、社會角色扮演、對周遭的觀察與分析、同理心、傾聽、交朋友、分享、訪談、參與等活動。

(八)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這是指能了解及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目標和意圖的能力。包括了解自我的情緒、意向、動機、氣質、興趣、願望和優缺點,以及能適當的反應與抒發等自知、自省、自律與自尊的能力。

啟發學前幼兒的方式:鼓勵孩子解釋感受、認識自己、分析特質、獨立完成工作等。

 

參、多元智能取向的課程模式以光譜計畫為例

多元智能取向的課程模式係根據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MI)所發展的課程,包含多元智能的課程設計、評量以及評鑑等。以下將針對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的課程模式光譜計畫,做一簡單介紹:

光譜計畫源自於哈佛大學零方案(Project Zero)研究計畫,1984年至1993年進行了為期九年的研究計劃,該計畫創造一個豐富的教室情境,幼兒到教室後會被豐富的材料所吸引,並不斷和這些材料及環境互動,經由這些豐富且複雜的互動,幼兒會顯現他們各自的智能組合,亦即智能光譜(朱瑛譯,2001)。光譜課程計畫(Project Spectrum)所使用的是另一種以學習中心為基礎的教學取向,是針對幼兒所進行的前導式課程。光譜課程計畫並非企圖直接教導八種智能,其學習中心的設立是為反應受人尊敬的角色,亦即Gardner所稱的成人的最終狀態(歐慧敏,2002)。

光譜計畫中所提供的課程設計,將學習領域分為:語言、數學、肢體動作、音樂、科學、機械與建構、社會化認知及視覺藝術等八大領域。具備下列五項特性(王為國,2001;葉嘉青,2002)1)光譜計畫改變人們對於智能的思考;(2)光譜計畫是判斷幼兒表現的一種方法;(3)光譜提供進入課程的多元切入點;(4)光譜強調課程內容;(5)光譜強調幼兒的優勢領域。此外,光譜計畫也提供如何與兒童博物館建立合作關係以及良師典範引導方式進行教學。

學習成果方面,強調觀察法與真實評量。光譜評量系統對幼兒有益的特點如下(王為國,2001):(1)光譜評量讓幼兒參與有意義及情境化的遊戲;(2)光譜計畫模糊課程與評量的界線,將評量和正規的教育課程有效地統整起來;(3)光譜計畫運用智能公平的測量工具,直接評量幼兒在每個智能領域的運思情形,而非透過語文或邏輯數學等方式來測量;(5)光譜計畫提供幼兒從優勢領域跨入較弱勢領域之途徑;(6)光譜將焦點放在個人獨特的長處和潛能上,並且擴展到以學科為主或是特殊領域中。

光譜計畫對學前幼兒教育的啟示,有下列幾項要點(王為國,2001;葉嘉青,2000):(1)課程設計應從多元角度加以思考,同一主題或內容,可由不同的智能教學活動加以設計,使幼兒能接受到適合本身優勢領域的教學。(2)教學和評量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光譜計畫的教學活動即是評量活動。換言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也同時針對幼兒的活動表現以及顯現之優勢、弱勢領域加以觀察紀錄。(3)強調在真實情境脈絡之下進行評量。(4)發掘幼兒獨特的優勢智能以啟發其弱勢智能。(5)設置多樣化的學習中心(如師徒制的學習中心)以激發幼兒的多元智能。(6)提供完整詳實的評量評量報告以了解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的狀況。(7)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讓每位幼兒盡可能地發展他獨特的長處。(8)光譜計畫重視父母參與幼兒的活動,因此設計許多課後活動,藉以幫助家長瞭解自己的孩子。

綜合上述,多元智能取向的光譜課程模式認為每位孩子具有不同的優勢智能與學習方式;並強調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必須記住每一個領域的學習關鍵能力且擔任重要技能與態度的楷模,讓學生將所學習到的具體地呈現出來。換言之,多元智能取向的光譜課程模式希望藉由教學活動設計,以提高幼兒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並擴展其優勢智能,進而提昇他的弱勢智能。

 

肆、結語

基於多元智能教育的期許,對於學齡前階段的幼兒,除了希望打破智能的一元化的支配,更希望教育的內容、方法、目標、學習的彈性化,以及重視孩子的興趣與智能全方位的發展,皆都能受到多元智能論的影響。以有意義與有效率的方式激發資優幼兒的各種潛能;並激勵多種智能的整合,以幫助孩子培養多元能力。

 

參考書目

王文伶(2002)。學前資優兒童的特質與教育。台北:五南。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為國(2001)。多元智能理論在幼兒教育之運用。臺灣教育,606,10-20。

朱瑛(譯) (2001)。C.Jie-Qi, E.Isberg, & M.Krechevsky著。光譜計劃:幼小階段學習活動。台北市:心理。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D. Lazear 著。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市:遠流。

葉嘉青(2000)。談光譜計畫─多元智能理論介入幼兒教育的方式。成長幼教季刊,11(2),8。

葉嘉青(譯)(2002)。Chen J-Q.,Garder H.,Krechevsky M.,Viens J.& Isberg E.編著。因材施教:多元智慧之光譜計畫的經驗。台北:心理。

歐慧敏(2002)。運用多元智慧理論在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教學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博真(2003)。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課程、教學與評量革新之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6,111-142。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