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隸書刻石藝術的文化意涵

齊榮豪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研究生

 

 

本研究以文獻調查法就漢代時期書法之發展進行探討,共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進行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地區漢代隸書碑刻相關印本的收集彙整,包括碑、摩崖、石闕、畫像題字、碑額、刻石、墓誌、界石等,近六十八種。第二階段以東漢隸書刻石為主要的研究樣本,就其碑體名稱、刻石年代、發現地點、現存位址、石刻類別、出版刊物…等項目進行東漢石刻隸書碑刻的種類與功能之彙整由於漢碑的文字是書寫在崖壁上或碑石上,漢碑的文字絕大多數是隸書,其書雖受規矩所限,另由於書寫者的氣質不同、地域不同、時間先後不同,故表現出精細、飄逸、厚樸、高古、奇縱等風格。漢碑到了後期受上層統治者規範化、標準化的影響,藝術性逐漸沒落。

 

關鍵詞:隸書、漢碑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arved-stone Li-Shu Art Calligraphy in the Han Dynasty

*Rung-Hau Chi
*Graduate, Graduate Schoo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Kun Sh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deductive method to survey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in the Han Dynasty. It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collection of related printed book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Japan, including steles, cliff copies, stone carvings, inscriptions of portraits, the head of stone tablets, carved stones, epitaphs, boundary stones and so on. There are about sixty-eight kinds. The Carved-stone Li-Shu Calligraphy in the Han Dynasty i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at the second stage. According to the names of stele styles, the ages of carved stones, the discovery sites, the preservation locations, the categories of carved stones, and the publications etc., the researcher collects the styles and functions of Carved-stone Li-Shu Calligraphy in the Han Dynasty. Because the scripts of Han steles were written on the precipices or stones,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is Li-Shu. Though it is limited by the rules, the temperaments, regions, and times of the writers are different, so it still expresses its delicacy, elegance, thickness, grace, uniqueness and so on. The artistic quality of Han steles gradually declines in the later period due to the restric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upper rulers.

 

Keywords: Carved-stoneLi-Shu Calligraphy

 

一、前言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東漢隸書刻石藝術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從而長足發展。中國文字字體,自有歷史紀錄以來,經過了多次的整合與變革。正因為有這樣的激盪過程,字體的演變成形,代代均有智慧結晶的果實產生。儘管這進程是緩慢、多樣且同時朝著多管道演化的,卻也是中國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燦爛的歷史軌跡。篆、隸、草、行、楷,是中國文字字體傳承的大綱,而其中每個綱目都有其特有的變化及旁系。如篆書演變過程是從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到秦篆(小篆);而隸書則是在戰國名間通行的文字,具有篆法的隸書轉化而來,成就於西漢,發揚在東漢,經過先秦、西漢、東漢長時間的發酵後,終在東漢中期確立其法度及地位,成為通用的主流字體。本研究擬從《東漢隸書刻石》產生的背景內容、營造始末、刻石種類與功能等軸面進行探討。

 

1-2 研究範圍

本文主要研究主體為東漢隸書刻石,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歐陽修所著錄的《集古錄》及趙明誠的《金石錄》,然而在以二王為主體的書法帖學發達之下,這些漢碑的記載並沒有激起太多的研究風潮。直到清乾、嘉以後,隨著金石學、考證學的發展,碑學大興,取代了風行多年的帖學,成為書法研究學習的新寵,漢碑又是其中隸書碑刻的佼佼者,因此才能在這樣的時代機運下,被提到抬面上來討論。本文研究範圍包含兩個層面:

1)字體變易進程中的承啟關係:在以篆書為主的文字世界,在轉型為由隸書取代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傳承角色,政治視角下的漢代書法觀。這需要從整個字體演進史配合字體產生的特徵來觀察,進而尋訪上下脈絡及連貫軌跡,以解釋其歷史意義與定位。

2)漢碑刻石種類探析:對於東漢隸書刻石的分類碑、摩崖、石闕、題字造像。

 

1-3 研究限制

東漢隸書刻石種類繁多,現存大陸各地,實地勘查不易,又東漢距今約莫2000年,許多史跡與史料已毀損或遺失,加上第一手資料的取得不易,形成研究上的諸多阻礙與限制。尤其東漢隸書刻石的拓本版本取得不易,僅少數大陸出版社有輯入刊行,故僅能針對目前流通於市面上部份流傳廣布的印本進行探討。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文以文獻調查法進行漢碑刻石種類歸類。首先根據現有的史料,從內在與外圍兩個方向進行考察,以解析東漢時期隸書刻石發展的情形。內在因素,配合文獻的佐證針對漢碑刻石的始鑿或完成年代、其託刻者的身分、動機等項目進行分析;外圍背景因素則從碑學發展為觀察起始,藉以瞭解《東漢隸書刻石》在東漢時期其政治氣氛與社會現象。其次就其碑體名稱、刻石年代、發現地點、石刻類別、簡介、出版刊物等項目進行分析

 

二、文獻探討

2-1甚麼是隸書

據文字訓話:「隸」字有「徒隸」、「隸屬」、「輔佐」等多種意思,因隸書的產生淵源也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獄吏釋逝犯罪後被關在監獄裹,他在獄中省減篆書筆畫,改圓轉為方折,「以邀約易」。這種字體多為緊急公文所使用,即「徒隸」,是下層小官吏們使用的字,故稱之謂隸書。實際上是一種較為方折而草率書寫的篆書。另外;由於這種書體開始僅在下層社會中流行,而官方在莊重場合下使用的文字如詔版、刻石、權量銘文等都仍用的是小篆,這種字體僅起輔助作用或隸屬作用,故稱之謂隸書。事實上秦漢交替之際的隸書就是當時社會上趨於方折潦草一類的「俗」體書的代稱,正如晉衛慎所說:「隸書者;篆之捷也」。

    隸書自戰國時初創,經過秦漢到三國,在楷書末創製通行以前都使用它,但其形體神態在其四百多年中是逐漸改變和美化的。西漢的隸書帶有篆書、秦隸的遺意,筆畫平直少波礫撇捺。到了東漢,特別是東漢後期,便趨於工整精巧,結體扁平,佈白勻稱筆畫形態逐漸豐富多變。並出現了隸書特有的波碟分明的筆劃,形成了漢隸的規模,即當時稱謂的「隸楷」,即現在所說的隸書。[1]

2-2隸書的歷史背景

古隸從廣義上講,包括秦隸和漢隸,與今隸對稱而稱之謂古隸。如明朝陸深《書輯》中所說:「合秦、漢謂之司『古隸』。」狹義上乃專指剛從秦朝小篆蛻變而來的秦末漢初的隸書,筆畫雖簡約方折,但尚留篆書意味,筆畫形態亦少波折誇張、俯仰向背之勢。現在也有人把東漢以前的木犢、竹簡文字及馬王堆漢墓中的帛書稱為『古隸』。今隸是相對稱於「古隸」而言。既不是指東漢的隸書,也不是指現在人們公認的隸書,而是指的「真書」,即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逐漸簡約變體而形成的楷書,因當時對隸書也稱隸楷,所以人們為區別漢朝末年規整而有法度的隸書,才將當時新出現的那種楷書稱為「今隸」。如明代陶宗儀在他的《蕾史會要》中說的那樣:「鍾、王變體,始有古隸、今隸之分,楷、隸別為二書。夫以古法為隸書今法為楷書可也。」由此可知,所謂今隸,就是鍾絲、王義之減改隸書、省卻波滐而新創的楷書。秦隸,就是秦代的隸書亦名秦分。這種書體,帶有濃重的篆雷遺意,筆畫平直無波礫。一九七六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現的秦簡就屬這種字體。元朝吾丘衍《學古編》認為:「秦隸者,程貌以文牘繁多。難於用篆。因減小篆為使用之法,故不為體勢,若漢款識篆字相近,非有挑法之隸也。便於佐隸、故曰隸書,即是秦權量上刻字,人多不知亦謂之篆誤也。」故在秦代的「權」(即稱錘)、「量」即斗斜,「詔版」等器物上的字體和漢初一些鋼器、石刻如《五鳳刻石》等,應當屬於秦隸範團。這種字體與小篆的明顯區別:不用轉筆,全用折筆,或長或扁,或大或小,無拘無束。[2]對於「漢隸」,有兩種界定法,其一是把西漢、東漢的隸書統稱為漢隸。另一種是專將東漢年間成熟鼎盛峙期波碟明顯、勾挑多變、結體扁方的隸書稱為漢隸。如元朝吾丘衍《字源七辨》中提到:「漢隸者,蔡當石經及漢人諸碑上字是也,此體最後出,皆有挑法。與秦隸同名,其貿則異,又謂之『八分』。」 

 

2-3碑的演變歷程

碑,最初是指豎在地上的石頭,所以《說文解字》釋為:「碑,豎石也。」其用途有三種:一是設在宮中,用以觀日影,測方向,辨時刻;二是置在祠廟中,用以栓祭祀牲口刀三是豎在墓穴邊戶,為葬禮引棺入墓,施轤轆之用。那時的碑是沒有文字的,與書法無關。此後刻了文字的碑才是書法藝術中稱的「碑」,它又稱碑刻。如漢代的《史晨前後碑》、《張遷碑》、唐代的《多寶塔碑》、《神策軍碑》等就秦代的刻石,漢代的摩崖、題刻、六朝時的墓誌等.後人也稱它們為碑,大凡對古代有刻字的石頭,在習慣上都通稱碑刻。

 

三、政治視角下的漢代書法觀

 

3-1由東漢君主與書法的關係考察

所謂「書法」非但關涉到「實用性」的「書寫」,也涉及「審美性」的「書法活動」。隨著書法脫離文字的發展來看,其受重視的程度,應是隨時間距離而與日俱增;且君主重視書法,並藉由政治力量來加以提倡,本應是書法發展的重要促因,但在儒學寖衰、政體漸趨崩解,而書法正當蓬勃發展的東漢末葉,「書為小技」的觀點,反而被士人群鄭重地提出。若究其實,乃源於書法的實踐主體(士人)在面對當時的政治環境時所作出的特定思考,即書法已對政治實體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才導致士人群產生這樣的思考方向。

就東漢諸帝,從開國的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北鄉侯、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弘農王、獻末代,共十四位君主中,考諸史籍與書法有相關記載者,以列如表1:

    表1 東漢君主與書法的關係考察

朝代名稱

帝王封號

    

    

東漢

 

光武帝劉秀

 

《後漢書•循吏列傳》

 

 

 

唐•蔡希綜《法書論》

 

損上林池 之官,廢騁望弋獵之事,其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勤約之風,行于上下。

漢光武以中興之主,急在安人,乃至去上林池 之官,廢騁望弋獵之事,其以手賜萬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也。

東漢

章帝劉炟

 

韋續《墨藪》《五十六種書第一》

 

唐•徐浩《古蹟記》

章草書者,漢齊相杜伯度援稿所作,因章帝好焉,韋誕謂之草聖。

「漢章帝始為章草名。」

東漢

安帝劉祜

 

《後漢書•孝安帝紀》稱

年十歲,好學史書,和帝稱之,數見禁中。

東漢

靈帝劉宏

 

孝靈帝紀

 

記光和元年,「始置鴻都門學生」,其下唐•李賢注云:鴻都,門名也,於內置學。時其中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召能為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

從這些史料記載中,漢代君主與書法之間的關係,可初步區分為幾個層面:

1、勉勵子弟勤於習書,或自身有學書之舉者,如漢高祖。

2、能書或善書者,如武帝之於篆書;元帝、安帝善史書;光武帝能寫一札十行的細文。

3、與某一書體之得名相關,如章草與章帝的關係。

4、東漢章帝下昭公卿用隸書上書,因而確立隸書的正正統地位使其完全取代篆書。

5、以書法為選舉制度的項目之一,如靈帝設置「鴻都門學」。

皇室對書法修養的重視,故將其合併討論。所以針對皇室對書法修養的重視,及靈帝設置「鴻都門學」,攸關選舉制度[3]

 

3-2東漢君主與書法碑的歷史發展

    東漢,立碑風氣盛行,今日能見到的漢碑,基本上都是東漢時代的,尤以桓、靈時期最多少其內容多是門生故吏為其府主歌功頌德。它的體制、書法、技藝遠勝以前。字體有篆有隸,尤以隸書精妙,以成為後人學習的規範。代表性的石刻當推漢靈帝熹平年間為正定五經文字,奉詔將儒學經典《書》、《詩》、《儀禮》、《公羊傳》、《論語》刻石建於太學,其規模之大,書刻之精,一時無雙。碑始立出現了「其觀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的盛況。

漢獻帝建安十年,曹操因天下凋敝,下令禁止立碑,禁碑之事,應始於曹操。晉繼魏後,其禁不除,晉武帝咸寧四年有詔:「碑表私美興虛偽,莫大於此一禁斷之。」直到東晉末,仍重申禁碑之議,在南朝數百年中以此禁碑始終末開,以至兩晉南朝罕見有碑傳世。地上立碑遭禁,故碑文轉埋在地下,以一長石為二,方石,一為墓,蓋一為墓誌,以蓋代額,以誌代文相合而置於棺前,即稱為墓誌。

 

3-3東漢隸書刻石功能分類

《東漢隸書刻石》在碑學發展的背景之下,相關問題釐清,透過文獻調查考證的方式。針對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地區漢代隸書碑刻現有關資料印本的進行收集彙整。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漢隸碑刻(包括拓片)有;三老諱字忌日刻石、司馬長元石門題字、刑徒墓碑銘、漢平夷碑、王文康闕、王文康闕、王稚子闕、幽州書佐君神道闕、陽三老石堂畫像題記、賈武仲妻馬姜墓記、子游殘碑、祀三公山碑、太室石闕銘、馬煥神道闕、延光殘碑、陽嘉殘碑、延年石室題字、裴岑紀功碑、沙南侯獲碑、北海相景君銘、文叔陽食堂畫像題字、石門頌、元嘉元年畫像題記、乙瑛碑、孔謙殘碑、李孟初神祠碑、禮器碑、劉平國治路頌、鄭固碑、張景碑、倉頡廟碑、孔宙碑、封龍山頌、西嶽華山廟碑、鮮干璜碑、史晨碑、建寧殘碑、張壽碑、衡方碑、夏承碑、孔彪碑、西狹頌、楊叔恭殘碑、郁閣頌、楊淮表記、魯峻碑、熹平殘碑、耿勳表、婁壽碑、堂谿典嵩高山請雨銘、熹平石經殘字、韓仁銘、尹宙碑、平山君碑、趙寬碑、祀三公山碑、昭覺石闕、王舍人碑、白石神君碑、張表造虎函刻石、曹全碑、張遷碑、趙圍令碑、建安六年殘碑、樊敏碑、王暉石棺題銘、等近六十八種。本研究以規則歸納法使用表格化的方式,就碑體名稱、刻石年代、發現地點、現存位址、石刻類別、出版刊物等項目進行分析(見表2)。

2 東漢隸書刻石相關資料分析表

碑體名稱

刻石年代

發現地點

現存位址

石刻類別

出版刊物

 

三老諱字忌日刻石

刻於立52公元、東漢建武二十八年。

清咸豐二年 (1852)五月在浙江餘姚客星山下出土。曾歸餘姚周清泉。

現存:藏杭州西洽印社。

墓碑、記載先人逝世日期。

西泠印社有影印本,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刊》第九輯收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開通褒斜道刻石

刻於63公元、東漢永平六年。

全稱《漢部君開通褒斜道刻石》俗稱《大開通》摩崖書。石在陝西褒城(全勉縣)北石門溪谷道中。為現存東漢摩崖刻石中之最早者。

現石移置漢中博物館。

摩崖石刻、竣工完成所立。

藝苑真賞社有縮印本。科普出版社《中國歷代書藝概覽》有局部縮印圖版。《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大吉買山地記刻石

刻於76公元、東漢建初元年。

浙江會稽(今紹興市)跳山。清道光三年 (1823)為縣人杜春生訪得。

現存:浙江會稽(今紹興市)跳山。

摩崖石刻、地契買賣之用。

日本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收入。楊守敬《寰宇貞石圖錄》縮印收入。

 

司馬長元石門題字

刻於81公元、東漢建初六年十月三日刻。

清末發現。石作石闕形,共兩石。

現:石在山東文登。

墓闕石闕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

 

漢平夷碑

 

刻於90公元、東漢永元三。

碑於一九五七年在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松樹塘村北草原上發現,係建國以來新疆境內發現的惟一的漢代石碑和西域漢碑中年代最早和惟一有碑額的刻石。

現存:新疆巴里坤縣文化館內。

政功碑、戰爭勝利所立。

碑榻尚未影印出版。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收入。

 

王文康闕

刻於94公元、東漢永元六年。

這是一九八0年七月在成都東郊一座明代墓內的兩塊墓門抵石之一。

現存:石現藏成都市博物館。

墓闕石闕

文物出版社之《中國漢闕》一書中。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收。

 

王君平闕

刻於97公元、東漢永元九午。

這是一九八0年七月在成部東郊一座明代墓內發現的兩塊墓門抵石之一,銘文錦於闕石正面偏上部分。

現存:石現藏成都市博物館。

墓闕石闕

文物出版社之《中國漢闕》一書中。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收入。

 

王稚子闕

刻於105公元、東漢元興元年。

全稱《漢克州刺史雛陽令王瑛)稚子闕》。在四川新都彌牟鎮。

現存:西闕十六字在清雍正九年(1731)沒入溝中。

墓闕石闕

文物出版社之《中國漢闕》一書中。上海藝苑真堂社有影印本。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收入。

 

幽州書佐秦君神道闕

刻於105公元、東漢元興元年。

1964年在北京西郊石景山發現。隸書陽文三行十字"漢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左右兩闕同文。

現存:現存北京白塔寺石刻博物館。

神道闕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東漢碑刻的隸書》輯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賈武仲妻馬姜墓記

刻於106公元、東漢延平元年。

一九二七年在洛陽、孟津、宴師三地的接壤處王窖付出上。

現存:現存北京白塔寺石刻博物館。

墓碑

出版刊物: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

 

 

陽三老石堂畫像題記

刻於106公元、東漢延平元年。

清光緒間1875-1908)山東曲阜出土。曾歸長白端方等。今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現存:今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畫像題記

出版刊物: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

 

 

子游殘碑

刻於115公元、東漢元初二年六月刻。

 

民國二年(1913)在河南安陽出土。後歸姚貴昉,又歸天津王竹林。

現存:上段、今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下段、今在河南安陽市文化館

政功碑

出版刊物: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

 

祀三公山碑

 

刻於117公元、東漢元初四年。

全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稱《大三公山碑》。清翁方綱考為東漢元初四年(117)。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為元氏縣令王治歧在元氏縣城外訪得

現存:今在元氏縣西北封龍山下。

山神廟神碑

山東滕縣有翻刻本。上海藝苑真貿社有影印本。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隸上》收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太室石闕銘

刻於118元、東漢元初五年四月刻。

也稱《嵩山泰室石闕銘》、《中岳泰室石闕銘》分東西兩闕。在河南登封中岳廟前,與《嵩山少室石闕銘》《嵩山開母廟石闕銘》合稱為《嵩山三闕銘》。

現存:在河南登封中岳廟前。

神廟神闕

上海藝苑員貸社有影印本。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榻本。

 

延光殘碑

刻於125公元、東漢延光四年八月。

清康熙六十年(1721)往山東諸城超然台故址出土,乾隆二十九年(1T7刁移置諸誠縣內堂束垣。民國元年(191乃又移問學宮。

現存:在現藏山東諸城博物館。

政功碑、戰爭勝利所立。

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隸》下收入。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陽嘉殘碑

 

刻於133公元、東漢陽嘉二年(133)刻。

《少仕州郡等字殘碑》《黎陽令殘碑》東漢陽嘉二年(133)刻。清汪鋆推為永和元年(136)。清光緒元年(1875)往山東曲阜出上。光緒十八年乃遭大火焚毀。

現存:光緒十八年 (1892)遭大火焚毀。

政功碑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延年石室題字

刻於135公元、東漢陽嘉四年三月刻。

 

東漢陽嘉四年(135)三月刻。清光緒二十四年在四川巴縣山中發現。後運至京師。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現存: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石室題字

《中國書法見首大辭典)收入91頁。

 

裴岑紀功碑

刻於137公元、東漢永和二年八月立。

全稱《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隸書。六行,行十字,碑在新疆巴里坤。清雍正七年(1729)岳銘琪獲石,移入將軍府,十三年(1735)引又移置城西北關帝廟前。

現存:碑在新疆巴里坤。

政功碑、戰爭勝利所立。

《上海神州國光集》收入。

藝苑真賞社有影印本。《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沙南侯獲碑

刻於140公元、東漢永和五年刻。

《沙南侯碑》《伊吾司馬侯綺題字》隸書。六行,殘存二十餘字。東漢永和五年(140)刻。在新疆鎮西煥彩溝。

現存:在新疆鎮西煥彩溝。

政功碑、戰爭勝利所立。

有天津康氏翻刻本。上海《神州國光集》收入

 

北海相景君銘

刻於143公元、東漢漢安二年八立。

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也稱《景君碑》東漢漢安二年(143)八立。碑原在山東濟寧任城縣,後移濟寧縣學。

現存:碑原在山東濟寧任城縣,後移濟寧縣學。

政功碑

翻刻本上海藝宛真賞社有影印木。

 

文叔陽食堂畫像題字

刻於144公元、東漢建康元年八月十九日刻。

石在山東魚台几陽山,道光十三年(1833)

現存:碑原在山東濟寧任城縣,後移濟寧縣學。

畫像題字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中國書法藝術秦漢。

 

石門頌

刻於148公元、東漢建和二年十一月刻。

全稱《司隸校尉拋為君頌》也稱《楊孟文頌》東漢建和二年(148)十一月刻。摩崖隸書。王升撰文。在陝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

現存:在陝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

摩崖石刻、竣工完成所立。

上海書畫出版社、北京文物出版社均有影印本台灣大眾書局有影印本《舊揭石門頌》。

 

元嘉元年畫像題記

 

刻於151公元、東漢元嘉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立。

東漢元嘉元年(15l)八月二十四日立。一九七二年五月於山東蒼山縣城西城前村南北朝慕葬中出土。此墓採用了東漢畫像石十石。其中有題記者二石。

現存:無紀錄

畫像題記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中國書法藝術 秦漢。

 

乙瑛碑

刻於153公元、東漢永興元年立。

全稱《漢魯相丕瑛置百石卒史碑》也稱《漢魯相請置百石卒史碑》《孔穌碑》東漢永興元年(153)立。在山東曲阜孔廟。

現存:在山東曲阜孔廟。

孔廟廟碑、記載公文之事,由官方所立。

北京文物出版社、台灣大眾書局、蕙風堂、天山書局、中華書畫出版社均出有影印本。收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孔謙殘碑

刻於154公元、東漢永興二年七月刻。

又稱《孔謙碣》《孔德讓碑》。東漢永興二年 (154)七月刻。孔德讓為孔子二十世孫。

現存:在山東曲阜孔廟。

墓碑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 上。

中國書法藝術 秦漢。

 

李孟初神祠碑

 

刻於154公元、東漢永興二年六月刻

全稱《漢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神祠碑》。東漢永興二年(154)六月立。清道光年間(18211850)白河水漲沖出。咸豐十年(1860)金梁移置南陽府署。

現存:現在河南南陽西南臥龍崗漢碑亭內。

神廟神碑、記載修建事宜。

上海藝苑真賞社有影印本。

 

王君平闕側銘

刻於155公元、東漢永壽元年七月刻。

《王君平闕》右側上部。銘文漫浦而不可識者數字,又鐘車在裝載時鐘損數字,今尚存者,計一白零八字。其字之多,在漢闕刻石中,較罕見。

現存:無紀錄

墓門墓闕

收入文物出版社《中國漢闕》一書中。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

 

禮器碑

刻於156公元、東漢永壽二年霜月立。

全稱《漢魯相韓敷造孔廟禮器碑》也稱《韓勒碑》、《修孔子廟器碑》、《韓明府修孔廟碑》等。東漢永壽二年 (156)霜月立。石在山東曲阜孔廟。

現存:石在山東曲阜孔廟

孔廟廟碑、記載修禮器之事,由官方所立。

文物出版社有《漢禮器碑》台灣大眾書局有影印本《漢禮器碑》蕙風堂、天山出版社、日本二玄社《漢禮器碑》、上海書畫出版社《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劉平國治路頌

刻於156公元、東漢永壽四年八月刻。

全稱《漢龜茲左將軍劉平國冶路頌》。東漢永壽四年(158)八月刻。摩崖書。在新疆天山南路阿克蘇屬賽木里東北大山中。清光緒五年(1879)為施均甫發現。

現存:新疆天山南路阿克蘇屬賽木里東北大山中。

摩崖書、戰爭勝利所隸屬政功類。

上海《神州國光集》《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鄭固碑

 

刻於158公元、東漢延熹元年四月立。

全稱《漢郎中鄭固碑》。隸書。雍正六年(1728)李鵰得原碑下右角存二十四字。乾隆四十三年(1778)李東湛又得中段存10字。額篆書"漢故郎中鄭君之碑"八字。

現存:碑在山東濟寧。宋時即已漫漶。

墓碑

上海藝苑真賞社,商務印書館有影印本。《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收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張景造土牛碑

刻於159公元、東漢延熹二年立。

又稱《張景造土牛碑》東漢延熹二年(159)立。一九五八年在河南南陽出土。

現存:現存南陽市西南臥龍崗漢碑亭內。

廟碑、屬紀事碑類,記載修建土牛之事。

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漢張景碑》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隸》()、《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倉頡廟碑

刻於162公元、東漢延熹五年正月立。

碑在陝西白水縣史官村倉頡廟。據清王神,字多漫憾,存二百多字,為漢隸中之小字。

現存:碑在陝西白水縣史官村倉頡廟。

神廟碑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

 

孔宙碑

刻於164公元、東漢延熹七年七月立。

孔笛為孔子十九世孫。此碑宋時已著錄很多。傳世拓本可信者最早為明榻本,第九行"凡百耶高"""字完好。

現存:在山東曲阜孔廟。

墓碑

文物出版社、台灣大眾書局有影印本《漢孔宙碑》《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塌本。

 

封龍山頌

 

刻於164公元、東漢延熹七年七月立。

也稱《封龍山碑》東漢延熹七年1641十月立。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為元氏知縣劉寶楠訪得。移置城中文清書院。

現存: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

神碑、記載祭四山神之事。

文物出版社《書法叢書第五輯》、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隸》中均收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西嶽華山廟碑

刻於165公元、東漢延熹八年四日立。

簡稱《華山碑几郭香察書。東漢延熹八年1165:四日立。碑在陝西華陰丙嶽廟中,明嘉靖二十四年1555毀於地震。

現存:明嘉靖二十四年1555毀於地震。

神碑、記載祭四山神之事。

台灣大眾書局有影印本《西嶽華山廟碑人《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鮮干璜碑

刻於165公元、東漢延熹八年四日立。

全稱《漢雁門太守鮮于磺碑》。一九七二年在天津市武清縣高付出土。通碑字迦清晰完好。是建國以來所發現的最完整、字文最多的漢碑。

現存:現存天津市歷史博物館。

政功碑

文物出版社出版《漢鮮于磺碑》影印本。《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入。

天山書局。

 

史晨碑

 

刻於168公元、《史晨前碑》 東漢建寧二年(169)三月刻。《史晨後碑》東漢建寧元年(168)四月刻。

前碑刻《魯相史晨祀孔子奏銘》也稱《魯相史晨孔廟碑》《史晨請出家穀祀孔廟碑》通常稱《史晨前碑》 東漢建寧二年(169)三月刻。後碑刻《魯相史晨饗孔子廟碑》通常稱《史晨後碑》東漢建寧元年(168)四月刻。

現存:碑在山東曲卓孔廟。

孔廟廟碑、記載修公文之事,由官方所立。

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漢史晨碑台灣大眾書局、中華書畫出版社、蕙風堂、天山社、均出了影印本《漢史晨前后碑九《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北京圖書館藏明拓本。

 

建寧殘碑

刻於168公元、東漢建寧元年九月刻

一九七六年在山西臨椅縣城關翟村出土。

現存:現藏運城地區博物館。

墓碑

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刊)第四輯縮印輯入。

 

張壽碑

 

刻於168公元、東漢建寧元年五月刻。

全稱《漢竹邑侯相張壽碑》也稱《張仲吾碑》在山東城武。宋有著錄。明時被人改斷為碑座,只存上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知縣林紹龍訪得,並刻題記嵌於碑鑿孔處。

無紀錄。

墓碑

上海藝苑真賞社有影印本。

 

衡方碑

刻於168公元、東漢建寧元年九月立。

《漢故衛卿衡府君之碑》。存世所見最早榻本為明榻本,首行""字不損。

現存:山東泰安岱廟。

政功碑

上海文明書局有影印本。《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夏承碑

刻於170公元、東漢建寧三年六月立。

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也稱《夏仲克碑》。宋元祐時1086-1094在四川資州山。今存河北永年縣,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唐耀重刻。

現存:明嘉靖時(1522566)遭地震裂毀。

政功碑

華氏本有正書局影印。科普出版社《中國歷代書藝概覽》有局部影印圖版。文物出版社、台灣中華書畫出版社有影印本《夏承碑》

 

孔彪碑

刻於171公元、東漢建寧四年七月立。

全稱《漢博陵太守孔彪碑》。碑在山東曲阜孔廟。此碑宋人多有著錄,存世最好撮本為羅氏明塌本,今在故宮,二行""字完好。

現存:碑在山東曲阜孔廟。

墓碑

有正書局、藝苑真賞社均有影印本。

 

西狹頌

刻於171公元、漢建寧四年(171)六月十三日刻。

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翁西狹頌》也稱《李翁碑》《惠安西表》摩崖書。在甘肅成縣摩崖。

現存:在甘肅成縣摩崖。

摩崖石刻、竣工完成所立。

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漢西狹頌》《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北京圖書館藏明拓本。

 

楊叔恭殘碑

刻於171公元、漢建寧四年(171)七月立。

全稱《漢仇州刺楊叔恭殘碑》。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在山東鉅野昌莒集出土。歸馬邦玉,後歸端方、周進等人。

現存: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政功碑

有翻刻木。周進《居貞草堂漢晉石影》輯入八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

 

陠閣頌

刻於172公元、東漢建寧五年二月刻。

全稱《漢李翁析里橋郁閣頌》也稱《漢李翁陠閣頌》東漢建寧五年(172)二月刻。摩崖書。

現存:在陝西略陽白崖。

摩崖石刻、竣工完成所立。

上海神州國光社有影印本。。《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楊淮表記

刻於173公元、東漢熹平二年二月刻。

又稱《司隸校尉楊淮表記》《卡玉過石門頌表記》等。東漢熹平二年(173)二月刻。摩崖書。在陝西褒城石門西壁。現刻石移置漢中市博物館。

現存:現刻石移置漢中市博物館。

摩崖石刻、竣工完成所立。

上海藝苑真苑社有影印本。科普出版社《中國歷代書藝概覽》有局部影印圖版。《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收入。

 

魯峻碑

刻於173公元、東漢熹平二年四月立。

稱《漢故司隸校尉忠惠父魯君碑》、也稱《魯忠惠碑》。東漢熹平二年(173)四月立。在山東濟寧縣學。

現存:在山東濟寧縣學。

政功碑

明拓本第七行"董督"""字完好。有翻刻本。上海藝苑真賞社、有正書局有影印本。

 

熹平殘碑

刻於173公元、東漢熹平二年十一月立。

東漢熹平二年(173)十一月立。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為黃易在曲阜東郊訪得。殘碑現在山東曲阜孔廟。

現存:殘碑現在山東曲阜孔廟。

廟碑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

 

耿勳表

刻於174公元、東漢熹平三年四月刻。

全稱《漢武都太守耿勳表》也稱《耿勳碑》東漢熹平三年(174)四月刻。在甘肅成縣天城山。

現存:刻石宋已漫患。

摩崖石刻、竣工完成所立。

《中國書書法大辭典》上。

 

婁壽碑

刻於174公元、東漢熹平二年正月立。

全稱《漢玄儒先生婁壽碑》石舊在湖北襄陽光化縣,久伕。

現存:石舊在湖北襄陽光化縣,久伕。

政功碑

傳世可信樹本為明華夏真賞齋宋樹本山東濟寧有重刻本及其它翻刻本。

 

堂谿典嵩高山請雨銘

刻於175公元、東漢熹平四年刻。

又名《嵩高山石闕銘》誤稱《季度銘》 東漢熹平四年(175)刻。在河南登封,刻於《開母廟西闕銘》之下。

現存:在河南登封。

神廟神闕

《中國書書法大辭典》上。

 

熹平石經殘字

 

刻於175公元、東漢熹平四年刻。

傳為蔡邑書。東漢熹平四年(175)刻,為官方校正《五經》文字刻石。建於洛陽太學。有《書》《詩》《儀禮》《公羊傳》《論語》共四十八石。

現存:幾經兵火徙亂,蕩失無存。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館也藏有殘石。。

文獻碑有《書》《詩》《儀禮》《公羊傳》《論語》共四十八石。

。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隸》、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干吵第九輯均收有影印圖版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部分圖版。

 

韓仁銘

刻於175公元、東漢熹平時一月年刻。

全稱《漢循吏故聞熹長韓仁銘》。碑原在河南茉陽。金正大五年(1228)為茉陽令李輔之發現。清康熙年間曾一度遺失。后又發現,移茉陽縣署。

現存:一九二五年遷置眾陽第六中學內。

墓碑

上海商務印書館有影印本《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清初拓本。

 

尹宙碑

刻於177公元、東漢熹平六年(177)四月立。

全稱《漢豫州從事尹宙碑》元皇慶元年(1312)河南部陵縣達魯花赤阿八赤在有川(今長葛縣)發現此碑,移置鄔陵孔廟。未久即沒人土中。明萬歷年間1573-1619石復出,重置孔廟。

現存:一九二五年遷置眾陽第六中學內。

墓碑

有翻刻本。上海藝苑真實社有影印本。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干》第九輯收人縮印圖版。《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平山君碑

刻於178公元、東漢光和元年四月立。

全稱《漢樂浪佔蟬平山君碑》考為東漢光和元年(178)四月立。日本今西龍於大正二年(1913)在朝鮮平安道尤岡郡(即漢樂浪郡積蟬縣遺址)發現。

現存:朝鮮平安道尤岡郡。

政功碑

日本平凡社《書道全集》縮印收入。

 

祀三公山碑

刻於181公元、東漢光和四年四月立。

《小三公山碑》也稱《無極山碑》 東漢光和四年(181)四月立。在河北元氏縣。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移置元氏文清書院東廂。

現存: 無記載

神碑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

 

昭覺石闕

刻於181公元、東漢光和四年四月立。

一九八三年二月出土於四川省昭覺縣四開區好穀鄉。隸書。石後來被回填掉。

現存:四川省昭覺縣四開區好穀鄉石後來被回填掉。

墓門墓闕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文物出版社即發行之《中國漢闕》收入。

 

王舍人碑

刻於183公元、東漢光和四年四月立。

東漢光和六年(183)四月立。一九八二年於山東平度縣侯家付西漢墓區出土。

現存: 無紀錄。

墓碑

中國書法加-九八五年第三期收入,并有於書亭《新出上的漢《王舍人碑》一文,介紹碑發現經過等。

 

白石神君碑

刻於183公元、東漢光和六年立。

漢光和六年(183)立。碑原在河北元氏蘇莊本廟。后移縣學。

現存:碑原在河北元氏蘇莊本廟。后移縣學。

神碑

。上海藝苑真賞社有影印本。《中國美術全集》。

 

張表造虎函刻石

刻於183公元、東漢光和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刻。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山東東平出土 今藏山東濟南圖書館。

現存:今藏山東濟南圖書館

政功碑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1》收入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

 

曹全碑

刻於185公元、漢中平二年十月立。

明萬曆初在陝西邵陽舊城出土。清康熙十一年(1672)因後,碑有斷裂。

現存:現在陝西西安碑林。

政功碑

台灣大眾書局均有影印本《漢曹全碑》《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張遷碑

刻於186元、東漢中平三年-2月立。

全稱《漢故  城長蕩陰令君表頌》也稱《張遷表》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君表頌

現存:現在山東泰安岱廟。

政功碑

文物出版社、台灣大眾書局有影印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榻本。

 

趙圍令碑

刻於190公元、東漢中平三年-2月立。

東漢初平元年(190)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漢故圍令君之碑》。碑原在河南南陽,久伕

現存:碑原在河南南陽,久伕。

政功碑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傳世原石掛木少。有清黃易藏舊拓本。有翻刻本。

 

建安六年殘碑

刻於201、東漢建安六年刻。

《吹角壩摩崖》、《嚴季男刻石》。

現存:石原在四川纂江,後被遵義鄭氏移嵌貴州吹角壩崖壁。

墓碑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樊敏碑

刻於205公元]、東漢建安十年刻。

全稱《漢巴郡太守樊敏碑》東漢建安十年(205)刻。碑在四川雅州蘆山。宋人已有著錄,一度伕失,清道光年間(1821-1850)再次訪得。有說重出者為重刻,非原石。

現存:碑在四川雅州蘆山。宋人已有著錄,一度伕失。

政功碑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王暉石棺題銘

刻於212公元、東漢建安十七年六月。

一九四一年夏,在四川蘆山縣城南三里石羊村漢墓中出土。

現存:無紀錄

墓碑石棺題銘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本研究整理)

 

四、東漢隸書刻石的漢碑刻石種類歸類

 

本研究整其中包括碑、摩崖、石闕、畫像題字、碑額、刻石、墓誌、界石、買地卷等。本研究把東漢期的漢碑劃為九類,分別為︰1)神碑:以《祀三公山碑》、《封龍山碑》、《白石神君碑》、《西嶽華山廟碑》為代表的歌頌神冥靈驗者的“神碑”。此類作品架構嚴謹,體態端方,波磔俊俏,氣勢開張,構成了“威嚴書風”, 的群體。2)廟碑:以孔廟三碑《乙瑛》、《禮器》、《史晨》為代表的記述祖廟祭祀與修造者的“廟碑”。廟碑通常法度嚴密,是“完美高尚”、“足資楷模”的標準八分,但失之謹飭。一類為歌頌個人德行者。3)政德碑:《裴岑紀功碑》、《曹全碑》、《張遷碑》等等;如《曹全》以清瘦、流美、飄逸勝;《張遷》以凝整、拙樸、強勁勝。4)墓碑:《君碑》、《夏承碑》、《孔廟碑》、《衡方碑》、《樊敏碑》、《尹宙碑》等等。此類碑是東漢碑刻的重頭戲,所占比例大,分佈面積廣,時間延續長。就書風而言,不像前兩類死守法度,端嚴謹飭,而是容顏迥殊,互異其致。《衡方》以豐茂、古濃、峻嚴勝;《夏承》以奇古、渾圓、肅穆勝;《孔廟》以疏宕、灑脫、秀美勝。5) 摩崖類紀念碑:紀念土木工程峻工而刻的紀念碑:以“摩崖三頌”(《石門頌》、《西狹頌》、《閣頌》)為代表。摩崖刻石的最大特點就是石面本身不像石碑那樣光潔平整,面積也比碑不知大多少倍,書寫時完全“因形就勢”,加之紀念碑無須神碑、廟碑以及墓碑那樣神聖莊重,因而成就了此類作品在書風上蕭散飄逸、寬博雄放、真率自然的共同審美特徵。6)文獻碑類:《熹平石經》的刊刻是一項好浩大的文化工程,由東漢王朝皇家出面主持,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刊刻儒家經而漢代《熹平石經》是中國最著名最早的儒家石經。《熹平石經》代表性的石刻當推漢靈帝熹平年間為正定七經文字,奉詔將儒學經典《周易》、《尚書》、《魯詩》、《禮記》、《春秋》、《公羊傳》、《論語》刻石建於洛陽太學門,其規模之大,書刻之精,一時無雙。7)畫像題字類其他如題字、墓記、石經為石闕一類,代表作有《陽三老石室畫像題字》、《君長題字》、《馬姜墓記》、等。此類作品,除石經書寫工整、法度嚴密外,其他幾種都較隨意草率。這是因為它們的地位和作用次于墓碑的緣故。但從藝術的角度看,漫不經心的“隨意”與“草率”,卻往往使作品自然地流露出“真趣”,因而佳構時出。8)石闕類:石闕類可細分兩小類ㄧ為神道闕、一為墓道闕,神道闕代表有《太室石闕銘》從作品產生的時代來看,漢字書法史正逐步完成看由秦篆向漢隸演變的 "隸變"過程,漢隸也逐步進入成熟期。出現於這場演變尾聲之時的《太室石闕銘》 可以說是這場演變史上一個不可缺的注腳。墓道闕代表以《王文康闕》、《君平闕側銘》漢代石闕,以四川為最多,計約占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三。近年來又陸續有所發現,《昭覺石闕》則為其中之一種。此石文字刻在闕的角石.一石表上面,石表呈梯形狀,已斷裂為二截,書為隸體,簡勁古雅。用筆稚拙,不具波挑,意在篆隸間,而筆勢奇逸飛動,又儼然隸中之草了。9)買地卷類:《大吉買山地記刻石在諸多漢碑之中能見到這樣的摩崖刻石,見到似這般迫異於廟堂文字、呈現出民間書風的刻石,當是另有一番情趣的。

 

五、結論

漢碑的書寫者,一般是當時有名的善書官吏,所寫的字必須是典雅的官方文體字,而漢簡的書寫者,大都是民間的無名氏,所寫的字也是民間流行的俗書體。漢碑的文字是書寫在崖壁上或碑石上,書寫的面積大寸字體亦大,在章法佈局上應規入矩井,工整端莊,寸嚴謹慎重,大方統一,漢碑的文字絕大多數是隸書,字形呈扁方形,篇章行距大都是橫寬豎窄。其書雖受規矩所限低由於書寫者的氣質不同、地域不同,時間先後不同,仍表現出精細、飄逸、厚樸、高古、奇縱等風格,東漢早期僅有的刻石如《萊子侯刻石》、《三老諱字忌日刻石》、《開通褒斜道刻石》、《大吉買山地記刻石》、《司馬長元石門題字》無論用筆,還是結字都有著共同的美學特徵︰圓潤渾穆,寓健于柔,盡用篆法即康南海所謂“以篆筆作隸者;有波磔意蘊,但無明顯挑法。故拙樸內涵,自然率真,饒有古趣。因此,顯現上下結字給人的印象是既不像《雲夢簡牘》那樣具有典型的古隸特徵,亦不像《石門頌》那樣具有鮮明的八分特點,全然介乎兩者之間。透過它們不難看出《石門頌》、《楊淮表記》,以及后來的《泰山金石峪》、《四山摩崖刻經》等圓渾雄放、蕭散古穆一路作品的裔承關係。中期著名的刻石有《子游殘石》、《祀三公山碑》、《太室石闕銘》、《陽嘉殘碑》、《裴岑紀功碑》、《北海相景君銘》數種,可以粗略地劃分為個組合︰《殘石》、《殘碑》為一組,是已高度成熟的八分書;《太室》、《裴岑》為一組,是波磔挑法不甚顯明,饒有籀篆意趣,介乎古隸、八分之間的作品,因而與早期的幾種刻石有某種共通之處;《祀三公山》與《君》為一組,是體在篆隸之間的兩件作品。用筆方折外拓多姿,銳氣逼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與桓、靈時期《張遷》、《西狹》、《鮮于璜》,以及吳之《天發神讖》諸碑之間的淵源流變關係。東漢盛行樹碑立傳之風,尤以桓、靈兩朝為最。作為官定文字的隸書,因之步入了燦爛輝煌的時代,出現了流派紛呈、風格殊異、傑構林立的局面。就刻石的形製來看,不外碑、墓志、摩崖、造像記幾類。人們往往根據實用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形製,書寫特定的文辭。由於場合莊嚴的程度不一、刻石形製的不同,因而書寫風格也有很大差異。漢碑到了後期受了上層統治者規範化、標準化的影響,藝術性逐漸沒落。

 

參考文獻 

 

書籍

[1] 劉正成主編,1989,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旺文出版社。

[2] 周俊傑,唐讓之主編1993,書法知識千題博遠出版社。

[3] 張啟亞主編1999,中國書法藝術—秦漢文物出版社。

[4] 尹旭著,1999中國書法美學簡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5] 從文俊著,1999中國書法美學簡史—先秦,江蘇教育出版社。

[6] 華仁德著,1999中國書法美學簡史—兩漢,江蘇教育出版社。

[7] 趙平安著,1993,隸變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

 

學位論文     

[1] 吳淑娟,2004,漢代隸書及其教學之研究---以漢碑書法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教學。

[2] 洪然生,1999書法與政治關係之研究─以兩漢、魏晉南北朝為研究範圍,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大陸期刊

[1] 柯遇霖,2004,張遷碑及其書法藝術,福建福州閩江學院學報,25卷第一期pp.118-117

[2] 王子今,2004,封龍山頌與白石神君碑北嶽考論,文物春秋,第四期,pp.1-6

[3] 成志強2004古代的隸書發展與鼎盛時期,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卷第九期,pp.439-441

[4] 趙大軍2004《曹全碑》看東漢風格體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育學報20卷第七期,pp.58-59

 

台灣碑帖書籍

[1] 乙瑛碑,1998,蕙風堂出版社

[2] 禮器碑,1998,蕙風堂出版社

[3] 史晨前後碑,1998,蕙風堂出版社

[4] 曹全碑,1998,蕙風堂出版社

[5] 張遷碑1998,蕙風堂出版社

[6] 石門頌1998,蕙風堂出版社

 

 

大陸碑帖書籍

[1] 乙瑛碑,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2] 禮器碑,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3] 史晨前後碑,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4] 曹全碑,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5] 衡方碑,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6] 張遷碑,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7] 封龍山頌,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8] 石門頌,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9] 陠閣頌,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10] 鮮于璜碑,2001,上海書畫出版社

[11] 漢三老諱忌日碑,2002,榮寶齋出版社

[12] 倉山畫像石題記,2002,榮寶齋出版社

[13] 孔宙碑,2000,吉林文史出版社

[14] 夏承碑,2000,吉林文史出版社

[15] 尹宙碑,2000,吉林文史出版社

[16] 婁壽碑,2000,吉林文史出版社

[17] 韓仁銘,2000,吉林文史出版社

[18] 華山廟碑,2000,吉林文史出版社

 

日本碑帖書籍

[1]乙瑛碑,1988株式會社二玄社。

[2]禮器碑,1988株式會社二玄社。

[3]史晨前後碑,1988株式會社二玄社。

[4]曹全碑,1988株式會社二玄社。

[8]石門頌,1988株式會社二玄社。

[9]西峽頌,1988株式會社二玄社。

 



[1]周俊傑、唐讓之,1993,書法知識千題,博遠出版社,台,p.422

[2]周俊傑、唐讓之,1993,書法知識千題,博遠出版社,台北,p.426

 

[3]洪然生,1999 書法與政治關係之研究─以兩漢、魏晉南北朝為研究範圍,pp53-75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