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局理論探討組織知識分享
劉世傑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
壹、前言
根據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導入實務的調查與經驗顯示,企業員工對「知識分享」的怯步,甚至排斥,主要原因不外乎:「我不知道對方要那一方面的知識,以及如何分享知識?」、「這些知識是我個人在職場上賴以生存的專業知能,隱藏這些 know-how 才是我個人的競爭優勢」、「怕公司有些同事會撿別人所分享的現成知識而凌越自己」、「怕自己的知識不夠專業而不好意思分享」等。但整體而言,這些公司員工也都了解知識分享的好處,並且正面肯定若能得到別人所提供的有用知識,的確有加速自己競爭力與學習成長的催化作用。運用賽局理論(Game Theory)的分析方法,將有助於發展出員工與公司雙贏的經營策略。在創造雙贏的賽局中,如何改變賽局進行的模式,要比打倒對方還要來的重要。在一個企業裡,大多數員工其實都知道,多分享多學習是提高競爭力最好的方式,但在個人利益衝突與缺乏互信的考量下,員工卻因為害怕自己競爭力會因分享而降低,故選擇了藏私一途。對企業員工而言,員工選擇藏私的自利行為,並不會因此降低員工個體的競爭力,但對企業而言,越多藏私型的員工,其整體競爭力將遠低具有互信與分享文化的企業。所以藏私守成會隨著產業競爭的轉型發生空洞化現象,可是知識分享卻可讓企業組織具有更高的整體競爭力,更能讓企業邁向價值化與防止空洞化的最佳良藥。從文中所提及的競爭力報酬結構為例[1],若甲乙雙方均藏私,其企業的總體競爭力遠較具有互信基礎而願意彼此分享知識的企業為低,因此,在一個具有知識分享文化的企業裡,員工越能無私的分享知識與經驗,所帶來的互動價值與競爭力提升,確實會比藏私守成的企業為高。因此由賽局理論可以看出,營造一個具有互信與分享的企業文化確實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當務之急。
一、賽局理論的定義
賽局理論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研究互賴型式的決策形成。它可應用於任何具有下列三個條件的社會情境:
1.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決策者,稱為賽局者(player),每個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行動方案的選擇,稱為策略(strategy)。
2.整個結果(outcome)須要是視所有賽局者對策略的選擇而定 。
3.對於各種可能的結果每一個賽局者都有明確的偏好順序(preference),因此可以對每一個結果的得益(pay-off)給定一個數字以表示這些偏好順序。從下棋、撲克等遊戲,直到許多不被認為是遊戲的各種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和軍事的衝突,都具有此類特性,也因此原則上都可適用於賽局理論的分析。
此理論的主要目標,是想僅藉形式化的推理,來決定賽局者為了要理性地追求其利益,會採取何種決策,以及如果他們真的如此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二、賽局理論的基本原則
(一)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不要向跟你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對象進行直接的對抗。
(三)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你與對手合作的利益將可能要大於對抗的利益。因此要設法尋求與對手合作的機會,而合作的基礎在於你對你的對手可以帶來多少的價值。
(三)當你必須倚賴你的對手才能產生價值,那你此時就受制於人。因此在賽局中要盡量使你的對手倚賴你,才能顯示出你在賽局中的價值與地位。
(四)如果想要不戰而退敵,你必須要事先能夠提出足以阻嚇他人的明顯事實證據。
(五)當你的對手有更重要的對手時,你在賽局中的地位與價值將會因此而提升。因為大家都想利用你、聯合你,且不想與你為敵。(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六)賽局中的遊戲規則如果由實力強的一方來訂定,那弱者將很難有獲勝的機會。此時弱者唯有尋求改變遊戲規則,或打翻棋盤,或另起爐灶。
(七)強者在賽局中一定要保留給弱者一些可以生存的空間,以避免弱者退出棋局,或做出意外的極端舉動。一個不會讓別人賺錢的人很難賺到錢。
(八)在賽局中求勝的原則就是盡量增加你的價值,可採取的手段包括選擇性的與對手合作、降低對手的價值、改變遊戲規則、改變遊戲的範圍、防止對手不理智的舉動…等。由於直接衝突與對抗多半只會減少賽局的整體價值,因此能避則避之。所謂賽局理論就是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來增加自己在賽局中的價值。
(九)通常只要參賽就會具有價值,但價值不會自動出現,參賽者必須要有能夠主動創造價值的策略性手段。
(十)只要你的發展不會直接威脅到他人,就不會引發對抗。對抗經常會帶來雙輸,因此要能避戰而不畏戰。能避戰是智者,不畏戰是強者,好戰是愚者,以戰求和是勇者。
(十一)不要與好戰者處於同一個戰場,盡量尋求在不同市場區隔中發展,而不要直接在同一個戰場上直接對抗。
(十二)在複雜世界中,沒有真正的零和賽局,永遠都存在可以互利、妥協的雙贏空間。
(十三)賽局中的勝利主要建立在自己本身的獲益程度,而不是建立在對手失敗的基礎上,慘勝就是失敗。
一、知識分享的意義
(一)知識分享的定義
Hendriks(1999)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的過程,當組織中的成員向他人學習知識的同時,就是在分享他人的知識,而「知識分享者」必須有重建(reconstruction)的行為,也就是說,必須具備知識去學習知識與知識分享。進行知識分享時,有二個不可或缺的主體,一是知識擁有者(knowledge owners),願意將自身的知識以某些方式,如演講或訴諸於文字等可形式化的方式將知識傳遞;另一是知識分享者(knowledge reconstructors),願意以傾聽、閱讀的方式去學習,再將所得到的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故知識分享乃為知識藉由有形或無形的方式在成員之間相互傳遞的過程,且經由此過程,將知識分享給他人,提高組織成員間對於工作相關知識上的增長與精進,並促進成員間增進情感、彼此信認、強化對組織之向心力和發揮個人潛能之功用。
(二)知識分享目的
知識分享目的在於解決企業內部既有的問題,而成功實行知識分享的組織通常可以清楚的知道如何分享知識以達到組織目標。因多人同時使用與分享知識,會促進新知識的創新,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可以降低成本與有效促進組織全面性的成功,同時避免個人重蹈他人覆轍(Baum
& Ingram, 1998;Gruenfeld, Martorana, & Fan, 2000);此外,知識分享亦可增進組織成員之間彼此的信任感、進而消除同事間相互猜忌、促進同事間情感流通和溝通,共同為提升工作績效而努力。
(三)知識分享重要性
組織為了能夠利用知識持續應付環境的快速變化,並且將其擴大到各個層級,必須要透過員工互相的合作及分享他們在組織內所知道的工作知識(Kym
and Joseph, 1998)。Argyris 與 Schon(1978)指出:「在組織中,個體之間互相溝通他們所瞭解與從別人身上所學習的知識是必須的,因為如果個體之間不互相溝通,那麼個體會學習成長,但是組織卻不會成長。」
(四)知識分享過程
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的過程,知識不像商品可以自由的被傳遞,當個人或組織取得新知時,個人或組織必須有重建的行為(reconstruction)將知識進行轉化(Hendrik, 1999)。
二、知識分享之理論基礎
因知識分享的涵蓋範圍廣泛,諸多學者的研究所提及的觀點亦有所不同,概略敘述知識分享的理論基礎以茲參考。以知識分享相關的研究觀點,約略可以分為交易成本、社會交換與IT 技術等四個研究方向,因各自的立論基礎與切入觀點均有所差別,但研究的關聯性都與知識分享有關,將對這些相關的研究作介紹與描述,也可提供做為未來的研究參考。
(一)交易成本的觀點
Davenport
& Prusak(1998)認為知識分享意願從知識擁有者的觀點來衡量,知識分享是一種知識市場的概念,知識買賣雙方願意進行交易。由於他們認為可以在知識分享與交換中得到好處,這種報酬歸納為三種,從重要性由高至低排列分別為:互利主義、聲譽與利他主義。交易成本指的是採購成本以外的隱含成本,包括搜尋成本、雙方協商的議價、簽訂契約的成本,以及事後監督交易進行的成本與違約成本。Williamson(1985)認為,交易成本起因於不完全的契約(Incomplete contracting),並進一步將交易成本區分為事前與事後兩大類。因此,在知識交易市場中,知識具有如商品一般的特性,而交易的過程中,一樣會有交易成本的因素存在。藉由交易成本的切入觀點對知識分享進行探討,是知識分享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社會交換的觀點
依Blau(1964)所提的觀點,人際之間的社會交換關係,乃是付出者並非以眼前可能得到的利益為主要考量,而是預期未來對方會以某種形式進行回報當作回饋。而「社會交換」不同於「經濟交換」之處,乃在於經濟交換是基於錙銖必較的「交易」(transaction)關係,社會交換卻是以「信任」為基礎。換言之,兩造之互動行為在於信任與長期性的相互回饋前提下,展開施與受的關係。合作或互惠等為基礎的社會交換模式,但若以廣義的社會交換觀點言之,若雙方參與者的互動行為過程主要是在交換報償,而且這個交換關係具有吸引力,則兩造之間將會繼續與對方互動(Münch,1993)。透過社會交換的研究觀點對知識分享進行探討,是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
(三)IT 技術的觀點
Armstrong
& Hagel(1996)認為網路社群的真正意義是它把人們聚集在一起,透過網路建立起互動的基礎,滿足了人類的基本需求─興趣、幻想、人際關係以及交易。而Anderson(1996)則指出,電腦傳達資訊的方式類似人際溝通的方式,而並非如傳統媒體的大眾溝通方式,所以在此環境中,消費者將化被動為主動。因此,藉由網路,消費者也可以是資訊的製造者而非傳統資訊的接受者。所以,在網路社群或網路社群中,知識的傳遞是與人際間的分享相類似的,而非大眾傳播的方式。Eriksson & Dickson 的研究結果顯示IT 在知識分享與創造的模式中屬於必要的角色,但是並不足夠去改善整個分享的行為。因此,知識分享的研究不能限於強調資訊科技的角色扮演,應該注意知識分享的科技面與社會面之互動。(王宜敏,2001)。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巫副院長
同樣的,由上述二個囚犯的困境,亦可推論於企業內知識分享與藏私文化的困境現象。在企業中的兩個員工,各自擁有自已所累積的相對競爭優勢,而這也是別人所無法獲得與模仿的。假設二位員工均藏私不分享,各自可維持其原始的競爭力指數各為6,即 (6,6);但若其中一位員工願意分享知識經驗,而另一位卻害怕分享知識給他人會降低自已的競爭力,故選擇藏私而不分享,則藏私一方的競爭力因吸收他人經驗知識而提高為8,但願意分享的一方因單方面分享且無法取得另一方的知識與經驗,因此其相對競爭力略降為5;另外,若兩者均願意真誠地分享知識與經驗,則因透過分享而產生互動,激盪出相對更高的競爭力,雙方的相對競爭力指數均提高為10。在一個企業裡,大多數員工其實都知道,多分享多學習是提高競爭力最好的方式,但在個人利益衝突與缺乏互信的考量下,員工卻因為害怕自己競爭力會因分享而降低,故選擇了藏私一途。對企業員工而言,員工選擇藏私的自利行為,並不會因此降低員工個體的競爭力,但對企業而言,越多藏私型的員工,其整體競爭力將遠低具有互信與分享文化的企業。
從上表所設定的競爭力報酬結構為例,若甲乙雙方均藏私,其企業的總體競爭力遠較具有互信基礎而願意彼此分享知識的企業為低,因此,在一個具有知識分享文化的企業裡,員工越能無私的分享知識與經驗,所帶來的互動價值與競爭力提升,確實會比藏私守成的企業為高。因此由賽局理論可以看出,營造一個具有互信與分享的企業文化確實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當務之急。
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1993)認為,知識社會中的知識呈高度專業化並具備高度生產力,此趨勢意味著兩種新要求:知識工作者要以團隊形式進行工作;知識工作者必須加入一個組織[6]。知識創造過程需要一個很長的週期,而且面臨著很高的失敗風險。同時,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生命週期,而且隨著知識存量的不斷增長,知識的生命週期在逐漸縮短。這在客觀上要求加快知識的創造進程。加速知識創造進程的有效組織形式是團隊合作,這對於團隊各方都是一種最優策略。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知識往往是個人價值和在組織中地位的體現。團隊中的個體知識在客觀上存在差異,知識的分佈是非均衡的,而且由於訊息的非對稱性,知識創造的合作無法進行監督和控制。個體有充分的動機隱瞞個人知識,而共享團隊知識。因此,團隊知識創造合作的背後很可能是不合作,甚至是競爭,而合作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假定在團隊中其它成員都合作的情況下,個體的不合作行為對於自身是一種最優策略,而對於其它個體則是一種最壞策略。個體的這種不合作行為在經過幾次博奕之後就會被組織的其它成員發現,此時個體採取不合作行為比合作行為更有利可圖,於是個體紛紛採取不合作行為。最終達到的均衡是團隊中的所有個體都不合作的最壞結果,而不是理想中的合作最優,因而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入了團隊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合作與競爭的“囚徒困境”。
團隊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合作與競爭的“囚徒困境”是知識管理的又一難題。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是建立一種協調機制,激勵合作者,懲罰競爭者。但是,知識創造過程中適度的競爭對於促進知識創造的動力和活力也是有益的。尋求於競爭與合作之間的一種團隊協調機制將是理想選擇。
陳永隆,「由賽局理論看知識分享與藏私」,威霆競爭策略研究中心,台北
(2002)。
謝淑貞,賽局理論,台北:雙葉書廊,pp8-16(1995)。
夏珍,「賽局高手」,五南書局,台北(2003)。
中央大學網站資料。http://cm.nsysu.edu.tw/~cyliu/paper/paper10.html(2004年
林行宜,「知識分享為企業管理加分」,經濟日報,台北(2004)
賈生華、疏禮兵,「知識特性及其引致的知識管理難題」,情報科學,第11
期(2004)。
鼎新知識學院網站資料。http://dsa.dsc.com.tw/class/km/km_class2.asp(2004年10月20日)
謝綺蓉譯,80/20法則,台北:大塊文化,Richard Koch(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