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新生母親親職壓力之探討
蔡淑英
嘉義大學家庭研究所研究生
第一章 緒論
這幾年每當新學期開始,都會討論到新生人數逐漸下降的問題,這是因為現在兩、三個,或一個甚至是沒有孩子的家庭佔了大多數,根據內政部(2006)統計,嬰兒之生育胎次主要為第1- 2胎,合占88.6%。因此每位孩子在家庭中個個都是寶貝。從小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下,父母對孩子有許多的關愛和期待。在孩子漸漸長大後,要入小學可說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根據盧美貴(1993)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國小新生入學對剛進入小學的兒童、
對於小一新生的家長而言,孩子上小學了,更代表一種新的責任、新的負擔。對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學習如何勝任小學生的身分。相應的家長也須配合孩子,調整家長的角色並考慮接踵而來的問題-像:如何協助孩子適應新的生活?如何陪著孩子養成好的學習態度與方法?如何引領孩子建立新的常規和時間的調整?等等與孩子進入小學的問題。總之家長們挖空心思就是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也擔心孩子是否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因此新生父母容易產生許多焦慮感、壓力,其中又以母親與幼兒的關係比較親密,所以更容易表現出身心的不安。
有許多的媽媽總是會非常緊張地問老師「老師,我的孩子在學校表現的如何?」;「老師我的孩子的程度如何?會不會跟不上別人呢?」或者說「老師,我的孩子就交給你了,我怕自己不會教」;「我覺得現在孩子很難教,我都不曉得他在想什麼!」;「我的孩子很難溝通,跟他講話都講不聽……」等難題。另外除了孩子本身教養問題外,又加上現在九年一貫的教育改革,有許多家長不清楚多元評量和創新教材的教法,因而讓他們更加感到壓力沉重。而且為了讓孩子比別人更具競爭力,憂心孩子的將來,因此如何讓孩子才藝才能比較出色等等家長面臨的煩惱,種種問題就形成了他們的壓力。
由於壓力是一種感受,所以當母親感覺到其可用的資源,不足以處理有關母親角色的改變及其需求時,此時她所知覺到的感受,即為親職壓力(Mulsow, Caldera, Pursley, Reifman, & Huston, 2002)。而目前對於母親的親職壓力近年來受到注意,有許多學者加以研究,表示此議題受到重視,如有:林寶玉,2003;游淑芬,1993;任文香,1995;洪榮正,2004;陳玲婉,2005;許學政,2005等人。
第二章 國小新生的特質及其與母親的關係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成長環境,孩子在其中學習生活技能、培養生活習慣、建立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依附等,家庭和孩子間,由此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關於家庭的研究,常會引用英國著名的曼徹斯特調查報告(1967)所言:「關於教育成就的主要因素在於家庭環境之內,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幾乎兩倍於社區和學校兩項因素的總和」(引自朱珊妮,2002)。郭靜晃(2005)也同樣談到家庭是培育個人成長的一個重要媒介,其對於個人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得知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主要在於人格發展、情感托付以及社會化的建立。而孩子進入學校是否能適應良好,是每個新生父母最關心的事情,尤其是負責打點孩子日常生活的母親,更是將孩子入學視為大事。因此在本章中先介紹學齡期孩子的身心、認知和認知的發展,再討論由於新生學童適應生活的現況,並且對於國小新生兒童的適應與母親之間的相關研究做說明。
壹、國小學齡兒童的發展階段特徵
入小學階段屬於學齡期,學齡兒童的年齡是六到十二歲。Philip 與 Barbara
Newman(1993)指出學齡期是親子關係、同伴友誼,以及參與有意義的人際交往等方面,能夠為兒童提供他們以後應付青少年期的挑戰所需要的社會技能的時期。學齡期也是Freud精神分析學者所指的潛伏期(六到十二歲),注意力轉向學校的課堂與遊戲中,對各種活動都很有興趣,對性別非常敏感,是同性相吸階段,男女生皆把自己侷限於同性團體中(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以認知發展學派來說Piaget 與 Inhelder(1969)提出,大約在六或七歲時,一種全新的思維形式便產生了,也就是所謂的具體運算思維(concreteoperational thought)。當兒童透過運用與具體運算思維相連繫的邏輯原理而採納了新的問題解決方法時,他們就會把這些原則遷移到他們對友誼以及自我評價的思考中(Philip 與 Barbara Newman, 1993)。以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來看國小學齡的兒童需具備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達到勤奮的人生發展任務。孩子需探索周遭的環境並學習一些基本技巧與成就,與友伴之間做社會比較,也在努力後體會成功滋味,然而如果屢次受挫會沮喪自卑,教師與友伴就成為重要社會代理人(蔡春美等人,2001)。
此外,從家庭生命週期來看學齡兒童,根據Duvell的劃分方式,是以最大子女生長過程及教育過程來做為階段的分期(引自王以仁,2000),共分為八個階段:
一、新婚夫妻
二、養育孩子的家庭
三、學前年齡孩子的家庭
四、小學年齡孩子的家庭
五、中學年齡青少年的家庭
六、孩子均已成年且離家的家庭
七、中年父母的家庭
八、老年的家庭
藍采風(1982)認為每一階段有其特有的需求與任務,完成每一階段的發展任務,才能順利進入下一階段,否則家庭會受到明顯的影響甚至瓦解而影響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在這八個階段中,國小學齡的兒童從初入學到青春期前是人生建立自信,培養勤勉習慣的黃金階段,及家庭生命週期當中,6歲到青春期這短短的數年是父母教養子女的黃金關鍵時刻。我們可知在孩子這麼重要的國小發展期,父母所擔負的親職叫養是相當重要也很沉重的。
貳、國小新生學校適應問題
Ladd 和Price於1987認為學校適應通常發生在個人接受不同的教學型態或跨越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引自何家儀,2003)。例如:目前國內的幼稚園和小學就是兩個很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在物質環境:學校規模、遊戲場所、桌椅大小和排列、教室的規劃等,與社會環境:上課時間與週數、
老師角色、師生比例、老師的班級經營方式、親師的互動等上有所不同,因此容易引發適應的需求。
在國小新生入學後,總會發現班上有幾個小朋友在學校生活方面適應不良, 深入了解其不適應的原因,有的兒童是過動兒童,因為個人特質因素使他在常規適應方面出現問題,
有的兒童是來自特殊家庭者,是家庭背景的因素影響了他的學校適應,有的兒童是因為換了新環境、新老師和新的同學,因為學校因素而使得他對於進小學就讀心存恐懼,凡此種種原因都會使國小一年級新生在學校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因此會影響到許多家長和小朋友對於進入小學一年級就讀是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所以國小一年級兒童學校適應一直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徐慕蓮(1987)指出,父母對剛上小學的子女,在期望與要求會提高,此階段的子女逐漸被要求學習獨立自主,自己處理生活週遭的一些事物,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連惠君(2000)認為此時期的父母如果能以關懷代替嚴厲、回應代替控制、鼓勵代替命命的教養方式,將有助於子女在學校課業表現及智力上的發展。
另外在這階段的孩子逐漸有了社交生活,鄭麗娟(2004)指出孩子開始以學校為中心,並慢慢拓展自己的生活圈與社交圈,在意學校的表現與師長、同儕的人際關係。
綜合上面的觀點,新生入學之後會面臨與幼稚園不同的環境和生活,另外還有老師和同儕的相處,需要去做調適,而且父母對於子女的要求也會因為上國小了而有所不同,這些改變除了小一的新生本身要調適,相對的父母也會隨之重新調整適應。
參、國小新生的適應與母親的相關研究
一、徐慕蓮(1987)的研究指出國小新生其父母管教態度較積極,較能給孩子支持鼓勵者,其子女較能遵守常規、和同學互助分享、學業成就也有較好的表現。
二、張介貞(1987)研究發現有學齡子女的職業婦女比無子女或有學前子女者生活改變量較大。
三、蔡淑美(2003)的研究雖指出父母的生活變化和生活適應不受新生子女變項(性別、手足數、出生序)的影響,不過研究中也發現受試者認為新生子女入小學一年級後生活作息、生活壓力及親職角色等都起了變化。
四、鄭麗娟(2004)對於長子女入學的父母做訪問,父母的心情感受是憂喜參半加壓力:父母憂心多,擔心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喜於孩子的成長,媽媽們覺得壓力很大。
綜合來看,此階段孩子需要母親協助適應學校生活,而母親有責任感,想幫助孩子能成功的進入小學,能融入適應小一的學校生活,因此當子女入學後會做一些變化,母親自然會產生壓力。
第三章 親職壓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當我們遇到壓力困難時,第一個想到依靠的地方總是我們的家庭,「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受到家的保護和支持之下,我們就是能多一份勇於逆境的勇氣,不過家庭中不可能永遠是風平浪靜,許多繁雜的家務,夫妻關係、婆媳關係或親子關係等錯綜複雜的問題,生活的壓力對個人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適量的壓力有益於個人的表現,但如果壓力超過中度量會造成潛伏的危害。
由於壓力種類與來源隨人類社會生活之變遷而改變,就現在而言,以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最為顯著(任文香,1995)。而對於母親來說每日接觸最頻繁的人事物就是家人和柴米油鹽醬醋茶等雜事,難免在忙碌之中逐漸累積壓力。
貳、親職壓力的理論
Hill 與Rodgers 認為,家庭從一階段轉至另一階段之特殊改變也會產生壓力(引自Klein
& White, 1996)。因此家庭中若有孩子要進入國小一年級,在生活作息上也會跟著有所變動或調整,例如有小一新生只讀半天會遇到接送的問題,或家課寫作的指導的問題等,而對於負責孩子大部份事務的母親來說面對孩子上國小一年級,生活也會連帶受到影響,這些親職的責任對母親而延可能會形成壓力,因此接下來將討論親職壓力的內涵與對於母親的影響
一、親職壓力的內涵
Abidin(1990)認為親職壓力(parenting
stress)是指父母在扮演親職角色時,在親子系統裡受到父母個人的特質,親子互動,子女特質及家庭情境因素的影響所感受到的壓力。洪榮正(2004)認為親職壓力是父母在對於父母角色行使或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因親子不同之特質或其他外在文化社會規範等情境因素,造成父母自責、焦慮與困難,自覺未能善盡父母之職責,所造成的內心感受。而陳婉玲(2005)談到親職壓力是認為父母親在履行父母角色時,因父母親個人的因素如個人特質、成長背景;孩子的因素如孩子氣質、年齡、健康狀況;夫妻的關係如情緒上的支持、親職角色分擔;及外在支持系統如親友網絡、社會資源等的阻礙,而產生焦慮、挫折、自責等心理感受。
二、親職壓力的模式
(一)Abidin 的親職壓力模式(長型)
親職壓力的產生係因為兒童的特質因素及父母對這些特質主觀覺知、理解(perception)及父母的特質因素所產生的結果(翁毓秀,1998)。Abidin根據多年臨床經驗,並參考許多學者的相關研究,於1976年提出了親職壓力模式(parenting stress model)(引自任文香,1995)。 Abidin當時研究的對象為三個月到十歲孩童的父母親。
Abidin認為親子系統中的壓力源(stressor),主要來自兩大領域:
1. 兒童領域(Child Domain):
是指孩子擁有某些特質,讓父母感到擔憂、困擾或精疲力竭;另外,在親子互動中父母對孩子行為表現的評價,也會影響父母的壓力感受。Abidin認為,兒童領域的壓力源主要來自六個方面,其中前四項與兒童本身的氣質特徵有關,後兩項與自己的父母之間的親子互動有關:適應性、過動/分心、要求、情緒、可接納性、對父母的增強。
2. 父母領域(Parent Domain):
指父母在履行親職角色時,父母自身的一些人格特質,以及某些情境因素,會影響父母對壓力的感受。Abidin認為,父母領域的壓力源主要來自七個方面,其中前三項與父母之特質有關,後四項與履行父母角色之情境有關:抑鬱、勝任感、對孩子的依附、角色限制、社交孤離、夫妻關係、父母的健康狀況。
除了父母領域與兒童領域的壓力源外,當有重大生活壓力事件發生時,如法律糾紛、工作升遷、失業、懷孕、離婚、家人死亡或收入減低等,也是額外的壓力源。
(二) Abidin 的親職壓力模式(短型)
Abidin 於1990 年時參考許多學者的相關研究,提出短型親職壓力模式,此模式不僅是長型親職壓力模式的縮版,它更指出親子互動失調直接影響親職行為。Abidin根據臨床經驗及其他相關研究認為此模式仍是可存在的。短型親職壓力量表的三個主要因素如下:
1、親職愁苦(patental distress):履行親職角色時,由於父母個人的因素,所造成對壓力的愁苦感受。包括勝任感、角色限制、與配偶的衝突、缺乏社會支持、抑鬱等。這個因素相當於長型量表的父母領域。
2、親子互動失調(paent-child dysfunctional interation):在親子互動中,父母覺得孩子與自己的期望相差甚遠,且很少感受到孩子的回饋與增強,此時父母會感到失望,與孩子有距離、親子關係失調。這個因素相當於長型親職壓力量表中的父母領域與兒童領域,為互動領域。
3、困難兒童(difficult child):孩子擁有某些特質,致使父母困擾、擔心,這些特質通常與氣質類似,但也包括經由學習而來的行為,如適應能力、情緒、需求度、活動量及問題行為等問題。這因素相當於長型親職壓力量表中的兒童領域。
三、親職壓力的量表
長型親職量表自1979年起,廣為研究者及臨床專家所使用,並陸續修訂(任文香,1995),其長型親職壓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 /Long Form,簡稱PSI/LF)。目的是測量父母在親子系統中可能影響到親職能力的壓力。該量表的Cronbach
α值為 .95,在國內有游淑芬(1993)用此量表做研究,從101題的題目中經由整理和因素分析後,選取88題形成正式量表,施測之後得到Alpha 值為 .95,重測信度為
.86,並以因素分析考驗其建構效度,結果不錯,可見該量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與內部一制性,並具有良好的效度。
由於該量表原有101題,填寫起來需要花很多時間,基於臨床工作者及研究者的需求反應,希望有十分鐘之內可以完成的簡要測量工作,因此Abidin於1990參考許多學者的相關研究,提出了短型親職壓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 /Short Form,簡稱PSI/SF),此量表有36題,分為三個分量表。任文香(1995)以之為研究工具,得到Cronbach α值為.95,並以因素分析考驗其建構效度,結果亦佳,可見該量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及內部一致性,並具有良好的效度。之後還有許多研究者都相繼用此量表。另外國內的學者有羅國英(2000)、洪榮正(2004)和陳玲婉(2005)與曾進行有關親職壓力量表的研究。
四、親職壓力的相關研究
為人父母本身即潛在著許多壓力,子女從嬰幼兒期、幼兒期、兒童前期、青少年前期、青少年後期到成人,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父母的關懷與照顧。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壓力產生(翁毓秀,1998)。蔡淑美(2003)指出子女學齡階段的父母主要的生活變化有:進入職場、放棄工作、教養方式改變、休閒活動減少、夫妻關係改變、生活步調緊湊、時間不敷使用、多重角色衝突、夫妻溝通減少、性生活減少、比以前更緊張焦慮,花費比以前多及被小孩綁住等,這些生活改變,都可能造成父母的不適應。由上面學者的論點可發現在學齡階段的父母遇到生活上的變化因此產生了不同的親職壓力。以下與母親的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的整理:
(一) 社經地位
許多研究發現,親職壓力與母親社經地位有顯著相關,社經地位越低的母親,親職壓力越高(游淑芬,1993)。Hastings於1991的研究亦指出婚姻狀態、教育程度、就業、收入與母親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也就是說,教育程度愈高,母親的焦慮症狀愈低;收入愈高,母親親職角色壓力愈低(Lewis,1989)。國內研究也指出相同觀點,教育程度愈高,母親的焦慮症狀也愈低、親職壓力也較低(馮燕,1992)。由此可知社經地位的高低與親職壓力的大小有相關性。
(二) 母親年齡
Jrrdan(1982)研究發現年齡大的母親較年輕母親壓力大(引自林寶玉,2003)。而Lewis(1989)則發現年齡愈高的婦女,親職角色壓力愈低;游淑芬(1993)研究指出30歲以下的母親比36歲以上者在擔任母親角色時較抑鬱、對自已為人母的力較沒信心。三人研究結果相符都認為母親年齡的大小對親職壓力有所不同。
(三)家庭結構
Amato(1993)提到在單親家庭中,由於單親家庭的經濟壓力及角色負荷沉重,常常為了家庭主計而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少,親子間的互動減少。而陳玲婉(2005)研究也發現親職壓力與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學童母親間達顯著差異。
(四)子女的性別
游淑芬(1993)的研究發現女孩的母親比男孩的母親感受較大的親職壓力。任文香(1995)發現子女性別對母親的親職壓力無顯著影響,此與洪榮正(2004)的研究結果一致。不過深究其子女年齡可發現,研究結果顯示親職壓力與子女性別有關的,其子女年齡大多為嬰幼兒;結果顯示親職壓力與子女性別無關的研究,其子女大概是幼稚園及國小階段的兒童。
總之對於影響親職壓力的產生的變項中著重於母親本身的相關的條件上和相對於子女的特質上。
第四章 結論
我們知道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變化都很重要,而母親扮演重要的教導者之角色。為了讓孩子能不輸給別人,能表現優異,她們會努力讓孩子越變越好,所以現代的母親親職壓力是相當大的,由於受到母親本身年齡、教育程度和職業與家庭結構的影響之下對於教導孩子的態度會有所不同,但綜合來說母親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對於這種親職的壓力值得我們去重視,並且去了解形成的因素和內涵。多利用一些學校或政府機構所辦理的親職教育講座或透過家長之間的交流,協助新生的母親去調適親職壓力。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06)。94年生育率統計。台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05
年6月1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以仁(2002)。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基亭教育學會主編,
家庭教育學(頁79-94)。台北:師大。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台北。
何家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
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
林寶玉(2003)。先天性心臟病及健康兒童母親的親職壓力與生活品質之比較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台北。
洪榮正(2004)。職業婦女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台北。
翁毓秀(1998)。單親母親親職壓力團體諮商方案效果研究 - Meichenbaum理論的
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張介貞(1987)。已婚職業婦女就業與否、家庭型態、生命週期三者與壓力的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陳玲婉(2005)。國小學童母親人格特質與親職壓力,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連惠君(2000)。不同家庭發展階段父母對於長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縣市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許學政(2005)。雙親家庭母親之親職壓力及其與共親職、人格特質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游淑芬(1993)。母親親職壓力與兒童社會設為關係之研究—一般兒童和先天性
心臟病兒童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台北。
馮
燕(1992)。婦女生活壓力知覺與應對模式—多元角色的觀點。台大社會學
刊,21,161-198
鄭麗娟(2004)。長子女入小學之親職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蔡淑美(2003)。國小新生父母生活變化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盧美貴(1993)。幼稚園與小學課程銜接問題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63-95。
藍采風(1982)。婚姻關係與適應。台北:張老師。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東吳
社會工作學報,6,35-72。
Klein, D. M. &
White, J. M. (1996). Famil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Philip, Barbara
Newman(1993)。兒童發展。(郭靜晃、吳幸玲譯)。台北: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