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組態改變新父職角色建構之探討

曾玟文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裡,變是永恆不變的真理,變遷是個普遍的現象,隨著社會型態急速變遷,人類的生活或行動,甚至文化和價值體系產生持續而全面性的改變。無論在家庭、學校、社會或者不同的組織與團體中;個人為因應多元化的生活挑戰,造成生活上許多困擾,唯有「用心」駐足於生活中的每一刻,才能「小心」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個契機,唯有「細心」審慎地判斷做選擇,生活的層面才會因多元化經營而多彩多姿,生命的視野也將因耕耘而拓展!

家庭是文化的堡壘,是具體而微的社會。在社會文化變遷的時代潮流下,家庭組型驟變,女人紛紛投入勞動市場、新好男人被喊得震天嘎響,家庭中性別角色差異所帶來分工上改變,使得新時代的父母有了新的任務,父職的意義和功能重新被定義,父職角色需要持續的被建構,以因應時代的脈動。

貳、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型態

一、家庭的概念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家的意涵總是懷有錯綜複雜的觀感,家不僅是一個居住的所在,更蘊含著糾結隱諱的情感與意念。畢恆達(2000)認為家指涉了三個不同概念:house(住屋)、family(家庭)、home(家),家被視為充滿意義、讓人感覺安全及依戀的地方,對個體而言,除了具體的庇護處所外,更具有社會文化形塑與心靈層次所賦予的空間意義。家就像一個具體而微的社會縮影。功能論主張家庭是一種普遍的制度,對於社會的存在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及重要性。換言之,家庭是社會體制建構出的一種維護社會穩定與功能運作的控制工具,其中涵蓋婚姻、性、性別、親屬的信念及規範,這些規範在不同文化有其差異性,在歷史演進上每個階段有其獨特性。

二、不同時代有不同家庭觀

老一輩的祖父母習慣大家庭,因為「多子多孫多福氣」。新世代的年輕人喜歡小家庭,人口簡單溝通起來較容易。人類社會快速變遷,生長在不同世代的人,經歷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形成不同的態度和價值觀。近三十年來,家庭與婚姻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離婚率升高、未婚同居普遍、不婚子女增加、總生育率下降、性關係開放等現象,不僅讓傳統家庭型態受到挑戰,逐漸增多的「單親」、「再婚」等多元家庭型態也漸成社會常態。目前正值12-18歲的E世代青少年,多數就是在多元型態的家庭中成長的。舉凡單親、繼親、非婚生子、隔代教養、收養家庭等各種型態普遍存在,因此,E世代的家庭觀令人擔心也令人好奇。

三、社會精細分工,家庭功能改變

在社會的精細分工下,家庭的許多功能都可被取代:「生育」功能可由代理孕母接手,或領養小孩、非婚生子;「照顧」功能有菲傭、保母、托兒所、各種照護中心代勞;「教育」功能託付給學校老師;「經濟」功能有各種社會福利制度;唯有「親情」的情感功能是無法取代的,絕大多數的人,都期待從家庭中獲得溫暖與愛,在外競爭、打拼之後,仍希望有家當避風港,可以休養生息,提供親情與愛的能量。畢竟互信、互賴、親近、情愛、溫馨及自我揭露等親密關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在深度的情感、智慧及肢體的溝通中發覺自我。而家人間的親密關係(親情)更是人們建立基本自信及培養愛人能力的關鍵來源。

四、愛是家庭的最佳註解

在高松景(2006E世代的多元家庭觀──「愛」是不變的終極價值一文中提到國內83%的青少年認為和父母維持良好和諧關係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將近88%的青少年預期自己將來長大後會尋求婚姻並組織家庭。高中生對家庭的期待竟是希望父母感情愈來愈好,並且希望能有具體行動表現,例如:一起逛街、一起出外旅行、互相關懷、問候對方的工作及健康狀況等等。不僅如此他們也希望爸媽注意溝通的態度與方式,不要用吵架來解決問題。其次,在與家人的相處上他們希望學會與家人溝通並且被家人了解及看重。由此可見時代在變、家庭型態在轉變、但是無論哪一個世代,對家庭的渴望一樣沒變。跨世代的家庭觀,因為多元家庭的形成,對家庭的定義將更為彈性。不能只憑單一的標準來決定一個家庭是否稱之為「健全」或「幸福」。一個家庭只要「愛在其中」,不管是怎樣的結構,都可以稱之為家庭,而「愛」就是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隨著時代演變在傳統家庭意識型態被解構之後,家庭的定義與功能受到質疑,家庭的制度與結構產生重組改變,家庭組態多元多樣地開展延伸,單親、繼親、甚或同志家庭與社會主義所主張之實驗公社等家庭型態,如雨後春筍般躍然而起。同居、經濟合作、性、血緣和情感之間的聯結這些家庭組成要素正接受著時代的考驗。或許,正如Cornell1998)所倡議的,破除傳統家庭意識型態,跨越僵化性別界線,以解構視野去自由地形塑家庭型態,才能真正開啟人們得以創造最適合自己的家庭可能性。

叁、性別角色影響家庭分工

一、生物的性與社會的性

一個人出生之後,便由其生物上的性徵予以「男性」、「女性」的標籤,從生物學及心理學上的證據顯示男女兩性在生理結構、認知能力以及人格特質方面的先天不同。「男女有別」就生物結構上確實如此,在社會發展的初期也因為這樣的差異,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同一個社會的人可能因為性別、年齡或種族等生物上的差異,而獲得不同的社會待遇,也決定了不同的人生命運,造成許多人類社會中由男性支配女性的性別階層化的謬誤,影響到後來社會角色的界定(例如職業區隔)、社會/家務工作的分配(男主外、女主內)、社會資源的分配(財產的分配與繼承)等。                        

二、建立依個別差異分工的社會

兩性因其性別之屬性,在社會中依循著社會期待擔任某種特定任務或從事特定活動。從功能論的角度來看,性別分工是人類為了滿足生活需求而發展出來的社會制度,男主外(丈夫外出工作)女主內(妻子養育子女與照管家務)的角色模式是一種有效率的分工體系。角色的適當分配有助於社會整體工作效率的提升。然而性別角色體系以性別差異為分工基礎,一旦與性別之刻板印象連結之後,性別角色也會因此變得僵化,失去原本社會分工的理性精神。不僅不具有正功能,反而帶來性別不平等與性別歧視的問題,畢竟兩性關係與性別角色都是社會文化的一部份,具有累積性與持續性,有關性別差異的意識型態更是深植人心,表現於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若要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應該要推翻性別角色體系,建立一個強調以個人差異而非性別差異為分工基礎的社會。

三、家務分工男人需要的是機會

傳統中國文化中,華人多半是以姓氏族群而居,除了彼此之間有血緣之親外,在此種自給自足而自治的家族社區中,男性被要求孔武有力,家中的女人也因此越發地顯得嬌柔軟弱,當男性為家庭生計外出打拼的同時,女性自然不可能閒賦在家,除了在農忙之時跟著下田耕作外,最重要的生產力就是家務勞動的付出,往上要服侍公婆、往下則是撫育小孩。在此男尊女卑的道德規範下,性別角色的截然劃分,家務分工的嚴重失調,經濟價值的偏傾矛盾,甚至外在強勢的政治運作、經濟力量與文化系統的集體加壓,家庭不再是避風港或休憩的所在,而往往成為女性受壓迫的主要場域。

性別刻板印象迫使女性承擔起主要照顧者的責任,母子的依附關係長期被視為天生自然且理所當然的現象,同時父親角色亦自免於孩子生活照料的家務工作,因而孩子多半與母親相處時間長,關係亦較為親密,至於父親,則因缺乏長期照顧的親子互動,自然與孩子較為疏離。男性的陽剛氣質將父職角色限定為養家者、保護者與教導者,甚至是坐擁權力核心的一家之主。抑制情感的訓練,缺乏照護的經驗,工作職場之導向,公私領域的二分,社會規範之催化,促使男性疏離家庭生活,然而依據Ann Oakley的觀點母職並非天生,「女性特徵」並非是女人與生俱來的,而是被「建構」出來的,是女人後天操持家務、帶孩子所成就的,是被賦予的。如果能給男人同樣的機會和環境,全面地讓男人來做家事帶孩子,種種如今在女性身上顯現的陰柔特質(利他、照顧、細心、體貼、同理心、歇斯底里、情緒化等),我相信也會在男人身上一一發展出來。

肆、新世紀的父母角色

一、操持家務不再只是媽媽的責任

時空演進社會結構與文化內涵的質變,人們對世界的認知與觀點亦與之相互影響,女性主義思潮革命性的見解,引發整個社會階層體制的衝激與迴盪,知識結構的轉化與重整,思想系統的流動與重整,僵固的性別界線於是鬆綁開展,傳統家庭意識型態歷經後現代與解構主義的挑戰,其所標榜的價值與信念亦產生鬆動,家庭內部的性別與權力關係浮現扭轉之契機,女性不再囿限於私領域之無酬勞務,而逐漸在公領域嶄露頭角、現身發聲,家庭的組成型態與權力結構,以及成員互動模式隨勢之所趨而重整改變。

複合多樣之家庭型態演現,連帶影響家庭內部之人際關係結構與互動意涵。傳統依性別角色所塑造之涇渭分明的家務分工模式,勢必有所改變和修整,當妻子與丈夫共同為家庭經濟在職場上拼命時,丈夫自然會被要求必須一起承擔各項家務勞動與育兒工作。

二、男性的父職參與,觀念漸開放,行動待加強

長久以來男性被界定為必須是事業有成的經濟供應者,不屬於家庭裡固有的角色扮演者,從來不需要負擔任何的家務或子女照顧工作,男性不瞭解當父親是怎麼一回事,亦無法自然而輕鬆地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因此,在渴望父子之間親密的交流與溝通,望子成龍的期待與責任,以及養家者的權力與負擔之間,父親往往猶疑不定、拿捏不當抑或動輒得咎,落入「觀念漸開放、行動待加強」的衝突與矛盾之中。

父權社會所形塑的男性陽剛氣質、以及厭惡女性與恐同心理作祟,使得父親和兒子的關係充滿佛洛伊德式的競爭張力、缺乏情感的表露與肢體的碰觸。兒子雖懾於父親威權,卻又將父親視為模仿典範,崇拜且內化父親的言行舉止,隨著年齡增長與自主性的需求漸增,由童年初始的配合與從屬演變至一個嶄新而陌生的情勢。當兒子邁入青春期,除了身心理的變化,外在環境如課業壓力、社會期待的增加,使得父子關係徒增許多變數,而呈現出更為複雜的面貌。

三、父母角色的覺知   

國外學者Duvall1977)提出一項研究結果,列舉好母親與好父親的規準,並將之分為傳統概念及發展的概念,其中所謂「傳統的概念」,係指父母親為家庭和孩子所做的,不管做了沒有或做了多少,這些行為是顯而易見的,而「發展性的概念」,則是強調角色的彈性,鼓勵個人在角色中得到充分的發展,而不是如何去實現那個角色的功能。

表一: 好母親的規準

1.會做家事(煮飯、洗衣、清掃等)
2.
滿足子女的生理需求(吃、喝、穿等)
3.
訓練子女日常生活習慣
4.
德行的教導
5.
管教子女

1.訓練子女獨立自主
2.
滿足子女的情緒需求
3.
鼓勵子女的社會發展
4.
促進子女的智能發展
5.
提供豐富的環境
6.
照顧個別的發展需要
7.
以了解的態度來管教子女

表二: 好父親的規準

1. 為子女訂定目標
2.
替子女做事,給子女東西
3.
知道什麼對子女是好的
4.
期望子女服從
5.
堅強,永遠是對的
6.
有責任感

1. 重視子女的自主行為
2.
試著了解子女和自己
3.
承認自己和子女的個別性
4.
提高子女成熟的行為
5.
樂意為父

透過對父母角色的認知發現母親不管就業與否,照顧子女仍是最主要的職責,但在此過程中父親應表現出責任感、價值觀和榜樣。另外父親與子女之間不像母親與子女有血肉相連的親近過程,母親與子女的親密情感是自然的,而父親與子女的感情須靠培養。這樣的關係顯示在子女教養的過程中父母各有其職責兩者缺一不可,而身為一位好父親除了在勞務上分攤母親教養子女的責任外,父親還必須投注大量的情感,並學習親職技巧。國外研究如此,在國內,王叢桂(1998)亦指出關懷與陪伴能力發展、養家與示範、日常照顧四個面向是我國目前的父職內涵,黃慧森(2001)將父職定義為子女道德紀律的管教與性別角色的模範。因此,現代的新父親不但要分享家務與照顧孩子,也要表現出溫和親切的一面,關懷孩子與孩子遊戲、指導孩子課業上的問題,並能成為孩子的精神導師,能與孩子溝通、傾聽心事,而在越來越強調男女平權的現代,父親角色亦是須成為一個可以角色互換的協同雙親角色。

伍、父職是一個持續建構的歷程

一、父職使男人的生命更完整 

創世紀以來,除了天父耶和華之外,自然界雄性所扮演的父職角色一直比雌性母職來得模糊,或者可以說是較不負傳承蓄養的責任所致,天性使然,「父親」不容易在我們心中獲得固定地位。研究父職的世界權威Lamb(1987)指出,理想的父親應兼具負責任、投入及可親這三種特性。另一位專門研究父職的學者Canfield(1992)亦指出,成功爸爸的祕訣,在於願意承擔、認識孩子、態度貫徹、願意供應及保護、愛護孩子的母親、願意與孩子溝通,及注重孩子靈性培養七方面。配合中國傳統對父職的要求,現代父親的角色大致可歸納為生育者、養護者、教導者及啟發者。這些變化,讓男人有機會去體驗當一個女人或母親的滋味,有機會成為一個比較不功利主義、比較不貪婪、比較永續經營、比較「完整」的人。然而這幾方面的角色和功能,需要母職的配合才得以發揮。

二、父職發展是動態歷程

父職發展是一種為達成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目標的動態歷程,透過個體與環境之間的雙向互動,原有的父職文化腳本將會被彈性地修改,重新建構出適合於當時情境的父職角色內涵,因此,不論是出於主動或被迫,男人在參與養育、教育及陪伴子女時對其父親身份的角色應有所認知並且徹底的從行動中實踐。

就社會學習論的觀點來看個體是經由觀察與模仿楷模而發展出符合本身性別角色的適當行為,父職概念主要來自對重要他人即父親的認知;但是,就社會建構論父職其實應該會是一個持續建構的過程,從思想或認知的流轉及變遷中,男人在身為父親之前與成為爸爸之後都可能因為不同的契機而重新形塑父職認知、內涵或表現。並且傳統文化、社會價值觀、規範和標準…等影響因素都可能限制父職角色形成的方式。

 徐敏容(2004)針對1986~2004年父職研究之相關文獻,彙整父職角色內涵,發現父職角色內涵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有所變遷。在美國,父職內涵從1940年代前的養家者,轉變為1940年代中期及1970年代初期的性別角色示範者,再演變為197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顧家好男人(Lamb1997a;1997b;2000)。在國內,王叢桂(1998)指出關懷與陪伴能力發展、養家與示範、日常照顧四個面向是我國目前的父職內涵,黃慧森(2001)將父職定義為子女道德紀律的管教與性別角色的模範。父職角色儼然成為一個可以角色互換的協同雙親角色。

三、現代父親有新的角色定位

(一)發展良好的婚姻關係:

婚姻關係影響著夫妻的互動模式、親子關係、家庭氣氛,其關係的良窳對兒童身心發展及幸福感受極具重要性。夫妻雙方要學習、瞭解兩性的差異並彼此接納、欣賞才能使家庭成為有愛的地方,發揮其最大的功能。

(二)家務分工:

在傳統的觀念中,女人應負責家務,男人要忙著賺錢養家,「帶小孩」在父權意識形態的扭曲下,也被刻板化為女人的工作,成為與低社會成就、去技能的勞動和沒出息的同義詞(方思文,2000),但在雙薪家庭增多,女性也要工作的現代社會裡,父親須分攤家務,才能符合社會、家庭與子女的需求。

(三)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過去,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疏離、淡化的,所以現代的父親應積極陪伴並關懷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拉近彼此的距離,提供質量並重的優質親子時間。

(四)兼具兩性特質,提供性别角色示範:

父母親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及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發展具有肯定性的影響(洪雅真,2000),性別角色態度亦影響男性是否參與親職,因此,父親應具備兩性平權的性別態度,重視孩子在幼年時所感受到正向的父職經驗,積極學習父職技巧並認同父職角色(杜宜展,2003),讓孩子學習到融合兩性特質的角色行為,並培養兩性平權的觀念。

(五)具備終身學習認知與行為:

家庭對父職教育的需求不曾停止,隨著孩子從產前胎教、嬰幼兒、兒童,發展為青少年、成人甚至老年,父親角色陪伴著孩子渡過每一個階段,並須依循每一個時期的變化而改變其父職行為,因此,每一階段父親都須要學習新的知識及有效的親職行為,其學習是終身且不間斷的。

(六)重視家庭參與,重建工作價值觀:

Levine Pittinsky1997)近來出版的書<職場上的爸爸>明白揭露了一個事實:對男人而言,工作和家庭角色已不再是分開獨立,如何在家庭中完成應盡的義務、與太太相互配合,是現代男性的新課題,也關係到這些職場上的爸爸是否可以真正在工作表現上更有生產力與創造力。父親與子女之間、工作與家庭之間都是有緊密的聯繫,彼此相輔相成的。所以現代的父親須兼顧好工作與家庭多重角色,投入更多時間與家人親近、參與並策劃與家人的共同活動,使家人間能彼此接納、溝通,讓親情更緊密

陸、結語

社會環境改變,人際互動方式、文化、價值體系亦隨之轉變,女性投入就業市場,傳統家庭型態、家務分工方式無法滿足家庭需求。近年來父親對父職的認知提高,實踐程度也較以前高出許多,歐美國家更希望藉由社會福利政策中親職假的分配約束並提升父親對親職的參與率,讓父職成為「義務」。不管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爸爸放下傳統父親的嚴肅面具與既定的夫妻角色模式,「愛」其實才是最大的催化劑--從對父愛的渴望,到有一天自己成為父親,將滿腔的愛澆灌在兒女身上;從感知自己工作的疲累,同理了太太持家的辛苦,所以,願意與太太一起承擔、分工;從與孩子的互動,體認到孩子的柔弱、對父母的依賴,因而激發出隱藏的父愛。其實,只要肯真實面對自己的生活經驗,用心體諒家人(特別是太太)的付出,肯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當愛與被愛的感受相互激盪、引起共鳴時,每位爸爸都可以成為自己與家人心中的新好爸爸。

柒、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高松景(2006)。跨世紀家庭觀-愛是家庭的最佳註解。公訓報導,120期,    11~13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2000﹞。家庭教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市:濤石文化。畢恆達(2000)。中小學教師校園安全與性別工作坊研習教材。教育部。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國科會計劃,計劃編號:NSC87-2413-H031-001,執行期間: 1997 8月至 1998 7月。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臺灣。

方思文(2000)。影響台灣地區男女兩性家務參與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臺灣。

洪雅真(2000)。夫妻性別角色、權力與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臺灣。

杜宜展(2003)。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灣。

徐敏容(2004)。母親父職期望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臺灣。

二、西文書目

Lamb M. E. (1997a). Fathers and child development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and guide. In M. E. Lamb (3rd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chap. 1). New York :Wiley.

Lamb M. E. (1997b). The development of 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 In M. E. Lamb (3rd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chap. 2). New York : Wiley.

Lamb M. E. (2000).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father involvementAn overview. Marriage Family Review, 29(2/3), 22-42.

ej@mail.nhu.edu.tw   郵件主旨請寫:E-SOC投稿曾玟文 -家庭組態改變新父職角色建構的探討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