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觀點談單親子女中輟成因

林淑貞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九十三學年度的國中小中輟生人數是八千一百六十八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三千七百九十九人來自單親家庭,占全台中輟學生比率四十六•五%之多,顯見單親家庭的中輟生問題特別需要關切。

單親家庭並不等同問題家庭,如同中輟生不必然等於青少年犯罪。但相關研究及實務經驗發現,許多犯罪或誤入歧途的青少年多在就學期間中輟,而單親家庭不在少數。陳叔宛(2003)的研究結果亦發現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家庭結構為單親者較容易發生中途輟學行為。中輟成因相當複雜,很難用單一因素去解釋其成因,中輟的形成往往是環環相扣,一個因素牽連著另一個因素。

生態系統論者在論及影響兒童發展的生態環境時,強調家庭、學校、社區,甚至文化價值、法律、道德等都對兒童產生莫大的影響(吳昆壽,2002)。謝美娥(2003)的研究也證實生態觀點的正當與合理性,亦即單親青少年的正向適應能力、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問題有顯著的關係。

 

貳、中輟生的定義

教育部依據「強迫入學條例」(1982)及「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1995)訂頒「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1999),其中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者,或轉學生未向轉入學校報到者,列為中輟生,應立即填具通報單通報直轄市、縣()政府,並報請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強迫入學事宜。前項未請假學生包括學期開學未到校註冊之學生。 因此,中途輟學學生應含下列四類:

第一類:未經請假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之學生。

第二類:學期開學未到校註冊達三日以上之學生(含新生未入學)

第三類:轉學時未向轉入學校報到達三日以上之學生。

第四類:其他原因失學者。

 

叁、生態系統論

人類發展的生態觀點是由Bronfenbrenner,U.1979)所提出的,主要探討多重環境對人類行為與發展的影響,並依照環境與人的空間與社會距離,分成一層套一層的幾個系統,有如俄羅斯娃娃的層層相套,彼此相互影響。個人被置於核心,緊緊包圍的是自出生起便最為密切的家庭系統,對兒童與青少年而言,家庭是人格形成與發展的中心(黃德祥,1999),也是個人社會化的基礎。

一、小系統(Microsystem)

小系統是個人在實際情境中實際體驗到的心理實體(psychological realities)以及個人創造出來的一日接著一日的實體。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家庭與個人的交流最直接、最頻繁。而Bronfenbrenner認為在發展中讓個人得以擴展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愛」。其中最重要的層面是單純的兩兩關係,而且來自他人的影響對兒童影響很大。因此,小系統的數量越多(例如家庭、學校、同儕團體或教堂等)、彼此的關係越大越複雜,對發展的影響越大。

二、中間系統(Mesosystems)

中間系統是發展中的個體體驗到的實體環境或小系統之間的關係,例如家庭與學校、家庭與教堂、學校與鄰近地區。在兒童發展過程中,就是靠這些中間系統來接觸真實的社會環境,這些居間系統的存在能幫助兒童在各個小系統中的發展。而中間系統的數量和彼此聯繫的品質,則是衡量中間系統的指標,其核心原則是:中間系統之間的聯繫越強彼此互補,對兒童發展的正面影響越大。然而中間系統的品質由誰決定?兒童本身及其父母是重要的角色。

三、外系統(Exosystems)

外系統是存在於兒童發展的環境中,但是並沒有對發展中的兒童產生直接作用的實體,例如父母的工作環境、學校董事會、地區政府或父母的同儕團體。兒童的外系統會對兒童造成影響,但是兒童並沒有直接參與的環境。外系統的危機來自兩種管道:當父母或重要他人有某些痛苦,而影響他們在小系統中對兒童的行為,包括家庭、學校或同儕;其次,環境中的某些決策會對兒童造成不利的影響。

四、大系統(Macrosystems)

中間系統和外系統都是存在於某種特意識形態和特定文化或次文化的情境中,此稱之為大系統。大系統是人類發展生態的藍圖,其危機來自意識形態或文化的作用,對兒童的小系統、中間系統和外系統造成作用,造成某些機會的改變。換句話說,大系統含括外系統、中間系統與小系統,兒童是一微小的個體,整個生態大環境對兒童都有某些的影響。

 

肆、單親子女中輟成因生態觀

從生態的觀點來看:中輟生個人、所屬家庭及休戚與共的環境是相關聯的,為一整體的觀點,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質,中途輟學問題是中輟生所生存的環境中各系統內產生了問題。因此,在判斷中輟原因形成因素時,不能只從學校層面考量,而要考量與中輟生有關的各個系統。

一、個人因素

根據過去的許多研究發現:攻擊性、無法控制的衝動、反社會行為,容易造成學校經驗的失敗,進而容易中輟。身心適應不良、意志薄弱、缺乏學習動機、好逸惡勞、逃避退縮等則是中輟學生的容易顯現的特質。Bronfenbrenner認為在發展中讓個人得以擴展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愛」,若青少年在破碎家庭或缺乏關愛品質的家庭中,少年較容易產生仇恨、衝動、挫折感、不尊重法律、退縮、缺乏理性甚至攻擊行為(黃富源,1998)。根據林坤隆( 1996 統計發現犯罪青少年有1/3 來自於破碎家庭。相關文獻亦指出兒童生長於單親家庭較易有心理適應問題、內外控發展較差、自我概念低、對人缺乏信任感、低成就、及偏差行為等(引自羅聿廷,2002)。

二、家庭因素

父母社經地位、父母對教育的態度及家庭壓力和學生的教育成就相關,其他的家庭因素:低收入家庭、家庭結構不完整、家庭對於中輟的處理與態度、父母的教育程度低、缺少父母的支持、與父母感情不佳、與父母的關係連結性低等容易造成中輟(張紉,2002)。

根據內政部九十年的統計顯示:

1.單親家長在生活適應方面認為「嚴重」困擾者,分別為「經濟問題」,占36.7﹪、「工作、事業問題」,占21.4﹪。

2.六成一的單親家長表示入不敷出;且85.6﹪的單親家庭的經濟來源,以「家長本人所得」為主。近十分之一的單親家長領取低收入戶生活津貼。

3.單親家長對子女管教方面感到嚴重的問題,比例最高者為「子女行為有偏差」,占19.1﹪,其次分別為「不知道如何管教」及「無時間管教」,各占15.8﹪和12.8﹪。

4.單親家長對其子女的學業方面感到嚴重的問題,比例最高者為「無法輔導子女作功課」,占23.3﹪,其次分別為「子女學業成績太差」及「子女不喜歡讀書」,各占19.5﹪及16.9﹪。

5.單親家長自覺在面對「親子間信任感」、「孩子對其喜歡情形」、「孩子對其尊重情形」、「與孩子溝通事情狀況」和「相互關心與鼓勵」等情況的親子關係,感受普遍「很差」。

 所有快樂的家庭都有類似的特質,但是所有不快樂的家庭都有他們各自的原因(扥爾斯泰)。單親學童在發展中的危險因子越多,其中輟的比例越高。但誠如Gottfredson and Hirschi(1990)所認為單親家庭本身並不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而是單親家庭可能因社會控制薄弱,如依附(attachment)、承諾commitment)、參與(involvement)、信仰(belief) 進而使青少年失去傳統價值規範的約束力,成為不良少年。吳敬樺(1994)的研究指出:父母離異對青少年來說亦有正面影響,比如在性格方面會趨於獨立成熟,離婚結束之後家庭成員成長期的衝突或家庭成員重新建立新關係,家庭氣氛會變好。這如社會學家Robert Merton 曾提出的「顯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及「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的概念來看。從顯性功能來看,可以發現單親家庭雖然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但是解脫另一種生活事件,尤其離婚,可使雙方與子女避免更多的傷害;隱性功能來看,減少家庭經濟收入、父母親獨挑親職的重擔以及心理壓力或由於忙於生計對子女疏於管教、親子疏離,而形成中輟問題等。

三、學校因素

學業成績低落、師生互動欠佳、課業適應困難、覺得學校生活無聊、與成績同樣低落的同學一起,都是造成學生中輟的原因,另外教師不適當態度、學校不良的教育環境也是學生中輟重要的相關因素(張紉,2002)。 Franklin Calvin L.Streeter 1995 年的研究中指出,中途輟學的第二大理由為學校權威的問題,中輟生無法適應學校的結構,並且能夠察覺自己本身有這樣的困難,因而中途輟學(謝秋珠,2003)。

Franser 1954 研究指出不正常的家庭關係如遺棄、離婚和長期的疾病,對於兒童的學業成就有不利影響(黃富順,1985)。隨著單親家庭父母忙於工作、疏於督導孩子課業、親子互動減少,乃導致子女學業成就趨劣( 余啟名,1994)。因此,單親中輟生的課業低落,並不一定是因為其天生資質而導致,除了看表面的學業成就外,其背後的相關因素是提供輔導的線索。

四、同儕團體

在兒童期階段,家庭是心理依附的對象;到了青少年期階段,同儕逐漸在心理依附的需求滿足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據相關研究影響中輟的同儕因素包括結交不良友伴,例如同為翹課、翹家、中途輟學者;參加不良的組織或團體;以朋友的意見為意見,缺乏主見;不良的人際關係;朋友煽動誘惑。同儕關係越不佳,友伴特性越不良,國中少年輟學頻率則越高(謝秋珠,2003)。

    中輟學生之同儕團體成員不乏是中輟生或有犯罪紀錄者,他們特有之價值觀、自我觀、社會觀對其之影響如對性的開放、隨便,在拜金主義之作崇下,常從事不法之行為及勾當,對社會之認知為「強者欺侮弱者」(劉肖泓,2002),社會的負面事務對青少年的影響深遠。對中輟學生來說,校外的同儕團體有別於學校內的同學,常是將學生「拉出」校門外的最主要力量(劉學禮,2004)。

當青少年與單親家庭重要他人互動不佳、或忽略,易轉而向同儕,和朋友的關係十分密切,結交朋友的品行若較差,有輟學的情形或犯罪紀錄,青少年輟學或行為偏差的機會相對增高,偏差的同儕團體會導致個人的輟學行為或偏差行為。

五、社會因素

媒體傳遞分歧價值觀、社會失序的不良示範、休閒設施的缺乏、青少年容易涉入不良場所、結交不良朋友等。

六、地理面向

    社區的特性會顯著的影響居住其中的家庭之生活品質。例社區經濟郊區、近郊,或都會區、社會密度:居住環境的人口數與擁擠程度關係個人的發展。Aldrich (1979)認為一個大約5000人的完整社區對於兒童的發展最理想,擁有適當社會資源的社區,可以幫助父母免於精疲力竭;在小鎮長大的孩子,對於人物及角色發展較好。

人口在住地和工作地之間的流動也帶來許多問題。例如為了讓孩子讀好的學校而遷移、長期的塞車或者某些高危險群的人的集中問題。社區中的機構對待家庭的方式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發展,再則,社區也可能是實踐大社會意識形態和信念的場域:其中,最常被討論的因素有二,一是社經地位,一是種族。低社經地位,包括教育、家庭規模大小、單親、職業及收入資源不足等因素。由於欠缺上述資源,父母鎮日投注於勞力市場、失去收入、時間和能量去照顧孩子都可能提高孩子往社區中可以及早獲得成人地位的方式靠攏。低社經地位大大影響青少年完成教育的能力,社經地位影響個人知識、物質資源、自尊(Danziger, Sandefur & Weinburg, 1994),而種族、民族和社經地位處於弱勢的學生,往往獲得最貧瘠的教育(Danziger et al., 1994 ,Fine,1991)

陳恆霖(2005)的研究結果發現:(1)家庭系統為輟學問題的根源:學生中輟問題是由其家庭引發出來的;(2)家庭系統塑造個人系統:不當家庭管教方式會形塑其子女偏差性格;(3)個人系統系統影響學校系統:日常生活作息不正常,影響學校正常學習;(4)個人系統於學校系統內狀況百出:遲到曠課為中輟之徵兆;(5)學校系統對個人系統的影響:中輟復學生的同儕及師生關係均不佳;(6)外在系統對個人系統的影響:網咖成為中輟休息站及犯罪溫床;(7)中間系統缺乏密切的聯繫:家庭、個人、及學校系統連結度低;(8)外在系統對個人系統的約束:司法體制強制中輟生回到正常軌道。

 

伍、結論

單親中輟生需要的是生命的改變,而非成績的競逐(李國祿,2006)。從生態觀點看單親子女中輟的成因,可知「人在境中」,儘管短暫的抽離,似乎有其成效,但終究要回到原生環境,若無系統整體的改善,先前的努力難免徒勞。

中輟問題成因複雜,所需動員的層面也很廣,需整合警政、司法、教育、社政等單位及民間社福機構,彙整社會相關資源及專業,爲未成年未婚懷孕少女、行為偏差少年、高危險群少年,提供關懷;認知改變、模範示範、環境改變及網路結盟等策略等,若能做到上述連結,相信中輟學生必然大為減少。

 

參考文獻

王鍾和、李坤崇(2000)。國民教育階段具有中輟傾向學生之適性課程規劃研究(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何進財、吳榮鎮、王淑娟、楊士隆、程敬閨、蔡佩珊(2003)。各國中途輟學學生現況與輔導措施---兼論我國中途輟學學生復學輔導政策過去與未來(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吳昆壽(2000)。資優殘障學生家庭生態系統研究---跨文化的比較(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024-008)。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昆壽(2001)。資優殘障學生家庭生態系統研究---跨文化的比較(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024-025)。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國祿(2006)。影響國民中學學生輟學相關因素之研究\n---以新竹縣/市為例。新竹:教育局。線上檢索日期:2006612。網址: http://cult.nc.hcc.edu.tw/mlss/

周愫嫻(2004)。我國中輟生復學之中介教育課程中缺少的一塊--認知教學。國民教育,451),88-93

張紉(2002)。工作者對於中輟問題與預防認知之探究--以臺北市青少年中途輟學預防服務系統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357-90

梁竹記(2003)。從家庭生態的觀點談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防治,教師之友,443),94-102

陳秀麗(2004)。我國國民中學中途輟學生處遇模式及其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陳叔宛(2003)。國中生中途輟學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以高雄、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

陳恆霖(2005)。中輟復學生生態系統觀輟學成因及歷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有志(200338)中輟生突破萬人的省思。中央日報。線上檢索日期:200338。網址:http://www.cdn.com.tw/daily/2003/03/08/text/920308i1.htm

楊士隆、吳芝儀、董旭英、林獻情(2003)我國處遇中輟生復學之各類中介教育設施實施現況及成效評估研究報告(全國中輟防治諮詢研究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劉學禮(2004)。四位青少年的中輟過程一位國中教師的觀察與經歷。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

鄧煌發(2001)。國中生輟學成因及其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

賴秀玉(2002)。中輟復學生適應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一學園型中途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

謝秋珠(2003)。國中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謝美娥(2003)。從生態觀點探討單親家庭青少年正向適應能力、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問題的關係。(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412-H004-011-SSS)。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羅聿廷(2002)。影響單親青少年疏離感與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Garbarino, J., Abramowitz, R. H., Benn, J. L., Gaboury, M. T., Galambos, N. L., Garbarino, A. C., Kostelny, K., Long, F. N., & Plantz, M. C.(1992).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Hawthorne, N.Y.Aldine De Gruyter.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