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及認識世界--認知取向的觀點

 

陳明玲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我不認為我的心理學生涯是一種「呼喚」;只要我們去選擇去注意,週遭的每一件事都在呼喚。是我自己踏入並在此一領域中追求的。--Ceorge Kelly

 

 

引言   

最近,我與我的朋友觀賞一部記錄片,在觀賞完影片之後我們討論其中的劇情。我所關注的是那些劇中父母的態度以及該名教師的管教行為是否洽當,試著體會劇中那些小孩學習體操過程的辛苦,並且想知道小孩最後的發展結果為何。但我的朋友卻把焦點放在電影的燈光、剪輯方面,導演是否夠專業,甚至認為這樣的一部記錄片能為國片的不景氣注入一道曙光。

    為何兩人觀賞同一部電影,離開後卻有不同的印象?「根據認知取向的看法,這是因為朋友與我處理訊息的方式不一樣」(林宗鴻,1997)。當我注意處理劇情與劇中角色的發展,他注意到的卻是電影的質感與拍攝手法。因為我們注意到的是電影中不同的事物,因此所感覺和經驗到的完全不一樣。而這些的感覺和經驗也會影響我們對這部電影有不同的看法。

    認知取向學者認為,個人會經由個人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與理解去解讀事物的本身(郭妙雪、陳李綢,1998),因此即便是每個人經歷了同一個事件,每個人的看法以及對於此事的理解不盡相同。

    Ceorge Kelly 在1955年出版《個人建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之後,凱利的作品便成為現在認知理論家與應用者的重要概念來源(林宗鴻,1997)。凱利在他的理論中,將認知結構界定為「個人建構」,認為每個人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以下本文將分為:了解自己與他人(即所謂的「認知人格理論」),以及認識世界(「認知發展論」)等層面分別說明如下,再提出個人的見解。

 

壹、了解自己與他人

    根據凱利的理論,處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會有動機去理解所有衝擊我們的刺激。就如同科學家們想要建立理論來控制世界一樣,我們也想了解週遭的世界,期望能控制在我們週遭所遇到的事物。例如:你討厭一個同學,你認為他很自私傲慢,每當你看到這名同學,便會嘗試去觀察他是否是自私傲慢的人,如果假設獲得證實(這名同學的表現就和自私傲慢的人一樣),你便會繼續使用這個假設;如果不是(即那名同學是個慷慨熱心的人),你便會捨棄這個假設。凱利將這種歷程稱為「套版(template matching)」,我們對於事物的理解就像模板一樣,並將這個模板套在所遭遇的事情上(林宗鴻,1997)。

    因此每個人用來解釋事情的架構不盡相同,而組織其建構的方式也不同,簡言之,個人會依照自己的架構來建構所有的事物。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如何呢?個人的訊息處理方式不同,對於所經驗的事情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過去的經驗在我們的記憶中,並不是完全以當時發生的樣子保留下來。事實上,每個人對於已發生過的事,我們會有自己的看法;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以及遭遇新經驗時,這些記憶多少都會歷經轉化。個人的編碼策略、對於行為結果的預期以及主觀的判斷,都會影響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對於他人的看法也是如此,個人對於他人的理解並不存在有任何標準的原則,端賴個人訊息處理的方式,因此怎麼樣的人才會與你成為朋友呢?凱利認為建構結構相似度高的人,較可成為好友(林宗鴻,1997)。

 

貳、認識世界

    關於人們是如何獲得知識、關心世界,認知取向認為個體會主動地認識世界,人類是天生的資訊處理者,我們建構自己的知識,而不是套用現成的知識來對經驗或教學做反應。我們並非空白的寫字板--被動且無選擇性地拷貝環境呈現給他們的任何事物。反之,在他們有的認知結構和處理策略會促使他們從輸入的刺激中選擇對自己有意義的事項,並呈現及轉化和其認知結構一致的被選擇之事項(李素卿,1999)。因此,每個人都是主動的求知者,都有一套屬於自己建構知識的方式,讓自己能夠認識這個世界。

    基模(scheme)是Piaget對於用來組織學習及指導行為的認知、語言,以及行為架構所用的術語。由於發展,有關環境的知識和對它的反應方式會被以基模的形式編碼和儲存起來,而且這些基模會持續不斷地獲得改良(李素卿,1999)。Piaget認為當我們辨識到現存的基模不足以完全完成自己目前的任務時,便會做出改變來回應這項任務,此種改變稱為「調適」;反之,當情境中沒有任何新鮮或困惑事件存在時,我們就利用「同化」的方式來連結新舊經驗。藉由「同化」與「調適」的過程來學習新的任務,當人類把次序和意義加於他們的經驗時,他們就會努力地在同化與調適之間保持某種平衡,而這種對於平衡作用的需求激勵我們持續處新知識及任何相關的舊知識,以便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由上可知,個人會不斷地建構自己的世界觀與知識觀,而非被動地受外在環境所操控。認知取向的學者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基模,因此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去組織世界、學習知識。

 

結語

    認知取向的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出現問題跟他怎麼看待世界有關,換句話說就是要去探討他的個人建構與基模。當一個人的基模過於僵化,將使得他們容易以某些特定的向度來看待事情,也就是說,對一個擁有「憂鬱基模」的人而言,他們的眼睛似乎早就準備好要去看那些令人憂鬱的事情。因此如何讓學生正確地去認識自己、知道他人將是我們所要特別加以注意的。憂鬱的人傾向於以憂鬱的基模處理訊息,他們是以帶有否定的、悲觀的模板去套用在他們所遭遇的每件事情上。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擁有憂鬱基模的人容易將這些不順遂的事情放大,來否認自己的能力;相對的,樂觀的人傾向以快樂的基模處理訊息,他們對於這些生活中的不順遂很容易遺忘,並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在教學歷程中要多培養學生以快樂的基模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項任務,盡量輔導學生以一種正向積極的層面去看待事物。例如:在參加全校性運動會的班際球賽輸了,班上同學的信心可能會遭受到打擊。對於那些以快樂基模來處理訊息的同學而言,他們可能會認為這次輸了沒關係,這樣下次才有機會去贏得全校冠軍,因此很快就能從挫敗的心情恢復過來;而對於那些以憂鬱基模來看待事情的人,他們會認為輸了這次的球賽,是他們能力太差,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去贏得比賽了,甚至因此而一厥不振,失去對於參加球賽的熱忱。身為教師者,應擅用學校每一項活動來教導學生以一種樂觀、正面的基模來看待自己的成敗,藉由這種過程,養成他們以樂觀的基模來處理所有的訊息。這樣的理念也應用在成就歸因上,認知理念者認為個人對於自己成敗的歸因也可看出個人是否了解自己,擁有憂鬱基模的人傾向於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的不足,或是一些其他的內在因素;而有快樂基模的人,他們對於自己的成功有較正面的見解,認為成功是歸因於自己的努力與能力,而失敗則歸因於外在因素,因此他們很快就能從失敗的感傷中平復。在教育現場中,大大小小的考試與活動也是讓兒童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如果每次的考試或活動對兒童來說都得到不好的成績與結果,兒童很可能就因此認為自己的能力低落,而不斷地否定自己,甚至有一種「習得的無助感」,認為自己是無能力的。因此,如何讓學生藉由學校活動或考試中肯定自己,是教育者不容忽視的。筆者以為,如果不以分數來評斷成績高低,而是以一種「責任制」的方式來執行學校給的任務(考試或是課外活動等),在每次任務之前,都讓兒童依據自己的能力來訂立目標,與老師約定其所要達成的目標,讓每個人都依自己的能力而有不同的標準。在任務達到預定目標時就給予獎賞;若未達到約定的目標,就剝奪他們的權利(例如:下課、看卡通等),讓兒童知道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沒有達到目標是自己的努力不夠,藉由這樣的方式來激勵兒童下次要更加努力以完成任務,而不是一味懷疑自己能力不足、逃避問題。

    除此之外,皮亞傑的理論亦提醒教育工作人員,教學應該重視有意義的學習和真正的應用。學生應該是為了獲得資訊和樂趣而去讀書,而不是為了練習應付考試;為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書寫文章,而不是為純粹練習筆法而寫;並且學習計算應該是在有意義的情境下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是在完成計算習題(李素卿,1999)。學生並非是被動地學習者,他們會應用自己的認知基模去理解這個世界,練習雖然對學習來說有其效果所在,但是學生若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其所學將很容易遺忘。教育的目的在鼓勵個人追求自我、自我實現,而非培養一群考試的機器,教育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強調讓學生主動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不應該只是外加式地硬要學生去接受既有的知識。認知理論所強調的個人主動建構的重要性,並非是盲目地自我建構,而是透過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而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觀,這樣的建構過程需要經由成人的引導而來,而非胡亂地讓學生自己建構,這是在運用認知理念教學需要特別注意之處。

 

參考書目

1、林宗鴻譯、JerrtM.Burger著,(1997),“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2、陳李綢、郭妙雪,(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李素卿譯,(1999),“當代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