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娘娘腔-------------從葉永鋕事件看性別刻板印象與家庭教育

 

二○○○年四月二十日早上,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二班的葉永鋕,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上盡情高歌。唱完之後,葉永鋕舉手告訴老師他要去尿尿,那時候距離下課大約還有五分鐘。因為他平時很乖,老師就答應讓他離開教室去上廁所,沒想到葉永鋕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葉永鋕小時候不喜歡玩電動玩具,倒是熱衷於拿著鍋子用泥巴炒菜。他媽媽見他總是喜歡做女孩子做的事情,有些擔憂,透過當地衛生所護士的轉介,在他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帶著他到高雄醫學院找心理醫師做性向測驗。當時他們家人每個星期都一起去與醫師面談, 後來 醫師告訴葉媽媽,葉永鋕沒有病;如果覺得有問題的話,那有問題的是父母。葉媽媽聽進去醫師的建議,就接受讓葉永鋕依自己的意思去發展。

他自升上國中以來,在學校生活中被老師與同儕認為是有「女性氣質」傾向的小孩。他的行為特質可歸納為:聲音比較細、講話時會有「蘭花指」的習慣性動作、喜歡打毛線和烹飪、比較常和女同學在一起(但也有男性朋友)。在一、二年級時被幾位同學強行脫褲以「驗明正身」,其所遭受的同儕暴力其實就是一種性別屈辱和性別暴力。

他的書包裡面永遠都有食譜,學校有營養午餐,他還會說應該怎樣煮才好吃。在三年級的時候,他就立定志向要往餐飲專業發展,並且對自己很有信心。他日常生活的事情懂得很多,但就是功課不是很好。他並不內向,很活潑,只是上課不專心,所以老師把他排在第一排側前方的位置。

四月二十日 ,葉永鋕於第四節音樂課臨下課前舉手向老師要求上廁所,下課後在廁所發現葉永鋕倒臥廁所血泊中,保健室護士稍作簡單處理之後,叫救護車送往高樹同慶醫院。葉永鋕情況並未改善,家屬決定轉送屏東基督教醫院,先送往心臟科,之後持續昏迷,再送加護病房由腦神經科主治醫師診治,發現葉永鋕顱內受傷嚴重,情況持續惡化,於隔日(二十一日)凌晨四點四十五分去世。

葉永鋕一個十五歲的國中生,他不是一個有行為問題的學生、也不是一個內向、自閉的孩子,相反的在老師眼裡是個活潑、體貼的學生,在鄰居眼中更是一位貼心的孩子,可是到最後仍然選擇自殺來解決問題,結束短暫的生命。引發出社會大眾的關注,更暴露出性別、人權教育的缺乏。筆者試著以性別議題來闡述性別刻板印象對社會的影響與省思,再提出家庭教育對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一、性別刻板印象:

(一)無所不在的性別刻板印象

所謂性別刻板印象是指:乃是指對男性及女性所具有適當的特性保持既定的信念及看法(林淑玲,2002)。會透過家庭、學校、職業及社會大眾傳播,經由這種方式代代相傳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例如故事中的男主角葉永鋕從小就喜歡晚扮家家酒的遊戲、在父母的眼中就曾因為這樣的人格發展特質『不一樣』所以看醫生,診斷是否有問題;在國中,也因為聲音柔細、蘭花指等行為特徵及喜歡唱歌、做家事、煮飯等興趣而被貼標籤『娘娘腔』,是性別刻板印象的表現。

社會大眾習慣把事物二分法,如好人、壞人、女人、男人、對或錯,屬於間斷變項,中間容不得其他變相的存在,文中葉永鋕的同儕經由社會建構下、自然的帶起有色眼鏡把其歸類為不男不女的性向,進而取笑、排斥、嫌惡、輕視、等甚至還發生了校園性暴力行為,接二連三的打擊下導致年紀輕輕的永鋕,選擇提早將生命做END。

從古至今,社會大眾對性別刻板印象,幾乎都是以外表、言語、動作、行為等以生理結構上或心理知覺上來區分兩性的差異。我們可以從姓名、玩具、語言、遊戲等察覺到性別刻板印象仍然普遍的存在你我心中。如女生玩洋娃娃、男生玩飛機;女生的姓名大多聽起來比較柔和,而男生則是剛強,代表著我們其實都在複製『性別刻板印象』。

葉永鋕事件爆發,使得『兩性平等為原會』正式宣佈更名為『性別平等委員會』,這也顯示教育部的政策重點從兩性教育正式轉化為性別多元教育,而當時正在擬定的『兩性平等教育法』也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法』,由兩性觀點提昇到性別層次,說明了我們在價值觀、信念上必須做調整。故事帶給我們何種省思?我想去除性別刻版化,才能減低因性別差異而造成的偏見或歧視、衝突與暴力,是刻不容緩的,讓性別刻板印象的刻痕逐漸退除,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擁有多元、尊重的社會。

 

(二)被塑造出來的性別刻板印象

傳統中我們常以『工具性』及『表達性』等簡化特質來表示性別的差異。舉例來說,我們會認為男生的空間概念較女生佳,但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給男孩的限制較少,允許其自由摸索,久之,對空間的概念自然比女孩好,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認為女孩子不可以拋頭露面,自然與外面接觸就少;白人跟黑人的智力測驗分數何者較佳,當然是白人,那是因為測驗題目與文化及生活背景有關,因此並非客觀中立,顯示我們仍為性別典型態度的人。而之前的研究強調男女有別,那是因為研究者本身或多或少都隱含著對性別角色偏見的價值觀。根據Janet Spence的性別認同理論在說明我們的性別刻板印象是從小就開始發展,隨著年齡增長會變的更加堅固,而其因素可能來自父母典範及環境(學校、媒體、文化)的影響。

1.在文化方面:傳統的『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子無才便是德』。

2.在家庭方面:管教男孩的態度『男兒有淚不輕彈』,女生要端莊『坐有坐樣』。

3.在學校方面:老師在學生獲得同樣成績的情況下,總是誇獎男生,而非女孩。

4.在媒體方面:書籍『女生不看地圖,男生不問路』『薇拉颱風潑辣掃台』。

個體在耳濡目染下逐漸漸建構一套屬於自己對性別刻板化的價值觀與信念。文中葉永鋕遭受到同儕間的輕視、反感、性暴力等行為,而行為本身後面正代表著對性別的偏見與歧視。這則故事中我們看到的是同儕基於自己對性別刻板化的錯誤認知將之加諸於弱勢者葉永鋕身上,讓其遭受到污辱、取笑等不平等的待遇,而演變成悲劇的發生。社會建構塑造出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把我們塑造出要『男女有別』,若不在我們性別刻板化的框框中,那就是不正常的。這種價值觀點,我相信仍然或多或少仍在你我心中。故事中有哪些值得我們探討:

    1.生命的價值在哪裡?

    2.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3.家庭扮演何種角色?

 

(三)性別歧視不僅出現在女性身上:

偏見表是態度,歧視代表行動,表現於外的言語、舉止若對他人造成傷害就必須避免。在台灣的文化風俗中,隱含著對女性的歧視,如討海人的禁忌---認為女人不能從船頭上船否則會空船而歸;遂道工地的禁忌---認為會有倒塌的可能;又如道士怕天葵等風俗顯然都是在說明對女人的歧視。然而性別歧視的受害者不只出現在女性身上,男性也有可能成為性別歧視的犧牲者。文中葉永鋕就是在性別歧視的環境中被犧牲的弱勢者,也因此暴露出校園安全中的性暴力問題,更延伸出人權教育中的尊重、多元、接納議題及在家庭教育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課題,值得我們注意與關心。這個事件中帶給我們什麼省思,我想我們在尊重、平等、多元、接納上應該要再教育,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在『威廉的洋娃娃』故事中,威廉喜歡打籃球、也喜歡玩洋娃娃,這並不表是其精神狀況有問題,這只是其人格特質中的一部份。文中葉永鋕喜歡做家事、唱歌比較傾向藝術、事物型、社會行,這非異常,只是人格的一部份。正因為有了多元性,才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不受天生性別限制,兩性才能有更寬更廣的發展空間。

 

(四)性別平等從『新』『心』做起,無障礙

所謂兩性化,是描述性別在性別刻板印象行為方面彈性表現程度,可以提醒我們挑脫性別刻板印象的箝制,使個人因應環境的能力更具彈性(劉秀娟,1997)。2002年『賽小姐養成計畫全攻略』鼓勵高中女生克服刻板性別印象的壓力,摒除『男理工、女人文』的社會為化中之性別偏見(陳美足,2004)。文中葉永鋕喜歡專研食譜,在三年級的時候,他就立定志向要往餐飲專業發展,並且對自己很有信心,但是仍然無法如願。試想在當時葉永鋕的重要他人如果以性別多元觀點來支持,我想現在的葉永鋕應該會活的自信、光彩吧!值得我們省思的是性別不是決定個體發展的主軸,適性發展、兩性平等才是我們的訴求。

性別平等的理念為打破傳統社會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偏見,讓個體能各式性發展、充分發揮潛能、完成自我實現,當個體面臨選擇時,決定因素不在是個人性別,而是個人興趣及能力(陳皎眉、周育瑩,2005)。希望朝向尊重人權、性別平等、多元文化、接納個體的新社會。

 

二、家庭教育:

Block認為性別角色發展,是經由制約的過程,接受社會規範所賦予的性別角色;Bandura認為,幼兒會透過模仿與觀察而習的性別有關的行為(林淑玲,2002);Kohlberg則將此分為三歷程:1.性別認同2.性別分化3.親長模仿,所以孩童學習性別角色始於家庭,『有其父必有其子』,便是一種性別社會化的結果(宋鎮照,2002)。家庭也是個人社會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機構,父母從教育的過程中複製性別刻板化,子女會透過家庭的生活與互動的關係,學習到『性別刻板化』,是一種世代傳遞的過程。

(一)父母教育的啟示:

1.父母本身的知覺:

性別刻板化影響是可以從我們的行為彈性重發現的,當個體受到傳統的性別角色期待的規範時,其行為將被嚴格限制(劉秀娟,1997)。因此父母本身要具備敏覺性,則可減少『性別刻板化』傳遞。我們可以試著用停、看、聽的作法。如停---從個人層次的改變,停止複製與反省、去除性別刻板化。看---從環境改變,減少性別刻板印象的情境設計。聽---避免灌輸孩子性別刻板印象,聽孩子怎麼說或者與孩子共同討論此議題。

2.父母的相處模式:

循序漸進匡正偏差的互動模式將兩性平權概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建立兩性平權新氣氛。從改變性別角色開始,『男主外、女主內』;一種相處模式的改變的改變,『家務分工』。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本身的角色必須保持彈性,可以角色對調、角色互換,父親也可以是家庭主『夫』。

3.父母的教育方式:

在親子互動中,鼓勵子女超越性別刻板表現的作為,並且能依照其興趣與性向給最大的支持。採用民主的方式來教導子女:多樣的選擇、適性教育、共同參與家事、健全性教育、對媒體資訊的批判。父母對子女要同等的對待與期待,因為無形中將影響孩子對自我價值的看法而漸進形成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不僅忽視了個別差異,亦壓抑個人成展空間,也剝奪了個人對人生更多面向的學習和選擇性。葉永鋕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能夠支持、鼓勵,學校老師亦在適當的教育過程中給予好的性別平等觀念,校園能塑造一個尊重、平等無歧視的學習空間,社會的價值觀如果可以更多元的話,葉永鋕或許是會個傑出的廚師。

(二)家庭教育的建議:

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相關的性別議題,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的,包括:性徵、婚姻、工作與家庭生活、父母身份及撫養、兩性教育等,以平等的觀點來檢視兩性將有助於兩性平等的落實。家庭教育的工作需要全民投入,在家庭方面:父母能給予一個好的楷模學習;在機構方面: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及社福機構,宜積極辦理相關講座、團體等促進性別平等的宣導;在學校方面:提供不同性別間平等的學習經驗,促進彼此見的相互瞭解、尊重及合作;社會方面:強化性別平等的認知(政策上、媒體上、職業上),期營造一個尊重多元的性別無障礙的生活環境。

三、結語:

家庭教育是影響一個人人格、價值觀或信念等重要因素之一。子女從小在無形中會被父母捏塑成想要的形狀,父母教什麼,子女就會像海綿一樣完全吸收,當父母本身有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時,在情境、語言、態度、教育上等都會表現出來,而子女也會照單全收,因此這種觀念便可能延續在下一代身上。我們希望能夠共創性別平等新生活,則家庭的親職教育負有責任,尤其父母本身知覺很重要,再者對子女的相處模式與教育態度,也都將成為子女的活範本。

超越性別刻板印象並不容易,如果社會每一個人,都能以自我獨特的方式發揮所長,不再被社會文化所窄制,兩性平權將能充分實現(黃信諺,2004)。

而性別平等的觀念與落實單靠女性是不足的,在加拿大有白絲帶運動,認為並非所有男人都有暴力行為,而且男人可以主動採取行動來終止暴力,在台灣男性運動卻始終缺乏(畢恆達,2005)。顯示台灣的兩性平權路上,男性的支持是不夠的。

因此唯有兩性一起為性別平等努力,才能真正實現性別平等與和諧的兩性關係。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