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創新發明導入科技選用∼以眼鏡為例
洪莞媜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碩士研究生
壹、
前言
科技的基本單元就是人造物,而現今社會科技發達,透過資訊媒體的大量傳播,使得我們更快熟悉科技產品,社會大眾也逐漸接受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科技產品,也使得我們對人造世界的豐富與多樣性,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及欣賞,然而人們卻也因此變得更加遲鈍了。簡單來說人造物與人類應是契合的,它會成為區別人類生活的一種方式。不過,就算沒有人造物,大家還是能如常的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Jose’Ortega y Gasset在1933年時宣稱:科技是多餘的產物。
目前學者專家對科技的解釋定義各有所不同,Schon(1967)認為科技是能延伸人類能力的任何工具、技術、產品、設施或製作及處理事物的方法;國際科技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ITEA)曾對科技下了一個定義:科技是人類採取行動的創新,它包含一般的知識、科技的內容和發展系統的過程;解決許多問題和延伸人類的能力(ITEA,1996)。綜合來看,科技能以任何型式來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其相輔相承的相互關係下,人們逐漸接受科技產品對日常生活所需所產生的必要影響。
自古至今科技的創新發明數以萬計,但只有能滿足人類需求的科技才能延續其生命力,以眼鏡為例,大約從西元前600年起就有眼鏡觀念的產生,眼鏡歷史經歷了數百萬年到今天仍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可顯示其重要性。諷刺家貝瑞.漢佛(Banrry Humphreis)曾藉他的角色愛德娜.埃弗雪治夫人(Dame
Edna Everage)之口,稱眼鏡為『臉部傢俱』。因此眼鏡對人類來說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輔助科技產品。
貳、
眼鏡源起
「眼鏡」到底是誰發明的,到現在也沒有一明確的答案,今日所稱的眼鏡都是從古代的水晶或玻璃球之類的物品所演變而來,透過這些球體,能將字體放大以此來改善人們視力衰退的缺陷,因此,後來的人皆以此功能來加以研發創新而成為今日所熟悉的眼鏡,以目前來說,最早發現透鏡的地方在伊拉克的尼尼書遺址,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直徑
據資料介紹,眼鏡最早出現於西元1289年的意大利佛羅倫薩,據說這項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是一位名叫阿爾馬托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但也有人認為,中國人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眼鏡。儘管眼鏡發明者為誰至今仍是個謎,但我國在明朝中期就出現了眼鏡,卻是不爭的事實。明朝人田藝蘅在《留青日札》(刊於明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中如此寫道:「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大如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靉靆也』」。
直到在十四世紀中期活字印刷術在歐洲推廣之後,為協助閱讀書籍,眼鏡才大大推廣開來。不過,當時的歐洲配戴眼鏡的目的也和中國類似,貴族富豪總是喜歡配掛眼鏡炫耀財富地位,雖然在1352年托馬索繪畫的『普羅旺斯的于格像』中就有眼鏡出現,不過眼鏡業的守護神卻是『聖傑羅姆』,那是因為在1480年時格蘭達荷為聖傑羅姆繪畫肖像時,在書桌上出現眼鏡。
參、
眼鏡功能演變
眼睛負責人體對外工作達百分之八十,是一種非常精妙的設計,但它對光線的功能並非完美無缺,所以眼鏡正是彌補此一瑕疵之最好工具。自有人類文明以來,玻璃就已開始被利用。漢朝有「金目」可供望遠,宋代有「水晶」用之照物,據史傳所載中國很早就有眼鏡的發明,只是沒有進一步發展。歷史學者也從古書、遺物作了許多考證,古希臘時代即知道玻璃球體有放大作用並能從太陽光聚焦點火,時為西元前五百年。一直到西元一千年左右,回教世界才又開始研究起來。一二六七年英國人培根說明了透鏡的光學用途。最早的眼鏡是一種手持式凸透鏡放大鏡,歷經鉚接眼鏡、鏡橋弓接眼鏡、剪形眼鏡、夾鼻眼鏡、單眼眼鏡、夾桿折桿眼鏡等等,眼鏡演變至今已能滿足現代光學上、生理上及美觀上之各種要求。
世界公認真正眼鏡應發源於義大利,西元一二八六年 水城 威尼斯的玻璃工藝已盛名遠播。十五世紀時眼鏡始從歐洲傳入中國,時約明朝
宣宗年間。那時眼鏡品質不佳,光線通過的折射也不一致,算是一種時髦品,一般人很難獲得,主要是富貴人家或達官顯宦才用它,即使視力沒有缺陷也戴一個裝模作樣炫耀一番。西元一七八○年美國人富蘭克林發明了雙焦點老花眼鏡,克服上了年紀的人看遠看近之調視窘態。尤其我國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老花眼鏡的重要性隨之與日俱增。相對的幼童的眼鏡大都是凸透鏡之遠視眼鏡,用以矯正遠視、散光、斜弱視等問題。戴上凸透鏡影像會有放大作用。而近視眼之凹透鏡影像會縮小,是目前配戴眼鏡最多的型式,乃因今日教育普及
,學生近距離持續用眼過度所致,此一現象雖為世界性,但以台灣地區最為嚴重。由以上可知眼鏡已成為生活中最廣泛的應用品,使好幾億人看得更清楚、生活得更好,它造福人類的價值實在太重要了。
下表將以年代整理眼鏡發展過程:
時間(西元) |
重要記事 |
1289年 |
義大利文獻上正式紀錄眼鏡的存在。由於威尼斯玻璃製造技術發達,所以在眼鏡的發展上佔有一席之地。 |
1352年 |
威尼斯郊外聖尼可羅教會的壁畫中,可看見最初使用的兩眼式眼鏡。簡單的兩個鐵圈裝著鏡片,圈圈之間用鐵柄連接。 |
1488年 |
由於新印刷技術的發明,世界書籍發行量增,閱讀人口增加,眼鏡逐漸成為生活必須品。 |
1517年 |
最早的矯正近視用凹透鏡則是拉斐爾所畫的「教皇利奧十世」肖像。 |
1784年 |
富蘭克林發明雙焦點透鏡,將遠視與近視兩種鏡片用鏡架固定在一起。 |
1887年 |
德國眼科醫生費克(A.E. Fick)發明 隱形眼鏡鏡片的模子,並命名為『接觸(Contact)』 |
1910年 |
出現融合式 與整體式的雙焦點眼鏡。 |
1930年 |
Gold和Plastic被用來當作眼鏡製作材料,眼鏡的變化日新月異。 |
1937年 |
法國發明了一種叫壓克力的塑料眼鏡片,雖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 |
1938年 |
隱形眼鏡改為塑料製造。 |
1947年 |
發明了角膜鏡,隱形眼鏡只遮蓋眼角膜部份即可。 |
1954年 |
法國依祖路公司一位工程師從制作飛機座艙的材料中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樹脂鏡片。 |
1969年 |
金屬框漸漸成為注視焦點。 |
(整理自:小林眼鏡公司專業教室、寶島眼鏡公司眼鏡記事)
肆、
科技選用的關鍵因素
現今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但科技產品是否能被接受及選用,其中包含著許多因素,例如:選用車子就必須符合自己的喜好;選用鞋子就需要清楚它的功能性...等,而針對以上論述,會選用眼鏡最大的關鍵因素在於符合人們的生理需求及眼鏡科技的創新引領潮流。以下將針對眼鏡選用的幾項關鍵因素做一深入探討:
一、需求
需求是人類本身隱性存在的特點,當需求一旦被發掘,就會容易變成了習慣,在這轉變之中,人們的價值觀及社會文化皆因時代觀念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社會經濟的差距而有程度上的轉變,這些間接成為科技選用的影響因素。
(一)需求性增加
Pitt-Rivers曾提出「無意識選擇」的想法,是基於長久以來人們並不會進行預先思考或計畫,而是會直接選擇最適合某種任務形態的物品,並且不使用不適合的物品。因此,人類以逐漸修正的方式將適用的人造物品留下來。
因為自然資源豐富多樣化,人類的價值觀是因文化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所以我們才發現各時代、不同地理位置,各種科技產品的極大差異。起初使用眼鏡只是『想要看的更清楚
』,但也是將人類本身的缺陷彰顯出來。然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閱讀文化開始成為人類生活重心的一部份,但是當時的印刷技術及照明設備仍不純熟,這技術上的落差無形中加深人們對使用眼鏡的依賴程度,因此,眼鏡就不再是某些特定族群所需求,而是開始廣為流傳被使用,當眼鏡從稀有物品到現今隨手可得的過程演變中,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性的快速提高深深影響選用眼鏡科技的標準。
(二)社會文化的影響
史前學家V. Gordon Childe(1951)提出一個批判性的質疑,西元前三萬年的獵鹿人、西元前三千年的古埃及人、西元前三十年的古英國人,難道都必須以時速
(三)社會經濟的發展
由於眼鏡是
科技人造物帶給我們莫大的精神激勵,主要原因為發明是人類慾望的產物而非需要的產物。例如,以生存觀點而言,農業技術與烹調技巧並非必要,因為動、植物沒有這些還是活得正常,除非是為了進一步的舒適幸福安康,我們才會說這些是必須的。因此人造物如果是在人類基本需求下運作,而非人類欲望下的產物,則展現的差異性就會相當小,其多元性也相對降低。
二、
創新發明
俗話說:「需要為發明之母」。然而,創新發明都是因需要而產生的嗎?雖然無法以一種綜合的理論來解釋創新發明來源,但遊戲與幻想都可說是創新的來源;另外在知識從一種文化傳播到另一種文化的過程中,也是創新的來源之一;社會經濟與文化等因素也激勵了創新。
創新的人造物獲選並被製造出來,這種科技演化在長久的歷程中,有著巨大的壓力限制著科技選擇的自主性,科技的選項總是不斷地接受評估與選擇。經濟、軍事需要、社會及文化態度、追求科技時髦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創新物的選擇。因此針對下列幾項因素來探討創新發明與眼鏡選用的交互作用。
(一)眼鏡的創新發明
一般而言科技是一種產品,可以供人們使用;科技也是一種工具,可以讓人們利用;科技更是一種方法,讓人們用以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古代人民發現視力減弱時,要如何發明可以替代眼睛的物品,這個問題以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或許很難,但是當時人類卻可以從大自然的景象發現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透明樹汁的結晶、天然透明石等。當眼鏡所使用的材料不斷改進的同時,也發掘了人們對於物品另一方面的需求,及開始探索自然界環境可利用的珍貴資源。
(二)社會及文化態度
當這些替代品被發現時,取代了原本專門為君王唸書的奴隸制度,而人們對眼鏡的態度也從尊崇、輕視、接受等轉變到現今的潮流文化。當科技產品被創新時,並不代表著它會被使用,唯有使用、社會接受及地域文化的認可,才有其創新發展空間。
(三)社會經濟
當科學技術的創新發明尚未成熟時,許多人造物的發明,則必須經過漫長的等待才得以產生,因此,其本身價值昂貴是顯而易見的。但科技政策若能領先洞察先機,投入資源以促成科技的快速發展,減輕人們對科技的經濟負擔,則人類對科技選用的障礙就會相對減少。
由上述可發現,觀察對創新極為重要。無論是身邊的事物、大自然或不小心而產生事物的變化,若能細心觀察,可能從中得到新的靈感,創造新的發明。「Technology is human innovation in
action.」(ITEA, 1996)這句話十分耳熟能詳,且innovation著重在「改善」(好要更好)、invention著重在「發明」(由無到有)。經由人類使用科技、進而改善、延續創新發明,使得眼鏡科技日新月異,從單純的單柄眼鏡到現今附有mp3功能的鏡架,無非是人們選用科技過程的演變,因應需求而導致創新發明。
肆、
眼鏡與人
科技應該只是人類解決生活或生存問題的工具或途徑,這種工具非常好用,功能極為強大,但是有其副作用。或者可以說,科技本身的特徵就是如此,只是人類運用時未能完全瞭解其特性,甚至刻意忽略其特性,所造成的後果當然是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享受了科技的利益,就必需付出相當的代價,只是人類自己是否真的清楚所獲得的利益與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或許在充分瞭解科技後的選擇,才是比較妥當的運用科技的態度(胡錦標,1996)。
以眼鏡為例,當人們對這個科技產生了高度依賴性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逐漸起變化。起初在社會生活環境極為純樸情況下,視之為人類身體缺陷的一部份,接著當經濟社會來臨,眼鏡似乎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而人們也會因為這個外來的科技產品影響了自己的思想行為,人們開始執著在細節小事,不再有遠觀宏大的心胸,直到現在,因應科技愈發達,眼鏡材料愈趨多變,雖然以提高舒適感、便利及流行為前提,但卻沒有想過過度開發所帶來的危機,人們也逐漸失去重要的科技素養。
伍、
結論
科技的發展方向只是忠實地反映了人類的集體思維,簡而言之,科技朝向符合全體人類期望的方向發展,因此人類如何看待科技,將會決定未來的科技發展。人們需慎思在科技發展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科技發展不只解決人類的問題,更有可能製造一些新的問題。關鍵在於人類的科技選擇權,人類如何選用適於自己的科技,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身在現代科技社會裡,人類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科技素養,亦即需考量科技後果、運用與選擇科技的基本能力。在人類能考量並負責地發展科技時,以及一般大眾具備選擇科技的基本能力之後,我們才可以樂觀地認為人類的明天是讓人期待的。(張聖麟,2005)。
科技的使用者,也就是一般大眾,也需要負起選擇科技的責任,如果科技的使用者完全不考慮科技帶來的影響或後果,只一味追求舒適與便利,事後又將所有科技導致不良的後果歸罪於科技的發展者,這當然並不妥適。人們都應該在使用科技時,同時考量科技可能帶來的所有後果,包含正面與負面的影響。
人類雖然無法完全掌控科技的發展,可是人類握有科技的選擇權,如何選用適於自己的科技,才是科技是為人類帶來服務或是問題的關鍵。因此現代科技社會人類必備的基本能力—科技素養,即考量科技後果、運用與選擇科技的基本能力,就成為最重要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張聖麟(2005)。從過去到未來:科技的進化與進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頁1。
2.
林耀聰(2005)。由科技史探討發明創新的因素。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頁1。
3.
陳辰洧(2005)。創意、設計與科技。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8)頁1。
4.
汪寶明(2005)。從科技史的延續性與非延續性觀點論科技演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頁1。
5.
愛德華.田納(2004)。不只是發明。時報出版。
6.
賈德•戴蒙著。王道還,廖月娟譯(1998)。槍炮、病菌和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文化。
7.
謝順煌、游政民、林晨光(2004)眼鏡鏡片的演變史及其材料探討,取自http://shs.tngs.tn.edu.tw/essay/post/upload/9310/9310_632350063123366029_%A8p%A5%DF%A9%FA%B9D%B0%AA%A4%A4_%B2%B4%C3%E8%C3%E8%A4%F9%AA%BA%BAt%C5%DC%A5v%A4%CE%A8%E4%A7%F7%AE%C6%B1%B4%B0Q.pdf
8.
寶島眼鏡公司眼鏡記事,取自http://www.formosa-optical.com.tw/
9.
小林眼鏡公司專業教室,取自http://www.kobayashi.com.tw/teach.htm
10.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TEA).(1996).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A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forthe Stud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