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阿德勒學派

劉春錦

嘉大家庭教育所

 

一、生平事略

阿德勒1870年生於維也納,其父為猶太商人,六個兄弟中他排行第二。從小因患脊柱症(rachitis) 而身體羸弱、行動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窒息。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然因父親不斷地支持、鼓勵,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1895年進入維也那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初為一眼科醫師,他特別注意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

1902年因讀了佛氏「夢的解析」而深受感動,遂參加佛氏所主持的研討會,曾在精神分析學會居重要地位。後來因「戀母情結」學說上的意見與佛氏衝突,便於1911離開佛氏。之後組自由精神分析學家聯誼會,開使走向個體心理學之路。

1912年阿德勒發表論文「神經質性格」,推出自己的學說和主要概念,奠定個體心理學派的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Adler擔任奧國軍隊軍醫,戰後對兒童輔導產生興趣。1919年他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是維也那學校制度中第一所輔導診療中心,從事問題兒童及其家人、學校教師的諮商工作,它相當於現在的諮商中心,由醫師和教師共同參與。1924年在維也那召開第一屆個體心理學大會,自此以後幾乎每年一次。1926年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1927年出版「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際」(其人格學說概觀的代表)及「了解人性」。1931年在維也那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1935年定居美國,並開業為精神科醫師。1937年受聘赴歐洲講學,由於過度勞累,心臟病突發逝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阿 德 勒 的 生 平 概 (1870~1937)

1870年 出生於維也納,排行第二。父母皆為猶太人。

1875年 得了嚴重肺癌,痊瘉後決定當醫生。

1895年 進入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博士,為一眼科醫生。

1902年 參加佛洛依德所主持的研討會。

1911年 因與佛洛依德理念不合而離開佛氏。之後走向個體心理學之路。

1912年 發表論文「神經質性格」,奠定個體心理學派的基礎。

1919年 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

1924年 在維也納召開第一屆個體心理學大會。

1926年 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

1927年 出版「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及「了解人性」。

1931年 在維也納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

1935年 定居美國,並開業為精神科醫師。

1937年 心臟病突發,逝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二、理論概念

()個體心理學基本假定

1 人格的一致性與統一性: 生活形態管轄所有表現形式,整體統治部分。所謂的統一性,指所有表現形式都受著一個原則的管轄。

2. 個體對自己本身和環境的觀念決定他的行為:每一個個體的行為朝向解決生活中不斷變遷的問題。

     3. 單一動力: 個體在問題的解決中追求成功,這種追求牢固在生活中的每一結構,但對於成功的判定視其觀念而定。個體心理學評估這些個別成功的標準是以提升人類的福祉與發展而定,因為個體心理學發現個人所面對的那些問題只能以充分的社會興趣才能解決。

     4. 每一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個個概念以生活方式呈現出來。

     5. 社會興趣就向人所有的內在潛能,它的發展跟個人自我一致的生活方式具有一致性。

     6. 生活方式起於孩童時特有的創造性力量,也就是從他所知覺到的世界以及知覺到所謂的成功。

()人性觀

強調人的整體觀,認為人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人也只有就整體來看才能加以了解。人們的行為有其目的,認為我們的未來遠比過去重要。我們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造者,並以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我們的目標。我們創造自己,而不僅受到幼年經驗的塑造。Freud認為人的本性為惡,Adler從生活有用的作為標準來界定,人傾向社會興趣即為善。

()生活意義

阿德勒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如果他不能體認人類的重要性是依他們對別人生活所作的貢獻而定,那麼他就很容易孕育出錯誤的意義。以下是三種容易使人賦與錯誤意義的情形:

1. 器官缺陷的兒童:

大多數器官或內分泌腺有缺陷的兒童,常因為別人無法了解他們的困難,使他們變得只對自己有興趣,而成為失敗者,但是有些人卻能夠奮力克服身體及外在環境的限制,而對我們的文化有傑出貢獻,所以,光看肉體是無法判斷其心靈發展將會變好或變壞。

2. 被驕縱的兒童:

他們多會期待別人把他的願望當法律,他不必努力就會成為天之驕子,所以當他進入一個眾人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情境,且別人也不是以體貼他的感覺為目的時,他就會覺得世界虧待了他;當他們長大後,如果別人不再對他們諂媚或順服,他們往往覺得社會對他們充滿敵意,而想要施與報復,此時如果施與處罰,只會更加強他們「別人都反對我」的信念。

3. 被忽視的兒童:

他們從不知愛與信任感為何物,只因社會曾對他冷漠,他就誤以為它永遠是冷漠的,所以他不但懷疑別人,也不能信任自己,當他面臨生活問題時,他總會高估其中的困難,而低估自己應付困難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與幫助,他們多數會成為失敗者,其中大多數出身為孤兒或私生子。

()自卑感優越感

阿德勒說:「人一生下來就要面對二個巨無霸,也就是他的父母親。因此父母指責孩子時,他們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一無是處。」人在開始生活時即具有自卑感,自卑感是每個體都有的。這種自卑感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這種力量便成為個體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當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撓時,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門路,爭取優越感。

自卑感來源:

1. 器官卑劣: 器官卑劣容易構成自卑感,因此先天缺憾的人由於受環境壓力的影響容易產生自卑感,如果一蹶不振就變成自卑情結。

2. 溺愛: 寵壞的兒童,由於溺愛使他相信自己每次需要都可以得到滿足,一切以自己為中心,長大後變得自私自利缺乏社會興趣容易發生自卑感。

3. 忽視: 在社會成長過程中,“忽視”會使兒童感到自己毫無價值,引起他們憤怒並使他們用懷疑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從此容易產生自卑情結。

()生活風格

生活風格的差異主要受家庭環境和家庭氣氛所影。家庭環境指影每一家庭成員的社會事實,包括出生順序,單親、雙親家庭。

家庭氣氛指家庭成員之間的情緒關係的性質。如追求優越時的主動或被動,建設性或破壞性等。所有的人都有各種不同的生活風格,追求超越的目標,有的人是發展他們的潛力,有的人是發展他們的藝術才能,或運動才能。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基本上都會受到我們獨特的生活風格所影響。阿德勒認為生活風格是從早年在家庭中的互動之學習而形成。因此,如果父母能學習欣賞音樂,有閱讀習慣,較可培養出喜歡音樂及閱讀的小孩;而有良好父母溝通模式的和諧家庭,較易培育出情緒穩定,善與人溝通的孩子。

() 社會興趣

1.意義:

個體覺知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包括: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感會漸漸消失。人們由共同參與活動與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往生命的光明面發展,而未具社會興趣的人會變得沮喪,生活在黑暗面。

Mosak認為人必須完成五項生活任務

(1). 友誼:與他人建立關係

(2). 工作:對社會做出貢獻

(3). 愛情與家人:維持親密

(4). 自我接納:與自己安然相處

(5). 價值觀、生命目標、宇宙觀:發展精神層面

2. 社會興趣的發展

各個生命階段中的重要他人,影響個人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早期發展具影響力的人依序是母親、父親、同胞手足與教師。母親是孩子最初人際接觸與合作的對象,社會興趣亦由此開始,其所學習而得的能力會擴展到家庭以外的社交圈,母親也可能會是孩子發展社會興趣的絆腳石。父親也與小孩建立合作關係,並強化母子間初步建立的關係,及補足無法由母親處獲得的部分。兄弟姊妹能激發個人的合作態度並將其擴展至與其他小孩的合作上。孩子若無法與家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教師有機會修正此關鍵的特質,早期因不良家庭教養而產生的不適應行為,可藉由學校教育而改正。後期發展中具影響力的人依序為朋友、伴侶、工作伙伴、心靈團體與治療師。會鼓勵與支持他人的朋友提供個人追求興趣與參與互利活動的機會,對某些人而言,朋友提供或替代了一個像家庭般的人際網絡。伴侶,無論男女任何一方,兩人間的親密關係能豐富個人的社會情感。工作伙伴:如與合作度高、富創造力與會鼓勵他人的同事一起做有意義的工作,能讓人體認到個人對團體的貢獻是可貴的。至於心靈團體則能提供個人對團體的歸屬感,情感的發抒與情緒的紓解均有出處。心理治療師提供一個安全與完全支持的情境,建立對人的信賴,並引發尊重和合作的發展動機。這些經驗亦能擴展至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中。

3. 社會興趣的不足的影響:不適應

不適應者遇到的挫折或心理失衡時,都顯現出社會興趣的不足。改變的方向:產生社會興趣。此類型的人,必須試著不去追尋個人的優越感,及遙不可及的目標,或是放棄僅有個人意義與價值的事物,才能避免不適應問題的發生。

 () 出生序

在同一家庭長大的孩子,雖然同樣受「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的影響,但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卻因出生別而有不同。

1.長子(女):受到大量的關懷與寵愛,直到第二孩子出生,他們通常喜歡搬弄權勢,並過份誇張規則和紀律的重要性,但也可能發展出喜歡幫助人、保護人的性格,或具有善於組織的才能。

2.次子(女): 一出生便須與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的關懷,所以他比長子易於與人合作。次子總是不甘屈居人後,他努力奮鬥想超越別人,好像時時刻刻在參加比賽,他通常都比長子有才能,且更成功。

3.中間排行: 被壓迫者或協調者

4.老么:獨特者或失敗者。

5.獨子(女): 小大人,權力慾望追求者。

 

三、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阿德勒認為適應不良的人,主要是社會興趣不足者,Mosak條列出治療中的教育歷程的目標:

1. 培養社會興趣

2. 協助克服挫折感、自卑感

3. 修改錯誤動機與對生命的假設

4. 改善生活方式

5. 協助當事人感受自己與別人是平等的

6. 協助當事人成為社會上有貢獻的人

() 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治療者要探索當事人在思考與價值觀的錯誤所在,如不信任感、自私、不切實際的野心及缺乏信心。治療者的功能主要在評估當事人的功能,可運用問卷來蒐集當事人得家庭資料,或利用早期回憶,讓當事人重新經驗童年發生的事件以反映出目前的信念、態度。

()當事人在心理治療的經驗

    當事人要探索「私人邏輯」,當事人的問題在於它的私人邏輯跟社會要求不相吻合,治療核心在幫助當事人學習修正錯誤的假設與結論。

例子:中年憂鬱症患者之基本錯誤

© 他深信沒有人會真正關心他。

© 他會搶在別人拒絕他之前,就先拒絕別人。

© 他會嚴厲的責備自己,渴望完美。

當事人的邏輯結構:

© 我本來就是不可愛。

© 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會拒絕別人的人。

© 因此,我必須不予人來往,才不會受到傷害。

()治療者與當事人間的關係

阿德勒學派的諮商以當事人與諮商員兩者間的合作協定為基礎。諮商過程阿德勒最關心能否與當事人發展出相互信任與尊重的關係,為了達到此目的,他們之間須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

 

四、治療技術與程序

 () 建立適當治療關係

     創造合作性治療關係,幫助當事人覺察自己的資源與優點所在。

使用技術:投入、傾聽、確認、澄清目標。

 () 探索個案心理動力

目標:使個案瞭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此生活方式中各項功能的影響。

使用技術:

1. 生活評鑑:家庭星座、兒童期歷史、探索個案幼年回憶、參考社會情境因素來瞭解個案、夢、優先偏好的選擇

鼓勵:每階段都用到鼓勵的技術,經由鼓勵使人體察其優點、內在資源,以及自我抉擇與導引權力。也鼓勵個案檢查個人錯誤知覺。

 () 鼓勵內省與自我了解目標在於協助個案覺察錯誤目標與自我挫敗行為,使隱藏著的目的與目標顯現出來。

使用技術:面質、解釋、同理心。

 () 協助當事人重新定向

      目標:協助個案作新的決定並修正目標-解決問題

阿德勒鼓勵案主將洞察付諸行動,成為他們所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此即所謂重新導向,此學派的目標是產生建設性的行為,以使當事人更有效能。

 

五、應用領域

阿德勒的諮商模式乃屬短期諮商,是成長模式而非醫療模式,故可應用在不同層次的人、不同型態的諮商情境。許多諮商模式及治療,如:兒童輔導、親子諮商、家族治療、婚姻治療、團體諮商、兒童青少年個別諮商、文化衝突、矯正與復健諮商、藥物濫用防範計劃及社會問題等,舉凡教育、親子關係、婚姻及社會問題都有阿德勒的影子。接下來,就其中的家族治療作較深入的介紹。

()家族治療

1.目標:不在改變個人,而在教導家人如何共同生活。刺激其社會興趣並學會彼此鼓勵,對家庭有一份歸屬感與責任感。

2.:觀察家庭動力。家庭動力包括家庭結構與家庭功能。家庭結構指家人自所位置及家人如何被放在一起。家庭功能指家人間的互動及表現。

3.觀察家庭動力的重點:

(1)家人的距離與親密度

( 2)家中成員的力量、權力分配

( 3)在家中不同的位置對彼此的期待

(4)溝通型態為何

      (5)家人對事情「主觀」的解釋

 

六、評價

()正面評價

.認為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人的行為乃受社會驅力所推動,而社會興趣乃人格形成之要素,使心理學者注意到社會變素的重要性,並助長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 最早提出「創造性自我」的觀念。

. 強調人格的獨特性統整性:一個人所做的一舉一動代表著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

. 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個體,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實現的意義,從而計劃並指引個人的行為。

.「學校心理衛生中心」的最早設立者之

. 阿德勒轉變了佛氏人格發展的重點,而將重點放在社會的需要與社會文化的影響力。

    . 創設了人本主義的人性理論: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必受命運支配。

()負面評價

1.阿德勒強調的補償作用,多重視生理組織方面,而忽視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影響。

2.並非所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積極的補償。其補償作用只適合用在缺陷者本身有足夠的自信,並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發生理想的「優越感」。

3. 阿德勒的補償作用乃為反抗自卑感而來,解釋太過消極,忽略了人尚有積極的支配(Maslow)

 

七、結語

阿德勒是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學者,因對佛氏的泛性論不能茍同而創立了「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在人性觀方面,認為人是自己生活型態的創造者、決定者,重視人格的整體觀,「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一種正常感覺,自卑感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這種力量便成為個體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生活方式是從早年在家庭中的互動之學習而形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邏輯,朝向自己的生活目標。社會興趣是阿德勒最重視的概念之一,社會興趣越高,自卑感越低,社會興趣的不足會造成個人的不適應。 受「家庭星座」的影響,但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卻因出生別而有不同。阿德勒的諮商模式乃屬短期諮商,是成長模式,可應用在不同層次的人、不同型態的諮商情境,對後來的諮商學派影響貢獻很大。

 

八、參考文獻

吳淑禎(1995)。阿德勒學派對早期記憶的解釋。諮商與輔導,11628-34

李茂興譯(1999)。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楊智。

林正文(1991)。自卑兒童的行為觀察與輔導。輔導與諮商,684-10

洪淑雅(2001)。與兒童建立關係的藝術- 阿德勒取向遊戲治療。諮商與輔導,1846-10

黃德祥(1989)。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施。心理出版社。

嚴久惠(1998):阿德勒取向遊戲諮商團體對國小社會適應困難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dler, A. (1996) 。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黃光國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Heinz L. Ansbacher and Rowena R. Ansbacher (1956).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Harprt & Row, Publishers, Inc.

Bernhard Handauer(1998). The Freud-Adler Controversy. Rockert: Oneworld Publication.

Adler, A. (1958).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New York: Putnam Capricor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1)

http://www.durbinhypnosis.com/adler.htm#CHAPTER%202

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therapy/alder/adler-1.htm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