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學的觀點談青少年自殺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林裕珍
壹、前言
青少年是人生發展階段之一重要過程,隨著社會環境與結構的快速變遷,「新新人類」的生、心理急遽發展與變化,使得這一代的青少年成長問題越來越具爆發力與震撼力,面臨求學、就業、家庭及生活概況等,多元的壓力與挑戰,當外界的壓力超過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或因個人無法適應多變複雜的環境時,自殺可能將是青少年無法適應現實環境及心理狀況所引發之一種自我毀滅行為。
研究發現青少年自殺與生活困境、家庭困境、人際困境等環境因素及死亡概念有關(許文耀,1999)環境因素中,個體生活事件是造成壓力的主要來源,而來自家庭同儕的社會支持,可降低自殺意念的發生。青少年面臨來自兩方面的壓力,一為內在生命的議題如:依附情緒、自我分化(吳麗娟,1998)、自我概念、自尊與自我界線的形成,其二為外在生命的議題:課業學習、時間管理、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及生涯探索,均對人生發展具相當影響力,而面臨這些內促壓力之反應與態度,即成為生活適應能力之重要指標。因此,若由諮商輔導角度觀之,在面對環境不可避免的生活壓力時,個體如何適度運用內在資源,因應複雜的外在生活壓力(事件),是為青少年發展上重要之議題。
貳、文獻探討
(一)自殺行為的定義
自殺是一個人自願且自行結束自己生命的人類行為,他是人類表現出來的特意行為之一,也是一種自我毀滅的行為表現(雲五科學辭典,民62;胡淑媛,民81)。它包括(1)自殺致死或完成自殺(complete suicide);(2)企圖自殺(attempt suicide),並未造成死亡;(3)有嚴重自殺意念(suicide ideation)但未採取行動等現象。
Kernberg(1994)從客體關係理論來討論自殺行為,其認為個體的慢性自殺(chronic suicidal behavior)或特質性自殺(characterological suicide),是企圖運用其全能控制的影響力(omniponent control),以保護自己,使自己能克服因絕望與無助所帶來的傷害。而急性自殺行為(acute episodic suicidal)則是當個體在各方面都證明自己沒有辦法發揮功能所呈現出來的無助與絕望行為。
綜上,自殺為個體一種特殊溝通與因應模式,可能傳達個體適應困難與求助等訊息,是有跡可尋的,並可以透過親友與專業協助來避免發生。
(二)青少年自殺發生原因之相關理論
一、依附理論
根據Bowlby的依附理論,依附是指個體與主要照顧者間情感的連結,依附
關係的建立乃生物演化的結果,其目的在使幼小生命獲得保護,而順利成長。
Bowlby並進一步以「安全堡壘」來說明嬰兒與母親間的依附關係,嬰兒以母親為安全堡壘,向外再環境探索,當感受到外在威脅,產生壓力或害怕時,就會啟發依附系統,表現出哭泣、求助行為來因發母親的注意,或退回母親身邊,尋求身體的親近及心理慰藉。並依此親子互動過程中的被照顧及拒絕經驗,發展出對自我、他人環境的認定,並轉換為內在運作模式,持續影響日後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隨然隨生命的成長與環境轉變,情感連結與依附對象將可能轉換為配偶或朋友等其他重要他人,但其本質目的皆為獲得安全感。Bowlby亦認為,依附行為是一天生的能力,而且是母親與孩子互動之一動機系統。
Bretherton(1992)認為兒童藉著與主要照顧者的重複性互動,發展出「內在運作模式」。這種「內在運作模式」被當為自己與他人關係之心理表徵。「內在運作模式」不僅可以定義自我與他人互動的期待,並且亦當為未來和他人建立依附關係得架構(Bowlby 1980;Hazan 1992;Shaver 1987)。Bowlby(1980)此種
「內在運作模式」是促成個體化的基石。
Adam(1994)提出有關青少年依附行為與自殺的關係模式,他認為早期的依附經驗是形成自殺的「易罹患因子」(vulnerable facter),因孩子透過與被依附個以體的互動,會形成內在的自我運作模式,此種內在我運作模式一旦影響往後自我價值感偏低、情緒協調困難,以及無法形成及維持人際關係時,將使孩子在面對人際關係的失落、拒絕與失望時易行成依附危機(attachment crisis)。因此當孩子有焦慮、生氣與無望感等情緒出現時,因無足夠能力去應付外在壓力,而形成去補償作用(decompensation),此時就容易發生自殺行為。
國內學者許文耀、呂嘉寧(民國,87)研究顯示:台灣的青少年處於不安全的依附型態而且又強調有情緒自主時,其生活困境越多、因應資源越少、無望感越大,會有適應不好的現象且會提高自殺危險性。
二、社會學理論
依社會學理論觀點,即從社會整合度與社會關係來解釋自殺現象,Durkein認為自殺是個人內化團體意識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偏差行為,將自殺行為分為三種類型: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脫序型自殺。
三、精神分析論
Freud「精神分析論」則提出「生」與「死」兩種本能的觀點來觀看個人的自殺行為,當個人成長環境造成較多創傷經驗(traumatic),自我成長會受到扭曲,無法產生足夠力量去駕馭生與死兩種本能,以滿足個人需要,其社會心理的發展便發生危機(Errikson,1963)。繼而產生不信任、羞恥、猜忌罪惡取向自卑及角色混淆等現象,無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最後形成menningern所謂之「殺害的慾念」、「被殺害的慾念」與「死的慾望」進而有意識或下意識的殺害自己。(吳英璋、金樹人、許文耀,民88)。
四、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系統理論觀點則認為,自殺代表一個家庭系統的病症,而非個人的,自殺者通常是父母或其他家人敵意的收受者,常因家庭中缺乏有效溝通,而感到不被瞭解與關心。因此當家庭中相互角色間有衝突產生時,潛藏於家庭溝通及不平衡的人際關係,都是具有自殺潛在問題的家庭特徵。行為-認知理論觀點:行為學觀點部分, Fersterbp認為憂鬱症與自殺行為的產生,與環境對不可預期事件具有增強作用有關,而Frederick 和 Resnick則認為自殺是學習而來的。Beck等人則強調認知錯誤和思考偏差在自殺上所扮演的角色。
五、Bronfenbrenner的社會生態理論模式
Bronfenbrenner(1979)其社會生態模式重點為發展的個體、環境、人與環境的互動;而1986年則擴展到家庭,尤其是外來的事件如何影響家庭如何撫育孩子健全發展的能力。如果將家庭系統(小系統)視為影響小孩發展的圓心,則中系統、外系統及大系統辨識繞著此圓心的圓圈。
中間系統包含了家庭與其他機構的相互關係:外系統並未直接包含在家庭但會影響家庭或者被家庭影響;而大系統則包含倫理及文化的影響。Bronfenbrenner(1986)提出時間系統的概念,此系統能檢驗個人及環境隨著時間的演變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依行政院衛生署統計,民國93青少年自殺比例創歷年來之新高,是青少年越來越缺乏挫折容忍力與變通的能力,亦或社會未能提供青少年一個適宜的成長與支持環境,當青少年極需外界協助時,卻無法適時的伸出援手。本文,試著根據Bronfenbrenner所提出的生態觀點,依微觀系統、中間系統、外部系統及鉅觀系統來解讀產生青少年自殺之因素:
(一)微觀系統:
即個體最直接接觸的生活經驗或環境。例如:家庭因素(如家庭解組、家庭溝通不良、家人的忽略與遺棄)、學校、鄰里社區、工作環境…。青少年自殺原因錯綜複雜,各派學者所持的觀點不同,從醫學角度觀之青少年自殺有明顯家族遺傳傾向,大約有三成家族中有自殺者,且有人認為與家族中情感型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病有關,但若排除精神疾病問題,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人類的行為是由周遭環境學習而來,家庭中(父或母)的自殺經驗,以代間遺傳的方式傳襲,青少年自殺發生與其有明顯之脈絡可尋。
依附是指個體與主要照顧者間情感的連結,當青少年無法和家人發展安全的依附關係,且面臨學習成就之挫折或困境,自我價值感喪失之情境下,將形成高自殺危機,也就是說學業成就和覺得學校有隸屬和安全感是預防自殺的重要因子。
另資賦優異青少年常因過度的完美主義、不合理的社會期望、父母不切實際的要求、缺乏幽默感、學業成就等不合理的信念與個人價值,也是自殺的高危險群之一。
(二)中間系統:
即與個體相關的小系統之間的關係。例如:青少年與家庭的關係、青少年與學校的關係、青少年與社區的關係、青少年與同儕團體之間的關係。許多的自殺發生在關係衝突之後,如與父母親有衝突,或男女之間的關係衝突之後,這樣的自殺企圖,常代表著一種憤怒以及求助的表達。研究顯示1/3的青少年自殺合併有藥物濫用情形,幫派及同儕等問題在青少年自殺成因中,亦的扮演一相當重要之角色。家庭狀況混亂及關係疏離者(如:精神病患家庭、單親家庭),通常無法提供青少年良好支持保護,甚至可能有虐待、忽略等問題,亦有較高自殺死亡之危險。家庭壓力對於雙新家庭及單親家庭間的意義是不同的,藉由生態的模式(Bronfenbrenner,1997)可以加以預測,若父母對於處理子女的壓力較有經驗,得對於子女壓力處理較有幫助。Bronfenbrenner亦提出家庭凝聚力高的的家庭在家人共同相處的時間,可以減緩衝突的壓力,有「我們可以一起面對」的感覺。因此中間系統如果缺乏連結,或是兩個小系統之間存有價值的衝突,青少年無法獲得有力支持系統,將可能增加青少年自殺的危機。反之,當個體有困難時,可透過家庭或群體(親友及鄰里)的生活與互動,提供資源尋得協助。
(三)外在系統:
個體沒有直接參與,但卻會對個體造成影響。如台灣的教育政策因升學主義掛帥,偏重學業知識傳授與智育發展,不但忽略生活挫折、人際關係的處理、壓力的調適等議題的教導,更以學業成就做為價值判斷的引導指標,因此政府教育政策及學校教育方針,亦是青少年自殺防治工作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雙親工作情形、家庭經濟的興衰,可能影響家庭的安定與否,而成為生活壓力事件,觸發青少年自殺之危機。
(四)鉅觀系統:
指的是文化價值、意識型態等。例如:同性戀者缺乏社會支持系統、遭社會排斥、現身(coming out)的過程中將承受的壓力以及孤立的感覺,「男尊女卑」「男兒有淚不輕彈」重男輕女等的不合理社會期望與價值觀、媒體對自殺事件缺乏同情心的報導,對名人自殺的大肆渲染,引起青少年的模仿提升自殺行為危機。
參、預防策略
許多學者針對的青少年自殺防治,提出許多相關建議。Wodarski和Harris認為自殺防治的內涵可以包括和青少年一起討論防範自殺的方法以及應付生活壓力的方法、教導青少年改進其溝通技巧、訓練父母親防範青少年自殺的概念、提高教師察覺與青少年自殺有關的警訊之能力、改變青少年消極扭曲的認知、培養青少年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親職教育改善家庭的互動方式、教導青少年如何改善人際關係的技巧等(引自陳素真,民77)。
教育制度改革,加強生命教育,教導學生了解生命的尊嚴與意義,增加壓力調適、人際關係等相關課程,建設挫折因應、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學校教育是青少年自殺防治工作中相當重要之一環節。青少年的同儕在自殺防治的工作中,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Popenhagen和 Qualley(1998)加強、Peters(1985)指出,大部分的青少年在危急狀況時會先向同儕求助,因此,自殺防治方案中應該包含提供青少年如何辨識自殺行為的徵兆的相關知識以及求助的管道。
Katschnig(1977)提出一個較廣泛且完整的自殺防治計畫,涵蓋了初級、次級與三級預防:初級預防是以一般學生為對象,減少任何自殺的威脅與企圖;次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有適應困難的學生提供簡單的危機處理服務;三級預防則是自殺行為發生後所採取的措施,以減少自殺事件引起的長期效應(引自林蔚芳,民82)。以下表則是自殺防治的三個層級所涵蓋的內容(楊瑞珠、連廷嘉,民86)。
表1 自殺防治的三個層級及其內涵
肆、結論
曾有新聞報陽明大學資優女學生,疑因壓力過大燒碳自殺,並在日記中留下「我不屬於這世界,我很孤獨?」,引起社會之惋惜與震驚,資賦優異青少年常因過度的完美主義、不合理的社會期望、父母不切實際的要求、缺乏幽默感、學業成就等於個人價值的不合理信念,成為自殺的高危險群之一。從這案例中,獨自離家北上唸書,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孤單無助的,青少年期正處於身體,心理、認知、情緒等快速成長的階段,發展安全的依附關係,有助於青少年面對學習或生活之挫折與困境,避免自我價值感喪失。
多數自殺事件發生前後應有些許脈絡可循,一般說來,蓄意自殘的人,常是一種求助行為,也暗示著他們通常沒有接受適當的心理社會支持。據研究顯示,有27%之自殺死亡個案,在死前24小時,會表明其自殺動機。青少年的情緒變化很常見,但若長期低落或不穩,情緒控制不好、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食慾暴增或不振等訊息,家屬、親友同儕等應適時給予關懷,以避免不幸發生,特別是女性,且家族中有自殺或憂鬱症病史者,自殺發生的機會相對升高。
政府教育政策以升學主義掛帥,偏重學業發展,另家庭經濟及雙親狀工作況穩定與否等外系統因素,都直接間接成或為生活壓力事件,成為青少年自殺之誘發因素,因此大系統階層的教育政策,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社會期望與價值:「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等重男輕女的不合理社會期望與價值觀,是為青少年在角色或同儕認同上之重要因素,當青少年無法取得同儕認同而遭排擠,或無力負荷社會期望時,將因而產生無望感。另因媒體對自殺事件大肆渲染的報導,不但缺乏同情及社會關懷,更對名人自殺事件的誇大渲染,引起青少年的模仿效應。
依生態學的觀點,循著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大系統之脈絡,似乎不難察覺許多自殺案例的因循脈絡,如能及時採取一些措施,或可避免不幸的發生。
參考資料
許文耀 呂家寧(1998)。、情緒自主依附型態與自殺危險的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59-81
劉修全 從依附理論談青少年的自殺行為輔導。諮商與輔導,(167),14-16.
周麗玉(2001)。青少年自殺行為之理論與輔導。諮商與輔導,(122), 10-14.
楊聰財 張敏(2003)。自殺企圖者之絕望感與生活壓力及因應模式之關係。台灣精神醫學,(17),41-49.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10),151-178.
Marotta, S. A. (2002).An Ecological 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 (4),507-510.Marotta, S. A. (2002)
.Duis, S. S., Summers, M..(1997).Parent versus child stress in diverse family types: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7(1),53-73.Duis, S. S., Summers, M..(1997).
.Paulson,
Paulson,
Corcoran, J., Franklin, C., Bennett, P.(2000).Ec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 pregnancy and parenting. Social Work Research, 24(1), 29-39.
Corcoran, J., Franklin, C., Bennett, P.(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