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幼兒社交能力之策略探究
鄭美惠
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壹 背景動機
幼稚園階段是孩子離開家庭第一個接觸的社會團體,亦是孩子發展社會能力的黃金時期,對孩子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在團體生活中,社會技巧不佳的幼兒,無法適當的表達情緒,欠缺良好的互動關係,容易與人發生衝突,進而影響人格發展及生活適應。
而在改善人際關係的建議方面,Bullock(1992)建議教師先了解、發現有人際關係或交友有困難的兒童,找出問題癥結再進行導引,如加強社會技巧的訓練、模仿示範、行為改變技術、與家長溝通、或請專家協助輔導等。因此,研究者擬從加強社會技巧的訓練開始,從孩子日常生活作息中最感興趣、最投入的學習活動著手進行,亦即遊戲課程和語文課程的故事教學活動,期能促進幼兒社交能力之發展。
一、說不完的故事-----繪本教學
在幼兒園中遊戲是孩子生活的重心,亦是學習的型態,凡事皆經由遊戲中學習,然而衝突糾紛卻是幼兒互動時經常出現、困擾教師的行為。衝突未必不好,衝突代表幼兒間需求的不協調,所以老師應正視衝突的處理,如何解決孩子衝突事件?這才是思考的重點。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而繪本在幼兒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繪本可以是幼兒反省自身交友經驗與學習友誼互動的良好媒介,因為繪本具有反思的特質能減緩彼此吵架引起的傷害,透過繪本故事及討論活動,幼兒可以比較清楚的區分自己和朋友間的互動行為及態度(邱愛真,2004)。因此,研究者設想是否能使用繪本來引導、處理幼兒的衝突事件,透過繪本的角色與情境,幼兒才能心平氣和,以中立的觀點來看待整個事情,透過繪本討論活動,幼兒可以更清楚瞭解自己和朋友間的互動行為,將有助於幼兒構思新的人際關係策略,促進其社會化發展。
二、從遊戲中學習,同儕的魅力----同儕遊戲
幼兒由家庭進入幼稚園、托兒所等學習場所,幼兒的互動對象增加、互動行為也更加複雜,當幼兒的社會接觸日愈複雜時,其所延伸的社會性互動技巧也會有所轉變,包括學會適應環境與他人、在團體遊戲時學習輪流、等待、合作、分享等等,然而這些社會行為很難經由知識的傳授習得,而是透過活動的進行,相互模仿、觀察而來。因此成人如何安排互動情境、創造互動機會,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李淑芬(民78)、張美鈴(民78)的研究也發現遊戲治療或社會技巧訓練都有助於改善學前兒童社會關係或同儕關係。
貳 文獻探討
研究者收集相關文獻,並根據相關理論探究促進幼兒友誼互動的技巧策略為何?
一、繪本對同儕友誼的啟迪
在朋友的互動中,幼兒才有機會學習領導、服從、建議、協調等社會技巧,順利進入團體生活(李駱遜,民91)。幼兒同儕互動所產生的嫉妒、衝突,都可以透過繪本人物的認同,提供幼兒一個情緒宣洩與情感表達的安全空間,建立社交技巧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引導幼兒正向的情緒表達。透過繪本,幼兒跨入更寬廣的生活領域,對幼兒來說,它提供訊息,刺激思考,帶來歡笑與樂趣,帶領著幼兒進入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情境,拓展豐富的生活經驗,作間接的體驗,所以在幼兒成長的過程,繪本讓幼兒獲得豐富有意義的學習(邱愛真,2004)。同時,芝加哥大學附設實驗幼稚園的資深教師Vivian Paley (1992)根據其多年教學經驗及長期觀察兒童的心得,選擇以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幫助幼兒發展同理心,發覺擁有友情的愉快,以及被拒絕或忽略時的寂寞和沮喪。
二、繪本與社會能力發展的相關研究
繪本具有語文、藝術、倫理、人格教育等價值,運用繪本融入教學活動或讀書會活動之中,能提升兒童的學習興趣,達到增進兒童創造思考、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友誼關係等教學目標,亦能讓兒童分享個人之經驗,並抒發內心的情緒感受(謝素菡,2004)。繪本輔導方案對於兒童社會技巧中的自我肯定、同理心、控制自己的負向情緒具有立即性的輔導效果,因此老師可利用綜合課程時間使用繪本輔導方案來増進班上兒童的社會技巧(謝素菡,2004)。因此透過繪本教學能提供幼兒內化的替代經驗,運用繪本教學來增進幼兒之社交技巧是一個值得探究的主題。
三、繪本輔導方案的實施(謝素菡,2004)。
(一)繪本輔導方案需考慮學生的需求
針對學生所欠缺的或亟待建立的社會技巧來設計課程,以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將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繪本材料的選擇
選擇繪本時要配合兒童的年齡及其心理發展,配合兒童的需求、興趣及閱讀能力。
(三)老師應強化本身說故事的技巧,並用多元化的方法說故事
説故事時要面對毎一個學生,視線要看到毎一個學生,讓全體學生也能看到在講故事的老師,做為口語與非口語的雙向溝通。
(四)繪本內容的討論要配合所要訓練的社會技巧
要針對所要訓練的社會技巧來挑選繪本,討論時要儘量突顯社會技巧之主題。
(五)建立獎勵制度以增強學生的良好或適當的社會技巧
可用獎勵的制度來增強學生的社會技巧,獎勵的方法包括口語的讚賞、非口語的讚賞或鼓勵、物質獎賞等,如能善用獎勵制度,可使學生良好或適當的社會技巧加以維持或保留。
四、遊戲行為在同儕互動上的價值
遊戲是幼兒生活的重心,如同生活中例行的一份工作,尤其在自由遊戲時間,孩子更有如天生的表演家般,在扮演區中演出層出不窮的好戲。然而在遊戲時,幼兒所表現的自然互動行為,通常是教師瞭解幼兒社會行為、社會能力的最佳觀察機會。
在想像遊戲中,孩子嘗試以自己的觀點、想法去詮釋生活的體驗,發揮想像與創造力,有時遊戲也兼具情緒宣洩的管道,讓孩子在遊戲中得到紓解。誠如互動論者與認知發展理論所強調的「遊戲是幼兒自主的活動選擇,也是幼兒建構、瞭解世界的主要方式」(謝美慧譯,民90)。
林淑娟(2004)研究結果發現:遊戲團體對兩位被拒絕目標兒童的同儕關係及行為特質有立即及持續性的輔導效果。在遊戲團體中目標兒童透過設計的遊戲,釋放情緒及身體的緊張,為了順利進行遊戲,在遊戲中自發性的遵守規則,當產生衝突情境時,激發兒童願意去思考解決衝突的方法,而產生新的學習(林淑娟,2004)。因此,以遊戲治療團體的方式介入者,則對被拒絕兒童的社會能力、同儕關係與困擾行為均有改善,可見運用遊戲於兒童團體諮商,確實有其效益;同時,國外的研究也指出在團體中加入合適的同儕一起遊戲,能直接增進目標兒童的社會能力及提升其被同儕接受的程度(林淑娟,2004)。
參 方法策略
經由相關文獻的分析與發現,研究者擬從孩子日常生活作息中最感興趣、最投入的遊戲課程和故事教學活動著手進行,設計一套符合幼兒階段的實務課程,期能促進幼兒社交能力之發展。
一、繪本教學—說不完的故事
本研究採用以同儕互動為主的兒童繪本,繪本之主要情節是有關朋友之間的互動,藉由故事的情節發展,傳達社交技巧的內涵。研究者著手設計一套適合班上同儕互動的課程,透過繪本的情境與內容,進行深入的討論與對話,以角色扮演、遊戲、等方式,讓幼兒以正向肯定的行為,表達友誼的關係。
(一)教材的選擇
本研究所選用的故事繪本,係以同儕互動為主題的繪本。其相關概念如下表:
表:1-1故事繪本的相關概念
繪本名稱 |
相關概念 |
嘟嘟與巴豆 (上誼) |
個性不同的嘟嘟和巴豆,是一對感情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他們一年到頭在一起的時間不多,嘟嘟喜歡出國旅行,巴豆喜歡待在家裡,不過,他們都很開心,也都很關心對方。誰說,好朋友一定要如膠似漆呢? |
長頸鹿的新衣 (閱讀與品德) |
長頸鹿斑斑,突然發現斑紋消失了心情很低落,好朋友們能以理解、包容的態度來陪伴他,度過低潮的心情。 |
我和小凱絕交了 (漢聲) |
體會吵架時彼此的感受、「非理性」的情緒以及對友誼的期望,同時也學習思考衝突的正面意義及問題解決的方法。 |
不是我的錯 (和英) |
以不同的角度幫助孩子思考責任的意義及負責的行為。 |
我喜歡你(上誼) |
學習表達喜歡的心情與感覺。 |
糟糕的一天 (漢聲) |
在學校裡不斷的出錯,對孩子來說真是「糟糕的一天」,希望孩子能從這本幽默而生動的繪本中,學習面對挫折的勇氣,健康快樂成長。 |
小老鼠和大老虎(人類文化) |
「大欺小、強欺弱」在動物界裡,似乎成了一種不變的恆律,但小老鼠和大老虎經過溝通後,意識到「友誼的可貴」及失去朋友的滋味,學習朋友間輪流與分享的相處之道。 |
好朋友(上誼) |
「好朋友是永不分離的」,書中的三個主人翁老鼠、小豬、公雞三隻動物發誓要做一輩子的朋友,於是他們想要住在一起。他們試著去住每一個朋友的家,然而因為個別差異與環境因素,使他們的心願無法達成。由此可見,好朋友不一定要無時無刻在一起,也可以保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時空,了解好朋友間的異同與互動關係,感受友誼的甜蜜時光。 |
小魯的羽毛 (狗狗圖書) |
山中老人是智慧的長者,藉由羽毛隨風飄逸一去難返,來比喻髒話對人的傷害也是如此,話一出口難再回,讓孩子學習能說好話、做好事、心存善念,做個可愛的好寶寶。 |
菲菲生氣了 (三之三文化) |
每當生氣時,心中就像是一座隨觸即發的火山,那種即將爆發的狀態,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從憤怒的真相瞭解、學習情緒的協調,是每個孩子成長中最難學習的一門課程。 |
擁抱(國語日報) |
小刺蝟很不快樂,因為他沒有朋友,大家都怕他身上的刺,不敢靠近他。後來小刺蝟找到身上沒有刺的地方,學習了擁抱、接近朋友的方法。少了抱抱的孩子像刺蝟,渾身是刺,傷了別人,也苦了自己。 |
誇我(國語日報) |
媽媽常誇獎我,說我好可愛,自己穿衣、扣扣子、繫鞋帶,誇我聽話把青菜吃光光,誇我聰明會數數,一數數道二百五---,誇獎讓孩子更有自信、認識自己,同時瞭解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學習欣賞他人的長處。 |
艾爾與艾迪 (閱讀與品德) |
艾爾與艾迪是一對莫逆之交的好朋友,故事角色藉由外型、習性不同的朋友互動,傳達好朋友總是為彼此的立場設想,讓孩子學習體貼他人。 |
「我們是好朋友」(漢聲) |
『少了阿德,康康什麼事都不想做。』失去最好的朋友,沒有人和他分享一切是什麼感覺?如何調適心情?老朋友要珍惜,新朋友也要積極去結交,這些都是幼兒需要學習的社交能力。 |
鱷魚放假了 (漢聲) |
給身在福中不之福的朋友一些訊息,希望能珍惜擁有、知福惜福。 |
(二)繪本教學策略的發展
1.聆聽故事:依實際活動主題(需求),選定繪本故事。(如表1-2故事繪本課程設計大綱)
2.繪本欣賞:欣賞與分享,傳達心中的感受。
3.討論與發表:幼兒或教師提出對故事內容的質疑,師生共同探討。(如表1-3:故事繪本問題探討架構)
4.看圖說故事。
5.遊戲:角色扮演。
6.「圖畫書之旅」創意畫。
7.作品欣賞與分享。
表:1-2故事繪本課程設計大綱
主題 |
繪本名稱 |
活動目標 |
友誼的形成 |
我喜歡你(上誼) |
喜歡要說出口,讓友伴瞭解自己心中的感受。 向朋友說一句你欣賞、喜歡他的真心話。 |
糟糕的一天 (漢聲) |
感受挫折的心情,學習同理心,對友伴適時伸出援手。 |
|
擁抱(國語日報) |
學習表達關懷友伴的方式。 |
|
衝突解決 |
我和小凱絕交了 (漢聲) |
友誼是什麼?和朋友吵架後,如何重新恢復友誼?體會吵架時彼此的感受、情緒,同時也學習思考衝突的正面意義。 |
不是我的錯 (和英) |
以不同的角度幫助孩子釐清責任的意義。 團體中人、我的互動關係。 |
|
小老鼠和大老虎(人類文化) |
朋友的相處之道,是學會彼此輪流與分享。 |
|
菲菲生氣了 (三之三文化) |
憤怒的情緒是人人都有的經驗,重要的是如何瞭解它、調適紓解,學習處理情緒的方法。 |
|
嫉妒、傷心 |
小魯的羽毛 (狗狗圖書) |
別人都有好朋友,為什麼我沒有?省思自己在朋友間不受歡迎的原因為何? 如何獲得朋友的喜愛、信任? |
「我們是好朋友」(漢聲) |
對失去友誼的心情調適。 如何以正向的關懷,接納、迎接一份新的友誼。 |
|
親密關係 |
嘟嘟與巴豆 (上誼) |
關懷、分享、溝通、表達與信任是形成好朋友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 |
長頸鹿的新衣 (閱讀與品德) |
長頸鹿如何面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困難,他怎麼辦? 朋友心情難過時你會如何幫助他? |
|
艾爾與艾迪 (閱讀與品德) |
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 你有幾個好朋友?你願意為他做什麼? |
|
好朋友(上誼) |
好朋友總是互相合作的,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一起討論、一起決定,一起分享。 請孩子們分享一下,好朋友間愉快的相處經驗。 |
|
鱷魚放假了 (漢聲) |
好朋友給我什麼樣的幫助? 我能為好朋友做些什麼,讓他有愉快的心情? |
|
誇我(國語日報) |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眼中所見即是他人的優點長處。 ※讚美是一種美德、送祝福的人最幸福,學習關懷友伴分送祝福。 |
表1-3:故事繪本問題探討架構
(例)故事繪本教學:小魯的羽毛 |
|
問題探討 |
學習重點 |
1.小魯不受歡迎的原因? |
探討朋友相處之道,學習尊重友伴 |
2.小魯如何解決問題? |
探討問題解決的方法 |
3.一根羽毛的智慧。 |
※學習說話的藝術。 ※說好話、做好事、心存善念,尊重自己亦尊重他人。 ※一句傷人的話,如同羽毛般輕忽難返,話一出口難再回。 |
4.如何建立親密的友誼關係? |
※探討同儕互動的方法。 |
(三)時間的安排
本研究的教學實施時間,預計每週進行一個故事繪本為原則,但每個故事繪本的教學時間,可因應不同情況彈性調整。
二、同儕遊戲—同儕的魅力
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分析與歸納,遊戲活動在同儕互動、釋放情緒及緊張、社會能力、團體諮商、發揮想像與創造力等,確實有其效益,亦是幼兒建構、瞭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不管是進行團體遊戲或幼兒自由加入同儕的遊戲,都需要充足的時間,才能發展出社會性的活動。以下茲就促進幼兒社交能力發展的同儕遊戲課程,說明如下:
(一)遊戲的類型
1.感覺運動遊戲:
在朋友的互動中,幼兒才有機會學習領導、服從、建議、協調等社會技巧,順利進入團體生活(李駱遜,民91)。
2.戲劇遊戲:
在想像遊戲中,孩子嘗試以自己的觀點、想法去詮釋生活的體驗,發揮想像與創造力,有時遊戲也兼具情緒宣洩的管道,讓孩子在遊戲中得到紓解。(謝美慧譯,民90)。
3.社會性遊戲:
遊戲時當同儕一發生互動,雙方就會馬上開啟互動策略,而不同策略所產生的互動結果也都不盡相同(方金鳳,2004)。
4.創造思考遊戲:
在遊戲中自發性的遵守規則,當產生衝突情境時,激發兒童願意去思考解決衝突的方法,而產生新的學習(林淑娟,2004)。
(二)遊戲課程設計
※遊戲類型:團體-戲劇遊戲
功能:藉由趣味、活潑的遊戲活動,增進同儕互動,學習欣賞他人。
活動名稱:禮佛
器材:鞋子
程序:
1.將幼兒依實際需要分成幾個小組。
2.每組推選出一位幼兒當『佛菩薩』,及鞋子一雙。
3.幼兒走到『佛菩薩』前,說一句『佛菩薩』的優點,然後擲鞋。
4.若鞋子一正一反,則可晉升為『佛菩薩』,否則繼續3.之步驟。
※遊戲類型:小組-感覺運動遊戲
功能:同儕互動模式,促進友誼的交流。
活動名稱:搶救活動—『鹹蛋超人』出發了!
程序:
1.參與遊戲的幼兒圍個圈,一人伸出一隻腳,由一位幼兒念【口白】點名。
【口白】:滴、滴、滴,國王下山去點名,點到誰是第一名,雞蛋、雞蛋破雞蛋,看誰買到破雞蛋,媽媽回來就完蛋,小心裡面有炸彈!
2.被點到者當鬼,其餘皆為『鹹蛋超人』。
3.鬼抓『鹹蛋超人』,追逐中不勝腳力者可喊『閃電』(雙手合十狀),等待其他『鹹蛋超人』來搶救(拍肩說嗶嗶)。
註:幼兒不會像大人般,當鬼者跑得有氣無力,他們自有一套遊戲的法則,很快就換人做,且是大家都認同的默契,這即是同儕遊戲的魅力。
※遊戲類型:團體-社會性遊戲
功能:聽聲音辨人,說出他人的特徵。
活動名稱:猜猜我是誰
程序:
1.一人當『鬼』(中間蹲蒙眼睛者),其餘幼兒在其外圍圍圓圈。
2.活動進行中(依方向線)邊走邊唱兒歌,小梅、小梅誰在你的後面?(歌詞可自由創新)
3.停止時由其正後方之幼兒發聲:「猜猜我是誰?」(亦可自行設計一小段對話)
4.中間當『鬼』者,猜一猜,說出幼兒的姓名,猜對則兩幼兒互換位置,猜錯遊戲繼續進行之。
※遊戲類型:小組-創造思考遊戲
功能:透過創意思考活動,進行即興創作,增進同儕溝通互動的能力。
活動名稱:創意變!變!變!
器材:鈴鼓
程序:
1.自由散開隊形,幼兒依鈴鼓節拍前進。
2.邊走邊念【口白】:荷花!荷花!幾月開?(幼兒齊念)
3.教師:5月開!(此時幼兒要尋找5人為一小組)
4.教師:荷花、荷花變--變--變--
5.幼兒:變什麼?
6.教師:變大象(小組進行肢體造型創作)。
7.作品欣賞
註:荷花!荷花!、5月開!、變大象等名稱都是可以隨意變換的。
※遊戲類型:小組-創造思考遊戲
功能:透過想像、集同儕之創思,共同合作完成作品,增進幼兒間的合作行為。
活動名稱:創意合作畫
器材:全開壁報紙、畫筆
程序:
1.讓幼兒以自由型態,組成合作小組團隊(告知團隊的任務:共同作畫、設計一個故事或生活體驗)。
2.小組討論合作畫的內容。
3.作品分享,並解說作品的內容、故事。
4.解說作品分工的情形及構想的歷程。
※遊戲類型:團體-感覺運動遊戲
功能:增加身體接觸的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轉換能力,遵循遊戲規則。
活動名稱:搭起友誼之橋
器材:鈴鼓
程序:
1.幼兒成員呈一直列。
2.兩人雙手高舉搭起一座橋。
3.大家手牽手穿過橋下,繞過大橋,齊唱:“倫敦鐵橋垮下來…….”。
4. 最後在一鼓聲響(以樂器為信號)後,雙手放下套住一位幼兒,並請幼兒自我介紹。
5.由該幼兒邀請他的好朋友一起搭橋,遊戲繼續進行。
註:這個遊戲,可在團體同儕間有點熟又不太熟的階斷進行,讓幼兒藉由遊戲增加身體接觸的機會,有『解凍』的效果。
肆 結語
在遊戲中引導幼兒同儕互動、創造互動機會,是老師或家長用來促進幼兒與同儕互動社會能力的策略。在幼兒的社會化的過程中,遊戲在幼兒同儕互動上扮演著推手的角色,在瞭解孩子能力的前提下,設計出有趣的團體活動,透過各類遊戲課程,從遊戲中學習參與、輪流、分享及合作等社會性行為,讓幼兒及早建立良性的互動模式。
幼兒在團體生活中,具備基本的社交技巧,才能在同儕互動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社交技巧訓練透過角色扮演及群體遊戲等活動,可提昇幼兒自信自尊、增進內省、處理衝突、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良性互動的人際關係。因此以『繪本故事』為主軸,運用肢體語言、聲音表情的傳達以增進幼兒學習動機、透過故事討論、延伸活動(角色扮演、戲劇遊戲、故事學習單),擴展故事的層面,讓幼兒學習覺察人我互動的表達與溝通的藝術。
參考文獻
方金鳳(2004)。自由遊戲時間同儕互動策略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駱遜(民91)。教室中的隱形人-被忽略幼兒的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4,91-112。
李淑芬(民78)。團體遊戲治療對學前兒童社會關係及社會能力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娟(2004)。遊戲團體對被拒絕兒童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美鈴(民78)。社會技巧訓練對學前兒童同儕關係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愛真(2004)。以兒童繪本增進幼兒友誼互動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鄔時雯(2002)。以故事教學增進兒童同儕友誼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美慧譯(民90)。Patricia G.Ramsey 著。幼兒的人際關係-改善幼兒在校同儕關係。台北:桂冠。
謝素菡(2004)。繪本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社會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Bullock, J. R. (1992). Children without friends: Who are they and how can teachers help? Childhood Education, 69(2), 92-96.
Paley, V. G.
(1992). You can’t say you can’t play.
人類文化譯(1998)。小老鼠和大老虎。新店:人類文化。
王真心譯(2002)。好朋友。台北:上誼。
宋珮譯(2001)。嘟嘟和巴豆。台北:上誼。
李坤珊譯(2000)。菲菲生氣了。台北縣:三之三文化。
周逸芬譯(2000)。不是我的錯。台北:和英。
莊永佳(2001)。擁抱。台北:國語日報。
郭玫禛(2004)。艾爾與艾迪。台北縣:大好書屋。
郭玫禛(2004)。長頸鹿的新衣。台北縣:大好書屋。
漢聲雜誌譯(2001)。我和小凱絕交了。台北:漢聲雜誌。
漢聲雜誌譯(2001)。糟糕的一天。台北:漢聲雜誌。
漢聲雜誌譯(2001)。我們是好朋友。台北:漢聲雜誌。
漢聲雜誌譯(2001)。鱷魚放假了。台北:漢聲雜誌。
潘人木(2001)。誇我。台北:國語日報。
小魯的羽毛(狗狗圖書)
我喜歡你(上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