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依附特質及對個人發展的影響

賴美秀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一、共依附的起源及定義

(一)共依附的起源

根據共依附領導人物心理學家史馬利說,『共依附』這個詞是同時出現在明尼蘇達-化學依賴治療與強迫性行為時二步驟方案的核心區域。而蘇比和佛瑞爾說:『一開始共依附這個名詞是被用來描述與化學性依賴者互有某種關聯,而生活受到影響的人們。』(邱紫穎譯,1996)。其包含化學性依賴者的共依附配偶、孩子或戀人所發展出的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而形成對藥物或酒精濫用者的反應行為。

或許共依附這個詞是新的,但現象早就存在了,專家們長久以來便猜測在化學性依賴者關係較親近的人們身上,似乎發生某些特殊狀況。相關研究指出在與酗酒者親近的人身上,似乎也發現類似酗酒的心理、心智、情緒以及精神狀況,而這些人本身並不酗酒,也沒有任何化學依賴,只因依賴這些化學依賴者而形成的心理反應及行為,當時用來描述這些現象的字眼包括:共酗酒(co-alcoholism)或共成癮(co-addition)。

共依附最早奠基於1940年代酗酒者的處理上,酗酒者的妻子們組成了一個自助性支援團體,以處理酗酒者對他們所造成的影響,當時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被稱為共依附者,他們確信的是自己被丈夫的酗酒所影響。隨後基本思想誕生,共依附者這個詞也在1979年出現,意指因為與酗酒者的親密關係而導致生活失控的人們(邱紫穎譯, 1996)。而共依附這個詞則在1981年由Wegscheider重新定義為酗酒者妻子與酗酒者之間的狀態(Gibson Donigian, 1993)。

當共依附越被專家所了解時,發現更多組群的人們也有此現象。Obrien Gaborit1992年於研究中建議:其實共依附廣泛的存在物質濫用以外的情境中。如慢性病人的家屬、精神疾患的家屬及處於功能缺乏的結構中,如:家庭、職場及社會也可能發生(引自 楊晴慧,2000)。而GibsonDonigian1993)則認為共依附者泛指在失功能家庭中的成員。若加以細分,則可能包含酗酒者的成年子女、與情緒或心智異常者關係密切的人、慢性病患者的家人、問題兒童的父母,與不負責任者關係密切的人,此外,某些專業人士,如:護士、社工人員,以及其他助人行業的人都極有可能有共依附此特質。

 整體而言,共依附不再是發生在酗酒家庭中,酗酒家庭只是發現共依附的起

源,隨著定義的擴展及越來越多人正視到在一些失功能的家庭中,某些人必須負擔較多的照顧責任,扮演照顧給予者的角色,長期下來與上癮者、失功能或不負責任者形成共生的關係,最後會變成以他人為重而失去自我的傾向。

如上所述,共依附一詞在1970年代稱為共酗酒,1980年代才廣泛被稱為共依附,共依附是一種生存狀態,也是不健康的行為特質,也有人稱之為『成人化兒童徵狀(adult-child syndrome)』。其表示一個人對自己真實的內在世界感到失落,而面對外在事物卻形成一種上癮且不能自拔的生存狀態,彷彿是依賴外在事物而生存,無法做自己的主宰。

再者,共依附也是一種失去自我的疾病,長期忽略自己的真實自我,不能和自己的真實內在接觸,太在意他人的行為與需求,而失去自我認定,讓他人或假我來主導自己的生命及幸福。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藉由父母、權威人物、教育機構的教導,我們無形中學會如何遏制或否認自己的內在小孩,不能自由的表達,此時,所謂的假我或共依附的我應運而生,而使個體失去真正的自我。

綜合以上對共依附的定義得知,共依附多發生於失功能的家庭,非天生的旣有行為,通常是希望從外界尋求自我價值感、希望家庭能免於衝突,而呈現一種幾乎以他人為重,與他人過分黏結,無法劃清清楚的界域,把他人的事視為自己的事,無法讓自己取得平衡,對外呈現出『假我』,無法與真實的自我對應,漸漸的習慣這種模式,並成為一種上癮的型態。而共依附也是漸進的、逐步惡化的,當週遭所關心的人情況越嚴重時,共依附者的反應會更強烈,這種負面的習慣性或成癮行為,阻礙了原本健康的人際關係,也妨礙自己與自己對話。

 

二、共依附的特質及對個人發展的影響

(一)共依附的特質

Bowen1988)認為共依附是一種發展中的現象,不盡然都是負面或失功能的,他認為共依附包含與他人合併、避免衝突、縮小差異。而在失功能家庭中,共依附不可能是自動的行為,也就是共依附是由後天,包含父母、老師或社會及倫理的力量為背景而形成的特質。

Whitfield1991)則具體指出共依附至少有十二主要的特徵,並加以論述:

1. 是後天習得或獲得的:常因原生家庭、文化、社會所致,不是遺傳而來,而是一種受傷的過程、及創傷。

2.發展性的:共依附是個體正常發展過程受阻、遭破壞的受傷過程,其未能完成心理自主性、與人連結、相愛、信任、思考、合作、價值觀、道德感等的發展,而且個體的生存感會受到威脅。

3.外在聚焦的:個體過度的外在聚焦而忽略本身。

4.失去自我的疾病:在受、失功能的家庭環境中,真實自我不知如何處理苦痛,而由假我、共依附的自我來處理。當個體失去真實自我的時候,常會感到空虛感,因此個體常會拿本身以外的事物來填滿空虛,但他們通常無法填滿這空洞的感覺。

5.個人界域的扭曲:所謂界域是指個體能開始和維持動力歷程以保護真實自我的福祉和完整性,若個體的界域愈扭曲則表示其與他人的關係愈糾結。

6.一種情感的違常:個體因為不能和真實的感受接觸,因此遠離自己的感覺,而未接觸的這些情緒也未消失,他們仍不斷的伺機冒出,多為空虛、低自尊、羞恥、害怕、生氣、困惑的感覺或麻木沒感覺,意即他們雖以假我面對他人,但回歸現實面,內心的聲音又不斷吶喊,就好像是真實的自我和假我彼此拉扯,旣不屬於他人也不屬於自己。

7.人際關係的困難:共依附基本上是健康關係的一種扭曲,故和他人之間會產生人際關係的困難。

8.最初的:指出依附的創傷通常始於兒童時期。

9.長期的:共依附是長期慢性發展而成的。

10.漸進的:共依附未能得到特定和適當的治療會更惡化,其治療需要一段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特定的復原計畫才易真正復原。

11.有害的:有時共依附會有些有害的行為產生。

12.可治療的:若個體有如夠的動機且專業助人者提供適當的治療策略與協助,經過長期的治療則可以復原。

   Teyber1997)提出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問題常是兩個發展課題間的掙扎,追求分離或追求隸屬,意及如何在自主和依賴間尋求平衡及調適是個體成長的重要主題,而共依附就是個體化發展任務失敗的現象。吳麗娟(1999)並說明個體在獨立自主性的發展過程中發生問題,會過度依賴人,和他人有共生、不能獨立、分離的現象。

(二)共依附特質對個人發展的影響

綜上所述,研究者綜合各派理論,求得共依附特質為:真實自我與假我失衡的病態依賴、後天環境造就,多發生在失功能家庭,因為有過多的壓力及照顧責任、以照顧者自居、與他人沒有清楚的界域、有心理及人際問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WegscheiderCruseCruse1990)則指出共依附者常是低自尊、具羞恥感,有人際問題,有生理上的疾病等特質。The Sierra Tuscon Codependency Treatment Program 1991)指出共依附者全心投入並對他人的事負責,他們以照顧者自居(引自Gibson Donigian, 1993)。而他們的人生目標則是了解他人的需求並滿足她的需求,也就是意的以他人為主,而依附在其身旁。因此,共依附者這種以他人為主的生活方式,對於其個人發展應會有所影響,以下就兩位學者對共依附的臨床症狀加以描述,以得知共依附特質對個人發展的影響。

1.Melody1989)認為共依附者有五個主要的症狀:

1)很難維持適當的自尊標準。

2)很難建立功能良好的界域。

3)對自己不容易有真實、正確的解釋。

4)不能正視或滿足自己的需求與欲求。

5)很難適度的經驗或表達自己。

2.Kitchens1991)則認為共依附在臨床上的特徵為:

1)認定違常。

2)不能照顧自己的情緒感受。

3)認知失調。

4)和他人關係界域不清楚。

5)缺乏人際關係的技巧且無法跟他人建立關係。

6)具有強迫性、僵化、固著的行為。

7)不當的憤怒。

8)不當的性行為或逃避性行為。

9)身陷根深蒂固和長期的問題中。

10)拒絕改變。

綜上所述,共依附者因後天環境的造就而塑造岀不健康的心理特質,以他人為重而忽略自己的真實自我,強迫自己接受環境中不和諧的關係,逃避現實,活在自己的象牙塔理而拒絕改變或害怕改變。如此的心理狀態發展至後期,在其情緒、心智、生理上皆會受創,當事者可能會覺得厭倦無力、沮喪、憤怒、退縮、孤立、無助,日常作息也可能受到影響,無法負擔責任或飲食異常,嚴重者甚至會想自殺、有暴力傾向,這一切將嚴重影響個體的身體健康(吳麗娟,1997)。也由於後天的教導,共依附可能潛藏在我們周圍而不知,尤其是對於失功能家庭的成員的影響更大,若能及早發現及早給於協助及治療,使其遠離因共依附而帶來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吳麗娟(1997)。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測驗與輔導,1453011-3014

楊晴惠(2000中文共依附評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長庚大學護理學院研究所,台北。

Bowen1988. Treating adult children of alcoholics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New YorkWiley.

Gibson, Joan M.Donigian, Jeremiah1993)。Use of Bowen TheoryJournal

of AddictionsOffender Counseling14

Kitchens J.A.1990. Beyond the shame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 child

molesterADS-CO, Dallas, TX.

Melody, P.1989. Facing Co-dependence. New YorkHarperRow.

Melody, P.1996病態互依症候群邱紫穎譯。台北:生命潛能出版社。(援著出版於1989

Teyber1997.Interpersonal process on psychotheraphy4th ed.Thomson

LearningBrooks/Cole.

Whitfield, C.L.1991. Co-dependencyOur most common addictionSome

physicalment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perspectives. Alcoholism Treatment Quarterly, 6, 19-35.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