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批判教育學路上的自我歷程檢視與生命史呈現

蔡元隆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摘要

本文是作者針對自我成長歷程中的一種反省,收錄了作者四年前提筆所寫的四個議題共十九篇短文評論,從這些文本中去探索作者的教育哲學理念的形成與對社會文化關懷的觀點。從文章中我們可以體認到作者是以一種「受壓迫者」的角色來關懷社會上的文化與教育問題,這樣的精神無疑是一種批判教育學的解放目的,透過文章的紋理我們可以大致發現作者的批判與思考觀點是建構於哪一個哲學脈絡?而透過這樣的哲學脈絡,作者不斷的自我期許與勉勵自我,也希望現代的知識份子能時時刻刻的對自己反省與負責,這才是對自我生命的省思的一種鵠的所在。

 

關鍵字:批判教育學、知識份子、受壓迫者

 

The Exhibition Of Life--

Self-Eflection On The Journey Of The Critical Pedagogy

 

Young-Long Tsai

 

Graduate stdudent , Graduate Insitut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essay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authors self-growing, including nineteen essay criticisms on four issues he wrote four years ago, from which we can explore the authors forming of h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his stance of social-culture concern toward education, which is the liberal spirit of the critical pedagogy. Through examining this essay, we can uncover that the author takes the oppressed standpoint to view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our society. In addition, we can trace the theoretical vein on which the author builds his philosophy and viewpoints from this essay. And through the theatrical vein, the author constantly reflects on and encourages himself, and wishes all 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would be responsible for fulfilling the realization of life.

 

Keywords: critical pedagogy, intellectuals, oppressed

 

壹、前言

事實上,在他人眼中的我稱不上是一名好學生,因為從小到大頑皮搗蛋,是個讓家人擔心不已的孩子。小學階段功課還不錯,但上了國中、高中後,成績退步到由班上後頭數來倒數三名的學生,從升學班放逐到放牛班,在我當時的思維裡,好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為在師長以及他人眼中總輕易地被原諒,因此好學生做錯事總是沒關係,壞學生做錯了就該吃棍棒,而我卻不斷地與學校強權衝突,不斷地挑戰傳統學校的制度,或許當時我就是人家眼中所稱的「問題小孩」。

現在回想起來反而覺得自己或許很早便體悟了Illich(1971)的「反學校運動」(deschooling)Apple(1979)的「抗拒論」(resistance theory)的一切,但也許是這樣的原因,讓我在求學歷程中,對學校的那種抗拒力不斷排斥,為什麼學校不能穿黑鞋子?不能穿非白色以外的襪子?在高中我一向都是老師們的眼中釘,因為除了搗蛋外就是考試滿江紅,參加大學聯考時卻被排拒在外,想留在學校裡頭晚自習,卻被老師趕回家,認為我的存在將會影響班上好同學的唸書氣氛,無奈的是我又能怎樣?因為我已被貼標籤了(labelling)

很奇蹟的在我高中三年級下學期的那一年發生了一件事與家人朋友的鼓勵,讓我恍然大悟,自問:「難道我就這樣過一生嗎?」於是便立下決心好好拼個他三個月準備考大學聯考,考完後放榜了,才發現原來我不是被老天遺忘的小孩,竟然還能考上輔大,一個放牛班的小孩竟然也能拎著書包跟人家去念大學。在這樣的契機下,一個差點迷途的小孩就此漸漸擺脫了從前他人的刻板印象。

由於,一路走來總覺得自己是被「打壓」的,在念了AppleFreireMcLarenGiroux的書後才發現,原來我早已是批判教育學的實踐者,因此才打造出現今為了自我實現得以進修碩士班的蔡元隆,這樣的生命史與思想背景,也許是我始料未及的。以下所收錄的四個議題共計十九篇文章來呈現本人在大學四年級時一些不成氣候的想法,雖然當時我不認識批判教育學,但是我卻透過粗糙的文筆勾勒出批判教育學在我思維裡的一個藍圖,雖然是四年前(2002)的作品與思維模式,很多立論基礎尚未成熟,透過不斷地修正,讓我漸漸地朝一個認識自我的畛域邁進。

 

貳、議題論述及文本呈現

一、社會教育問題篇

()從教育觀點探討外籍新娘對社會的影響?

隨著多元社會的到來,不管是政治、經濟、文化等都走向多元化,甚至連婚姻也不例外。這幾十年來外籍新娘(越南、印尼、泰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實這對台灣的社會來講是一個很大的隱憂,除在家庭地位上與工作上受到歧視外,更讓她們看似「商品化」1,因為她們幾乎變成了傳宗接代的工具,這樣的後來將會讓她們與下一代變為台灣社會中新興的弱勢族群。

在很多媒體廣告與看版中,常看到一些外籍新娘的廣告,「三十五萬元包到好」、「屁股圓包生男」、「挑到君滿意」等,這樣的廣告根本就把外籍新娘當做一個商品流動,甚至從這些誇大語句中感受到了台灣社會對這些外籍女生的歧視與不友善的潛意識存在。然而這些外籍新娘的對象大部份來講都是一些社會經濟地位比較弱勢的一群(身體殘缺、遺傳疾病等),因為現今多元社會的台灣女性主義高漲,女生不用淪為家中帶小孩的黃臉婆,也可出外謀生,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下,一樣跟男生有同樣的賺錢機會,在這同時,女強人也因時代的變遷而孕育而生。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女生當然希望以後結婚的對象不管是經濟、事業能力一定比她強,而在這前提下,台灣有些部份的男生就喪失了一些受過高等教育對象的選擇權;另就是新一代的年輕女孩都希望生活在都市而不願嫁到鄉下農村去,而這到底是好的現象還是壞的現象在短期間我想還不能被驗證出來。另外一個很諷刺的情況,就是「外籍新郎」的問題,台灣社會對「外籍新郎」或「洋女婿」可說是諂媚到不可自拔,這其實也是台灣社會的一大迷思,同樣的把「外籍新郎」當作是商品化,但顧客的需求卻是不一樣的,台灣的社會造就很多女強人,許多事業有成但超過適婚年齡、喪偶或離婚,其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成就與經濟能力往往是超越目前想要迎娶外籍新娘的那些台灣男士,也因這樣打破了在台灣男性主導的婚姻市場的機制。

去年暑假結束九月一開學,仔細一看,會發現很多小孩子的媽媽不像台灣人,而這現象過完今年這個暑假將很有可能會再暴增,其實在這種環境下的小孩有利也有弊,但往往弊是多於利的,先就「弊」來講,外籍新娘在先天上就受到台灣社會的歧視,加上迎娶外籍新娘的台灣男士社經地位也相對處於弱勢,所以在他們的下一代中這樣的歧視皆因父母親的社會地位而持續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與歧視,造成了社會不流動2,甚至沒有機會改善上一代的社經地位,另外一個弊端就是台灣男士本身可能因某些遺傳疾病,使得下一代也遭到疾病遺傳,這樣的下一代健康嗎?接著談及「利」,這一點其實也有些問題存在,多元社會的台灣,造就了台灣男士與外籍新娘下一代愛的結晶,小孩子在這樣的生活下有著語言上的優勢,如台語、國語、母親的語言等,但這看似良好的環境下,卻被阻隔了,很多的男方長輩會要求外籍媳婦不准教他的金孫講她們的語言,因為他認為她們的語言是次流的文化,不適用在台灣,寧可送小孩去學英文、日文好過這一切,這樣的想法確實給了小孩學習上一個很大的壟斷,只因為他們對自己身上所流有外籍母親身上的血厭惡嗎?這樣的台灣外籍新娘問題會產生更多不可預料的衝突,我想包容差異是台灣目前所最欠缺的。值得我們好好深思一番。

()報章評論─從小如事件看社會流動問題

南投縣種植山藥的陳姓農民因為受到善心人士的幫忙,讓家裡滯銷的山藥全部銷售一空,而因此沒錢可以上學的小如,2日開始可以快快樂樂地去上學。這事實上反應出了台灣貧窮嚴重不均的問題,想想今天是小如很幸運的被媒體播報出來,而在台灣的某些角落還有更多如同小如這樣的小孩子存在。那他們又該如何面對現實的環境呢?

不管小如的父親如何努力,台灣的小農似乎總是找不到出路,從種生薑、鳳梨、茶,到檳榔、山藥,每年換得的現金不到二十萬元,連支付利息都不夠。以債養債的結果,就是負債持續擴大。這個黑洞,看不到盡頭。「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窮人越窮,有錢人越有錢。從四年前開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對此現象表示憂心,他說︰「新竹科學園區內外,現在被形容為兩個世界。為什麼許多人會這麼畫分?因為,圈內的人是贏家,圈外的人是輸家。」然而你們知道嗎?造成貧富差距最大的隱憂在於,社會階層的不流動。當階層流動僵固時,對立將會升高,而要讓社會階層流動的機制就是教育機會。從小如今天這件新聞,我們可看出端倪。我個人認為台灣目前的教育體制,是一種逆向的所得重分配。因為它高度補貼背景好、競爭力高的人,造成窮人要靠念書翻身的機率反而急遽下降。例如背景、經濟好的人念的是明星高中,有錢補習,考上國立大學後學費便宜;反之,窮人家沒錢補習,課餘還要打工賺起學費或生活費,到最後沒時間念書考上的是私立大學,學費又特貴,上大學後還是把精神花在打工身上,就是這樣的教育政策,最後是拉大貧富差距。

接著我們再看看現正流行的SARS事件,大家是否看的出來感染到SARS的台北疫區在何處?大略的感染區在萬華區、大同區。而從社會經濟的地位去看它們,其實它們都是弱勢的一區,醫療落後、房屋缺乏整修、鄉鎮補助缺乏。在「天賦地位」來講他們已經比天母區、東區的孩子輸了一半,只好靠著努力念書、受教育訓練,去改變自己,讓自己有所謂的「自致地位」。然而現今的社會流動受到很大的阻礙,例如:多元()入學、全民造假運動、黃榮村部長講的野蠻大學事件,這些事件一在在的讓社會流動造成很大的阻礙。

()網咖魅力何在?

為什麼網咖會那麼的吸引孩子?當家長的第一印象總覺得網咖是個複雜的地方,但為什麼自家的小孩子就是常常往網咖去呢?這很重要!行政院都已明訂學校50公尺內禁設網咖,但我認為這是變向的抑制方法,這樣的話說難聽一點,網咖業者若然把網咖店遷往學校50公尺外設店,那只會讓學生更開心,學校教官、老師看不到,他們更可盡情的玩,難道會有老師天天去逛網咖看自己的學生是否天天在那流連忘返嗎?我想這很難,我以為在處理此類事件的方法上,一方面可以站在小孩子的立場去思考——他們為什麼喜歡去網咖?當家長的何妨再做一次小孩,陪小孩到網咖走一遭,陪孩子坐下玩玩遊戲,但記住在這樣的過程中不要評論,相反的要觀察、放開心胸,不懂的問題可以試探性的詢問、不要先批評!回家以後,泡杯咖啡,給孩子一杯飲料,坐下來,聊一聊兩個人對網咖的看法。但謹記!孩子對網咖的瞭解必定比大人多,因此要多聽孩子講,但可以誠懇表達自己的疑惑,仔細小心地探尋小孩與網咖的關係,例如:他對網咖的感覺、他為什麼喜歡去網咖?(他可能跟你說,哪有你想像的喜歡啊!你想太多囉!)網咖帶給他什麼好的感覺卻是別的地方得不到的?若有擔心,亦可誠懇的向小孩表達自己的擔憂與看法,例如:長時間盯著螢幕對眼睛不好;會不會腦袋中都想著電腦遊戲,導致沒辦法專心讀書;為什麼都待在室內,不出去動一動呢?問問小孩同不同意這樣的擔心,一起想解決辦法。而我們大人總會覺得政府到底在幹嘛?政府法令的目的是什麼?(規範網咖業者以限制小孩使用網咖的時間、背後的擔心可能是網咖會與色情、暴力扯上關係、或者會吸引小孩離開學校),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成長經歷?在成長經歷中可以有什麼樣的接觸?如何面對各種不一樣的接觸?

每個時代,總有與學校教育抗衡的、卻是孩子追求的感覺,此時該如何面對?例如:以前的漫畫租書店、現在的網咖,大人總是禁止、卻防不勝防,想想大人擔心的原因是什麼?對於某些在家庭或學校都不能獲得成就感、或其他滿足的感覺的孩子,網咖是不是特別有魔力?為什麼?學校與家庭該有的功能,似乎不是一味禁止、或擔心小孩去網咖就能彌補,得全面思考孩子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能請學校配合看能不能把學校電腦教室設備更完善,經濟有限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但學校經營者為什麼不想個配套措施呢?如斟酌收費、學生部份負擔機房維修費算在學雜費內……等,那不是很好嗎?一來學校留的住學生,不怕學生下了課或不上課跑到網咖去,二來也可替學校的電腦設備添增一些更好的設備,這樣來說何嘗不是個好辦法呢?

()掃廁所與SARS事件看社會問題

許多父母日復一日不辭辛苦的為子女清掃廁所,或請外勞、管家把廁所清理得一塵不染,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小孩,可能失去學習惜福的機會,也無從享受清除污垢的成就感。這些道德性與樂趣,在學校被發掘了出來。然而現今爭論的一個議題就是到底學校的廁所該不該讓學生掃還是外包,每個學校各有道理。不過,私立小學可就不同了,台中市美語葳格小學由校方聘請三名清潔阿姨負責,校長莊碧雲說,雖然每月人事費約八萬元,但若為了省錢要小朋友打掃,小朋友邊掃邊玩很沒效率,又掃不乾淨。高雄市明道中學也用問卷調查由家長決定,結果高中部由學生清掃,國中部則外包,家長認為一學期兩百多元,可讓孩子專心讀書,又有乾淨的廁所可上,很值得。如果我是學校的老師或校長,我當然會認為學校廁所當然該由學生掃,就像各家廁所由家人維護般,「你家廁所會外包給人掃嗎?」這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打掃廁所對於學校所謂的課程來講是有意義的,是學校安排的,是導師指導的,不論是七大學習領域、社團活動、打掃、運動會……等。故廣義來講,打掃廁所可以稱為課外活動或稱為科外活動。雖然有些家長認為一學期花一點小錢來請外包清潔就好,不需要小孩去做,其實家長們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就是會養成學生從小由別人服侍壞習慣,沒有自己動手負責的觀念。杜威提過說「生活即教育」3的理念,說明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加上現在的社會,父母親們對小孩子可說是寵愛的不像話,我認為現在孩子是標準的「草莓族」4,碰不得,缺乏磨練,讓小學高年級學生掃掃廁所,是很好的生活訓練。

如果現在的小孩子連掃一個廁所都不願意的話,想想那長大出社會後,他將如何面對這一個社會呢?現在的社會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我們去適應這多變的大環境,而不是要大環境去因為我們而改變。從生活中去學取經驗才也就是我們現今教改─九年一貫教育所提倡的一個重要觀念,然而現今的社會中小孩子被燈紅酒綠給影響了,價值觀變的不在常態,資本主義與功利主義盛行下,人與人之間很難再看到熱情,每個人總是各掃門前雪,從這次SARS疫情中看出,當SARS疑似感染者被居家隔離或感染者被送往某醫院就醫隔離時,民眾的群起抗議,都會表露出來,認為為什麼要把病患送到他們附近的醫院呢?不滿時就抗議、丟雞蛋,然而我們是否想到,如果每個醫院都不能收留這些病患時,他們又將送歸何處呢?加上這次SARS可怕的疫情可說是國難,大家應該要作的是團結一條心,對抗SARS,而不是販賣黑心的假口罩、排斥被居家隔離的人。而是要給他們更多的加油與打氣。

從以上兩個事件看台灣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很大的問題。小孩子被父母親教導為一個要用功念書的機器,不用關心他人的死活,只要在乎自己就可以了,人是群居的動物,而當人與人之間沒了互動的機會,那還需要有這社會的存在嗎?從今日發生SARS事件中我們看到了台灣人醜陋的一面,而且明明政府要你居家隔離,還為你準備食物,為什麼民眾就是不配合?就一定要離家買東西?補習?是為了上上鏡頭嗎?真讓人不解其心態究竟為何?看看日本,疫情開始到現在有傳出死人嗎?日本國內民眾有不守法亂跑嗎?是不是台灣的人民過慣了台灣這種沒人約束的生活呢?真的要從我們日常的生活開始作起身教、言教的教育,否則台灣永遠不會進步、永遠不會被國際所重視。

()黃部長您的玩笑會不會開太大了!

黃榮村部長自去年二月接任教育部長,政策風波不斷,去年高中職和五專登記分發擺烏龍,導致全國重分發,引起考生與家長的不滿。而在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表明為了全國防疫SARS提出大學指考不考非選擇題,卻又在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又改宣佈國、英恢復考作文,看在我們這些學子眼中真是啼笑皆非。「政策錯誤、草率、急轉灣」已成了我們對黃部長的座右銘,想想入圍閱卷老師的生命是生命,那全國10萬多的考生的生命就不是生命嗎?幾百個老師聚集一起人工閱卷就會爆發集體感染嗎?在通風、戶外但戒備森嚴的場所裡,透過量耳溫、帶口罩,去預防SARS難道有那麼難管制嗎?台灣人就是太過於自由,自由過度到變成放縱。台灣人民可恥到被美國CNN的駐台記者嘲諷:台灣人的不守法,是這次疫情擴大的主因。

黃部長從接任教育部長以來烏龍事件頻傳。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現在SARS疫情已經夠亂了,而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更是讓我們感到憂心。黃部長一開始說明英文、國文不考非選擇題是因應SARS,所以今年有重大改變,明年後將又恢復正常。難道這一屆10萬多個高中學生又要成為白老鼠嗎?而我們應該都知道作文寫作是最能鑑別一個學生程度的測試方式,如今將廢考作文,那究竟有何意義?是讓學生更有信心嗎?讓學生對猜答機率提高嗎?雖然說程度好的學生這種考試方式不會造成影響,但對於運氣好的學生而言,極有可能會對分數的高、低標產生很大的變動。這樣的風險性誰承擔呢?到頭來還不是學生。

雖然黃部長在隔天立刻改口說將恢復之前的制度,就我個人觀點認為,黃部長根本是亂七八糟,學心理的,抗壓性還那麼低,政策朝令夕改,到底有沒一個教育家的理念?教育部長的地位可比擬為孔子在教育界的地位,然而黃部長卻被我們看成了一個搞笑小丑,他將成為一個我們台灣的教育悲情英雄嗎?照他現在這種處理教育政策與教改議題,我想他一定難逃歷史對他的悲情地位。回看黃部長的經歷,他到底有沒資格擔任教育部長呢?台大心理系出身的黃部長,勉強一點談的到教育方面的是他在台大心理系擔教授一職,然而這樣就懂得教育嗎?非師範體制出身的黃部長,究竟懂得正統教育體系內的運作與實務嗎?從1992年到2002年經歷來看,黃部長先後擔任了中華心理學理事長、行政院教改委員、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這些根本就看不出他所做的工作有實際了解到學生與老師的實務問題,他有何本事擔任教育部長呢?只是因為政治因素嗎?單單是因為助選陳總統有功嗎?面對他的決策如兒戲的態度,台灣這幾年來教育的浩劫還要持續多久呢?面對這件事整個過程,我只能跟黃部長講一句話:「黃部長,您的玩笑會不會開太大了!」

()兒童快樂的起來嗎?

每天翻開報紙,不是兒童上學要學國語、台語、客語和各族原住民語的新聞,就是規定從小學一年級、二年級還是三年級開始學習英文的消息。除了這些所謂的「教改」把兒童壓的喘不過氣來的規定外,各種兒童才藝教育的招生廣告,也充滿了媒體版面,而作文班、英語班、鋼琴班、繪畫班、電腦班等各式各樣的海報、看板、招牌,更是林立於街頭。孩子們就像是一架「永不止息的學習機器」。天不亮就起床,睜開睡眠不足的眼睛,邊走邊啃昨日買來的麵包去上學。到了學校,就周而復始的抄黑板、寫測驗卷、罰站,焦慮的考試,失敗的懲罰。天色昏暗才回到家,埋頭於永遠寫不完的作業,直到睡魔陣陣襲來,才陷入夢境。周末假日也很緊張,背負著大人的期望,正如自動輸送帶上的在製品一樣,依序到每一個必經的兒童教育才藝站報到。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呢?很簡單的道理,身在父母對下一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與盼望而在中小學課業競爭激烈的台灣,誰想讓自己的小孩子輸人一步呢?又加上現在的父母親獨愛比較式的教育,喜歡跟親戚朋友、鄰居的小孩比東比西,看在小孩子眼裡他們可能覺得成績好一點可以讓父母親有面子一點,並不會去想到他為什麼要念書拿高分。這樣的教育基本上是錯的示範,它顛覆、扭曲了一般的價值觀,迷失了小孩子的方向。也就因此種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兒童「自殘」5的新聞如雨後春筍般的活生生的搬到螢光幕前,現階段失敗的教改更增添了家長與學生的焦慮感。父母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轉移為對孩子高度的期望,卻也奪去了等待孩子自然成長的耐心,更失去了對孩子們的關心。「自殘」的現象誰該負責呢?父母嗎?亦或是教育當局呢?還是小孩子應該受的折磨呢?

孩子不是雞,但現在家長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當飼料雞一般來餵養,認為說,我灌輸孩子什麼知識或要孩子學習什麼才藝,不管孩子喜歡或不喜歡,就要給我完全吸收,但是家長們通常都不知道在教育過程中,壓迫兒童及早成熟並不妥當,正如要小孩穿大人衣服,模仿成人舉止,如此一來,運動遊戲變成技術訓練,才藝活動化為劇烈競爭,使孩子無法享受到無邪的樂趣,導致孩子們在人格上、情緒上、身心發展上的障礙。孩子們由於父母的過高期望,在壓力下養成極端的競爭心,缺乏耐力與愛心,富侵略性,卻經不起挫折失敗。在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時,便顯得冷漠、輕蔑、倦怠,心理上容易表現出退縮不安、孤獨、冷酷,憂鬱症與精神疾病增加。面對這些日益嚴重的現象,「自殘」的孩童也就越來越多。我想在這情況下的「家庭教育」6是有必要再次被教育,讓孩童了解他們真的要的是什麼?而不是順從著父母親的安排而對號入坐。

 

二、教育政策議題與教改問題篇

() 多元化入學您贊成嗎?

何謂多元化入學?多元化入學的意思就是推動招生入學管道多元化,主要目的在避免過去只有單一聯招管道所造成學生一試定終生及學校科系無法有效主動選才之缺失,所以教育部技職司預定八十九學年度前改進「傳統聯招及整合現有入學方式」、改採「考招分離」制度方式替代,並配合「推薦甄選」、「技優保甄」、「直升」、「申請入學」等方式,共同構成技職院校多元化入學方案。然而這樣的多元化入學真的能達到減輕學生的壓力嗎?

多年來為人詬病的高中聯考,讓國中生每天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蹣跚上學,沒有勇氣當個「拒絕聯考的小子」,只好每天活在不斷考試的壓力下,在他們眼裡,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不過,教育部在新世紀推動取代聯考制度的多元化入學方案,將以標準化的學力測驗客觀的檢定學生的水準,學生們能真正為自己學習,令人膽顫心驚的聯考制度也走入歷史。學生們在昔日為了一朝在聯考上金榜題名,無不焚膏繼晷日夜苦讀,學校教學也背離了原本教育的良善立意,反以升學率為目標。因此改變現今的升學制度是教改的首要方向,進而改進學校過去以考試為導向的教學內容,讓教學本身不再以分數為依據。但事實上我覺得這方案要實行是很難的一件事!傳統的教育告訴我們分數是評估一個好學生的最好工具,所以學生們對於大小考試充滿壓力,在分數上也爭相計較,而學校「關說」的傳言也不斷,最後會變成好的學校只有達官顯耀的學子才能念,加上老師的權力太大,能掌控喜歡的學生的成績高低。這又是何等的不公平呢?如同前陣子檢方追查奧林匹亞生物科競賽弊端時,接獲民眾舉發,高中生參與大學推甄及保送的多元化入學方案也有弊端,不少高中基於校譽,要求檢方對於接受學生家長的人情關說與金錢賄賂,偽造或竄改在校學科、術科,以及參加校外社團競賽等成績的相關人事物,比照偵辦奧林匹亞生物科競賽醜聞的模式偵查。我想這就是多元化入學在教改過渡時期所要遇到最大的難題,我們的教育部最後若能想出一套公平完善的配套措施,我想才是社會大眾所樂於見到的吧!

關於多元入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在多元化入學下真的壓力減輕、變輕鬆了嗎?台北市議員林奕華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學生合作,針對北市國三、高一學生進行有關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的調查,調查顯示國中生過著「補習更多,考試不變,睡眠變少,壓力增加」的生活,達四分之一的受訪國三應屆畢業生表示,曾因課業壓力,而有過輕生自殺念頭。每天睡三到五小時的學生占三成一,睡足八小時的只有百分之六。不得不讓我質疑多元入學不但沒有減輕學生壓力,反而更嚴重,值得正視。多元化中的免試入學實施後,大人心中以為減輕了壓力,但事實上卻使學生痛苦加深,因為多元化入學並不但不能造就全方位的天才,反而使所有的莘莘學子都變成寫作業的工具,加上九年一貫教育教材的多元化,學生真的會學的更輕鬆、更有興趣嗎?老師也會教的有心得嗎?事實證明,多元化入學之後,升學歪風還在,考生依舊受苦,並且是凌遲細剮,受多次的苦。看看現在,想想從前,不禁讓人懷念聯考歲月。

()教改是個願景還是個災難?

中國人傳統自古以來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原本就不同於西方社會那種容許多元發展的生活環境。而面對現今的教改自然而然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教育的本質是在培育優秀的人才,不可否認的,在威權、一元教育狀態下所教育出來的學子是比較缺乏獨立思考及批判能力,在升學主義瀰漫的大環境下,台灣的學子愚昧不知,一直抱持著一個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完全窄化了教育的真諦。而目前針對台灣的教育狀況來說有三個窄化的傾向:

1.現今是理性工具高漲年代,教育目標灌輸著強調實用的技能、重技術,卻輕忽了思想是基礎所在的重要性。因為只有了技術但卻不用去駕馭技術而成技術的奴隸,使人的價值消失,這樣的話真的是一種「反教育」,馬里坦(Maritain)更批評這種行為是「動物化」。

2.另外一種窄化就是為了只求適應社會,不求社會的教育目標。社會正常時,適應不良是問題;但社會不正常時,「適應不良」的人,不是問題,「適應」的人,才有問題。同樣的,在教育也是一樣,現今的教育要求去對現有的制度和價值認同,不希望大眾去批評反省,這樣的教育永遠都不會進步,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是順民,而不是教養的自由人。因為這種人一畢業踏出校門馬上會被社會潮流牽著走,多半是電視和傳單強迫宣傳和膚淺文化忠實的消費和支持者,接受傳播媒體「智能專攻」而不自知。

3.學校教育制度化後,成為個人取得價值感和地位的主要工具,甚至是唯一來源,因為透過學校,社會把價值制度化了。

「改革」不同於「革命」,即使是「革命」也不能說只是「分裂」,它仍然有其「斷續」者在;改革更當以連續為主,當然它不能只是因襲,它重在一種「創造的轉化」,或者說是「轉化的創造」。隨著社會的變遷、政黨輪替、外來文化的入侵……等,都間接的迫使我們這個教育環境必須要去接受這樣多元化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在此時多元入學的政策也油然而生,簡單、公平、多元是多元入學的的三大指標,但真的有落實嗎?升學制度下的一元化教育,完全以智育為主,考試是決定一切前途的來源,於是在多元社會的衝擊下,多元化教育也隨潮流而興起,但多元入學的制度也接著遭受質疑,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背景」、「關係」問題。我個人認為中上階級的家庭在這個競爭中占了較大的優勢,更別說是達官顯耀出生的子弟,這樣的立足點公平嗎?而且在人情味重的台灣裡,教育變的不客觀,好的大學只有有錢人、有背景的人才讀的起,相對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小孩只能讀二、三流的學校,這談何公平呢?雖然說多元入學的方式是善意的出發點,要讓教育普及化,但還是有人會質疑,這樣的教育生態下會造成知識、學歷淺化嗎?為了大眾教育卻犧牲掉了精英教育嗎?

接下來我們再談談「升學壓力問題」。我個人認為壓力並沒有減輕,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跟學生對每個管道都想嘗試,以確保能進入最好的學校。另外又延伸出來一個問題是面臨多元入學,多數的家庭能負擔的起升學的經濟支出嗎?有關多元入學報名費問題,每個大大小小的考試都要報名費,家庭負擔頓時間變的很大,根本把教育理念金錢化了。多元入學制度所倡導的多元比過去只重智育一元聯考到底多了些什麼?多元入學的用意是更有利於中產階級挾持其優勢且多元的文化資本,順利透過學校教育及入學制度再製其中產階級的地位,還是真的有多一點點替勞工階級或社經地位低下的少數弱勢族群,多闢一條升學及向上流動之路呢?我想剛提到的兩個弊端在目前剛進入教改時期的起步是個很危險的導火線,萬一處理不當,我看教改可能又要被罵個臭頭。畢竟我們台灣的教育生態跟外國比起來,如同小學生般有待時間的學習與考驗。

接著另一個教育議題─「九年一貫課程」。課程的改革是一個持續不斷進行的過程,因為社會不斷的變,學校教給學生的東西也應該因應社會的變遷,來作一些調整。但九年一貫課程正式實施後,也是出現了很多問題,不管是學生方面還是老師方面。例如:對學生來講,課程少了,提早放學,小朋友該何去何從?成了家長另一個煩惱的問題。另外課程的多變化,會造成學生變相的負擔嗎?對老師來講,課程直接衝擊各個學習領域老師的,將是教學時數的變動、課程的整合、協同教學、師資人力的重新調配,更重要的問題是老師到底有沒有專業能力去編制課程?我想這是老一輩受舊式教育的老師所面臨的一大瓶頸。還有老師必須透過不斷的進修與參加課程研習去充實自己,這樣才是身為老師該有的精神所在,因為教師是教改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入學方案看似相輔相成,實則充斥矛盾,即使非為圖利中上階級,卻可能因此犧牲社會弱勢族群的利益。

最後,我認為台灣的教育應該重視實質的教育改革,以提升整體教育的品質,並建立以台灣為主體性的課程主軸,且將各族群文化融入課程中。接著要大大提升教育人員的素質,事實上,在各縣市教育局的教育專業訓練並不多,甚至連現在的教育部長黃榮村部長也不是受正規的教育體系出來的專業人材,也正因為這教育專業訓練不足,因此常常無法充分掌握上級所頒布的教育改革政策之精神和領要。另外,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單位都有著踢皮球的心態,一個新政策的宣導與溝通是必要的,相關的配套措施是必然的,為什麼每次當政策出了問題就開始踢皮球呢?我很懷疑以我一個不是學教育出身的人,都能大略去了解到當一個教育政策在被提出時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所在及考驗,為什麼我們的教育界那麼多教育專家卻不能處理好這問題呢?很讓我覺得憂心。我想種種的教育問題對我們台灣來講將還是一段長遠的路,在這路途中有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攜手相行才是可取之道,只有堅定正確的方向,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育的過程中享有「機會均等」、「高品質高效能」的教育環境。

()探討多元化政策迷思

中國人傳統自古以來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原本就不同於西方社會那種容許多元發展的生活環境。但隨著社會的變遷、政黨輪替、外來文化的入侵……等,都間接的迫使我們這個教育環境必須要去接受這樣多元化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在這個時後多元入學的政策也就產生了很多詬病,人人心中都有把尺,但所持態度卻不一,然而要去如何找到大家心中的平衡點讓大家覺得公平、覺得接受我想才是大家所想要的多元化發展。

多元入學的意思就是推動招生入學管道多元化,主要目的在避免過去只有單一聯招管道所造成學生一試定終生及學校科系無法有效主動選才之缺失,所以教育部技職司預定八十九學年度前改進「傳統聯招及整合現有入學方式」、改採「考招分離」制度方式替代,並配合「推薦甄選」、「技優保甄」、「直升」、「申請入學」等方式,共同構成技職院校多元化入學方案。教育政策一直在變但我們是否有注意到這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就以現在多元入學與各界考試改革比較一表來解釋之。現行多元入學方案─招生:申請入學、推薦甄選、考試分發入學;考試:高中職升大學一年二試:1.基本學測(二月學測、四月補考,作為申請、推甄門檻;登記分發甲乙案部分採記)2.七月指定科目考試國中升高 職兩次國中學測(五月、六月,推甄、申請門檻及擇優作為考試分發依據)教育部新構想─招生:申請報名作業簡化、推薦甄選名額減少、考試分發入學維持七至八成;考試:一年二試(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比照大學方案改革考試)1.國中基本學測。2.七月學科能力測驗改良式聯考─招生:廢除多元入學恢復聯考、保留保送甄試管道;考試:一年二試:一年兩次統一聯考現任教育部長黃榮村說:兼具簡單、公平、多元,是多元入學改革三大方向。

但真的有做到簡單、公平、多元嗎?為何現今聽到的反對多元方案壞的聲浪比好的多?主要是因為方案自實施到現在詬病繁多,如:學生升學壓力不減反增、制度變的多又雜、社會貧富階級教育機會差距加大,申請過程的公平性讓大家質疑……等。我想其公平性是最受大眾質疑的吧!多元入學本身就創造出了一個不公平,不論是推甄、申請入學等,家庭背景、家長關係、資訊落後……等條件都在這彰顯出來,再加上雖然說是體制上已改變了但可能還無力去改變社會深層的文化結構,以及一個身為父母對下一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與盼望,因此此時學校「關說」的傳言也就不斷,最後會變成好的學校只有達官顯耀的學子才能念,再加上台灣是一個講究「關係」和「人情」的社會,走後門便成為多元入學下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我們暫把立委的政治立場排除在外,我覺得立委提出的改良式聯考可能會比現今的多元入學方案好的多,雖然說考試並不能完全論斷一個人的好壞,也使學校背離了教育最初的宗旨,鞭策為了金榜題名的學生們日夜唸書,但仔細想想,不考試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是學生素質、程度降低,並引導他們錯誤的觀念——認為說幹嘛要念書,反正畢業後都會有學校可以讀。如此不當的觀念會使他們在社會的價值觀上有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個人還是贊成以聯考方式為主來要錄取學生才是最佳方法,但考試內容要簡單化、活潑化、實用化,不再是以前那種八股模式的問答,接著輔以推甄、保送為特殊專長學生提供一個除了聯考外也能繼續念書的就學途徑。雖然說多元方式的方法減少了,但卻能給學生們一個公平、保證的平等機會,就如同一條升學的大道,本來是兩種升學管道已把道路都擠滿了,如今卻又多出了不同的升學管道,表面上看來是可行的,但我們有沒考慮到明明兩種管道都已飽和,卻又要為了那幾個新的管道讓出一點空間,此時插隊、不守規矩的人就會不斷冒出。因此現今的教改政策最重要的是去把升學這條道路拓寬才是明智的決定,而不是一直打繞在管道上的方法取捨。在此同時,在我們討論公平性的當下,我們是否注意到在台灣邊緣一向都不被注意到的原住民小孩,他們面對教育改革這個大變革又該如何去面對、去挑戰?原住民在教育上的不公平是看的見的,如今又要以多元入學的學測成績來作為他們升學的依據,更是讓人擔心,他們在聯考上加分的優勢不見了,更別說是在多元入學的保送、推甄上討到任何便宜,他們是否被公平的對待?我想不說而明的擺在眼前。更諷刺的是,教育部加強了對原住民的教育改革已將近十多年,但至今卻成效不彰,我想這也是教育官員要去反省的。

另一方面要探討的是面臨多元入學多數的家庭能負擔升學的經濟支出嗎?有關多元入學報名費問題,每個大大小小的考試都要報名費,家庭負擔頓時間變的很大,前陣子報上在報名期間報紙上還有刊出一個學生繳交了近上萬元的有關多元入學的報告費,那對處於經濟地位弱勢的原住民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我想關於這點教育部官員應該要想出一套更好的配套方案,如果真的教育是這樣的話,那也就是說窮人家沒升學的權力了嗎?再講難聽一點是學校變相的藉由考試報名費來「合法斂財」,那制定這相關教育法案的官員就是幫兇囉?這就是我們要的教育生態嗎?值得我們三思!一句「教育不會走聯考回頭路」,強硬的作法,讓人看來黃部長的確很有魄力,但在這我要提的一點是聯考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也是人們突破家庭背景藩籬的最佳途徑。可是,聯考並無法保證任何人在接受考試前的公平性,換句話說,家庭與地區等「先天」因素仍是考生競爭力差異的主要原因。就如我們前述的多元入學本身就創造了一個不公平,再加上上述的原因更是表露出極大的不公平。雖然說黃部長已經表明了立場,但我相信如果一些弊端與爭論真的不能解決時,代表著「公平、機會均等」的聯考還是會被徵召回來,到時可能是變個名詞罷了,但實質還是聯考的模式,且也代表著公平性。所以我認為教學內容是可以多元化,但入學管道不應該多元化而是公平化。

()多元入學的社會問題何在?

多元入學這問題到底吵了多久了你們知道嗎?這問題可推回到漢代的考選制中的察舉一制度(分詔舉、薦舉),整個制度與現今多元入學學制很相似,都是推薦方式以取得上流階層的地位,當然漢代此制度也會有其流弊在,否則為什麼會有九品中正的制度產生呢?漢代這制度產生的流弊很多,諸如:國郡首相主持的察舉已有營私託請的現象產生,這來講是很不公平的,就像是現在關說一樣。想想這問題連我們幾千年前的老祖先都解決不了了,更何況是現在說馬上教改就馬上教改的了的呢?就我的觀點看來,現在教育界的當權者都是一些不懂教育的人在講教改,他們知道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學生的壓力變重了嗎?說課程需要多元化就多元化嗎?甚至說不止要多元化還要統一性?還有建構式數學實施後的問題一大堆,才叫教育部長黃榮村先生出來替教育局背書、想配套措施,這樣的教育生態要是說能培養出多好的學生我真的不相信,小朋友們沒辦法替自己決定一個自己要的父母,但我想政府應該有辦法替小孩子找一個好老師吧!

上面文章提到教改中有關多元入學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是上流階層為了防止中、下流階級社會流動到上流階級的一個大石頭,為什麼不能像唐代那種科舉、台灣之前那種聯考制度呢?這樣的話仕途才不會被少數集團所壟斷,機會才會平等,名門寒門的公平競爭,這樣的社會才會繁榮、才會進步。您說不是嗎?例如:阿扁總統如能順利選上2004年的總統,那表示人民對他這4年來施政的肯定;反之落選了,表示他當政時做的還不夠好,我們台灣還有進步的空間,而阿扁也欣然的接受落選並向當選人致賀,表現出運動家的精神,我想這樣的進步才是我們樂於看到的。相同的道理在考試上一定也要出發點平等、機會均等,然而多元入學的起點每一個學生都相同嗎?

現在的教改,政府口口聲聲說要讓家長一起參與,有可能嗎?中、下階層的家長們每天忙著賺錢都來不及了,哪來的空閒去跟你一起參與教改呢?或許這句話是由上流階級出發去思考或許行的通,但套用在中、下階級行的通嗎?基本上這句話存有一大疑慮。多「元」入學實施以來一直被批評是以金錢去換取的入學方案,很像是教育社會學中的一個理論 ─ 「交換論」,其理論視社會互動為一種社會交換,社會成員在交換前會考慮成本,以報酬含概物質報酬與精神報酬。老實講,中、下階級他們有足夠的成本()嗎?所以說起跑點都輸人了,更何況到時面試時還要靠關係關說、走後門呢?別說不可能,翻開中國歷代考選制度,每個朝代都有人想讓自己家族保持在上流階級,因而想出許多旁門走道來鑽當時考制的漏洞,更何況是現今被資本主義腐蝕的台灣呢?

()高等教育鬆綁到底好嗎?

現今在台灣上大學的比例不再是個難題,大考中心估計明年大學錄取率可能高達120%,也就是說大學日夜間部名額早已超過應屆高中畢業的人數,也就是說您只要來考試就有大學可以念,這在全世界是前所未有的教育生態!然而為什麼還是升學如此的競爭?主要原因是在於不是所有學校或科系人人都有興趣,所以說部份的學校或系所還是炙手可熱,競爭激烈的。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每個國家學制方面都有所謂的「分流」7,要適才適性,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對讀書有興趣,然而在經濟結構的轉變、科技快速的發展、技職教育的目標以及教學內容與學生數量均需重新作調整,想想每年將近有二萬名高職畢業生想擠進大學之門,加上五專、二專畢業生大量報考大學轉學考,這現象再再說明了技職教育要重新的再檢討。甚至前幾年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博士曾提出要「廢除高職」,對我們這些學文科的人來說,根本認為他在說屁話,還虧他是諾貝爾化學得主,不過站在以他是理工科出身的背景,或許可以原諒他的無知。因為現在很多的父母親在50-60年代都是屬於勞工技術份子、書念的不多或想念書但環境不允許,而造就了他們會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這種人之常情我們是可理解的。因為基於計劃式經濟、產業需求,因此扭曲了高中職的比例,使的高中成為壓力的來源,而使多數人投入技職學校,不過我們是否有了解到在50-60年代台灣的經濟剛起飛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以前這些些辛苦的曾經吃過苦,替台灣打下經濟奇蹟的勞工技術份子,想想如果沒有這些人接受技職教育,去為台灣打拼,想想有今日的台灣嗎?所以說技職教育在台灣的教育生態裡還是佔有很大的地位,不可被忽視。

大學是一種菁英教育,專家認為說知識不可為少數人所有所以必須廣設高中、技院、大學,這樣才能舒緩升學壓力,事實上這想法有些錯誤。十年內大學由五十所到一百五十所(且目前有十五所等設中)、專科轉型為技院,升格快速、改制頻繁,重量而不重質導致素質浮濫,在這樣的環境下,高等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素質卻是普遍下降,很簡單的道理,現在的大學如此的容易考取,自然不管低成就學生或偏成就的的學生也能輕鬆的考取,到大學後靠著作弊、抄襲來度過四年的大學生活,這樣的學生想想在四年後走出校門,他經得起潮流的考驗嗎?我想可能增加的是社會成本吧!間接的我們看到現在的企業界改以碩士為啟用標準,不再相信大學生的素質、能力,所以現在的大學畢業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我們應該都知道研究所走的是學術研究、批判性強、邏輯思考犀利……等,這樣的學術環境不是每個人的抗壓性都能抵抗的,所以真的不知道我們到底是為了事業去念書?還是為了念書去找事業的?而這種大學多如狗、碩士滿街跑的效應到底是好還是壞?真是令我們這些學子摸頭苦思。

()從教育政策與改革案看教改盲點

在民國83年郭為藩還是教育部長時在「當前國內教育改革的課題報告」的前言提到「教育改革何以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他作了以下五點分析,一、客觀環境的大幅變遷,使得僵硬的固體制難以跟上時代的脈動;二、教育消費的權利意識萌蘗,大眾對教育品質的要求由要「有」到求「好」;三、在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與社會多元化之後,教育自由化已經大勢所趨;四、泛政治化的時勢浸淫教育園地,凸顯出資源分配現狀的盡合理化;五、青少年問題惡化,家長對學校教育滿意度下降,教改被視為社會的必要手段。所以行政院才在民國8485年間提出了四次諮議報告書,每一期當然都有其重點所在,而第四次的諮議報告書的提出是在民國85122向行政院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出現階段教改最急須改革的八個要點,此些要點也就是教育改革的背景或原因。文中提到:一、教育僵化必須去除;二、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三、終身學習社會尚待成立;四、教育機會均等亟需改進;五、偏重智育的考試文化仍待導正;六、課程、教材與評量方式亟需改進;七、多元師資體系猶待改進;八、教育資源運用功效有待提高。

從個人的批判論點看前教育部長郭為藩的分析,我認為在五項分析中都太理想化了,從第一點來看沒錯,現今的台灣環境的大變動確實使很多既有的體制難以跟的上時代,但從發表此提報到現今已過了快8年左右,並沒看到政府有任何改變,舉個二個實例來說:第一個就是現在國、高中的歷史與地理課,在課程上所學的大部份為了應付考試內容都還是以大陸的為主,台灣的部份都是點到為止,有沒有搞錯?念的東西根本跟實際是連不起來的,要談什麼應用呢?為什麼不學台灣的屏東古名為什麼叫「打狗」?由來是何淵源?為什麼屏東產的蓮霧叫「黑珍珠」?這樣的東西不是更具有教育意涵嗎?誰會想去記新疆的哈密產哈密瓜,又香又甜,我們都沒吃過怎麼知道是真的甜還假的甜呢?您說不是嗎?第二個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國家的高普考制度考的史地也是以大陸內容為主呢?試問著這些官員們,您們是在大陸當政府官員嗎?為什麼不以台灣本土化的教材去出題呢?

第二點來講教育消費的權利高漲,表示我們民主自由化是可喜的一點,然而面對到大眾要求政府給我們的教育品質卻不讓我們所茍同。並不是大學辦的多、技院升格速度快,就能解決教育大眾化的問題!而是品質也要有所把關。十年內大學由五十所到一百五十所(且目前有十五所等設中),政府能給我們品質保證嗎?政府不能替學生們決定他們的父親,但我想應該有能力去幫他們選一個好老師與好的教育品質吧!但在這幾年裡卻一點都看不出來教育普遍化帶來的好處,只是加深了社會競爭的壓力。第三點在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與社會多元化之後,教育自由化已經大勢所趨。沒錯!這一點我們看的出來從廢除聯考到現在的學測與多元入學,的確是深深的自由化了。但這寧靜的湖面上所隱藏的漩渦確是我們都看的見的可怕。過度的自由很容易流為放縱,學制的多而亂,受傷害的絕對不是你們這些制定學制的大人們,而是底下在教學生的老師與小朋友們。加上自教科書從國編版下放到民營,結果呢?問題卻是百出,不下放還沒關係,大家學的統一版本都一樣,且錯誤也很少;不過自下放權力以來爭紛不斷,錯字多如蟻的版本實在是充斥坊間,句子的出處卻是來個大搬家。試問相關教育單位每年花那麼多錢在審這些教科書到底「省」()到哪去了?自己的口袋嗎?還是喝花酒去了!

接著再看第四點,泛政治化的時勢浸淫教育園地,凸顯出資源分配現狀的盡合理化。政權的輪替無可厚非的也影響到了教育,向來台灣的教育都是以師大、師院這些懂教育的去辦理,結果呢?阿扁當選總統後,把助選有功的黃榮村拉上來當教育部長,有沒有搞錯?先生學的是心理學,要一個不懂教育的門外漢去管理當然是問題百出,勉強說或許跟教育心理學扯的上關係吧!這比喻很像是前陣子代理的經濟部長─宗才怡小姐,一個只懂賣機票的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她懂的怎樣處理台灣的經濟嗎?當然人家一問三不知。這樣的人當經濟部長您覺得您還有勇氣面對台灣經濟嗎?另一方面就是在第五次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提到要「講學自由」,這點我極力的讚同,因現在的民主體制也不再像白色恐怖時期那樣的恐怖,但我認為一點是所有老師所要遵守的,老師教學過程中所提到的政黨問題一定要保持中立、客觀化,相信每個學校都有部份的老師是某黨的愛好者,但我卻不同意他用主觀的言語透過身教傳達給不懂政治的學生,這是個很嚴重的反教育。然而講學自由並不是說不用對自己所做所言不用負責,更何況是為人師表的老師呢?當然是有事實、證據才能侃侃而談。而不是蓄意的抹黑。綜合以上所提之敘述,我本人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不能泛政治化。最後一點,也就是第五點提到的青少年問題惡化,家長對學校教育滿意度下降,教改被視為社會的必要手段。我覺得這點很誇張,老師真的對學生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為什麼不去探討整個社會型態與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呢?家庭教育的問題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嗎?所以郭部長也未免把老師想的太神聖化了!談談教改,他說要把中輟生找回來,您覺得中途把他們找回來叫他們乖乖坐在教室學SinCos的數學問題可行嗎?我看他不扁老師已夠仁慈了,我覺得應該把他們找回來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東西,然後教予他們,這樣才是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吧!例如:他們想學美容美髮就教他們如何化妝、染髮;他們想學汽車修護就教他們拆裝汽車,這樣的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不是很好嗎?還有教改後學生自殘、自殺、壓力大跳樓的人更是一大堆,到底是誰該負這些責任呢?老師嗎?提倡教改的人?家長?還是小朋友自受的呢?真是值得讓我們省思。

接著針對民國85122李遠哲領軍的教改會向行政院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出現階段教改最急須改革八個要點,個人認為博士真的太活在「理想國」了,一切談的都太理想化,是否考慮到回歸現實面做的到嗎?文中提到教育僵化需改除,每個人都知道呀!但改的了嗎?處在台灣這一個價值觀變質、升學主義獨行、功利主義大行、偏重智育的社會裡誰會去聽你的話呢?文中還提到教育機會均等的問題,光一個公、私立高中學費的比較就差快4倍,更何況是公、私立的大學呢?更別提品質是如此的劣等。這要如何平等呢?還有課程、教材與評量的問題,說要多元化然後又要統一化,不是自己掌自己嘴巴嗎?大家所看過的教科書內容是多元化、多樣化且又統一規格化嗎?可能有,不過在台灣當代的教育家所還沒想出來而已。還有該如何面對合科教學的這一段過渡時期,老鳥是不是會欺負菜鳥呢?另外一點可讓我們欣慰的就是在教育資源提高效率方面上有個叫「酢醬草組織」方法,把現階段被浪費掉的教育資源一步步的補救。

針對以上論點是個人閱讀完由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的「第四期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後對教育政策與改革案看教改盲點的一些看法。對台灣教育的一些美好憧憬是好的現象,但這現象的發生過程與結果我想都是跟我們台灣息息相關議題,所以我們不可不關心。

()廣設高中、大學機制下量多了但品質卻下降了嗎?

我們常聽到老師要我們做個五育均衡的好學生,但台灣現在的教育最大的問題卻是五育沒能均衡的發展,大體來說還是太重視智育,而提倡教改的其中一個原因還是希望能五育並重,但在台灣教育體制下的「德育」竟然是背書、考試,這完全扭曲了本意。那還何需要教改呢?

十二年國教一直被提倡實施當然有其好處,相對於70年代的九年國教,在現今的社會中扮演著同理的角色。但在實施十二年國教時,我們是否要考慮到兩個蠻實際且重要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政府經費需大量增加,哪來的錢呢?跟人民多增稅嗎?第二個是菁英高中的問題,例如建中、北一女要廢除嗎?這幾個學校都是有優良的歷史傳統,不能說廢置就廢置,但這跟十二年國教明顯的有了衝突,它所給的是國民平民般的學校。所以有關政府單位還需擬出一套有效的配套措施才可行。

接下來討論的問題對台灣來講很重要,就是台灣對升學調節供需平衡的問題。據可靠新聞報導,明年的大學錄取率會高達120%,這數字真的很誇張。是受菁英主義影響而把升學機會大量灌水嗎?短時間內國內私校大專院校升格快速、改制頻繁,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是為了回應民間的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嗎?我覺得是政府抄短路走捷徑,不看過程只看結果的不負責行為,把大量私立職校專校升格為技術學院,接著過不久又改制躍稱為大學,以致品質低落且收費又貴,這種教育生態我想只有台灣有吧!在這不知道你跟我是否有看到一個盲點,就是國內私校大專院校升格快速、改制頻繁,但公立學校反而凍結不再增設,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作法。文中有提到德國也有鑑於世界潮流而紛紛改制與升格,但可以保證的是素質並未浮濫,這一點我們台灣哪時才能做到呢?真讓我們憂心。而在升格的同時,哪來的那麼多教授、副教授、講師呢?說透來還是由本來職校的老師升等而來,但他們也不是說升等就能升等的,一般來說有兩種方式:一是出去修個學位,二是多發表幾篇研究論文。我們都知道人到了中年,作學問不像求學時那樣有衝勁,要他們多發表研究論文談何容易,加上專業訓練不足,只能東抄西抄,這樣不是鬧笑話嗎?前幾年前文化大學不也是發生一件相似論文抄襲的案件嗎?

本文中有提到一個教改建議就是說把目前學年學分制改為學分制,不規定修業年限。學生想學時再學,學習效果會好更多。且廢除二一退學的保守規定。我針對這一點提出嚴厲抨擊,或許他是以老師身份看待此事,但身為學生的我卻不認為這意見是好的,如不規定修業年限那到底要念多少年才算畢業?如果他為了逃避兵役或特殊狀況,他遲遲把那該修的2學分不修,而不能畢業,那這樣來講他是不是在拖垮國民生產毛額的平均值?這樣國內的失業率又會提高。您聽過一個國家內有超過五分之四的人口都是學生嗎?(在未考慮學生有工作狀態下提出的質疑)另一個問題就是他說的廢除二一退學制度,我覺得這聽起來對一些不用功愛混的學生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近年來很多學校都改為雙二一制,以保障學生不會因為一次的二一而失去求學的機會,但相對的教授也變的比較嚴,當的人也比較多,可是變相來想,這樣的方式是不是給那些不用功的同學有機會苟延殘喘呢?以我個人讀的學校來講,算是一間不錯的私校。在台灣來講評論也不錯,也曾擠進全亞洲第七十名的大學排名。但就我個人所接觸跟認識了解的人中,還是有很多不用功的學生,存著只要不被二一能安全畢業就好。這對學校來講學校可能沒有損失,但對他本身而言卻是極大的傷害。若有二一退學的制度壓著他,或許他還會乖乖的念一下書,但當二一退學制被廢除後,大學是不是變成了他的快樂天堂,而且他這樣也浪費了一個教學資源的名額。我想這兩點是我針對本文作者提出的評論。

()統整教學、協同教學真的能發揮老師「授業」最大的功能嗎?

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今年自一、二、四、七年級(國一)全面實施,將以往的科目整合,分為語文、健康與體育、數學、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等七大學習領域。我個人認為這對部份科目的老師來講,很不公平;相對的對學生們也很困惑。明明就是念美術專業出身的老師,卻在九年一貫課程下的「統整教學」、「協統教學」被指派去教音樂,雖然說都是屬於藝術與人文的領域,但美術老師真的懂音樂嗎?可能要他們彈個鋼琴都有問題!畢竟這不是他們的專業科目,台北某一位國中老師說,美術、音樂課整合在藝術與人文領域,因此有學校要求美術老師「統整」美術與音樂,也就是也要教音樂,結果這位老師因為不會教音樂,從開學後就一直請假。

這樣的現象在教育學上的專有名詞來講,會造成所謂的「非教育」嗎?因不是專業科目的老師他未見或未能發揮教育的正向或負向作用。在教學歷程中以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切入,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teaching model)要先確定可達成一個教學目標也就是所謂的終點行為和行為目標;然後第二個是要分析學生的起點行為,因個體差異不同而又有分別;接著設計適當的教學活動,且要用對方法;最後選用有效的評鑑方式去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有學到學問。然而在「統整教學」、「協統教學」下這種建構似乎不成立。因非專業老師他並不能以一個學科專業的角度去判斷此一學生的起點行為為何,那又如何去設計出一個適合此學生的教學活動呢?教學評鑑的東西就更不用說。

雖然這是教改的過渡時間,是一定要度過的。但我認為這種缺點教育單位要想出適當的配套方案,不然可能會造成一種嚴重的後果,就是老師會變的教的力不從心,不能達到教育的工作概念與成效概念,這也是老師要加強的。例如:整合理化、地球科學、生物與工藝等課程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也引起不少老師及家長對老師教學能力及負荷的恐慌。有一所國中就由教工藝課生活科技老師教理化、地球科學、生物,只能照著課本唸,開學才兩周就教到第三章。這樣的教育方式,乾脆就叫學生來上課,老師在旁邊喝茶看報紙,班長上台帶同學念書本,然後有問題在請老師起來解答就好了啊!但相反的,也有老師很用功的在上課前K書,因此老師的工作量過大是九年一貫的統整及協同教學無法落實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師每天晚上回家後心情都很差,因為沒有時間備課,他怕備課不足會「對不起學生」,加上九年一貫沒有標準課本,老師必須花較多時間準備授課內容,這對老師來講是一種很大的壓力。剛說到的教育單位的配套方案,例如可以在寒、暑假提供足夠的進修資源給老師,不然怎樣去教學生呢?所以說「統整教學」、「協同教學」真的能發揮老師「授業」最大的功能嗎?這問題還是有待時間去考驗。

 

三、教育傳播社會議題篇

()從傳播媒體看社會教育問題

環顧這23年來發生的許多大事,我們可看出媒體在這方面可說是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政治下介入的媒體公平嗎?客觀嗎?很讓我們感到疑惑,這些問題一再的反應我們社會的教育問題上,我們舉去年的911事件談說,在發生災難後,您我是否有注意到美國媒體在後續事件的發展報導中,不斷強調(男生)警察、消防隊員的勇氣,以及試圖制服媒體劫機者的那些(男性)英雄乘客,以凸顯出美國認同中的男性特質。就911事件的特定解讀角度來看,美國情境下的紐約世貿大樓並非邪惡之塔,而劫機的舉動則屬於惡棍行為,與英雄行徑是截然不同。

在各類媒體充斥、重複、渲染、煽動不一而足的推波助瀾下,撞擊雙子星大樓的恐怖份子被形容為全球惡棍,而強國的反撲與報復,則可能被定為成勇氣與世界公民無可逃避的責任。在此情況下,可能關注的焦點就會放在大樓內數千名無辜的美籍受害者及英勇殉職的救難人員,譴責的是恐怖份子殘殺人性的恐怖行為,但是卻可能忽略賓拉登政權下,也有極力於倡導女子學院的勇士(不單是女生),殷切盼望國家早日終戰俾早日復學,以及那些在優勢轟炸下死亡的更高數目的老百姓。同理的,美國日前發動在伊拉克戰事的問題,表面上是為了世界和平而打這場戰,如真的是為了世界和平,美國會遭到聯合國極力反對嗎?很明顯的不全然是世界和平的問題,戰爭難免逃不離利益問題,據可靠消息指出,當初阿拉伯世界的石油交易全是以美元交易,後來轉而向歐元投誠,當然會引起美國的震怒,想想美國做的是無本生意,只要透過貨幣轉換,就能獲取之間的利益,他們會就這樣讓歐元輕易取代美元嗎?當然不可能,所以才會在聯合國反對下還是主張為了世界和平發動戰爭。然而這次戰爭中的媒體也扮演了一個美國激烈士氣的工具,不斷的報導英美聯軍在何處傳出捷報,還有我個人懷疑報導中有些英美聯軍自己人撞自己人飛機的事件,會不會是被伊軍擊落的呢?這之中有很多疑點存在,然而先撇開這些問題,如果這些疑點是媒體故意製造、散播出來的,以免英美聯軍士氣受到打擊。我想他們這樣以政治介入去打這場戰的目地很明顯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以上我們所提的兩件事看出媒體的重要性,但這樣不客觀的情形卻造成了我們對社會教育的問題產生,在這兩個事情的鏡頭底下,一再反應出美國在世界上的神聖不可侵犯性,但是這樣的教育意涵是正確的嗎?如果跟美國的資本主義有衝突就是跟美國作對,就該受到處罰。那麼反應在社會上,是不是跟有權、有錢的人作對就是錯的呢?這背後的教育意涵真的很值得我們去省思。

相對之下,美國的愛國教育做的是很成功,悲劇初期,全國愛國主義伴隨著四處懸掛的國旗,全民一條心的打擊恐怖份子,但他們卻一再對他國的國家認同產生很大的衝擊。真正的教育應該培養對於「差異」的尊重與包容,消弭基本要義派的國家認同,而不是霸道的征服取向。

回到台灣,我們探討媒體對台灣社會教育帶來的一些衝擊,還記得前陣子新聞部長葉國興在立法院對媒體「打槍」的事件嗎?根本就是亂來,自以為幽默的方式卻引來一陣的立委討伐,而隔天到立法院備詢,應立委要求,葉國興分別向攝影記者及社會道歉,也兩度走到攝影記者面前與他們握手。葉國興態度低調,但也一再強調,他當時是要與攝影記者打招呼,而且只是「把手勢往上略過去」,請大家要注意整個畫面。這樣的說法到底是怎樣?小孩子看到的立法院,除了以前打架外現在還看到槍戰了嗎?更何況他是個新聞部長,而且還是個雙碩士的高知識份子,作錯事道歉就好了嗎?透過媒體所表達出來的圖像已深深烙印在當天觀看此畫面的小朋友腦海中,更有它台綜藝節目的模仿秀提出更誇張的影像呈現。如果此時小朋友又看到了呢?現在的社會還不夠亂嗎?節目作的還不夠血腥嗎?請這些官員們好好省思一下自己吧!不然你們從鏡頭下為下一代帶來的社會教育的好壞將深深影響著下一代的成長。

()從教育觀點看台灣霹靂火給台灣社會帶來的迷思

有看過霹靂火的讀者應該很熟悉這句話─「你那是擱惹我抓狂,我就A送你一桶汽油甲一支番仔火!」而這句在劉文聰語錄排名第一的經典近來在校園裡此起彼落。我倒還相信大學生都已經念到了大學應該懂的誰是誰非,但是對一些正在吸收知識與成長的小孩子來說,他們該如何辨別呢?這真的要打上一個問號!最近的電視媒體報導常指出有不少家長不時聽到自己的孩子打電話時說要送對方「一桶汽油與一支番仔火」,顯然的,這把「霹靂火」已經燒到很多家庭裡去了!小孩子真的懂得這句話真得涵意嗎?戲中的主角劉文聰亦邪亦正;李正賢從奉公守法的良好市民演變到為了維護自己心愛的人而不惜窩藏通緝犯,甚至幫她偷渡,從艾力克森(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和赫爾斯的發展任務論去探討,我們不難發現這對一個青少年影響很重大,在艾力克森的階段分期表中「青年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此時是自我肯定與角色錯亂的一個重要轉變期,很容易角色混淆;同理的,就赫爾斯的發展任務論階段中的兒童期發展論和青少年期發展任務中,價值觀判斷、適當性別角色、和諧人際關係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此這樣的戲如果持續延燒演個半年,可能會對小孩的人格有所影響,因辱罵台詞太過猛烈,對社會、小孩有造成不良示範作用,連日來,新聞局就不斷接獲民眾抱怨電話。

其實這類的戲碼在台灣的第四台中不難發現有相類似的,但為什麼這樣的非主流文化會受到台灣人民的重視呢?很值得我們以社會學的角度去探討,我們以社會學理論中鉅觀的衝突論來說明、批判這問題所在,衝突論中提到「社會」是具有共同利益的社會成員所組成的各種社會階級,依其所有資源的多寡決定社會地位,而學者認為衝突是必然的,和諧是短暫的,且是要犧牲中下階級所換來的,片中各個主角為了「名」、「利」,好人與壞人不斷的攻擊對方、陷害對方,然而不管是好人或壞人都會被犧牲掉,但是唯一沒被犧牲掉的就是片中扮演那些上流階級的主角,我們不是常聽到壞人會受到報應、法網恢恢嗎?那片中的劉文聰、邢素蘭為什麼做盡了壞事為什麼警方都不能將他們繩之以法呢?而被犧牲掉的目前片中很明顯的看到了流氓(黑雞、和尚、殭屍)、護士(白靜怡)、楊萬金,這些在片中扮演著屬於中下階層的代表,而好幾幕裡楊萬金與李燕萍(標準上流社會代表)的對手戲更是反應出台灣的社會對中下階級的歧視與勢利,在在的表現出台灣多元社會的來臨。接下來我將批判的一點就是劇中每次所提的「錢」數都誇張的離譜,少則一百萬,多則三千萬,小孩子透過電視媒體的灌溉,金錢概念與價值觀頓時間被混淆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長對小孩子的FQ卻極度的不信任,因為外在的誘惑太多了,如果此時小孩子們,伸手就是:「爸,給我一百萬,不然你那是擱惹我抓狂,我就A送你一桶汽油甲一支番仔火!」要是你是家長你會如何處理呢?

片中更讓人不茍同的是對男女間的關係,現在處於這多元、開放的社會,同性戀在台灣其實不算什麼,因為在荷蘭也已把同性戀合法化,不久前日本國會還通過變性人可以更改其身份證,更看出大家對「性」的接納與包容,但片中身為一個律師─馬阿敏—台灣司法界的代表,卻在香港編劇下把它塑造成這樣一個男女關係如此淆亂的角色,看在台灣的司法界中真的是如此的諷刺。馬阿敏幾乎跟劇中任一女生有染(文心、秀如、玉珊、邢素蘭等)這樣的觀念看在小孩子眼中合理嗎?不只女生關係亂七八糟,連男生的角色來講,有婦之夫還跟哪個女生糾纏不清,誰還是愛誰?對方結婚後仍然對對方有其愛意,這樣算癡情嗎?根本就是亂來,戲中不斷灌輸這樣的概念,真的讓我們憂心。片中也是隨便的亂給予角色「愛」,這種其實真的對看這齣戲的小孩子傷害很大,從約翰葛立高的「男女差異論」來批判片中男女這樣的關係,他認為男女間的愛是要兩性彼此了解、有良好的溝通模式,而不可能透過一、兩天的認識就對對方有好感,進而表達立場,而片中根本沒看到「熱情」、「親密」、「承諾」這樣的三要素的結合與共存,所以拿斯坦柏格的「愛情三因論」就可把劇中男女關係批判的體無完膚。

而片中也有許多寫實之處,雖然說片中劉文聰作姦犯科、邢素蘭賣假藥害死人還殺人、李正賢偷藏通緝犯而都沒受到該有的法律制裁,律師不斷的幫他們脫罪這樣是在突顯台灣律師的伶牙利嘴嗎?還是台灣的司法無能?還記得片中的劉志勇和後來阿東這角色嗎?他們都是刑警出身,而為了錢犯法、殺人,更是破壞了整個警察形象,這一點倒是很寫實,台灣的警察收紅包文化、包庇罪犯、嫖妓不付錢等都像歷史重演一般的上演在台灣霹靂火的劇中,像前幾天台北縣板橋一家電玩店幾天前遭人瘋狂掃射卅多槍,行兇者竟然是一名台北縣的華姓離職刑警。民國55年次的華敏璽是警校115期畢業,因為愛賭、吸毒,最後黯然辭職,甚至還因為擄人案從警察變成通緝犯。之後,他更加入吳俊卿強盜集團,開始全台流竄作案。這樣的事件已經不只一次了,到底警察還是我們小時後課本中提到的「人民的褓母」嗎?很讓我們對這樣的警察生態產生懼怕,因為警察就像是霹靂火中演的隨時會為了「名」、「利」殺害了我們這些老百姓,台灣的社會還有救嗎?

()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剖析劉文聰效應

從中國的角度切入,「教育」兩字在說文解字裡提到,「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使作善也」。從這兩字的說文解字中提到教育的重要性,而就西洋的角度來剖析「教育」,其追溯到希臘三哲時代中的一個教育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其提倡的「產婆法」這可充分的解釋這意義,教育的意思是引導、引發的意思。然而教育來講除狹義的學校教育來說,其實廣義的教育更是重要,從終身教育、家庭教育經社會教育到死前的臨終教育,可以了解到的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受教育,所以說我們每人從生下來到死亡是終身學習的。

近來台灣霹靂火迷思不斷,內容過於暴力被罰錢、扭轉法律程序和形式被司法斥責,但劇中的主角─劉文聰更是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成為了當下社會媒體的新寵兒,劉文聰此角色被秦揚演的栩栩如生,其亦正亦邪的角色混淆正透過社會學理論中的表徵互動論的模式與效應顛覆了莘莘學子對正、邪的認知與界定,其實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台灣社會教育的一大隱憂。接下來筆者將以Bandura的理論剖析此社會現象。兒童的學齡期其實環境、行為表現、認知歷程跟學習有著很大的關係,而此時所表示出來的觀察與模仿就會顯的格外重要,例如:幼兒在扮家家酒時,常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像是抽煙、插腰等。但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小孩子模仿的對象到底是誰?此時小孩子的模仿對象是傾向於能力較高、有權力威望、魅力公眾人物、英雄人物等,很明顯的就劉文聰效應來講,這樣的狀態被套用在此模式中,小孩子在無法分辨好壞的情形下,對自我的角色產生混淆,而認為此現象是「常態」,如此時長輩、師長不適時的介入與否接將會產生兩種情形發生,第一種就是對小孩子制止其行為,採用S-R理論去增強懲治這樣的行為,以達到正確的觀念;反之沒適時的阻止將會讓小孩子在S-R理論變成負增強,認為沒人約束其行為,那就是表示他的行為是許可的、合法的,這樣機制下會更增強其錯誤的行為,這樣來講根本是個反教育現象。所以這種行為正考驗著現在台灣的父母親EQIQ的決策能力,或許對那些中下階級的家庭來講,父母親天天在外賺錢,回到家都累了,洗個澡打開電視,小孩子也跟著父母親在客廳享受著天倫之樂,但卻沒正確的告訴孩子正確的觀念,認為辨別好與壞,認為小孩子自然會辨別,其實這樣的家庭教育是需要再教育的。

片中殺人放火的事表現的自然而然,但灌輸到學齡中的小孩子這樣的社會教育功能卻變的是一種負擔,認為說心情不好就能殺人、心情不好就想報復,這樣的行為在現在劉文聰效應中可看出端倪,雖然說小孩子沒真正的行動去作殺人這動作,但就潛意識來講小孩子已把殺人的這種價值觀與信念灌入腦海中,而當他們遇到相同事件時,無法控制意念時,此種潛意識將自然而然的被提取出來,而產生殺人的動機與行為。小孩子在模仿的歷程中,我們從理論點出發,從觀察到他們模仿的動機建立後開始對自己有興趣的角色採取注意與觀察接著保留其行為所產生的視覺影像,然後在私底下或公開場合中不斷的透過動作重現去認知到那種模仿對象的快感與興奮,而霹靂火中情境正塑造著這樣的楷模透過傳播媒體去影響著時下的小孩子、干擾著他們的價值觀與成長。傳統以來我們一直認為觀看色情影片、暴力影片是可以抒發暴力情緒與色情犯罪,但經過這幾年來的驗證,說明了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很多的強暴犯當被警察逮捕時都是宣稱看了色情影片,無法克制自己的意念而出外尋找落單對象進行性侵害。同理的青少年暴力事件也是同樣的,互看對方不高興就學著電影古惑仔中陳浩南以一打十的勇猛行為進行自我能力表現,然而換來的卻是滿身的傷與牢獄之災,這樣的行為到底值得嗎?社會的變遷、多元文化的來臨,台灣時下六、七年級生的價值觀到底定位在哪?很值得我們去關心與注意。

 

四、其它議題

() 從認同觀點談二二八紀念館給台灣人的教育啟示與反省

美崙美幻煥的建築物,卻掩飾不了二二八紀念館裡的愁悵與悲傷的氣息,而就整個紀念館周遭來看,都是有其意義的,例如有水池、綠地、花圃、石雕,就個人認知而言我會水池跟一面鏡子聯想在一起,解讀是要表達過去政府所犯下的錯誤,可以原諒,但絕對不能忘記,就像一面歷史的澄鏡一樣,要人能一同來反省過去,期待嶄新未來;而館前的石雕主題以「大地與母親」建構出以懷孕母親的堅忍及對子女的慈愛、寬容,表達對受難家屬的敬意。看似反省意味濃後,但近年來我們從二二八紀念館看的文獻與展示品卻看不到先烈的精神、表範。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於1997228正式開館,委由台灣和平基金會經營,應屬台灣首創之公辦民營的社教機構,而且是目前為止全台灣最完備的二二八紀念館。但可恥的是二二八紀念館竟被弄得「很可笑」,歷史特展不見了,改展出布袋戲偶,還在廣場演出布袋戲。舉辦「錢幣展」的宣傳紙,還是台中舉辦完剩下的宣傳紙,連日期、時間都沒改,「而布袋戲、錢幣展和二二八的歷史有何關係呢?」

從二二八紀念館成立的宗旨看來,在文中提到先進國家對於人權、和平、公義的重視,不但在其國內有共識,而且在國際上更有這一種認知,不少國家為了反省戰爭對於人類之殘酷,建立紀念館以留下歷史記錄,避免重蹈覆轍;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是臺灣人共有的財產,以人文社會教育為終極目標。有作到嗎?只是將二二八紀念日拿來做為一個「節慶」,許多如雲林古坑挖出的受難者們遺骸都還不能入土為安,這樣叫尊重人權嗎?把二二八事件時的台灣行政首長陳儀,當做「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來紀念;二○○二年台灣光復節該館展出「日據台灣抗暴先人紀念特展」根本就是在羞辱二二八紀念館,這樣的現象有真正學到歷史的教訓嗎?這一點到讓我想起二十世紀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曾提出:「我們人們永遠都不會從歷史中得到教訓。」這一句名言。或許歷史事件永遠被我們人類不停的在不同時間、空間、人物、因素被不斷的重演。

其實我們從館內二二八紀念館展覽來講,很清楚的我們以影視與歷史的角度切入去探討一些文物、文獻、圖片、影片等資料,很清楚的了解到館方試圖以影像模式去刺激人類的右腦,對此段歷史事件產生深刻印象,利用長廊提高展示動線之線性之外,框架在空間上易另造成記憶回溯之效果,使歷史記憶的呈現更有味道,以達到二二八受難者的犧牲與傷痛,且喚醒我們很深的歷史反省、思考,以寬容化解歧見,這樣的構思真的很好;但在空間虛實之呈現上較為薄弱,但誇張的是一些與二二八無關的主題,其中竟然還包括中國大陸六四天安門事件展,讓解說的義工們無所適從,更顯出主事者的荒謬心態。這到底是二二八紀念館專屬紀念館嗎?還是「雜類二二八紀念館」?不禁讓我們心中也浮出一個問號。而這到底誰該負責呢?相同的也要打上個問號?

就我眼前所看到的紀念館內經營方向其實已悖離史實,展覽盡是與二二八無關的主題,可見台北市政府看並沒有反省二二八這段歷史。輾轉的透過館內志工透露了他們的無奈心聲,他們很諷刺的細說著有些國中、小學生為了繳交二二八紀念館的寒假作業,在沒有預約解說員下,拿了說明書就走了,問他們了解二二八這段歷史了嗎?他們回答,「好可惡,日本怎麼殺了那麼多的台灣人!」聽起來真的很可恥,而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時我不禁想起一開始看到的二二八紀念館宗旨,這樣的現象符合建館的宗旨─教育嗎?與宗旨併行可說是諷刺不已。現在的小孩子,往往都只是應付學校的作業而去吸取知識、資訊,這樣的現象對台灣未來的教育是一個很大的隱憂,不只是此事件如此的有諷刺意味,很多的事件也以同樣的諷刺一直延流自今,例如:記得小時後老師都要我們「五育」均衡,到頭來,有看到嗎?升學直主義下的台灣普遍偏重的是「智育」,然而「五育」均衡的精神又在哪?其實不管是針對二二八紀念館的事或教育相關的事,我們都看到了政府政策的理論與實際上其實是搖擺不定的,但最後受傷害的還是那些二二八罹難者的家屬與我們的下一代,這問題值得我們好好深思。

()大學校園道德標語之探討評論

道德發展指的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隨著年齡及經驗增長,逐漸學到道德規範,對是非判斷能合於社會標準的歷程。而我們常在校園中看到一些禁止或警告的告示牌,來提醒學生,就道德認知發展階段來看,大學生應都已經進入自律的階段,標語的訴求若能符合學生心理因素,我想大部份的學生都應該會樂意遵守,不但從規範中能使公共道德獲得維護,學生也可從規範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有些看似不合理的禁止招牌卻讓人看了反感,例如:廁所還有教職員跟學生之分?規定只有老師才能用,學生不能用,而一般學生能用的,老師也能用,這不是很可笑嗎?還有電梯使用規定老師專用,禁止學生使用。這樣的不成文規定合乎人性化嗎?校園裡若出現像這種過於權威性的禁止、處罰語氣、或其內容不符合理性的原則,我覺得對大學生而言是不適當的。規範本身來講是約束個人行為的作用。而學生是一個未成熟的個體,很多行為需要透過師長教導、學校學習、具體的規範約束來使學生身心發展健全,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收到道德教育的效果,更要符合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否則都是反教育或非教育。

相同的道理,教職員應以身作則,遵守校園道德標語的規範,例如明明標示著禁止抽煙,而有些教授們還是我行我素的抽起他們的煙在思考問題,或跟別的教授討論著相同的話題。這些施教者的身教看在我們這些學生上作何感想呢?我甚至親眼目睹一則令人乍舌的事,不久前我們學校(輔大)舉辦一場全人教育的「社會、人文與全人教育」學術研討會,我是工作人員之一,台上教授在發表論文,而底下坐的也都是老師級的人物,而此時從後面傳來手機電話的響聲,我心想他應該會到教室外接聽吧!這種場合最少也該把手機轉成振動吧!更扯的那位老師「仁兄」竟然當場接起電話。看了真是傻眼了,後來這場完後才輾轉知道那位老師「仁兄」竟是全人教育的主任,此時真的不知道這樣的老師真的教的出好學生嗎?真是令我感到萬分的懷疑。我想這些老師在對教育的三大規準上可能還要花點心思去學學,才足以教導我們,讓我們信服你配當老師。

從教育的規準去看這些道德標語,我覺得在合價值性層面上,要符合學生正面的價值,例如:安寧肅靜、整齊清潔、環境保育、基本禮貌等。而在合認知性層面上要符合學生事實分析及理性思維,若有客觀資料佐證更能接受。另一個是在合自願性層面上,對於利人利己、以及語氣表達較尊重、軟性,設計較豐富創意的標語,學生較有意願遵守。如道德標語若能跟上面所提的教育三大規準順合,我想便能達到「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目標。

 

參、結語

希臘哲學家Aristotle說:「良好的教育,是廉價的國防。」但是Illich對當今社會的學校制度提出強烈批評,他認為學校太職業教育導向,也未能培養優良的特質(Illich,1971)。因為我們在長期國家霸權的意識型態宰制下,讓我們失去了主體性與批判性,這樣的教育無疑是一種異化,而我們更該覺知與反省自我所身處的受壓迫場域(Freire,1970),因為身為一個知識份子(intellectuals)必須抗拒種種的不公平,而此精神所在正是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實踐要意。

批判對我而言是一種行動之於實踐的轉換,因為我並不是一位大文豪也不是個大學者,但相同的是我也只是一個非主流的邊緣人,同樣的在被壓迫中。而從文章的書寫使我跳脫一種心靈的束縛,似乎也解放了從受教育以來的冰山下的那一層潛意識,讓我更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東西。大學五年來,當然少不了大學生的吃喝玩樂,從小一直被「壓迫」,想不到到了大學的知識殿堂,這種情況更劇烈。我承認我是個會作弊的學生,正因為如此被班上用功的好學生給排斥與討厭了,沒有為什麼只因為我愛翹課與考試中作弊。當時的我只是覺得我沒錯,因為身為一個知識份子總該有後設知識能力(metacognitive)吧!一種只需要靠死背與隨手翻書就可查到的知識,為什麼要去背它呢?為什麼要透過考試去檢視這個小孩是不是個用功的學生呢?翹了課到圖書館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看,有錯嗎?還好大學時期遇到好幾個不錯的老師,如我歷史系的克思教授、大眾傳播系的唐維敏教授、教育領導與發展所的林梅琴教授,讓我又對自己的未來漸漸描繪出初步的藍圖。

到現在我仍然告訴我自己,對的起自己才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人生哲學,也希望在社會角落中被邊緣化的非主流族群也能站出來悍衛自己的權益,並勇於發聲,結論之語將與同為正在受壓迫的人共勉之。

 

參考文獻

Apple, M. W.(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 London: RKP.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 Continuum.

Illich, I. (1971) Deschooling Society. Harper and Row, New York.



1 商品化:係指在後福特主義的市場機制,強調商品多元與消費者為導向,以取的更多的商機。近年來台灣教育的體系也漸漸走向商品化尤其是在開放WTO後。

2 社會流動:係指在一社會組織中的階級結構的流動,而其又分有代間流動、水平流動、垂直流動。

3 生活即教育是由經驗主義大師Dewey所提出,他認為生活中的很多經驗的獲得就是在接受教育。且提出教育無目地說,也就是在闡述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教育而沒有別的目的。

4 「草莓族」,此名詞係指現在七年級生的逆境商數(AQ)過於低落,缺乏挫折容忍力,而向草莓般外表鮮艷但碰不得,一碰裡面的果肉就會毀爛。

5 自殘一詞係指對自己生理或生理上進行毀損等偏差行為,此現象也是現代社會中的七年級生缺乏AQ

6 家庭教育廣範來講是一種終生教育,也就是指當小孩子生下來後在教庭中所受到的身教與言教一直到死亡而狹隘來解釋則是小孩子從生下來後到還沒接受初等教育前,此階段都稱為家庭教育。

7 係指針對適才適性而把高中與高職分流的一種教育機制。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