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適用性探討
李依恬、蘇峰慶
高雄師範大學工教所
摘要
資訊科技於1950年代萌芽,近幾十年來隨著電腦軟、硬體不斷地推陳出新,加上電腦與通訊技術的結合以及網際網路的普遍使用,使得資訊科技對人類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而為了保持國家競爭力,世界各國皆致力於資訊科技的推展與應用。
然而在眾多資訊科技中,我們要如何選用適當的科技以及方法幫助學習者學習。本研究藉由Zemke & Armstrong所提的理論來支持資訊科技要如何選材的課題及利用Big Six技能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幫助學習者學習,並探討資訊科技對整體環境的影響,最後研提建議供未來資訊科技選用的參考。
關鍵字:資訊科技、資訊素養、Big Six技能
壹、緣起
隨著資訊科技應用的普及性及重要性日趨增加,資訊科技的衝擊所帶來的全面化影響,對教育也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因而也興起了對資訊教育的重視。
賴苑玲(民91)認為:Big Six技能是在美國學校教育中是推動最多的課程活動,幫助學生在處理資訊過程中運用系統性策略與批判性思考,成為有效的資訊問題解決者。
本研究期望藉由提出的選材標準及學習方法讓學習者從認識、學習到使用資訊科技都能感到容易、接受並喜歡學習。
貳、研究目的
一、藉由文獻探討瞭解科技及資訊科技的內涵
二、藉由文獻探討瞭解資訊科技選材標準
三、藉由文獻探討瞭解資訊科技學習者要如何學習
四、探討資訊科技對整體環境的影響
五、研提建議供未來資訊科技選用的參考
參、文獻探討
一、科技的內涵與特性
西方的”technology”在近代被中譯為工藝、工業技術、技術、技學與科技等,國際科技教育學會(ITEA)與美國TAA(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將科技定義為「人類付諸行動的創新」(human innovation in action),而「科技」亦可說是指引事物如何製作和執行的有序原理。科技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影響深遠,自人類使用火、以木棒延伸人的手臂長度,木棒和石塊等不同材質物品的組合使用,農業、工業、商業、資訊與科技時代的進展,通訊器材的使用與航太科技的發展等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故科技可說是人類善用機具、材料、方法、知識和創意等資源,以伸展人的能力並解決問題的活動,科技不斷發展造就人類文明持續進步。故欲了解科技,必須對科技的定義與內涵有清晰完整的概念。在此主要將其內涵說明如下:
(一)科技與生活:主要涵蓋科技的定義、發展、發明與影響,以及如何善用與管理科技等。
(二)資訊與傳播:主要涵蓋資訊科技與傳播科技,指人類傳送資訊的系統(Snyder & Hales,1986)。包括使用電腦與網路等資訊設備的能力,及圖文與電子傳播之相關內容;常見的應用如電腦軟硬體設備、網路及其系統、收音機、電信通訊、行動電話、PDA、數位相機或攝影機等機具的原理與應用等。
(三)製造與營建:主要涵蓋製造科技與營建科技,製造科技指人類將原料轉變成工業的標準材料,再進一步加工製成工業性和消費性產品的系統(Snyder & Hales,1986),包括材料、技術、機具、流程與管理,以及設計與製作的技巧與方法;營建科技指人類建造房屋或從事土木工事而設計的技術性適應系統(Snyder & Hales,1986),包括營造與建築,營造包含道路、橋樑、隧道與地下道等結構與技術,建築則包含建材、規劃、設計、施工、管理與安全系統等。
(四)能源與運輸:主要涵蓋能源科技與運輸科技,能源科技包括能源的種類、開發與運用;運輸科技指透過材料、貨品與人們位置的更動,以獲時地之便,並達人與人或機構與機構之間的接觸或交換貨物等目的(Snyder & Hales,1986),包括運輸系統與載具,如運輸路線與車站、港口、機場與捷運站等運輸系統,載人或載物之陸海空與航太等交通工具。
二、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這個專有名詞,首度出現在Leavitt andWhisler(1958)哈佛商業管理評論中發表的”Management in the 1980’s”這篇文章中,這是最早探討資訊科技對管理影響的論述,他們將資訊科技定義為一種可以快速處理資訊的技術,文中敘述當時集中式大型電腦的發展,並認為未來趨勢上將會出現一種不同於當時科技的新技術出現,因此提出「資訊科技」來代表這個新的技術發展,並預測在未來世代中,管理工作因資訊科技的發展將會重大的變革。
資訊科技運用範圍如此廣泛,且新技術不斷的推陳出新,不同時代的學者也各有不同的定義,Porter and Millar(1985)認為資訊科技技術不只是電腦而已,還包含了資訊識別設備、通訊技術、工作自動化等,以及其它的軟硬體及相關服務。張緯良(1990)指出資訊科技的技術觀點包括了電腦、通信和自動化科技,企業活動的觀點則包括開發和使用活動。林耀欽(1994)認為資訊科技是非人力資源的集合,扮演儲存、處理及通訊的角色,這些資源組成一個能執行任務的系統,其包括組成資訊系統結構的硬體元件,以及使各功能整合在一起的系統軟體。
三、選材標準
藉由Zemke & Armstrong(1996:48-52)所提出的理論,將教材評估標準從四個層面來評量:即課程內容適當性、技術適合性、教學效率性、實施靈活性,各構面之細部評估項目如下述:
(一)課程內容適當性(content propriety)
1.是否提供學生想要的資訊?是否時常更新?
2.是否建立在學生可察覺的範圍,並告知如何執行某項工作的資訊?
3.課程內容的理論性與實證性能否配合?
4.測驗方式是否包含深度與工作可應用程度?
5.是否進行效度研究以證實其可類化使用性?
6.是否運用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前導性測試,以瞭解學生反應?
(二)技術的適合性(Technology fit)
1.電腦作業平台的相容性測試
2.使用介面的舒適程度
(三)教學的效率性(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1.教學設計的完整性(Soundnes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2.互動程度(Level of interactive)
3.多媒體使用效率(Effective use of multimedia)
4.影響興趣和情緒的程度(Engagement of interest and emotion )
(四)實施的靈活性(Administrative Handiness)
1.能力測驗與證明(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capability)
2.參考及績效的支援( Reference and performance support)
3.控制的能力與追蹤課程的使用情況(Ability to control and track program use)
綜上所述,資訊科技選材時除了內容的適當性、靈活性以外,還必須考慮到使用者的感受。如此,透過一連串有系統的選擇,相信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四、Big Six技能
Big Six技能是在美國學校教育中推動最多的課程活動,目的在幫助學生處理資訊過程中運用系統性策略與批判性思考,成為有效的資訊問題解決者。本研究探討Big six的概念與教學設計,透過對Big Six的瞭解,進行資訊素養課程的實施,以培育學生發現資訊需求、找尋資訊、分析與呈現資訊,使學生具有對資訊的解讀能力與有效的使用資訊科技。
Big Six技能是另一種資訊尋求模式也是對資訊素養的處理途徑,教師與資訊專家認為利用Big Six技能可以幫助學習者獲得資訊素養,將資訊成功的應用於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根據Eisenberg與Berkowitz(1990)的解釋,Big Six 技能包括六個階段:
(1)定義問題的階段:包括定義問題所在與確定所需要的資訊。如我應該怎麼做﹖我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困難﹖我需要回答什麼樣的問題﹖我需要什麼樣的資訊﹖我需要多少資訊﹖我需要縮小我的研究主題嗎﹖當我完成該項作業時,它是如何呈現的﹖
(2)資訊尋求的策略﹕包括確定資源的範圍與列出優先順序。如我可能用到的資源是什麼﹖我會參考書本、網頁、期刊、電視、與錄影帶等資源嗎﹖我應該用什麼樣的索引資料﹖最適合的參考資源是哪一種﹖
(3)找到與取得資訊:包括找到資訊資源與取得。如哪裡可以找到我最需要的資源﹖誰可以幫我找到我需要的資料﹖要如何找到﹖如果我用的是電子資料,我是要用關鍵詞來查詢或是用主題來查詢呢﹖
(4)利用資訊﹕包括閱讀資訊與摘要資訊。如哪些資訊是適切的﹖我要如何記錄我發現的圖形資訊﹖這些引言是否恰當﹖如何有效的呈現我的資料?
(5)整合資訊:包括組織與呈現。如我如何能從複雜的資源中組織資訊﹖我能刪除那些不能回答問題的資訊嗎﹖我將如何呈現我的研究結果﹖我的結論是什麼﹖
(6)評估資訊:包括評鑑作品與評鑑過程。如我完成作業的需求嗎﹖是有條理的組織與仔細的校對嗎﹖這是我最好的作品嗎﹖下一次做作業時,我會如何改進﹖
Eisenberg與Lee(1999)更進一步指出Big Six具有下列特性:
(1) |
Big Six技能是理想的將資訊與科技素養教材融入課程,是適合各領域學科與各個年級的。 |
(2) |
Big Six技能是適合各年齡層的。 |
(3) |
Big Six技能是有彈性與可調適的且適合任何資訊情況。 |
(4) |
利用Big Six技能並不是直線式的或一個步驟跟著另一個步驟。 |
(5) |
Big Six技能對資訊與科技素養課程提供寬廣與從上至下循序漸進的結構。 |
(6) |
Big Six技能影響批判性思考。 |
(7) |
Big Six技能歷程是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歷程。 |
(8) |
若要完成工作與解決問題,則Big Six技能的每個歷程都是需要的。 |
(9) |
電腦與資訊科技技能是融入Big Six技能的歷程。 |
肆、資訊科技對整體環境的影響
一、社會方面
資訊科技讓我們更有效地對付複雜的社會問題,像教育、健保醫療、社會福利、國防、保險……等等社會問題,需要大量的溝通工作,都依賴新資訊科技以期能解決現在無法做到的。
資訊科技固然帶來了生活和工作上許多方便,但相對於在傳播、溝通方式和效果上也產生十分巨大的變化。巨大的變化常給人們帶來難以適應的情形,諸如生活和工作上的種種壓力,隱私的危機,甚至是面臨新的不法威脅等。新傳播環境適合人性嗎﹖真的人人都愛上網路﹖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深思。
二、經濟方面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知識被資訊化,而訊息知識(information-knowledge)被認為成為社會主要的生產力以及經濟資本。
在這樣的環境下,資訊科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讓人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選擇適合學習者使用的科技;同時因為它無時空、人員的限制以及日漸簡單化的生產所以降低了單位成本。固然它有許多好處,但並不是適合每個地區。因此,在選用資訊科技產品時還是必須考慮到成本因素、就業問題等,在永續經營的前題之下適當的使用資訊科技。
三、文化方面
自從網路的威力展現之後,促進了文化的融合,許多國家莫不寄望網路能將精緻文化、傳統文化讓民眾充份使用。
資訊科技的發達看似能將許多文化融合,但在選用時還是必須結合當地的民族特性,減少文化的破壞並得到當地人民的認同,才能將資訊科技廣泛的運用、發展並維持。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資訊科技對人類有利也有弊,端看人類如何選用適當的科技,資訊科技的重要性與好處通常容易被人理解與關注,然資訊科技的危害與負面影響卻更值得人類注意。人們往往忙於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導致在科技時代中迷失,甚至中了科技的魔咒而不自知。
因此,不可過度沉迷於資訊科技的優勢與好處,應發掘、衡量與省思資訊科技的利弊得失,唯有瞭解、選擇、善用資訊科技,甚至能創新資訊科技,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如此才能使人類受資訊科技之利,而非受科技所害。
二、建議
(一)所有的資訊科技選材都必須以使用者為出發點做考慮。
(二)加強研究資訊科技發展對於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關係的影響。
(三)加強有關資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社會、政治、文化問題的預防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參考文獻
林耀欽(民82)。資訊技術對企業程序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緯良(民78)。資訊技術之運用對組織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苑玲(民90)。如何將Big Six技能融入國小課程。書苑,48,25-38。
Eisenberg, M. B. & Berkowitz, R. E.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The Big Six Skills Approach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kills.
Eisenberg, Mike & Lee, Hur-Li.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Big Six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在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頁398-40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99。
Zemke , R. & J. Armstrong(1996). Evaluation multimedia. Training, 33(8), 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