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班雅明的城市漫遊者現象談起
∼初探網路漫遊者現象
趙釧玲
台藝大應媒所
前言:細說網際網路
假設我們要討論什麼樣的發明在近十年來影響全球人類行為最鉅,相信「網際網路」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答案!
近十年來,網際網路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快速發展,從早期的電話播號連線、有線寬頻、無線寬頻等連線方式,演變到今日只要隨身的一隻手機,即可享受悠遊上網的樂趣,網際網路的普及與盛行是無庸置疑的。
電腦網路,其實是一種傳輸的媒介,而他所傳輸的內容就是資訊。電腦的發明,使得人類的生活邁向了數位化的新紀元。透過電腦,人類的日常生活被不斷的數位化,舉凡眼睛可以看到的包括影像、圖片、書籍、電影;耳朵可以聽到的音樂,皆可以數位化,只要是數位資料,就可以在電腦網路上傳輸,電腦網路由於它無國界、地域、時間的限制,接近光的傳輸速度,大量複製的特性,已經被現今的企業、學術、個人等大量的應用在商業、娛樂、研究、家庭等相當多的用途上。電腦網路之所以方便,在於它傳輸了對您有意義的資訊。除去資訊,網路本身並無存在的價值。
人類的溝通以及生活模式,在網際網路的盛行後,也開始有了明顯的改變。
首先,在溝通模式方面,文字書寫的實體信件,從以往需經過寄送郵遞至收件者手上,如今卻被網際網路的E-MAIL所取代,以往曠日費時的郵件傳遞時間,現在縮短到彈指間,甚至於同時發信給幾萬人,幾十萬人,也僅是幾分鐘的事情,傳送的內容,不限文字,聲音,影像,程式,只要是可數位化的資訊,皆可寄送。而收件人,不論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網路,就可收到寄給他的信。另外,MSN等即時通訊軟體,更是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儘管對方與你生活在地球的兩端,但只要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線,你就可以立即與對方交談,創造了無距離的新世界觀。
在生活模式方面,網際網路也影響人類甚鉅。隨著網路服務的多元化,交友、購物、拍賣、聊天室、部落格等各式網路服務的誕生,使得人們原本需要以實際行動進行的各類生活行為,透過網路而簡化到只需電腦滑鼠的移動與點選便可完成。正如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其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提到預見梵樂希所刻劃的美景:「有一天我們也將會如此得到聲音影像的供應,只消一個信號、一個小小的手勢,就可以讓音像來去生滅。」預示了網路時代來臨。
網際網路盛行約十年,使用者只需望著電腦螢幕,透過滑鼠連結,瞬間螢幕中便產生了另一個世界,另一個空間,另一個舞台。網際網路就像是提供了另一個虛擬的城市空間,透過多元化的網路發展,使得我們網路空間有不少與城市空間相同的意義。而在這個空間底下,也產生了使用者流連網路世界,成為網路漫遊者的現象,因此,本文將就網路漫遊者的現象與班雅明的城市漫遊者現象所產生的關聯性進行討論。
一、班雅明的城市漫遊者概念
一個人面對一個大城市可以選擇就是投身在城市當中,享受城市所帶來的種種便利與繁華,又或者是採取疏離的態度靜靜地望著這城市中的種種。
班雅明在研究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Baudelaire)的作品時,發展出漫遊者(flaneur)這個概念。
在《波特萊爾筆下的第二帝國的巴黎》中,班雅明特別挑出「波希米亞人」、「漫遊者」、「現代主義」,來分析波特萊爾的風格與態度。班雅明在波特萊爾的啟迪下,走進漫遊者的天地,做了一項最深刻的研究之旅,班雅明在《巴黎,十九世紀的都城》中提到:
「波特萊爾的天才是寓言性的,憂鬱是他天才的營養源泉。由於波特萊爾的緣故,巴黎第一次成為抒情詩的題材。他的詩不是地方民謠;與其說這位寓言詩人的目光凝視著巴黎城,不如說他凝視著異化的人。這是漫遊者的凝視,他的生活方式依然為大城市的人們與日俱增的貧窮灑上一抹撫慰的光彩。漫遊者仍站在大城市的邊緣,猶如站在資產階級隊伍的邊緣一樣,但是兩者都還沒有壓倒他。他在兩者中間都感到不自在。他在人群中尋找自己的避難所。」
因此,在班雅明的城市漫遊者概念中,班雅明認為,漫遊者雖然身處於都市文明與擁擠人群,卻又能以抽離者的姿態旁觀世事。城市中的漫遊者生存在城市中,他們是大城市的產兒,在擁擠不堪的人群中漫步,四處張望。在班雅明的闡述中,包括詩人、拾荒者、妓女等,都是城市漫遊者的代表。例如詩人與拾荒者一樣,兩者都是在城市居民酣睡的時候孤寂地操著自己的行當,甚至兩者的姿勢都是一樣的,詩人為尋覓詩韻的戰利品而漫遊城市的步伐,也必然是拾荒者在他的小路上不時停下、撿起偶遇破爛東西的步伐。這樣的漫遊者形象是現代大城市的特殊產物。而漫遊者就是在其漫遊的過程之中不斷地體認,思考與驗證。
班雅明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中提到:
「街道是漫遊者的居所。他靠在房屋外的牆壁上,就像一般的市民在家中的四壁裡一樣安然自得。」
班雅明筆下的典型「漫遊者」是一邊在城市漫步、觀看,一邊思考,不能趕,必要閒,甚至將城市當成居家在生活著,而波特萊爾更認為漫遊者是獨立的,不屬於群眾的一部。漫遊者的代表則有詩人、乞丐、妓女、偵探等人物,漫遊者的代表空間則是車站、商店及購物街等地方。
班雅明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中提到:
「波特萊爾知道文人的真實處境:他以一個漫遊者的身份來到市場,表面上是一探究竟,但內心卻是想找一個買主」。
班雅明可說是最早體驗到波特萊爾的城市性以及他的商品邏輯的人,稍後,難他《巴黎拱廊街》的筆記裡也清楚地寫著:
「漫遊的社會基礎為新聞事業。文人以漫遊者的身份前往市集,目的就在販賣自己。」
然而,即使城市之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但並非人人都是漫遊者。漫遊者追求的是一種悠然自得,一種我行我素,而不是機械式呆板的城市經驗。
班雅明在《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中提到:
「行人讓自己被人群推撞,但漫遊者卻需要一個回身的餘地,並且不願放雅士們悠閒之樂的生活。」
齊美爾在分析城市漫遊時曾提出一套「內外部溶解」理論:由於大都市空間強力壓迫,所有的外觀皆逐一喪失其物質性,不再存有外部與內部的界線;人的內心世界遂成了外部景觀。所以「觀察」大都市這一系統空間就等於原封不動觀察現代人的精神!此外,由於大都市充滿各種更新及變化,「令人目眩的急劇的擁擠」、「瞬間就可看透卻又存在的距離感」、「蜂擁而至的突發印象」,這種逼近,使得城市人的生活得有別於自然的反應來牽動神經。其結果是,這種「神經生活的上昇」便導致人類只好利用「理智」去處理它。
正因為在齊美爾及波特萊爾的啟發下,班雅明決定將巴黎做為他的「體驗」場所,而巴黎的拱廊街,更是班雅明認為城市漫遊者可自由徜徉的最佳空間。
根據班雅明的主要詮釋者之一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的分析,班雅明早在1913年便發現並由衷的心儀巴黎的魅力,而那些興建於半個世紀前(1830-50)的拱廊商店街,正是十九世紀巴黎的最佳象徵,因為它既是室內又是戶外,可以自成一個小宇宙,又可讓漫遊者徜徉其間而流連忘返,也可說是巴黎創造了城市漫遊者。
二、網路漫遊者的行為模式
網路漫遊是二十一世紀新誕生的一種人類生活型態。無遠弗界的網路世界,提供了人類溝通以及生活的新模式,它將人類原本的有限的生活空間,在虛擬世界中無限延伸至不可想像,就像是一條無形的高速公路一般,超越時空的界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網路世界中,人們可以自在聊天、談心、爭吵、學習、購物、寫作、閱讀等,雖是在虛擬的世界中漫遊著,但使用行為卻依然影響著每個真實世界中的個體。
網路漫遊者的工具是電腦、手機或PDA等電子產品,這些產品通常有個相同的特性,就是僅能一人獨自操作,具有獨立、個人化的特質。
網路漫遊者不需有高超的電腦使用能力,也沒有職業、性別的限制,只需一台可連線的電腦加上滑鼠,便可自在漫遊於網路空間。甚至於有些網路漫遊者根本不需提供身份,他單獨的進入網路空間觀看停留,沒有留言便離開,除非是有特定的技術追蹤,否則不會有人發現網路漫越者曾駐足其網頁的痕跡,網路漫越者可選擇保持沈默與疏離,冷眼旁觀的進入每個網站,也可以選擇與網友熱絡互動,留下曾走過的痕跡,網路漫遊者可以自在的獲取自己想要的資訊,充滿了自主性與獨立性。
綜觀來說,對於網路漫遊者,網路世界有以下幾個特性:
1.提供生活便利性:
自從網際網路普及,網際網路提供的加值服務,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無比的便利性。舉例來說,網路的購物商城使得網路漫遊者即使足不出戶,也能獲得購物的樂趣。例如知名購物網站PAYEASY,在拍攝廣告時,便掌握了網路漫遊者不需出門即可漫遊世界的特性,而加以詮譯如下:
「如果等待就能有真愛,我會一直等...。第一次遇見她,我們的距離只有5.25公分,一小時之後,因為這個笑容,我愛上了她。我開始等著她出門,期待再一次相遇,1000個小時之後,我不禁想問,為何她不出門?也不上街買東西?後來我才明白...,原來她一直都在PAY EASY SHOPPING!」
在此廣告之中,女主角並非常人印象中足不出戶者一般的不修邊幅,廣告中反以前衛時髦的概念詮釋女主角,為何女主角可以1000個小時不出門?因為女主角選擇做為網路漫遊者,透過網路購物的便利性,改變了以往傳統上街購物的觀念。
目前的網際網路在食衣住行上,都提供了便民的服務,包括訂餐點、訂車票、訂電影票,甚至於轉帳、繳稅等功能,網路上都可以一應俱全,由於不需實體的空間,網路商城不需打烊,也沒有服務人員在旁遊說,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網路漫遊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去抉擇。
2.溝通方式的攻變:
網際網路的發展對人類溝通方式造成了相當深遠的影響,網路溝通是以鍵盤來說話,以大量的文字代替語言,而其文字的傳遞速度相較於印刷術有過之而無不及,互動的便利性漸漸地取代了電話,電子郵件也將傳統書信化繁為簡。
首先,網際網路的溝通具有極佳的互動性,任何溝通內容如語言,文字及影像數位化之後,都可以在網路上自由的傳輸。由於網路的雙向特性使網路上的溝通不再侷限於單方面的陳述,除了可以互相溝通之外甚至可以在一個公開的統論空間中展開辯論,不限制時間與地點,只要能連結上網際網路,就可以享受到網路的互動性所帶來的便利。
再來,網際網路的對話也打破了順序的概念,以往傳統的談話順序原則上是當一方陳述完之後再換另一方陳述,但是網路上的溝通習慣卻往往違反了這樣的線性方式。比方說在聊天室中的對話中,往往會有一種現象就是甲方所說的話其實是回應乙方所說的前一句話或是更早以前的敘述。這樣的非線性關係顛覆了傳統的說話原則,不必等待對方的回答就可以繼續說話。
另外,網路漫遊者在網路上溝通時,還有一個最大的特性,是網路漫遊者掌握自由的極致表現,那就是網路溝通的「匿名」功能,透過匿名機制,網路漫遊者不需考慮自己的身份地位,可以自在發表自己的意見,闡述自己的理念,而不會受到干預。
三、班雅明的城市漫遊者與網路漫遊者現象
1.城市空間與網路空間
班雅明的漫遊者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是個奇妙的空間,裡頭包羅萬象,有建築、有街道、有商店,透過這些元素構成了城市,也使得城市成為了漫遊者的生活空間。
網路的空間是虛擬的,雖然它不像城市一樣有實體的建築、街道、商店等,但網路內卻能以虛擬的網頁,達到城市的機能效果,也使得網路漫遊者因而產生。
班雅明在《巴黎,十九世紀的都城》中,班雅明以「巴黎」這一現代化城市作為意象和空間隱喻,並認為是巴黎創造了漫遊者。巴黎是一個城市,雖然以鋼筋巨樓、迷宮街道、立體景觀所組成,但卻像一個集結了資本主義文化碎片和流亡者悲情的大垃圾桶。班雅明透過一種邊緣凝視和拾荒者夜思暗諷的方法,析離出諸如流浪漢、密謀家、沙龍客、拾荒者、夜醉人、老妓女、大眾人、商品店、拱廊街、林蔭道、地下道、透視景、博覽會和中產階級居室等等,從中展示出現代城市的文化景觀和冷酷本質。將規畫的街道重新扭曲為意義的迷宮,將熙攘的人群重新排列成孤立的單子。班雅明以一種旁觀、反叛、忤逆、褻瀆和玩世不恭的姿態,來為小人物的社會反抗找到精神的出路。
在《柏林童年》一書中,班雅明寫道:
「在一個大都市裡,找不到路固然討厭,但你若想迷失在城市裡,就像迷失在森林裡一樣,則需要練習。……我在生活裡很晚才學會了這門藝術,從而實現了我童年時代的夢想。那時,我把吸墨紙上雜亂的墨跡想像成迷宮。」
班雅明認為指出,必須經過反覆練習才能學會迷失,那是一種「在城市面前無能為力」的感覺。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成為一個非同一般的識地圖者,知道怎樣迷失,也知道怎樣借助想像的地圖確定自己的位置。
在《單行道》中班雅明寫道:
「誰要是怕和白天接觸,不管他是怕見人,還是為了內心的寧靜,誰就不想吃東西並拒絕早餐。他以這種方式迴避夜與晝這兩個世界的斷裂。」
「像一切事物在一個勢不可擋的混合與污染過程中喪失其重要特徵、而模稜兩可的事物卻仍然待在本來的位置上那樣,城市也是如此。」
「家具的沒有靈魂的奢侈,只有對屍體來說才會稱之為真正的舒適。」
「在夢中,我用一支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槍響後,我並沒有醒來,而是看著自己像屍體那樣又躺了一會兒。然後,我才醒來。」
在《柏林記事》中班雅明又寫道:
「在妓女的引領下,整條街道的所有秘密都在你面前展現開來。」
妓女是班雅明眼中城市漫遊者,城市是妓女的居所,街道是妓女討生活的地方,城市這座迷宮,街道裡的秘密,當然惟有城市漫遊者最熟知方向,因此,班雅明曾懇求一個妓女帶他出去逛街,讓他這個富裕家庭的孩子,得以不同角度進入城市迷宮。
網路空間則像是另一種虛擬的城市迷宮,這座城市沒有真正的街道、沒有實際的方向,漫遊者同樣容易迷失在其中,那種「在城市面前無能為力」的感覺,同樣可能發生在網路空間中。在虛擬的網路空間中,超文本的連結就像是城市中四通八達的街道,由連結建構出網路迷宮。一個未知的超文本連結可以咨意引領你到未知的去處,映入眼簾的可能是未知的國度、未知的語言,陷入一個未知的「迷宮」中,漫遊者像斷線的風箏一樣,隨意的飄盪,渾渾噩噩地漫遊在這座虛擬城市、漫遊在自我構築的迷宮中。
在生活型態數位化的21世紀,城市的具體概念早已被瓦解後再重組,透過了網路的虛擬空間,許多人也嘗試在這個實體不存在,但是連結功能卻更為強烈的地方重新建構城市的意向。位於芬蘭的赫爾辛基arenanet.fi,則是另一個更極端的變形(metaphoric)城市。虛擬赫爾辛基(virtuaali helsinki)除了在網路上將整個都市轉換成立體圖像之外,還整合了通訊科技,把實體與網路上的通訊整合在一起。只要你有任何藍芽通訊器材在身上,你就可以馬上知道自己在哪裡,也可以隨時遙控自己家中家電、門窗。還可以透過通訊科技與網路上的地圖,到「隔壁街」的銀行領錢、「對面巷內」的小吃店訂薯條、「三條街外」的花店訂花送給「樓上」的瑪莉。芬蘭人相信,一切實體都市可以提供的行為與空間,都可以透過網路與通訊解決。還有一種擺脫既有地理範圍的虛擬城市,藉由討論區聊天市的途徑,存在於整個網路上面,沒有具體地域的限制,也沒有公權力的痕跡。從早期AOL、CompuServe的討論區到現在的BBS、ICQ、IRC等聊天室。每一個「群體」棲息的地方,都是一個虛擬的城市,或是這整個虛擬城市的一部份。ID取代了名字與身份證字號,每個網址代表了實體的地址。都市中的所有功能,在每個不同的網址背後,再度的以數位方式被呈現。
當我們面對真實世界時,有時卻比虛構的文本更令人不可思議、充滿矛盾。然而真偽實幻的交錯難辨本來就是文本的特徵,也是世界的原貌。
2.城市與網路漫遊者的代表空間
班雅明的漫遊者概念來自於波特萊爾,而車站、百貨公司、商店、拱廊街等處,都是漫遊者駐足的代表空間。漫遊者喜愛在這些空間中踽踽而行,漫步神遊。
班雅明在《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中提到:
「拱廊街能使漫遊者不致暴露在那些全然不把行人放在眼裡的四輪馬車的視野中,車內的人也不會把過路行人當成對手。因此,人們對拱廊街的喜愛依舊不衰,其中有擠進人群中的行人,也有要求活動空間、不願放棄雅士們悠閒之樂的漫遊者。他那逍遙放浪的個性是他對把人分成各種專業的勞動分工的抗議,這也是他對勤勞苦幹的抗議。1840年前後,帶著烏龜散步是頗時髦的。漫遊者樂於讓烏龜為自己定邁步的速度。如果他們真能為所欲為,那麼發展的速度就不得不調整到這個速度。」
事實上,沒有拱廊街的出現,就不會有班雅明筆下的漫遊者,因此,拱廊街可說是作爲本雅明整個現代性研究的起點存在的。
班雅明在《巴黎,十九世紀的都城》中提到:
「拱廊街是豪華物品的交易中心,它們的構造方式展示了適於爲商人服務的『藝術』。」
「這些拱廊街是工業奢侈的新發明。它們的頂端用玻璃鑲嵌,地面舖著大理石,是連接一群群建築物的通道。它們是本區屋主們聯合經營的産物。這些通道的兩側排列著極高雅豪華的商店。燈光從上面照射下來。所以,這樣的拱廊街堪稱是一座城市,更確切地說,是一個世界的縮圖。」
拱廊街的意義不僅在於提供了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消費空間,更在於它促成了漫遊者與拱廊街的結合。由於拱廊街的室內室外界線不明,常使漫遊者不自覺的進入消費空間中。
拱廊街夢幻(烏托邦)的本質,掩蓋了其消費的目的性。在透明的櫥窗前,漫遊者透過玻璃與商品相互觀看,玻璃的微妙在於可使櫥窗內的商品完全與外在分離,但卻玻璃又透明的使漫遊者可清楚凝視產品,使得漫遊者產生一種很遠又很近的感覺,拱廊街也成爲一個超現實的夢幻空間。
在《波特萊爾筆下的第二帝國的巴黎》中,班雅明寫道:
「如果拱廊街是室內的古典形式-漫遊者眼中的街道就是這樣的-那麼百貨公司便是室內的衰敗形式。」
在《巴黎,十九世紀的都城》中,班雅明又提到:
「百貨公司是對漫遊者最後的猝然一擊。」
資本主義興起後,拱廊街被百貨公司所取代。而如今百貨公司卻又被大型購物中心所取代了!
城市漫遊者的代表空間是拱廊街,拱廊街是漫遊者的聚集地,而網路上的入口網站,亦是所有網路漫遊者的聚集地以及入口。
雖然網路的入口網站沒有拱廊街獨特的建築模式,但透過入口網路進入其中購物網站後,卻與進入拱廊街有異曲同工之妙。拱廊街利用玻璃櫥窗吸引城市漫遊者的凝視目光,而網路的購物網站則以圖文並茂的商品網頁取代了玻璃展示櫥窗,吸引網路漫遊者的點選。購物網站中商品網頁的設計,正如同櫥窗內的展示陳設一般,一樣是看得見卻觸不著,而使得漫遊者對於商品產生了微妙的心理變化,提供了超現實的夢幻空間。
3.城市與網路漫遊者的代表人物
城市中的漫遊者生存在城市中,他們是大城市的產兒,在擁擠不堪的人群中漫步,四處張望。在班雅明的闡述中,包括詩人、拾荒者、妓女等,都是城市漫遊者的代表。
班雅明認為,這種漫遊者的詩人代表,就是波特萊爾。班雅明用「拾荒者」的形象來作為詩人的一種隱喻:「他在首都聚斂每日的垃圾,任何被這個大城市扔掉、丟失、被它鄙棄、被它踩在腳下輾碎的東西,他都分門別類的收集起來。他仔細的審查縱欲的紀錄,堆積如山的廢料。他把東西分類挑揀出來,加以精明的取捨,他像個守財奴看護它的財寶..。」
在班雅明的眼中,詩人與拾荒者一般,在城市漫遊時吸收資訊與靈感,班雅明認為城市漫遊者可透過漫遊,尋找存在於城市中的記憶痕跡。
針對影像、回憶及認知體系提出許多見解的班雅明,在其《柏林紀事》中,回憶少時種種,一幕幕如同電影情節般,交織出班雅明的柏林印象。文中描述,已成人的他如城市的漫遊者般,走過巷弄街道,讓現實的聲音或影像將他帶回過往,甚至憶起一些被遺忘或被壓抑的事件。經過這樣的過程,讓他將人、事、物重新整理,進而讓曾經發生卻無法理解的事件,在現實裡出現意義。間及因果重組;影像剪接的邏輯,在意義及無意義之間擺盪出未來的可能。在班雅明的記憶中,回憶城市所留下的痕跡時,時間不一定會是順序的,而是斷裂的。
網際網路中的網路作家,也正如同詩人和拾荒著一般,藉著漫遊吸取靈感。班雅明認為城市漫遊者可透過漫遊,尋找存在於城市中的記憶痕跡,這種「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觀點恰巧與網路中的搜尋功能不謀而合,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只要在搜尋網站鍵入關鍵字,所有相關的訊息立即一覽無遺,不也正是記憶痕跡的一種表徵。
班雅明在《單行道》的短文(教具)中提到:
「只有在書版印刷的造型精確性直接進入文學家的寫書計畫中,打字機才會他的手與鋼筆疏遠。估計,那時候將需要一些新的具有更富於變化的文字形態系統。那些系統將會把發佈命令的手指神經分布安排到熟練之手的某些地方。」
以上這段班雅明的文章描述,恰巧可引申預測網路時代的來臨以及個人化部落格的興起。另外,波特萊爾認為,漫遊者是獨立的,不屬於群眾的概念,在應用到網路部份時,可以用部落格等個人化的空間作為代表,網路漫遊者可隨心所慾的在部落格抒發個人心情、文章、觀點,不受群眾的拘束,獨立性十足。
四、結語
說法國詩人波特萊爾是書寫城市的先驅並不為過,他於1857及1859年出版的「惡之華」和「巴黎的憂鬱」正是取材於當年的城市變化。班雅明指出,波特萊爾其實在以一種城市漫遊者的姿態注視巴黎。他把逛街當作藝術,以個人感觀透視都市角落,發展出一種看與被看的城市觸覺。
班雅明的「城市漫遊者」理念,無疑為日後企圖閱讀城市或分析城市文本提供了一個重要角度。在班雅明所著的《單行道》中,看看班雅明如何把研究城市的理論溶進自我回憶當中。他以文字重組如夢幻似的城市,在回憶裡的都會做其閒蕩者,透過城市空間重構童年。當他將回憶以致於對回憶的反思轉化成對空間的書寫,從中我們或許更容易看到閱讀城市所能給予的啟迪。
在班雅明筆下的漫遊者,是遊蕩藝術最為卓越的實踐者。他在城市中漫遊,卻是孤獨的市民;他擠身人群,卻像沈睡者在自己夢中出現般獨自一人。城市裡,每處街角都有著他的記憶痕跡,藏匿著他的靈感、回憶與想像力。
漫遊者,四處的遊走,不刻意尋找方向,讓自己迷失在城市的迷宮中,像波特萊爾這樣的詩人,在城市漫遊中獲得了靈感,並將事物轉化為文字,留下記錄。巴黎是漫遊者的出生地,然而,在世上任何一個城市,也都能找到漫遊者的存在。
悠遊在網際網路中的漫遊者,則是在網路這個虛擬的城市中,我行我素的遊盪。網際網路的世界,正如一個被無形化的城市迷宮,是佈滿了幻想的空間,網路漫遊者在其中尋找靈感與記憶痕跡,體驗生活的經驗,包含生活中舉凡震撼、商品文化、形象包裝慾望、真實與符號位移、文化普遍商業化等魔幻慾望場域的現象,細味個中的生活態度,感受網路世界疏離又親密的另類脈搏。
因此,在網路世界誕生後,想當一個如同波特萊爾一般的真正漫遊者並不一定要遠走巴黎,遊走在虛擬與真實的世界之間,感受當中所衍生出來似近或遠的細微差別,在漫遊者的眼中,反而更令人迷醉。
參考文獻
徐小青譯(原著:瓦爾特•班雅明):《駝背小人:一九00前後柏林的童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張旭東、王斑譯,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原著:班雅明〉,《啟迪:本雅明》。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張旭東、王斑譯〈原著:班雅明〉,《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3。
徐小青、李世勛譯(原著:瓦爾特•班雅明):《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台北:允晨文化,2003。
許琦玲譯〈原著:瓦爾特•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洪凌、吳佳真譯(原著:J.C. Herz):《網路漫遊Surfing on the Internet》。台北:遠流出版
張維安(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網路與溝通》。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