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瑀新語~教育論壇

黃昕

南華教社所

 

    錄:

PART 1:社論發表

一、卡奴,自由的感覺?

二、少女墮胎 理性抉擇與否

三、孩子你一定要比別人強?       

四、教科書部編版又見,老師您該怎麼辦?

五、老師真的不要放棄你!

六、零體罰、零法院、零監獄

七、資優教育應該是一種經驗教育   

八、經典作文頂呱呱

九、部長請您聽我說-我不想唸書了!

十、補習現象後面的弔詭

十一、滿分的意義?  

十二、差點死在高速公路上

十三、只要肯唸書,就能縮短夢想的距離         

十四、由選舉看強國的秘訣

十五、資優班的增設就是一連串的打擊 

 

一、卡奴,自由的感覺?

許多媒體也指出,半年來台灣社會有多人因卡債被逼上絕路,甚至有的只欠十二萬元就以自焚、跳樓的慘烈方式抗議,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黃怡騰指出,在大陸,一名台商要證明有台幣二百萬元銀行存款餘額,才可能申請白金卡,金卡約百萬元台幣。這道出了信用卡在台灣發放浮濫的現象,尤其是尚未具有經濟生產能力的學生,或中低收入戶家庭。這一、二年來,我們看到了很多因辦借貸,卻又理財不當的卡奴,有的搶劫,有的自殺,有的家庭離異,或是因債台高築鋌而走險,這些社會的亂,表達人性失去理性的因果。

近日,另有位化名美珍的三十七歲懷孕女子,挺著七個月身孕出席記者會 ,她強調她的卡債問題是因為需要支付弟弟的醫藥費,才先後以信用卡、現金卡向十四家銀行借款,但這些年來已經還銀行近六百萬元。如果我們說卡奴之所以負債,是因為人性的貪婪腐敗,以此例子而言,未免也落於過度主觀。

人類對事物主觀性的認知是促成行動的必要因素,而在這因素背後的思考邏輯有極大的因果關係。如果因為個人家庭環境因素,或有「正當」理由的借貸,我們這個社會是否需要檢討社福機制的不完備?因為當一個事件在不同的地點重複的發生就好像是一個社會現象集體的關聯,對於因為信用卡、現金卡借貸與日俱增的事件,不斷透露整個社會環境目前的危機,也為這無限複雜的社會提供政策擬定的改進方向,

不過,信用卡、現金卡都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而經濟的本質無非就是因為有需求,以及相對應的方利益團體有所供應。這點在資本主義的社會可明顯的察覺,資本主義下,經濟累積的獲益是在不斷擴大生產及銷售的情況發生的。各家銀行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他們必須不擇手段的搶攻市場,否則他們必有垮台的可能。看看由於每家銀行都這樣做,信用卡、現金卡立刻就面臨市場飽和,但資本的累積是必要的,於是週而復始換個花樣再繼續複製這樣的現象,受薪階級的弱勢權力,資本家是不會兼顧的。

然而,社會學家韋伯認為只有在發狂的情況下人類的行動才會真的無法預測,他也說道,我們實際上將「自由的感覺」與我們認為「理性的行動」做了高度的關聯。因此,很清楚的信用卡、現金卡的借貸事件是在我們理性推測下決定的策略,這個情境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意志,也是我們「自由選擇的意志」。這自由選擇的後果,如果導致當事人強烈主張利益受損,到底誰應該要負責?如果「自由選擇」是現在社會人的權力,透過現代的社會的媒體報導「卡奴」後,恰好對應韋伯說的人性發狂。

因此,大部分的卡奴或是經濟上弱勢的族群 ,雖然在做選擇的時候不僅是單純的物質需求,也可能是因為特定環境的需要,只是我們需要清楚不是因為信用卡、現金卡導致社會問題,而是信用卡或現金卡理智使用可以減少卡奴現象。這個社會如果真的講求公平,不僅社會需要有更完善的福利機制、社區關懷,人們也要認識一件事,個人決定去執行某一項行動,在背後有個人選擇的自由意志,這主觀的認定必定是基於個人要獲取更大的自由,而不是將自己限於牢籠,但這抉擇的後果無法預測。

 

二、少女墮胎 理性抉擇與否

日前(22日)優生保健法修法新版本因國內婦女團體及宗教團體的協調溝通,在獲得共識下,墮胎思考期從五天降為三天。

當「墮胎思考期」或「六天換十萬條命」議題成為媒體追逐焦點,責任、倫理、道德等爭論浮上檯面後,婦權團體和宗教團體紛紛以此議題呼籲社會大眾對人權的尊重。不過,對青少年而言,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不是不墮胎的理由,青少年男女在嘗了禁果懷孕後,對墮胎的行動最大的考量可能是-這是不是一次理性的行動?唯有內心的交戰經過自我說服,這個行動才會付諸實現。

每次媒體披露寒暑假或情人節後的墮胎潮效應,就會聽說這些數字再度創新了未曾有過的高峰,在被震驚多次以後,我們可以思考,或許震驚的源頭並不是墮胎數字本身,而是社會大眾對於墮胎一事剝奪人權的道德認知。繼墮胎前思考期通過後,展開的不是解救多少生命的問題,是女性們「理性」與「非理性」選擇的心理運作開始。過去學校教育單位總是趁著軍訓或家政課盡責的衛教高中女生,播放過時的墮胎影片,透過顯微鏡,清楚呈現胎兒和孕婦如何經歷墮胎手術,清楚呈現胎兒的身體撕裂並夾出母親的子宮,這些殘忍的畫面足以終生難忘。

然而,當報章媒體報導未婚生子、墮胎、死胎、棄嬰事件或性教育的宣導等,這些都間接揭露青少年男女對性開放的結果。我們見到青少年對性開放一事已呈現出合乎現代的框架標準,婚前性行為呈現的是由常態排除病態,常態落入這框架的大量無秩序場域,而社會失去秩序了嗎?不,反而秩序的主體為鞏固自己的權力對無秩序的常態行使規訓訂定規則讓病態墮胎合法化,墮胎自然也由非法轉為合法。

青少年女性最易發生未婚懷孕事件,不管是選擇墮胎,或是保留胎兒,這「非預期結果」被發現後都會成為街坊鄰居茶餘飯後新話題。少女選擇留下胎兒,未來可能背負著經濟窮困的命運,或被指責是不適任的親職,而如果選擇了墮胎更又被指控殺人。同樣必須為此負責的男性,對於婦女的抉擇,卻可以置身事外!婦女的處境其實是弱勢和無法運用理性選擇的,他們面對整體環境的壓迫,不論選不選都蒙受道德圍剿。

韋伯(Max Weber)「鐵之牢籠」敘述的人類有種悲哀,當生命的權力跨越了論述的場域,很多的無秩序形塑秩序。當我們被墮胎潮所席捲時,這種事件其實是提供我們一個警訊,想像身為秩序主體的執政者試圖剷除人類的無秩序、非理性行動,但已成為常態的大量無秩序卻又因此被迫生產秩序,一切的循環互相生產。對墮胎前的思考期其實不是進行理性的選擇,因為理性已經在無秩序的常態中被驅除,他們不僅認為這不是病態,更不可能認知墮胎是一件非理性的選擇。

當發生墮胎潮事件,最常聽到的是她們需要認識「生命的人權」。除了認識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願意承認:墮胎現象並不是例外,而是女性在大數的無秩序選擇過程中被迫執行選擇。或許,唯有如此認識,我們才能開始去了解墮胎前思考期在女性意識中的意義。

 

三、孩子你一定要比別人強?

日前,教育部衛生法視導,發現桃園、南投、宜蘭、苗栗、和台中縣,五個縣市都有超過20%的幼稚園,進行電腦教學或要求小朋友執筆寫字,這些教學不利學童身體發展和視力維護。教育是百年大計,家長在「孩子,你要比我更強!」的情結下,執意剝奪孩子身心發展機會,孩子只能沉默的接受。家長們看見自己在施子女嗎?  

筆者任教於高職,對體制內教學自由常感無力。舉例來說,僅管多元智慧、創意教學浪聲如潮,但評比學生所謂的優劣等,常常是課堂是否安靜?學生是否乖巧坐在座位上?相對於體制外學校,只要是有衝勁、有幹勁的老師都可以為九年一貫的精神全力以赴。像這樣因個人或政策上認知不同導致的不平等,何其可悲!改變這樣的情形,家庭教育刻不容緩。

教育機會不公平是隱藏的,家長的期待、師生的互動、政策的擬定都隱含著不為人知的不公平。社會學家Bourdieu認為社會階級結構的再製,是透過教育系統假以客觀中立,合法輸送不平等。人們從小在不同的家庭背景、教養方式下成長,他們所累積的文化資本,透過世代間傳遞,及社會大眾誤認而延續,學校說穿了是一種文化再製的工具與場所。 

什麼樣的學生,功課才會突出?什麼樣的學生,未來不會被淘汰?在正確教養態度的父母傳遞開放、寬容的文化,他們子女到了學校便能適應良好,未來自然有較高的成就;而父母的教育方式、態度若缺乏正確觀念,孩子在學校就容易遭受挫折。因此,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不是要比人強,而是父母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

 

四、教科書部編版又見,老師您該怎麼辦?

近日教育部因應課程綱要修正強調,82年課程標準過於重視數學計算過程的建構,94學年度實施的數學正式綱要,強調計算理解與過程並重,因此,今年教育部出版的國小二年級數學部編本,教育部強調會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理解並熟練九九乘法表。

筆者任教於高中,回想我國自民國九十年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以來,將以往傳統教學中為人所詬病的「標準」模式,轉移至「綱要」的發展理念,其目的是希望發展孩子的個人特質,提升孩子的多元智能。其實教育部的立意是美善的,但是許多教育社會學學者研究顯示,教室學習是反射和互動的。課程的研究、潛在課程、教室的社會組織以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權威關係都會影響學習,因此,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升更是現今教改的當務之急。

特別是教師的反思能力,教師如果能具備有反思的能力,教科書的版本根本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身為前線的我們是否能幫助師生體認現在到未來的關係?教師的反思使教學的呈現不只是一種技巧的傳授,而是生活經驗的尊重與互動。現今的家庭種類很多,無子女、雙生涯、單身父母、重組、同性戀、外籍配偶或同居關係等等,各式各樣家庭組合相繼出現,顯現教育環境的本質是多元複雜的,任何版本的教科書不見得都能適應全部的學生,孩子們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更是多元,因此,教科書的版本多元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先有反思能力,再教導學生們認同自己的差異、了解差異,進而尊重差異,那麼學習的成效自然指日可待。

 

五、老師真的不要放棄你!

根據行政院統計處調查,我國國民在求學階段的學生,民國89平均看電視時間是1小時36分,而在民國93年則是1小時36分,再加上1小時20分的上網。而做功課的時間分配調查結果是,國小學生這二年間做功課的時間,每週平均都是1分鐘,沒有差異;國中學生則是在由民國89年的平均10分鐘,降為93平均4分鐘;高中學生則是由平均36分鐘,降為28分鐘。根據以上的數據,請問我們孩子的未來在哪裡?我們的孩子是不是需要更多的關注?

這學期在研究所上課之餘,接了一班教育部國小課後英語輔導專案的學生,這班的學生普遍是低成就學生。上課之際,輔以教師的熱情投以專業,不論是教具、教材都準備相當的充分,但二後,我發現班上幾位學生(小三)不僅英文字母不認識,甚至國字的識字也有問題,這是我在都市學校教書沒見過的事。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深入去了解學生的背景。這是一所偏遠的山上小學,也是單親家庭、教學資源不足、隔代教養、外籍新娘充斥的地方。此地的父母與都市父母一樣,不是忙碌於賺錢糊口,就是早出晚歸;但是,有更多是離鄉掙錢養家或是單親的家庭,學生普遍缺乏家庭互動的刺激,在此條件之下,學生的國語有問題,英語語言的轉換更是有嚴重的瓶頸。

身為教師的我,不想放棄他們!但是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家庭資源。如果教育要達到成效,不是只有教師個人的力量可以達成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有太多學業挫折經驗,會影響未來的學習;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孩子的挫敗,會影響他們未來的人格。學校教師在面對整個班級學生時,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筆者在此呼籲家長,期待更多的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善用時間、多關懷您的孩子,多安排親子互動機會,以協助孩子未來的學習與發展。

 

六、零體罰、零法院、零監獄

430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而這個紀念日是源自於1998年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發起的活動,希望藉由這一天宣揚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2001年獲得國際反體罰團體的支持,希望終止體罰,積極推廣正面管教方式。

體罰是什麼?體罰真的不需要嗎? 如果體罰的定義就是皮鞭,那麼大家就太小看懲罰的花樣了。狹義的體罰,僅是身體上的處罰;廣義的體罰,則是身心兼具的懲罰。換言之,當教師走進教室時,不可諱言的就是要面對「紀律」和「控制」,除了皮肉上的處罰,教師懲罰學生的方式還很多,體罰僅是冰山一角罷了!

學生不合作的時候,老師刻意忽視他;學生吵鬧的時候,老師刻意斥責他;學生不交作業時,老師奚落他,這些難道都不比身體體罰傷人嗎?有時候心靈上的創傷遠比身體上的受創還深。在教育現場中,體不體罰根本不是教育要訴求的重點,因為教與學的拿捏分寸在於師生互動;在教與學的傳遞中,最重要的過程是知識與對話。相反的,如果教師的專業需要被制式,教育就不是專業;如果教師的權力需要被強制,教學就不是自由。

其實,體罰的意義就如同法律,它粗淺的教導學生是非對錯的觀念。換言之,體罰是教育人員的最後一項利器,因為一位「適任」的老師知道如何運用獎懲去展現他們的教與學;而「不適任」教師的身心傷害,才是體罰問題的根源。就像法律,法律是用來規範的,不是用來懲罰的;校規也是用來規定的,不是要用來處罰的。如果有人認為我們的社會需要零體罰,相對的,我們也會需要大家零受刑?是否社會也要盡快制定「零法院」、「零監獄」,我們才能保護人性的價值?

 

七、資優教育應該是一種經驗教育

資優班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民國五十二年,台北市福星國小和陽明國小率先開辦「優秀兒童教育實驗班」,八十八年台北市提出「台北市資賦優異教育白皮書」,八十九年訂定「台北市高級中學以下學校資賦優異學生縮短修業年限實施要點」、「台北市各級學校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台北市區域性資賦優異教育方案」,期打破資優教育僅限於少數學生的迷思,自此資優教育全面推動,並為台灣二十一世紀的資優教育立下新的里程碑。

現今資優班的浮濫,其實就是早年AB段班的翻版!由於私人興學、學校快速擴張,許多縣市早以「體育班」、「美術班」、「舞蹈班」、「數理資優」等名目來招取更多優秀的學生,並以國、英、數筆試分數來決定錄取機會,這些事情早已見怪不怪,但是教育當局始終沒有正視。

如果我們秉持孔老夫子的「有教無類」,教育就是站在機會公平的起點,每個人其實都有接受相當資源的機會,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分配到相當的關懷、相當的資源以充實未來的知能。而今,教育的本質竟然是建立在擇優劣的基礎,美其名「因材施教」,實際上卻是「功利的變相」。如果求取學問是一件功利的事,知識的獲得就不是一件令人期待的興趣;如果真正的學習是人生經驗的累積,那麼試問,我們給下一代的是不是一連串的打擊?

我們不可否認教改的原因是因為整個社會環境結構的改變,學校的擴張、少子化的現象,的確造成各校招生的困難,校方只要招收到更多資賦優異的學生,似乎代表該校聲望與名氣可以迅速提升。可是,真正的學習,不是書本上形式的組合,而是生活經驗的領悟,知識的最高境界是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與興趣,其實,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唸書是一件個人經驗的累積,而不是分數上的角力。

 

八、經典作文頂呱呱

在台灣有個奇特的現象,就是考試領導教學,當上面有個政策的時候,下面的人才會推動,而今有個加考作文的政策,基層的學校、教師甚至是補教,就會開始有所因應與策略。學校面,校方施加壓力給教師,但是教師真的有能力、有時間去教嗎?另外,補教業可能也會因應政策的制定,迅速加入搶收這塊作文大餅的機會,但是學生的能力真的提升了嗎?

說起學校的作文策略,不外乎是要求學生交作文、數篇數、擇優與劣,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可教授作文;反之,補教的策略,通常都是要求學生背佳句、背好文,適時應用於文章,以生博學多聞的效果。

照這樣看來,背誦好文就能達到提升作文的技巧,為何我們不好好提倡背誦經典呢?自古以來,中國人的教育方式就一直強調「背誦」的方法,背些古文佳句、背些儒家經典,而非西方的理解和堆理,而這種形式上的背誦表面上看來是「填鴨式」教學,但是,其實這種理解卻能在日後經驗中體悟與實踐。

中國人的讀書方式外表強調誦的形式,內在卻常因此體驗生活的智慧,也就是說,古人的經典教學其實是一個意義的賦予行動。因此,筆者在此呼籲,教育的改革要回歸到實踐的邏輯,也就是重視傳統經典的權威性,多背誦古文經典以正社會秩序與風俗;多念些好文,以增長文學素養,而不要因應考試的制度而流於社會的恐慌。

 

九、部長請您聽我說-我不想唸書了!

教師資格檢定考今年有七千八百五十九人報考,比去年增加將近四。其實,看到這新聞不禁讓我回想,類似的流浪教師問題,其實已有太多的報章雜誌都已討論,雖然擔任教師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對於已步入教育部「儲備」教師之列的我,也必須在這樣競爭的行列中努力爭取籌碼,以求得未來脫穎而出。

在國高中的教育專業上,中等教師任教科目是以專長任教為主,這方式是不同於小學教師的教師資格。修過初等教育學分的學生,一旦擔任了小學老師後,是十八班武藝都要會;而中等教師則是根據修定專長與學分的認證,不能輕易跨科目、跨領域教學。

就著中等教育專業而言,教育部這樣的立意是正確的,但是這卻造成了更多的學生為了搶修認證學分而花大把銀子於修習認證學分。所謂的中等教師第二專長課程,每門專業都是學士學分外多修的三、四十學分,這些課程附屬在大學推廣教育中進修,學費少則三、四萬,多則五、六萬,這種制度究竟是肥了誰的口袋?其中,專業與否更不需再詳述了!

筆者和同學們為了這中等教師認證的制度,早已在大學部修了二百多各式各樣的學士學分;加上為了要增加優勢,也花了不少銀子念了碩士。此外,身邊的同窗們,更是為了不想再挑戰制度上經常的變動性,許多人計畫明年先行實習半年再進行檢定,而這代價是-政府明文規定研究生不可在實習期間兼念研究所,所以大夥必須暫時休學。不少人甚至考慮,實習期間的晚上應該再花點錢補習教檢、教科目,儘管實習期間應該是充實教師素養的大好時機,但是沒補習怎麼考得上?

以上問題揭示,如果這些制度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那麼政府是否應該檢討這些制度已產生了問題?政府在制定一項計畫時,是否考慮到相關的社會性因素?如果制度已產生了一連串的不平等,那麼這些教育措施會不會是一種人力資源上的浪費?究竟這些制度提供的是教育素質的提升,還是少數有決策權官員的意見?請政府來告訴我們,我們這些流浪教師究竟要如何才能走出「唯有讀書高」的教育情結?

 

十、補習現象後面的弔詭

補習班猖獗問題近來受到各方關注,成為媒體焦點。就著經濟面而言,補教的興盛似乎代表著社會經濟復甦、社會蓬勃發展,甚至,另有人解釋,這又是一個教改亂。然而,就著社會面而言,有一弔詭的現象,一般家庭對補習的態度是,「孩子該補哪些科目? 而不是「孩子要不要補習?」,補習這個現象,顯然背後有更深的社會性意義。

依據教育部統計民國85年補習班只有2625家,但教育部在16日上午公佈最新的補習班總數,全國共有14596家補習班,十年間增加將近5.5,而補習的科目,從國文、英文、數學、理化,甚至,英文作文、國文作文都要補。在少子化的時代來到,每孩子都是寶,家長送孩子去補習的主要原因,歸其主因是環繞在不能「輸」與「面子」的問題,孩子補得比較多,似乎代表孩子的未來成就比人強。

也就是說,當我們觀察人類的行為時,我們其實都是因為有所為而為,凡是都會有個目的,肚子餓了要吃飯,嘴巴渴了要喝水...總是因為有個「要」在引導我們的行動。人類的行為都是有動機的,一方面是可以選擇;另一方面是不能缺乏。

補習的意義好比是「需要」與「想要」的競爭。在英文字裡需要和想要都是Want,但同時Want也解釋為缺乏。這種缺乏不是物質上的缺乏,而是心靈狀態性的描述,心中有股不滿與需求,需要還是想要難劃分,必須透過發洩而成為一種行為,獲得滿足。不能輸-想要-心中「想要」的Want-動作-滿足-輕鬆愉快,這就是大多數的補習行動在社會現象背後的意義。

父母不自覺有這樣的心態而將子女送進補習的做法,終有一天會導致孩子價值觀的誤認,以至於影響個體的人格健全發展。筆者身為高中教師,在這裡提出「需要」和「想要」這個問題,請各位家長走出個人的「想要」,遠遠的站著,看著孩子捫心自問,孩子「需要」什麼?

 

 

十一、滿分的意義?

全國試委員會統計,這次95年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第一次測驗成績,共有48人滿分,北一區(台北市)有14人滿分,中投區9人,北二區(台北縣)、高雄區各有7人滿分。

見到這則新聞,筆者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對滿分學生的讚賞,憂的是滿分帶來的壓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成績的期待,總會因著學生個人的能力有所個別性期待,總認為滿分不是聰明才智特別過人,滿分象徵的是一個學生的細心程度。

筆者教學的年資從補教到高中來算約有10年,在這些年間的教學過程中,個人對教學的體認是:我們應該屏除對孩子的滿分期待,轉換到對學生生命的尊重,當我們見到孩子願意主動學習,才是教學成功意義。筆者曾經輔導一位中輟學生,在那過程,我見到的是同儕的排擠和家長對該生成績的不諒解,學生有成績壓力,也有感情困擾,最後很遺憾的,該生對家人、同儕滿腹的失望後,放棄了學習。

學習的過程是一段長遠的競賽,成績不只顯現的教師自我衡量和學生自我檢視的指標,學生有沒有努力可能可以以成績來判定;教師教學需不需要改進,或許可以由學生成績來檢視,但是考試題目的出題者與題目的信效度卻不是每次都相同的,孩子的成績只是一個參考值。

每位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期許,對孩子滿分的期待沒有錯,只是如果我們的觀念可以稍微轉一轉,成績的本質是一張張成長的紀錄,如果它能維持穩定的楊起,就像是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經歷和成長,當孩子願意不斷提升自己,也就是戰勝了在學習中的困境,這樣的智慧和知識是金錢買不到,也是補習補不來的。

 

十二、差點死在高速公路上

最近一波豪雨大降,原本對豪雨可能釀禍這款情事不以為意,也聽說了各地傳出水患土石災情,雨量四、五百毫米這種消息,不過我個人對危機的「慢半拍」機制,也就在這狂風暴雨中的高速公路上重新對生命興起了寶愛,也在這幾天滂沱大雨中,筆者更體驗到生命的可貴。

昨天筆者從嘉義開車到台南,由於道路施工,整整開了2個半小時,這龜速般的行進,只是因為道路在施工,國道一號在這休二日,竟然只開放一條通行道,車速15的速度讓筆者差點睡著,如果真有天堂,小女子上天堂報到死亡的理由,恐怕是貪於睡眠;今天,筆者從台南回嘉義,小女子我不再貪睡了。高速公路上的坑坑洞洞足以嚇醒人,無論車上播放如何美妙的音樂都無法讓筆者安眠於國道,因為在這大雨朦朧視線中,我只要睜大眼,還得觀前顧後,左顧右盼隨時準備閃躲坑洞變換車道,如果不小心又死了,到天堂報到的理由恐怕是技術不佳、反映慢。

看倌或許發現了,我所要陳述的不只是我的貪睡與駕駛技術的差勁這個問題吧!政府總是對災情的緊急應變慢得像牛步,總得災情傳出才會警覺應變的需要,舉個例來說,921大地震釀出嚴重災情,政府才想起台灣的地理位置位於地震的央脈;八掌溪氾濫傳出淹水重創,嘉義縣市政府才會動起來,更奇怪的是這方政府有人動,隨後那方政府才有應變。

話說現在是國家萬能的民主時代,請問國家你為我們做了什麼? 當我們繳了萬萬稅之後,見到的背景卻是一卡車政治笑話顯現於舞台,經濟蕭條展演在社會;當我們兩手空空傾囊繳交規費後,人民要為國家而挨餓,民眾的生命財產得要自求多福,這是我們的政府嗎?    

 

十三、只要肯唸書,就能縮短夢想的距離

近日報載患有憂鬱症的鍾起玉在基測成績創下該校20年來最高分的紀錄。他曾經在憂鬱症的困擾二度休學,不過在補校同學和家人一路貼心相伴已經走出幽谷,還在這次基測中考241分,可望輕鬆進入公立高中。

看到這樣新聞,讓我對教改的失敗燃起更多光明,儘管教改的弊病有很多,不過,教改的確提供了許多入學的機會,而這些機會卻是過去年代的人渴望卻無法達成的夢想。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文人,由過去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入學考試制度,都可以發現整個社會有重文輕武的傾向。如果從平等的角度來看教育體制,其實我們這個學歷社會變成可以符合人們期望-「知書達禮」的社會了。

只要有唸書的機會,就有成功的機會;只要肯唸書,就能縮短夢想的距離。筆者暑假曾經到大陸和東南亞遊玩,走在當地的街上,常常都可以見到乞食的學童,這些學童中,其實有相當多頭腦靈敏、資質優異的孩子,可是,他們沒有唸書的機會,當他們沒有了這樣的機會,他們要如何發揮他們潛在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感謝有唸書的機會。許多人批評時下教育制度;許多人對教育體制的不諒解,可是,筆者想要說,如果每位家長、每位老師都注意孩子的學習成果,注意孩子的學習成效,體制的弊病就不會是重點,因為只要肯唸書就有機會達到夢想。

 

十四、由選舉看強國的秘訣

選舉到了,許多久未見的鄰里鄉民,陸續到我家來拜票,突然間我多了遠房的阿伯;突然間迸出了遠房的大叔。只要開個門點點頭,我就會得到高貴原子筆;只要秀甜美的笑容,他們就會說我有氣質。中國人其實是個講究人情、面子的民族,每逢選舉,我才知道村里的阿伯、大叔對我非常好;每逢選舉,我才知道我是個有氣質的女子,以及我們家的每位成年人都是有價值的個體。你們當選後,還記不記得今日拜票的殷勤?知不知道我們這些遠房、平時沒連絡的親屬需要你們為村里做什麼?

我想提醒各位當選人為政統治的方法。統治的方法不外有:首先,以名統治。以名就是正統的禮教與朝命。其次,以利統治,也就是收買而來的權力。最後是武力的統治,也就是威嚇、刑禁、殺戮的辦法。當後二項無法在民主社會運作時,只能以禮治國了。由人民選出的就是正統,想要國人忠君愛國,整個社會上尊下,其實要有禮教的約束。

舉個例子來說,過去秦檜的老謀深算,很少人比得上,但他用兒子同掌國事,怎不令人側目?秦檜的孫子不小心考中了狀元,不知道其中是否有詐術?秦檜一家人好像享盡世間榮華富貴了,不過,政府官僚這麼多,難保這樣的幸運不會積怨日深引起公憤,同樣的情形,在台灣不也有類似情事與層出不窮的事件嗎?

今日,選舉完畢,許多當選人的擁護者或者會抱持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想法,這種錯誤價值觀的教訓,當選人應該要謹記。我願意相信每位當選人必定曾經擁有偉大治國的理想,也相信你們曾經憂國憂民,不過,每位當選人當選後,究竟有幾個人真心可以為國為民來做事?請不要忘記為政最重要的哲學-遵守中國傳統儒學、禮教的約束,唯有守禮、敬賢才是強國的秘訣。

 

十五、資優班的增設就是一連串的打擊

資優班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民國五十二年,台北市福星國小和陽明國小率先開辦「優秀兒童教育實驗班」,八十八年台北市提出「台北市資賦優異教育白皮書」,八十九年訂定「台北市高級中學以下學校資賦優異學生縮短修業年限實施要點」、「台北市各級學校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台北市區域性資賦優異教育方案」,期打破資優教育僅限於少數學生的迷思,自此資優教育全面推動,並為台灣二十一世紀的資優教育立下新的里程碑。

站在機會公平的起點上,每個人其實都有接受相當資源的機會,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分配到相當的關懷、相當的資源以充實下一代未來的智能。但是,現今資優班的浮濫,其實就是早年AB段班的翻版!許多縣市早以「體育班」、「美術班」、「舞蹈班」、「數理資優」的名目招考學生,並以英、數筆試分數來決定錄取機會,這些事情早已見怪不怪,但是教育當局卻沒有正視。

資優班的叢立,叫人憂心不已,筆者過去也是在升學制度長大的世代,國中時,分配到「好班」;高中時,分配到「後段班」,總之,憂鬱與愁煩是筆者從小的經驗,而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孩子的抗壓性較低,還能有多少學生可以接受社會對他們無情的二元劃分?這些弊端早已為學者所批判,而今大量資優班的增設,除了抹滅了許多資源公平分配的問題,甚至反映出教育單位態度的扭曲。

學校的擴張、少子化的現象,造成各校招生的困難,只要招收到更多資賦優異的學生,似乎代表該校聲望與名氣的提升。可是,上學的目的不是為了一紙漂亮的分數,為的是知識的累積;而真正的學習,也不是書本上形式的組合,而是生活上的經驗,知識的最高境界是讓閱讀成為一種興趣。反觀,現今教育的本質竟然是建立在擇優劣的基礎,美其名「因材施教」,實際上卻是「功利的變相」。如果求取學問是一件功利的事,知識的獲得就不是一件令人期待的興趣;如果真正的學習是人生經驗的累積,那麼試問,我們現在給下一代的是不是一連串的打擊?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