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現代主義談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
林宜欣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現今的社會逐漸由傳統的一元現象轉變為多元現象,而非主流文化的弱勢族群的聲音也逐漸受到重視,對於現代社會一元式的優勢文化發展提出質疑與批判反省,而社會現象也由單一的發展轉變為肯定多元的聲音與價值,一股後現代的思潮,正蔓延在各種社會現象中—後現代社會已經來臨。
處在二十一世紀的新世代,面對的是一個多元開放,社會文明進展變化急遽的後工業時代,傳統性別角色的界線已受到社會變遷的衝擊,「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扮演「工具性角色」、女性扮演「情感性角色」的刻板性別角色以不再適用於今日。去「男性中心」的後現代潮流,使個體更能適性發展自我,心理學家Sandra Bem(引自王燦槐,1996)
認為人不應該將行為限制在"男性化"與"女性化"的觀念裡, 為了個人的自我發展,應鼓勵雙性的(androgynous),既是男性化也是女性化,既堅持、獨立、也溫柔、敏感,完全視特定情況的合宜性而決定。
性別角色在個體成長過程中對自我概念的發展影響甚鉅,對個體成長後的婚姻乃至人際關係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面對性別角色的多元與急速變遷,本文從後現代的角度分析後現代主義與性別角色的意涵,以及目前性別角色轉變的現象,最後提出部分建議,以供教育工作者與相關教育研究者參考。
貳、後現代主義的意涵
後現代主義一詞中的「後」(post)事實上是一種「not」(對於「現代」說「不」),它代表了一種對於現代所強調的整體性、同一性等主張的否定(negation),而想要超越現代及現代的理論與文化,後現代一方面檢視現代有關主體性、理性與知識的預設,另一方面也對當前社會現象進行深刻的反省,以反理性、反中心、反結構的立場提出多元化、斷裂性、零散化等主張(戴曉霞,1996;Beyer&Liston, 1992)。
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質疑、否定及批判,它反對傳統的邏輯中心論、二元論、確定性、統一性,以及現代化所追求的普遍、系統、與客觀的理性。相對的,後現代所欲建立的是個體、多元與主觀,而且對現代社會中若干合法或合理的現象加以反省,包括反省現代的目的、希望、理性與活動。後現代企圖打破傳統,另立新局(溫明麗,1996;Silverman,
1990)。
由上可知,後現代拒絕接受現代理性所建立的原理原則,後現代主義主要在強調去中心性、不確定性、片斷性、與多元性等特徵。
叁、性別角色的意涵
「性別角色」(gender role)是指個人因所屬性別而具有的相對應行為型態(李美枝,1984)。張春興(1996)認為性別角色是在某一社會文化傳統中,眾所公認的男性或女性所應有行為。陳皎眉(1996)認為性別角色是指社會、文化根據性別為其所屬個體所規劃的行為腳本。
Hilgard(1979)指出個人終身學習,承擔的各種角色中,以性別角色最為重要。因為個體一出生,尚未擔負任何社會角色時,即被認定是男性或女性,此後,家庭角色、玩伴角色、成人職業角色的學習,乃至婚姻角色的學習,均與其性別角色有關。
因此,性別角色不僅包含生理上的性別所衍生而出的兩性差異,還包括了個體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肆、後現代性別角色的變遷
(一)去男性中心
家庭及社會不再以男性為主,兩性是平權的。後現代主義關注「他者」,所謂的他者,是指在過去常被壓迫剝削的(蔡文山,2003)。在過去男性為中心的時代,女性常被排擠於中心之外且不被重視,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在後現代的社會中,男性獨大的勢力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男女兩性勢力的共同競逐。
(二)重視個體主體性
推翻家庭利益導向,每位家庭成員的權益、尊嚴與福祉都應重視與尊重。傳統社會中整個家庭的興榮與聲譽,遠大於個體的需求及發展,尤其女性更要擔負起家庭美滿、教養子女與家務勞動的重責大任,但其需求卻常常被忽視。張文軍(1998)認為在後現代組織結構中,個人有更多機會去注重自我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表現,提倡發展個體的情感、體驗與想像,提供個體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今日社會中,女性不再是足不出戶的菟蕬花,個體的發展不再因性別而受到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性向及喜好來規劃生涯發展,進而發揮潛能,實現自我。
(三)性別平等
後現代打破以往各優勢團體的權威,強調各族群之間地位的平等。父權體制下男尊女卑的現象,使女性的發展與權利受到長期的壓抑。而今婦女的受教權、參政權、工作權等權益已得到具體的改善。正因男女地位的日趨平等,使得社會與家庭中的權力重新分配,男女之間的地位差距也因此而縮短。
(四)尊重差異
多元、歧異是後現代的基本精神特徵,邊緣弱勢族群的價值在後現代社會中逐漸受到關注,邊陲族群與文化開始能和以往的優勢霸權文化有平起平坐的地位(蔡文山,2003)。後現代強調主體的多元性與歧異性,提倡從歧見和差異中,去發現新觀點和思想,同時亦主張應尊重不同個人、族群、性別與文化的差異性(楊洲松,1998)。
以往社會價值對男、女性有著刻板的社會期待,比如男生要勇敢、剛毅、主動積極,長大後從事理工或科技等職業;而女生則要溫柔、乖巧、聽話、順從,以後最好選擇空姐、護士、教師或公務員等。如今,「非男人」或「不女人」的性別特質已廣泛存在於社會,各種不同於以往性別刻板印象的性別角色日益增多,社會對於性別角色也給予更多的彈性與尊重。
伍、改變中的性別角色
由於後現代時代的來臨及社會的快速變遷,傳統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逐漸瓦解、性別角色也變得日漸多元。
(一)男性角色的改變
Pleck和Pleck(1997)認為美國的「理想父親」形象,至少經歷了四次的轉變:(1)嚴格的一家之主;(2)距離遙遠的經濟供應者;(3)和藹可親的「爹地」(dad)和性別角色的模範(model);(4)與妻子共同負起照顧孩子之責的「爹地」(引自蔡嫈娟、許學政,2004)。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認為傳統的性別角色規範對男性而言是一種束縛,男性期待有更多的自由與選擇,因此有些男性開始願意參與家務工作,並增加與兒女相處的時間(張月芬,2002)。可見男性已逐漸掙脫傳統「嚴父」的角色,轉變為以具體行動愛家的「新好男人」。
(二)女性角色的改變
Beutell&Greenhaus(1982)在對美國已婚職業婦女的研究中指出:現代婦女的主要角色有四個,即〝妻子〞、〝母親〞、〝主婦(Homemaker)〞以及〝工作者〞(引自莊雪芳,2003)。王清慧(2002)整理家庭主婦性別角色變遷的現象有三點:
1.家務處理
現代一般家庭都有洗衣機、電冰箱,可節省不少勞力,減輕許多家庭婦女的家務負擔。
2.子女的教養問題
如今在教育體制競爭的壓力之下,安親班、課輔班的林立充斥,子女的教育問題已投向於課後的補習輔導了。
3.生活充實與社交關係
由於家事的單調乏味,且因家務的簡化,大多數的家庭主婦都擴張自己的生活圈,使生活內容更充實,開始重視起精神甚於物質,逐漸發展、培養個人的興趣。
由上可知,性別角色會隨著時代背景與社會變遷的需要而改變。Bem(1974,引自蔡文山,2002)認為在多變的社會裡,個體如果執著於某一特定的性別角色,將使個體對環境的反應受到相當的限制,因此理想的兩性性別角色,應該是在心理上兼具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兩性化角色,因為兩性化角色少了傳統性別角色的束縛,其行為較有彈性,比較能夠隨著情境的需求而有不同的反應,進而產生較佳的社會適應力。
陸、建議
在去中心、反權威、反後設敘事的後現代衝擊之下,單一、刻板的性別角色標準勢必得加以修正,才能因應多元價值與社會變遷的需要。以下針對後現代的性別角色教育提出部分建議,分述如下:
一、 尊重多元與差異
後現代的性別角色態度應摒棄一元的性別刻板價值與男性霸權的意識型態,容許差異、拒絕專斷,不因性別、價值或文化而影響個體的自我實現。
二、 重視主體性
後現代的教育應重視個體的興趣與能力,尊重個體的差異與需求。家長與教師應以對等的態度,積極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想法與主體性。男孩可以細心、溫柔、自然的宣洩情緒;女孩也可以堅強、獨立、聰明果敢!
三、 培養批判能力
家庭、學校與社會教育應積極培養個體具有批判思考及價值判斷的能力。面對社會中不合理的現象,個體能以自我的意識加以批判思考並反省,才能真正掙脫傳統的性別角色,而不會再製男性霸權,能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批判種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如此性別角色才能多元的適性發展。
柒、結語
在社會不斷變遷的歷程中,二十一世紀應是「中性年代」(張月芬,2002)。後現代啟發我們對性別角色應抱持著更多元、平等、尊重的態度,藉由批判思考的省思,從男性父權的威權價值中解構,相信透過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努力,將有助於培養下一代剛柔並濟的兩性化人格特質。
參考書目
王清慧(2002)。女性角色變遷與兩性關係。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2。檢索日期:
王燦槐(1996)。雙性化與健康的性格。國立中央大學教學網。檢索日期:2004年12月20日。網址:http://webclass.ncu.edu.tw/~wang024/chap4/ch4-4.htm。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莊雪芳(2003)。現代母職角色之探討-「現代」與「傳統」。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5。檢索日期: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台北:楊智。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月芬(2002)。從社會變遷中談兩性角色及其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p107-128)。台北:師大書苑。
陳皎眉(1996)。青春期的兩性關係。載於陳皎眉等著:兩性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黄文三(1999)。後現代主義的思想及其對德育的啟示。高師大教育研究,7,19-30。
溫明麗(1996)。後現代與現代的關係。教育研究,50,4-7。
楊洲松(1998)。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蔡文山(2002)。兩性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探討。教師之友,43(1),8-14。
蔡文山(2003)。後現代主義思潮對台灣當前課程改革的影響與啟示。台中師院學報,17(2),113-129。
蔡嫈娟、許學政(2004)。談父職參與於生態系統理論之落實。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7。檢索日期:
戴曉霞(1996)。後現代與現代:第一期及第二期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
之比較研究。摘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一從傳統到後現
代。台北:師大書苑,167-204。
Beyer.L.E.&Liston,D.P.(1992). Discourseor Moral
Action Acritique of Post- modernism, EducationalTheory, 42:4,371-393.
Hilgard,E.R.,
Silverman, H. J. (ed.) (1990). Postmodemism: philosophy and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