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職對家庭性教育關係之探討

黃瓊嬌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個體從出生開始,即不曾間斷的從家庭生活中,進行各種有關性的學習,舉凡父母親自身的性態度與價值觀、對性別角色的看法與期待、自己與伴侶的行為表現即性生活的感受等,都會影響、決定子女是否能對自己的性別發展出喜悅接納、自信自重的態度。現今社會中充斥著複雜的,甚至具傷害性的性資訊,父母更是有責任做其子女性知識、性態度的基本來源,以免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以不當的方式獲得錯誤的訊息及觀念。許多研究顯示,孩子性教育最好的時機是14歲以前,尤以4-5歲為關鍵期。他除了必須了學習生活衛生、認同性別、愛護自己的身體、避免性騷擾外,更要學習人世間的愛。父母因愛而建立的家庭,就是他們最好學習的場所及範本。倘若家庭中的教育單靠一方或缺少了學習的對象,這對孩子性教育的建構將造成影響。在日本的調查,每十位父親中,就有一位在家庭教育中完全缺席,這顯示父親對家庭的重視程度不如工作的熱忱,但研究又發現父親仍然很在乎下一代,而且也樂與享受親子間的情感,只是傳統的男性特質和上一代的經驗,讓他不知如何表達、不敢表達、不知應該表達。幸見許多新一代的父親,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他們回歸家庭、操持家務、照顧小孩,不再是個缺席父親。可惜的是,這樣的父親依然太少,現今我們仍然看到疲累困頓、蠟燭兩頭燒的家庭主婦。希望透過此研究,以不同的角度、同理的心探討父親參與性教育的困擾,激發更多男性深層的父愛,覺醒家庭的重要,讓性教育更落實於家庭教育中。

根據89年台北杏陵基金會與美國安泰人壽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發現:1.台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性教育知識普遍不足,2.男、女生開始發育的時間有提早的趨勢,3.學生主要的性知識來源依序為老師、母親、課本、父親與同學朋友,4.家長在「與子女溝通與性相關問題的頻率」偏低。5.女性比男性較常與子女溝通與性相關的問題等。由此可看出男性(父親)在實行家庭性教育上的確有所缺失。事實上,許多的文獻指出,男性在實施性教育時,的確有些困難。除了傳統性觀念的約束外,女性母職的阻、社會外界的評論、工作的壓力、不會教、不敢教..等等都會阻礙了父親參與性教育的意願。縱然如此,孩子的成長卻不會因此而停頓,在男性用著許多藉口逃避性教育的同時,是否也該看看這群有著成長困擾的小孩正受外界污染的資訊侵蝕,他們等待一雙溫暖的手指引,就像彼日的我們期待父親溫柔的眼睛。望藉由此研究,讓更多的父親正視這個問題,共同來為孩子的性教育努力。

 

貳、文獻探討

一、父親的角色

Levine&Pitt(1995)曾對所謂負責任的父親下定義,提出四項原則:

迎接生命之前必需先做好情緒和經濟準備

必需以合法性的婚姻來保障孩子的成長

從懷孕開始即必須和母親分擔玉兒的工作,包括情緒的和生理的

從懷孕起,父親必須與母親分擔孩子成長所需的經濟來源。

過去的有關研究中,較多探討母職或母親與子女行為關係(Phares1996)較少已父親為焦點。原因可能是母親常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與孩子互動較多,對孩子的影響也較受到重視。但隨著社會的變遷,父職型態的改變,父親參與養育孩子工作漸增加。依據佛洛伊德、班度拉等心理學者的觀點,父親是孩子性別角色認同和行為學習模仿的重要對象,社會學者帕森思也認為父親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中重要的引導者,可見父親與母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二、中國歷史上的性教育

漢朝班固編輯的《白虎通》有一章專門討論「辟」。「辟」是古代的一種學宮,男性貴族子弟要在其中學習做為一個貴族所需要的各種技藝,如禮儀、音樂、舞蹈、詠詩、寫作、射箭、駕車等,學習內容中也有性教育。古人很重視子,貴族要沿襲爵位,就更重視性與子的問題。貴族子弟從十歲開始就要寄宿於城外的「小學」,到了十五歲時進入郊外的「辟」。換言之,它們從十歲「出就外傅」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中間要有十年離家在外過集體生活。為何貴族子弟在這期間一定要過寄宿生活,而不能由父親教兒子呢?從《白虎通》中可以看到:

「父所以不自教之何?為渫瀆也。又授之道當極說明陰陽夫婦變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

以上這段話中所說的「授之道當極說明陰陽夫婦變化之事」,就是性教育。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性教育工具叫「壓箱底」。平時人民把此物置於箱底壓邪,當女兒出嫁前夕母親取出「壓箱底」,揭開蓋子以示女,讓女兒明白夫妻之道。

由此看來,中國古代的性教育,特別是民間流行的性教育,主要是通過暗示的方式進行。而性教育的渠道往往是由母親傳給女兒,女兒再傳給女兒。似乎是母系的。這是因為男女有別,母親和兒子、父親和女兒,都不能討論性問題。而嚴父和兒子雖是為同性,也不能討論性問題,「為渫瀆也」。

總之,Doherty等人的觀點,父職變遷最後雖是傾向養育型的父親,但內涵仍是十分分歧的,主要原因應是現在社會中,足以影響父職的因素實在很多。

三、父職的變遷

父職變遷的形貌

近年來隨社會結構的改變、經濟支援的需求。家庭不再是婦女唯一的戰場。過去嚴謹的女主內、男主外,性別分工在形式上開始鬆動。男性被迫分擔家中的勞務。至1980年代開始,部分研究者開始探討兩性平權與父職觀念及行為的關係。依據Gerson,K1997)的觀點,父職的變遷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由早期將父親的角色界定為「主要擔負家計者」,進而發展至「追求自主者」,及最後的「養育者」。

主要擔負家計者

這類型的父親認為自己是家中的主要經濟負擔者,即使他們之中部分人的配偶也是有薪階級,但他們認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關係著家中經濟命脈,因此理所當然地逃避家務並對家中成員,例如配偶較具掌控權掌握。

追求自主者

這類型的父親其實是逃避親職者。由於婚姻觀的改變 、離婚、同居率的升高,使一些男性得以拒絕婚姻的束縛,即使有了婚姻,也可以選擇不要孩子,這類型的父親具有高度自主的傾向,目的在於追求自由和逃避家庭的責任與義務。

養育者

與其他兩類型不同之處在於這類型的父親認為,要扮演好父親的角色應多面涉入養育孩子之各種日常瑣事,雖然它們未必與妻子分擔一樣多的家務,但至少它們認為要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必須努力付出。

雖然如此,這三取向仍同時存在目前社會中。依男性所處的環境不同,例如,經濟條件、婚姻狀況、社會支持等而決定採取何種父職取向。因此現代的父職面貌是具有相當歧異性的。

影響父職參與及實踐的現況

女性就業

研究顯示,婦女就業人數上升,是影響兩性分工與父職議題的新社會結構(Coltrane,1995)。行政院主計處(2000)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婦女就業的比例持續增加,從民國七十八年的37.7到民國八十八年底的40.5;當女性從家庭走入職場的人數越多,男性也就得再此時主動或被要求地遞補親職責任的空缺(Bronstein,1988)。

但是在實際親職工作實踐上,仍依循傳統角色扮演的分工模式,研究發現即便是職業婦女對子女照護的時間也顯著地高於其配偶;且父親和子女的互動內涵傾向於選擇、間斷性的社會互動,如陪孩子玩、生活規範的提醒..等;相對於父親,母親和子女的互動形式,則是屬於養育子女無可逃避的那一部分,如孩子吃飯、洗澡..等的必要、持續性的工作。這也是為何婦女得每天照顧子女,而男性得以在週末假日、空閒的時間選擇性地陪伴子女的原因。據莫藜藜(1997)的調查有34.9的已婚男性每週照顧子女的時間少於五小時,另外有18.5的男性每週照顧時間不足十小時,而這十小時中包含了男性最常和子女的互動形式,及假日與子女從事戶外活動。因此父職的實踐往往就形成了「機會式教育」的選擇性父職(黃怡謹1999)。

男性的性別價值觀

在已婚男性所參與的家務中,管教子女是男性意願較高的家務工作(HawkinsRobert,1992),因為管教子女的工作較不會對男性的性別角色期待相衝突(Rusll,1986),尤其是對年紀稍長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社會反而會期待父親做一個良好的楷模,而且適時的給予男性的孩子行為上的教導(李正傑2000)。然而在實際參與,傳統的性別角色亦將父親界定於「養家活口」的角色(王舒芸、余漢儀1997),所以維繫家計成了父親重要的責任,如因生活上的困難,使得父親雖以負擔孩子的生活所需,而造成了精疲力竭的父親。或是無力負擔家計的父親,則將大大降低了父親參與親職的意願(Davidoff1999),可見管教子女雖是男性意願較高的家務工作,但當其與工作相牴觸,而產生時間排擠效應時,其優先次序是「工作事業第一」。

傳統母職觀念的排斥

國內的研究發現,婦女仍是家務與育兒的主要負擔者。婦女主觀上也認為家務與育兒是它們的責任,而當工作與母職發生衝突時它們寧選擇專心一致照顧孩子。因此,生物上的母職,直接連結社會的母職,進而衍生為不可背叛的天職。所以母親的刻板印象被再塑造,再強化,而其中受影響最深的是女人。女人(如婆婆)監督女人(如媳婦),所以當父職想要進入育兒的社會體制結構時,往往處於性別對立衝突而倍感壓力。如在台灣文化中,母親對兒子分擔了媳婦應做的照顧小孩的工作,並不一定皆抱鼓勵支持的態度。

對缺席「父職」的質疑

即便至今,父親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仍被認為是隱形人。它們負責賺錢養家,而對於子女切身的照顧與教育影響及投入非常有限。基於對缺席父職的質疑與反思,促使男性開始參與父職。王叢桂2000)透過訪談歸納了積極參與父職的因素包含:(1)對家庭的承諾(2)觀察到負面家庭的影響(3)由於本身的疏忽父職所導致的家庭危機(4)配偶的支持(5)育兒的正面回饋(6)父親本身經歷過缺乏父職的幼年(7)夫妻本身成長學習經驗。其中以父親對家庭的承諾,是參與父職最主要的動力。

四、父親對子女的影響

父愛對子女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而父子的愛更是男性成長歷程中相當必要的。研究顯示,男性也渴望有自己的子女來臨,並不是我們所認為女性比男性期待子女。以下就父親對子女的造成的影響分析:(一)父愛所傳遞的除了親情外,對子女而言,特別是對兒子來說,也是其學習及表達愛的重要方式。而且如果父子關係疏離,對下一代的價值觀與行為影響較大的反而是母親,孫隆基(1995)便指出,由於母子關係過於親密,母親甚至有佔有子女的慾望,使男性不能學做獨立的個體。

(性別角色認同:影響20世紀性觀念的佛洛依德,他非常強調兒童性心理的發展,認為一個正常的男人必須在青春期通過壓抑「弒父戀母」的性問題,認同父親,才能在父權的社會立足,而一個女人也必須放棄戀母轉而戀父,從身體的陰蒂快感轉移至陰道快感,才能適合父權社會的女性角色。由此看來,父親的行為影響了男女兩性的性別認同。

(三)新職父親的模仿指標:依循社會的常規形成無異是的複製與模仿,反正,就是跟著前人的腳步走就對了。所以大部分的爸爸之所以成為爸爸,都是順其自然依照社會的常規結完婚就生孩子,(黃怡謹,1999)再跟著爸爸的腳步教育下一代。所以如果上一代的親子關係良好及參與照護子女的時間較多,將正向影響新一代父親加入教養子女的意願。

(四)子女行為能力的正向回應及認同感:Furr1998)研究231位大學生,發現當學生知覺到它們的父親鼓勵並涉入他們的教育時,其入學考試分數較高。在父親高涉入下的孩子,其認知能力同理心較佳、性別刻板印象減少,較趨於內控。國內馬藹屏(民83)的研究也發現吸煙之學童其父親吸煙高達55.9,顯示孩子對父親產生認同感,再從有行為問題孩子身上,研究父親特質也獲得同樣的證實。

(五)父親對性的態度影響小孩對性的態度:父母對性的羞齒與壓抑的態度,無疑地,小孩必定照單全收,並因此受到影響而可能造成日後其心理上的羞恥感、罪惡感的來源。

五、父親實施家庭性教育的障礙

父愛是重要的,然而即使男性體認性別角色的彈性,可以促使自己成長並影響親子關係,但是仍有些因素影響男性在扮演父親角色時的實際表現。

對母親角色的迷思

許多人認為只有母親才能夠和子女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事實上這是對「母親角色」的迷思,因為男性(父親)同樣具有和子女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如果抱持著這樣的錯誤信念與態度,則容易導致男性認為父親的角色是次要的。養育行為是來自學習,親職功能亦來自對責任的學習和實踐,親子關係(尤其是父子關係),更是可以透過學習而培養,提昇品質。

性別形成

另一項阻礙及影響父職角色扮演的因素是男性的性別形成。「男性化」性格阻礙了父子關係的發展,男性在情感的表達情緒及感情時會覺得不自在,所以容易妨礙與子女親密關係的品質。事實上,年幼的孩子並不是靠著說服性溝通或說理就可以影響的,他們需要是更多情感表達及依附關係。

此外,由於男性化特質中,隱含社會對其工具性特質具體作為的期許(如功成名就),因此男性對親子互動的重視程度,多半受到身為家計供給者此一角色壓力的影響而涉入不深。

職場生態

在生涯的發展上,男性與女性多半會在生命歷程中投入工作職場,男性在傳統刻板印象裡,更是必須基於生計提供者的角色而汲汲營營職場的優勢,以鞏固自己「角色上的價值」。Lawson1991)指出,男性如果從事父職的養育工作,將形成職場上的損失或降低競爭力。

亂倫禁忌

在前面第二大點-「中國古代父親的性教育」就指出,性是「為渫瀆也」的事。顏氏家訓,教子弟二,也提到「父子之嚴,不可以則怠慢生焉」,不僅父親不能與女兒討論、母親不能和兒子談性,連父子之間同性的都不適宜,怕的是無法維持父親的權威與倫理的秩序。不僅國內如此,古代如此,傳統的上一輩大都有此共識。而國外的文獻中筆者雖沒有找到,但在第二十期的兩性平等季刊中,「與瑞典性教育對話-新世紀性教育師資培育工作坊紀要」Erik提到由於「亂倫禁忌」,使得父母和子女談性時都很尷尬,像他自己雖然是性教育專家,在他的小兒子青春期時,他也只是默默在桌上放上保險套,沒有再說什麼。

根據變態心理學家的研究,亂倫起因於「近水樓臺」,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包括問題成員或問題家庭,譬如說,父女亂倫往往起因於父母婚姻不美滿,父親遭母親遺棄,先與長女發生性關係,然後在涉及其他女兒(林天德,民84)。在現實案例中,已為人父者亦常出現強姦的行為,經究其根本原因,都是男人對父親角色模糊不清所形成的惡質行為。

離婚

國外的調查中,另一個促使父子關係困難的因素是離婚:如果一對夫妻離婚,小孩的監護權在形式上是歸與母親。當然,這種習俗是父子關係的距離所造成的結果。因為父親發很少的時間去照料他們的小孩,所以當他們離婚時並不要小孩的監護權是理所當然的。而國內隨著離婚率的高漲,父親與孩子接近的時間變少,勢必也會如同國外一樣,發生同樣的窘境。除此以外,國內的一份調查也發現,婚姻美滿的程度也會相關於父親參與親子溝通的意願。

 

參、結論

孩子是夫妻的愛情結晶,長大成人的家庭教育自然也要兩人共同完成,不論是學業教育、人格養成、性的教育都會因為男女性別的不同,個人的角度也不同。但不論如何孩子在生活中吸收父母給予的習慣與觀念,而性這個在中國人禁忌的話題,更應該以公平的公正的及一般的態度對應之。

 

肆、參考書目

胡慧幼、姚美華: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台北,三民,民85

張芬芬:人種研究中七項常受質疑的方法論問題。國北師初教所初教育學刊,二期,民83

黃瑞琴: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民86

劉秀娟著: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1997初版。

SusanA.Basow劉秀娟、林明寬譯: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1996.8.1初版

王大維:「父職參與」或「參與父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第七卷,民89.9

黃怡瑾: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35卷,民91.6 

王叢桂: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卷,民91.6

徐綺穗:父職及其與子女關係之探討。教育研究,8卷,民89.6

陳政見:談父職角色。教師之友,411卷,民89.2

李文龍:時代變遷中的父親角色。親子教育,第102期,民89.6

林燕卿:青少年性教育。教師天地,第90期,民86.10

林燕卿:親職性教育。國教之友,第51卷第1期,民88

翁福元:知識經濟時代之親職教育。兩性平等季刊,第16期,民90.12

李元貞:性與人生。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0期,民90.02

楊佳:與瑞典性教育對話。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0期,民90.02

呂翠梅:與青少年談性。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0期,民90.10

艾之玉:中國歷史上的性教育。歷史月刊,19989月號

張學:幼兒常見的性教育問題。蒙特梭利,200010

江兒:性教育越早越好。蒙特梭利,200010

晏涵文、蘇鈺婷、謝佩如、閔肖蔓: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家長性教育現況及需求調查,性陵研究所,民88

林雅真:國中性教育之現況。學生輔導,第69期,20007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