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現代觀來看新世紀國民教育的展望

蘇桂瑩

嘉大國民教育研究所

 

一、前言

後現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各家說法不一,貝爾(Daniel Bell)(1989)在其著作《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 )一書中認為後現代是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而興起,是社會型態在文化領域的反映;哈柏瑪斯(Jurgen Habermas)則認為後現代觀念的產生,應興起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代表著一股反「現代性」的思潮。由此可見,「後現代」應該是在現代觀念之後,代表著另外一種歷史、社會、文化…各方面思想變遷的過程。張文軍(1998)認為對教育來說,現實的後現代狀況會成為教育變革的環境與出發點,而後現代主義思想可以成為我們反思現代教育,展望今後教育的參考。

國民教育是基礎教育,也是普及教育,對於接受國民教育的我們來說,國民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是會深深的影響到每個人,如何在這個多變的社會中提升國民教育的素質,讓每個人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更具有競爭力,將是國民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

 

二、後現代社會的特徵

在談到國民教育未來的發展時,我們不得不先對整個社會的大環境做一番探討,雖然我們正漸漸地從現代社會中強調真理一元的價值觀慢慢地轉變為後現代多元變動的價值觀,但是,我們同時也發現到後現代自己本身也有其特徵,以下分點說明之:

(一)、教育的商品化,使得學術向功利傾斜:

在全球化和自由市場的衝擊之下,各國高等教育市場的開放,使得教育成為私有化、商品化和市場化,進而影響了各國異質文化的趨同、弱勢文化的衰微、教育及學術向功利傾斜、本土文化意識的排擠。

Lyotard的後現代知識論述中也說到現今的教育活動與研究走向一種平面式、商業化、消費式的現象,使得教育活動僅偏重當前實際所需,以一種要求能馬上解決問題的速食研究面貌呈現,而與形成經驗背後的歷史文化傳統相割離;一切的現象與經驗都是當下的,轉瞬即逝的,因而形成一種平面式、無深度、斷裂破碎且充滿著不確定感的狀態(楊洲松,1995)。如此一來,完全導向於實際化將無法為教育提供一個遠景,且易忽略真正在教育中活動的主體。

(二)、高科技的發展,使得知識的傳播無國界:

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時空濃縮,地區差別不再發生影響,訊息傳播速度加快,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傳統知識基礎的可信度消逝,科學的確定性消失,也由於科技與電腦的發達,人們對世界上的東西瞭解的太快,使選擇教育內容和引導學生的任務變得更為艱難,教師不再是唯一知識的提供者,從而改變了傳統師生的結構,使二者將走向更平等、強調互動;甚者,教師地位動搖,學校走向商業化與庸俗化。教學方法由於科技電腦的盛行,將會使學習型態轉為以網路學習為主,學校地位受到動搖。

(三)靈活的組織形式,增加其應變性: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變動多元的世紀,而靈活的組織形式則為僵化的學校教育管理提出了可行的方法,除了因應世界的變局之外,更試圖在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緊密的合作,對教育的目的達成較為一致的意見,並試圖滿足學生個人的興趣和發展的需求,這種方法有利於提高師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調和學生和地方以及國家的需求。

(四)多元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衝擊:

多元文化應該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不同國家和社會間所進行的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對話,其本質應是一個動態的學習歷程,而非某一種文化所主宰。現今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政治的民主化或是教育的市場化都代表著每國家所應該走的方向,然而我們是否應該認知到多元文化與本土文化,或兩者異質文化共存的實際價值與意涵,認知本土文化的獨特性與傳承意義,在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之下,教育系統應清楚地思索自己應該走的路。

 

三、我國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及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如只是一昧地抄襲別國的做法,勢必會產生水土不服的情形,所以,如何在現有的資源之下走出我們自己的路,應是全體教育同仁要共同努力的。以下提出幾點個人的意見:

(一)擴展學習者的全球觀點:

Meadowq(1972)與Graham(1996)關於人類對未來意象的研究指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只關心眼前影響其親友的周遭環境事物;次者,會將關注的焦點擴及短時間的未來或家園,唯有少數人會以前瞻性的全球觀點思索未來(鄧玉英,2003)。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對事物瞭解的淺薄,所以引導學習者觀察、思索和分析,提出批判和質疑,並進一步地和其它社群或全球進行觀點的相互聯結及討論,自有其重要意義,因為唯有在交互討論的行動中,方能明確體會問題的根源,影響所及和本身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

為了擴展未來國民的視野,在課程設計上應該加強:1、全球文明意識的培養;2、多元的課程內涵;3、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設計;4、加入世界關懷、社會參與的課程。

(二)終身教育的重視:

面對未來多樣變動的世界,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因應社會的變化,也才能讓自己更具有競爭力。終身學習主張個體在一生中的任何階段均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活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它強調在兒童年時,就要激發他們有終身學習的動機和準備,成年時才能繼續增加新知、提昇技能,以適應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國學者黃富順(1998)主張:終身學習的主要目標在於:(1)幫助個人發展;(2)強化民主素養;(3)開展社區生活;(4)促進社會融合;(5)達成發展、創新、增進生產力,促進經濟的成長。

在資訊通訊科技的幫助之下,帶來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也使的教育體系更加的彈性與多樣化,未來教育的形式與方式將因應著社會的變遷不斷地推陳新,終身教育、成人教育等也都將是未來實現學習行社會的重要一環。

(三)教師應為理念灌輸的引導者,而非啟蒙者或教育者:

後現代學者Girous(1988)將教師定義為「轉化型知識份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認為教師應該破除社會的不公平,成為正義了化身,應具有一種行動派的精神和實踐力。所以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的批判思考,告訴學生今日社會上有哪些不公平的,我們可以藉由行動來改變它。

英國未來學者David Hicks(2002)曾提出未來學課程設計的原則: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2、預期及接受變化;3、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4、認清價值觀念;5、培養做決定的能力;6、引導創造性思考;7、期待更美好的世界;8、養成負責任的公民(引自鄧玉英,2003)。由上可知,未來的教師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四)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建立新世紀的行政:

新世紀的國民教育,有賴健全的行政體制支持。因此,清國民教育的權責、建立學校行政運作的模式,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國民教育是國家重要事業,理應由各級政府共同辦理,且須全力以赴。但因各級政府之功能不同,目標有別,所以須清中央與地方的國教權責,避免疊床架屋、功能重疊,以致於事倍功半而徒增紛擾。傳統上,國民中小學的校務運作是以「行政權」為中心,忽略教師及家長的參與。唯自「教師法」、「國民教育法」及「教育基本法」相繼頒行後,教師及家長已取得參與校務決定的法定地位,因而形成學校行政權、教師專業權及家長參與權三足鼎立的局面,也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五)照顧弱勢學生,實現新世紀的理想:

接受國民教育是每一個國民的權利,而發展潛能則是每一位學生的願望。然而由於家庭社經背景的不利、個人學習資質的限制、或其他身心方面的障礙,有些學生在受教的過程中,難免有所挫折,缺乏成就。因此,在國民教育階段,對於處在「弱勢」的學生,必須給予適當且充分的扶持和協,始能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如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照顧原住民學生在校生活、輔導學習與適應不良學生等措施,都可以給予弱勢學生充分的幫助,進一步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

 

四、結語

國民教育是個人發展潛能的憑藉,也是國家整體建設的基礎,所以積極的辦理國民教育,不僅是國家建設所需,也是政府對全體國民的責任。展望新世紀,因應新的需求和挑戰,國家更需要優秀的國民、社會更需要完善的教育,因此,如何讓每個人對未來的環境更具有適應力,更有競爭力,將是我們國民教育所應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鄧玉英(2003)。全球化潮流中的教育未來-未來學的思考與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09。118-124

張富順(1998)。學校教師在終身學習社會中的角色。教師天地,97。17-22。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Post-modern Education台北市:楊智文化。

楊洲松(1995)。後現代主義與教育研究。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台北:師大書苑。

貝爾 原著(1989)。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高 等譯。台北:桂冠。

Hicks, D. (2002). A future perspective: Leaaons from the school room. Teaching futures studies: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pedagogical practice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