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社會堀起

吳永祺

南華教社所

 

金融社會

1、金融社會是指,由於金融市場及金融交易,所促成各種資產可移轉活動的社會。這些資產的移轉活動,逐漸侵入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形成了由法律和市場界定的社會關係。

2、英國公債的發行,在證券資本主義的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對於廣大投資人的興起,徹底重寫了所謂資本主義。英國公債所展現的資本主義,標示著在英國工業社會發展之前,已逐漸形成一個金融社會的體制。工業的發展只不過是將這個金融社會的體制,推往更成熟的層次發展。

3、透過公債發行,生活在市場經濟及底層社會的民眾,也可以認購債券,因此保護一般投資大眾的制度規範和組織開始發展,不斷有提供投資訊息的刊物產生,對於資訊上的弱勢者提供重要的幫助,投資銀行的出現,更為社會大眾的投資活動,給予專業上的服務和資詢。這一切的發展,都讓英國隨著公債的發行,逐漸形成的金融社會。

 

金融社會崛起的特色

一、長壽人口的形成

1、長壽人口的形成改變社會結構。

2、從工業社會邁入金融社會,以馬克思的觀點來看,由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所構成的工業社會,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分配問題只存在於擁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以及出賣勞力的僱傭勞動者兩造之間。

3、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社會大眾平均壽命已將屆八十歲,社會財富的創造與分配,便須及於龐大的不事勞動的退休人口。

4、金融社會的興起,意味著社會的生產與分配機制,便不只環繞著資本家與僱傭勞動者,而是就業中的勞動者與退休的非勞動者。

二、風險管理

1、進入長壽人口的社會,「未來性」成為一個核心問題,現在各種金融工具、組織與制度之創新與發展,無不是要充實「無形商品」,增加每個個體對於未來性的掌控。

2、無形商品如提供各種投資避險工具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變額萬能壽險、保單貼現、投資保險。隨著長壽人口的形成,為了取得每人長期生存所必要的資源,社會必須有能力創造各種無形商品或法人資源,以供民眾選擇,使台灣逐漸走向金融社會型態。

3、在金融社會裡,首要面對的問題是「生存風險」的限制,為使得各種生存危險變成可以控管的風險,便需要更多的法人,以及更多的專業知識之發展。因此,金融社會以風險管理為核心,促成各種專業之知識法人的發展,使得社會各部門間,可透過無形商品進行資源移轉。

三、社會各部門間資源的可移轉性

1、工業社會以生產活動為引擎,推動社會各部門的發展,並透過有形商品進行社會各部門資源的移轉;金融社會則以風險管理為中介,促進社會各部門的創新,並透過無形商品進行社會各部門間的資源移轉。而在一個奴隸制、農奴制或手工行會的社會裡,因為沒有啟動不同部門相互移轉的重要機制,因此進行部門間的資源移轉有其困難。

2、工業製造是工業社會的發號司令者,教育、法律、政治及文化各部門配合著其需求,即馬克思主張的「生產模式的下層結構,決定並型塑了社會系統的上層結構」。

3、面對長壽人口的興起,很顯然的,工業社會的架構已無法滿足社會生活所需,需要有無形商品來處理社會大眾未來的生活,無形商品是解決長壽人口的生存風險問題的工具,開始穿透到社會各部門,社會各部門在其專業知識上,各自取得了其主體性。

四、新道德範疇之發展

(一)道德範疇與社會形式

1、十九世紀之後的經濟使「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成為可能,改變人民生活結構,脫離傳統村落共同體,走入一個互賴的社會體系,並透過部門專業之差異性體現其社會價值。

2、傳統農業社會人人所耳熟能詳的道德理念,諸如忠、義等概念仍然有其社會價值,卻無法提供工業社會需要的規範,主要的差別在於農業社會的道德由自然人之間的關係所構成;工業社會卻逐漸轉為法人或部門之間的關係所構成。

3、涂爾幹為異質性的工業社會提出新的道德範疇,就是「專業倫理」。

(二)金融社會中的道德危機

1、在金融社會處理生存風險問題的發展過程中,法人的不斷出現,新的專業知識持續創新,社會中的制度也跟著快速變遷,需要的道德範疇是韋伯強調的「責任倫理」。

2、由於部門間的專業化發展,必須對其它部門負風險上的責任,金融社會的道德範疇,若無責任倫理的相應發展,社會大眾的生存風險,便不能真正的有效降低。從許多中小企業發生惡性的跳票、關門事件,似乎清楚的顯露出來,協力生產網絡無法有效的防範中小企業財務問題中的道德危險。許多上市公司,透過上市的過程,以股票換鈔票,大量吸收社會資源之後,就惡性倒閉,這種貪婪的套利行為,更是凸顯了金融社會中的道德危機。

3、在長壽人口的形成之後,社會致力於無形金融商品、組織與制度的發展同時,更需要專業倫理與責任倫理的發展。

 

金融社會崛起

陳欣佑

南華教社所

 

從工業社會進入到金融社會,首先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人類壽命的延長。長壽人口的形成與增加,改變了社會的結構,以往在社會中財富的創造與分配大多只圍繞著資本家與勞動者,但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今,人類平均壽命節節升高,即將邁入八十大關,社會財富的生產與分配,則不只侷限於資本家與勞動者了,也應納入退休後的這些非勞動者。

由於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世界各地也即將邁入,或已經邁入高齡化的社會,社會必須開始省思老年人口生存的問題,生存風險問題逐漸備受重視,使各種生存的危險變成可以加以控管的風險。台灣現在也有老年人口增加與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卻在社會福利制度或相關的社會支援體系,如醫療體系、老人福利體系上,並沒有受到完全的重視,常常看見獨居老人死亡而無人發現或老人年金發放等新聞,相關改善的配套措施似乎只是在選舉期間被政治人物做為為了獲取選票的利器,說過即忘,卻不曾施行。我們必須以金融社會的觀點,來重新思考長壽人口的社會資源分配與創造的問題,以發展出有效的機制,確保長壽人口所應享的生存條件。

在金融社會下的我們,應充分瞭解各式各樣的理財方法與資源,才能未雨綢繆解決老年生活可能面對的問題。

 

金融社會崛起

方逢源

南華教社所

 

自從十九世紀以後的經濟使「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成為可能,改變人民生活結構,脫離傳統村落共同體,走入一個互賴的社會體系,並透過部門專業之差異性體現其社會價值。在金融社會的興起中也出現了長壽人口的形成,及因專業分工相對應所產生的風險管理及重新樹立新道德範疇的問題。

對目前社會上因「卡奴」的問題所導致的相關爭論,信用卡使用者因過度擴張個人的信用,導致無力償還消費後因滯納金循環利息所生的負債,進而衍生社會及家庭問題,此即未有效的控管個人理財風險所致。就另一層面而論「卡奴」因個人無法有效控管風險導致個人財務上的危機,以政府三大基金未來可能面臨破產危機及因少子化帶來的世代風暴中,個人如未能適切規劃財務,未來即有可能身陷「卡奴」相同的處境而不自知。每個人是否也需相同的「風險管理」意識,及需於現代金融社會中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互信的價值觀。

 

「金融社會崛起」心得

郭晉瑋

南華教社所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意味著現在的勞動市場的人口也將產生劇烈變動。台灣方面,最近勞委會對於勞保加保的強制年齡從原先的60歲增加到65歲,這項變動也同時牽動勞基法也將配合修法,延至65歲退休。

這項改變看出,從以往馬克思的觀點中,原本社會財富的累積和分配是由資本家和被僱傭的勞動力所創造。現在了因應現在人類平均壽命的增長,而讓勞動人口的年齡往後延,以便未來這些即將退休的勞動力仍可繼續在勞動市場上運作。多了這五年,這些高齡勞動力將會對未來有怎樣的衝擊?首先在無形商品上的擴充,如這次勞工保險的延長年齡便是一種資本的增加,其他如金融性商品、保單或投資保險等無形商品的增加,提供給高齡人口未來的生活資源有更多的擴充和選擇。然而在金融社會的形成中,更增加讓資本累積的風險。因此要注意的是需要更為仰賴更為專業的法人團體,來幫助金融社會的運作,更是讓一般民眾能夠安心進行投資活動,這兩者之間就得依靠新的信賴倫理來維持。

此外,隨著無形化商品的增加,對於高齡勞動人口的影響便是資訊時代的快速變遷和流動,因此一但勞動年齡的增加,便要開始學習如何運用電腦和網路工作,,掌握即時資訊便是對他們而言是必備的條件之一。

 

「金融社會崛起」心得報告

羅梅香

南華教社所

 

在金融社會崛起後,各項無形的金融商品因應而生,如:變額萬能壽險、保單貼現、投資保險等,人們不再是單純的把所有的積蓄放在銀行中,賺取那一點微薄的利息,甚至等生病時再領取現金來支付醫療費用,或是再手忙腳亂的到處籌錢,這種時代幾乎已經過了,取而代之的便是這些無形的金融商品。

現代人對於買保單的概念愈來愈有,也不排斥,若是能及早的規劃一份適合自己的全方位保單,那麼在年老時是更有保障。因為醫療進步的原因,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與來愈明顯,而老年人在年老時已不具有勞動力,只能靠年少時的積蓄或投資過活,這時,如果子女有無能為力奉養或是惡意棄養,那麼這個老人該如何是好呢?因此,在金融社會中,我想保單這種無形商品便是最好的保障。另外,基金與股票也是極受歡迎的投資理財方式,但相對的所要承受的風險也比儲蓄在銀行中大的多。因此,在新道德範疇的發展中,韋伯所提出的「責任倫理」概念更應該被重視,各部門之間不僅具有專業的倫理,責任倫理也是同等的重要。

 

「金融社會崛起」心得

李增倫

南華教社所

 

近年來台灣產業紛紛外移,無法根留台灣,電子產業蓬勃發展,網路購物與轉帳的興起,卡奴的出現等等,說明著經濟體正在逐漸地改變。其實,從工業社會至金融社會,社會系統整合的機制有著不同的發展。過去的工業社會是以生產活動來推動社會各部門的發展,並透過有形商品進行資源的移轉;而金融社會是以無形商品(保險、股票、基金等等)進行社會資源的移轉,具有啟動社會系統整合的機制。由於人口平均壽命延長,在金融社會中存在著生存的風險,對未來的不確性與風險的處理,金融社會讓我們重新思考了社會各部門的移轉關係,以及道德範疇更被人們重視。

在現今的台灣,也面臨了人口老化的問題,在金融社會的體系中,人們應該要瞭解各種理財之道,以因應老年生活可能面臨的困境與問題。金融社會中的許多弊病,也有待政府相關部門完善的規劃,才能降低人們生活環境中的風險。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