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少年的自我分化及依附觀點來探討其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商瑞娟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一、前言

青少年是開始積極追求自我認同、希望獲得同儕認可,又希望自己能自主獨立的時期(Steinberg,1985),亦即,青少年自身正處於人生中重要的自我分化時期,它是個需要父母配合作角色轉變的時期,為人父母必需有所警覺及預防,主動出擊(約翰.羅士曼著,2002);至於青少年的父母們,在整個家庭生活週期中,則是處於一個既需面對親子關係轉變、允許青少年進出系統、又要重新聚焦中年婚姻和生涯事務、並得轉移注意、關照上一代的忙碌時期;在社會地位上,雖然本世紀台灣的青少年將過著比以往較好的物質生活,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和升學機會,但因政治、經濟的不穩定、社會變遷等大環境的變化,青少年也將受害,青少年的社會福利措施更因不受政治人物選戰議題之青睞,一直是受忽視的(劉玉玲,2005);從上述看來,在青少年時期因其自我及父母這兩項重要因素都處於急遽變化及不利的時間點,社會大環境亦不利於青少年的情況下,青少年面臨的危機增加了,看看今年年初報紙報導的數據資料:兒童少年的虞犯率在93年底大幅攀升、青少年恐有75%網路上癮、學生自殺人數在2005111月平均每4天就有一名學生自殺,比2004年多三成等,如何解決這諸多問題?除去非我們所能控制的社會大環境因素,那麼就得從:自我分化之建全發展、安全依附健康心理發展、家庭系統論等基本面來了解青少年,配合運用合宜的溝通技巧,希望能化當今青少年面臨的危機為轉機。

 

二、青少年自我分化的重要性:

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指出「自我分化」指的是個體的情感與理智功能的分化,以及個體與家庭情感關係的分化,自我分化良好者,在面對壓力情境時,能發揮理智功能來處理之,不受情感因素干擾,在與家庭的情感關係上,亦較不受情感糾葛的影響,能同能保有自我的自主性及與家人的關係,自我的獨立性不受家庭關係的羈絆(曾端真,1993),青少年的重要發展任務正是在形成自我分化,要逐漸脫離對父母的依賴,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以順利進入成人的世界(Havigurst, 1972),根據研究(王嚮蕾,1994),對個體自我分化的影響甚鉅的是家庭系統分化,尤其家有青少年時期的子女,其父母的自我分化水準高低,更是影響家中成員自我分化及親子互動過程及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必須多費心思正視其與原生家庭的分化情形、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改善家庭親子溝通的問題、增進親子關係,協助這一階段的青少年,盡量促使孩子在家庭關係中角色單純化地養成其各自良好的家庭角色及任務,有助其建立良好自我分化的適應,如此,面對壓力情境時,就能發揮理智功能來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關係了。

 

三、安全依附發展之重要:

由於受到精神分析觀點(Blos, 1967; Freud, 1969)的影響,將青少年與父母關係描述為衝突,不和諧或情感日益疏遠,並認為如此有助於青少年獨立自主性的發展。但,近年來這種情況已有所改變,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大部份青少年自覺與父母頗為親近(Douvan & Adelson,1966;Offfer, Ostrov,Howard, & Atkinson,1988),在以我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的實際研究結果(孫世維,1994)顯示:親子之間早年所形成的情感依附至少持續到青少年早期,其情感品質對青少年各方面的發展與調適都有重要影響,依附與調適的關係尤其在青少年與社會的勝任感及問題行為中的憂鬱悲觀上,表現最為明顯。另外也有研究顯示,溫暖支持的家庭環境,特別是具有溫暖互賴特質的親子關係,是促進青少年獨立及個別化發展的主要力量 (Coopper  & Grotevant,1987; Ryan  &  Kynch,1989)。事實上,愈來愈多的學者(Antonucci, 1976; Kalish & knudtson, 1976;Lerner &Ryff,1978)主張,依附是一種生命全期的現象,在任何年齡,都有促進個人發展與調適的功能。

 

四、家庭系統論之影響:

家庭的結構、規律、彼此關係、溝通模式,均會影響家庭中每個成員。當家庭本身有其生命週期,家庭也有其需達成情緒轉換及階段的任務,家庭的結構可能需要改變、規則可能需要重新界定、彼此的關係需要調整(黃瑛琪,1997);以當前社會主體結構變遷,生育率嚴重衰退,造成整個系統之改變來看,青少年可能受長輩之溺寵而淡化對長者之尊重、青少年可能因欠缺同儕相處的互動而影響人際能力(劉玉玲,2005),在此情形下,對於家庭系統理論中,強調家庭成員藉著調整彼此的人際距離,來達到良好的互動關係的觀念,就更形重要了(王大維,郭麗安,1986);除此之外,Bowen視家庭為一個情緒系統,包括兩股自然下互抗衡的力量:一為個別化或自主的力量,一是群聚或親密的力量,這兩種力量使得家庭關係是動態的,家庭成員不論是追求自主或是尋求依賴,均在這兩股力量尋求調適及平衡;這也說明了家庭成員中衝突與平衡的發生,這當中自然包含了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

 

五、適用於今日之溝通技巧:

在青少年自我分化與安全依附的需求下,家庭中需要的是透過合宜的溝通模式來促進家庭系統中的良好調適與平衡,省視現今的父母與青少年間的溝通狀況為何,根據國語日報報導,是否是少了鍵盤,就無法溝通,調查數據顯示,七成五的青少年有網路成癮徵兆,在這樣的數據背後,不但有許多沈迷網路的青少年,同時也有許多苦惱又束手無策的家長,為何會花那麼多時間的上網呢?受訪的青少年反問:有多少家長會陪小孩談天?親子的互動與溝通管道不良或甚至未建立,青少年與溝通的模式,已由開口與人說話,改由透過電腦螢幕打字了,其影響性深及孩子的人際溝通能力。

那麼何種溝通的方式於今日受用呢?首先提出三個重要基本概念:

1.根據認知理論學專家的看法,「認知」問題解決的過程是重要的,在談溝通之前,肯定透過教育來教導青少年洞察扮演和問題解決的技巧是有效的。(Dianne K. Kieren & Maryanne Doherty-Poirier,1993

2.其次是「經驗」法則,在溝通中要讓參與者選擇和練習最適他的家庭環境的技巧,事實上,沒有單一方法可以保證提供適當經驗去學習溝通和處理每個細節。

3.民主浪潮是這個時代不可避免,孩子會要求公平待遇,父母必須體認人際之間的穩定關係,是建立在平等與互敬的溝通模式上的。

由以上三點看來,溝通是需要透過學習,而且必須被帶入家庭中練習的,其方法則是很多元化的,以下列出具體可用之方法:

1.讓溝通雙方彼此努力成為「有效」傾聽者,即:

j採用反映式傾聽、開放式反應,所謂反映式的溝通,是要讓傾聽者向說話者表達完全了解其感覺,所謂開放式的反應,即指對說話者所表達的訊息,不予以加減,傾聽者回應的必須和說話者所說的是同樣信息,表示傾聽者完全了解說話者所言,不同於帶有批判、分析、解釋說者感覺的反應。(Don Dinkmeyer & Gary D. McKay1995p.172-184

k在溝通時專心注意語言及非語言的訊息、

l尤其溝通雙方並須弄清事情是誰的,並由當事者自己處理自己的事,例如如果是青少年年孩子的事,那就必須由青少年學習處理自己的事。

m可利用多種家庭溝通的創新方法,用於和青少年之溝通,如家庭練習模式:幫助家庭成員同理和了解問題並促進問題解決的行動、家庭雕塑:使用非語言的溝通方法來表達思想及感覺,特別是那些會導致強大情緒的觀點或潛在敵意的反應時、家庭日記、遊戲和模仿、電信會議等。(Dianne K. Kieren & Maryanne Doherty-Poirier1993p.123

 

六、結論

這是多變、不可預期的時代,資訊不斷在更迭,生活知識及經歷,更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觀,在這種環境下,如何幫助本身也處於快速不平衡過渡期的青少年發展健全自我(曾文星,2004),如何化解青少年與父母間存在的親密與衝突矛盾,唯有當父母將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關係上溝通,沒有你輸我贏的權力爭奪,以安全可靠的依附關係形成可能延續到生命的其他時期的內化運作模式時,親子雙方才能創造出雙贏的契機;至於學校的力量,在技巧及觀念的開導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以之和家庭的力量搭配能產生最大效能;至於社會因素方面,深盼當政者能正視:青少年對社會可以是充滿希望的倚靠,也可能因偏差發展讓社會付出不少代價的事實,在政策上多多為青少年考量;期許家庭、學校、社會一同對青少年的發展負起責任,助青少年們化當前面對的危機為轉機。

 

參考書目

王大維、郭麗安(1996)。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  係研究。中華輔導學報,4173-202

王嚮蕾(1994)。原生家庭父母自我分化與青少年分化、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世維 (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曾端真(1993)。家庭溝通與關係。諮商與輔導,9223-25

約翰.羅士曼著,劉羽雯譯(2002)。陪孩子走一段青春路。台北:新迪。

黃瑛琪(1997)。由家庭系統分化的觀點探討家有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學生輔導雙月刊,53102-109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

少了鍵盤,就無法溝通?(200616)。國語日報,2版。

兒少心理健康須積關注。(200617)。國語日報,2版。

兒少瀕臨犯罪比率大幅攀升(20051111)。國語日報,15版。

Antonucci, T.(1976). Attachment: A life-span concept. Human Development, 19, 135-142.

Blos, P.(1967).The second indiv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ce. In R. S. Eissler et al. (Eds.),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Vo1. 15). New YORE: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Dianne K. Kieren & Maryanne Doherty-Poirier (1993).Handbood of Familly Lifd Education:Teaching About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Issues an Future Directions.

Don Dinkmeyer & Gary D. McKay,林瑩珠譯(1995)。青少年期教養法。台北:遠流。

Douvan E. & Adelson,J.(1966). The adolescent experience. NY:Wiley.

Havigurst, R(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3rd  ed.). New York:David Mcday Co.

Kalish, R. A. &Knudtson, F.W.(1976). Attachment versus disengagement: Alife-span conceptualization. Human Development, 19,171-181.

Lerner, R. M. & Ryff, C.D.(1978).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fe-span view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sample case of attachment. In P.B. Bsltrd(Ed.), Lir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Vol. 1, NY: Academic.

Ostrov, D., Ostrov, E., Howard, K. I., & Atkinson, R.(1988). The teenage world: Adolescents self-image in ten countries. New York:Plenum.

Ryan, R.M. & Kynch,J. H.(1989).Emotional autonomy versus detachment:Revisting the vicissitudes of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Child Development, 60, 340-356.

Steinberg, L.(1985).Adolescence.New York: Knopf.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