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童話”還是”同化”的故事?—關於新婚夫妻如何相處之探討

蔡淑英

嘉義大學家庭研究所

 

第一章  緒論

    有許多的童話故事總是談到公主與王子轟轟烈烈進行了一場愛情大冒險,之後會甜蜜的結婚,但實際上我們會發現真正的難關是婚後現實的一面,因此研究者希望能探討扯下童話般的夢幻之後,夫妻可以使用哪些方式經營婚姻,同心同力促進實在的婚姻關係。

 

第二章  婚前的迷思

曾聽過小女生在交談中說「我一定要嫁給白馬王子」,「哇!好幸福喔」這種對話就真的會很幸福嗎?有些人一直在尋找理想的對象,在外表上可能要英俊挺拔,家世背景要有錢有勢,講話彬彬有禮,學識豐富……等各種條件,甚至穿什麼衣服、開什麼車、戴什麼錶來表示地位做為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這種”高尚”的白馬王子,才能算是結婚對象,我想對於許多女孩子來說都是很嚮往的,但往往真正經歷過交往後,我們可深刻感受到一個人的外表和地位並不代表一切,對於能帶給自己幸福的人就是適合自己的人。

    的確,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與戀愛最大的不同,就是「戀愛看的是對方的優點」,而「婚姻卻是要包容對方的缺點」。所以,在沒看清楚對方的缺點之前就步上禮堂,一昧認為我只要外在優秀就好的話,到頭來才怪是「個性不合」,恐怕自己也得負很大的責任。

婚姻不是童話的甜言蜜語堆積而成的,而是現實上兩人互動相處的過程,擇偶,就是要找到「彼此適合」的對象,並認真經營彼此關係,才會使婚姻生活幸福的機會大增(彭懷真,1996)。也就是說在婚前對於另一半的了解是很重要的,盲目追求別人認為的三高條件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重要的是與另一半的契合度,以免將來對於婚姻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第三章  婚後新婚夫妻遇到的難題和衝突

    新婚之後,兩人開始睜大眼睛看著枕邊人,許多日常生活小事都會摩擦出不同的意見,另外我們周遭的人際關係也變複雜了,因為有了姻親的關係,必須與另一半家人的關係有接觸。林如萍(2001)參考Bryan 的說法,提出新婚階段的婚姻發展任務,主要包括十項,並將此十項任務歸納為「夫妻雙人關係的適應」、「家庭生活的調適」、「社會參與」等三大類,研究者認為前面的兩點是新婚夫妻面臨的難題最多,以下將從其中夫妻雙人的適應和家人關係多加探討:

一、新婚夫妻與家人的關係

新婚者的婚姻滿足與姻親的支持成正面的相關性(藍采風,1996)。因此當你所選擇的人並非家人認同的人時,常常會面臨許多衝突與挑戰。有許多父母會認為應該選擇我們幫忙挑選的媳婦女婿而非子女的自己選擇的人,因為父母都是為孩子著想,絕對都是正確的,可是實際感受的是自己的子女,而且現代社會重視婚姻中的情感因素,考量雙方個人條件之配合遠勝於家庭條件,性格特質的重要性較從前提昇許多,因此要能尊重子女的決定才能擁有使兒女有真正的幸福。

不過就算是在父母和親友是在一片歡欣鼓舞祝福中結婚的夫妻,婚後面對親朋好友還是有一段適應期。根據林亞寧(2003)的研究發現在「與原生家庭互動」此一面向的調適是新婚夫妻感到較為困難的,可見得,即使不與父母同住,與配偶父母的關係建立與經營仍是新婚夫妻的重要課題。原因是夫妻本身的生長背景的不同,價值觀和生活習性的不同所造成的,並且心理上還未完全成為一家人的感覺,在許多看法上常會不同,因此是新婚夫妻的一大難題。

二、新婚夫妻的生活習慣不同調

    常常可以聽到新婚的夫妻常常抱怨先生或太太,一結完婚就變成另一個人。馬桶也不沖水,頭髮也不梳好,整天賴在電腦前面,或者完全不煮飯、衣服混在一起洗等等。其實每一對夫妻在婚後都必須經過一段彼此相互適應、協調的歷程,但因個別的環境與狀況不同,婚姻調適所需的時間長短也有不同(張思嘉,2001)。

利翠珊(1995)認為婚姻關係是個長期的互動過程,夫妻關係的調整與適應可能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有所改變,在不同的情境下採取不同的做法,而且個人會根據配偶的反應來修正自己的行為(引自吳心芝,2003)。藍采風(1996)也指出,即使結婚配偶在婚前曾經同居,新婚後的第一或二年是配偶對新生活適應最困難的時期。因此新婚夫妻因為剛生活在一起,看到另一半的全部面貌,難免無法全盤接受,可能會產生衝突和不滿,這也是新婚夫妻需要面對的難題。

三、夫妻遇到衝突情形和解決方式

    夫妻不是敵人,而是生命共同體,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質或者生活習慣,而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兩個完全契合彼此所有一切事情的人,因此一定會面臨到意見相異的時候。而當遇到婚姻衝突時,

處理的態度是很重要,如果使用四騎士:批評、輕蔑、防衛、相應不理的方式(諶悠文譯,2000),則會對於婚姻造成傷害。

陳惠雯(2000)所謂的婚姻衝突可以說是夫妻二人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有不同的價值、需求、知覺,再加上社會的變遷,使得雙方面對角色期待、經濟問題、子女管教、家事、姻親相處、性關係等問題時,產生不一致的想法與作法;夫妻雙方於日常的互動中,便以公開或私下的方式,從理性的衝突、冷靜討論解決問題、批評、諷刺、責怪、爭吵、冷戰、語言暴力、到嚴重的肢體攻擊、暴力等方式來應對。

另外除了夫妻閒因為新婚後而有衝突,自己本身也會產生衝突,以女性為例,吳秀敏(2004)參考葉至誠( 1997)的歸納,將新婚女性容易產生的角色衝突,說明如下:

(一)個人人格與角色不相配合:許多人經歷到新角色的期望與實際的角色行為之間有強烈的衝突。

(二)角色的必要條件含糊不清:一位新婚女性應做一位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呢?已婚女性的主要地位應是家庭主婦的看法,在變遷的社會中已逐漸模糊。

(三)許多角色所要求的行為不一致:當一個人擁有許多角色時,角色間的不和諧可能就會發生,例如新婚女性必須扮演妻子、媳婦、女兒等角色,而妻子角色和媳婦角色的行為要求可能產生不和諧。

(四)角色的中斷:每個人在生命循環的過程中可能會經驗到角色中斷。例如從單身到已婚,這些角色的中斷會因社會的快速變遷而產生更加嚴重的衝突。

  由於以上的因素,使得新婚的夫妻產生衝突的心理情緒,不過Weeks Hof (1995)認為有衝突存在,就有生氣的情緒,而處理生氣的情緒是婚姻諮商中處理夫妻衝突相當重要的部分。因此,下列乃是Weeks Hof針對親密關係中,生氣與衝突所具有的正、負向功能加以探討(引自徐玉青,2002):

(一)正向的功能(healthy function)

為了維持系統的完整性,確保自己、配偶或家庭系統的界線,此時生氣和衝突就是很自然且相當健康的。為了保持這些系統的完整性,個人或家庭就必需很明確地為保持系統的完整性而奮戰(fight)

(二)負向功能(unhealthy function)

Weeks Hof 認為若是為達成下列目的,就是衝突的負向功能:

1)調整關係中的距離

2)考驗另一半的忠誠度(commitment)

3)維護權力和控制感

了解婚姻衝突來源和衝突的情緒之後,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做危機處理,讓婚姻化險為宜。許芳菊(2003)提供了美國作家Sheila Heen的幾個步驟,以及研究者的其他歸納,在面對衝突時可用的解決方式:

(一)不要非爭出個誰對誰錯

婚姻中的衝突往往不是導因於有一個人對,另一個人錯。許多夫妻在爭吵時,心裡面想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聰明的夫妻在面對衝突時,一定能夠體會這是兩人對此一問題切入角度不同而已。自己再怎麼覺得有理,也必須知道對方也有他的道理。

(二)檢視吵架背後真正的原因

當妻子說:「記得去繳電費」。在丈夫看來小事一件,但對妻子而言,卻代表了這個丈夫對他承諾的事情是否有責任感,能不能履行諾言。這才是事件表象下真正值得注意的事。

(三)避免指責對方

爭吵一旦淪於互相指責控訴,溝通之門便從此關閉,對兩人關係也產生莫大的傷害。當兩人起爭執,最好都能承認爭吵是由兩個人共同引起的,不能只要求對方道歉認錯,自己也要反省,說不定是自己煽風點火才把爭執弄得不可收拾。

(四)給雙方台階下

避免戰火繼續擴大,必須在爭吵加溫之前,降溫滅火。在Gottman的研究中發現,婚姻幸福的夫妻通常有一些方法來降降彼此的火氣。這些方法包括,先離開爭執現場一會兒,或是拿寵物當緩衝。通常這需要幽默感,用幽默的方式先把彼此的情緒冷靜下來。

(五)學習與衝突的問題相處的方法

有時問題難以一下子就完全解決沒問題,有時是永久性難以改變的難題,這時要體認到雖然問題是長久性的,但不會危害婚姻因此結束的話,就必須與問題和平共處。

(六)懂得情緒的控制能力:

情緒的表現或許是天生的,然而,一位成熟的人卻能夠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自己在情緒方面的控制能力。若仔細觀察有婚姻衝突的家庭,往往會發現當事人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太差,容易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擴大,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大打出手,如此失去理性的處理方式,衝突當然是一發不可收拾。

吳秀敏(2004)指出許多剛結婚的人,對婚姻抱著一種浪漫的想法,認為只要願意為愛情犧牲,極力配合對方的需要,婚姻就不會出現問題。願意自我犧牲的人,固然可以暫時避開衝突,但是長期的壓抑與退讓,不但自己會喪失自信,成為一個自己都討厭的人,也會使逃避衝突成為一種習慣,失去處理婚姻問題的能力。而不願意為婚姻做任何調整的人,雖然維持了自我的獨立與完整,卻也無法享受到婚姻中兩人互融互惠的快樂,過度的自我中心,也會使婚姻中的衝突惡化(利翠珊,1995a;引自吳秀敏,2004)。所以夫妻要有面對衝突的勇氣和智慧,尤其在新婚階段更是如此,就算面對家人關係和生活習慣的問題,也能運用上面的方法試圖突破。

 

第四章   如何促進婚姻中夫妻調適和溝通

「因愛而結合的婚姻關係為何不能維持長久?」許多人都在踏進了婚姻後才發現,不同環境成長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困難重重。夫妻之間相處最大的難題,不是只是維持一種靜止的相愛,太多的期望或幻滅,都會影響其真愛的。林淑伊與林明芳(2003)如何在變化的社會中,兩個各方面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依然使關係歷久彌新,愛情永存,唯有正確的婚姻觀,才能處進和諧的兩性關係。因此如何讓夫妻在不斷變遷的過程中穩定的成長,才是婚姻最大的挑戰與藝術。然而我們可以透過對婚姻的調適和溝通讓我們的婚姻更加穩固。

一、婚姻中的調適:

    決定婚姻調適的不是人的個性,而是兩性之間的配合,再好的性格如果沒有欣賞的配偶、也只是令人徒增無奈,如果夫妻間能做調適對婚姻關係的維持一定有幫助。

婚姻調適的意義是指一種動態持續的過程,夫妻雙方在婚姻生活中相互適應,扮演彼此認可的角色,並維持個人和環境的和諧,以維護身心平衡。而新婚階段的婚姻調適,更是婚姻生活是否良好發展的關鍵因素。

若在婚姻關係中,個人抱持失功能、非理性的關係信念,則對其婚姻調適會有負面的影響,阻礙了雙人關係的發展與維持(林亞寧,2003)。夫妻面對壓力的適應過程會影響壓力是否持續,如果適應不良會使壓力繼續發展或惡化,適應良好會使壓力的影響逐漸減弱。

總歸而言,我們可以發現婚姻調適是夫妻為照顧自己及照顧對方的需求,所做的改變,這種改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動態過程,以期望滿足個人在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的需求。

二、夫妻間的溝通

談到如何知道「他覺得什麼最重要」?你得開口問,就會發現答案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比如很多妻子覺得丈夫在意妻子是否聰明、漂亮、照顧家庭與孩子,但調查發現男士的答案居然是會撒嬌、溫柔體貼、會維護先生的尊嚴(李瑟,2002)。中國人「木訥近人」的道德描述與「盡在不言中」玄妙境界,使得人們不善於表達,尤其是內心中的話。也因此「猜心」常與真正的相去甚遠,南轅北轍的結果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尤其在價值多元,講求尊重的現代生活環境中,溝通便形成非常重要。

高淑清(2002)認為夫妻溝通本身應具備下列特點:(1)說出口便算數:夫妻溝通首重信守諾言;(2)無可迴避性:夫妻日夜相處,溝通成了不可或缺的經驗,因此坦誠相見才能避免冷戰;(3)互賴與雙向性:夫妻間彼此的對話與傾聽相互關係著婚姻的品質,因此休戚與共且互敬互諒;(4)溝通的訊息包含內容和關係要素:除了口語和非口語訊息內容外,夫妻溝通隱含要求與權力的關係,因此尊重關切達到兩情相悅;以及(5)彼此不斷適應的歷程:夫妻溝通與婚姻關係需要不斷的調適、了解與改變,因此別讓溝通管道阻塞。

溝通是婚姻關係的基石,因為溝通與親密關係層層相扣,密不可分(藍采風,1996)。因此我們會發現良好的溝通是促進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下列是我們必須避免的溝通惡習:

(一)溝通的平台拿來當取勝的角力場,為了贏而忘了溝通的目的

夫妻從爭吵到交惡,只為了壓過對方而不想怎麼解決問題。犯這種毛病的人,通常很執著於自己虛假的自尊,最後即使吵贏了還是輸,他們的婚姻關係沒有獲得改善,感情和智能沒有提升,生活的品質也一敗塗地。

(二)夫妻雙方採取相斥的態度:

亦即有一方習慣挑剔和輕視,有一方採取防衛和退縮。夫妻兩個人都偏好取勝,彼此互相批評、抨擊、賭氣,雖然容易大吵特吵,只要不會過惡,只作短暫爭執,婚姻受創並非嚴重。至於相斥則不然,它有兩種力量相互排斥,如何一直以冷漠關係對待婚姻,就很容易使婚姻破裂或毀損。

知道婚姻關係中常見的溝通不良的情況後,夫妻要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試以統整藍采風(1996)、林秀慧與莊璧光譯(2003)和林慧芬(2001)的觀點加以論述

(一)積極傾聽:專心聆聽是溝通的第一步,透過尊重另一伴發言,雙方才能了解對方的需求,之後也才能進行對問題的討論解決。

(二)盡量使用「我」為開頭的陳述:也就是說在溝通的場合裡面,我們不需要拐彎沒角,直接讓對方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不要玩弄「心理戰」,讓對方費盡心思做猜測。

(三)自我坦露:表達出自己深層內心的想法。自我表露能創造出相互信賴的環境,使得兩人都能受惠。

(四)給於「安全」的狀態:讓對方在發言時感受不到被威脅的安全氣氛是很必要的。這樣才能安心溝通,不會說出口是心非的話,做真正的溝通。

(五)具有幽默感的:做溝通時的氣氛不宜太過凝重,適度說出讓對方會心一笑的話語,也能解除心中的防衛,對於溝通的進行也會有幫助。

(六)每日讚賞:每天至少給配偶一個讚賞,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不容易做到,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身邊的人的努力,因此如果可以每天給對方一個讚美,相信可以幫助你關注對方個別的長處。

生長自不同環境的二個人,無論心靈如何契合,都難免會有衝突。與其說緣份是遇到一個能讓自己欣賞與被欣賞優點的人,倒不如說是緣份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願意包容與被包容缺點的人。

戀愛,或許是一個尋覓與配對的過程,但婚姻卻是一個學習與調適的過程。透過溝通的方式就可以使我們的婚姻關係趨向有共識,因此可以多替對方想想,讓兩人的腳步趨向一致性,共同經營美好的婚姻。只要方法用對,做「對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給的!」好婚姻,絕對是可預期的。

 

第六章  結語

許多人都認為「結婚第一年最難度過」,別人的祝福「永浴愛河」簡直令你窒息,因為你真想趁還沒孩子前分手算了。你常會覺得絕望、氣憤,甚至懷疑自己做錯決定,有時你覺得自己根本一點也不愛另一半。徐玉青(2002)研究也指出親密關係中的衝突具有引發個人對親密關係省思的作用,透過這樣的省思會促使個人做一些調整,這樣的調整可能是積極,也可能是消極的。

美國婚姻諮詢專家派洛特說,別氣餒,幾乎人人都如此,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可以過更真實的生活,更愛另一半(李瑟,2002)。但這個變化不是突然變成的,需要一些過程、一些方法。

因此當夫妻能清楚知道承諾和親密感的重要性之後,會去多替對方著想,信任與關懷對方,也因此才能產生同理心,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培養他們的默契,使用溝通來處理問題,在互動中互相扶持了解,彼此包容。如此做下去之後,雖然夫妻兩人不可能任何地方都配合的剛剛好,但我相信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融合成一體,能夠締結同心,就如同我的標題所言的,婚姻它不是童話故事,那麼虛幻無實,而是在真實世界中,夫妻能齊力克服困境,真誠對待對方,同化成一體的美麗故事。

 

參考書目

李瑟(2002)。蜜月旅行回來後 愛要怎麼說。康健雜誌,46

吳秀敏(2004)。小家庭新婚妻子角色轉換之心路歷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心芝(2003)。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如萍(2001)。家庭的建立。載自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編著,家庭概論(頁98-119)。台北:空大。

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伊、林明芳(2003)。如何維持穩定成長的婚姻關係。

林秀慧與莊璧光(譯)(2003)。大衛.歐森、愛彌.歐森著。共創活力的婚姻—親密關係的十大指標。台北:財團法人愛家文化。

林慧芬(2001)。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調適。載於王以仁、李育奇、林慧芬、洪雅真、連慧君、潘婉茹著。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頁89-120)。台北:心理。

徐玉青(2002)。訂婚情侶衝突因應、調適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倫文,未出版。

許芳菊(2003)。吵個好架 婚姻更甜蜜。康健雜誌,5120050815日,取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content/051/051158.asp

張思嘉(2001)。新婚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1691-133

陳惠雯(2000)。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諶悠文(譯)(2000)。Gottma, J. M. & Silyer, N. 著。恩愛過一生。台北:天下文化。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