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期之探討

林美伶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Duvall將家庭發展的過程分為兩個主要時期:擴張期及收縮期。此二時期又分為八個階段,其中第六階段發射期約11年,第七階段空巢到退休約11年,第八階段老年夫妻約1015年(黃迺毓,1988)。行政院主計處2003年統計,台灣人平均壽命76歲,從空巢期到晚年有20幾年的時間,約佔人生的三分之一。

中國古代以農立國,家中人丁旺盛,即使兒女長成後,仍與父母共同生活,對於年老的父母而言,沒有所謂的「空巢期」。但現代社會,以核心家庭居多,因此如何面對空巢期過優質的生活,為現代人之一大課題。

 

貳、空巢期的探討

家庭生命週期中的空巢期約在中年時期,在此時期,父母除須面臨身體的逐漸老化外,也須面對子女長成並離家親子關係的轉變。夫妻要在此時重新評估現有的生活結構、處理子女離家的寂寞、幫助配偶調適父母角色之喪失,並順利的完成此階段的發展任務,建構更好的生活模式,才能知足而快樂的迎接老年期的到來。

本文就空巢期的定義、中年期的發展、父母角色的轉變、親子關係及空巢期父母的生活適應加以探討。

一、空巢期的定義

在成人生命週期中,當孩子長大且不住在家裡的階段,被稱之為『空巢期』(Harkins, 1970Junge & Maya, 1985)或『後父母時期』(Postparental Period)(Borland, 1982)。黃心郁(1998)將空巢期定義為子女因求學、服役、結婚等全部離家,家中只剩父母兩人單獨居住的階段。

空巢期從何時開始,根據研究約分為兩類:一為研究者所界定的客觀定義,一為被研究者所認定的主觀定義。客觀定義方面,Harkins1978)認為所謂孩子離家即是空巢期的開始。Cooper Gutmann1987)在研究中定義空巢期為:孩子都已19歲以上,不與父母同住,能負擔自己部分的經濟或經濟已完全獨立。主觀定義方面,Black Hill1984)研究發現女性對空巢期的感受是非常主觀的。有些人認為最小的孩子上幼稚園時,就已感受到強烈衝擊;有些人認為最大的孩子上大學時,有些認為最小的孩子上大學時才經歷那種感覺;另外也有人是在孩子大學畢業搬離家後,才感覺空巢期的來臨(引自黃心郁,1998)。

Duvall1977)提出的家庭生命週期有八個階段,其中第六階段為發射中心期,孩子陸續離開家庭。第七階段為中年危機期,由空巢期到退休。此時期父母接受子女長大、獨立、離家的事實,與孩子發展為成人對成人的關係;夫妻重新過兩人的生活,重新審視、定義婚姻對二人的意義,需要開始適應角色的轉變及家人互動的改變。

雖然子女長大且離家獨立,親子雙方的角色與地位產生改變,但親子間的情感及溝通仍不間斷且終其一生。種種的改變可能引起衝突、適應及情緒調適上的問題,父母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否則容易產生家庭危機(黃迺毓,2001)。面臨子女的離家,心理尚未做好準備而無法調適的父母,很可能因而產生悲傷、沮喪、焦慮等適應不良的現象,即所謂的『空巢期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

Borland(引自Raup Myers, 1989)認為空巢期症候群是父母適應不良的現象,特別是母親會經驗到悲傷、煩躁、不安、沮喪,角色失落是其最主要的因素。Raup Myers1989)則認為女性能否適應社會生活及個人適應問題才是空巢期症候群的原因。

二、中年期的發展

Duvall所提空巢期家庭任務的發展,由發射中心的家庭到中年期的家庭,各階段有應完成的任務。中年期家庭的發展任務如:與子女維持開放式的溝通、與自己的配偶關係更密切、再次肯定生活的價值並了解其真正的意義。Peck1955)提出中年時期,人們因著豐富的人生經驗而產生智慧,能適時運用智慧適應生活問題,而發展兩性化特質,並能轉化自己的情緒,尋求生命的意義,讓人生更加成熟圓融。Jung1953)也認為在中年轉換期,兩性的性別角色特質會有所改變,藉以平衡人格,女性變得更堅定,男性變得能做情緒表達;中年的人變得更為內在導向並專注於內在世界,他們會放棄年輕時的自我意像,採取一種更合適的生活型態。此階段的中年父母需面臨著角色轉換的問題、學習兩性角色以取得內在人格的平衡,才能獲得良好的適應。

三、角色轉變

Borland認為角色失落是空巢期症候群的重要因素(引自Raup & Myers, 1989),父母是否能對自己的角色做適度的轉換,是為一關鍵因素。以下就男性與女性的角度來看,其所扮演的父母角色可能會形成的轉換問題。

(一)男性的角色

傳統男性角色被認為是有幹勁、具競爭力、不易動感情、強壯頑固、作威作福的(Bardwick & Douvan, 1971; Brannon, 1976; Chafetz, 1974; Cicone & Ruble, 1978; Lewis, 1978)。但當男性邁入中年,必須面對生理出現老化現象、職業生涯進入瓶頸、子女獨立離家、妻子自信的不斷成長及雙親邁入老年期的依賴(Burr, 1974),受到內在、外在因素的影響,對於傳統男性的角色及個人特性的改變,都會帶給中年人不安的焦慮感,這些對於他們角色轉變是有壓力的。

隨著家庭系統的改變,男性必須對自身的角色做調整。在家庭中,男性一向被賦予工具性角色,需要養家活口,也因此經常將所有的時間與精力貢獻在工作及社交上,造成與家人的情感疏離。研究指出,父親於空巢期階段可能會懊惱過去沒有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也因男性對家庭事物較少感情的涉入,所以當面臨壓力時,原本的男性特質對他們的情感及健康產生有害的影響,使得中年時期可能面臨的危機難以解決(Cohen,1979

(二)女性的角色

傳統上,女性以家庭為中心,認同妻子和母親兩大角色,其中母職是女性主要的角色認同並能從中獲得滿足與快樂。RaupMyers1989)提到在面臨空巢期的到來,女性的母親角色如果沒有其他角色替代或其他生活議題,空巢期只是比預期來得早或晚而已。當面對空巢期時,主要扮演的角色失落,自我概念逐漸消失,容易產生角色認同危機(黃心郁,1998)。

Slive1986)提出「未完成的自我認同」(Unfinished Identity)可解釋中年女性在此階段所面對的重要課題(引自黃心郁,1998)。此時中年女性解決青少年期未完成的任務,並建立堅實的自我認同。Droege研究指出,婦女在三十歲後期,開始以家庭以外的架構來認定自己。Westkott(引自黃心郁,1998)亦指出女人一旦自我認同建立,信心自然展開,並重新檢視過去,建立未來生活時機。女性此時即可平衡工具性與情感性角色,發展成就取向的自我意識。

雖然母職是女性認同的主要角色,但擔任母職同時也負荷過重的無力感、沮喪等負面心理感受,因此,脫離母職除了釋除負面感受外,同時也重新審視自我。自我角色認同的失落,一方面使女性面臨自我價值喪失的空虛感;但另一方面也是女性尋求自我的新契機(黃心郁,1998)。

四、親子關係

(一)、成年親子關係的內涵

子女長成離家的階段,父母除恢復夫妻兩人的家庭生活外,親子關係也需作調整,對長成的子女須以成人對成人的關係做互動與對待。以家庭發展的角度而言,親子關係是一種持續進展的關係,除了隨著子女年齡的增加,關係內涵會有所改變外,更會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

不同,使得彼此的關係出現變化。從理論架構而言,依附理論(attachment)可以用來解釋父母與子女間一輩子的影響與關聯,孩子對

父母的依附行為不會結束,它是終其一生以稍作修正的形式持續著(張耐,2003)。Cicirelli(引自吳嘉瑜,2004)指出幼年期的依附行

為僅是力求與依附對象親近,但成年期的依附行為則發展成「關注」與「維護」依附對象,因此成年期的依附特色是為跨越時空與父母接觸、互動以維持心理上的親近以及定期的與父母相聚以建立身體上的接近與接觸。張耐(2003)亦指出成年期的依附行為會以更語文(verbal

的方式表達,如探望、拜訪、電話或通信。

(二)、成年子女與父母親之親子關係

孩子在追求獨立的情況下,生活重心會轉移,父母對其影響也會漸弱。兩代相處因生活方式不同、思想行為有別,親子在相處上就會產生困擾,彼此必須學會相互忍讓、妥協,重新調整溝通模式,以避免衝突的發生。若子女願意向父母親分享離家後的經驗,而在需要時也願意向父母親尋求關懷與支持,將有助於彼此的關係(陳斐虹,1996)。以下就成年期的親子關係做探討:

1、父子關係

雖然中國傳統以父子軸為主,但從互動、情感的層面而言,父子軸不一定是最親密的關係(楊國樞,1997)。傳統父權文化塑造下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中老年父親的認知基模內,雖然身處傳統與現代的過度期,父親在家中的地位與權力並未受多大的影響。因此,不論是溝通、衝突或親密關係的建立,父子間的互動仍不脫以父親價值信念為主導的權力運作(陳安琪,2003)。胡幼慧(1995)研究發現父子關係並非親密感情關係而是權威關係,父親與成人兒子的互動呈現相當的趨避關係,甚至有某種程度的敵意。Green Boxer指出父親認為促發兒子獨立、確保兒子未來在社會和經濟上的基礎是他的責任,且會提供各方面的意見,但兒子對父親的見解往往解釋為批評、強制,常有欲脫離家庭而保持距離的現象(引自吳嘉瑜,2004)。父子關係因受時空脈絡的影響而產生價值信念的差異,但隨著教育學識的提升、自我覺察與省思,逐漸發展成相互尊重的狀態,父子間的緊張關係就會獲得改善(陳安琪,2003

2、父女關係 

比起兒子,父女關係較為輕鬆。對於女兒,父親較少批評且較能原諒女兒的錯誤。Belenky認為女兒覺得父女關係是分開、獨特,彼此間存在著距離感和差異(引自吳嘉瑜,2004)。Nydegger Mitteness研究指出女兒會感到與父親不親,父親則會覺得難以了解女兒甚至不知如何與之互動,但隨著年齡的成長,彼此間會相互情感支持,父女間的關係就會有所改善(引自吳嘉瑜,2004

3、母子關係

胡幼慧(1995)指出傳統中國家庭將母子關係界定為親密性的感情連結。Chao(引自吳嘉瑜,2004)也認為母子關係常是父子關係的潤滑劑,充滿熱情、關愛與溫暖。但在兒子有交往對象或婚後,母子的情感關係會感受到威脅,若兒子偏向夫妻關係則往往會促發母親的悲傷。

4、母女關係

Nydegger Mitteness研究指出,成人的母女關係是相互依存酬賞和親近的(引自吳嘉瑜,2004)。但若以角色負擔的角度,夾在工作、自己家庭與媽媽間,女兒則會覺得是負向、要求及困難的壓力關係。王舒芸(1996)認為若母女連結深,會隨著親密關係的增加,而伴隨著緊張與衝突。母親企圖主導女兒生活時,女兒會覺得受到母親干預而陷入掙扎之中;當女兒有協助與建議的需求時,母親因與自己晚年的時間規劃衝突時,則會感覺到失去自主(引自吳嘉瑜,2004

成年期的親子關係,隨著年齡及家庭生命週期的轉變而產生變化,年輕的子代為尋得獨立與親代保持距離或分離,因而形成兩代間的衝突與矛盾。隨著子代對親代處境的同理,關係終會獲得改善。(吳嘉瑜,2004

(三)、和成年子女的矛盾情感

Osborne Fincha指出,子女隨著年齡的成長,追求獨立自主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極欲擺脫父母的掌控,使得親子間關係的發展潛藏著衝突危機(引自葉光輝,1996)。通常親子雙方透過相互操縱、衝突、協調等方式進行互動,因此家庭社會化的過程中,親子間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葉光輝,1996)。所以,在此一階段父母和成年子女間的親子關係,可能會形成矛盾情感。

Pillemer Suitor指出矛盾情感是規範及對等規範(矛盾、對立)所組成的,因孩子可以獨立生活而產生兩代之間矛盾情感的衝突(引自黃千慈,2004,而親子間的分離可能成為衝突和矛盾感的來源。

LuescherPillemer(引自吳嘉瑜,2002)指出在晚年期的親子關係中容易形成依賴與自主的矛盾。此種矛盾出現在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對偶狀態,矛盾經驗來自父母與成年子女皆渴望從對方獲得幫助、支持與養護,但又想在親子關係中擁有自由空間所產生的衝突。一方面想在心理及經濟上獲得自主,但又無法擺脫代間的依賴。在中國人重視孝道的社會文化下,當個人的價值觀與家庭規範形成衝突時,則內心就會產生矛盾。根據CohlerGrunebaumGeorge研究指出,當家庭中連結關係極強時如多方依賴代間協助、互動頻繁,特別容易產生負向的經驗,如對關係失望、嚴重的衝突等(引自吳嘉瑜,2002)。

當子女邁入成人期,正向外尋求獨立自主,必須同時兼顧自己的事務與家庭時,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便易於產生矛盾情感。

五、空巢期父母的生活適應

(一)、生活適應的定義

Arkoff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個體不斷的尋求自身需求的滿足,同時也承受來自環境中的壓力,個體與環境皆不斷的改變,持續不斷的適應以達雙方和諧一致的狀態(引自楊錦登,1999)。因此,生活適應是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事物的反應,一方面能改變自己內部心理的狀態,另一方面能改變外在環境以維持和諧平衡的交互作用。

張春興(1989)於心理學辭典對適應下一定義認為,適應是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反應。劉志文(1999)提出,就動態觀點而言,適應是指個人為了滿足生理、心理、社會的基本需求,朝向自我實現的歷程;就靜態觀點,適應是個人需求在環境中得到滿足的狀態。王以仁(1992)也指出生活適應有四項特性:(1)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互動(2)適應是一種雙向的歷程(3)適應的本質是動態的(4)適應是對生活具有控制力(引自黃千慈,2004)。

(二)、良好生活適應的指標

良好的生活適應是指個體對生活的改變,經不斷的調適而達到和諧一致的狀態。楊錦登(1999)亦認為生活適應良好是個人對環境周遭的人、事、物及及個人在心理、情緒的行為,皆能處在良好的狀態中,並能增進自我能力、滿足感與自我實現,達成個人與環境間和諧的關係。

Arkoff提出生活適應指標:1、快樂與和諧2、自我關心3、個人成長、成熟及統整4、現實環境的適應。(1)快樂與和諧指個人對生存的情境有幸福、快樂滿足的感覺並與環境維持均衡的關係;(2)自我關心指個人能自我了解、自我認同、自我接納、自我開放及自尊自重;(3)個人成長、成熟及統整指個人能發揮潛能並實現某一發展階段的目標,人格與行為亦能維持一致性;(4)現實環境的適應指個人具有正確知覺外界的能力,能有效地參與週遭世界並於其中獲得自由快樂,以達到社會的期望(引自陳姿秀,1996)。

楊錦登(1999)歸納學者的論點亦提出,一個生活適應良好的人具有統整的人格、能適當的表達情感、有高度的工作效率、自尊自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身心發展成熟且能展望未來。Roger亦認為一個人若能自我悅納、以開放的角度看待所有事件,並將生活視為一種連續蛻變的歷程,隨著經驗而移轉,則個人能獲得充分的發展且個人的功能也可充分發揮,就是最佳的適應狀態(引自楊錦登,1999)。

(三)、生活適應的內涵

    生活適應涵蓋的範圍包括個人生理、心理層面,及與個人有關的生活環境。楊茹憶(1996)歸納生活適應的面向,包含了家庭、

校、職業、婚姻、人際、社群與個人生活方面等(引自黃心郁,1998)。生活適應的內涵因對象的不同,內涵也不盡相同,中老年人的生活應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及「社會適應」(黃千慈,2004)。

1、個人適應

個人適應分成生理與心理適應兩方面加以探討。生理適應方面,除須面對隨著年齡增長而生理逐漸老化、感官功能衰退及外表的改變,更面臨到更年期的到來,生理反應變慢,健康上也出現問題;而心理適應包括個人的自我觀念、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以確定自我目的與價值,進而達到自我統整(余啟名,1994)。

心理適應良好者:1、凡事仰仗自己、不依賴他人且對自己的行為負責;2、有個人價值意識(sense of personal worth),對自己將來的成功深具信心;3、擁有個人自由意識(sense of personal freedom);4、能與家庭及他人保持熱誠關係。 

心理適應不良者則1、會有退縮傾向(freedom from withdrawing tendencies)敏感、孤獨、自我關切;2、會有神經症狀(freedom from nervoussymptoms)如出現缺乏食慾、無法入睡等症狀(余啟名,1994)。楊錦登(1999)歸納學者論點亦指出,適應不良者會出現缺乏安全感、長期情緒困擾、過度自我防衛、退縮等傾向。

2、家庭適應         

青少年離家常被視為是家庭適應最困難的時候(陳斐虹,1996),家庭的生活方式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對於這種變化女性比男性更難以適應,因為女性的生活重心幾乎是以家庭為主。在夫妻感情方面,黃心郁(1998)研究指出,夫妻感情原本就好的,在孩子離家後更能培養感情;但原本感情欠佳者,仍然沒有改變。

對於家庭適應,吳新華(1996)研究指出,家庭適應良好者1、對家庭懷有濃厚的歸屬感,並能與其他成員凝聚成一個生命共同體;2、能與家人建立互信、互助、互惠、和諧溫馨的關係;3、能圓滿解決家庭衝突,使家庭功能充分發揮;4、能在家中自在適切地生活與發展並能提高自我的成就感與價值感。

3、社會適應

在孩子長大以後,家庭外的社交活動會成為排遣寂寞的替代品。黃心郁(1998)研究指出,孩子在家時母親多半以孩子的活動為主,休閒的參與受限於種種阻礙,當孩子離家,則會參加休閒活動包含休閒、社會參與及學習。黃慧齡(2004)研究亦指出,空巢期的婦女較孩子尚未離家時,休閒活動的參與時間、頻率有增加的情形,生活也較為輕鬆。

社會適應是以社會安全感為中心,維持人、我之間的和諧關係。適應良好者的特質為1、符合社會標準(social standard):能認識適當社會標準、尊重他人的權利、配合團體的需求;2、具有社會技巧(social skills):善於與人相處;3、良好的家庭關係:與家中每位成員接觸時皆具有安全感和自尊;4、良好的社區關係(community relations):能和鄰居相處愉快,對法律和規章都能尊重(余啟名,1994)。社會適應不良者則會有反社會傾向(antisocial tendencies),動輒與人爭吵、以損害他人或以不正當的方法來滿足自己。

對於空巢期父母而言,家庭關係與社區關係為社會適應的主要面向,經由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向外擴展人際關係,以達到良好的社會適應。

因此,空巢期的父母除了須面對生理、心理方面的適應問題;也需做好家庭生活調適;並能與社會外界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如此才能愉快地度過此一階段的生活。

 

參、結論

空巢期是為人父母者必經的階段,要接受子女離家獨立的事實,也須面對自己身體的老化,但除了被動的接受這些改變事實外,更應注重養生、主動的規劃生活,維持夫妻與親子良好的關係積極的調適與適應。

1.維持最佳的健康狀態:子女離家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關注自己的身體,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維持生理及心理健康。

2.肯定自我、建立生活目標:肯定自我價值,並將生活重心由子女移回到自己身上,重新安排生活、休閒活動尋找生活樂趣。

3.社會參與與學習:維持原有社交圈並加以擴大,增加自己的人際支持網絡。

4.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在子女離家,重新回復到夫妻關係後,可以重新培養夫妻間更深更親密的感情,應多做口語溝通、培養共同興趣,

珍惜彼此、相互扶持。

5.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互動與溝通,有助於空巢期父母的生活適應。

6.當子女長大成人,離家獨立有自己的生活時,父母須坦然面對,為自己及家庭再造青春活力,讓兒女安心離家。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李靜怡(2004)。彰化縣空巢期國小男性教師A型人格、中年危機生活事件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學院家 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嘉瑜(2002)。代間矛盾經驗之分析:成年子女婚後與父母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彰化。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217 20-24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彰化。

陳姿秀(1996)。母親就業與否及其相關因素對子女之學業成就、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台北。

陳安琪(2003)。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

陳斐虹(1996)。大學生離家經驗及其與父母依附關係改變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彰化。

張耐(2003)。永恆的羽翼-父母與成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師友,43645-48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黃慧齡(2004)。空巢期婦女休閒行為轉變因素之城鄉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中。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迺毓(2001)。家庭概論。台北:空大。

黃心郁(1998)。中年女性空巢期的生活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千慈(2004)。空巢期父母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楊錦登(1999)。生活適應之探討。國教輔導,392),45-53

葉光輝(1996)。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65-114

 

二、英文部分

Cohen, J. F.1979. Male roles in mid-lif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84,  465-472.

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1995.成人發展(黃慧真譯著)。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78)。

Krause, A. M., Haverkamp, B. E.1996. Attachment in adult child-older parent relationshipsResearch,theory,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 752, 83-93.  

Raup, J. L., Myers, J. E.1989. The empty nest syndromeMyth or real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82, 180-184.

Ward, R. A., Spitze G.1998. Sandwiched MarriagesThe Implications of Child and Parent Relation for Marital Quality in Midlife. Social Forces, 772, 647-66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