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網路學習成效因素之探討
葉彥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研究所
壹、前言
網網際網路的普遍,使得學生可以在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下學習;當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透過網路來進行時,學生的學習行為可以在不被干擾或較無壓力的情況下,利用網路留有完整的紀錄。教師可針對這些紀錄,輔以其他資料來源與結果,獲得學生的學習模式與學習狀況有個全面性的了解(孫春在、朱俊豪和徐愛蒂,1998)。因此,有一個良好的網路學習環境,才能滿足現今教育環境下教學與學習的需求。良好的網路學習環境必須兼顧教室與教材的安排,考慮環境的構成要素,同時考量會影響學習效果之學習特性,才能提供教師與學生適當的情境。
學者對教學者經營一個理想的網路學習環境,有幾項建議。他們認為應該建構一個安全並有社群感的學習環境,藉由媒體本身無窮的潛能來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能力。同時,必須讓讓學生有選擇的機會,促發學生學習而非直接口述告知學習內容。另外,教師可採取公開及私人的回饋、電子郵件學徒制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學習,並且採用不同電子寫作、反思及其他教育性的活動,以誘發學生對網路之探險精神以發展課程內容。
然而,當教學者在建構合宜的網路學習環境時,仍須考慮到其他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根據這些因素來作適當的調整,才得以彰顯其效益。
貳、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
一、教材設計
透過網路來進行教學,教材的內容是關鍵因素,教材的設計必須能夠考慮學習者的需要和差異,因此課程內容必須能夠提供多元而豐富的教材,才能適合各種程度的學生;此外,當學生對教材有疑問時,也必須能提供給學生適時的回應。因此,網路學習之教材方面,教師必須善加利用教材製作輔助工具,以豐富網路教材的內容(石岳峻和陳年興;2000)。
教材設計除了考慮學生本身之因素,兼顧教材在網路呈現時的特性,包含:介面設計的一般性原則、版面、文字、色彩及聲音等等幾方面。所謂一般性原則,指的是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規劃與分析,例如垂直層次與水平層次連結的規劃,以及在製作過程中的測試與修正。而版面則需考慮包含文字、靜態圖片、動態影像、按鈕圖示、符號、色彩聲音等知覺因素,在設計上考量其平衡性、規律性與程序性。文字的使用除了注意適當的字體、大小、行距、排版之外,用語陳述上需考量具有正向價值、簡單明瞭、避免錯字,標題凸顯等原則。另外,適當的色彩運用可以營造教材主題氣氛,達到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之功效;加上適量的聲音介面,以發揮引導、提供適當回饋、加強學習效果以及減輕等候焦慮之效果。
二、課程互動策略
教師在準備網路教學的課程時,需考慮學生互動時的反應。Moore(1989)認為在學習活動中,師生的互動可分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等三種型式。而學者認為要促進這三種互動以增進學習則必須認為注意四點原則:(1)教導合作的技巧與方法-提供範例,並讓組員間先有合作解決問題的練習機會;(2)建立個人績效與責任,並建立成員間績極相互依賴的關係;(3)訂定合作的時效-明定並提醒各階段工作的預期成果與完成時間,及規定並提示討論、作業與訊息的回應時間;(4)提供促進者-除了老師適時的督導外,較適合選主動積極者為組長。
而教師則可以透過一些策略來促進學習互動。包括硬性規定同學每星期上網發言的次數,或者紀錄學生參與次數。對某些未解的問題,指定由互動次數少的同學回答;或是對參與度不一的學生給予稱讚或鼓勵。另外,亦可輪流抽問學生的自學進度,並且公開呈現每組團隊工作進度的評估,藉由群組合作學習,以電腦自動分組方式,來改善現今遠距教學同儕間互動不足的問題(區國良,1996;李青蓉,1988、2000;Davie, 1989; Lee & Chen,2000;
McCreary & Van Duren, 1987)。
三、學生管理方面
透過適當的學員管理機制(例如:學生名單的公佈、學習計劃的訂定、測驗成績統計與查詢暨公佈、作業展示與評分、各種網路行為的統計與排行),教學者可以掌握不同學生背景在網路學習之情況。
四、學生之資訊素養
由於網路學習是透過電腦設備上網學習,因此電腦的使用便利性以及學生之電腦素養與能力,是影響網路學習的重要因素(林甘敏和陳年興,2001)。學生本身之素質問題,也可能影響網路學習成效。包括學生本身的性格、工作或家庭因素、學習特質等。
五、系統與網路品質
教育部電算中心公佈之「專科以上學校開辦遠距教學作業要點」中註明網路教學之規格必須是由教師、助教、同學整體所達成之教學體系為範圍,而非僅止於教學系統軟體所達成之功能。該規格將網路教學定義為:教師之教學活動包含上課、討論、與其他學習活動不需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達成而言。並且詳細規範各項教學功能的實施方法。
系統品質優劣可從下列幾點討論(林甘敏和陳年興,2001):
(一)
系統的使用操作多而繁-學員需要詳細操作指引。
(二)
增加即時討論的工具-中途插入也可了解加入討論。
(三)
討論版的管理問題-未針對議題作分類。
(四)
相關配套軟體多而繁-需再自行安裝Media Master、Cool
Editor等軟體。
「網路上網的品質」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網路塞車、很難連結」及「網路斷線」更是對學生網路學習最主要的影響。影響網路教學的網路品質因素則可從以下幾點討論(洪明洲,
(一)網路塞車、很難連結。
(二)網路資料連結。
(三)網
(四)網路斷線。
(五)網路的動態圖形•
(六)網路上的成績揭露。
(七)網路的版面設計。
參、結語
由於網路學習具有一些特點,例如可以多媒體呈現方式,其內容包羅萬象,諸如圖片、聲音、影片,甚至可以Java、ActiveX 與多媒體製作軟體做出線上動畫,且有超文字與超媒體的功能使教材能夠透過超連結,將相關資源有組織、有系統的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學習資源中心,其網路通訊能力,可作為遠距教學的應用(Ibrahim, 1995);因此,使得網路此一媒體能促進學習的學習成效。然而,網路學習仍有一些限制(例如:不易學習、不具可攜性、不易更新與維護…等),使得其成效打折扣。透過對影響因素之探討,教學者能加以修正,做妥善的教學安排,打造迎合時代潮流與學習者需求之網路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陳年興、石岳峻(2000)。新世紀教學架構與教學設計。http://power2.nsysu.edu.tw/paper/NewMillennium.doc。
洪明洲(1999b)。網路教學。台北:華彩圖書出版公司。
洪明洲(
孫春在、朱俊豪、徐愛蒂 (1998)。超媒體教材建構研究。資訊與教育,67,13-25。
石岳峻、陳年興(2000)。建構式網路教學系統之設計準則,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
李青蓉(1988)。淺談空大網路面授-自學結合合作學習的新契機。隔空教育論叢,10,169-188。
李青蓉(2000)。建立成人網路學習者之網路學習模式。非同步網路教學課程中心建置計劃研討會,1-8。
林甘敏、陳年興(2001)。網路大學學習問題探討。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論文集。
洪明洲(1999)。運用網路在企業內學習-邁向「學習型組織」。台大管理論壇,http://140.112.110.130/education/。
洪明洲(1999)。網路技術在企管個案教學與構建創造學習環境的應用。台大管理論壇,http://140.112.110.130/education/。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遠距教學系統化教材設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區國良(1996)。網路虛擬教室之討論與群體學習管理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西文部分
Devie,
L. (1989). ”Facilit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On-LineTutor,” In R. Mason and A. Kaye (Eds.), Mindweave:Communication, Computers,
and Distance Education, 74-85,
Ibrahim, B. & Franklin S. D. (1995). Advanced education uses of the
World-Wide-Web. Fourth Internet WWW Conference.
Lee, Y.
H. & Chen, N. S. (2000). Group Composition Methods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Web-Based Instructional Systems.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2000,
1535-1538.
McCreary, E. K. & Van Duren, J. (1987).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Conferencing.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16(2),
107-115.
Moore,
M. G. (1989). Effects of distance learning: 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