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s

俞錚蓉

南華大學出版所

 

一、虛擬組織定義

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s)是具有「高度彈性的企業組織生產系統,產品與服務不受時間、空間與種類的限制…能瞬間訂製並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其基本特色是:生產及運輸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費時短、同時多地點、提供多樣性的選擇。針對虛擬組織的管理問題來說-雖然可以提升企業的運作速度和增加企業競爭力,但是在管理上也帶來許多衝擊。管理者任務的改變可能是組織轉變成虛擬組織時最困難的部份。如果組織協調者溝通協調的能力不足,就沒辦法做到虛擬組織資源整合共享、工作最佳分配的目標。另外,管理者必須在促使整體組織績效進步的前提下,來考慮虛擬組織中各「分子組織」的工作分配和員工績效考察。這對管理者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傳統組織的權力來自階級和掌握資訊,虛擬組織則以任務結合,靠的是成員的專業能力,而不是階級。由於資訊透明流通,也不須透過階級傳遞,所以中階主管將會慢慢消失。虛擬組織中的管理者必須具備非常良好的協調能力。虛擬組織中成員可能來自不同公司,各自負責產品從訂單到配送過程的一部份。只要有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就會嚴重影響之後各成員的生產進度,甚至發生生產中斷的後果。協調者不但要作組織內協調,還要作組織和其他合作夥伴組織間的工作協調溝通虛擬組織中各管理者不像傳統管理者直接管理員工執行任務,而是必須作更多的組織間協調和磋商。與傳統工廠組織不同的是,虛擬組織更依賴資訊科技來處理種類繁瑣的資訊,並需要隨時更新各式的組織技巧與關鍵生產技術。此外,隨著網路科技的廣泛運用,傳統上下從屬的官僚科層組織,也將演變成四方連結的資訊網絡組織。可預期的是:一場新的管理、控制權革命將席捲各個產業。

 

二、虛擬組織的特性

藉由整合式資訊科技在管理的策略運用,以新的觀點、思考方法重新檢視組織管理哲學(如人性化管理、互信、授權、資源共享、風險承擔),依此哲學隨時對組織結構與管理策略進行創發性的重組,並建立彈性地因應組織環境變化的機制,包括彈性上班制、建立電子通訊協調機制、建立以目的功能為導向的團隊、建立跨時空與組織的動態性聯盟。

 

三、虛擬組織的特性及內涵

特性

虛擬組織的內涵

使

 

利用資訊科技的網路連結,員工可以在家上班,也可以透過此電子通訊技術,有效聯繫供應商和顧客。

運用通訊技術與電腦的整合,可形成一個合作式網路來集合數以千萬的成員。

不再將所有員工集合在一起工作,可藉由電子通訊進行溝通協調,不需要再面對面對面溝通。

研發管理也可以透過資訊科技在分散環境下完成的組織

型態。

比傳統組織更需要安全謹慎的通訊技術。

依存於資訊硬體建設,如IntranetNII 等。

調

因應顧客喜好的產品,不同組織的成員必須跨越時空界線,快速地組成一個虛擬公司以生產該產品。

由許多公司共同組成的暫時性團隊,為了快速地反映市場需要而組成。

是一個暫時性的工作團隊,因某特定任務而結合,但原先各個組織的架構卻沒有改變。

是一種新興的組織型態,依賴和其他組織的合作關係,跨越時空的限制且具有彈性。

新團隊需要信賴才能起步;信賴是團隊進行艱難工作時的全效潤滑劑;團隊結束時,來自組織環境的信賴(或缺乏信賴)將會繼續在組織內傳頌。

虛擬組織為維持其效率,所呈現的形態勢一種短期的團隊,團隊中的互信更顯重要。

成員的附加價值在於知識分享(Knowledge Sharing),若組織成員沒有進行知識分享,將會限制組織的發展。

虛擬組織如果要成功,必將依賴於倫理道德。

將非專業的工作外包出去,只專注在本身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力,快速地反應市場需求的組織。

將一群優秀人才集合起來,在短時間內進行創新的團隊。

組織內部不斷更新以符合潮流,組織成員要能自我反省,適時反應組織現況。

必須懂得整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能力以進行創新,以及提早獲知有用的市場資訊。

 

四、虛擬組織對企業員工之衝擊  

()改善員工的訓練障礙。

()永久性工作轉為任務導向工作。

()員工的聘任方式,由以往的終身雇用制改採約聘或臨時專案人員。

()傳統的職業生涯轉變成主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資方與勞方的關係由現在的對立轉為互相依賴。

()勞動人口愈來愈少,但獲得的禮遇卻更高。

()將產生新的疏離感。

 

五、成功虛擬組織成員所需具備的條件

()開放與自發性溝通。

()信任與被信任 。

()情緒智能。

()創業精神及風險承擔。

()術業專精。

 

六、成功的虛擬組織

()多角化經營。

()公司的幹部與員工擁有部分股票權。

()競爭及合作。

()溝通與協調。

()共益師。

 

七、小結

微觀層面的管理技巧固然重要,但鉅觀的社會影響更是深遠。從組織意象的觀點切入,把虛擬組織當成「虛擬企業」或是「虛擬團隊」來看待,著實有其學術上的重要貢獻,然即便提倡是「虛擬團隊」的LipnackStamps也重視社會資本的價值,亦即「個人或組織間,活動者的關係結構」。國際知名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誠信》一書就大力強調社會與文化資本的重要性,他認為:「社會成員互助合作的能力必須依靠他們先前的習慣、傳統與規範,而這些就是市場結構的主要骨幹」,因此「市場經濟的成功根源是先前的社會資本,如果社會資本充沛,則市場與民主政治都能迅速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才能扮演社交性的來源,進而強化民主政治制度」。台灣儘管在有形的資本上是無法和西方的資本主義大國相較量,但卻有其豐富的無形社會資本存在,因而發展出長期以來獨特的生存之道—彈性生產與協力網絡經濟活動。未來假使配合良好的資訊科技設備,權衡文化與社會資本的重要性,必然能夠建立屬於台灣特有的「虛擬組織」與良好的「信任」關係。

 

 

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s

高振發

南華大學政策所

 

虛擬組織即藉助信息技術將分散的地理、人力與知識資源相連結,使資源得以高效利用的管理模式,由圍繞信息網絡、人力資源、外包資源及其智囊網的可替換模式組成。虛擬組織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一個由獨立企業組成的企業群體。組成虛擬組織的獨立企業稱為虛擬組織單位,組成虛擬組織的每一個獨立企業擁有各自的核心能力和資源,為了一個共同的市場機會,這些獨立的企業聯合起來,貢獻各自的核心能力和資源,相互合作,以謀求實現共同的市場目標,同時使虛擬組織整理價值最大化。

得益於現今的信息與通訊科技,虛擬組織克服了諸如時間與地理空間的限制,強調集中關注服務與產品,尤其是那些具有鮮明的信息與知識性特徵的產業。虛擬組織具有三個鮮明的特徵:人員分散、配置通訊與信息技術替代傳統的面對面交流方式,是從事效益增值行為的單一組織。

通過虛擬組織可以更加靈活的利用廣博的產業資源─自然資源,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資源,生產設備以及文化、歷史資源─且不受地域限制。虛擬組織所提供的彈性工作時間對人才具有絕對誘惑力,而交通擁擠、空氣污染、停車困難、加上人們家庭觀念的增強,使原有固定辦公地點的模式越來越不具優勢。此種情況下,員工遠距離通勤成為必然,虛擬組織的建立使辦公成本、泊車空間、商務旅行費用以及個人往返時間得以減少。

虛擬組織使人力資源管理簡單化,與傳統公司管理同樣,虛擬組織僱傭與解聘員工完全以專案實施為導向,需時則整合,反之則解散,簡單易行

        以往每天都要到辦公室上班,開會都要面對面的溝通討論,凡事都要親自操作的時代好像已經改變了,在現今虛擬組織的效益下,我們可能在家就可以上班,就可以開會,就可以工作,靠得就是一台電腦,這樣的趨勢也使我們省去了很多時間與麻煩,加上工作可以彈性運用,所以虛擬組織這樣的情形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會廣為機構、公司所採用,也使我們的工作型態有了截然不同的呈現。

 

 

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s

尤珮

南華大學政策所

   

對虛擬組織所下的定義為﹕「無固定形式的組織形態,可隨時因應環境需要而彈性組成一工作團隊,大量運用資訊科技溝通協調,組織成員有共同目標,工作結束即解散的組織。」

由定義可知虛擬組織具備以下的特點:

() 沒有固定形式,具彈性,可隨市場、環境需要而做適當調整。

() 應用資訊科技,幫助組織內外的溝通協調。

() 組織內部以及組織對外的溝通頻繁。

() 可能的表現方式﹕部份外包、合作加盟、雇用臨時人員等等。

針對虛擬組織的管理問題來說-雖然可以提升企業的運作速度和增加企業競爭力,但是在管理上也帶來許多衝擊。管理者任務的改變可能是組織轉變成虛擬組織時最困難的部份。如果組織協調者溝通協調的能力不足,就沒辦法做到虛擬組織資源整合共享、工作最佳分配的目標。另外,管理者必須在促使整體組織績效進步的前提下,來考慮虛擬組織中各「分子組織」的工作分配和員工績效考察。這對管理者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Strader, Lin &Shaw,1998]王志仁[1996]指出,傳統組織的權力來自階級和掌握資訊,虛擬組織則以任務結合,靠的是成員的專業能力,而不是階級。由於資訊透明流通,也不須透過階級傳遞,所以中階主管將會慢慢消失[Malone& Crowston, 1994]

虛擬組織中的管理者必須具備非常良好的協調能力。虛擬組織中成員可能來自不同公司,各自負責產品從訂單到配送過程的一部份。只要有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就會嚴重影響之後各成員的生產進度,甚至發生生產中斷的後果。協調者不但要作組織內協調,還要作組織和其他合作夥伴組織間的工作協調溝通。Strader, Lin&Shaw [1998]研究指出,虛擬組織中各管理者不像傳統管理者直接管理員工執行任務,而是必須作更多的組織間協調和磋商(interfirm negotiation)

 

 

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s

劉得臣

南華大學出版所

 

虛擬組織一詞是源自於過去所謂的居家就業計劃(Telecommuting PlanTP),與現在流行的蘇活族(Small Office/Home OfficeSOHO)的概念相似,只是其角色在企業的組織工作型態上有所轉變。企業組織虛擬化的第一步就是工作地點不再侷限於辦公室內,例如:中國生產力中心、IBM的「移動式辦公室」。這些工作人員不再固定隸屬為公司職員,而且可以依照任務或客戶需求而隨時組成團隊,迅速完成任務,當達成目標就逕自解散的形式。

虛擬組織的運作與概念大致上可分作十個特性:

1. 以客為尊:在產品生命週期中,顧客的需求列為最優先考量。

2. 動態性結合之商業流程:企業活動隨著產品做動態組合,以因應市場變化。不同的流程會由不同的虛擬團隊執行,而一個虛擬企業的成員可能同時參與多個不同虛擬團隊。

3. 專業性技術分工:在虛擬企業的組合中,各自參與企業皆擁有其獨佔優勢的核心技術,而所謂之核心技術是指企業所具備之專業性技術與能力,例如:會計事務所之核心能力是以會計業務、資訊公司之資訊硬體或軟體開發為其核心技術。

4. 分散式、跨時間、跨地域性合作形態:虛擬企業的成員可能分佈在世界各個角落,彼此之間透過適當的通訊設備來進行溝通。

5. 強調企業間溝通與協調:在虛擬企業專業分工下,意見的溝通與協調為產品設計與生產流程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

6. 企業間的資訊分享:在虛擬企業跨企業性的合作型態之下,企業間若要能夠完善的溝通與協調,則必須透過各個企業的活動、資源與資訊適當的分享才能達成。

7. 高自主性:各參與企業擁有高度自主權,其主要目標為完成其所參與之虛擬團隊所交付的任務,此外各參與企業也擁有各自的企業目標與願景。

8. 異質系統的資料整合與管理:虛擬企業的參與企業可能有其各自使用的系統,而在各家軟體系統資料結構不盡相同的情況下,如何能使同一筆資料為各參與成員所運用,就有賴於一套資料構整合與管理的系統。

9. 虛擬企業文化的溝通:在虛擬企業跨國的合作中,不同企業文化間的合作,必需能達成一定的共識,方能合作愉快。

10. 全球性的資源整合與管理:在虛擬企業發展至極致時,將是全球性的資源整合與管理,對於一項新產品能夠快速的找出最合適的虛擬團隊組合。

由於虛擬組織具有彈性的組織規範,組織內人員不必在固定或同一處所完成業務,所以成員間的聯繫,自然得靠電子通訊方式,如:電話、電子郵件、網路、或視訊會議技術等。所以企業虛擬化擁有以下幾個優勢:

1. 打破傳統組織層層限制,能結合多方人才實力,超越時空限制,共同完成企業目標。

2. 中小型企業在當受到資金與人力之限制下,節省公司成本,依照任務需求彈性擴張或縮編的工作族群,使其有機會發展出如大企業之經營規模與市場。

3. 將企業之非核心作業以委外組織或人員處理,節省公司內部管理負擔。

4. 專注於自有核心技術之發展,以強化企業本身之核心競爭力。

5. 利用網際網路與電子通訊取代傳統公文流程,加速決策及執行完成的時間,實現顧客對快速回應之需求。

所以簡單地說,企業組織虛擬化打破傳統分工、集權、與規模的限制,以快速回應為主要發展目標,強調核心為企業組織主體、非核心為彈性擴張與縮編的組織機制,藉由快速的網路通訊聯繫整體組織,創造競爭優勢

 

虛擬組織

江鳳凰

出版所

 

『虛擬』從字面上而言,意指某一種東西,實際上發生作用,可是表面上卻並不存在。從這一個字面意義之下,任何一種透過網際網路所建構的溝通網絡,都具備這種特質。一方面,這個通訊網路確實存在,另一方面你卻看不到他的存在。Claude, Karen, DanielDetmar1998)對虛擬組織所下的定義:一種新興的組織型態,依賴和其他組織的合作關係,跨越時空的限制且具有彈性。也有人說虛擬組織是由許多單位共同組成的專案團隊,為了快速地反映市場需要而組成。是一個暫時性的工作團隊,因某特定任務而結合,但原先各個組織的架構卻沒有改變,一旦任務結束即可解散。

利用網際網路所達成的虛擬化能有什麼好處呢?企業內部透過虛擬化內部的溝通網絡,可以加快意見的傳輸速度,同時也可以達到精簡人事的效果。在過去,消費者要向廠商訂購一筆產品,他可能要先和經銷商聯絡,經銷商再回報給製造商來生產,而現在透過網際網路過去的銷售系統此時將被網際網路所取代,消費者就可以直接和製造商溝通,一方面加快了溝通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過去花在經銷上的相關人事費用。

未來處在地理上不同位置的廠商,將可以透過快速的溝通來建構一個分工的架構來經營彼此共同的事業,而不用成立一家公司,將所有的生產活動垂直整合到自己的生產體系中。這種『去公司化』的生產模式,可以讓企業本身不用背負龐大的生產架構,不但符合現代社會中企業瘦身的理念,也賦予企業更大的彈性以適應快速變遷的商業環境。

 

 

Virtual Organization                    

余佩穎

出版所

 

由於資訊與網路科技所帶來的變革,正在促使各種組織進行根本性的流程工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而經過企業流程工程再造的組織比起舊組織,在獲利能力、競爭能力或實現目標的績效方面有著驚人的進步,而有如上績效之組織稱之為虛擬組織。值此邁入廿一世紀之時,事實上,若不能將原有組織轉換成為虛擬組織或具備其所擁有的能力,則很難在當前競爭劇烈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因此有謂:“不虛擬化就會虛化”,以至於消失不見。

而虛擬組織有如下特徵:

1.以知識為關鍵性的組織資產與經濟來源;

2.是以一種新的組織結構來化除資訊流的障礙;

3.是以新的工作形式與流程來運作;

4.講求更高層次的員工參與感與滿足其需求;

5.是無邊界,去除上下階層的工作關係;

6.是反應速度快速的組織。

而虛擬組織可帶來的效益與衝擊有如下:

1.給予顧客更大的滿足;

2.使得顧客可提出更多品質方面的要求;

3.創造了新的商業機會,也使許多現有的經營成為過時;

4.成為新進入者進攻現有的一些市場;

5.推動了價格的下降;

6.利用電子科技構建的企業聯盟,可開創出新的競爭力量;

7.利用世界性網路和電腦設施可入侵全球性的競爭市場;

8.使新產品從設計推出的周期大為縮短;

9.由於電腦、網路,以及時性的科技,使虛擬組織所從事的每一活動或事物都在加快速度。

 

 

Virtual Organization虛擬組織

邱琮凱

出版所

 

由於資訊與網路科技所帶來的變革,正在促使各種組織進行根本性的流程工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而經過企業流程工程再造的組織比起舊組織,在獲利能力、競爭能力或實現目標的績效方面有著驚人的進步,而有如上績效之組織稱之為虛擬組織。值此邁入廿一世紀之時,事實上,若不能將原有組織轉換成為虛擬組織或具備其所擁有的能力,則很難在當前競爭劇烈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因此有謂:“不虛擬化就會虛化”,以至於消失不見。

而虛擬組織有如下特徵:
1.
以知識為關鍵性的組織資產與經濟來源;
2.
是以一種新的組織結構來化除資訊流的障礙;
3.
是以新的工作形式與流程來運作;
4.
講求更高層次的員工參與感與滿足其需求;
5.
是無邊界,去除上下階層的工作關係;
6.
是反應速度快速的組織。
而虛擬組織可帶來的效益與衝擊有如下:
1.
給予顧客更大的滿足;
2.
使得顧客可提出更多品質方面的要求;
3.
創造了新的商業機會,也使許多現有的經營成為過時;
4.
成為新進入者進攻現有的一些市場;
5.
推動了價格的下降;
6.
利用電子科技構建的企業聯盟,可開創出新的競爭力量;
7.
利用世界性網路和電腦設施可入侵全球性的競爭市場;
8.
使新產品從設計推出的周期大為縮短;
9.
由於電腦、網路,以及時性的科技,使虛擬組織所從事的每一活動或事物都在加快速度。

心得:

隨著資訊社會迅速的發展,任何身邊的事物都被冠上了數位,或是虛擬等等新興的名詞,就連組織這樣最基本的人類合作架構都產生了進化,由傳統的組織模式轉變為虛擬式的組織架構,雖然虛擬組織的效益較高,也是一股大家趨之若鶩的趨勢,但也別忘了科技始終是源自於人性的,唯有最符合人性化下的組織,才是真正能帶來效益又沒有後遺症的最佳選擇!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