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

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陸建國

嘉南科技大學幼保系 鍾莉瑛

 

壹、前言

家庭社會化是由出生即開始,家庭是個人生命中最早的社會化代理人。尤其兒童大部分成長階段均於家庭中渡過,家庭成員中的關係至為密切,非其他團體所能替代。對大多數人而言,社會化的最主要執行單位是家庭,家庭即代表著社會,對社會規範、文化與價值觀內化到個體上面。在早期兒童社會化過程中,家庭有著最大的影響力。

此外,早期兒童社會化過程幾乎全都依賴父母來加以處理。俗語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指父母親的所做所為均會影響兒童行為。而社會學家也相信一個溫暖的家庭會帶給兒童良好的社會化環境,並培養出社會所期待的人格。

家庭因素對兒童的影響是比學校和社會來得深刻及長遠,家庭是兒童第一個社會化的機構,父母的教養態度、家庭成員間彼此的相處關係、父母感情狀況、父母個人行為等,都會對兒童日後的身心發展造成影響。也正由於父母是影響子女品格形成與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探討家庭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首先解釋社會化定義與相關理論,再說明家庭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最後提出落實家庭社會化正向的具體作法。

 

貳、社會化的意義

社會化(socialization)係指個人為適應現在及未來的社會生活,在家庭、學校等社會環境中,經由教育活動或人際互動,個人認同(identify)並接受(accept)社會價值體系、社會規範、以及行為模式,並內化(internalize)至個人心裡,使之成為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的準繩,此一過程謂之「社會化」。

有關社會化的定義,中外學者有各自不同解釋與觀點。整理如下:

一、我國學者定義:

林清江(1981)認為:社會化是個人接受文化規範,以形成獨特自我的過程。

陳奎熹(1982)認為:個人社會化是個人基於身心特質與稟賦,和外界社會環境交互感應或學習模仿的一種歷程;個人藉由此而獲得社會上的各種知識、技能、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一方面形成其獨特自我,一方面履行其社會角色, 以圓滿的參與社會生活, 克盡社會一份子之職責。

詹火生、張苙雲與林瑞穗(1987)認為社會化是指個人自出生到成為社會所接受的成人,在此過程中發展出自我的人格,學會各種社會中的角色、態度、價值與規範。

林嘉誠( 1989)提到社會化是人們如何學習社會角色與規範,使社會的文化結構與規範,內化於人們心中。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認為:社會化就是個人在特定的群體之中,發展自我觀念,建立社會角色,學習對本能或驅力的克制,獲得適當的動機、知識、語言、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並形成思想、態度和生活模式的過程。

彭懷恩(1996)認為:社會化(socialization)係指一個人從生物體個人轉變成社會體個人的過程,即是人們學習與自己有關角色行為和文化之學習過程。它有兩個目的:一方面由社會角色彼此互動,以及經由傳遞新成員適當之信仰和行為,另方面培養社會共識,確保社會繼續生存。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社會化是把新的個人納入有組織的社會生活之中和傳授社會文化的過程。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社會是獲得自我的過程。

謝高橋(1997)認為:社會化是社會學的一個中心概念。人類經由社會化,發展了人格與自我,成為社會人,因而能夠在社會裡擔任工作。兒童的養育、正式學校教育、文化價值及角色的學習,都是社會化的過程;這些過程塑造個人成為符合社會與文化所期望的形式。從社會的觀點來看,社會化是使個人適合於有組織之生活方式及既存之文化傳統的過程。

蔡文輝(1997)認為:個人學習社會規範與期待的過程謂之社會化過程(socialization process)。社會化也就是一個人學習或受社會影響而成為一個社會所能接受的人。從人出生的一刻直到死亡來臨為止,社會化過程未曾間斷過。

陳奎憙(2001)認為:所謂社會化,就是個人學習社會價值與規範的歷程,個人由此而接受社會上各種知識、技能、行為與觀念,從而圓滿參與社會生活,克盡社會一分子的職責。

二、外國學者定義:

Smelser,(1991/1995):社會化是終其一生的過程, 人們一出生即藉由與他人互動來接受社會化,學習人類文化中的價值、規範和角色,進而內化為本身的人格,使自己從生物人變成為社會人。

Calhoun, Light, Keller1995)認為「社會化是對社會成員灌輸文化基本要素的過程, 其根本之一是在塑造人的社會行為」。

Appelbaum Chambliss1995)指出「社會化是人們學習他們文化的風俗、行為、角色、地位和理想的一種持續主動的過程」。

Smelser(1995)認為:社會化係指人們學習社會角色有關的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Jary & Jary(1998)認為:社會化係指社會的文化傳遞給兒童的過程,又稱濡化(enculturation);個人行為從幼嬰時代開始逐漸改變,以符合社會文化的要求。社會化有兩種形式:(1)成長為成年的社會人所涉及的過程,其重點主要在兒童時代,這種過程稱為初級社會化(primary socialization);(2)文化傳承的一般性過程,如成年的同儕、傳播媒體等等,此一過程稱為次級社會化(secondary socialization)。

Giddens 2001)認為社會化是社會新成員學習他們社會的生活方式。

綜合上述,社會化是人與社會環境交互感應或學習模仿的一種歷程,其內容包括社會角色、知識、技能與態度、價值與規範、文化;主要目的是發展自我人格與潛能,扮演社會角色,傳遞社會中的文化價值觀念,適應社會生活。

另外社會學常討論的社會化,學界一般又將社會化大體分成三種(蔣東霖 2003)

第一種是正向的社會化(socilization),指的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到來自機構或團體的要求,表現出合乎社會功能與社會規範的社會行為,正向的社會化通常是在家庭、學校及宗教儀式中產生,例如父母對子女講述或訓示道德價值,使子女表現出良好的社會行為。

另一種是不良的社會化(dysocilization),指的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雖然接觸到機構或團體等社會化的要求,但卻無法表現出合乎社會功能與社會規範的社會行為,不良的的社會化通常是容易產生偏差行為。

第三種是無社會化(unsocilization),指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接受到機構或團體等社會化的要求,非但沒有表現出合乎社會功能與社會規範的社會行為,並且做出反社會化(antisocization)的行為。

 

參、社會化的理論

有關社會化理論如Cooley、Mead、Freud、Erikson、Piaget、Kohlberg等人所提出理論簡如下:

一、顧里(Cooley)「鏡中自我理論」:

認為個人的自我概念受到他人對自己的評估的影響;「鏡中之自我」的論理主要是指個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現的行為,由於他人的態度及反應的好壞,使個人瞭解自我,因而產生一種滿意或羞愧的感覺。

二、米德(Mead)「概括他人理論」:

認為自我是社會的產物,不是與生俱來的,以言語的溝通而與他人互動的角色學習及「意義他人」等;這說明幼兒在社會化過程中了解他人對自己的判斷與期望,而形成一種印象(江亮演,1998)。

三、佛洛伊德(Freud)「自我理論」:

即人格理論,把「我」分成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自我即調整本我、超我的社會化部分。

四、艾力克森(Erikson)「社會化理論」:

認為社會化分為八個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有成功與失敗兩個相對的特徵(詹火生等,1998)。

五、皮亞傑(Piaget)「認知理論」:

認為人格發展與社會化過程有四個時期:感覺動作期、直覺期、具體操作期、正式操作期。

六、柯柏格(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

認為人類道德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前規約階段、規約階段、後規約階段;是由服從、喜歡被別人稱讚、受他人影響、到自我思考的發展(張春興,1997)。

另外在討論社會化過程中有三種理論建構應可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入瞭解,其包括社會化學習理論、社會化的衝突論及社會化的互動論。

一、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乃使用塑造、模仿、替代學習的概念來解釋我們如何學習新的行為或修正舊的行為(Mcpherson,198l)。當個體觀察到社會化代理人的行為時,塑造行為即開始。在觀察之後,經過記憶、模仿、行為複製的過程,最後個體會在不同於原來情境的狀況下,重複此項行為。且個體觀察在內化某一行為後,會在適當的情況下表現出來,而社會學習理論主要在瞭解個體如何獲得及表現社會行為。

二、社會化的衝突論 

其藉由教導人們服從社會上盛行約角色規範,對社會化強化了一個不平等的社會秩序,使得有力量的特權階級從中獲利。簡言之,社會化是統治階級維持自己在社會上優越地位的過程。統治者所偏好的價值規範與習俗也由此得到文化及道德上的優越性。而社會鴻溝(social channeling)是造成階級結構複製的社會機制之一,其意是教導小孩扮演與他們社會地位相稱的角色,階級因而一代一代的複製下來,學校體育的體育活動,即有社會鴻溝作用存在。

三、社會化的互動論

    象徵交互作用論者,強調個人運用創造力,並透過社會上的互動,為自己建構意義與社會情境。而個人自由、創造力以及社會文化模式所規範,其間的張力,正是評論與互動論的共同著眼點(轉引洪嘉文,2003)。

 

肆、家庭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

兒童與家庭的關係最為密切,受家庭的影響也最大。所以家庭是形成人格基礎和養成生活習慣的地方。而社會學家也相信一個溫暖的家庭會帶給兒童良好的社會化環境,並培養出社會所期待的人格。以下就家庭的重要性,家庭的教育性和家庭的功能性作說明。

一、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同時也是兒童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親的教養態度、方式都會影響兒童外在的行為表現,家庭對於個人社會化的功勞不可言語。林生傳(1993)認為家庭是人類創立的社會制度中最基本的一種制度,也是吾人生活中最直接接觸的一個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在學校制度未建立之前,家庭社會化幾乎可以說是與教育屬同一概念。學校教育制度建立之後,家庭教育仍是教育主要的一環。學生在未入學以前,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完全接受家庭給予的社會化或教育,個人受家庭的影響可想而知,且家庭對於個人社會行為之養成,普遍存於任何文化與社會中。

黃富順(1973)認為家庭的主要功能要透過合作、互動方能彰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融洽,是否願意將個人資產、經驗以有效的方式傳承給子女,能儘可能公平對待子女、關心他們各方面的發展。陳奎熹(1995)亦提出,家庭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種組織,負有生物的、心理的、經濟的、政治的、教育的、娛樂的與宗教的功能,涵括個體的一切活動,與個體息息相關。家庭對個人的影響很大,不論是人格發展、語言發展方面、價值觀念方面或是個人學校經驗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

二、家庭的教育性

家庭教育;可以說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我國向來注重家教,所以做父母的都應盡力教導子女。敦品勵學,明禮尚義,使子女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豐富知識和優良的品德,成為家庭的好子女。再把家庭所受的良好教育,加以延續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好市民、服務社會(吳素援,2004)。

家庭教育的目標就是家庭生活教育。它的內容很多,具體是要教導子女能從日常生活中實踐下列各項:

(一)認識家庭在社會和國家中的地位和責任,了解「家為國本」的意義,使子女具有高尚的情操。

(二)了解家庭中整潔、應對、處世和待人接物的禮儀,培養子女優良的品德。

(三)從處理日常工作和衣、食、住、行等實際生活經驗中,訓練處理事務的能力,培養獨立的精神。

(四)培養高尚的興趣,養成愛好藝術、勤儉儲蓄等良好習慣。

三、家庭的功能性

家庭是個體接受社會化的第一個機構。對子女而言,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教養的環境。家庭提供社會成員社會化的功能,社會化是一種經由不自覺的模仿過程,吸收父母行為模式,學習社會中的規範、信仰、態度和社會價值,使個人由自然人成為社會人的過程,因為人一出生便處於家庭之中,家庭便是個人最早可獲得社會化的場所,家庭中由父母親人提供教育功能,使個人人格獲得發展,並學得基本生活知識與技能,並透過社會化,使其能與他人互動和溝通。這即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徐淑美,2004)。

家庭社會化正向發展能促進家庭成員間滿足和諧的互動關係,鼓勵家庭成員發展潛能,並使家庭有效處理壓力和危機,幫助形成正向家庭認同氣氛的社會與心理特質。Hirschi, T.(1969)提到個體在其漫長的一生當中,在家庭所生活的時間遠遠超過其他場域, 個人的行為、態度也多受家庭影響,家庭允許個人表達其喜怒哀樂,扮演安撫與支持的角色,與家人之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具有長久性,對於個人身心情緒的發展,有絕對的重要性。

 

伍、落實家庭社會化正向的具體作法

家庭是個人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也是個人最先享受愛以及與人建立信任關係的場所,對個人人格、價值觀及行為習慣養成極其重要,因此許多研究均指出兒童和青少年偏差行為是起因於家庭。而家庭確實在兒童和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發生上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基於此,要想真正防制兒童和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發生,首要之務即是從強化家庭功能著手。個人提出以下落實家庭社會化正向的具體作法作法

一、維持家庭結構的完整性

父母除了力求婚姻關係和諧以維持家庭結構的完整外,也要注意到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連結關係,如此才能凝聚共同意識,以建立成員們對家庭的向心力。

二、營造良好的依附關係

在依附關係建立上,父母除了應該經常與子女保持良好的溝通,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時刻表達對子女的關心和期望,當他們無形中感受到這股控制力量時,這時便會產生情感上的認同,進而維持強而有力的依附關係,此時抑制偏差行為的效果便能真正發揮出來(徐淑美,2004)。

三、採取適當的管教方式

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若父母在管教上偏向以體罰或辱罵的方式, 極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不正常發展,進而容易有偏差行為的發生。因此父母在方式上應該採取正面的支持和鼓勵來取代嚴厲的管教行為,如此對孩子的行為發展才有所幫助(劉淑媛,2004)。

四、注重言教與身教

父母是少年重要的模仿認同對象,父母本身所樹立的良好行為楷模,最能讓子女在耳濡目染中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倘若父母言行不一,那麼不但會造成子女們心理上的矛盾,同時子女也可能透過模仿而學習到不良行為。因此為人父母者應該要以身作則,以免淪為子女的錯誤示範。

五、關心子女的交友狀況

生活中,慎選結交朋友,避免與偏差行為者交往遊蕩,是有效預防偏差行為的方法。基於此,身為父母者應該要隨時掌握瞭解子女的交友狀況,同時教導孩子人際交往技術,勇於向偏差者拒絕。

六、重視與學校之間的連繫

喜歡學校的孩子,與家庭的依附關係也較良好,可見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是互為影響的,因此父母要隨時與學校保持聯繫,一方面掌握少年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及早發現少年的偏差行為, 並儘速給予矯正。

七、協助子女慎選媒體內容

大眾媒體是今日社會各種資訊、新聞傳遞的重要工具,也充份發揮其社教的功能;然而媒體業者在考量到商業利益的原則下,使得色情、暴力等媒體內容隨處可見。色情媒體內容與暴力媒體內容對少年的行為均呈現極為不利的影響,對於這樣的結果,家庭實有必要協助子女慎選正面的傳播內容,以免影響到子女的行為發展。

 

陸、結論

透過家庭,人們學到了自己社會的文化、價值觀...等,進而成為了社會所需的各種人才,而此即為社會化。對大多數人而言,社會化的最主要執行單位是家庭,家庭代表著社會,同時把社會規範、文化、價值觀念等灌輸到個人心裡。尤其是家庭中擔任父母角色的成人,更是孩童們第一個接觸並建立連結的對象。因此家庭是提供正當社會化和道德化的主要場所,透過社會化和道德化的過程,父母親與孩子建立起強固的「感情鍵」,而能溝通彼此的理想、希望和期待等。假使父母親與孩子間的「感情鍵」沒有適度建立,孩子將無視於父母親的期望和存在, 不僅無法學習道德和守法態度, 亦無法發展所謂的良心和超我(許春金,1986)。

家庭是社會化的最基本單位,今日仍然沒有任何機構可以完全替代家庭的社會化功能。將既有的文化構成要素,如語言、符號、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法律...等等,而這些都要傳遞給下一代,代代相傳,因而每一社會對其成員都有所期待,而這些都需要經由家庭來完成。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江亮演(1998):國立空中大學附設空專用書—社會學(全)。臺北市: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林生傳(1993):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行程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素援(2004):家庭教育關聯資本對國小學童數理成就影響模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 & Jary原著(1998):社會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洪嘉文(2003):社會化與運動關係初探。中華體育,14(2),2~3。

徐淑美(2004):家庭與學校因素對國中生偏差行為影響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5、11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N. J. Smelser原著(1995):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許春金(1986 ):《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學系。

陳奎熹(1982):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47。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教育社會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黃富順(1973):影響國中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教育研究所集刊16 輯,頁383-484。

彭懷恩(1996):社會學概論。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詹火生、陳小紅、陳東升、龐建國、吳淑瓊(1998):社會學概論。台北:匯華圖書出版有限公司。81~83。

詹火生、張苙雲與林瑞穗(1987):社會學,上冊。台北:空中大學。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1

蔡文輝(1997):社會學(增訂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蔣東霖(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31。

謝高橋(1997):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Smelser N. J.(1991)/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1995)。社會學。台北:

桂冠。

英文部分

Appelbaum, R. P., & Chambliss, W. J.(1995). Sociology.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p124)

Ballantine J. H. (1993)。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3rd ed.)。Englewood, N.J.: Prentice Hall.

Calhoun, C.,Light, D., & Keller, S. ( 1995 ) . Sociology. New York:McGraw-Hill,Inc..(p125)

Giddens, A.(2001). Sociology. Cambridge:Polity Press.

Hirschi, T.(1969 ) ,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pherson , B. D.(1981),Socialization Into and Through Sport Involvcment. In Luschen, G. F. and Sage, G. H. Handbook Social Science of Sport (p,246~273).Champaign, IL: Stipes.

Schaefer, R. T., & Lamm, R. P.(1995)。Sociology (3rd ed.)。New York: McGraw-Hill.

Schaefer & Lamm(1995):Socialization as the process whereby people learn the attitudes, values, and actions appropriate to individuals as members of a particular culture.

http://ccis.nou.edu.tw/cent08/doc9012/so-sum11-13.htm。

社會、團體與文化 檢索日期95年3月5日。取自http://ccis.nou.edu.tw/cent08/doc9012/so-sum11-13.htm。

社會化  檢索日期95年36日。 取自  http://www.cyut.edu.tw/~rtchang/socializ.doc。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