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多元入學政策演進及其爭議之研究

蔡依靜

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壹、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形成的背景

傳統大學聯招自民國四十三年實施至民國九十一年為止,共計四十八年之久。這項制度之所以能歷經半個世紀,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維持「技術上的公平」。換言之,匿名的紙筆測驗,杜絕人情關說、行賄徇私之弊,使學生不受家庭背景之影響,能以成績決定就讀的學校。然而在功績主義的影響下,文憑主義宰制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意識形態(張新堂,2002;鄭秋霞,2002)。因此,如何擠進大學的窄門,成為每個學生最大的壓力。

另外,聯招衍生的詬病還包括:難以兼顧特殊才能、性向的學生,大學難以發展自我特色、保障形式上的公平卻未能提供適性的教育環境等等(蔡宜芳,2003)

事實上,傳統聯招採用統一的考試,聯合的分發,屬於「技術層次」的公平,並未「理念層次」上的公平。技術層次的公平,採用的是單一的聯考總分,錄取的標準必然流於片面,無法兼顧學生個別才能、興趣與大學招生自主的需求。若欲滿足以上的需求,採行多元的招生方式就有其必要性(曹亮吉,1994)。質言之,唯有兼具「技術層次」與「理念層次」的公平,才能達到真正的公平。

 

貳、大學多元入學政策之演進

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從最初的提議到全面實行,歷時超過十年,以下將針對政策發展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深入探討。

一、政策形成期(民國七十七年至八十二年)

物理學者吳大猷曾在民國七十七年針對大學入學的問題,提出廢除聯考的看

法,建議仿效美國以中學成績向大學申請入學,且允許大學自主招生,自訂招生規、辦法(秦夢群,2004)。

民國七十八年,隸屬於教育部的「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簡稱大考中心)成立,邀請專家學者、大學校長、高中校長及教師,針對傳統大學聯招進行研究討論。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歷時三年的研究,於民國八十一年月三月提出「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案:1.推薦甄選;2.預修甄試;3.改良式聯招。預計在民國八十三年先推出「推薦甄選制」,民國八十七年進行預修甄試;民國八十八年實施改良式聯招(李鍾元,2000)。

另外,民國八十一年,原本隸屬教育部的「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脫離教育部,改組成「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為將來考招分離、大學招生自主的理想邁出第一歩。民國八十二年,隨著大學法修正案的公佈,大學招生自主的理想從此與法有據(秦夢群,2004)。

二、政策試辦期(民國八十三年至九十年)

此時期主要著重於推薦甄選與申請入學的推動,改良式聯招則因策進會有所質疑而暫緩實施,進而重新評估整合為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茲將分述如下:

(一)推薦甄選

民國八十三年到八十七年間由教育部主導試辦的推薦甄選,採用「高中舉才」、「大考中心測驗」和「大學選才」的錄取流程,其目的在於達成學生適性發展和大學自主選材的理想。且因推薦甄選的名額開放給全國各高中,使各高中的學生都有參與推薦甄選的機會,藉此可以縮短城鄉差距(蔡宜芳,2003)。

(二)申請入學

民國八十七年教育主導試辦申請入學,但未有統一的彙整中心,全權交由大學自設招生單位;另外,教育也不設立共同的甄選機制,錄取條件完全由大學主導(秦夢群,2004)。

(三)改良式聯招

民國八十六年各大學校長組成的「大學招生策進會」(簡稱招策會),對於即將在民國八十八年實行的改良式聯招有所質疑,成立專案小組重新評估此方案。歷時一年的研究後,以考招分離的前提下,整合元方案及現行各種招生模式,研擬成「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經招策會同意後,送教育部核定,決定在民國九十一年起廢除傳統聯招,改由多元入學方案替代(李鍾元,2000;鄭秋霞,2002)。

三、全面實施期

民國九十一年,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的架構,係為先前試辦的「推薦甄選」、「申請入學」及「聯招」融合而成,並區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甄選入學制」,包括推薦甄選與申請入學;第二類是「考試分發入學制」,係藉考試階段、考科、成績採計及分發方式,分為甲、乙、丙三案,由大學各系擇一而行(任拓書,1999)。

雖然「甄選入學制」與「考試分發入學制」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聯招制,為高等教育入學制度的一大創新,然而也衍生諸多爭議,教育部為回應這些問題,舉辦多場研討會,提出九十三學年度的改進方案(教育部,2003),主要變動如下(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03):

(一)甄選入學制

將民國九十二年實施的「推薦甄選」和「申請入學」兩種大學入學方式簡化為「甄選入學」,兼顧「推薦甄試」特殊取才精神與平衡城鄉差距的理想,以及「申請入學」的招生彈性。

(二)考試分發

將原有甲、乙、丙三案整合為一案,大學校系可採學科能力測驗作為檢定的標準,並採計3-6科指定科目考試(含術科考試成績)成績。

綜觀大學多元入學政策的演進,學生入學管道的選擇性和大學招生的自主性日趨增加,在技術與理念多元的情況下,能否落實真正的教育機會均等,值得後續觀察。

 

參、大學多元入學制度的精神理念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為高等教育制度中的重大變革,其所展現的精神理念與特色,分析如下:

一、考招分離

試方面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及術科考試的專責機構負責辦理,透過對命題的持續研究,使試題不但具有評量鑑別的功能,更能符合高中的教與學。招生方面,授予大學大學招生自主的權利,可選擇單招或聯招,並依據各校系的特色,訂定錄取門檻,使其招收符合適才適所的學生(任拓書,1999;李鍾元,2000;徐明珠,2003;秦夢群,2004;張新堂,2002;蔡宜芳,2003;鄭秋霞,2002)。

二、擴增學生學習面

過去大學聯招以聯考成績作為惟一錄取標準,導致學校與學生產生唯智取

向的態度,忽略其他方面的學習。大學多元入學強調學生參與社團、課外活動的經驗,重視與社會互動的關系。如此,可將有助學生發展健全人格、正確價值觀與多元智慧,讓學生不再侷限教科書的象牙塔中(徐明珠,2003;秦夢群,2004;張新堂,2002)。

三、打破明星學校迷思,發展各校自我特色

傳統聯招依據聯考分數選填志願,學生往往以校系排名作為志願的優先順序,通常忽略自身的興趣與性向。進入大學後,可能因興趣不符,導致學習動機低落。各大學招生處於被動地位,無法自訂招生條件招收適才適所的學生。此外,囿於傳統校系排名,即使認真辦學的校系仍不易受優秀學生青睞。大學多元入學制度的實施,使錄取標準更為多樣化,有助學生確認自己興趣,亦有利於鬆動校系排名,渴望破除校系迷思,使大學發展自我特色成為可能(徐明珠,2003;秦夢群,2004)

 

肆、大學多元入學的相關爭議

大學多元入學教育本質上來看,具有五種意義:入學管道的多元、招收對象的多元、評量方法的多元、自主招生的多元、公平認知的多元(劉正、紀金山,2003)。從這五種意義來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的立意甚佳,然而多元入學新制自實施後,引發相當多的爭議與質疑,一般民眾及學界普遍認為多元入學不符合教育機會均等精神,有排擠家庭背景較差學生入學的現象。以下茲就相關爭議進行深入分析。

一、大學多元入學管道過於複雜

民國九十一年正式實施的大學多元入學,主要分為:「甄選入學」、「考試分發」兩大類,其中包括五種入學管道。每一種入學管道的考試科目、成績採計方式均有不同。僅是研究招生簡章所載的學科能力測驗檢定標準、指定項目的組合、錄取標準與加權計分,已是洋洋大觀(秦夢群,2004;徐明珠,2003;張新堂,2002;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彭懷真,2003;鄭秋霞,2002)。

提供多元化的入學管道,基本用意是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入學的方式。然而,多元的管道也增加學生、家長了解新制的困難度,輿論反映管道太多,有如霧裡看花,反而把心思花在研究制度,而非學習上(鄭秋霞,2002)。如此一來,是否造成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者,較能輔導其子女;教育程度較低者,只能任由子女自行摸索新制?

二、產生多錢入學的現象

大學多元入學雖然提供更多的入學管道,但也增加考生報考時的花費,包括:簡章報名費、車馬費、住宿費等等,林林總總的開銷加起來,對於家境貧困的家庭皆是不小的負擔,許多人質疑多元入學只是多「錢」入學,家境貧困者無力負擔如此沉重的開銷,只是新制之下的犧牲品(中國時報,2002;中央日報,2002;李育儒,2001)。相較於傳統大學聯招,只繳一次報名費,又在學區附近考試,大學多元入學的花費顯然高出許多(鄭秋霞,2002),使得多元入學被貼上負面的標籤。

三、產生多元補習的現象

大學多元入學的其中一項目標,就是欲透過多元的入學管道,紓解學生的升學壓力,然而,在文憑主義的影響下,學生和家長為了擠進理想校系還是會想辦法競爭,補習的現象就很難避免。在多元的入學管道中,家長為了增加孩子的競爭力,除了補習考試科目,甚至送到才藝班以培養多元智慧(鄭秋霞,2002)。

根據民意調查六成五的考生都認為新制實施後,壓力比聯考還大(聯合報,2002)。

另外,根據蔡宜芳(2003)的研究,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下,平均補習科數顯著高於舊制的大學聯招。張瑞麟(2004)與林大森(2005)均認為現在補習現象嚴重。顯示在多元入學的新制下,學生的壓力和補習的現象均有越趨惡化的現象。而在這種多元補習的浪潮中,家境貧困者是否會因為補習科目不如人,而失去競爭的先機?

四、甄選公平客觀性遭到質疑

甄選入學的主要精神,即是授予大學各校系招生自主的權力,各校系透過自訂的門檻,包括「資料審查」或「面試」,來招收適才適所的學生。教育部對於甄選過程未訂定標準化的作業流程作為參考,而且校系的作業過程也未公開化。甄選結束後,僅在成績單列出錄取與否,並未詳載錄取的作低標準(秦夢群,2004;張新堂,2002;鄭秋霞,2002)。

在甄選入學的第二階段多半有口試或資料審查,評分較具主觀評斷,再者,某些校系的口試或資料審查的成績佔總分的一半,有些甚超過一半以上。在甄選過程中,因為這些不客觀因素,引起人情關說、特權介入的爭議。民國91年3月爆發生物奧林匹克的競賽的收賄案(蘇恩民,2002),突顯出家庭背景介入的可能性,證實輿論的懷疑絕非空穴來風。

 

伍、建議與結論

一、建議

針對大學多元入學產生的相關爭議,本文擬提出幾點建議,以期增加新制的公平性:

(一)各校系的收費標準應有其合理的上限

考生和家長為求增加錄取的機率,總是盡可能地報考不同方案,數種方案所需要的花費相加起來就相當可觀。為減少家長負擔,教育部應該審核各校系的收費標準,訂定各校系各方案的報考費用上限。

(二)增加甄選過程中的公平性

在甄選過程中,引人非議的即是非客觀的因素介入,因此,增加過程中的客觀性就甚為重要。可以在兩面補強其客觀性:在書面審查的資料中,應避免論及學生家庭的個人背景,包括:父母親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家庭成員狀況等,而將審查內容限於讀書計畫、專長興趣、在學表現等非家庭背景因素的內容;在面試的過程中,應該由多位口試委員同時審查;另外,為求公平客觀,面試的過程最好能錄音錄影,以期過程公開透明。

(三)保障弱勢學生的入學機會

根據相關實證研究,甄選入學的管道顯然對社經背景較佳的子女有利(張瑞麟,2004),為彌補社經地位較低者的劣勢,各大學校系可以為其保留固定比例的名額,儘可能降低家庭背景對入學的影響力,使不同階層的子女都有較公平的教育機會。

二、結論

考試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公平象徵,許多人認為「聯考與兵役是台灣社會公平的最後兩道防線」(陳怡靖,2004)。過去聯招為社會所稱道的原因即在於,聯考利用匿名的筆試作為錄取的依據,降低許多主觀的因素,維持「技術層面」上的公平,然而聯招所帶來的相關弊病,促使教育部改革實施將近半世紀的大學入學制度。

民國九十一年所實施的新制,其所秉持的理念在於以多元的智能發展、多元的入學管道、多元的評量方式,希望解決聯招偏重智育、一試定終身等問題。然而,在新制全面實施後,引發相當大的爭議:升學壓力不減反增,補習的現象比過去聯招時期還嚴重;入學管道太過複雜,學生、家長疲於摸索;相關報考費用過於昂貴,多元入學淪為多「錢」入學之譏;甄選過程中缺乏公開、客觀性,引發黑箱作業之非議。

新制理念中的各項多元,基本立意原本甚佳,然而由於家庭社經背景的不同,使得這些多元的意義引發相對性的爭論:教育機會/教育選擇權、多元/多錢、實力/關說等的區別(劉正、紀金山,2003)。因此,多元入學的理念雖然好,但是因為制度設計有所缺失,使得多元入學在執行面上弊病叢生,無法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進而引發輿論的批評,指責新制排擠中下階級的子女。關於新制所引發的相關爭議,值得有關當局以及社會大眾進一歨深思,以尋求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 (2003)。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12月1日。網址:http://www.jbcrc.tw/樣式頁.htm

多元入學昂貴,六成學生懷念聯考(2002年4月27日)。中央日報,13版。

多元入學,65考生說壓力比聯考大(2002年1月31日)。聯合報,6版。

任拓書(1999)。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選才通訊,59期。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12月30日。網址:http://www.ceec.edu.tw/CeecMag/search.aspx

李鍾元(2000)。簡介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4),24-36。

李育儒(2001年12月14日)。多元還是「多金」入學方案?中國時報,第十五版。

林大森 (2005,3月)。大學多元入學制度與教育機會均等:以補習與跨組考試為例。論文發表於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新竹:國立清大教育館。

秦夢群 (2004)。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59-84。

徐明珠 (2003)。聯考與多元入學問題探討。國政論壇,2003春季號。

家長:多“錢”入學,貧窮者悲歌(2002年7月11日)。中國時報,13版。

教育部(2003)。「大學多元入學之問題與檢討」專案報告內容。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12月7日。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30b.htm#2-1

陳怡靖 (2004)。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曹亮吉(1994)。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建立。教育研究資訊,2(2),1-11。

張新堂 (2002)。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挑戰及因應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47期,126-132。

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 (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8,1-24。

張瑞麟 (2004)。考生對大學甄選制度之認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彭懷真(2003)。教育真心話-學術店小二嗆聲。台北:天下。

蔡宜芳 (2003)。公立大學校院入學機會之調查研究-新舊制度入學學生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示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鄭秋霞 (2002)。從教育改革談台灣地區大學入學制度之變革(1994-迄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嘉義。

劉正、紀金山(2003年,7月)。多元入學,誰的多元?宣讀於台灣與國際長期追蹤資料庫中南部工作坊,國科會主辦,東海大學、台中師院承辦。

蘇恩民 (2002年3月20日)。奧賽醜聞 曾哲明、湯炳垣涉貪瀆 當庭改列被告。自由電子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12月30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r/20/today-c1.htm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