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綜藝化對語言傳播之影響

國立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郭文霖

 

《摘要》

近年來電視媒介興盛,無線電視、有線電視及寬頻網路所帶給閱聽人影像視覺的享受已進入搶收視率的戰國時代,各家新聞台為提高收視率、搶獨家,紛紛改變傳統播報型態,除腥、煽、色充斥外,更勝於「假新聞」的是將新聞節目以綜藝型態表現。探究其原因,在資訊發達後,閱聽人對使用滿足的追求已日漸增加,在如此競爭的媒體環境中,具專業且重視新聞倫理的電視台已日漸減少,又台灣因為年年選舉而產生的政治語言及負面新聞內容所呈現出社會行為偏差及語言文化的媚俗,確實導致閱聽大眾盲從虛幻的影響。尤其現今政治人物動輒以創造性語言及濫用本土俚語來強化政策的正當性及達成其政治目的,確實在新聞綜藝化的環境下,透過語言的傳播更造成諸多不良影響。如何強化閱聽人對媒介訊息的正確認知、而不隨媒介翩翩起舞、任其為所欲為,進而以多元思考觀點對不良新聞節目內容進行批判甚而斷然拒絕,如此或可避免因媒介傳播所造成負面的影響。

 

關鍵字:假新聞、使用滿足、創造性語言、新聞綜藝化

 

壹、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媒介如何使用綜藝型態製作新聞節目、創造議題?在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語言文化改變,又如何影響閱聽人的行為與認知?

(二)回想過去的新聞事件,如藝人倪敏然自殺事件,或是2005年地方縣市首長選舉中各政黨陣營為求選票漫天放話的畫面,以至於近日藝人余天兒子余祥銓上節目受辱事件之報導,相信仍歷歷在目;其透過媒體傳播後,真實性如何對人類社會行為產生影響。

(三)根據新聞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民眾最想看的電視節目是新聞,最討厭的為低俗綜藝節目;但是最常看的且受新聞綜藝化影響下所接觸的也是這類節目。

(三)社會新聞是目前台灣社會所普遍收視的頻道,一般人回到家中多半拿起遙控器搜尋著各個新聞頻道;尋遍各家電視台映入眼簾的,若不是具爭議的社會事件、就是政治口水相互叫罵,在新聞台SNG連線快速報導下,毫不修飾的呈現在閱聽人眼前。

(四)在「使用與滿足」理論中,閱聽人主動來選擇新聞畫面,造成特定電視新聞收視率提升,但是電視新聞娛樂化的綜藝語言卻又影響閱聽人的行為與認知,形成社會事件或爭相模仿行為,社會事件也成為新聞的焦點,層出不窮。

 

 

 

 

 

 

 

 

 

 

 

 

 

 

 

 


(五)新聞綜藝化之後造成電視台尋求高收率而枉顧新聞倫理,但是影響所及,也引起研究學者大加躂伐,加上媒體資訊快速發展後,閱聽人開始反思,並且不滿足於媒體肆無忌憚的現況,開始出現反彈的聲音。

(六)除了閱聽人選擇行為的改變,電視新聞主管(守門人)對新聞內容的管控;除了電視台提昇本身的專業水準外,新成立的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是否能處於客觀的立場進行監督。

台灣媒體,將爭版面、搶獨家當作傳播行為的唯一訴求。在功利主意及商業利益掛帥下,閱聽人的喜好或選擇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暴力、聳動、情色等畫面,除了影響民眾的價值觀之外,對於語言文化傳播而言,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在台灣收視率掛帥的媒體生態當中,對於可獲得高收視率的報導行為,是媒體該自覺?還是閱聽人的媒體教育水準待提升?

 

貳、文獻探討

一、新聞、語言與文化

文化不只是強調特定地方,而是穿梭於空間之中交互作用混融之過程。羅逖(Richard)主張:「表達文化研究能夠影響真實、學習如何與世界和平共處,但絕對無法反映它」。雖然在各個文化領域交互影響下,閱聽人對接收的新聞訊息已有自主的觀念,且在許許多多如廣電基金會、閱聽人聯盟等團體對媒體的監督下,新聞節目所播放的,仍是各自對其主流價值主張的種種再現而已。事實上,人類生活的核心議題在於根據價值觀做決策,作為一個有文化的閱聽大眾,對於道德與政治的判斷是無可逃避,亦必須面對。

法蘭克福學派─「商品化的資本主義『大眾文化』並非產生自『人民』,而抨擊大眾文化不是純正的文化,更以其目的在販售牟利」。文化是受制於人類的貪婪,基於此,文化品質內容顯得膚淺,也缺乏人文素養,如此的文化是不能滿足人類的。馬克思:「社會上佔據優勢地位者支配意識形態,等同於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在現今社會裡,意識形態儼然成為權力的代表,主政者強呼意識形態口號爭取民眾認同,為求選票而言語昨是今非,完全不顧其政治責任,甚而有國內某知名學者說「政策不一定要兌現」等主張,都在在顯示權力傲慢及濫用意識形態愚弄閱聽大眾。在新聞節目中,電視螢光幕將腥、煽、色等引人注目的新聞畫面,在同行相互競爭下,透過事件的聯結、重演,引誘著人們窺探心理,除了強迫閱聽眾接收非價值觀品牌,也試圖博取意識形態的認同。

語言是文化研究的中心焦點,是知識的泉源,權力與知識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係,彼此牽連所長。而有號稱第四權的新聞產業,處在與閱聽人「知」或展現其「權」的橫軸兩側,是否取得適當的平衡,的確值得深思。語言是意義的工具與媒介,文化的流傳即探索著意義,人類所認知的意義絕非固定的,而是永遠需要被填補,而文化的傳承即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新聞、意識形態和閱聽人

閱聽人─在本研究中為主動探知及被動接收的地位,在「使用與滿足」理論下,閱聽人接收與分析新聞畫面,並且因為被動接收而相對回饋、影響了新聞畫面的使用。

(一)閱聽人的定義

「閱聽人」(audience)為傳播者賴以獲得回饋與注意的一方,傳播者與閱聽人卻是相互不見的,透過訊息所搭起的橋樑,使閱聽人接收傳播者所構築的訊息。

閱聽人同時是一種社會脈絡的產品(造成共同的文化興趣、理解和資訊需求),也是對於特定形式媒介供應物的一種反應。在閱聽人所處的環境中,無時無刻地接受著感官的刺激,無論是大眾傳播或面對面傳播,訊息傳遞後即引領著閱聽人注意。在這種情況下,閱聽人是由媒介來源的共同特徵來定義的。

閱聽人之所以受大眾傳播影響,在於閱聽人的「動機」,不見得一件醒目的人、事、物可以持續的吸引閱聽人,其重點在於閱聽人是否追根究底去觀注傳播者的訊息

(二)接收與分析

閱聽人是有能力解讀文本意義的主體,閱聽人可主動了解所接收的訊息意義,可以隨時隨地自傳播者手中獲取自我意識,避免成為文化的祭品。在「知溝理論」中,因社會結構的差異產生了知識的差距;但在摩利(Morley,1980)的觀點中,閱聽人的解讀型態與其社經地位並無直接關係,因為媒介訊息為文化製碼的領域;另一方面,在閱聽人「使用與滿足」的驅使下,產生其主動性,更避免其為「文化的祭品」。

 

 

 

 

 

 

 

 


【閱聽人接收傳播過程】

 

 

(三)使用與滿足理論

一般人多從媒介的角度來看傳播者與閱聽人的關係,而學者們所探討的課題也是媒介對廣大受眾推銷了什麼?直到哈佛社會心理學家鮑爾(Bauer,1964)提出「頑固的閱聽人」的口號;認為閱聽人可以主動地尋找資訊。不同以往想法的是,更多學者提出受眾如何使用媒介,動機為何,統稱為「使用與滿足」的研究。

英國學者布魯勒(Blumler,1979)指出閱聽人的主動包括「功利性、意向、選擇性及不輕意受影響」,顯示閱聽人是主動而有自主意識選擇所接收的訊息。凱茲和布魯勒(Katz and Blumler, 1974)等人更進一步提出「使用與滿足」的五個基本假設:

1.閱聽人是主動而有目的,藉媒介的使用來滿足需求;傳播不是被動而漫無目標的。

2.在傳播的互動過程中,必須靠廣大受眾將媒介的使用和需求的滿足聯繫起來。

3.媒介相互爭取消息來源,以求滿足受眾的需求。

4.在研究方法上,我們得從閱聽人個別提供的資料中,了解他們使用媒介的目的為何。

5.受眾自我判斷傳播文化的意義,無需對大眾傳播媒介下任何價值判斷。

在社會價值中,媒介所提供的資訊確有增加知識、獲得機會及提供預警等訊息。閱聽人在選擇接收的新聞畫面上,是否滿足了「知識欲望」?閱聽人除了選擇正面訊息予以接收外;相對有著負面慾望的閱聽人來說,扭曲的新聞畫面和加油添醋的報導內容,也提供了資訊上的需求,例如:利用燒碳或車內一氧化碳自殺的手法,經新聞一再報導,使自殺者視為最方便最快的方法而群起效尤;另外,政治名人出口成章之低俗俚語如「LP」、「吃人夠夠」等等,往往造成其他政治人物爭相模仿表演之一齣齣政治舞台秀;再者,電視談話性節目及新聞媒體中更是大力放送,甚至作為其節目(新聞)議題設定來炒作。以上種種也造成了社會負面影響,對語言文化傳播之歷史意義更是大打折扣。

 

三、新聞綜藝化

資訊媒體發達後,在各家電視台搶收視率的情況下,打開電視大家會發現:現在的新聞節目做得如此戲劇化,好比經過策劃過的戲劇節目一般,每天以同樣的手法演著不同的故事。從先前藝人倪敏然自殺事件的一窩蜂報導,到最近藝人、名主播的家暴事件、澎恰恰性愛光碟以至於台灣選舉活動中,政治人物脫序的表現充斥整個新聞版面,每天都有新聞花絮可看。諷刺地是,只要你敢秀,只要敢站在攝影機鏡頭前,就能成為新聞事件的焦點,而成為媒體爭相採訪的對象。

新聞與所有的社會機制都是本身發展的歷史產物及歷史演進的成果,在新聞講究「時效性」及「能見度」最能影響傳播科技及社會制度的特質下,也影響了新聞傳播之需求。新聞媒體往往無法立即參與現在發生的新聞事件,而娛樂性或虛構的報導方式於是產生。為了吸引廣大閱聽人及提昇收視率,具敘事結構的新聞節目便成了現今新聞節目主流,其構成要素有:(一)等同說故事人的新聞主播記者:因為角色吃力重要,在電視台的指揮下,除了以「名嘴」之居,娓娓道出精彩故事,甚而為擴張戲劇效果特別現身說法,成為居中要角。(二)英雄故事:以藝人倪敏然上吊自殺及黑道蚊哥喪禮為例;事件因倪敏然與夏禕的緋聞而起,進而演變至倪敏然的憂鬱症與夏禕的紛擾事件造成倪敏然自殺、以及媒體爭相報導黑道蚊哥喪禮等等過程。原本為社會負面教材事件,在媒體一聲聲「追憶永遠的倪大哥」、一齣齣「台灣版無間道」英雄式的不斷報導下,產生戲劇效果以製造收視高潮。(三)新聞報導以吸引閱聽大眾為目的:以少數特定案例與整體聯想做新聞節目來吸引閱聽人;如「卡神」事件便是藉由楊蕙如使用信用卡獨特的理財方式,除了賺取發卡銀行大量紅利績點外,更使得與近日吵得沸沸洋洋的「卡奴」事件產生極大的對比。這種發乎人性的訴求所產生的反應,即是新聞節目敘事結構吸引閱聽人的本質。

電視新聞含有「神話」儀式的要素;「神話」一詞通常含有「虛構」或「荒謬」的意思(黃新生,2002p121)。在新聞報導中,對預先計畫安排的事件評論或分析事件往往佔了極大比率,由此可知新聞節目所報導的事件,許多是經過演練的「假新聞」,新聞守門人為了能有效控制新聞節目的播出,對於新聞事件的先期安排與配合演練,新聞節目製作人可說是瞭若指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電視新聞傳播已是目前最新、最快獲得資訊的管道,然而在台灣小小寶島中,充滿著全球密度最高的SNG車,其訊息傳遞之快速,使得閱聽人很快獲得具時效性的知識;也由於電視媒體所製造新聞廣大曝光度所帶來的影響,也使得效果立即而具有全面性。

新聞從業人員若不能先了解新聞的內容與本質,新聞便不可能被播報出來。但新聞人如何了解與解讀這些新聞事件,使新聞播報的內容更趨客觀且閱聽人也能選擇適當訊息接收,是所有閱聽大眾所期待的。對於媒體報導一窩蜂的現象,除了讓某些人、某些事件知名度大增外,同時也對社會形成了嚴重的輿論控制。媒體一窩蜂地報導特定新聞議題,如某電視台知名主播家暴事件、女藝人未婚懷孕,或是歌手余天獨子余祥銓的上節目受辱事件,好像取代了當日所有的新聞,又如圍捕槍擊要犯張錫銘的現場報導,各家記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不畏危險的搶先報導,而電視螢光幕前轉來轉去也都是相同畫面,就是深怕少了獨家賠了收視率。但是其他值得注意與關切的新聞,在新聞同業競爭下,只有輕輕帶過,殊不知除了影響了閱聽人知的權利外,還降低了觀眾的品味。

 

四、媒體倫理規範

(一)閱聽人的需求

在看多了娛樂化報導的新聞畫面後,閱聽人的需求改變了嗎?在倪敏然事件中,閱聽人多半不願收看到其悲劇英雄反社會化的報導;對於每年選舉口水氾濫成災的疲勞轟炸報導,許多閱聽人亦表示反感,並紛紛轉台或關機。而在面對粗暴言語及濫用論述的新聞處理上,任何刺耳或具挑釁的語言傳播,閱聽人的反應是立即且直接的。

(二)媒介的省思

透過媒體報導的強大擴散力,對閱聽人認知的影響甚鉅。媒體在無形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閱聽人的信念與基本信仰。NCC成立後,除了期許其有效監督與管理之外,媒體的反省和改善新聞節目品質,有其重要之處。美國CBS新聞部經理Salant曾說過「任何被報導或傳播的事件,若帶給觀眾超乎事實的印象都將不被容忍...這樣嚴格的要求或許會導致更高成本的付出、或降低事件的趣味性,但畢竟我們所處理的是新聞而非娛樂節目」。(新聞評議,第253期,民85)重口味的「腥、煽、色」報導方式雖然可以引起閱聽人注意,卻也忽略了媒介的社會責任。

媒體常為了取得社會重大事件報導,迫於做出揭人隱私、扒糞、侵犯隱私等等行為,都引發社會熱烈討論與質疑。媒體本身對社會責任的期許,在於透過理性的批判與反省,才可在合理的範圍內,加強媒體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好的新聞報導除了敘述新聞事件何以發生外,更要探求新聞實質內容的展現。

(三)媒介應有的體認

貝爾(Martin Bell):「新聞記者絕非與事件保持距離的中立觀察者,而是與事件緊密牽連,而且毋需迴避在報導中對事件提出價質判斷」。福勒(Fowler,1991):「因為經濟因素及社會價值判斷之影響,使得媒介在新聞語言傳播上並非中立;更確切的說,語言是這些價值觀、意義與知識的構成要素。」好的新聞報導,除了敘述事件發生外,更要尋求事件本質的呈現;在TVBS因揭發高捷弊案所引發的撤照事件中,對於新聞言論自由的價值判斷,應是免於干擾而予以保護。然而在言論本身是否對事件或當事人造成傷害之權衡,即使在新聞言論自由下,媒體主管更要審慎評估,扮演好「守門人」的角色。

(四)新聞倫理

新聞工作在各行各業看來,也不過是三百六十行的其中的一項行業;但基於新聞向來素有第四權的社會期待下,新聞又可以說是建立在道德原則上的職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新聞專業及倫理道德的相互拉扯下,從事實真相報導的新聞內容,可能解決了一個貧苦家庭的困難。相反的,新聞所關心的是意見、爭議,甚至刻意製造新聞、侵犯個人隱私,或騷擾不幸者,如此引起負面社會觀感,輕者影響當事人,重則危害整體社會善良風俗。

新聞倫理與新聞產業同樣是事實的一部份。(Matthew Kieran 2004p15)。新聞為了搶頭版、上頭條,為了賺錢爭收視率,因此不斷報導無聊或帶由有腥、煽、色的新聞,如此,新聞倫理當然會受到壓力。新聞倫理及新聞產業需求分處天秤的兩端,在倍受壓力下,兩者難以取得適當的平衡;但是,即使存在多少困難,新聞倫理的堅持與發揚,仍是文化發展中重要的催化劑。

 

五、新聞語言與再現

語言在文化研究與「人文社會科學」裡躍居主要議題的原因:

(一)、語言是地位優越的媒介,藉此文化意義得以形成與傳播。

(二)、藉由語言這種工具與媒介,我們得以了解自己及社會世界。

對價值觀、意義與知識的形構和傳遞來說,語言並非中立的媒介;更確切的說,語言是這些價值觀、意義與知識的構成要素。也就是說,語言賦予了物質客體與社會實踐某種意義,使我們在語言限定的範圍內得以關照、理解它們。語言並非單純反映非語文意義,也不單純反映語言使用者的意圖。而是建構意義。(Chris Barker2004p83)。受眾透過語言的傳播,接收新聞事件所傳遞的訊息,但語言本身並不能中立的為傳播者運用,那是因為受到了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認同,以及經濟副產價值等等所造成。有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甚至政治評論家批評當權者所發表的政見及施政方向為了權謀可以早上說一套,下午說一套猶如月亮般「初一、十五」不一樣。如此,在政治立場鮮明或政策利益不同之各家媒體所解讀與傳播的新聞內容自是大不相同,相對影響到閱聽人認知上的差異。

哈利迪(Halliday)︰「語言性質與我們在語言的需求上相關密切,它必須能具體提供功能」。從一個人的言語中可以了解其背景及文化程度。在台灣,各個族群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及語言的使用習慣,政府為了表示對各個族群的重視,除了客家及原住民委原會的設立外,更針對語言及文化部分成立了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電台;另外同民間屬性電視台亦有大愛、佛光、霹靂等等電視公司,均為了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之閱聽眾所專設。因此,語言文化對於閱聽人的認同影響所凝聚的強大力量,不容小覤。

語言的傳播功能在台灣的選舉活動中可見一般。為了爭取閩、客、原住民等各個族群的認同,候選人的開場白均一色先將台灣各族群問候語言說一遍,深怕漏了那一個族群而失去了選票。一如不同族群,所反應其社會價值及認知均不同;相對被歸類為不同社會等級或族群,其所面對環境的認知也有所不同。近來強調台灣本土化的母語教學,以及選舉造勢場合為了爭取選民認同以該族群語言或群體所認同的語言習慣來進行政見講演(如後山花東用原住民語、苗栗用客家語、南部用閩南語),便可發現語言傳播在文化演進中所造成的影響。

 

參、新聞綜藝化對語言傳播的影響

哈利迪(Halliday)︰相同的語言使用者在不同情境(環境)之下,會自己運用適合現處環境的語言(方言)轉碼,達到認同的目的。電視新聞媒介的宣傳除了影像外,語言傳播對閱聽人的影響更是在觀賞電視節目後,縈繞在耳而迴盪不已。在台灣,國人每天平均看電視三到五個小時,電視新聞對閱聽人社會化發展及文化認知有著強而有力的影響。然而,在目前新聞節目綜藝化之影響下,電視台為了能在諸多有線及無線電視台中爭奪一席之地,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將台灣社會近來脫序的語言行為當作是最好的新聞事件。不好的事件經過新聞節目的傳播,造成負面的學習模仿,及庸俗認同的語言暴力或誤導意識形態的認同,都可能造成閱聽人行為偏差。閱聽人觀看新聞節目時,容易模仿他們所看到的內容,經由新聞綜藝化強行植入的影響很容易造成閱聽人對社會價值觀的誤判於仿照脫序行為的表現。

電視是現代社會中自由開放的資源,所提供與選擇的文化知識和社會道德規範自然是融合了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文典範與社會樣貌。尤其在意識形態掌權的觀感下,更造成傳播者將語言當作是權力的利器,用以左右廣大受眾,強迫其接受權力者的意志。

 

一、新聞綜藝化的敘事結構

在過去三台的時代,電視新聞播報的幾乎是過去的事件,又以在當時實施戒嚴與白色恐怖的影響下,新聞主管更是遵循政府政策,嚴守分際確實扮演好「守門人」的職責。在社會改革開放後,黨禁、報禁一一解除,俗稱第四台的有線電視頻道更如雨後春筍般開播,新聞電視節目也從以往三台增加至目前十多台。為了搶新聞,各家電視台的SNG車一部接著一部出動,從山巔到海邊,在小小的台灣島內處處可見SNG車的蹤影。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與社會改革開放,閱聽人對媒體需求的胃口也愈來愈大,相對冷門、無創意的新聞內容,可能難以引起閱聽人共鳴。

以先前中天電新聞台「電視早餐」為例,將新聞節目以近乎娛樂新聞方式製播;其主要由兩位新聞主播以主持人型態來播報新聞,復以詼諧丑樣的風格搭配著無俚頭的笑話,試圖展現另類播報方式以取悅大眾。分析其節目結構,主要是想以輕鬆的方式跳脫以往新聞主播硬梆梆的形像,使閱聽人易於接受;但就新聞節目內容,卻因為過於強調娛樂性反而使廣大受眾對其所播報的內容感到流於俗套,甚至不知所云。另外,在一般的政治新聞或社會事件中,最常看到的是,如同台北市議員王育誠「腳尾飯」風波的照劇本演出。有的新聞事件可能在記者到達前已經結束,為了捕捉著遺漏的迷人畫面,除了以現場圖示外,就是由記者實施現場演練,甚至非常逼真的配合道具、音效演出猶如小小的劇情片一般;若事件仍在進行者,往往要求事件中主角配合記者採訪需求演出或要求重複演出相同動作、發表特定論述或東問西答如連續劇般一再週而復始,如2005年縣市首長選後宋馬會中記者要求握手、合影以及記者頻問王馬心結事件等等。

 

二、新聞「樂隊花車」效應

「深怕獨漏新聞,爭取絕對獨家」在從眾的心態以及收視率的壓力下,友台看得到的新聞本台一定看得到;本台看得到的新聞友台不一定有。電視媒體一窩蜂地搶新聞,將原本簡單事件一再播送,使閱聽人不堪其擾,縱使在各家新聞台間轉來轉去,看到的仍是不同角度、不同鏡位的同一張畫面;例如知名藝人倪敏然上吊自殺事件所引起之媒體騷動,就受到各界的批評。探究原因,台灣地小人稠且在諸多電視媒體的環顧下處處都有新聞待以揭露。近來,又因八掛媒體攻城掠地,媒體報導的新聞轉為以政治及演藝八掛為主,至於一般民眾所關心的社會經濟產業及地方新聞,已輪為離峰時段的備檔新聞。想想看,如電影「麻雀變鳳凰」情節的「老張娶妓」新聞,仍需老張拿著「劇終、謝謝收看」告示牌央求記者撤退;糟蹋影劇圈大老余天獨子的「毒舌」新聞被懷疑炒作;以及吵得鑼鼓喧天的選舉政治新聞,有那家新聞台敢漏掉呢?如果新聞台不想從地球上消失,播報新聞內容的選擇,可能還是會以多數複選方式從「善」如流,在講求經濟利益價值驅使下,先賺得公司利益後,行有餘力再談媒體道德及社會價值觀。

 

三、口語型態傳播與文化進展

在新聞的霸權模式中,媒體是透過一種議題設定過程而導出,並構成社會共識的種種假設。媒體定義了何者構成新聞,什麼是重要的,以及什麼是新聞典範外的。(Chris Barker2004 p324)。雖然在新聞之政治意向及意識形態利益的驅使下,社會文化的進展依舊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藝人為了節目收視率創造流行語句、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與認同製造話題;媒體則是為了生存而造就了延續性的議題。綜觀近來為了製造新聞在政治圈所衍生驚悚、勁爆的新聞話語有如:邱義仁在選舉期間說「割喉割到斷」;林重謨「精神外遇」;李登輝「說清楚,講明白」、「新台灣人」;陳唐山「抱中國LP」;呂秀蓮「忍辱不能負重」、「馬對扁柔性斬首」;馬英九「勇腳馬」、「不沾鍋」;胡忠信「政治連體嬰」;以及陳水扁總統「新中間路線」、「拼經濟」、「台灣優先」、「一邊一國」、「香港腳走香港路」、「柔性政變」、「軍公教18%不公不義」、「胡市長挫起來」、「吃人夠夠」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大家是否還記憶猶新呢?台灣年年選舉所致,造就了年年都有出人意表及具爭議性話題及語言產生,政治人物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而漫天開罵、信口雌黃;媒體更是見獵心喜,就連談話性節目的議題設定怎麼也用不完。如陳唐山部長「LP」事件後,所有媒體只要有關男性生殖器的新聞一定會再用「LP」加以強調;在幾近口號的語言製碼,經由媒體的商業傳播,閱聽人除了照單全收外只有關機,但可發現到的是,在輿論躂伐聲中,受惠者已悄悄地將其運用漫延開來,造成社會文化倒流的一股歪風。

 

四、電視的影響

從現在兒童近視戴眼鏡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可觀察到;自從電視機普遍入主每個家庭後,一般家庭的生活重心多以拿著遙控器的權力者為中心,圍繞著電視機接收世界各地所發生的訊息,在觀賞電視節目的同時,千奇百怪的社會現象並同時刺激和影響每個閱聽大眾。如韓劇、日劇的流行所造成的哈韓、哈日風,對台灣文化整體影響產生諸多變化,甚而連鎖反映出前新聞局長姚文智提出韓劇退出八點檔以保護本土劇的作法。

從自殺者的電視學習模式至一窩蜂哈韓風追趕流行,電視媒體有如遠距交學般深深地影響著閱聽眾。在社會化的人生學習中,媒體與閱聽人彼此間的行為,更形成了彼此互動的微妙關係。想想看,爛節目沒人看;收視率低的節目一定沒人要做,當媒體與閱聽人在兩相影響之下,唯有彼此維繫良好互動,才能擁有優質的媒體環境。

 

肆、結論

在功利主義社會中,很難叫媒體不去賺錢,但在「媒體」與「閱聽人」處於唇齒依存的道理下,電視媒體從業者應本著文化傳承之重責大任,實施媒體自律。我們殷切盼望新聞節目能夠在媒體業者的自我職業道德約束和閱聽人的有效督促之下,注重品質及做好平衡報導;因為人類社會化和道德發展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長期暴露在新聞語言暴力及歪曲濫用的鄉土俚語環境中,已使得社會和諧嚴重破壞與違反社會善良風俗。但是,我們亦不能因噎廢食地反對媒體言論發展,因其有礙意見表達的自由。如果,媒體能在資訊環境中創造傳播奇蹟,並回應社會廣大的期許,相對閱聽人亦能在媒體所形塑良好社會價值觀的環境中相互依存,才能造就出良好的媒體生活環境。

 

參考書目

1.      Chris Barker著,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2.      徐桂士,〈200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正中。

3.      翁秀琪,〈2004〉,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4.      黃新生,〈2002〉,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5.      Bernard Roshco著,姜雪影譯,〈2003〉,製作新聞,台北,遠流。

6.      Matthew Kieran等著,張培倫、鄭佳瑜譯,〈2004〉,媒體倫理與規範,台北,韋伯。

7.      Littlejohn,S著,程之行譯,〈2004〉,傳播理論,台北,遠流。

8.      Fowler,R,〈2004〉,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In the PressLondon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