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研究所課堂上的分享零食之行為研究
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之所以欲研究分享零食的行為起因於在開學的第一天,大家在課堂上吃起零食來,氣氛似乎輕鬆許多,這與大學部中規中矩的上課模式兩者之間的差別,引起了我的好奇!為什麼在課堂上可以吃東西?這不是從小老師灌輸給我們說,「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從小建立的規範現在卻被打破且被顛覆。大學號稱為學術的殿堂,這樣的行為是常態或病態?亦或兩者都不是?另有解讀?這樣分享零食的行為具有普遍性嗎?也就是它可見諸於各大專院校和各個研究所嗎?在工作場所中,第一天上班在同事間亦會有這種非正式的歡迎儀式,並可見諸於往後在公司的日子裡。這兩者有任何關聯嗎?它是讓個體可以順利進入職場的一種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嗎?還只是單純的「中國人是一個愛吃的民族。」不論是婚喪喜慶都是理由。這種看似不言而喻的行為,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俯拾皆是。
第二節 問題意識
研究所課堂上的分享零食的行為目的真的只是單純的物質交換行為而已嗎?亦或是人類學家所說的交換活動,一方面是個體與心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代表著群體的道德準則,並促進社會連帶與整合?交換理論的社會學者把報酬與代價做為衡量行動者往後行為的準則。那麼群體的力量是否使得這交換行為表面上看似無心經營,大家卻仍受其制約,其中隱藏著何種機制或原因使得以持續運作?個體與特定多數人的零食分享,這算是個體間的交換行為嗎?還是送禮行為呢?兩者的區分為何?這種課堂上的分享零食行為是否有一個特定目的?互惠、交換或再分配。
一、分享零食的行為是否意味著交換行為?
二、分享零食的行為是否有其特殊的社會脈絡與文化傳承?
三、分享零食的行為在社會關係中扮演何種角色?
第三節 文獻初探
一、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內戰,政府撥遷來台,各族群依著來台時間先後而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及生活方式。傳統上以多重自我認定方式的四大族群: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與原住民。隨著族群之間因為通婚、混居等因素,族群間存在有趨於模糊的界線。也造就了多元化的飲食特色。早期只有家境較富裕的人家才享有正餐以外的食物,由於有零散及不完整的特性,且有別於正餐,又謂之零食(snack)。所謂尋常百姓人家的零食則僅限於他人的餽贈或在過年過節才能享用。
晚期人口的增加,社會分工更加專業與精細等,社會結構的改變,也間接的提高了國民生活水準,表現在飲食方面即是不虞匱乏的食物來源並因著保存和運輸技術的改進,出現了豐富多樣化的零食。零食的保存期限及可攜帶性,有助於人們將它贈與親密的人,用以區別關係的遠近。
二、在這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一年級裡(九十四學年度),共有十位同學,在一個學期下來,或隱或顯的都參予了類似贈與的行為---分享零食的行為。將以這十位同學為主軸,從生活面向及學業面向來探討社會交換,並佐以師生關係及學校、系所等場域(fields)的加乘作用。
(一)、南華大學於西元1996年創立,這個由由星雲大師發起「百萬人興學」的活動,所創設的學校,在這新、舊世紀交替時期,更具有的承先啟後的象徵意義。該校的治校理念是「以發揚古代書院傳統、重建人文精神、結合傳統中國人文風貌及現代知識體系。更以豐厚的人文色彩展現其獨特性。」(註一)
1、相較於理工學院,社會學領域中「我們要面對的是人,人跟人之間就必然有情感、期望,所以就有合理的問題、社會的問題。所以就要多花時間在這上面的學習與研究。培養學生與人互動協調的能力。」(註二)況且在社會學系研究所裡,期刊的發行是本系所一大特色,只靠研究生是不足以成事的,一定要有老師的參與,老師與學生兩者缺一不可,彼此是休戚與共、息息相關。從以上約略可知,南華大學「慧道中流」的校訓、「π」字型的教育方針、1:10的師生比結構與社會學領域特有的性質,使得該系所學生擁有較它系所更密切的互動關係。
2、隨著西元1999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四五○號釋憲案,大學教官軍事色彩淡化,而被定位為「專業教師」。後台(back stage)的師生關係延伸至前台(front stage)。研究所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獨立思考、完成論文的能力與一種向上的知識份子所需的細膩、克制的情感表達。因此課堂上的師生相處與對話,便是研究所的重點教育之一。
(二)、在該校社會學研究所中,學長姊風氣並不盛,但相對於斜對角的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的教室僅一尺之隔,且在師資方面重疊比例高,是一個模仿的對象。
1、首先,在社會學研究所的課程不論是必修或選修,不論個人做何種課程選擇,教室的安排是唯一、固定的。教室內課桌椅的安排,桌子由大家共用,並置於正中央,椅子則是沿著桌子分別個人。這樣的空間安排具有相當的可見性(visibility),能對身體進行層級化的觀察,透過這種權力的技術,使被監視的對象,其最終目標是達到嚴格的自我控制。另則,固定的上課教室,是一種本體性安全(ontological
security)的表現,也就是在這上課的人可以將較私人的東西置於教室內。因此除了書本、電腦等教學工具外,我們也可見到散居角落的私人書籍、講義,飲食用的環保杯、碗或筷子,有些是共有的,有些則分別屬於個人的。這種空間上的安排以及僅容納十人上下的教室,一方面顯得親近可愛;另一方面則有一種壓迫性。
2、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的學生在課堂上分享零食的行為,由於情境相似,包括師資的互通有無,課程內容的相似度與合班開課、上課,很快的引起社研所的學生的仿效。老師們普遍的年輕化,表現在師生關係上是一種亦師亦友,因此分享零食的行為,很快的成功並逐漸傳開來。
3、在傳統的學術殿堂中,老師代表了神聖(sacred),而學生是屬于世俗(profane)的,藉著分享零食的行為的當時也打破了神聖與世俗的禁忌(taboo)。同時,不管是老師或學生均可以藉著進食的行為來化解師生間彼此的溝通障礙或扭曲。
4、在這十個人的班上零食的分享交換活動是沒有邊界的,原本只限於使用價值(use value)的零食,經由可量化的象徵標記(symbolic tokens)貨幣順利轉化為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成為互惠關係的媒介。依同學們就人緣方面對彼此的評價,從最受歡迎到最不受歡迎的,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層:
由強至弱分別為,X(a、b、c、A)、Y(B、C、d)、Z(e、f、D)。
[註:小寫英文字母代表女生,大寫英文字母代表男生。同樣的英文字母並沒有特別意義或關係,僅為了簡化稱呼。其中B、C、D、b、d,均為從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畢業的學生。]。
以下將簡略的稱呼為X、Y、Z三個次團體以及x男、x女。
(1)、在這X次團體中,a、b、c三女,分別是零食帶最多的,舉凡糖果、餅乾、水果或蛋糕。其中c女,在一次師生聚餐活動時適逢A男生日,所以c女買了一個十吋蛋糕慶祝,而整個慶祝儀式是由師生們共同完成、共同分食。
A男在這個次團體中,由於情況特殊所以有免於帶零食的特權。反而常常從a女手中獲得專屬於A男的食物,且食物較一般顯的大而貴重,像是帶有繁複水果裝飾的大泡芙、一顆足以飽食一餐的大肉粽或是專屬於A男的三明治。
b女雖不在食物上對於內團體有特別的待遇,但會用委婉表達的方式來展現資本,像是對同學在生活上的關心。表現在師生關係上, b女與老師良好的互動關係也常成為班代不在時,作為老師的第二發言人。
A男雖不帶任何零食,但從小須負擔部份家計,必須在短暫的時間裡習得人情世故,這實踐(practices)也反映在學校這個場域裡。在另一方面,長期異地的求學經驗,使得在生活各方面必須依賴他者(others),自己與他者的依賴,隨著求學時間的延長而延長,正是通過這種一連串的角色扮演(role-taking)與概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的能力, A男面對面(face-to-face)的情感克制力更強,進而內化成為身體的一部份,這正也是社會所讚許的價值標準。
(2)、在Y次團體中, B、C兩男在分享零食的表現上是中規中矩的乖乖牌。唯一的d女在這個儀式行為中,除了必須具備的糖果餅乾外,也會帶一些水果不過並不是每次都足夠分配給每一個人,但每次的分享零食行為都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進行,像是口香糖的輪流傳遞行為,或拿一粒已剝好的橘子問「有誰要吃橘子?」。這樣一來,d女的行為一方面宣示自己帶來了零食,同時也巧妙的化解分配不足的問題。常情是跟d女比較有往來的比較會有回應,而其他共同在場(co-presence)的人心裡就像有一個天平,巧妙的避開這個場景。
(3)、在Z次團體中, D男是封閉(closed)的。D男沒有參予這個零食互惠行為,也不吃班上的零食。但D男參與師生聚餐。至於e女與f女在分享零食的表現上是中規中矩的乖乖牌。
5、由以上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在這十人的團體規模中,可以發現經濟交換並非特定的,而是根據彼此大致的期望。再者,這種零食互惠的儀式行為是社會互動的起點。在這擴大的互惠交換模式中,一則規範了彼此的行為;另外則激起人們的情感,藉著再現(representation)系統,強化團體的認同與加深相互的信任(trust)。
6、在這個團體裡,每個人所展現的經濟資本大小不同。但這由個人所展現的經濟資本並不與關係網絡呈現高度正相關,傳統的單純交換行為並不適用於當今快速轉變的現代化社會。在高度分工明確、階層式的社會中,每個人在追求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時,一方面是對生活世界進行自我反思性(self-reflexivity),另一方面卻是對家庭、教育、經濟、社會、文化等制度的依賴。中國學者費孝通所提出的華人的人際關係是依親疏遠近而形成「差序格局」,在此卻不能說個明白。也就是原屬於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的學生B、C、D三男與b、d兩女,在這個團體中並沒有形成一個權力中心,僅淪為附屬地位且分散至各個次團體裡。各個次團體內物質資源或符號、服務越平等,對其餘外團體也就越不平等。
(三)、就生活面向探討
1、經濟生產結構的改變,使我們從以往的生產社會轉為消費社會(consumer society)。在這彈性後現代(flexible postmodernity)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電腦高度的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的特性,首次在人類世界裡取得了空前的勝利。這個第三空間:電腦網際空間(cybernating space)。在第三空間裡我們藉著電腦這個擬象(simulacrum)深化了我們的視野。當我們越依賴電腦,相對的,我們也越被這個客體所支配,轉而被困在程式裡哪裡也去不了,產生一種致命的策略(fatal strategy)。這時物理身體又重新掌權成為有力的身體,人與人的關係是非常重要一環,這表現在各個面向、各個領域。
2、由十個人所組成的小團體裡,在生活層面上,a女與c女運用豐厚的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取得整個團體的主導權,並經由通過儀式(pass
ritual)來規制兩性關係。A男和b女運用策略談話將其轉換(switch)各種可資利用的資本,並隨著情境將其所擁有的各項資本作一個對比的微調使其在這個場域(fields)裡自由移動(mobility)。而這種審美的秉性(aesthetic disposition)也正是研究所非正式教育裡所要培養的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B男、C男及d女都是傳統的在地者,對於這個場域的氛圍、熟晰度掌握的恰到好處,不需付出太多資本便能取得對外關係的交通,包括在課堂上發言時老師總能很了解什麼形式的問題哪一個在地者能回答。至於e女與f女是外來者,即使在這零食的交換活動採取與B、C兩男相同的模式,但卻進不了評價較佳的Y次團體。同樣是在地者的D男,不參與互惠交換因此在整個團體中是處於邊緣位置的,被決定的不具有主動權,是一種不動(immobility)。
3、幾次的師生聚餐活動或其他周圍活動。
(1)
、首先,進餐的座位是依著關係親疏而形成距離的遠近,認同感、信任感越強的成員,自然的會坐在一塊,越是陌生、越是疏離的,則離權力圈越遠。再者,送餐先後的不同互惠的行為在此時彰顯了出來,先來者通常會分給情感較密切的內團體。而餐點後來者也會以食物回報。
(2)
、在A男生日的那次聚餐活動中,a女、b女、c女以及B男、C男都特別送禮物給A男。比較不同的是位於次層級的成員,B、C兩男將禮物正式的包裝起來,而b女稍花心思的用精美的提袋裝起來,但仍一眼窺見禮物。a、c兩女的表達方式是直接、坦率的。d女則加入生日話題。a、b、c三女與A、C兩男這五人,會寄給班上同學有趣的電子郵件或居家生活照。
(3)
、私底下,A、B、C三男感情是互通有無的哥兒們,但三人團體中,第三者的衝突、競爭、支持合作態度會影響團體的運作關係。相較之下, A、B兩男的關係又會略好,肢體動作也比較多。A男和a女有時會在課前或課後一起用餐。a、b、c三女在活動中是最積極、主動的,常常是這個活動才剛結束,又想著下次聚會活動的內容及地點,像是唱KTV、去某某同學家玩、出遊等不一而足。c女擁有私人轎車,幾次的聚會活動都樂意的載同學去聚餐地點。c女也常因a女的私人請求單獨載她去目的地。但在沒有活動的時候, b、d兩女走的最近,但兩女並不住在一起。c、f兩女因為是同事關係,所以對於課堂外的了解是比a、b兩女來的廣大、加深。但c女像是大姐的地位,對於a女、b女、A男私底下的事情都比一般同學了解並給予情緒上的支持或生活問題的解惑。舉凡愛情、生活、車子拋錨等問題,而c女對於自己的切身事情也很樂意與大家分享或交流,與其他成員是保持開放的態度,不會限於內團體(inner group)。
(四)、就學業面向探討
1、在一個半正式半休閒的學習環境裡,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中完整的表達自己意見而不會有壓迫感,老師也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若有不懂或曲解教材內容,同學們也可以藉著吃零食來化解尷尬的場景。在這種輕鬆的學習環境下有助於對課程的內容吸收。但相對來說,也就是在這樣和諧的氣氛下,同學間的發言很少是具有攻擊性的,老師對於同學的上課情況中斷,像是到外頭講手機,或遲到早退,也是打馬虎眼。對於指定作業的份量或截止日,在零食包圍的人情攻勢與同學的齊聲吆喝下也取得了片刻半載的喘息空間。就上述幾點來說,班上的學習就在這種持續的實踐(practices)下,整個呈現出緩慢的學習節奏(tempt)。
2、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不但是一種謀生的方式,也代表了權力。而班上這十位同學的學業,又是以何種機制在進行,以迎頭趕上。
(1)、a、b、c三女基本上將經濟資本加以轉換並豐富了其他資本,例如,其中的a、b兩女在生活面向上是合作關係,但在學業面向上卻是競爭關係,。a、b兩女在課堂上是屬於非常勇於表達自己思想與觀念的人,在與其他同學的相處中,總是想探知別人把讀好書的竅門,或以言語或以行動表示。對於異性(A、C兩男)就會直接問一些像是「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唸書?」,「你怎麼唸書的?」,「你最近在看什麼書?」;對於同性就比較以行動表示,像是會注意某某人在這課堂上帶來了那些書?但對於課堂上的共同報告,不論男女的組合方式為何,都採取合作對外競爭的關係。
(2)、b、d兩女在學業上也沒有交集,雖沒有明顯的如同a、b兩女的競爭關係,但也沒有合作關係。B、C兩男在學業上也沒有顯著的樣態。C男對於別人的任何學業問題都誠懇應對,偶而會有熱心的主動建議。
(3)、e、f兩女不會主動探知他人學習狀態或讀書訣竅。但c、f兩女在學習或報告上常會取得一個共識。其D男也從不過問任何他人的學業狀況,也就是不論在生活或是學業上。D男是處於一個幾乎完全封閉的情境,自成一個封閉系統(closed system)跟外界環境少有互動關係的存在。
四、小結
在該研究所一年級的班上,儘管只有十人的規模但卻是社會的縮影。班上不同次團體間的合作、分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分配不均、資源競爭、順從、偏差、階層化與社會變遷等社會問題。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域裡選擇開放或封閉,隱藏在廣大的交換行為背後是個體多元化的不同面貌。那種物質與精神、親切與疏離、慷慨與吝嗇、好與壞的簡單二元對立不復存在。物質資源也不再是區分社會階層化的唯一基礎。片斷、短暫的消費物質商品後,行動者的思想與精神這塊文化領域是最後自我意識的疆土,也不容許任何人侵犯。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預期困難
一、研究方法
零食分享行為的定義:以南華大學的各個研究所作為研究對象,將分享零食的行為,限定在正式的課堂上(包括必修與選修),桌上擺滿了零食,師生共同參與這個分享活動,彼此是在互知的情況下進行吃零食的行為,沒有私底下的一對一零食交換活動或僅針對某個特定個人的零食給予,或是任何的金錢交換。這個零食分享行為必須持續不間斷的維持至整個學年結束。
先以社會學研究所一年級作為研究方法的參考:
(一)、人緣的評量
1、就班上十位同學,每個人寫下,最喜歡交往的同學到最不喜歡交往的同學,依次排序。
2、每隔一學期作一次人緣評量。
(二)、在正規課程的零食分享行為
1、以一節課做為基本的計算單位。並加以統計做為社會學研究所一年級的必修與選修課程的零食分享次數。
2、將必修與選修的課程分開計算。用以區別是否會因課程性質的不同(必修與選修),影響了分享零食行為。
3、計算所有必修與選修的課程學生人數,是否會因學生人數的多寡而影響了零食分享行為。
4、計算所有必修與選修的課程學生人數,是否會因學生男女比例上的差異而影響了零食分享行為。
5、計算所有社會學研究所的選修課程中,學生來源的同質性(都是社會學研究所)與異質性(不同領域的研究所)是否會影響分享零食行為的進行。
6、以任課老師開的所有課程作為區分標準,看是否會因不同的任課老師而有差距。
7、計算分享零食行為的頻率,頻率的高低與班上的情感關係及發言次數是否相關。
8、計算分享零食行為的頻率,頻率的高低與分組報告的多寡是否相關。
(三)、零食的來源的正當性
1、沒有來路不明的零食出現在教室的桌上。
2、零食的型態必須完整。不限於固體或液體的形式出現,並且具有立即可食的方便性,不是任何人吃剩的或不要吃的。
3、零食的來源須由個別學生準備,不顧及時間的延宕與準備是否足次。不是由班費購買的。
4、零食的價值不涉及對等的交換。且零食的分享必須是雙方的,不是單方面的。
5、零食的種類與份量的多寡是否會影響班上的情感關係及發言次數。
6、零食的種類與份量的多寡是否與分組報告的多寡有關。
(四)、課堂外的交換或活動
1、計算在整個團體中共有多少人參與了課堂外的交換或活動。
2、一對一的交換或活動有多少?分別的次數統計。
3、一對二(多)或(多)二對一的活動有多少?分別的人數與次數統計。
4、多對多的活動有多少?分別的人數與次數統計。
5、整個團體的課外活動次數?
6、在星期例假日時,是否有任何的課堂外活動,分別的人數與次數統計。
7、計算各別的行動者參與活動或交換的總次數。
以上都必須出於自願非強迫性,並且與課程內容無關。
二、預期困難
(一)、各個研究所因學科領域性質不同,上課型態互有差異。像是教室的安排、課桌椅等空間上的安排,都會使這個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難度。
(二)、各個研究所的學生來源與人數差異甚大,不能單從人數多少去控制學生這個變數。
(三)、各個研究所的學生是否住在一起也是一個變數。
(四)、各個研究所的修業年限不一,不能很準確的控制時間變數。另外可能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關係有所變動。
(五)、越往上的年級,一部份由於總修課的堂數減少會影響效度,另一部分則來自論文的壓力,也是需被考慮進去的因素。
(六)、老師的態度也是其中一個變因,需考慮排除或加進變項。
(七)、相較於其他研究,這是一個比較不會受干擾變項的影響。但在研究中,觀察者的客觀態度是很重要的。
(八)、沒有針對「分享零食行為」的相關文獻或論文資料可供參考。
(九)、定義上的困難:無法明確界定分享零食行為,是交換行為(經濟資本)或送禮行為(象徵資本),自由心證的問題。
(十)、只研究南華大學研究所本身,有失之偏頗。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制度條件與情境因素,不具類推性。
第五節 初步發現
在課堂上有人吃起零食來,其他人首先是對這個班上的學習情境做出反應,概化他人的行為也做出吃零食的動作,進而內化(internalization)成為身體的一部份成為一種習癖(habitus)。接著人與人的關係便是在這種物的性質形式中建立起來,並發展出關係深淺的變化:儀式(ritual)→標示物(markers)→改變訊號(change signals)。也就是大夥在這零食分享的儀式性行為中,發展出課堂外的活動,一起吃飯、一起晚耍。最後則共享、共用私有物,手機、電腦。自我與他者(the others)這種二元對立持續產生出來的延異(difference)發展至整個社會結構便成為社會階層化的基礎。
就上述一些事例粗淺來看,區分人緣的好壞,個體所擁有的物質資源不是區分權力的唯一基礎。
再則,舊有的師生關係鬆動了,取而代之是一種新形式的師生關係。過去社會的後設敘事(narrative)已然沒落,不同的世紀觀存在這後現代文化裡,在現代後設敘事的多元化與相對化,沒有定於一尊的絕對原則告訴我們應當如何選擇(課堂上的分享零食行為),也沒有截然的對與錯。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喬納森•唐納(1996),《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吳曲輝 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Cuff,
E. C., W.
安東尼•紀登斯(2004),《社會的構成》,李康、李猛譯。台北:左岸文化。
Bauman,
Zygmunt(2005),《全球化-對人類深遠的影響》,張君玫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諾貝特•埃利亞斯(1996),《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裡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譯。
中文網址:
南華大學(1996),〈認識南華〉, http://www.n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