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青少年情緒與父母參與
廖曉薇
前言
近日報章雜誌出現許多令人為之惋惜的報導:某進入明星高中的學生因功課表現不如國中時期而跳樓輕生、某高生男生因無法處理感情挫敗而蹺課,最後母親在愛子面前割腕,又引爆孩子情緒,致其出現歇斯底里現象。當我們看到這些情緒失控的的青少年,其父母心痛卻無能為力的表情時,我們跟著揪著心之餘,也不禁要說:青春期的青少年也可以擁有穩定的情緒。即使有很多父母說:青春期的孩子在想什麼,我們根本摸不清楚。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同儕,不需要父母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去年年底,以青少年讀者為主的德國雜誌「Yam!」公佈針對全德國十四到十八歲青少年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對德國青少年來說,家庭比朋友還要重要。四成的人指出,生命中最重要的首推家庭,只有近兩成的人認為朋友才最重要(中央社,2005)。由此可知,青少年並非不需要父母親,父母親仍應積極陪伴孩子走過此段青澀年華。然而隨著工商業社會發展,雙薪家庭越來越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課後的親子活動時間,竟漸漸被補習班、課輔班所取代。我們相信,父母的角色,決不是教師或任何機構可以取代的。藉由本文的探討,我們期盼能從中瞭解父母對青少年生命歷程的重要性,他們如何不可取代,如何影響青少年微妙的情緒。
正文
青少年情緒
情緒是個體最基本與最具影響力之心理動力,心理學家往往以情
緒穩定來表示個人情緒的成熟程度,凡情緒穩定性較高者,不但較能控制其情緒,遇事沉著、鎮靜,且較能忍受生活中的挫折(蘇建文,1981)。瑪爾格特•瓦戴爾提到剛剛擺脫童年卻又未屆成年的十二~十四歲是少年時常感受到最具矛盾、迷惘和挑戰的歲月(引自張煌熙、姚燕瑾,1996)。因為青春期外在特徵的變化多端,身體和心理上的發展無法同步,使他們易於產生困惑。青少年在情緒和行為上必須要適應這些變化,這段過程就是我們所稱的「青春期」。
父母參與
父母參與(parent involvement)的起源肇始於人類文明的開始。初民時期,人類生活簡單,教育生活包含於每日實際生活,林林總總的生活技巧有賴於父母的教導。而後由於時代的演進,教育活動日趨複雜,家長教育學童的功能漸漸地轉移到學校教師(蔡俊傑,1998)。但這並不表示父母沒有責任,學校其實十分仰賴家庭教育的配合。以往父母參與的定義大多集中在父母對子女學校事務的參與,然而對於實在要忙於工作或是較不習慣參與公共事務的父母而言,這樣的父母參與方式實在略顯沉重。正常的父母參與方式應是父母深入孩子生活,了解孩子的身心狀況。蔡俊傑
(1998) 即指出,父母參與乃以父母實際的參與到子女的「生活適應」,(包含對子女健康生活的參與、對子女個人生活的參與、對子女家庭生活的參與、對子女學校生活的參與、對子女社區生活的參與、對子女異性生活的參與六個層面),使父母的參與更深入子女的生活核心,能使學生產生內心「感覺」(feeling),進一步引發子女的「感動」(movement),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generation
gap)、疏離感(isolation)消除,縮短彼此的距離,產生親密的親職關係。
父母參與和青少年情緒
傳統印象中,青少年很想逃離家庭,發展同儕關係。但羅伯•塔菲(1998)提到有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歷時超過四年、訪問了1049位12~19歲的青少年,詢問他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他們對於約束的感受,以及他們的衝突。他們的回答出乎意料地與傳統理論背道而馳,研究人員做了一個結論:即使青少年將要轉變成大人,可是渴望與父母保持情感聯繫的需求依然沒有中斷(引自新苗編譯小組,1998)。事實上,青少年本身也認為「他們所擁有的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就是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例如:大部分的孩子都希望父母瞭解他們喜歡某些偶像。他們表面上不在乎也不認為父母會對這些事有興趣,但孩子私底下會很高興父母想瞭解他們喜歡偶像的真實情況,他們會很渴望父母能認真地看待他們的世界。
Hurlock曾指出兒童的情緒受幼年時期所建立的情緒行為模式的影響,生長在幸福安寧的家庭裡,家庭氣氛不至於吵雜、激烈,家庭成員的需求皆獲得滿足,如此長大後可能就較少感受到負面情緒爆發的痛苦;反之,如果生長在緊張、激烈又吵雜的環境中,長大後就容易情緒不穩定(引自涂信忠,2002)。前人的研究也顯示,家庭中之親子關係與子女之情緒穩定性關係至為密切,父母積極的教養方式,均能促進子女的情緒穩定。蘇建文(1981)便在其研究中發現:情緒穩定與愛護、獎勵方式呈正相關關係,與拒絕、懲罰呈負相關關係。由此理論基礎,我們清楚了解父母參與對青少年情緒穩定的影響。
然而,青少年對父母的感情是很微妙的,父母不能容易且有效地控制青少年子女,不論父母採用權威或是放任的方式都是無效的教養,亦不能成為勝任愉快的父母(鍾思嘉,1994 ),這或許也是很多父母較少參與青少年子女生活的因素。我們比較一下權威式與放任式的教養方式如下:
(一)放任型父母:此類型的父母相信對子女設立規範會有礙於青少年的發展,也會傷害親子關係。然而事實上是大多數青少年將父母的限制和指引視為父母是否關心他們的依據。父母允許子女可以做任何他們所願的事,青少年剛開始會覺得舒服,但這種感覺並不會持續很久,因為,他們感覺到父母不關心他們。
(二)獨裁型父母:相信自己知道那些對子女是好的,就要強迫子女接受它。青少年對於獨裁的父母有許多不同的反應,有的氣憤難平。因此,青少年子女對父母的批評和價值看法可能會產生父母無法控制的親子爭執。親子關係與朋友關係極為相似,強迫子女人格改變就像強迫朋友改變一樣毫無效果。有些家庭,子女對獨裁父母的威脅和要求的反應則是表現出沮喪,這種青少年認為父母的一切是正確的,而自己是錯誤的,因此為了避免父母的批評,甚至會試著去討好父母,或順從父母的期望。(鍾思嘉,1994)。
其實,對待青少年子女,父母親可以打破「管教」的迷思,改以參與他們生活、與子女溝通分享的方式進行。黃凱霖(1995)也指出畢竟父母是子女成長的重要他人,他們在青少年孩子的心中仍佔據一席之地。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中,負有養育與教育的責任,除了提供子女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基本生活條件需求之外,對於子女的教育方面,諸如:行為、態度、學習、人格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引自蔡俊傑,1998)。以往父母參與的定義大多集中在父母對子女學校事務的參與。然而對學校事務的參與總是被認為是有錢、有身份或有閒的父母才能做到,對於實在要忙於工作或是較不習慣參與公共事務的父母而言,這樣的父母參與方式實在略顯沉重,如此一來不但無益與親子關係,反而為父母及青少年子女帶來壓力。如果父母參與能擴及子女課後在家的生活,所使用的行為包含對子女關心、注意、傾聽、協助、指導等,那對青少年情緒必有良好的影響。黃凱霖(1995)研究指出,研究者多從家庭與學校兩方面來界定父母參與的角色。在家庭方面,父母是指導子女生活、培養行為習慣、以及課業等問題的老師以及傾聽子女的意見,引導子女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做成決定的傾聽者決策者(引自蔡俊傑,1998)。
青少年有時候難免會遭遇到一些挫折與失敗,因而感到沮喪、情緒低落,父母此時最有效的處理方式就是關心、注意、協助、指導,引導子女為自己情緒負責任。有時候父母要傾聽子女的訴苦,了解並協助子女的困難,但父母不要做過多的干預(鍾思嘉,1994)。面對青少年的負向情緒,下表可做為青少年父母的參考。
表1
青少年典型負向情緒
情緒 |
父母處理方式 |
生氣 |
先保持沉默,不需與子女急於溝通。等待子女情緒平息後,父母再與子女做溝通處理 |
冷漠 |
可以提供子女參與家庭生活會議與決定的機會,從過程中讓子女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讓青少年有自我決定的空間,同時父母也可以與子女談論關於當前國家政策,社會輿論的看法,彼此交換意見。 |
厭煩 |
引導或指引孩子 |
悲傷與沮喪 |
父母面對青少年的悲傷或沮喪的情緒陷阱時,能拒絕做出子女所希望的反應時,青少年會了解這種情緒陷阱是無效的,而避免使用。 但是如果子女持續長久地處於沮喪中,父母要特別注意,不可以用面對子女情緒陷阱的方式來處理。 |
害怕和焦慮 |
害怕和焦慮會使青少年缺乏信心,但是父母可以幫助子女發展自信心和勇氣的建立。父母給給予子女適時鼓勵,父母可以要求子女回憶記憶中感到成功、自信或恐懼不安的經驗,並與子女探討這些經驗所代表的意義。 |
(資料來源:鍾思嘉,1994 )
父母的鼓勵,也許無法即使時解決子女的問題,但他們參與子女情緒的喜與悲,確實能帶給子女情緒更大的穩定。Veenhoven(1994)即提出一個人正向的情緒反應就是幸福感,Kuo(1983)也指出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社會幸福感有高度正相關。金樹澍(1990)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心理社會幸福感與親子溝通品質成正相關(引自謝青儒,2001)
。
至於父母要以怎樣態度與身份來參與子女生活的核心?專家們有諸多看法。Gordon(1977)研究指出,父母參與的六種角色:(1)子女的教師;(2)班級義工;(3)輔導性專業人員;(4)學習者;(5)決策者;(6)聽眾。黃凱霖(民84)則將父母參與的行為內容歸納為三部分,其中在直接的參與部分提到包括:指父母直接協助自己子女的參與活動,亦即家庭層面的參與,包括指導子女家庭作業、指導子女閱讀、與教師溝通聯繫、子女作息時間管理等(引自蔡俊傑,1998)。Don
Dinkmeyer則指出父母對子女應持較為平等的態度,其特點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彼此關切、能將心比心,互相同情和了解、想聽對方有什麼話說、注意對方的優點,而不是盡挑毛病、遇到衝突,就想合力同心把它解決、知道雙方都不是完美,都還在改變和成長(林瑩珠譯,1995)。
綜觀諸多探討,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父母參與的角色十分彈性,視父母與子女互動的模式而定,父母可以既是課業指導的老師,也是心事傾吐的輔導員。重要的是,父母要明白青少年子女心中對父母存有的敬重與依賴。他們因身心發展激烈的改變而陷於迷惘,在追求自我統合的探險中情緒不安。他們急於表現成熟而在表面上顯示對家庭的忽略,但內心對父母關愛的渴望是濃郁的,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不應怯於表達對子女的愛,要知道父母參與對子女來說是一種助力。
失落的親子時間與父母角色弱化
然而,現今繁忙的社會生活卻剝奪了許多親子共享的時間。沒有共聚的時間,談「父母參與」恐就只是紙上談兵了。根據福爾摩沙基金會在1997年所做的「台北市國中生生活日誌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國中生本身放學後的課餘時間已被課業塞滿。6.19%表示除了吃飯洗澡外,其餘的課餘時間時間用來讀書都不夠了。國中生放學後,為了學校課業補習或讀書的時間以三到四小時最多,佔四成二。五小時以上佔2成四。只花一小時的只有百分之五。7%學生從放學到睡覺前根本看不到父母親,有5%孩子表示雖有看到父母,卻是各忙各的,完全沒有交流,連一起吃飯都沒有(紀麗君,1997)。至於父母本身,也有為數不少的家庭,父母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工作至深夜始返家,只能看到孩子酣睡的臉龐。近來還有一種新興的學園,可讓父母親將孩子托育在學園中。有專業的機構照顧,父母當然可以放心不少。但值得我們省思的是:機構、老師能完全取代親職的功能嗎?當放學後僅存的親子時間完全消失,父母對孩子而言,還能在他們的生命中扮演何種角色?
重拾共享時間,創造健康家庭
Stinnet及DeFrain提出健康家庭至少有下列六項特質:(引自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3)1.承諾(commitment),家中成員在情感上能彼此承諾與認同,並花許多時間與精力在家庭內而非家庭外的事務上;2.感激(appreciation),家中成員相互欣賞與感激;2.良好溝通(communication),除了平時的聊天外,面臨家庭問題時也能彼此傾聽,無條件積極關懷與接納;4.共享時間(time
together),重視與家人共聚的時光,增加彼此的親密關係與認同感;5.精神慰藉(spiritual wellness)
,家庭成員在精神上能彼此支持,有共同的信念;6.壓力與危機處理(coping with stress crisis),面臨困境與壓力,家庭成員能共同面對,一起解決問題,共同成長。這六項重要特質,其實都奠基於家人要有親密的「共享時間」。當務之急,父母應該把握任何機會,增加家人共聚、談心及感情交流時間(陳玉賢,2003),爭取與青少年子女互動的時間,如此一來,父母才有機會真正參與子女的生活,走入他們的心靈世界,瞭解他們的情起伏。以下幾點建議,可供父母參考:
1.
溫馨接送情
接送子女上下學的時間看似短暫,但聚沙成塔,長期累積下來也是一段很長的時間。當孩子坐上車時,不妨對他們微笑,關心他們的心情,傾聽他們一天的趣事。至於考試,先忘了吧!
2.
晚餐時間
在珍饈滿桌的晚餐時間,你可以聽孩子抱怨學校的事,也可以告訴子女自己一天工作的苦與樂,唯有真心溝通才能真實參與對方生活。
3.
提神茶
當孩子昏天黑地唸書之際,父母遞上的小點心或茶點,不需佔用太多時間卻能釋放子女內心的課業壓力。
4. 就寢時間
關掉燈光,與子女一起躺在床上,聽聽他訴說對異性的愛慕或好奇、對自己外貌如何在意。親子之間在黑暗中的溫馨談話沒有壓力,只有更貼近。
結語
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的比例實在令人驚訝,羅馬不是一天造成,青少年情緒問題惡化也是如此。我們盼望父母能瞭解到他們無法置身事外的責任,也要喚起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的信心,只要掌握到父母參與的精髓,他們也能積極且正確地分享青少年微妙的情緒。
參考書目
中央社(2005年,12月27日)。德國青少年八成以上活的快樂。奇摩新聞。2006年1月7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51227/43/2p40r.html
林瑩珠(譯)(1995)。Don Dinkmeyer、Gray D.McKay著。青少年期教養法。台北:遠流。
李佩玲(2002)。國中生青少年生活風格、父母參與與其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偏遠地區國中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紀麗君(1997,4月23日)。國中孩子除了讀書還是讀書!?自立晚報,第四版。
涂信忠(2002)。原住民學童接受教養行為與其情緒穩定、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玉賢(2003)。親職教育是心靈改造的良藥。諮商與輔導,21,11-13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濤石。
張煌熙、姚燕瑾(譯) (1996)。瑪爾格特•瓦戴爾著。瞭解你十二~十四歲的孩子。台北:三民。
蔡俊傑(1998 )。父母參與及教師參與對學生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南部國二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新苗編譯小組(譯)(1998)。羅伯•塔菲、梅琳達•布羅著。用心當父母。台北:新苗。
鍾思嘉(1994 )。父母與青少年。台北:光啟社。
蘇建文(1981)。兒童及青少年情緒穩定性發展之研究。家政教育,8(4), 1- 8。
謝青儒(2001)。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