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及對家庭的影響
余齊君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隨著社會的變遷,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提高,婦女就業比例增加,越來越多女性離開家庭進入社會,這些現象和傳統觀念中「女人就是要在家相夫教子」、「男性需要在外打拼事業」的傳統觀念有極大差異。加上1970年代以來女性主義思潮的崛起,強調女性的自主權及主體性,使得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現代男女角色定位似乎已有所改變。
女性意識提高的同時,若男性仍故步自封或無法跟進,勢必造成男女關係的緊張對立,首先影響到的是以男女為主體結合而成的家庭。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勢必對家庭關係造成衝擊或變化,本篇將對性別角色改變及對家庭的影響進行探討。
貳.性別角色及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一.性別角色的定義
日常生活中,「性別」(sex)是一般人對男性和女性之間分類的重要指標之一,
雖然性別只是一個先天賦予的生理事實,然而在後天的發展中卻深受社會與文化常模的影響,也因此而形成另一個「性別」(gender),也稱為「社會性別」(謝臥龍、駱慧文,1999)。
由此可知,性別角色不只以生理構造來區分,還加上了社會文化的描述,許多學者也對性別角色做出定義:
(一)性別角色是社會文化情境之下,對於男性或女性行為具有共同認可或接納的行為模式(黃文三,1996)。
(二)在某一社會文化中,眾所公認男/女應有的行為,稱為性別角色(張春興,1989)。
(三)當一個男性個體、女性個體投入社會文化對不同性別之期待中時,他/她所表現出的行為規範與價值觀,就是所謂性別角色(謝臥龍、駱慧文,1999:205)。
(四)性別角色是指社會、文化根據性別所規劃的行為腳本(邱錦詳,2003)。
(五)性別角色一詞,指的是一些為社會文化所期望,適合於男性或女性的價值與行為規範(謝臥龍、莊勝發與駱慧文,1997)。
二.性別角色的分類
Bem(1974)提出四種性別角色型態-兩性化(Androgyny)、男性化(Masculinity)、 女性化(Feminity)與未分化(Undifferentity)。兩性化者即是男/女特質皆有者,男性化者即是男性特質顯著者,女性化者即是女性特質顯著者,未分化者即是男/女特質皆不顯著者。Bem認為由於兩性化者兼顧剛柔並濟的性格,因此能夠彈性應付偏重工作取向的情境及偏重人際關係取向的情境,是適應最好的一種性別角色類型(引自李美枝、鍾秋玉,1996)。也就是說「兩性化」者同時擁有男性和女性特質,這種人在生活適應和人際吸引上,都優於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者。
但是李新鄉(1982)則指出,由於社會期盼人們能表現符合傳統正常性別的性別角色行為,因此兩性化者的社會壓力和人際關係的困擾可能比其他類型者較高;尤其當其本身內具的男性化與女性化兩種特質無法統整與調和時,將會產生莫大的壓力(引自李美枝、鍾秋玉,1996)。
三.性別刻板印象
張春興(1989)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sex role stereotyping)定義為,一般社會大眾對男女兩性行為刻板區分的心理傾向。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男性有其獨特的特質,譬如堅強的、獨立的、果斷的、主動的、有主見的;女性的特質則是溫柔的、和善的、細心的、柔弱的、可愛的。從這些男性特質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都與工作有關,屬於工具性特質(instrumental characteristics);由以上女性特質可以看出,大部分與人際情感有關,屬於情感表達特質(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似乎只要是生理上的男性和女性,就必須按照這個標準行事,否則各種污名化隨即而來,如「不男不女」、「女強人」、「男人婆」、「娘娘腔」,這種因性別刻板印象造成的性別偏見,不僅造成性別的偏見和歧視,也阻礙了個人的適性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謝臥龍、駱慧文與糠明珊(1996)認為刻板印象造成了偏見,偏見形成歧視,歧視引發對立與衝突(如圖一),刻板印象如果加上種族、宗教、年齡、社經地位與性別的發酵因素,那在人類歷史上屢見不鮮的種族對立、宗教衝突、代溝、階級鬥爭與性別間因失和而產生的暴力則為明證。
圖一:刻板印象、偏見、歧視與衝突間之關係(引自謝臥龍、駱慧文與糠明珊,1996)
參.性別角色標準改變的因素
一.社會的變遷
傳統上,「男主外、女主內」的男女角色分工方式,是基於生物演化的原則,男性先天的體型優於女性,所以負責在外打獵、覓食,女性則在家照顧小孩,人類的生命才得以延續。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和多元文化的產生,傳統社會中男女角色的分工產生了鬆動,再加上家庭的核心化、職業婦女增加、女性晚婚、不婚的比率逐漸上升等問題,使得現代社會的性別角色觀已產生變化。
現代男女處在傳統認知和社會現實的轉折中,如果能順應時勢,調整自我性別觀念,則在社會或家庭中皆有較好的適應能力;如果仍堅守傳統觀念,無法調整步伐,則侷限了自己的發展,也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二.法規的制訂
我國家庭教育法的立法,在各界殷殷期盼之下,終於在2003年1月7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經總統於2月6日公布施行(黃富順,2003:1)。家庭教育的範圍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及其他家庭教育事項。從家庭教育範圍中可窺知,兩性教育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家庭中的兩性相處模式也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的品質。
除此之外,在現今九年一貫的教改中,兩性議題也列入為六大主題之一;同時在「性侵害防制法」第八條中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的性侵害防制教育課程,其中一項亦包括兩性平等教育。「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三讀通過,更強調兩性平等在今日的重要性(王以仁,2003)。
三.社會思潮
性別角色框架的鬆綁和女性社會運動有很大的關係。六0年代與七0年代的新女性主義者批評婦女因為受制於傳統刻板化的女性性別角色,長期忍受束縛自我與心理壓力的煎熬,積極鼓勵女性走出傳統限制女性角色的藩籬,追求肯定自我的生活(李美枝、鍾秋玉,1996)。這股思潮帶動了社會的關注,學者爭相探討性別議題,也點醒了一向身處優勢地位的男性,開始探討面對女性追求性別平等下的男性處境,隨之而來的是探討男性角色定位、生命週期、家庭與社會地位的男性研究。在男性研究、女性研究的影響下,性別角色改變已是時勢所趨,更甚者還提出顛覆男女兩性的第三性及同性戀、雙性戀等的性別多元觀點。
四.教育界的重視
自從施行九年一貫課程以來,兩性議題一直是施教的重點,除了規定的每學年四小時的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中,會施行兩性平等教育,各級學校也積極舉辦兩性平等教育研習,希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不受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教導性別平等的觀念。
以往的教科書中一直存在著男女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在男女出現的次數、角色地位、使用語言方面,都存在著以男性為中心的課程模式。黃政傑教授於1988年進行教科書內容檢視之研究,針對國小生活與倫理課本中存在的性別偏見等相關問題提出批判(王以仁,2003)。婦女團體及學者專家們也針對教科書中潛藏的性別歧視提出質疑,自此之後,在教科書的編排上比較會注意兩性角色的平衡,也提供了多元化的性別角色類型。
肆.家庭中的性別角色互動
一.雙薪家庭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女性受教育及就業的機率增高,男性已不再是家庭中唯一的經濟支柱,越來越多女性走出家庭進入社會,在社會上打下一片燦爛的天空,這種夫妻雙方均有支薪工作的家庭,就稱為「雙薪家庭」。
一般而言雙薪家庭有其優點,由於雙份收入有下列特性:經濟資源較豐富,故家庭經濟改善,物質生活提升,因妻子工作,擁有個人生涯,可以滿足現代女性的自我及成就感,相對受丈夫肯定與尊重,有助於夫妻婚姻滿意度。但其實際生活亦需面對極大難處,例如:子女托育教養、時間的有限性(何委娥,2002)。
王行(1997)的研究指出,雙薪家庭中男性多抱持「以大體為重」的家庭觀,認為妻子出去工作可以「幫助家計」,也能「擴大妻子的生活範圍」,使婦女「有自己的事業和成就」,但同時也希望妻子能以「家庭為重」,做好家庭照顧的角色責任。如此看來,女人似乎就需要更有能力,一方面出外工作,一方面還要妥善的照顧家人,這與某些男性對自己的要求:出外辛勤工作等於就是照顧家人,是很不一樣的標準。
二.家務
家務一向被視為吃力繁瑣的雜事,在傳統家庭中,女性是主持家務者,男性則負責家庭經濟支持者的角色,以經濟上的優勢權,換取女性的家務工作。現在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夫妻雙方同時出外工作,不論雙方的工作量如何,女性回到家要做的家務量,仍然高出男性兩倍以上,使得職業婦女承擔了一般在家婦女更多的壓力和工作量,這種性別上的差異導致的分工不均,對現代婦女來說造成很大的負擔。
自政府在民法親屬篇中明訂「家務有給制」條文以來,讓人重新審視家庭中男女權利義務及家務分工的調整,希望兩性在做家事的時間、家事內容、責任歸屬上,能落實平權的的概念。
在教育上,可透過九年一貫教材的編定,鼓勵學子自小有參與家庭勞務的責任,或將「家事分工」融入中小學兩性教育課程,以落實兩性平權的理念(王以仁,2003)。
三.家庭決策
家庭決策的範圍包括家庭運作有關的項目,如:子女教養、家庭支出、家事分工、家庭資源運用、投資儲蓄等。自古以來,家中男性掌握經濟大權,所以也主導了家庭的決策,但隨著婦女就業率和教育程度提高,不僅改善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積極參與家庭的決策。王行(1997)研究指出,女人進入就業市場的效應,的確影響到家庭中男性的性別意識開放,而更重視婦女的地位。
男性在歡迎女性因出外工作而提升家庭地位的同時,也希望女性兼顧家庭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教養子女多是女性的責任,這反映在有關教養子女的決策上多是由女性負責,男性則主導其他大部分家庭資源、消費、支出的決定。
影響家庭決策的影響因素很多,例如:教育程度、性別角色、社經地位、夫妻收入,學者的研究結果差異很大。李鴻章(2002)則認為,教育程度與性別角色對家庭決策的影響力不高,代表著此兩種因素在解釋影響家庭決策因素不大,可能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至於是哪些其他因素,就需要後續的研究去做深入的探討,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四.親職角色
父母親是子女性別角色發展中影響最大的因素,尤其是對同性別的父母之表同作用最為明顯。換言之,女兒受母親的影響最大,而兒子受父親的影響最顯著。不管那一心理學的理論,均贊同父親或母親的教養態度與價值觀念,對子女性別角色的發展,影響至深且鉅(黃文三,1996)。在諸多研究子女性別角色態度的研究中顯示,父母的性別角色解釋力遠大於教養態度,而且父母性別角色態度對女性影響較大,由此可知平日父母的身教表現對子女有潛移默化的功效。平日家中的父母,在雙方互動上,以及對子女的溝通上能秉持著性別平等的態度,則子女在習慣此種氣氛及互動後,對其他人、事、物的態度上,也較能抱持著兩性尊重、信任、平等的態度。
現代的父母親必須時時學習擔任稱職父母親的能力,以身作則,為子女的表率,以民主化的想處模式相待,增進人性化和平權化的溝通效果,未來必有良好的兩性平權關係(黃文三,1996)。
伍.結語
人的性別其實在受精時就注定了,XX和XY染色體這種生物上的基因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無意也不需去否定這種男女生理上的差異。但以生理上的「性別」,去斷定男女的「性向」與「能力」,是否抹煞了人的自主性也侷限了人的潛力與發展。因此,在教育上,我們提倡「性別平等」;在政治上,我們提倡「兩性共治」;在交友上,我們提倡「兩性尊重、互信」;在社會上,我們提倡「兩性互惠」;在工作上,我們提倡「無性別」-只論能力、不論性別;在家庭上,我們提倡「兩性分工」。想要達到這個理想,要靠社會大眾破除性別的迷思與刻板印象,從家庭的親子互動著手,建構和樂的家庭氣氛,讓孩子順性發展,不要讓性別成了孩子的枷鎖,社會上要給予兩性專業成長的機會,以提升男女的適應力,並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如此一來,兩性和諧相處,適性發展的社會指日可待。
我們要承認兩性的差異,因為這是事實,但兩性的差異是相對的氣質,不是絕對的,讓躲在陰暗處的陰柔男性也有看見陽光的一天;讓人人敬畏的女強人也有昂首闊步的空間,讓所有的男性、女性掙脫性別的枷鎖,在社會上自由揮灑,創造無限的可能。
參考文獻
王以仁(2003)。兩性平等與家庭未來的發展。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150、152)。台北:師大書苑
王行(1997)。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47-78。
何委娥(2002)。變遷中的家庭教育-雙薪家庭壓力調適與因應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131)。台北:師大書苑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新鄉(1982)。不同性質類科高職女生之性別角色與行為適應、
職業成熟之關係。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鴻章(2002)。教育程度、性別角色認知與家務分工、家庭決策的關連性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27-62。
邱錦詳(2003)。歲月流轉中性別角色變遷的省思。南縣國教,12,52-53。
張春興(主編)(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黃文三(1996)。性別角色的省思與看法。高市文教,105-107。
黃富順(2003)。家庭教育新紀元-家庭教育法的研訂、內容及特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1)。台北:師大書苑
謝臥龍、駱慧文、糠明珊(1996)。諮商輔導歷程中性別偏見議題的探討。高師輔導所刊,1,31-50。
謝臥龍、莊勝發、駱慧文(1997)。各級學校諮商員對女性案主性別角色與特質認知之比較研究。諮商與輔導文粹,2,13-14。
謝臥龍、駱慧文(1999)。很多的問題,很少的答案:諮商輔導歷程中的性別偏見。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頁205)。台北:心理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