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中的性別議題女性主義的觀點

王淑娟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一、前言

    「家庭」一向是女人的代名詞。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名嬰兒的出生性別即代表它將來的命運。女孩將來是要嫁出去的,現在養她等於是在幫別人養。結婚對兩性而言不是一件公平的事,男方將女方娶進來,女方嫁到男方家裡去,從此娘家不再是真正的家,回娘家只是「做客」,不是回家,不能太常去刁擾。女人是為男人而出生的。這種將女人視為附屬品的想法是沒有道理的,然而這種想法倒也傳遞了數千年,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然存在。就台灣社會近況而言,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中就有提到,有關社會福利方面的工作幾乎都由女性在體制外承擔,老、幼、病、殘都是女性在照顧;修法前的民法親屬篇,有許多不利女性的規定;在參政權方面,很明顯的重要職位皆由男性擔任;在工作職場,有許多明文或非明文規定限制女性的工作權;在教育方面,雖然大學之前的男女受教比例相當,但大學之後的男性受教比例明顯高出許多,以致於任教大學以上師資多為男性;女性也缺乏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沒有絕對的自由選擇生育與否,女性也常成為性暴力的受害對象等等。

    家庭生活教育是一門新學科,其目的在於「強化及增進個人與家庭的幸福感。」在此男女依然不平等的時代,在家庭生活教育的領域中,有必要對性別議題加以探討。

 

二、家庭生活教育的定義與起源

    家庭生活教育是一門新學科。我國有一個類似的名稱稱為「家庭教育」,一般人所認為的「家庭教育」接近親職教育,而「親職教育」只是「家庭生活教育」內容的一部分。在美國,根據ThomasonArcus1992)的觀點,所謂「家庭生活教育」是指個人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認知、情意和技能。依據我國家庭教育法的精神,其定義為「為健全個人身心發展,營造幸福家庭,以建立祥和社會,而透過各種教育形式,以增進個人行家庭生活所須知識、態度與能力的教育活動,稱為家庭教育。」(林淑玲,1993

    台灣的家庭教育實務工作,若以民國77年於各縣市設置親職教育諮詢中心起算,至今十年以上,但家庭教育在我國學術界的發展時間卻相當短暫(林淑玲,1993)。美國在剛開始的時候,家庭生活教育方案大部分是透過以女性為主的教師與學生的家政課來提供的(BakerDarcy, 1970)。 台灣的中學課程也曾經有家政課,但只限以女生為授課對象,同樣的課程男生上的是工藝課。跟美國的家政課一樣,其內容多以傳統家庭女人的角色為定位。近年來課程更新的結果,將家政/工藝課改為生活科技課,避免在學校教育中塑造性別刻板印象。

 

三、基本假設與前提

    家庭生活教育在性別議題方面認為男性與女性是經由社會與文化建構的結果,而非生物特徵的結果;兩性之間在潛力與能力以及他們可以扮演的角色方面是相同的;社會建構出來的性別,強調「男性與女性是不平等社會價值下對立的物種」(Ferree, 1990)。在家庭生活教育的領域中,平等、公正、自我決定和責任感,應該作為男女關係、角色、行為、發展和機會的基礎,同時也該作為家庭生活教育教材與實務決策的基礎。減少性別階層化以及更有彈性的性別角色,對兩性大人與小孩、個人與家庭及整個社會都有助益(Losh-Hesselbart, 1987)。

 

四、女性主義運動

    女性運動是多種流派的知識運動,但基本上都承認女性受宰制的事實;女性主義在於理解女性從屬地位、解放女性。女性主義對性別角色、家人角色、婚姻關係、家庭權力、女性母職、女性為照顧者等信念提出挑戰(洪久賢,2001)。但各流派的看法不一,分述如下(周月清,2001):

1)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

     主要論點有:(a)在第一波女性主義就已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Nash, 2000)。(b)認為婦女被壓迫、沒有自由與權力是因為性別(sex)導致(Zalewski, 2000);強調婦女與男性的平等權利(NesIadicola, 1989)。(c)強調婦女的自由(freedom)、自由選擇、平等權力、理性的操作、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及平等機(Zalewski, 2000);人們的自我實現不受性別限制,促進婦女社會地位-福利權、需求、教育、健康服務、自由選擇、法律平等(Humm, 1995)。其行動主張有:(a)爭取婦女的教育、政治、工作、財產權及婦女在社會的地位。(b)組織政治性團體、從事法律上的改革(NesIadicola, 1989)。

2)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

     主要論點有:(a)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很大,主要代表人物K.Marx1883-1918)和F.Engles1820-1895)(Humm, 1995Bernardes, 1997Andermahr et al, 1997);馬克思強調物質,女性主義者強調性別。(b)強調階層、性別、政治、勞動力生產(Humm, 1995Rein, 2000)。婦女與生產的關係、婦女和階層及其在家中的角色;性別帶來勞力的區分,婦女在家未領薪的工作,其實也是資本主義及父權社會的產物(Humm, 1995Thom, 2000)。(c)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如,勞動的概念及婦女和小孩是男人的第一私有財產)(Humm, 1995),強調性別和性傾向,以及婦女的工作、勞動市場、家務事、婦女在家工作、未領薪等概念(Andermahr et al, 1997)。(d)婦女被壓迫的原因是勞力在性別上的不同(Humm, 1995Bernardes, 1997)。(e)生殖或育兒也是一種政治,且都是婦女的工作(Thom, 2000)。(f)階層的分類是由男人定義的,婦女乃由丈夫來決定她的階層(KramaraeTreichler, 1985)。其行動主張有:(a)階層分析,階層當由婦女自己來區分。(b)贊成節育以及社會當承擔育兒工作。被批判處有:(a)只強調經濟壓迫的改革,但忽略性別壓迫的改變(Humm, 1995)。(b)馬克思沒有看到性別的不同,只看到物質和政治(Rein, 2000)。

3)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

     主要論點有:(a)源自19世紀前葉,強調階層和性別,不平等是因為來自階級的被壓迫,因此關心婦女的被歧視(KarmaraeTreichler, 1985Zalewski, 2000)。(b)挑戰不平等和不正義(Thom, 2000)。(c)和馬克思主義很像,從歷史面來看婦女,強調改革,運用階層理論,關心婦女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經驗(Zalewski, 2000)。(d)認為婦女是資本主義及父權社會的二等公民,婦女的被壓迫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經濟系統,指出系統是有問題的(the system’s the problem)。其行動主張有:(a)組織被壓迫的團體及聯盟,鼓勵婦女自覺其被壓迫是與社會系統有關,因此要推翻這些壓迫的父權、階層與系統(NesIadicola, 1989)。(b)強調改革-為了爭取平等權利,國家和社會要改革。(c)強調婦女與工人的利益。(d)視經濟和性別壓迫的改變同等重要。

4)基變女性主義者

     主要論點有:(a)代表人物是JagganRothenberg1984)(Tong, 2000)。(b)第二波女性主義(1960-1970s)的產物(Humm, 1995Tong, 2000Andermahr et al., 1997);使用radical是強調革命性的理論觀點;屬於一種隱喻說法大過於政治性與社會性的用語(Humm, 1995)。(c)主要概念有婦女為中心、父權、壓迫、經驗、控制、「個人就是政治」(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Zalewaki, 2000-「男人是有問題的」”men are the problem”KramaraeTreichler, 1985);「男人的憎恨者」”man-haters”Zalewski, 2000)。(d)認為以性別來區分人、事、行為,此乃源自於社會的建構(Andermahr et al., 1997);性別系統是婦女被壓迫的主因(Tong, 2000)。(e)認為婦女的被壓迫是來自於男性的權力(Andermahr et al, 1997);認為婦女的被壓迫是指婦女相對於男性屬於社會低下的階層;認為父權是源自於社會建構(Humm, 1995Andermahr et al, 1997)。(f)強調婦女的被壓迫,原因是:1.有史以來,婦女是被壓迫的第一團體;2.婦女的被壓迫是普遍存在每個社會;3.婦女苦於量和質上的被壓迫(KarmaraeTreichler, 1985)。(g)分成兩派(Tong, 2000):1.基變自由女性主義者(radical-libertarian feminists--強調生殖與性別角色限制了婦女發展成為完全的個體,希望婦女發展為中性(雌雄同體),也主張避孕、墮胎、人工生殖。2.基變文化女性主義者(radical-cultural feminists--認為維持女性沒有什麼不好,主張這不是性別問題,婦女不需要去改變成像個男性,且視生殖為好事,也可以是權力的來源;倘若生殖對婦女帶來壓迫,不是婦女的生理問題,而是男性的忌妒;認為避孕是危險的,也不鼓勵人工生殖。其行動主張有:(a)婦女要自覺,組織婦女的社區及自助團體(NesIadicola, 1989)。(b)強調革命、政治行動、社會改革;180度(turn up-sidedown)的改變,把婦女從被壓迫轉變放在中心的位置(Zalewski, 2000)。(c)主張破壞源自男性主宰的性別階層系統及以婦女為中心(Humm, 1995)。被批判處有:忽略經濟壓迫的改變,只重視性別壓迫的改變。

5)文化女性主義者

     主要論點有:(a)源自於基變女性主義,為了與基變的婦女文化區分(Andermahr et al, 1997Humm, 1995)。(b)認同婦女在藝術、音樂、詩、科學、藥學等文化位置;反權威、反結構;婦女當開創自己的文化、儀式、符號及新的語言(Humm, 1995)。(c)強調重視婦女的文化,包括為人母親、精神面、語言、女同性戀、婦女相關議題、道德、和平運動、婦女受暴等等;強調重視「差異性」(Andermahr et al, 1997)。(d)強調自然婦女的發展是來自社會的女性特質,如同男性,當順其自然;如女性特質是相互依賴、社區連結、分享、情緒、信任、非專制的、自然、平和等等;認為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欣賞女性的分享、給予、滋養、同理、連結等等特質(Tong, 2000)。

6)後現代女性主義

     後現代強調差異性,當運用在女性主義時,意指重視婦女、少數族群、種族、性別的差異性(Andermahr et al., 1997)亦即將焦點從過去只是追求「平權」(equality)轉移到「差異性」(difference),包括種族階層的差異(Brooks, 1997)。Zalewski2000)比較第二波女性主義者與後現代女性者的差異:前者是指1970年代的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基變主義者女性主義,這幾種女性主義者的差異不大,當然其對婦女權益促進的貢獻是不容忽視;而後者之後現代女性主義者則指1990年代晚近女性主義者,是傾向後現代與後結構主義觀點與概念,受傅柯與Derrida的影響很大,強調語言在不同的文化、社會裡是如何以不同方式呈現,以及探索或批判權力、事實、與知識,如何以其遊戲規則在定義婦女應該如何。Zalewski2000)認同後現代觀點,認為後現代最起碼提供女性主義一個反思的機會:女性主義者的聲音不一定代表所有婦女的想法(Zalewski, 2000)。

 

五、女性主義與家庭

    西方女性運動的復甦是在1960年代,伴隨著女性主義學術文獻的成長而興起,通常指的是「女人的新學術領域」或女性主義者對人類發展與關係的願景(Komarovsky, 1988)。女性主義者一直在爭辯的是女性議題一直被忽略、誤解或被那些將男性角色視為較優越的作者所淡化了(Komarovsky, 1988)。女性主義的運動挑戰了很多家庭生活教育課程的內容,而那些課程常以傳統的、過時的男女角色行為模式為基礎。也迫使家庭教育者去評估自己的性別意識、去處理他們教授課程時性別的權力結構問題,並建構有助於分析與批判傳統性別角色的環境(BubolzMcKenry, 1992)。女性主義者認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性別階層化的社會,女性的利益附屬於男性之下。女性主義者的目標是創造一個不以性別為依據的社會任務、權威與權力的分配模式。在家庭方面,反對結構功能論將男性的工具性角色與女性的情感性角色視為符合社會系統的功能,認為標準婚姻模式的迷思,對同性戀者、未婚者與沒有小孩的人而言會是一種壓力( e.g.,Ferree, 1990)。

  女性主義與傳統家庭生活的浪漫想法很不一致,因為傳統的想法沒有注意到婚姻中權力或平等的議題。因此女性主義者的想法導致相當深遠的影響,包括(1)引發各界對於自-他關係的狀態和權力、責任的公平性關注;(2)讓各界了解必須從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來認識家庭的本質、家庭和個人問題本來就是不斷改變的;(3)關注到不同形式的家庭;(4)關注到家庭、家務和經濟等層面中有關有償和無償工作的關係;(5)女性和家庭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的重要性;(6)注意到每個人在家庭經驗上的差異性;(7)剛柔並濟的性別角色對每個家庭成員的可能效益(BubolzMcKenry, 1992)。

 

六、女性主義觀點的家庭生活教育

     洪久賢(2001)將女性主義觀點的家庭生活教育分為下列八項:

1)多元型態家庭---家庭新典範

     家庭型態除了傳統的大家庭、折衷家庭與小家庭外,多元家庭型態還包括雙薪家庭、單親家庭(喪偶、離婚、未婚媽媽等)、角色交換家庭、重組家庭,甚至同性戀家庭等,都應該被包容接納。無論任何型態的家庭,只要觀念正確,相處得宜,接可建構為健康溫馨家庭。對於過去某些型態的家庭標籤化、污名化,只會令這些家庭更限於不利的處境,不公平的際遇,透過家庭生活教育應協助一般人建構多元型態家庭觀,讓各式的家庭在現代社會中有自在的存在空間與良善的發展(洪久賢,2001)。

2)傳統婚姻式微,重組親密關係

     傳統的婚姻結婚生子,傳統男女角色分工、各司其質的婚姻關係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夫妻相互支援、彼此掩護(洪久賢,2001)。親密關係是男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女性的特質面,而每一個女人的內在也有男性特質面,所以男人透過另一個外在的客體女人,認識自己內在的女性面,反之亦然,親密關係有自我整合的功能(王行,1999)。

3)夫妻軸關係的發展

     現代化社會變遷引發家庭型態由「父子軸」轉變為「夫妻軸」,即從男性中心轉向兩性平等,從以家庭為重的集體取向轉向尊重個人的個體取向,家庭中的夫妻關係從父權轉變為平權結構;從單向強勢的關係轉向雙向均勢的關係;從角色優先、責任為重的互動到感情優先、權力為重的互動等等的改變(楊國樞,1994)。

4)家庭權力的解構與轉變

     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束縛著女性使成為家庭中的經濟依賴者,家庭經濟來源與家庭權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現代女性在工作職場上仍有因性別而有不公平待遇的問題,但薪資收入的確是重要的家庭權力來源。在雙薪家庭中,女性因著經濟獨立,而使其在家庭地位有明顯的提升,男性中心的家庭權力關係也因而鬆動,家庭決策角色逐漸產生變化(Ferree, 1990)。

5)子女撫育與家人照顧由夫妻共同分擔

     女性主義者丁那斯坦與邱多若指出撫育子女並非女性獨立的責任,撫育歷程中父親與母親的角色同等重要,應由雙親共同負擔,尤其在現階段的親職教育更要高聲呼籲父愛;父職、夫職不缺席,奠定子女良好的成長基礎,同時讓母親有自我發展的機會。此外,社會福利或機構式撫育宜加強,以提供專業服務,減輕家庭的負擔(Chodorow, 1992)。

6)強化親職教育中的父職教育

     中國社會自古以來,不是教導子女尊敬權威,而是要子女害怕權威,親子關係有非常清楚的規範,理性的父親永遠扮演著管人和說理的權威角色,和子女之間總有一個無法跨越的鴻溝(朱瑞玲,1996)。父親教育極待加強,應鼓勵男性正視父親的角色,發展多元的父職論述,並且能夠和母親、子女等家人產生對話,真實感情的流露,享受身為父親真實的快樂。親子間的親職與情感交流是家庭教化的脈絡之一,有助於了解父母對子女行為的影響,及親子感情在親子互動中的相互影響(Marsiglio, Amato, DayLamb, 2000)。

7)尊重性自主權

     性生活的美滿對夫妻雙方都很重要,在理想的婚姻中完美的性伴侶關係值得重視(Ellis, 1928)。基變女性主義主張若男人在女人不情願的情況下作性暗示

,就是性騷擾或是強暴。性的建構限定女人身分認同,這種建構又源自於家庭意識型態與家庭生活經驗,因此解構父權制下女性無性自主權的迷思,重建平等的性伴侶關係。

8)家務事是每個家人的事

     Ferree1988)指出家務工作的分配及其公平性,應從兩性對家務的希望、期望與願望是什麼,及對家務工作的價值觀著手,因為這會影響個人、家庭及社會對家務工作所給予的定位,進而影響兩性對家務公平的看法。女性主義的觀點強調家務應具有生產的價值,家務工作應計酬,此外單調沉重且繁瑣的家務工作佔據了女性大部分的時間,在強調家務由家人共同擔當之外,在家庭生活教育中應著力於教導家務工作簡化。

 

七、結論

    雖然女性主義曾被質疑是將婦女推向工作職場,然而或許有些婦女仍喜歡選擇留在家中擔任家庭主婦,但不管婦女選擇在公或私領域,重要的是婦女不是被迫性的選擇成為家庭主婦、被指定該做家務事或是採宿命論接受一切不公平的性別待遇,而是透過教育產生性別意識覺醒,認清社會文化所建構的性別關係,清楚自己要什麼,而能做自主性的選擇(Lesley, 2000)。

    近年來兩性平權的意識高漲,從民法親屬篇的修正到兩性工作平等法的通過,證明兩性平權是未來之路。但是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存在,利用科技之便導致男女嬰出生比率嚴重失衡;一般家庭仍傾向認同家務事與小孩的事是女人的事,使得少作家務事與參予小孩的事的女人必許承受社會輿論的壓力。在觀念上的調整就有賴教育方面的努力,家庭生活教育也是。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女性學學會(1995)。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劉毓秀主編。時報文化,台北。

王行(1990)。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77-202。台北:心理。

朱瑞玲(1996)。親子與互動家庭教化與親子關係研究之探討。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系列之十六。

周月清(2001)。家庭理論(二)女性主義者理論。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五南,台北。

林淑玲(1993)。家庭教育的概念分析。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學。濤石。

洪久賢(2001)。家庭生活教育的性別議題:女性主義觀點。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家庭生活教育。師大書院,台北。

莊慧君(2003)。家庭教育中的性別議題。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學。濤石。

楊國樞(1994)。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變遷方向。本土心理學研討會。

英文部分

Andermahr, S., Lovell, T.,Wolkowitz,C.1997. A glossary of feminist theory. London: Arnold.

Bernardes,J.1997.Family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Baker,L.G.,Darcy,J.1970.Survey of family life and sex education programs in Washington secondary schools and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statewide coordinated programs. The Family Coordinator,19,223-228.

Brooks, Ann.1997.Postfeminisms: Feminism, cultural theory and cultural forms. London: Routledge.

Chodorow,N.1992.Psychoanalytic feminism-Family structure and feminine personality.In J.A.Kourany,J.P.,Sterba,R.Tony,Eds.,Feminist philosophies: Problem, theories,and application.NJ:Prentice Hall.

Ferree,M.M.1990. Beyond separate spheresFeminism and famil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2,866-884.

Humm,M.1990.The 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2nd ed..New York: Prentice Hall.

Komarovsky,M.1988.The new feminist scholarship: Some precursors and polemic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0,585-593.

Kramarae,C.Treichler, P.A.1985.A feminist dictionary. USA: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Losh-Hesselbart,S.1987.Development of gender roles.In M.B.SussmanS.K.SteinmetzEds.,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pp.535-564.New York:Plenum.

Bubolz,M.M.,McKenry,P.C.1992.Gender Issues in Family Life Education : A Feminist Perspective.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1.

Nash,K.2000.Liberal feminism.In L.CodeEd.,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pp.303-305.London: Routlege.

Nes,J.A.,Iadicola,P.1989.Toward a definition of feminist social work:Acomparison of liberal, radical, and socialist models. Social Work,34,12-21.

Rein,S.2000.Marxist feminist literature/literary theory. In L.CodeEd.,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pp.321-322.London:Routledge.

Thom,D.2000.Socialism and feminist.In L. CodeEd.,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pp.452-453. London:Routledge.

Thomason,J.Arcus,M.1992.Family life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Family Relations,41,p.3-8.

Tong,R2000.Cultural feminist. In L. CodeEd.,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pp.419-421. London:Routledge.

Tong,R2000.Radical feminist. In L. CodeEd.,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pp.419-421. London:Routledge.

Zalewski,M.2000.Feminism after postmodernism: Theorising through practice.London: Routledge.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