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孩子發展健康身心—孩童憂鬱之預防
王春淑
壹、前言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西元2020年以前,憂鬱將是心血管疾病之外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的第二大原因,故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前主席Lewis Judd也指出「憂鬱症是新世紀的黑死病」〈depression as the
plague of the modern era〉,突顯出現今憂鬱症之嚴重性〈引自周桂如,2002 〉。
近年台灣有一項針對六所國中隨機抽取5968名學生,以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Depression Scale,CES-D〉進行兩年追蹤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重鬱症之點盛行率為1.5%﹝男孩﹞至5.6%﹝女孩﹞之間,而終身盛行率在7.7%﹝男孩﹞至28.1%﹝女孩﹞之間〈楊浩然,2002〉。
93年兒福聯盟針對台北縣市、台中縣市、高雄縣市等國小的五、六年級學童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323份,結果發現46%的孩童不快樂,三成以上的學童覺得「世界少了我也沒關係」,四成三的孩子遇到挫折很容易放棄,五成七的孩子不願意對人訴說心事,四成左右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顯示台灣目前孩子的心理貧窮情況嚴重〈聯合晚報,
20004〉。
近年來台灣在政治、經濟、教育等各方面的轉型過程中,造成整個社會不少壓力。不僅成人憂鬱疾患逐漸增加,連兒童青少年也比以往沮喪憂鬱,這是父母及教育當局需要注意的警訊。在憂鬱症病理研究中,兒童及青少年憂鬱分為三個取向:憂鬱心情〈depression
mood〉、憂鬱症候群〈depressive syndromes〉以及臨床上的憂鬱症〈clinical depression〉。所謂憂鬱心情,通常會伴隨著其他負向情緒出現,如恐懼、罪惡感、憤怒、羞愧及厭惡,並與焦慮和社會退縮等問題有相關;憂鬱症候群包括了寂寞、哭泣、害怕失敗、希望完美、自覺無用、緊張、恐懼、罪惡感、多疑、悲傷、擔心等症狀,通常與退縮行為、抱怨身體上的病痛、社交問題、思考問題、注意力問題、自我毀滅以及攻擊行為有極大的關係;而臨床上的憂鬱症則是將憂鬱視為一種心理疾病,呈現﹝1﹞憂鬱心情;﹝2﹞失去興趣或喜樂,兩種症狀至少應有其中之ㄧ〈周桂如,2002
〉。
憂鬱症患的頻率似乎在年輕世代中有增加的趨勢,且疾病的初發年齡逐漸下降中。許多人在青少年即便經歷其生平第一次憂鬱症發作,甚至復發,超過半數的青少年憂鬱疾患會持續,只有少數〈DD;33%:MDD:43%〉會緩解〈引自周桂如,2002
〉。
憂鬱症對身體的傷害是慢性,甚至是長久的,不僅降低個人生活品質,也逐漸侵蝕個人的身心,對個人、家庭、醫療、社會成本等影響深且鉅。在醫學上有所謂的「預防醫學」,在疾病未發生前加以暸解預防,可降低該疾病的發生率及嚴重性,並可減少社會醫療成本,若從此觀點來看憂鬱症也得到相同的結果,周桂如(2002)指出對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疾患的發生提早做預防,對於其未來各方面生活的適應以及生命的健康及安全上將會有正面的影響及幫助。醫學界亦提出憂鬱症的事後矯正遠不及兒童時期的預防(劉淑言,2005)。因此父母若是能夠事先了解憂鬱症之成因及症狀,在親職教養項目上做適當的調整,協助孩子培養抗憂鬱能力,勢必能預防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之發生率或降低憂鬱症之嚴重性。
貳、培養孩子預防憂鬱能力的策略
家庭是奠定孩子性格的基礎場所,父母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關鍵人物。父母透過家庭生活及親子互動等過程將思想觀念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對人事物的看法,因此培養孩子的抗憂鬱能力,與父母的人格特質及教養態度是息息相關的。針對父母如何在親職教育中培養孩子預防憂鬱的能力,個人提出一些看法:
一、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一個幽默感的人較能夠忍受生命的起伏,尋找快樂,調適壓力,挫折忍受度較高。一個具有幽默感的孩子比退縮羞怯的孩子更能為人所接受,也比較能克服害羞或被嘲笑,更容易結交朋友
(陳詩紘譯,2003)。當孩子擁有較佳人際關係,也代表他有較多的社會支持,當挫折來臨時,社會支持的心理力量,能協助他度過難關(馮江平,1991)。
幽默最大的好處,是讓人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人生,去發現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畢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能夠在與人相處中隨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和幽默感,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渡過挫折難關,也可以提供給周遭的人一股支撐力量。
幽默感是可以經由學習來的,孩子幽默感的發展也與父母的態度有關。培養孩子幽默感最簡單的方法是父母鼓勵孩子多講學校發生的有趣事情或笑話,家人與孩子共同歡笑,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熱烈的回應,會產生成就感,也就會越說越起勁,講笑話的技巧自然也越來越好。當孩子能帶給別人歡笑時,較能得到同儕的支持,而詼諧的態度也會協助他用輕鬆的角度去面對生活的不愉快。
二、社交技巧
研究指出兒童與青少年朋友越少,憂鬱程度會越嚴重,與親密朋友的接觸次數越少、以及被拒絕的次數越多,會使得憂鬱越發嚴重(周桂如,2002)。高尚仁(1998)亦提出憂鬱者人際關係不佳的原因歸因於他們缺乏社交技巧。由於缺乏社交技巧,也比較難交到朋友,因此容易感到沮喪、寂寞及抑鬱;再加上可能表現出煩躁不安的情緒、對事物悲觀、時常抱怨,使他們變得了無生趣、缺乏吸引力,結果造成憂鬱患者更沒有機會得到他人的關懷與支持,亦加深了他們的憂鬱。
反觀同伴關係良好的孩子,心態上大都以歡樂、注重學習和成就、樂於與人交往和幫助別人為主,因此可以獲得較良好的人際關係。王鍾和(2001)認為孩子擁有的社會支持,包括父母親、老師、朋友以及社會資源等;在孩子陷入困境時,這些社會支持若能及時給予溫暖支持,並適時提出因應對策,孩子便能以更積極的方式去因應困境。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協助孩子增添生活樂趣,也可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與低潮。因此父母可以鼓勵孩子交朋友、培養一些興趣與愛好、建立自信心、發現自己與他人優點、與他人融洽相處、關心別人、參加團體活動等方式來協助孩子學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動靜態活動平衡
現今父母為孩子所安排的學習活動,大多以課業輔導、學才藝等靜態活動為主,而孩子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動態活動卻因時間有限而被排除在外,長久下來可能對孩子心理發展頗有影響。
所謂動態活動包含體育、休閒活動、遊戲、玩耍比賽等等。體育(physical education)是生活的一部分,既能充實我們的生活經驗和適應能力,生命因此也具有自然的滿足。遊戲(play)以嬉戲、安慰和樂趣為本質,參加者在遊戲當中,獲得緊張、快樂、滿足和不確定性的經驗;休閒活動(receration)則具有消除工作的沉悶疲勞、轉換情緒、恢復精神和工作靈感之功用;比賽或玩耍(game)則可以紓解生活或工作上的沉悶。當人們的身體做規律的活動時,可達到心理的運動滿足、提高士氣、增進自我健康、降低焦慮(盧俊宏,1994)。在有關健康訓練的研究中也發現,運動不但能增加體適能亦能增進人的自信心與挫折容忍度(Jasnoski,
M. L.,Holmes, D . S . , Solomon, S . , & Aguiar , C ., 1981)。
身體教育(Education in physical)的重要目的便是讓身體健康和舒暢,以幫助個人生活幸福(周宏室,2002)。父母若能在生活中安排孩子適量體能活動,不只可以鍛鍊孩子健康體魄,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力,亦可藉由身體活動,讓孩子有情緒宣洩、嬉戲歡笑之機會,有助於孩子情緒的穩定,促進身心的成長學習。
四、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所謂「挫折忍受力」是指個人承受環境打擊或經得起挫折的能力(張春興,1989);Brooks 和 Goldstein指出挫折容忍力應包含以下幾種能力:(1)有效處理緊張及壓力,並適應日常挑戰的能力;(2)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元並發展出明確且切合實際的目標,解決問題;(3)與他人自在相處,能尊重自己及他人(馮克芸、陳世欽譯,2003)。
而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受三種因素影響:1.生理條件:一個身體健康,發育正常的人,通常有較高的挫折忍受力。2.過去的經驗和學習:挫折忍受力和個人的生活態度與習慣一樣,是可以經由學習而得的。3.對挫折的知覺判斷: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能面對挫折,而不是否定或逃避現實(黃立賢,1996)。由上可知挫折忍受力並非與生俱來,是可以透過教育及學習強化的,但是現代多數父母常為子女事事代勞,在孩子遇到失敗不如意時,亦急於出面為孩子排除障礙,深怕孩子傷心難過,殊不知挫折正是孩子學習的機會,如何協助孩子面對困難、針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親自克服困難,體驗成功,才是培養孩子越挫越勇的重要策略。
五、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人生本是充滿挫折,面對困境時,孩子若能具備堅強的意志與堅忍的毅力,面對大小挑戰時,方能勇於嘗試克服,因此父母應培養孩子堅強、不畏困難的性格。做法上首先要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念,父母若能從小養成孩子有需求時,必須自己也付出相當代價,而不是一下子即得到滿足的話,較能培養孩子本身克制欲求與接受挫折的能力,也才能讓孩子較具有韌性,遇事較能堅定不屈。據哈佛大學幾位心理教授追蹤二三十年的研究發現,自幼經常幫忙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後無論在人格的健康或在職業的成就方面,都比那些不做家事的孩子來得高(吳金水,1994)。然而,現代父母常取代子女的一切勞務,子女受到無原則的支持,反而容易造成失去挫折容忍度及判斷是非的能力(張春興,1994)。
孩子隸屬於家庭,藉由在家庭中參與家事,培養勤勞的習慣,耐心踏實之工作態度、並了解家人的辛苦、感謝家人的付出,進而學習體貼關懷他人,得到較良好的人際關係,遇到困難時,也比較有耐心與毅力去面對克服。
此外,以偉人故事引導孩子學習堅毅不怕失敗之性格也是很好的方式。愛迪生發明電燈,先後試驗了7600多種材料,失敗過8000多次,終於得到成功;居禮夫人說:「科學家在成功的道路上,流的不止是汗水,而且有鮮血。」(馮江平,1991)。舉凡偉人如諾貝爾、南丁格爾、史懷哲、司馬遷、華佗等中外名人,無不經歷層層坎坷與磨難方有所成就,孩子若能以偉人堅忍奮鬥之意志為榜樣學習,遇到挫折失敗時自然能視之為成功必經過程,並從克服困難中,建立自信及自我肯定。
六、建立樂觀的歸因
一個悲觀的人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時,往往伴隨著情緒沮喪、退縮、憂鬱等症狀,除了身心常處於不平衡狀態、無法發揮自己能力外,甚至對健康造成威脅,也較容易得到憂鬱症。Martin
Seligman(1999)指出一個樂觀的人遇到壞事件時,會認為那是暫時的、可變的,遇到好的事件時會以永久性原因來解釋,如本身具有的特性與能力、努力、可愛等,因此他們能以更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就學習的觀點而言,一個人的樂觀與否是可以學習的。林寶山(1990)曾提到人類的學習活動可以分成有意的學習和無意間的學習,此兩類的學習活動都可以使人類獲致學習成果,「無意間的學習」隨時可能發生,人類的一生也從這些無法預知、無法控制的學習情境中不斷的學習;「有意的學習」是指在經過縝密計劃或控制的學習情境裡所進行的活動。無意間的學習及教育對人類的發展極為重要,但是無意間的學習大都是人類無法事先去預防、控制的。林淑玲(2003)亦提到一般人於家庭生活中所習得的經驗,可能大部份是屬於無意間的學習,在未察覺情況下所習得的行為習慣,因為無法判定其增強來源,因此較不容易被改變,這種無意間的學習雖然對於人類發展很重要,但是如果學習結果未符合健康生活所需,將造成負面的影響。
從此觀點來看,父母對生活事件之悲觀或樂觀反應及解釋型態,亦在家庭生活中透過無意的學習而傳達給孩子,影響孩子悲觀或樂觀性格之形成,因此父母若希望子女具有樂觀性格,應察覺自己面對事件時的解釋型態是悲觀或樂觀,若是屬於悲觀,則應先從本身學習調整,方能引導孩子以樂觀的角度看問題。
七、適當的教養態度
有些學者在研究中發現16歲以前較差的親子照顧及過度保護和憂鬱疾病是相關的(Shah ﹠Waller,2000),而孩童時代不良的教養可能造成成人憂鬱症
(Sato et al.,1997) ,Lindelow(1999)研究結果也指出10歲的小孩若缺乏正向的親子關係,在20年後會明顯伴隨憂鬱的發生。
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簡單分成專制權威型、放任型、和開明權威型。其中開明權威是屬於積極的教養方式,子女在各方面均有較佳的表現,並且有助於子女生活適應及人格發展;反之,消極型的父母教養方式,如嚴格、溺愛、拒絕及矛盾,可能導致子女的一些行為表現及人格發展上的偏差(連惠君,2000)。
因此父母若能多成長,採行較適當之教養,如開明權威、關懷、民主等方式;學習較有效的溝通,如同理心、積極聆聽等技巧;建立較合理的管教,如正面的回饋及鼓勵、多運用自然罰則、前後一致的管教方式、並於處罰孩子後,以愛的溝通及行動化解彼此的不快,讓孩子明白父母不喜歡的是他的不當行為,而不是他本身,較能培養孩子本身的自律及自制力。當親子之間關係良好,父母可以是孩子的朋友,與孩子談心,在孩子遇到困惑瓶頸時,即可給予適當的協助及引導,孩子可藉由良性的親子互動紓解負面情緒,也能透過父母的經驗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八、完美主義
在有關憂鬱症的研究中顯示,「對未來負向看法」及「以偏概全完美主義」與青少年憂鬱有顯著相關(劉淑言、蔡欣玲、陳映雪、吳聖良、陳美碧,2001)。青少年正處於動盪、徬徨及認知模式劇烈變化的階段,常認為自己應符合既定的標準,甚至在與同儕競爭比較的環境下,以較嚴苛、挑剔的標準評量自己,因而導致無法達到自我設定的標準或目標而感到沮喪,且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改變這些負向結果,而有無望無助感(邱文彬,2001)。
Shah 和Waller (2000)的憂鬱精神病理研究亦發現,憂鬱的群組與父母較差的教養態度有關,憂鬱患者在小時候和母親的相處、父母過度保護之下形成5個核心信念,分別是依賴/無能為力;情緒壓抑;無法完成;要求完美;易受傷害;而父母常批評,要求完美可能會造成小孩失能的態度。
孩子完美性格的養成大多來自父母從小長期過高的要求與教養態度,而後逐漸形成自己對生活週遭的人、事、物持較高的標準,且較容不下缺失。當自己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內心便產生挫敗感、焦慮與憂鬱。
父母可以藉由了解孩子各階段的發展及能力,調整對孩子適當的期望,勿常因要求太高而批評孩子,使孩子達不到標準而挫敗連連、喪失信心。而且一個經常擔心別人批評責難的孩子,常有對自己不滿意,要求自己好還要更好的緊張心態,長久下來對自我概念發展及心理健康都有不良影響。如果父母能鼓勵孩子多學習多嘗試,做錯了、做不好沒關係,再來一次試試看,孩子會在父母的支持下逐漸建立自信與肯定。
另外,吳金水(1994)曾提到孩子的完美性格與父母的潔癖有關。如果家長過度潔癖,長期強調家裡要一塵不染,百分之百的乾淨,要求完美、容不下一點點髒亂的話,孩子的生活也會變得戰戰兢兢、提心吊膽,什麼東西都不敢去碰,什麼事都不敢放手去做,處處覺得髒、處處看不順眼,結果很容易罹患「強迫性精神官能症」。儘管孩子的衛生習慣是從小慢慢培養起來的,但父母對環境衛生的要求亦應適可而止,讓孩子應該乾淨時乾淨,該灑脫時敞開心胸盡情歡笑,才是真正健康的孩子。
九、協助孩子找出生命的意義
Martin Seligman指出美國在二十世紀的過程中,憂鬱症巨幅增加,與一九五五年左右提倡的感覺滿意運動有關。在1910年左右出生的女性,她們在學時強調的是努力工作,偷懶的人是社會看不起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人,只有3%的人在三十歲時有過嚴重的憂鬱。而在1950年代出生的女性,她們在學校時正是推動自我感覺滿意的時代,反而使她們比以前更沮喪,到三十歲時,有60%的人已經有過嚴重憂鬱。
Martin Seligman解釋由於自我感覺滿意強調對自己有權利高興、感覺有價值、有權力追求慾望與需求,過分強調個人滿意性及自我自由的結果,使吹脹的自我成為培養憂鬱症的肥沃土壤,也使個人對遠離超越自己目標的努力,如上帝、國家、家庭、責任等。而憂鬱是個人無助與個人失敗的不正常情況,當人們發現自己無法達到目標時,就會覺得沮喪。個人愈是覺得自己重要,愈相信自己的目標,愈認為成功及快樂是十分重要的;當個人失敗時,所受的傷害就愈重。生活無可避免的會帶來失敗與挫折,當自己成為十分重要的那一剎那,上帝、國家、社會、家庭這些過去用來緩衝阻礙憂鬱的精神上的撫慰,就失去其效力了(洪莉譯,1999)。
尋找生命的意義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三言兩語能闡釋。意義治療代表人物Frankl曾說過:「一般人都問生命有什麼意義?生命在問你賦予他什麼意義。」也說道:「跟隨意義,幸福就會尾隨而來。」可見一個人存在的價值與他的信念及作為是否有意義是相關的。當一個人心中只有自己而沒有他人時,生命意義的寬度縮小了;當一個人將自己依附於愈大的個體,如社會、國家、整個世界時,生命的內涵變豐富了;當一個人忙於為他人、為社會付出時,內心由然而生的對群眾貢獻的使命感,會讓他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也較不會為小事而鑽牛角尖。因此父母可從開拓自己心胸開始
,行有餘力時參與一些社會服務工作,孩子會在父母的身教中學習關心他人、付出愛心,慢慢發現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參、 結語
在現今步調緊湊、充滿挑戰與壓力的社會中,親職對父母而言似乎比以往更辛苦。許多父母以為培養孩子未來的競爭力,是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進入一流的學府,因此視加強補習、提早學才藝為教育重心,忽略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相當令人憂心的。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道出現代孩童的心聲:「現代的孩子雖然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但當她們心理不如意時,忙碌的大人卻經常無瑕理會在孩子內心的憂鬱,導致孩子的內心不斷被課業、無助、挫折所掏空,心理空洞、漫遊化的威脅也越來越大。」〈聯合晚報, 20004〉。
希望現代的父母在忙於為孩子鋪設前途的過程中,能停下腳步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快樂嗎?他需要的是什麼?也期待現代父母在親子相處的質與量無法兼顧下,能重視與孩子相處的品質,調整適當的教養態度及親職教育,協助孩子發展健康的身心因應開放多元的社會,預防21世紀憂鬱的侵襲。
肆、參考書目
王鍾和( 2001)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挫折情境。學生輔導76,82-87。
台灣心貧兒 半數孩子活的無趣(2004,12月20日)
。聯合晚報。
佐斌,何靜(民88)。孩子的社交訓練。台北:上游。
洪莉(譯) (1999)。Martin Seligman,Ph.D等著。教孩子學習樂觀。台北:遠流。
吳金水(民83) 。培養身心健康的下一代。高雄:復文。
沈楚文等編著(1993) 。新編精神醫學。台北:永大。
林淑玲( 2003) 。家庭教育學。嘉義:濤石。
林寶山(民77) 。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周宏室(民91) 。運動教育學。台北:師大書苑。
周桂如(2002) 。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護理雜誌,49(3),16-21。
洪莉(譯) (1999)。Martin
Seligman,Ph.D著。教孩子學習樂觀。台北:遠流。
馮克芸、陳世欽(譯) (2003)。Robert
Brooks, Ph.D& Sam Goldstein,Ph.D著。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台北:天下。
馮江平(1991)。挫折心理學。山西省:山西教育出版社。
黃立賢( 1996) 。如何培養學生挫折的容忍力。訓育研究,35(2),66-67。
黃迺毓(民77) 。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陳詩紘(2003)。Louis
R.Franzini,PhD著。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台北:新苗文化。
連惠君(民89)不同家庭發展階段父母對長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楊浩然(2002) 。青少年憂鬱疾患及憂鬱症狀之追蹤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0NTU01544002。
楊國樞 (1986) 。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
( 1 ),7-28。
盧俊宏(民83) 。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劉淑言、蔡欣玲、陳映雪、吳聖良、陳美碧(民94)。門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心理社會因素之分析研究。榮總護理,22(1),81-90。
英文參考書目
Jasnoski, M. L.,Holmes, D . S . , Solomon, S . , &
Aguiar , C . (1981). Exercise , changes in aerobic capacity , and changes in
self-perception :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 15 , 460-466 .
Lindelow,M. (1999).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adult
depression:a prospective study.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100(4):270-278.
Sato,T., Uehara, T ., Sakado , K., Nishioka , k.,
Ozaki , N., Nakamura , M . , & Kasahara , Y. (1997) .Dysfunctional parenting
and a lifetime history of depression in a volunteer sample of Japanese worker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96(4):306-310.
Shah,R. C.,& Waller,G.(2000).Parental Style and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The Role of Core Beliefs.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188(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