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的觀點來看青少年的同儕人際關係

王淑娟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一、前言

    人類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很明顯的轉變之一,就是青少年逐漸脫離父母而獨立,與同儕相處的時間增加,而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則逐漸減少,因而同儕的影響力增加,父母的影響力則逐漸減少。對朋友的依賴增加,友誼是他們所關心的,若不被朋友肯定是很難過的事(李惠加等,民86)。

    在家庭中父母親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是很重要的,但心理學家認為在青少年時期,依附的重要性會逐漸減少(Marotta, 2002),亦即對家庭外人際情感的依附會增加,使青少年愈來愈重視同儕團體。

    對青少年而言,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使青少年自我在同儕朋友中受到歡迎,使其在待人處事上產生較多的成功經驗,並從這些成功的經驗中獲得外界對其之回饋,以提昇對自我的看法(蔡培春等,民86)。

二、人際關係的定義(引自林淑華,民91

    Heider1985)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通常指兩個人或三個人之間的關係。

    Schutz1973)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某種目的的交互作用。

    蕭文(民65)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通常是兩個人的關係,亦即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看法、想法及做法。

    吳淑敏(民75)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互有關聯的人,其間交互作用的狀態或歷程。

張春興(民78)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關係的和諧與否,維繫於個人待人處世的態度與能力。

張春興(民81)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心理性的,是對兩人或多人都發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性連結。

朱敬先(民81)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及心理距離,它反映了個人或團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求的心理狀態。

許任榮(民81)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某種目的而產生交互作用的狀態或歷程,其中包括依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知覺、評鑑、了解及反應等成分,亦即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想法及做法。

李燕譯(民83)認為要理解各種人際關係就必須注意關係本身,而不是注意關係的某一方。人際關係要發揮作用,參予雙方都必須力爭成為有能力的溝通者。

林靜芬(民84)認為人際關係指互有關聯的少數人,其間互動的狀態或歷程。

時蓉華(民85)認為人際關係指人與人之間在活動過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關係,或心理上的距離。

盧蓓恩譯(民85)認為人際關係溝通為互換徵象使用已達成人際目標的方法。

張宏文(民85)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人之間的想法、知覺、期望、評價、感受等交互進行的動態關係。

林淑華(民91)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涵括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學等等之間的互動、依存關係。而本文所要探討的僅針對青少年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

三、青少年的人際行為特徵(引自張振成,民87

    由於青少年在生理、心理、認知、情緒、社會等方面的交互發展下,在人際行為的表現上呈現出一獨特的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為傾向。他們常見的人際行為特徵有:

    1)感情豐富-心靈脆弱:青少年在情緒上的長處包括能並接受溫情、感情和愛,能意識到他人的感受與同理心。充滿熱情、活力四射是他們的最佳代名詞,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與豐富感情,渴望與人建立關係,喜歡交朋友,但又害怕擁抱他人時遭遇拒絕的矛盾情結,使其在人際交往中顯得躊躇不前,而喪失了許多與人交心的機會。

    2)體力旺盛-言行輕率:「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可能是許多人用來形容青少年魯莽性格的一種說法。當未成熟的認知、思維感不上生理特徵的發展速度,使青少年們行事像是一隻缺了頭的野獸,空有千萬豪情,卻因思考不周即自我主觀知覺限制,忽略外在的情境要求,而表現出輕率行為,影響了自我人際關係的品質。

    3)尋求資訊-人云亦云:資訊時代傳播媒體發達,使得青少年吸收了許多未經思考、未經篩選、未經消化的訊息。在強調同儕、苦樂同享的關係中,有些青少年為獲得同儕的接納與認同而養成了某些偏差行為。集體行動的人際模式雖帶給他們莫大的安全感,但也使得他們個人的自我意志常常淹沒於人群中。

    4)競爭力高-忌妒心重:在急迫尋求外界認同、肯定,以晉升成人世界中證明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實體。在人際中,他們極力追求自我成就,希望自己成為注目的焦點。眼高手低、功利現實的工作取向,及競爭與忌妒的心理也成為同儕友誼間的人際阻隔問題。

    5)自尊心強-自卑感重:青少年掙扎於尋找一個不受控制、獲人肯定、接納、尊重的空間。為了怕被人控制或排擠,他們反抗權威或故意裝出強者的姿態,其實內心常常感到不安全。外表有自信,表面上無憂無慮,但內在卻隱藏著自卑、無能的感受,這些感受多半來自個人前途、人際關係、學業壓力、社會變動過速的無力感與焦慮,使青少年無法有較紮實的人際關係。

    6)正義感強正義感強-容易衝動:追求真理、理想主義、正義感強也是青少年常見的現象。常因忽略了現實情況的限制,加上豐富的熱情與愛心,而表現出衝動的行為,甚至與他人形成敵對仇恨的人際關係。

    7)需求友伴-交往不深:青少年一方面需要被認同,一方面又希望與人有所不同;希望被關心、被支持,又希望擁有獨立的自我。在這種矛盾的情節下,覺得難在友情中獲得真情,在人際關係中呈現有朋友卻少知己的疏離現象。

8)專注投入-本位主義:青少年在面對外界事務時,通常以自己的想法去推估他人的想法,而產生自我中心的現象。他們常以為自己所注意到的些微瑕疵也是別人眼中的焦點,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常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點上。另一方面,青少年認為自己的思考內容、方式都是與眾不同,故使其很難接受他人意見而產生與外界的衝突與距離。

四、生態環境的變遷

    兒童成長發展中,需要一種穩定和多元的環境,而且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的環境也不同。青少年要的是更寬容與多元的環境,而兒童要的是讓他能依賴的穩定環境(Garbarino, 1992)。

    生態環境的變遷,對兒童與青少年而言有重大的影響。下列是近代生態環境的顯著變遷(引自李聰明,民78):

    1)大都會的形成:人口向都市集中,鄉鎮也都市化,真正住在偏遠的鄉下人很少。

    2)生活富有:雖然貧富差距仍大,但一般人已經見不到三餐不繼的現象,貧窮家庭的青少年也常能消費一些奢侈品,例如喝飲料、擁有手機。

    3)親情疏離:雙薪家庭普遍,親子間相處時間縮短。就Bronfenbrenner的理論而言,父母就業是屬於外系統,有研究顯示母親就業會影響到親職角色的扮演,最後造成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負面影響(Paulson, S. E., 1996)。

    4)兄弟姊妹少:現代的台灣社會已經出現嚴重的少子化現象,這是屬於大系統的變遷,主要受到價值觀念變遷的影響。

    5)過度保護:因為少子化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呵護更是加倍,造成現代的孩子挫折容忍力極差。

    6)與大自然脫離:從補習班與網咖的林立,可見我們的青少年在學校與家庭之外的時間是待在哪兒。Smith, E.P.等人就提出了一個家庭、學校與社區合作關係的生態模式,研究可以鼓勵親職參與的相關因素。這有助於青少年健康的休閒去處。

五、家庭與青少年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

    Nathalie F.Mary J.以青少年為對象,針對家庭支持、友誼品質與自尊所做的研究,目的在檢視家庭脈絡中的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友誼品質的關係,並探討家庭支持、友誼品質是否會影響青少年的自尊。結果發現,家庭支持程度高的青少年,其友誼品質也較好。青少年與同儕發展支持性友誼的能力,也許能從家人關係中獲得。此外,不同層面的家人關係能夠提供發展友誼時的不同經驗。另外,當青少年與朋友及家人有親近的關係時,可能從中獲得支持以及被接納的感覺。與朋友正向的關係使青少年更能體認到自己是有能力及有價值的。

六、同儕危機

    童年早期良好的友伴關係有助於個人後期的學校適應和降低學業失敗的機會;而具攻擊性和干擾行為的兒童會被同儕排斥,到了青春期會轉而和偏差的同儕相處,以及後續的反社會行為和藥物濫用。在Mc Wrirter等人的危機樹概念中,來自學校的危機之一是同儕團體。孩子越大父母成為參照團體或模仿對象的重要性越低;相對的,同儕的影響力則隨著年齡而大增。如果同儕的目標在於返社會的價值或行為,而與同儕緊密相連的新新人類,可能因此踏上一條不歸路。

    區分高低危機學生的指標之一是溝通能力,也就是建立和維持友誼的能力、觀點取替能力、解決人際問題的能力。

七、結論

    總之,在青少年階段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建立社交關係,此時同儕的影響力也最大,青少年亦容易產生順從同儕的行為。以生態學的觀點,從與家人互動的小系統,和與同儕互動的小系統,以及這兩個小系統之間的關係所形成的中間系統,可以了解家庭對青少年的同儕人際關係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外系統,例如教育政策,是促成同儕團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系統中的青少年次級文化以及青少年獨特的價值觀,亦會影響其人際相處。可見青少年的人際關係,是受到整個生態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

參考書目

李惠加等(民86)。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聰明(民78)。教育生態學導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淑華(民9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屏東師院。

張振成(民87)。新新人類的人際關係。教育實習輔導季刊,34),57-61

蔡培春、張玉鈴(民86)。新新人類的人際關係。教師天地,878-15

Franco,N.Levitt,M.J.1998.The social ecology of middle childhood: family support, friendship quality, and self-esteem. Family Relations, 47, P.315-321.

Garbarino,J.,Abramowitz,R.H.,Benn,J.L.,Gaboury,M.T.,Galambos,N.L.,Garbarino,A.C.,Kosteln,K.,Long,F.N.,Plantz,M.C.1992.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Hawthorne,N.Y.Aldine De Gruyter.

Marotta, S. A.2002. An Ecological 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 8040,507-510.

Paulson, S. E.1996. Maternal Employment and Adolescent Achievement Revisited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Family Relations, 452, 201-208.

SMITH, E.P., Connel, C.M., Wright, G., Sizer, M., Norman, J.M., Hurley, A., Walker, S.N.1997.An Ecological Model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84,339-36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