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DR(眼動身心重建法)的研究探討
楊善真
嘉義大學輔導諮商學系研究所
壹、前言
眼動身心重建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是最近十幾年來新興的一種心理治療法,且越來越受到歡迎及肯定,尤其針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更是新興的治療技術,根據Greewald在一篇回顧往昔研究的文獻中指出“它已經被許多人當作治療的一種選擇”(引自Cusack&Spates,
1999),因為運用傳統諮商心理技巧療癒往往需要耗時長久,對於一些無法長期接受治療或接受治療有其時間限制的病人並不適用,又不斷地重複述說創傷經驗這樣簡單的動作通常只會使病人的病情更加惡化,最後連藥物也失去效用,所以現今EMDR很熱門及被應用在其他心理疾病治療,例如:恐懼、痛苦疾病、性侵害的創傷、手術後的情緒傷害,且因它的方法及效果仍被廣泛討論,所以促進EMDR的治療法更趨圓融。
EMDR分為八個階段用來治療心理創傷,治療師利用眼動、有節奏的語調、或拍手等外在刺激,並且在同時引導個案體驗過去的經驗,加上使用其他行為元素包括:持續的揭露、減敏感、認知重建、複述、古典制約等,以增進療效,在個案專注於外在刺激及困擾情境後,接著引導個案揭露在療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內容,此接露後的內容則變成下一組眼動的專著點,作為下次減敏感的參考,在下一次的治療時段中,這種連結會重複多次以得到治療效果。
EMDR 是一個治療技術在使患者反覆移動他們的眼睛,當集中"問題"時治療師揮動棍子或光在患者前面,患者也應該跟隨移動的棍子或光用他們的眼睛(Bunmi O. Olatunji)。當我們作夢, 我們的眼睛移動(REM)。這歸結於從腦子中交替的影響使眼睛仍然行動(Gerald M. Rosen, PhD)。
EMDR是諮商師透過評估和解決困擾經驗的過程,將許多有效的心理治療元素整合,包括心理動力方面的早期記憶、行為理論中刺激物的處理、認知行為理論中的負、正向信念、個人中心的跟隨著個案中心的跟隨著個案,和身體中心的身體經驗(Shapiro& Maxfield, 2002),在其發展的早期階段,包括許多的元素,如:創造和解除影像、認知評估、認知重組、對目標創傷之感覺調節、連續的訊息目標,利用SUD(Subjective Units of Disturbance)量表當作評量情緒的工具。
貳、概說
一、EMDR的源起
EMDR是Francine
Shapiro在37歲那年罹患癌症,於是她積極遍尋各種治療方法,在1987年的春天,有天她在公園散步時發覺到原本存在腦海中的困擾想法突然消失,心情不再感到混亂,才發展了EMDR(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眼球運動治療減敏技術(Shapiro,
美國心理學會,國際創傷硬激研究協會以及大英聯合國衛生署已經正式認可眼動心身重建法為治療創傷壓力症候群有效的方法。在法國、德國和荷蘭,眼動心身重建法已經開始在大學中教授。
在法國,由於眼動心身重建法有許概念與精神分析和行為及認知治療的實踐領域相通,因此眼動心身重建法逐漸被納入這兩個領域。眼動心身重建法與精神分析學並不相互對立,事實正好相反,一位繼承佛洛伊德學派、拉康學派和克萊恩學派的精神分析學家也可從眼動心身重建法中找到額外的有效方法,同時治療工作可更容易進行。眼動心身重建法的發現可能會改變精神病學和精神分析學的實踐領域。
二、治療概念和理論
EMDR的治療概念為行眼球運動時的病人,看起來像是本能地「自由聯想」,如同佛洛伊德所說的自由聯想,同時我們也很清楚自由聯想是無法按照指令方式進行的。病人如同置身在夢境,穿越一個巨大的記憶網路,這個網路中的記憶是由各種片段環環相扣而成。他們通常由回想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某個場景開始,也許是因為類似的情境(例如某個當重出糗的片段),或是因為相同的情緒反應被激起(例如同樣的無助感),隨後即感覺到一股迅速浮現的強烈情緒,即使在這刻之前並不記得有這樣的情緒。一切經過彷彿眼球運動-類似於做夢時的眼球運動-能輕易地使病患想起治療所針對的創傷記憶。根據一個EMDR
實習者, Dr 。 愛德華・Hume,...輕拍對手, 權利和左邊, 聲音交替耳朵對耳朵, 和平衡交替的運動由患者能改為工作。 重點似乎是交替的刺激腦子的雙方(Bunmi
O. Olatunji)。受到激活的大腦神經通路因此能與現在的信息認知網路連結。所幸,透過這種連結,成人的觀點現在終於得以在大腦情感區中確立穩固,不再感到無助、不再受過去所影響。於是,這種連結取代了因恐懼或絕望情緒留在神經網路中的傷痕,而一但這個精神創傷痕跡被取代,甚至完全被消解時,我們經常可見一個嶄新的人出現(引自大衛塞爾文-史克伯, 蒸發憂鬱)。
EMDR的內容包括神經心理學、心理動力、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之概念與方法(Shapiro,
EMDR需整合其他治療學派與方法一起進行療程,像是與精神分析、催眠、認知行為治療、女性主義治療、家族系統治療等(Brown, 2002;Gilligan,2002),諮商師即可運用自己較熟悉的學派配合運用EMDR以增進療效。
三、現況
成功的 EMDR 治療,可緩解情緒痛苦、重整負向信念,與降低生理(過度)警覺,而且做 EMDR 後引起的認知改變,不會因時間的過去而消失。在PubMed登載有關EMDR的發表論文,超過100篇。
Shaprio也已在加州成立EMDR之訓練機構(EMDR Institute in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每年在美國境內、加拿大、亞洲等地區半巡迴課程、研討會、工作坊等。
雖然如前所述之EMDR的治療概念與理論中,假設眼球運轉可以去除創傷影像與認知,並且重新建構新的認知,以協助當事人的創傷療癒,但真正的治療機制至今尚未有定論,仍在繼續研究探討之中。
參、EMDR的治療過程
在EMDR的療程中,當個案專注於外在的刺激時,也同時專注過去和現在經驗,然後諮商師教導個案學習新的物質使其變成下一組雙重考量(dual attention)的焦點,而這雙重考量和個人的連結須再療程中重複多次,在這連結中要使療效產生,更須明確的治療因子,所以Renfrey和Spates(1994)指出在療程中主要有七個重要元素,包括:(1)揭露有關創傷的視覺影像;(2)揭露有關創傷的負向認知;(3)複述合適的正向認知;(4)左右移動的眼球;(5)在視覺上主動注意治療者的移動手指;(6)思考和想像停止;(7)在每一組眼動結束時作深呼吸(引自Cusack& Spates, 1999;
Shapiro& Maxfield, 2001; Soderlund, 2003;黃淑珍,EMDR-眼動深心重建法;陳慧女,李明傑-簡介眼球運動減敏與訊息重整治療技術):
一、
檢驗當事人病史與發展處遇計畫(Client History and Treatment Planning)
在治療之初,諮商師要徹底的了解個案的完整案史,包括煩惱事件、情緒困擾、相關的歷史事件,評估個案的準備度,發展一個治療計畫、評估及訂定療效,藉由具體的行動計畫以解決目前所關心的問題,發展特殊技巧和未來所需行為,並排定優先順序。
其中EMDR的治療目標包括:(1)被症狀所引出的記憶;(2)使情緒困擾產生的現在情境;及(3)個案未來需要的特殊技巧。諮商師在選擇目標時要能去找出相同的類型,例如,成功的治療是假如有一群相似經驗,找出一個最具代表事件提出來處理,而不需將每一個失功能的記憶都設為目標,若事件或刺激物都沒有相關,就必須一個一個分開處理。治療師估計個案之準備於EMDR 和開發一個治療計劃。治療師辨認可能的目標。這些包括最近困厄事件, 得出情感干擾的當前形勢, 被關係歷史事件, 和具體技能和行為的發展推出必要的未來情況。(Stuart
Losen, PhD)
一、準備期(Preparation)
治療師與當事者建立治療的同盟關係,並向其解釋EMDR的進行過程及其療效,並就當事者所關心的部分加以說明。協助當事者準備好進入重溫創傷記憶與不愉快的情緒情境之中,並教導放鬆技巧,使其在療程之間可以獲得足夠的休息與處理情緒的方法。
預估(Assessment)
在開始進行EMDR之前,治療師需確認目標並建立基準線(baseline)。亦即諮商師首先需協助當事者選擇其最想要處理的影像、記憶、負向認知;一般而言,當事者對於創傷事件會有的負向認知大概會以「我是沒有用的、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骯髒的、不好的」等來陳述之。接著,諮商師使用VoC(認知效度)與SUDs(對困擾的主觀感覺量尺)兩個量尺分別評估其對該事件、影像之負向認知與困擾程度,藉此建立基準線。接著,治療師協助當事人界定該事件、影像之負向認知與困擾程度是出現在身體的哪一部位。
減敏(Desensitization)
此階段涵蓋所有反應,包括引起洞察、與創傷有關的感覺經驗之改變、聯想和增加自我功能。此階段EMDR療程主要目的是幫助最快速的處理訊息,並保證個案在處理時及結果上能覺得安全及可控制,例如:在眼動之初時,個案先專注於目標,在持續內專注的同時,一方面讓眼球跟著諮商師的手指(或拍手、聲音)左右轉動15分鐘以上,然後在意識中保持此目標,接著讓害怕的就發生,以減低個案害怕失敗的特質,及讓連結自動產生,就能引出與創傷有關的物質,之後告訴個案讓這些物質離去,完成後詢問個案有什麼感受(如影像、思想、感覺或情緒),之後,並依此決定個案需要改變的長度、速度、和刺激使用的類型,如此的探索和回饋重複多次,直到諮商師看到一些改變如身體狀況或認同洞察。一旦認知、情緒和身體上有明顯的改變,就要重新評估,此時不使用SUD量表來評估,而是由個案所報導的種種影像、思考、聲音和感覺的改變類型來評估,直到個案表示在存取記憶內容中沒有困擾,才作SUD評估,評估時個案在量表上會以0或1來說明自己的狀況,就是此階段的結束。
二、 植入正向自我陳述(cognition installation of the
positive
self-statement)
強調在增加正向的認知,取代個體負向的自我信念,將正向的自我認知和原來之創傷影像及未來的光明希望配對出現,取代負面、悲觀的想法,這階段的效果可由VOC量表的測量得知,VOC的分數增加到6或7就可停止,或由生態學的效果來證實它的作用。
三、 觀照(Body Scan)
請當事者從頭到尾掃描其全身,並將該認知與身體部位連結處之感覺描述出來,例如:當事人可能會說這種感覺出現在他的胃,他感覺到胃痛。
四、 結束(closure)
準備結束,若有未及完全處理之情形,可再以放鬆技巧、催眠等方式來補足。而在此階段可告知當事者在之後若有任何與該事件、影像之任何領悟、想法、記憶或夢境,都可以將這些材料紀錄下來,作為與治療師討論的材料。
五、 再評估(Re-evaluation)
總體評估治療效果與治療目標是否達成,並訂定下次之治療目標。
肆、EMDR之應用
EMDR一般以治療異常(disorder)為主,大部分的研究多集中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STD)的治療,強暴復原、心理虐待與疏忽、戰後退伍軍人、被遺棄的經驗、婚姻背叛和離婚,這些EMDR的治療結果都顯示出是一個有效且快速的治療(Protinsky, Sparks,
& Flemke, 2001)。根據Wilson, Becker和Tinker(1997)對遭遇各種創傷的參與者所作的研究,包括身心虐待、重要他人的死亡、強暴和性騷擾、關係危機、健康危機、恐懼記憶等,將其隨機分派到治療組及延後治療組,不論其創傷的嚴重性或創傷時間長短,其結果亦然;對於多重創傷者EMDR也有好的療效(Carlson, Chemtob, Rusnak,
Hedlund, &Muraoka, 1998),除了對PTSD的研究,也有一些研究顯示,EMDR在治療人格異常、解離異常、各式的焦慮異常(如社會情境的羞怯、公共場合講話的恐懼、懼高、害怕被拒絕)、和體化症等方面都有療效(Shapiro, 2001; Mcvannel, 2001; Protinsky & Flemke, 2001)。現在還有治療師應用在犯罪受害者獲遭受暴力攻擊的警察人員、遭受暴力或疾病的兒童、性騷擾受害者、性失能以致無法有健康性關係者、賭博或藥物上癮等(Shapiro& Maxfield, 2001)。
伍、結語
EMDR可運用於跨文化不同種族對象中,對於PTSD創傷患者有很好的療效,因近年有些重大災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確實需要引進此一迅速有效的療法,以作為藥物之外的治療選擇(黃怡翔,2002;陳慧女,林明傑-簡介眼球運動減敏與訊息重整治療技術EMDR),且EMDR也補足了精神治療一些實用上的不足,又能廣泛的被運用,甚至也有文獻探討EMDR對恐蟑症的治療又因其治療工具可以被簡便的製作,相信未來自此技術應該可以更加發揚光大,對現在精神壓力較大的現代人提供實際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陳靜怡(2002)擺脫惡夢-淺談EMDR。基醫醫訊(105年院慶特刊),43,141-142。
2.
黃怡翔(2000)EMDR-眼動心身重建法簡介。網站:楓之依-地動天驚43網頁,http://www.bill60.net/stress45.nmul。
3.
黃淑珍(2004)EMDR-眼動身心重建法。諮商輔導,219,頁39-45
4.
陳慧女 林明傑(2003)簡介眼球運動減敏與訊息重整治療技術(EMDR),39:4,頁58-63
5.
Mass Media Bunk: Puff piece
on EMDR in Salon.com
6.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Reprocessing (EMDR): Science or Pseudoscience? by Bunmi O.
Olatunji,
7.
EMDR
and Fad Therapies by Stuart Losen, PhD The
8.
UA
Psychologist Labels Popular Trauma Therapy "Pseudoscience"
9.
"Can Eye Movements Cure
Mental Ailments?" by Gerald M. Rosen, PhD and Jeffrey Lohr, PhD
(National Council Against Health Fraud)
10.
"New
Therapy for Trauma Doubted" by Judy Foreman
11.
Mental
Help: Procedures to Avoid by Stephen Barrett, M.D.
12.
Questionable
Treatments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Autism by Stephen Barrett,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