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單身女性之生涯展望
蔡月芬
嘉大家庭教育所
壹、引言
近來報章、雜誌常在報導:「位在天堂頂端的是未婚女性,第二名的是已婚男性,第三名的是未婚男性,而在地獄那端的是已婚女性。」其前提必須未婚女性是經濟自主[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高中職以上的教育水準及有健康的身心靈(亦即很會安排其生活、善於獨處)。有鑑於工商發達,愈來愈多女性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尋求更高深的學問,或不願太早踏入婚姻,加上女性習慣尋找比其年齡長2~5歲之對象,以致達適婚年齡之女性不易找到各方面條件與其相當的男性為結婚伴侶,促使每年有愈來愈多女性選擇不婚[亦即單身]過一輩子。
一、研究動機
由於上述原因,顯見女性成為單身的可能性愈來愈高,筆者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筆者深切感覺有必要去探討單身女性如何做最佳的生涯規劃?生涯怎麼規劃才能促進身心靈健康愉快的發展?如何能樂在單身生活?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提供給其他加入單身行列的姊妹們有最佳的參考和建議,並進而能肯定其自我和接納自我,以及創造並擁有幸福的來源(例如1、身心靈健全,2、有仁慈心念,3、虔敬態度,4、純淨信仰,5、豁達胸襟,6、內心寧靜,7、物質知足,8、無條件之關懷,9、不斷之自我教育,10、高尚願望之實現,11、與周遭環境和諧,12、徹悟宇宙與生命之奧秘)。
二、生涯規劃之步驟〜〝自我及環境之管理〞
試著找到六W(Who、Why、When、What、Where、How)之解答。例如我為什麼行動?(一切事物或計劃,需實際去做、確實完成)。用什麼方法?(處理事物之技巧及概念)。有何目標?(生活有理想可去追求)。心理健康(生活中對事物的看法、態度、價值觀等是否合宜?)。隨時搜集資訊(時刻吸收知識、技巧以提升能力和潛能)。
可先1、釐清自我意識,2、評估自己的過去,3、肯定自己的價值,4、確定自我的價值觀,5、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6、創造未來的信念,7、建立老本/老健/老趣/老友之網絡。
三、思考之問題
1、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未來的生活?
2、我能做什麼?我想做什麼?
3、如何充分發展自己、充實自己,以達盡善盡美之境地?
4、認識生涯發展(例如a、了解各階段發展之任務 b、了解工作、家庭及休閒之關係)。
5、認識自我(a、探索性向、能力、興趣、價值觀 b、澄清性別角色態度、工作習慣 c、對生活型態、生涯規劃之期待 d、探究特質、觀念與期待之形成)。
6、工作世界(a、規劃工作、休閒生活 b、了解經濟發展方向、工作世界現況)。
7、學習為個人的抉擇與結果負責。
8、擬訂生涯(探索個人理想之生活方式)。
9、追求生命意義(a、探索生命意義 b、參與志工服務 c、宗教、人生)。
10、退休規劃(a、身心靈健康之維持 b、繼續學習 c、熱心公益 d、探討死亡意義、預立遺囑)。
11、生活的體驗,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會有對人生產生迷惘的時刻」,生活在〝期待中〞,原本就是相當美好的生活回憶,但期待歸期待,總希望有夢想成真的一天,〝成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要〝身體力行〞。
甲、研究目的
根據2002年內政部主計處的調查資料,可以發現女性初婚年齡,由1981年的23.6歲延至27.4歲;而另一方面未婚率也大大增加,其中30至34歲的女性未婚率,從1986年的9.8%提升到2001年的22.22%,35至39歲女性未婚率則從6%上升至12.1%,可見未婚單身女性人口不只有增加的現象,更有晚婚或不婚的趨勢。
既然台灣的社會中,單身女性愈來愈多,尤其是年近適婚年齡或已過適婚年齡的單身女性比率有上升的趨勢,這代表傳統的婚姻觀念受到挑戰。但另一方面必須思考的是,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及女性投入職場的現象增加,每位女性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何時步入禮堂,甚至是選擇不婚。而關於探討這方面的議題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著墨。
乙、名詞釋義
(一) 單身:泛指未婚者(教育程度較高而經濟狀況偏向獨立穩定)、離婚者、喪偶者、分居者等四種年齡不同、性質和心態的人。(曹又方,1979)
(二) 生涯:A、金樹人認為生涯一詞涵蓋三個重點,1、生涯發展是一生當中連續不斷的過程, 2、生涯包括個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與工作有關活動的經驗, 3、這種經驗塑造了獨特的生活方式。B、Cascio認為生涯是一個人生活所從事的職位、工作或職業的順序。C、Monday & Wayne認為生涯是一個人整個生命中所選擇追求的一般行動方案。D、London & Stumpf認為生涯是工作、職位與責任、挑戰的互動過程。E、Gysber & Moore對生涯的定義,以「生活的生涯發展」替代生涯的涵義,統合個人一生所有角色、環境與事件對自我發展的影響(黃天中,1995)。
(三) 單身生涯:指未婚女性在單身生活中,所有扮演的角色、環境與發生的事件對其自我的影響。
(四) 認同(Identity):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陳秀珍、羅惠筠譯,1994),意指能夠意識到單身是一個獨立且成熟的個體,且能在認識與了解後,接受與認可單身身分的過程。
貳、內容
一、單身原因
A、Stein(1981)指出有矛盾、希望、決心、後悔(趙淑珠,2001)。
B、藍三印(政大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指出有自願、寧缺勿濫、非自願、被迫分開。
C、文獻(王亞倫、蔡惠芳,1991;趙淑珠,2001)指出未找到合適對象、單身比結婚更快樂更自由、對自己不信任(怕傷害對方)、對婚姻恐懼、暫時單身(追求較高教育或生涯發展而延緩)。
二、分別介紹幾位學者之看法
(一)Erikson(常模危機模式〝Nominative-crisis Model〞):危機六〝親密與孤立〞;危機七〝親代性與停滯〞(是一系列有關年齡之社會和情緒變化,來描述成人的發展)。
Erikson所提八個危機中的第六個,是成年前期的主要課題〝親密與孤立〞(intimacy vs. isolation),Erikson認為年輕人(21~39歲)需要也希望親密關係,需要對他人做深入的個人承諾,若無法或畏於如此做,便可能變得孤立、只關心自己。此期為準備進入一種情愛的異性戀關係,而最終目的是哺育下一代(黃慧貞譯,1995)。
Erikson所提之第七個危機(40歲左右)之親代性與停滯(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是一關鍵期,親代性是指成熟成人對養成與引導下一代的關切;在預見自己生命的逐漸微弱後,人們感覺到使生命持續下去的需要,若此需要未能滿足,人們會變得停滯(消極、死氣沉沉)。如同Sheehy對中年觀點中之廣義,是包含在生涯、休閒動機、教導與關懷別人、或有意義的志工工作等方面進行創造式的追求(李茂興譯,1998)。而些許停滯是導致未來更大創造力的一個充電,但過多的停滯會造成身心無力。女性在社會化過程中,大多被教導以關係取向為主,因此,對親密感與親代性的需求是重要的面向且有其必要。
(二)Levinson(1986)的生活架構(Life Structure)
「在某時刻,某人生活的內在型態或安排」;它包括了人、地、事、制度及人們所認為最重要的原因,還有價值觀、夢想和情緒。大多數人的生活架構都環繞著工作和家庭而建立。每個時期有自己的課題,完成這些課題可奠定下個時期生活架構的有利基礎,若未能完成某個時期的課題,則可能削弱下個時期的生活架構,但就算再好的架構也會繼續改變(黃慧貞譯,1995)。
其細分1、成人期前(0~22歲),2、成年早期(17~45歲)「女性最富能量與精力且面對最多矛盾與壓力」而20~30歲屬生命週期高峰「不斷追求抱負、建立社會地位,形成自己的家庭,以成為更成熟的個體」,3、成年中期(40~65歲),4、成年晚期(60歲出~臨終)。
從上述可發現,女性成年早期所面臨的重要議題,是對個人的發展做出關鍵的選擇,卻有可能帶給成年女性許多的矛盾和壓力。如筆者所關心的,當一位成年女性暫時選擇單身時,她可能必須面臨許多來自家庭、社會、同儕甚至是自己的壓力;她如何在自己的選擇與週遭環境的互動中找到平恆點,儼然是相當重要的事。
在Levinson理論中聲稱女性和男性相同,都會經歷同樣年齡的轉變期,然而一些學者如Giele與Rossi於1980年提出:〝這樣的成人發展模式尚不足以適用在不同的角色和生活情況的成人女性身上〞(Yuang-Ling Lai,1996)。因此當運用此模式時,還需將女性特殊的生活經驗與不同的背景脈絡考量進去,如此才能更貼近於成年女性之社會心理發展。
Levinson之理論本以男性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完全套用在女性身上恐有不妥;同時,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差異,再加上時代的變遷,完全移植亦是不智之舉,尤其在成年早期的爭議更是明顯。因在17~28歲階段,以現今臺灣的社會環境,大部分的女性不是還在唸書,就是剛剛邁入職場,尚在探索與適應中,因此要面對如Levinson所言的發展任務,恐有稍早之虞,或許應當再延後幾年才適當。
(三)Gail Sheehy於1995年在<新航道>一書中,描述了成年生活的新地圖,將成年期重新分為預備成年期(Provisional Adulthood 18~30歲)、第一成年期(30~45歲)、第二成年期(45~85歲)(李茂興譯,1998)。
(四)Stein與Etzkowitz提出生活螺旋模式(Spiral Model),以四季比喻生命;生命應是多季節的,發展不依一定的年序,且發展階段是可以重疊的,有些人可能永遠無法完成某些任務。他們認為生命是一種前進的過程,其中發展型態與任務則不斷地在重複,因此與其說生命是一年的四季,不如說生命是季節連續轉換的景緻。而且社會本身改變的本質與程度會影響成人的生活,因此螺旋模式比較能正確解釋成人期生活中的多樣性(梁淑娟,1994)。
筆者較贊成以生活螺旋模式來解釋個體的生涯發展階段;畢竟以單一階段模式來說明,未免太窄化個人選擇的可變性;同時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順利發展,從求學、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子,進而邁入老年;也就是說人的一生並不全然都是雷同的,有些人也許選擇不結婚、有些人也許結婚後離婚、有些人或許不生小孩,但這些確實都是屬於每一個體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選擇;而如果以單一階段模式來看,必然會覺得單身女性是異樣、不正常的,甚至進而加以排擠。
但若以生活螺旋模式來看,便會承認人生的每個過程都有其多樣選擇的可能性,人生並不是直線的過程。因此當有人選擇單身生活時,也比較不會將其視為異類或偏差者,因為單身女性也是一個意識清楚的行動者,只是其選擇扮演不同於傳統的角色罷了。因此,如果今天一個單身的未婚女性能以生活螺旋模式來看待自己的生涯發展,那麼所面臨的心理壓力與困境或許會比單純的生活階段模式者來得低,且可能會較正面的認同自己的單身生涯;同時如果社會也能以多元且多樣的生活螺旋模式來看待其單身生活,未婚、晚婚或不婚也許就比較沒有什麼價值判斷在裡面。
三、在台灣社會文化下的成人發展
若一位未婚單身女性,在經過30、40歲後,其結婚的可能性愈來愈小時,其發展歷程與目標是否會更貼近於一般男性,反而不像已婚女性須擔負家庭、小孩甚至是工作的複雜情況下,而有不一樣的發展歷程呢?!
四、事件的適時性模式(Timing-of-events model)
人在成人期之後,其發展不再採取以往「生物時鐘」的模式,而是以生活事件做為發展的指標。若於生活中的事件是在預期內所發生的,則發展將會順利進行,否則將會產生壓力。
超過適婚年齡的女性且以「結婚」為人生計劃中重要一環之女性,在其生命中會有很大的衝擊與困擾。反之,若採順其自然之態度,或「結婚」並不在其人生規劃上的女性,其看待自己的生活或單身身分是否會有所不同!!
五、女性的成人發展理論
在Laurel(1997)的文章中提及女性成人發展理論的新取向應遵「彈性(flexibility)」與「差異性(diversity)」兩大原則,藉此可更貼切的傳達每個女性獨特且特別的生命經驗。
在一個強調婚姻制度的台灣社會裡,究竟社會賦予女性什麼樣的社會角色?自我認知如何影響其自我認同的歷程?不同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如何形塑成現今獨特的女性經驗?
六、自我之相關理論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透過個人與外界的互動中慢慢形塑而成。
(一)Cooley之鏡我說(Looking Glass Self)
他人的反應和判斷構成一面鏡子,個人在接收到他人的反應和判斷後,會將之內化到心裡,使之成為自我概念和人格特質的一部分。Cooley明瞭個人成長的社會環境,能深遠的影響自我概念,因此他認為自我的成長,主要是人際關係互動的結果(李淑娥譯,1998)。當個體的自我發展完整,能明確認識自己是誰(是怎樣的一個人之後),其主體性將會愈形彰顯,此時外在的反應將不再是最主要的關鍵,反倒是自己的認知與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二)Mead的重要他人(1934)
Mead認為只有「重要他人」(如父母、家人、朋友、同事等)才會對個人的自我發展和人格特質有顯著的影響。重要他人在未婚女性的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她們產生什麼不同的影響。
自我認同應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知、調適到認同的歷程,所以其對自我的探索應是隨時間、特殊事件慢慢建構而成的。
(三)Kelly的建構理論(1955)
當自我感受到極大的不安或不適時,其改變的動力將會增加;這也可以呼應自我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的思考形塑我們的行為(林淑梨等譯,1995)。單身女性如何透過他人與重要他人來看待自己、建構自我,進而隨著各方面的歷練與成長,如何建構單身的自我;同時對於「未婚」的感受為何,甚至對於不婚的價值觀如何解釋;進而對於這樣的詮釋如何反諸在對自己、對他人甚至是對環境的因應上。
七、認同之相關理論
(一)認同的定義有四種(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
1、認同是一種價值內化的過程
Parsons指出認同是接受一套價值模式,將一套價值內化到個人的學習過程(林英貴,1987)。
2、認同是一種行為的傾向,趨向於楷模的行為表現
張春興和楊國樞認為認同是一心理傾向,使之表現和某人相似或相同。
3、認同是一種心理過程
Ran(1959)指出認同是一種心理過程,以使其和楷模有相似的知覺(張酒雄等,1993)。
4、認同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
Bandura指出認同是一個人將其思想、感情與行動,採取所認定的楷模之型式展現出來。
(二)認同定義之差異(劉安真,2001):
1、認同是個人內在主觀的自我詮釋,或是社會用以檢視個人的客觀分類標準。
2、認同是一種穩定、靜止而持續的特質,抑或是流動性的狀態。
Groterant等人認為,認同本身具有互動的本質,沒有一個內在特質的形成可以完全擺脫外在社會的影響。認同可被視為「個人內在與社會文化脈絡互動下所形成的自我知覺」;其形成不再被視為線性的、漸進的、有終點的;應被視為具有個別差異的、變動的、游移不定的(Stephen et al.,1992;轉引自劉安真,2001)。
(三)認同的發展歷程
必須經歷一連串的學習與反省,透過長時間的累積與醞釀,才有可能慢慢形塑而成的,且其形塑也非一成不變,它仍舊會一直形成、持續進行。
八、自我認同之相關理論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與探索屬於他們自己的自我認同,而意義和價值觀的探索,對於個人認同感的獲得將十分重要。
「我要往何處去?」與終身目標和計劃有關,及打算用來達成目標的手段有關。生活的目標並非一旦設立了就永久延用的。要塑造認同,有一部分需主動去探索意義,並致力於活得更有意義。
選擇不婚或暫時單身的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定位;到底單身的我在整個社會、家庭甚至在我自己的心目中要如何尋找定義與歸屬。當個體開始了解自己的單身因素與社會脈絡時,還要進一步探索自己將要往哪個目標前進。是要繼續維持單身並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還是將來有可能考慮結婚,但是仍有一些自己的堅持;或是根本沒有想那麼多,只期望自己能依現況平順的生活下去..等。唯有在了解自己的目標、自己該往哪個方向邁進時,個人才有可能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要清楚自己為什麼選擇單身,裡面有什麼因素是自己關心或注意的面向。
如何看待自己、定位自己及打算往什麼目標或方向邁進,進而再追問這其中的原因與理由時,相信對了解認同歷程將會有所幫助。想探討超過適婚年齡許久的單身女性,是如何看待單身的自己、認識單身的自己、甚至如何進階到認可單身的自己之階段。Fitts(1965)將自我認同,定義為個人對自我現況的認識與了解(轉引自林家屏,2002)。「認同」是個人對自我狀況的認識、了解到接納、認可的過程。「我是誰?」「我要往何處去?」「為什麼?」是很重要的探討課題!!
九、自我實現之相關理論
(一)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
自我實現,是人類需求中最高的層次、生命中的高峰經驗。
(二)自我實現者的特質
1、自我覺察(Self Awareness):對現實較有充分的知覺、也具備倫理的覺察、更容易讚嘆新奇、且能體會高峰經驗的喜樂,並能在此經驗的啟發下進行改變。
2、自由(Freedom):包括超脫感與對個人隱私的需求、創造力和自發性,及接受自己做了選擇之後應付的責任。
3、基本的誠實與關懷(Basic honesty & caring):對自己和別人顯示出深度的關懷和誠實。
4、信任和自主(Trust & Autonomy):表現出對自己和別人的信心,接納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及生活是有意義的。
自我實現常伴隨自我超越的概念出現,常覺察自我的多重面向,且經常保持開放的心靈。能看到別人的需要,並伸出援手幫助他人,才是向需要我的人開放;心中有了他人,這時我才超越了自己。由於發現我是可以行善的,而且我也行了善,於是便走出狹隘的自我;當感受到人存在的各種不同可能性之時,便已走向自我超越之路,並藉此更豐富的達成自我實現(沈清松,1996)。
十、宗教相關文獻
(一)宗教的定義
屬功能上,強調宗教能為個人或社會做些什麼,或者帶來什麼(潘素珍,2003)。
(二)社會功能
生存、適應、整合的功能,同時並存而發生作用(李亦園,1985)。由信仰產生希望,而希望又透過愛與行動來實踐。
(三)信仰與希望
基督教的希望是建築在上帝對我們萬能的愛上。在神凡事都能,使其子民能長得更好,因此而帶來無限的希望。
(五) 信仰、愛與行動
透過具體行動將愛散播出去,藉由實際行動中,可感受到神的恩典與慈愛。
(六) 基督教與婚姻的關係
上帝見那人(亞當)獨居不好,因此取其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夏娃)與其做伴..於是二人便成為一體。
參、總結
結婚往往剝奪女性許多的時間與自由,尤其在台灣文化脈絡中,結婚更易將女性推入一個易受傷的情境、因為女性一旦結婚後,通常不太有自由去追求她們的自我實現,就像趙淑珠(2001)的研究中也表示未婚女性對於進入婚姻的擔心包含自我的喪失、夢想的放棄、時間的被剝奪及對家人的責任與負擔,因此在考量這些因素時,自然對婚姻望之卻步。
一般而言,單身因素偏向自願型的未婚女性,其看待自己的單身生活通常是正面且肯定的,因其清楚認知到單身比結婚更快樂、更自由;個體可花更多時間在自己身上,做自我想做的任何事情,然後儘情地享受單身生活,比較不會受限制與拘束。所以個體通常是快樂且充滿自信的,因此對於單身生活的調適與認同較沒問題。
單身因素偏向非自願型的女性,未婚原因可能尚未找到合適的人選,或一些特殊原因而延後結婚的時間;等個體進一步釐清單身的真正原因後,個體會比較傾向認可自己現在的選擇,因其漸了解現在的選擇與堅持是為了讓未來的自己過得更好,所以會逐漸調適好自己單身的心情,認同自己暫時單身的選擇。因此其自我調適與認同,需經一段時間的探索與歷練後方能達成。
單身因素不會是單一且固定的,通常包含許多不同的因素,很有可能包含自願與不確定,或是非自願與不確定,且隨時間的累積也有可能改變對婚姻的想法而有不同選擇,越偏向自願型的,其調適與認同的歷程將會比較平順,反之、將會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去摸索。
自我概念愈朝向正面發展的未婚女性,個體會越了解外界的事實,也能在變動莫測的環境中,為自己的行為定下最適合的發展模式(黃天中,1995)。因其可在了解台灣文化重視婚姻價值的事實中,為自己的單身因素找出合理的認知與詮釋。意即個體對自我相當了解,並認為本身不適合婚姻,因此對於外界的評論並不會太在意,自然個體的自我調適與認同歷程就比較不受社會壓力所影響(但不代表完全沒有影響),個體偶而也會感到氣憤難過,只是個體恢復與調適的時間比較快。
社會壓力對於單身女性的認同的確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就像自我概念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過去學習與經驗累積的結果,透過與他人各種關係的社會互動中,所形成的一組包括個人、生理、心理、道德、人格、社會等層面所組成的心理結構(莊懷義等,1990)。
基本上單身女性的生活是充實的、有目標的,所以對其單身生活抱持正面的態度;但這是歷經一段時間的摸索與調適才到達的情形,而不是一開始或一直以來就對自己的單身生活抱持正面的態度,其共通性是有〝經濟後盾〞,比較不會因經濟因素而受到遷制與影響,因此就比較有能力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經濟穩定,是幫助未婚女性對其單身生活持正向認知的潛在影響因子。
有些人會把他們的包袱丟在你身上,你不能讓這種事情改變你的本性或你的作為;你只要了解自己是誰,就不會讓一點小小的不愉快嚇到你或干擾到你。只要繼續愛自己和每一個人就好了,而生涯的展望就能達到美好的境界,並使自己永保一顆知足常樂的心。
參考書目
Alec Mackenzie, & Kay C. Waldo(1994). About Time. 陳清燿,林一多譯(民83)。女性的時間管理。台北遠流出版。
Lynn Shahan. Living Alone & Liking It. 薛徇,郝明義(民75)。怎樣過獨身生活。桂冠出版。
Mary
Field Belenky, Blythe McVicker
Clinchy,
毛家舲,鍾聿琳(民91)。婦女與健康。國立空中大學。
李世代,陳玟秀,朱嘉麗(民91)。健康檢查。國立空中大學。
林月琴,張鐸嚴,黃恆,鍾紀柱(民92)。成人教育。國立空中大學。
金樹人(1987)。生計的觀念、生計的輔導。諮商與輔導月刊,第一期,頁14~15。
洪鳳儀(2000)。生涯規劃自己來。揚智出版。
黃迺逸,柯澍馨,唐仙梅(民91)。家庭管理。國立空中大學。
Cascio, W. F.(1989).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les, N. Y.: McGraw-Hill.
Gysbers, N. C. & Moore, E. J.
(1981). Improving Guidance
Programs.
Monday, N. H. & Wayne, R. H.(1987).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Ind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