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兒童死亡概念之探討

黃啟峰

高雄縣林園鄉王公國小學主任

 

壹、緒論

生、老、病、死是人類自古以來的自然現象,而「死亡」更是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必須面臨的課題,也是人類一直想去探討解答的終極課題。由於人們對於「死亡」常避諱且不談論,因此大多數人對於死亡的了解有限。在面對死亡時,往往恐懼不安。死亡既是人生無法避免的,我們就應該學習以建設性的積極態度來面對。誠如釋慧開(民89)認為如果我們誠實、坦然而無懼地面對自己的「生」與「死」,則可以在生命中展現個人的生死自覺以及生死智慧。黃天中(民80)亦提出一個認識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更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命,進而知道如何幫助瀕死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

「死」是人生的一部分,更是切身的問題,可以說是「人生必修的課程」,亙古以來一直是人們探究的重要話題,但它始終出現在宗教與哲學的領域中,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反而常被定位為禁忌話題,成人或老人採取逃避的態度避之不談,更遑論教導兒童對死亡的認識。而張淑美(民78)研究也指出國小兒童死亡概念的發展來源以「學校教育」最少,而以「本身經驗」為最大比例。而「本身經驗」是以「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為多,所以研究中發現兒童受到「大眾傳播」(電視、報紙等看到的)影響頗多。而這些扭曲的報導、渲染的手法,塑造了他們錯誤的生活經驗,甚至為其建立恐怖的死亡圖像。

從行政院衛生署(民92)統計91年十大死因,自殺是全國死因第九位;91年國人的自殺率更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尤其是1519歲青少年自殺比率更是明顯。學生自殺傷亡的年總數象徵著我們的年輕生命因為家庭、學校、社會的忽略中而失去,這個失去的生命沉痛而悲哀地打擊他的家人、師長和同學,也使社會國家失去了社會未來的棟梁。

近年來政府積極提倡「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教育理念,教育部更宣佈民國九十年為各級學校「生命教育年」,此一政策顯示生命教育終於獲得大眾重視。張淑美(民89)認為學校中的各種學科,可說只是為充實生命的方面而已,教育應教導下一代掌握生命的整個方向與架構,才是真正的全人教育。學校教育應該教導生死的問題,其他學科是充實生命的材料,生命教育才是源頭、根本。

因此,本探究高年級學童其死亡概念,以期對國內死亡及生命教育的推行與實踐有所幫助。

 

貳、兒童死亡概念相關研究之探討

一、死亡的定義

傳統對死亡的認知認為死亡即是「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循環停止」,然而在醫學的定義中,心臟停止跳動並不代表死亡,當腦子的生理機能完全停止運作後才是真正的死亡。黃松元(77)對死亡下了具體簡要的說明:「當死亡發生時,腦部不再接受及傳送信息、眼睛不再看東西、耳朵不再聽聲音、鼻子不再東西、舌頭不再食物、皮膚冰冷、呼吸及心跳都停止」。

Carroll Miller1976)則認為死亡的基本意義,有下列四個概念:

(一)功能性的死亡:包括心臟及自然呼吸的停止。因此臨床醫學上對死亡定義只是生理機能停止活動的確定,亦對生命結束的判定。但現代醫學進步,可使心臟及肺復甦,因此許多醫藥權威者不再以此為判定標準。

(二)腦死:定義腦死的四個標準

1.無接收及無反應:對外在刺激及內在需求整個無覺知與反應。

2.沒有肌肉活動及沒有自然呼吸持續一個小時,或拿走呼吸器三分鐘即停止呼吸。

3.沒有反射:如角膜、咽頭的反射。

4.腦波圖平穩。

以上的反應至少二十四小時沒有改變。但此標準在手術時使用降溫法(身體體溫在華氏九十度以下),或因藥物如巴比妥鹽,中樞神經系統鎮定的狀態下不適用。美國許多州解釋以合法定義死亡為缺乏腦波反應。

(三)細胞死亡:在心臟及腦停止功能後身體細胞可能持續存活肌肉持續反應。特定部位的細胞從屍體移開,在組織培養裡可無限期保持存活。因而,細胞死亡如同明顯的死後僵硬,與功能上的死亡有區別。

(四)心智的死亡:雖然有心及肺的功能,但喪失對他人及自己有意義的覺知。個人可能是心智上的死亡,而靠醫院維生系統維持他生長的狀態。

由上可知對死亡的解釋與定義非常多,而且涵蓋面不只醫學上作生命機能的停止判定,亦包括法律程序的簽及傳統的死亡界定。

 

二、兒童死亡概念的內涵

而關於兒童死亡的概念的內涵,Kane1979);Speece Brent1984)認為死亡概念是由一些相當不同又各自十分明確的「次概念」或成分所組成的複雜概念(引自張淑美,85)。而不同的學者的看法也各有差異:

(一)Kane 的分類

Kane(1979)認為兒童的死亡概念是一連串死亡想法的組合,一個想法被認為是一個要素。兒童的死亡概念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要素,兒童發展過程中,任何要素可能出現或消失。一個要素若和成人擁有的觀念一樣,則會一直留存若和成熟成人不一致、模糊或不確定,則不會一直留存。Kane 研究發現這些要素會逐漸統整成一完整死亡概念。國內研究者(張淑美,78)曾針對Kane 綜合前人的研究結果,所歸納出的死亡概念十要素,做一說明如下:

1.真實感(realization):知道死亡、重病的情形會發生於任何人身上或使活的生物死亡。

2.分離感(separation):指兒童關心死者去哪裡及死者在哪裡的想法,如「在樹上」、「在土裡」。

3.不可移動性(immobility):指兒童對死者能不能動的想法,死者被認為是完全不能動、部分能動或者是完全可活動。

4.不可逆性(irrevocability):兒童認為死亡是永久性、不可逆性(死後不能再活過來)或暫時的、可逆性的(死後可再活過來)。

5.原因性(causality):指兒童認為導致死亡的原因是內在的原因(如心臟病),或外在的原因(如槍),或是兩種原因的結合。

6.無機能性(dysfunctionality):有關感覺以外的身體功能之想法,兒童認為死者是完全沒有身體功能、只是部分身體有功能、或能完全地運作。

7.普遍性(universality):兒童知覺每個人皆會死、沒有人會死或有人可以例外不死。

8.無感覺性(insensitivity):兒童認為死者的精神及感官功能在死後是全無或存有或僅是部分有感覺。如作夢、感覺、思考或聽說等。

9.外貌(appearance):死者看起來的樣子或外貌是和活著時不一樣,或者看起來完全一樣。

10.擬人化(personification):死者被認為是一個人或東西。

(二)Speece Brent1984)認為死亡概念應包含

1.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但身體死亡即無法復活。包括過程不可逆,指的是從活到死之狀態過程不可逆轉的事實(例如腐化)。以及狀態不可逆,指的是死亡進行的狀態一旦完成時,便是一個永久不變的事實。

2.無機能性(nonfuntionality

意指一旦生物死亡,其所有活著的生理身體生活功能都終止例如:走、吃、聽、看、思考,以及學習。此處無機能的定義特指生理身體方面的死亡,而有別於是否仍有非物質方面,如靈性、延續生命功能(如愛、幫助)的部分。

3.普遍性(universality

普遍性意指所有生物必死之事實。普遍性的三個面向包括概括性、不可避免及不可預測性。

(1)概括性:即每個人都會死的真實性,或是相信沒有人可以被豁免死亡。

(2)不可避免:不可避免雖常和普遍性交互使用,但兩者不盡相同。死亡對某些會是不可避免,但不是對所有生物,因此非普遍性。

(3)不可預測:指的是雖然每一個人都會死,但精確的死亡時間是無法預測的。無論是年齡或環境,一般而言,任何人有可能在任何時間死亡。

張淑美(民78)則綜合許多文獻,認為死亡概念應加入「原因性」,亦即了解「導致生物發生死亡的原因」(包括自發因素或外力因素)。而Speece Brent在新進的1996年的一篇文獻分析中則除了納進「原因性」(causality)之外,並加入第五次概念或成分(component),亦即有關「非肉體的延續性」(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的思考,是涉及「吾人肉體死亡之後的以其他形式繼續存在的觀點」(引自張淑美,民90)。而非肉體延續性指的是生理身體死亡後,個人延續存在的某種形式(例如投胎轉世於一個新生命或靈魂脫離身體上升至天堂),這個要素也被許多人稱之為「對來生的信念」。

由以上文獻可知,不同的研究者所歸納的死亡概念要素,尚未有一致性的定論,有差異也有相同點,相同點在於死亡概念涉及對死亡原因的理解、肯定死亡的普遍性法則及相信死亡是不可逆的事實原因。

本研究晤談來進行國小高年級兒童之死亡概念內涵與發展情形的資料蒐集。死亡概念係引用張淑美(85)所分類之四個特性為主的問題瞭解學童的死亡的普遍性、不可逆性、無機能性、原因性、非肉體延續性等死亡概念情形。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之對象以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之普通班學童為主要研究對象,晤談進行兒童死亡之概念瞭解與探討:

本研究晤談對象根據學校所在行政區(院轄市、市、鎮、鄉)及學校類型(一般地區、偏遠地區)原則,抽取以五、六年級班級為取樣依據。然而限於研究者精力與時間限制,晤談人數以「城市地區」學童十名、「鄉村地區」學童十名,一共抽取二十人(男學童十名,女學童十名),晤談樣本如表3-1

3-1 晤談樣本人數分配表

 

學校類

學校名

行政

正式取樣性別人

合計樣

高雄市

 

一般地區

(城市地區)

苓雅區四維國小

苓雅區凱旋國小

院轄市

3

2

2

3

5

5

高雄縣

 

一般地區

偏遠地區

(鄉村地區)

林園鄉王公國小

甲仙鄉寶隆國小

3

2

2

3

5

5

合計

 

 

 

10

10

20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晤談」並以「兒童死亡概念晤談問題」之晤談工具收集資料。

本研究採用的「兒童死亡概念晤談問題」乃參考張淑美(民85)所編製的「死亡概念晤談問題」及陳世芬(89) 所編製「死亡概念晤談大綱」,並與指導教授經過多次反覆的討論後編定而成晤談問題。

晤談目的在藉由國小學童對死亡概念上的觀點來得到深入而有意義的資料。本研究之晤談指引是半結構式指引(如附錄所示),共計八題。問題包含的面向分別為「死亡普遍性、死亡原因性、死亡後靈魂存在性(非肉體延續性)、死後世界觀,死亡情緒(如果自己所愛的親友去世,想像有一天自己死亡)、死亡事件經驗」等。這些問題是欲探討不同地區(城、鄉)學童對死亡概念相關議題的看法。

 

肆、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為瞭解學童在死亡概念內容所表達的意涵,本研究針對兒童在問題上的反應作進一步的晤談檢核,以澄清確定受試者所要展現對死亡之概念。以下將晤談資料,逐項分析

(一)對死亡概念普遍性的看法:

4-1的結果顯示,國小學童95%(N=19)皆明白每個人最後都會死亡,只有5%(N=1)回答不知道。然回答「不知道」學童乃鄉村類型學生,也許是因為鄉下地區接受的文化刺激比較少所致或是因為自我防衛性的回答所導致回答「不知道」;但總體而言,國小兒童雖大部分瞭解會死亡的事實,但是「鄉村類型」學童多從個人身體內在機能的「老化」來理解死亡的普遍性,其回答為「人老就會死」(鄉男3、鄉女3、鄉女4)、「每個人身體不好」(鄉女1),可見「老化」似乎是兒童死亡概念內涵的部份;但整體而言國小高年級學童已有成熟的死亡概念。

4-1 晤談樣本對死亡普遍性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布

概念層次

(普遍性)

人數

合計

百分

城市地區

鄉村地區

人都會死

不知道

5

0

5

0

4

1

5

0

19

1

95%

5%

(二)對死亡原因性的看法

4-2為對死亡原因性的回答類型整理,如表所示的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死亡原因的了解與成人的看法相似,他們均認為人會死亡的原因非常很多也都不一定,從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二方面加以回答,其中「內在因素」的回答以「自然及疾病死亡」為多;而「外在原因」則以「意外及車禍」的回答最多。回答「被殺」的學童亦不少(鄉男5、鄉女4、城男2、城男3、城男5、城女2、城女5);值得注意的是,回答「自殺」的比率亦有15%而且集中於「城市地區」,這是否是因為都市生活的各方面壓力所影響的,值得我們深慮。

4-2 晤談樣本對死亡原因性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布

概念層次

人數

合計

百分

城市地區

鄉村地區

內在因

年老內在機能衰退、疾病死

(心臟病發、癌症、吸毒)

5

4

5

5

19

95%

外在因

意外(車禍、火災、

他殺

自殺

4

3

1

5

2

2

1

1

0

2

1

0

12

7

3

60%

35%

15%

(三)對死亡靈魂性的看法

許多國小學童對死亡靈魂性所抱持的看法,也許經常受的媒體或社會死亡事件渲染而造成不良的影響,產生對死後靈魂的恐怖感,因此,本研究特別設計有關此方面的問題詢問學童,將晤談樣本對死亡後的靈魂狀態的看法敘述如表4-3,從表中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死亡靈魂性不管是城市或鄉村類型的國小學童大部分(95%)相信死後有靈魂的存在,只有一位學童存著半信半疑的心態。

而相信靈魂的學童有20%認為靈魂是可怕、恐怖而且陰森的其中(鄉男1)「電視上面有做出來很靈活、可怕,會殺人」、(鄉女3)「電視上的靈魂很可怕、會飛」等,可見這一代的國小學童對靈魂存在的看法頗受傳媒或的影響。然而,當中(城男4)提及「靈魂會報復和報恩」及(城女5)「靈魂還有分好的和壞的」的想法,顯示一些國小學童將死後靈魂二分法。

4-3 晤談樣本對死亡靈魂性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布

概念層次

人數

合計

百分

城市地區

鄉村地區

相信死後有靈

半信半疑

4

1

5

0

5

0

5

0

19

1

95%

5%

死後的靈魂是怎樣的樣子,和生前有沒有不

很恐怖、可怕、陰森、會飛

沒有不同

不知道

靈魂會報復和報恩

靈魂還有分好的和壞的

靈魂存在的,而且就在我們身邊

不能吃東西會被審判

其他

 

0

0

1

1

0

1

1

2

 

1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0

0

2

 

2

2

1

0

0

0

0

0

 

4

3

4

1

1

1

1

4

 

20%

15%

20%

5%

5%

5%

5%

20%

(四)對死後世界觀的看法

4-4所示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死後世界觀的想法,其結果發現有80%不論城、鄉學童均認為有死後世界的存在,他們大致認為死後世界區分成二元世界即所謂的天堂、地獄;並解釋為「天堂是快樂、好人去的地方;地獄是痛苦的,是壞人去的地方」(鄉女2、鄉男3、城女3、城女5、城男4),對他們而言,天堂或天上是美好的世界,唯有行善的人能到此;地獄是陰暗恐怖的地方,生前行惡的人就必須到此受苦,這結果與陳世芬(89)的發現相同。10%對死後的世界存著半信半疑的心態,10%對死後的世界存表示不知道;因此,從晤談樣本中發現有大部分(80%)學童認為有死後世界的存在這發現與Speece Brent1996年所提出死亡概念的第五次概念「非肉體的延續性」,即有死後生命的概念有雷同的看法

4-4 晤談樣本對死後世界觀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布

概念層次

人數

合計

百分

城市地區

鄉村地區

相信死後有另一世

半信半疑

不知道

5

0

1

3

2

0

4

0

1

4

0

0

16

2

2

80%

10%

10%

死後的世界會是怎

有天堂和地獄、快樂與痛苦

沒有不同

不知道

陰森

和古時候一樣

其他

 

1

2

1

0

0

0

 

2

1

0

0

1

0

 

1

1

1

0

0

2

 

1

0

0

1

1

0

 

5

4

2

1

2

2

 

25%

20%

10%

5%

10%

10%

(五)對假設死亡事件的情緒

1.「如果有一天自己所愛的人或朋友去世」

當國小學童被問及「如果有一天自己所愛的人或朋友去世」時,不論城鄉的學童大多回答自己會非常「傷心」、「難過」、「捨不得」、「會哭」、「想念」等,可見國小學童已能感受死亡的存在感到傷心等情緒。對於親友的死亡表現出感傷的一面,這對於未來學校或家長在從事輔導學童面臨死亡事件時,則必須將情緒因素納入考量,且注意情緒因素與死亡事件對學童人格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力。

2.「想像有一天自己就要離開人世」

4-5 為晤談樣本對「想像有一天自己就要離開人世」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析。當被問及有關自身的死亡問題時,樣本的反應有35%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其中鄉村類型學童就30%,這可能是因為鄉村學童對死亡事件經驗不足而且接受的文化刺激比較少所致。然而整理學童的對假設自己死亡的情緒反應,其中「不讓家人傷心」、「捨不得離開親人」、「保佑家人」、「變成鬼回來常回家看家人」、「難過」等40%,可見得國小學童對家庭與親人的情感之依附,只有一位學童認為自己可以活很久,所以對死亡的態度是以「衰」來做為對死亡的情緒表現。

綜言之,雖然學童對死亡的想法分歧不一,但是面對死亡時的負面及恐懼情緒甚少提到。

4-5 「想像有一天自己就要離開人世」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布

概念層次

人數

合計

百分

城市地區

鄉村地區

不知道如何回

保佑家人

捨不得分離且不讓別人傷心

變成鬼回來常回家看家人

難過

很衰,自己應該可以活很久

努力過剩下的日子

沒想過

看看死後的世界

去完成未完成的事

1

0

2

0

1

0

0

1

0

0

0

1

0

1

1

0

1

0

0

1

3

1

0

0

0

0

0

0

1

0

3

0

1

0

0

1

0

0

0

0

7

2

3

1

2

1

1

1

1

1

35%

10%

15%

5%

10%

5%

5%

5%

5%

5%

(六)死亡相關經驗

    4-6 為晤談樣本對「印象最深刻的與死亡有關的事情」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析。當被問及印象最深刻的與死亡有關的事情時,樣本的反應有35%媒體及圖片中得到深刻的死亡事件印象,而在35%中城市類型學童就25%,這代表著城市地區接受的媒體刺激較多,很容易得到各方面關於死亡的經驗;其次,「寵物及動物死亡經驗」20%15%對「親人的死亡」印象最深刻,20%則表示從

沒有其他印象深刻的死亡事件。

4-6 印象最深刻的與死亡有關的事情」的回答類型與人數分布

概念層次

人數

合計

百分

城市地區

鄉村地區

親人的死亡事件經驗

寵物及動物死亡經驗

媒體及圖片死亡事件經驗

其他(車禍)

沒有

0

1

3

0

1

1

1

2

1

0

0

1

1

1

3

2

1

1

0

0

3

4

7

2

4

15%

20%

35%

10%

20%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在死亡概念普遍性的看法中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95%皆明白死亡之普遍性,整體而言國小高年級學童已有成熟的死亡概念。

2.對死亡原因性的看法的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死亡原因的了解與成人的看法相似,均能從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二方面加以回答,這與問卷調查結果相符。

3.對死亡靈魂性的看法中,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死亡靈魂性大部分(95%)相信死後有靈魂的存在,且認為靈魂是可怕、恐怖、會飛的並顯示一些國小學童將死後靈魂二分法,此發現與陳世芬(89)發現相一致

4.對死後世界觀的看法,其結果發現有80%均認為有死後世界的存在,並認為死後世界區分成二元世界即所謂的天堂、地獄。這發現與Speece Brent1996年所提出死亡概念的第五次概念「非肉體的延續性」,即有死後生命的概念有雷同的看法

5.在假設面對死亡事件的情緒中「如果有一天自己所愛的人或朋友去世」及「想像有一天自己就要離開人世」,大多學童皆表現出感傷及正面的態度,對於負面及恐懼情緒甚少提到。

6.在死亡相關經驗中對「印象最深刻的與死亡有關的事情」以媒體及圖片中得到深刻的死亡事件印象最多;其次,「寵物及動物死亡經驗」20%15%對「親人的死亡」印象最深刻,這與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雷同,並與蔡秀錦(民80)、陳美娟(89)以國小學童與徐士虹(民85)以國中生為樣本之研究發現相一致

(二)建議

本研究從教育觀點,提出下列建議,以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參考。現分述如下:

1.適時地清兒童對死亡的扭曲與誤解,並培養孩子正確的生命觀

本研究於晤談資料發現有些兒童對「靈魂」、「天堂與地獄的知覺」有負面的看法,例如:兒童提到很怕鬼、人死後會下地獄等。這些想法或許有些來自媒體有些則來自成人的灌輸,雖然,靈魂性之說的用意在勸人為善,但是對兒童所造成的負面恐懼、焦慮等情緒卻是不容置疑。因此,身為師長者必須教導兒童正確的死亡觀,坦然無懼地面對死亡,其次,正確指導兒童拒絕觀看不適宜孩子的恐怖節目,並以開放、真誠地態度與兒童討論死亡的議題,提供正確的死亡相關資訊,以建立適切的死亡概念。

2.把握並營造公開討論死亡問題的情境

師長應破除傳統對死亡的忌諱,營造及設計一個公開討論生死問題的情境或課程,讓兒童能討論與分享彼此對死亡的感受與看法及有關死亡的禮俗,以期能討論與分享過程中培養其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

3.適時發現孩子的壓力與情緒,防範學童自殺的傾向

師長平時應該多注意學童的壓力與情緒反映,並能適時了解與輔導以防範兒童自殺的事件發生。

4.在死亡事件所引發的情緒反應,給予兒童適切的悲傷輔導,導正正確的價值觀

本研究在晤談中發現兒童面對自己或他人的死亡事件會產生害怕、悲傷、恐懼或焦慮等負面情緒反應,因此,身為師長應適度讓兒童宣情緒,不必害怕兒童會傷心難過,儘量不要讓這些情緒積壓在心中。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傾聽兒童對死亡的看法,引導兒童訴說對死亡的情緒感受,以導正兒童對死亡的正確價值與態度。

5.舉辦生命關懷相關活動、設計多元的死亡教育課程

學校應舉辦生命關懷、生命體驗等活動並鼓勵學生參加,如:孕婦體驗活動學習以瞭解生命的誕生、殘障體驗瞭解四肢健全的可貴、拜訪老人、醫院及社福之家以學習愛惜生命、尊重臨終生命…等不同的活動體驗與學習

6.「兒童為中心」的生命課程設計
以兒童為中心的生命課程設計,並依據課程綱要、結合社區文化、學校特色、及學生的先備知識來設計生命課程,使學生在自然校園情境中學習尊重生命。
7.教室內營造潛移默化的學習情境
在教室情境佈置可佈置生命學習角,且老師能以人性化的尊重與讚美以滿足學生的生命需求,並盡量以生活化的佈置來使學生在自然的情境下學習生命。

8.選擇有關死亡教育及具正面生命意義之教材

在教材的選擇方面,是以生活經驗接近、熟悉者為主,加上國小學童年齡較小,故內容以童話故事或圖片多為主,而書籍的選擇,也是斟酌國內外有關生死教育並具正面生命意義之較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

9.多元方式從事教學

在教學方面多採用多元方式進行,例如:講述法、討論法、影帶欣賞法、觀察記錄法、角色扮演法、體驗法等,方法多樣化、方式活動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10.家長應該適切的指導兒童觀看電視、電影節目或與書籍

媒體及書籍對學童的死亡概念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故本研究建議父母必須先清自己對死亡的認知,坦然無懼地面對死亡,再者,過濾不適宜孩子觀看的靈異鬼怪之恐怖節目,若孩子好奇想看,則應陪伴在其身旁,適時地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疑惑、焦慮予以澄清和說明。

11.結合志工及社區專業人士,共建校園生命網絡

結合社區中熱心之志工及對生命教育學有專長之社區家長,參予校園或社區生命課程或活動,以建立親師合作信賴關係並且凝聚共識,共同協助兒童對生命的認識以建立校園與社區生命網絡,共創美好生命願景。

12.媒體及出版業者應該製播與發行優良節目與書籍

從本研究於問卷與晤談資料分析發現,兒童印象最深刻的暴力、恐怖的死亡與靈異事件,這些大多來自媒體中的社會案件或靈異事件,例如:車禍現場、飆車砍人、恐怖故事、網路照片等,這些節目與消息經常對死亡事件加以渲染,或做誇大不實的報導,導致兒童對死亡產生錯誤、恐怖的概念,這種現象實在令人擔憂。因此,大眾媒體在節目製作或訊息選取上應對兒童認知與情緒發展具有正向意義之視聽節目,例如:從生物、醫學、法律、文化習俗等不同層面介紹死亡的不同面向,以引導兒童對死亡有正確的了解而媒體主管相關機構(:新聞局)更是應該肩負起督導的責任,以提供兒童有益身心的節目。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life.ascc.net

丘愛鈴(民78)。台北市國中教師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衛生署(民92)。九十一年死因統計。取自http://www.doh.gov.tw/statistic/死因統計/st4_91_1.htm

巫珍宜(民80)。青少年死亡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復惠(民76)。某大學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閨華等譯(Corr,C.A.)(90)。死亡與喪痛:兒童輔導手冊。台北:心理。

李憲三(民91)。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生死教育課程規劃及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珠 (92)。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文。

吳庶深(民86)。國內外「死亡學」系所發展之分析。安寧照顧會訊,26,頁16-24

吳慧敏(民90)。死亡態度研究及其在生命教育上的應用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徐士虹(民85國中生死亡態度之研究 以宜蘭縣礁溪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

孫效智(民88)。 從災後心靈重建談生命教育。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災後社會價值與倫理重建研討會論文集》,頁16-31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編(民87)。生死教育手冊。高雄市:教育局。

陳世芬(民89)。兒童及青少年死亡概念內涵與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陳芳玲(民87)。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究。輔導通訊,55,頁29-34

陳芳智譯(民85)。生死大事。台北:遠流。

陳秋娟(民87)。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娟(民90)。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美(民78)。兒童死亡概念發展之研究與其教育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美(民82)。國中生死亡概念與死亡態度之研究:質的分析。國立高雄師大學報,4,頁141-193

張淑美(民85)。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張淑美(民89)。生死的震撼、省思與教育。教育文291-12

張淑美編(民90)。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

張雅嵐(民92)。青少年殺人犯與未曾犯罪青少年死亡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天中(民80)。死亡教育概論Ⅱ:台灣地區大學院校開設「死亡教育概論」研究。台北:業強。

黃天中(民80)。死亡教育概論Ⅰ: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台北:業強。

黃松元(民72)。談怎樣和兒童談死亡問題。兒童教育,11,頁1217

黃松元(民77)。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死亡教育課程之發展。衛生教育論文期刊,12,頁136149

黃啟峰(民92)。「建構班級願景、舞動生命色彩」談生命教育的班級經營策略高縣文教,36,頁33-37

趙可式(民87)。生死教育。學生輔導雙月刊,54,頁44-51

廖芳娟(民89)。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錦(民80)。城鄉學童死亡之概念、焦慮度及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松(民86)。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美(民78)。兒童死亡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永鎮(民90)。生命教育之班級經營。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六輯,頁317-352

鍾思嘉(民75)。老人死亡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科會研究論文

鍾春櫻(民81)。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完女(民80)。死亡教育對國小中年兒童死亡態度的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船利(民90)。學童暴力電子遊戲經驗與死亡概念、死亡態度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慧開(民89a)。生死學有關宗教層面之探討。八十九年元月全國大專校院生死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釋慧開(民89b)。兒童的生死探索及其象徵性語言。八十九年十月台灣地區兒童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釋慧開(民90)。少年十五二十-青少年的成長課題。九十年五月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英文部分

Backer, B. A. Hannon, N.& Rusell, N. A. (1982).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John Willey & Sons.

Carroll, C. & Miller, D. (1976). Health:The science of human adaptation dubuque. Iowa: Wm C. Brown Co. 3rd ed., 647-688.

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1997).Death & dying life & living. 2nd ed. N. Y. :Broods/Cole.

Curl, K. L. (1984).Attitudes of Vocational Home Economics Teachers Toward Death with Implications for Inservice Education. DAI-A, 46(5), 1244.

Brent, S. B., & Speece, M. W. (1993). "Adult" conceptualization of irreversibility: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Death Studies, 17, 203-224.

Eddy, J. M., & Alles, W. F. (1983). Death education. St. Louis: The C. V. Mosby Company.

Kane, B. (1977). A Piagetian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ncepts of death (ERIC ED 142 857).

Kane, B. (1979). Children's concept of death.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34, 141-153.

Kastenbaum, R., & Costa, P. T. (1977).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deat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8, 225-249.

Speece, M. W., & Brent, S. B. (1984).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a death 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55(5), 1671-1686.

Speece, M. W., & Brent, S. B. (1992). The acquisition of a meaning understanding of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Death Studies, 16, 211-229.

Smith, S. C., & Pennells, S. M. (1995). Interventions with bereaved of the death concep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Wayne State University.

Tallmer, M., Formanek, R., & Tallmer, J. (1974). Factors influencing children's concepts of deat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 17-19.

Wass, H. (1995). Death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H. Wass & R. Neimeyer (Eds.), Dying-facing the facts (pp. 269-301). Bristol: Taylor & Francis Publishers.

Wass, H., Corr, C. A., Pacholski, R. A., & Forfar, C. S. (1984). Research and assessment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H. Wass, C. A. Corr, R. A. Pacholski, & C. S.Forfar (Eds.), Death education II: An annotated resource guide (pp. 187-250). U. S.:Hemisphere.

Wong, T. P.,Reker, G. T. & Gesser, G. (1987-1988). Death attitudes across the life-span: The development and vailidation of The Death Attitude Profile(DAP). Omega, 18(2), 113-128.

Wong, T. P.,Reker, G. T. & Gesser, G. (1994). Death attitudes profile-revised: A muli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A. N. Robert(ED.),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pp121-149). Washington:Taylor & Francis.

 

附錄 國小學童的死亡態度晤談指導

一、   晤談指導語

親愛的小朋友,大家好:

很高興見到你,我是老師,今天想請小朋友再談談自己對生命的看法,你們的回答對我的研究非常重要,所以請你能真實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因為我怕會忘記你的回答內容,所以我會錄音和作簡短的記錄,如果錄音會使你緊張,請你一定要先告訴我,等問題問完後,你可以聽聽自己的回答是不是心中所要表達的看法。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請你隨時提出來好嗎?現在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老師就開始請教你囉!

 

二、晤談大綱

1.你覺得每個人都會死嗎?

2.你認為人會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3.你認為人死後會有靈魂嗎?如果有,會是怎樣?

4.承上題,如果你認為有靈魂,那你認為死後的靈魂是怎樣的樣子,和生前有沒有不同?(如果上題回答沒有,則免答)

5.你相信死後有另外一種世界的存在嗎?如果有,你認為會是怎樣呢?

(如果回答沒有,則免答)

6.如果有一天,你所愛的親人或朋友去世了,你會覺得怎樣?

7.請你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就要離開人世了,你會覺得怎樣?

8.請你談談印象最深刻和死亡有關的事情,讓你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麼?

晤談到此結束,謝謝你的合作!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