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cault「知識/權力」觀點析論1980年代後英國定課程政策

洪含詩

嘉大教育行政與政策所

 

摘要

本文旨在從傅科的「知識/權力」探討1980年代後期英國定課程政策,探析政策是如何形成合法性的論述,而在英國政黨政治更迭下,政黨意識型態對於政策的影響,析論保守黨執政下,市場力量對英國定課程政策中權力微觀運作。

關鍵字:傅科「知識/權力」、英國定課程政策、政策

 

一、前言

英國保守黨於1979年大選獲勝,由柴契爾夫人出任首相,而保守黨在19791997年連續執政,在將近執政二十年的過程中,對英國教育產生相當的影響;然1997年由布爾所領軍的新工黨獲得大選的勝利,而政黨間不同的意識影響他們教育政策制訂的方向。故本文欲從Foucault「知識/權力」的觀點,探討英國定課程政策中,保守黨對國定課程政策的意識,並探討其政策的論述。

 

以下從在傅科「知識/權力」與論述(discourse)析論保守黨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 1998)國定課程政策,分析如下:

 

二、傅科「知識(knowledge)/權力(power)」的理路

傅科乃是以考古學對知識分析,意圖發覺其運作規則;系譜學genealogy是發現那些限制的、模塑的、建制化的論述結構之形成由來,含有權力的成分在。傅科的觀點中,權力理論的五大內涵:權力無所不在;主體在權力/知識的運作中建構而成;權力具有生產性質,權力產生知識;有權力就有反抗,是一種力量的對抗關係;社會現象係權力的運作(Patton, 1999)。由此觀之,知識與權力之間有著微妙的相生性。

「論述」(discourse)是有系統地形構其所談論對象的實踐轉引郭丁熒,2003Foucault,1972, p.54;人類社會中知識訊息之有形無形的傳遞現象。社會各層面都有其特定的論述存在,這些論述相互推衍連結,形成論述的形態與構造,散見於各系統規範中,在此論述形構下,使事物之獲取及思維行動之方式,有一定軌跡可循傅科,1993,p.29。而Foucault使用「discourse」,也有重新思考合理化思想(rational thought)規則之意圖轉引郭丁熒,2003Lentricchia & McLaughlin,1995,p.100。從傅科觀點,論述乃是形塑什麼被說,被誰說,與如何合法,透過論述產生知識與真理,以特別的方式傳達,如想法、語言與實踐(Welch,2003)。因為知識、權力與論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透過他們之間的互動,產生不同的知識面貌,微觀的權力運作,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會有不同的型態展現。

 

三、政策如同論述

政策(policy)的定義影響以何種視角研究政策以及詮釋所獲得的資料。Welch(2003)提出一些關於政策的看法,提出數個政策(policy)的相關定義,包括政策是官方將欲推行的社會目標的陳述;政策以最好的方式來達到目標;多數是將政策視為改革的回應、引導與管理;也有認為政策是進行一系列價值權威性分配行動和決策的網絡;有的認為政策是論述(discourse),牽涉知識與權力間的關係、關切論述運作的規則及其形構的社會脈絡等問題(王瑞賢,2000)。以傅科觀點切入,政策如同論述,則此論述成為一種工具,具有權力影響力,排除與其相左障礙,故政策應是權力與論述糾結下的產物。如同英國教育政策研究權威Ball1994a)所稱,政策如同文本(text)與論述(discourse)。即認為政策應看是一種權力經濟學(an economy of power),是一種技術及實踐在特定的情境中被體現和競爭( a set of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which are realized and struggled in local settings)(王瑞賢,2000)。Ball(1994)也認為政策是不同的行動者與利益所做的不同表徵。以下茲就政策為論述的角度,在政策運作下,隱含一系列權力與價值的網絡,來探討英國國定課程政策。

 

四、英國國定課程政策的論述

1980年來英國政府面臨全球性經濟的競爭,柴契爾夫人結合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的新右派政府,試圖提升國家競爭。一方面強調新自由主義的教育市場導向,以增加選擇與競爭,並減少政府管制;另一方面卻又強調新保守主義的國家標準與國定測驗,加強績效責任,注重成就目標導向,巧妙結合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形成新右派的保守教育導向(王恭志,2004)。英國政府如何結合政黨意識和市場化的論述,並在市場化的論述中,取得法理上正當的地位,以介入課程改革。

(一)國家權力的控制-品質與卓越

地方教育因無法達到一致的品質標準,使英國中央與地方權力均衡之態勢失衡,1988年教育改革法施行來促進教育品質,課程與評量局(SCAA)與學校經費分配機構(FAS)之設立,均是具體地趨向中央集權之作法(沈珊珊,2000)。由此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已經掌握了相當的權力。誠如Foucault認為論述乃具有權力糾葛的性質,國家在制訂政策時,以「品質」與追求「卓越」作為其政策的論述,作為的排除與其相左意見的工具,國家挾帶納稅人對教育績效的關注,並以國家競爭力提升來取得合法的地位來介入教育,國家以評量做品質的把關;而經費的分配上也充分顯現國家以市場論述下,績效認定,國家權力運作下使教育符合其標準。故國家在課程政策改革下,有相當的權力運作。

(二)國家權力的鬆綁-經費補助與評鑑

以市場化自由競爭與鬆綁來提升教育品質與績效,授權給學校自由發展多元化的學校增加其競爭,國家以品管者介入教育的危機為大眾所質疑「教育為國家機器」,由授權來化解其政治合法化的危機。授權給學校自由發展多元化的學校增加其競爭,增加大眾教育選擇權,然而卻以經費補助與評鑑權力的掌握來收回權力。Weiler(1993)亦提出授權與評鑑乃是權力的運作,在授權的同時,又以評鑑作為品質管制的權力取回,這樣無疑是將權力左手出右手進。而國家以市場化論述介入,誠如Robertson(1996)認為不應單純的將「國家」與「市場」二分,其實這兩種權力正交結於管制的組織中。象徵離中化的自由市場與代表集中化的集中課程,原本是互相矛盾的兩種政策方向,卻成了最佳的搭檔,共同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課程管制的權力(周淑卿,2001)。此符應Foucault所提到權力具有生產的性質,透過對於評鑑與經費的權力,生產對於課程知識的設定,但卻以市場自由面貌,取得合法權力地位,減少在權力中反抗的力量。

(三)利益團體於政策中權力轉變

在教育中多元利益團體對於教育有相當的影響力,包括國家、教師、家長、資本家與社會團體等,而國定課程政策下,這些團體對於產生權力的動態變化。透過市場機制引進教育,以市場機制為改善教育的靈丹妙藥(Ball1998)。市場競爭賦予教育自由,減少國家角色與權力,但國家以品質管制者的角色涉足教育。市場論述下,教師成為一個執行者,國家與專業人員之間的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國家權力逐漸被市場所引導,造成教師專業權力與地位的削弱(轉引周淑卿2001Apple2000)。家長擁有教育選擇權,而國家乃帶著家長對教育的期待,成為品質的提供者與把關者。課程的取向偏向以提升經濟為主要,故教育以培養為資本家所欲的人才為主,國家競爭力以經濟為主要時,教育即成為為資本家服務,而教育市場化下,究竟是增進發展以或是拉大差異,增加階級的差距(Welch2003)。市場化課程改革,充分反應社會達爾文主義,帶來社會危機(轉引王恭志,2004Apple2000c)。由此觀之,在市場論述下的課程改革政策下,誰成為真正的贏家?政府角色為何?是中立仲裁者,亦或是遊戲的制訂者?

 

五、結論

縱上所述,我們不禁要問的是,政策是符應誰的旨趣?(Ball1998),而誰的聲音會在多個利益團體中被聽到聲音,傅科的理念中,權力/論述間的相生,不同的社會型態下,形成不同的論述,論述具有規範的性質時,有些聲音被排除。在這些利益團體中,若市場為政府的論述,則誰的聲音被忽略。政府的角色顯得重要,居於調整與協調權力的角色,形成政策。然政府的政治意識型態決定對政策的論述,故此時政策的政治性也顯現了。當政府對教育有挹注資金,就無法避免國家對教育的左右,不論是以顯性或隱性角色出現,都顯現出政府如何對教育施以權力的運作,故教育政策無法以簡單的發展與執行來看。Wirst & Kirst指出「不含政治的教育是個神話(引自Giroux1994)。」(轉引姜添揮,1999)故應以政治性的微觀深入探討並做反省。近年來台灣教育政策的走向以塑造一個新的國家認同為主軸,隱約可以看出以國家認同為政策的論述。Freire1976)主張個人需先有知覺性才能產生質疑的態度,質疑才能進一步以反思與批判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深層意義,而非只見到事物的表面象徵(轉引姜添輝,1999)。故我們對於國家教育政策需加以省思,還原屬於教育本質的教育政策。

 

參考書目

Foucault, M.1969/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

王恭志(2004)。新右派課程政策主張的評析與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5),33-56

王瑞賢(2000)。教育政策是方案、還是文本(text)或是話語(discourse)。教育社會學通訊,211

沈珊珊、黃政傑編(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正中。

周淑卿(1992)英國國定課程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淑卿(2001)。課程決定的賦權迷思-集中化與離中化的探討。教育研究集刊,747),91-106

姜添輝(1999)。開放教育的另一章-社會變遷中的學校課程問題與知識社會學分析。開放教育年刊,2p126 -150

郭丁熒(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161-186

Ball, S. J.1998.Big policies/small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policy.Comparative Education,34(2),119-130.

Ball, S.1991.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ll,T.1994a. Critical soci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olic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42(1), 70-84.

Foucault, M.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 M. S. Smith, Trans.). LondonTavistoc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Foucault,M.(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Vintage Books.

Foucault,M.(1980).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by Michel Foucault. New York:Pantheon Books.

Freire, P.1976.A Few Noations about the World ‘Concientization’. in R. Dale, et al., (eds.) Schooling and Capitali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entricchia, F., & McLaughlin, T. (1995).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2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tton, P.(1999).Foucault. In S. Critchley and W.R.Schroeder(Eds.),A Companion to Continent Philosophy,chapter49.Blackwell.

Weiler, H. N1993.Control versus legitmation:the politics of ambivalence. In J. Hannaway and M. Carnoy(Eds.),Decentralisation and School Improvement: Can we fulfill the promise?,chapter3.San Francisco:Jossey-Bass.

Welch,A.R.Mok,K-H.2003.Deep development or deep division ? In Mok,K-H. and Welch,A.R.(Eds),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in Asia Pacific Region.Landon:Palgrave/Macmillan.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