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生命史‧閱讀自己
課程名稱:生命史與當代社會
指導老師:邱琡雯
編輯負責:廖攸珊
2005 年12 月
目次
前言-邱琡雯
《一億元的婚姻:從女董事長到領救濟金的故事》-王婷玉
《上海的金枝玉葉》-薛文佳
《乞丐囝仔》-戴婉婷
《乞丐囝仔》-陳姵宏
《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陳雅婷
《五體不滿足》-
《五體不滿足》-黃彥樹
《五體不滿足》-劉筑怡
《五體不滿足》-朱 珮
《內山阿嬤》-鄭愛慧
《內山阿嬤》-劉曉軒
《內山阿嬤》-蔡佩宜
《內山阿嬤》-陳美惠
《半臉女兒》-張雅婷
《打開火盒子:血友病版畫家蔡宏達抵抗愛滋的故事》-崔育銘
《未婚的婚姻小說家─珍奧斯汀的異想世界》-林雅雯
《生命之光-周大觀》-李玉芳
《生命的眼睛》-陳敏雯
《用腳飛翔的女孩─無臂單腳的奮鬥奇蹟》-陳懿婷
《用腳飛翔的女孩─無臂單腳的奮鬥奇蹟》-王依方
《回首來時路:
《克難苦學記》-許翼凱
《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沒有找到遺囑》-皇甫瑋芸
《我是謝坤山》-阮涵儀
《我還活著:潛水鐘之愛》-郭佩淨
《阿母》-張珮櫻
《非常女人─陳文茜》-辛璧廷
《穿梭N度空間的女人》-戴雅杏
《勇敢》-陳怡芳
《勇闖撒哈拉:林義傑的長跑傳奇》-陳虹曲
《流氓教授》-蔡佳達
《流氓教授》-梁純韶
《活著真好:輪椅巨人祁六新》-廖攸珊
《重見光明》-許錦慧
《看見自己的天才》-陳羿方
《海洋之子劉寧生》-蔡明哲
《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洪秀華
《從零出發》-林雅婷
《探險天地間—劉其偉傳奇》-王昭雅
《鹿港阿媽與施振榮—施陳秀蓮的故事》-黃稜喬
《最後14 堂星期二的課》-沈家俊
《普希金秘密日記》-林欣志
《暗夜倖存者》-吳怡佳
《暗夜倖存者》-陳丹妮
《潛水鐘與蝴蝶》-張東玉
《蝴蝶輕舞三十年─郭月英與紅斑性狼瘡的故事》-卓佳燕
《輪椅上的公主》-柯宜均
《簡單的幸福:「不簡單的生命」珍惜「簡單的幸福」》-陳詩尹
《織田信長》-林奕辰
閱讀生命史‧閱讀自己
邱琡雯
這學期之所以在應用社會學系開【生命史與當代社會】的課程,源自於兩個個人的生命經驗:閱讀女性生命史所得到的救贖,以及對日本自分史的觀察。兩組經驗確實有些矛盾,前者強調獨特非凡,後者重視樸素實在,但平心而論,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同時搓揉了這些元素,難以分割,只是比重多寡的問題。
首先是閱讀女性生命史,幾乎成了這幾年來「自我支撐」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別是日本女性的自傳、傳記和報導文學,相當程度撫平了我破碎的心靈,也為迷惘的我提供了生命出口的一絲線索,讓踽踽獨行的自己得以稍微喘息。這些女性的共通點是:她們都相當熱愛自己的工作,她們的工作幾乎都是深度「自我表達」的一種志業:演員、作家、畫家、設計家,當然,她們也都在工作上獲致卓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因著出眾的美貌、非凡的才華、堅毅的個性,外加命運的安排還是作弄,她們擁有許多異於常人、極其「豐盈而辛苦」的感情經驗,感情對象通常也非凡夫俗子,因此格外地艱辛、磨難。她們在工作與感情之間疲於奔命,也使得她們的生命格局加大尺碼,忍受著華麗中的孤寂、絢爛中的滄桑,典型的高處不勝寒!
雖說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生命版本,很難拷貝也很難抄襲,那麼,從這些絕世奇女子的故事中,我到底想吸取什麼?現在回過來想,或許渴望某種「自圓其說」甚至「自欺欺人」的理由吧。當我找到和自己經驗類似的女性典範時,它已發揮精神治療的效果了,「啊,原來她也是如此!人家還是名女人呢!」我會以她們的態度或行為合理化自己的困境,當超越這層困境後,我才會自信地繼續走下去。
其次是對於日本自分史的觀察。自分史(zibunshi)可說是日本庶民書寫文化的代表,日文「自分」的意思就是自己,強調個人在社會關係及人際網絡中的位置或分配到的部分,自分不是指孤立的個人,而是「社會關係中的個人」。自分史學會會長土橋壽認為,自分史是書寫者的自我再發現,透過書寫自己,自我主體性更加明確;自分史能使書寫者積極面對人生,賦予生命展望,讓人性尊嚴覺醒,養成尊重自他的心態;自分史是日本一億國民展現新文化的具體方式,能留給後人寶貴的歷史記錄。
自分史運動的實際推手以橋本義夫(一九○二年~一九八五年)為代表,他是一位讓日本庶民找到「自我表達」機會的先驅。橋本義夫在一九六○年出版了《平凡人的文章》,一九六八年以東京八王子地區為據點,發行《普段記》(普普通通的記錄)雜誌。當時日本正處於昭和經濟的盛世,這種鼓勵庶民書寫的活動與時代背景並不相融,也未獲得一般日本人的共鳴。但到了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席捲全球,日本國內開始出現反省意識,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橋本義夫提倡的庶民書寫開始受到各方矚目。他提出鼓勵庶民書寫的幾個方針。首先,為了要去除庶民對寫文章的恐懼感及劣等感,不能讓書寫者彼此間有競爭意識或年功序列;為了鼓勵新人書寫,有必要強調文章的「拙速」,也就是拙劣而快速地完成文章,可先從寫名信片或短文開始。還有,庶民書寫無需模仿名家的模範作文、文體不拘,只要是不造作的日常口語都可被接受。自分史的另一精神是尊重土地與人的主體性,強調「讓這片土地更好、讓這裡的人更好」,所以寫自分史時應包括:自己的、生活在地的、日本的以及世界的年表,與其用「昭和三十八年」這樣的表記,不如用「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前一年」來得生動。
然而,對於普通人寫自分史一事,也有正反不同的評價。有人說,普通人因自覺到不同於一般人的生命體驗,抱持了不同於一般人的夢想,渴望分享個人特殊經驗進而書寫。但也有人認為,相對於社會名流生命歷程的傳奇性,普通人的人生體驗就因其普通、平凡,故可為一般大眾所共同分享。冷嘲熱諷的人則說,自分史不過是普通人對社會名流的變相模仿,或是普通人借由書寫的自我陶醉與精神自慰罷了。無論如何,自分史書寫的風潮從一九七○年代中期以來始終不墜,一九八九年昭和天皇逝世改元平成,代表一個重要時代特別是戰爭時代的結束,刺激許多在時間上精神上有餘力的中高年人書寫自分史;二次大戰終戰四十年、五十年及六十年時,關於戰爭記憶、戰後體驗的作品也相繼發表,形成自分史的書寫高峰。此外,日本社會亦提供了相關條件加速這種現象的擴張,像是知識開放、識字教育普及、文化中心林立、生涯學習的推動、自分史講座的開設、自分史徵文比賽的設立、自費出版管道的蓬勃,當然,書寫者本人願意自我曝露,與他人分享生命體驗的「自覺」等,都是促成自分史書寫蔚為風潮的原因。
從這兩組生命經驗出發,我要求學生以單一個人自傳或傳記為題材,[1]製作本學期的集體報告,分成四個部份。
一、作者簡介
包括作者的性別、職業、年齡、身份、寫書的動機目的。雖然,名人偉人的故事還是不遑多讓,但台灣這幾年蓬勃的書寫活動及開放的言論空間,讓不少庶民書寫與書寫庶民(即:自傳或他傳)開始浮現,那些和世間名利比較無緣、長期被隱沒的尋常百姓,特別是默默無聞的女人、身心障礙者、特異人士,或是曾遭受強暴、當過乞丐流氓、抵抗病魔的人們,也得以現身歷史舞台,他們本來就活躍於世間,人人都有資格當最佳男/女主角。
二、內容簡介
可從呈現方式及語法表達兩方面來看。就呈現方式上來說,有些生命史是流水帳的記錄,從小到大一網打盡;有些則拮取生命片斷,或是以某事件為主軸做陳述。語法表達上,有些極其詼諧幽默,有些則自憐自艾或過度自戀吹捧。
三、書與人的映照
選取書中的一個特殊觀點,並描述個人的生命經驗,寫出這個觀點和自己生命經驗的映照。學生選取的生命史多有「勵志」色彩,主人翁大多具備不服輸、力爭上游、反敗為勝的精神。但學生畢竟都還年輕,生命經驗有限,著墨己身較多的仍是與家人親密關係及家庭狀況的變化,停留在對自我外表長相、孤癖個性的不滿、缺乏自信、感情被騙等層次的煩惱。呼應到生命史主角澎湃的人生歷練,這些煩惱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可喜的是,學生也都自認為「幸福」,因為還沒那麼悽慘、那麼悲壯。
四、書的破綻
從堂課使用的教科書Willaim Runyan著(丁興祥等譯)(2003)《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所提示之標準,找出這本書做為傳記最大的敗筆,也就是找出標準與敗筆兩者間的扣連,這些生命史的敗筆有:描述過於跳躍、資料來源交代不清、時間順序錯亂、無關陳述太多、自吹自擂之嫌……等等。或許,無需要求學生批判式的閱讀,那是學者的工作,能從生命史中得到暫時性的解脫、打破當下的僵局,才算最大的效用吧。
【參考文獻】
邱琡雯,
邱琡雯,1999b,<日本生活作文運動>,《當代》,8 月號4-13 頁。
邱琡雯,2001,<民眾史的思想與建構:以日本地域史的編纂為例>,《歷史月刊》, 1 月98-104 頁。
邱琡雯,2002,<女性庶民書寫:香光尼僧團佛學研讀班女眾學員的作業>,《宗教藝術、傳播與媒介》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中心,17-72頁。
二○○五年歲末
書名:《一億元的婚姻:從女董事長到領救濟金的故事》
作者:蘇拾瑩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年:2003年
王婷玉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蘇拾瑩,現任《中國時報》駐澳洲特約撰述,《新新聞週刊》駐澳洲代表專業作家,作品散見澳洲各中文煤體。七、八年前,作者面臨人生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動,每天都有新狀況,變化節奏之快,令她目不暇給。她當時就想把發生的事一樁一樁,忠實記錄下來,不但對自己生命的這段日子有所交代,也希望能留下鱗爪,傳給後代。作者是學歷史的,對她而言,忠實紀錄史實,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作者想以自己的遭遇,告訴受家暴或遇婚姻風暴的人──天無絕人之路──千萬不要喪失信心,並藉著她在司法及社會制度方面的提醒,提供她們實質的助益。
二、內容簡介
作者親筆記載二十年來與第二任丈夫的歲月,從女董事長到領救濟金的故事即拜她第二任丈夫所賜予:婚前十年的歲月裡,包括作者與第一任丈夫未結束婚姻關係時間內,他對作者窮追不捨,結婚前他生病住院作者沒去探病,他因為想念作者而從醫院偷跑至作者家,在雨中終夜癡立作者家窗口,彷彿現代版的羅密歐;結婚後,他變身成為家庭施暴者,步步進逼,逼得作者無路可逃。他「非追到手不可」的意志,使他從愛戀仰慕到熱烈纏求,從計畫佔有到駕馭施暴,從嫉妒扭曲到連環報復,迷失了真愛的意義,徬徨於恨怒的黑森林。作者被熱烈追求的虛榮包圍,使她從無意到深受感動;因為傲骨與傲慢,使作者為他生女兒後,仍試圖隱瞞他們的婚姻關係,最後惹來訴訟不斷、失婚破產。作者歷經事業與金錢的困頓,愛情和親情的危機,她終於找到心靈的天堂,喜悅且自在。
這本書足以讓人沉思愛與婚姻的抉擇、道義與金錢的價值、慈悲與傲慢的平衡,並深省訴訟勝敗的意義,值得做為尋覓真愛的情海男女、不幸失婚者,以及家暴受傷者的人生教本。
三、書與人的映照
作者難以相信苦苦追求他十多年的第二任丈夫阿仁,到後來可以如此殘酷地迫害她。當作者與他結婚生子兩年後,即受到厄運無情的攻擊,被踉蹌推進婚姻的風暴與纏訟的官司之中。
他把作者在公司的股權奪走、台北的家拍賣掉,讓她名下的財產及存款蕩然無存,使生活一下子從雲端掉落地獄。從一個在家有佣人,出門有司機,辦公室有秘書,終日與名流往來的董事長,一下變為必須靠澳洲政府救濟金維生的一級貧民。更有甚者,他把兩歲半的小女兒藏匿起來,七次抱離開作者,讓作者找得心焦如焚,肝腸寸斷,最後更完全拒絕她的探視。
作者也曾下定決心,用愛感化他,什麼事都順著他,跟他妥協,只求換回原來的一切。但事情只有更糟!換回的居然是更慘的凌辱和暴力!作者幾度在心中狂喊:「我不要走這條路,我不要家破人散!」作者連作夢都夢到:她正在開車,不小心歪到岔路去,使勁力氣要把方向盤打回原來的路上,無奈方向盤就是不聽使喚,怎麼開都開不回來。
從很久很久以前,已忘了究竟什麼時候開始,經常做一種夢,夢見我在開車(操縱方向盤),夢中的方向盤總是不聽我的指令,每次操作都非常吃力,最後它行使的方向往往不是我想走的路。以前總以為這是因我對開車的恐懼,問題是我從沒想過開車的問題何來的恐懼。
雖然這本書不是什麼解夢書,書的重點也不是在講夢,但是因為看了書才發現,原來夢中操控的方向盤可以指喻為生活中的選擇。讓我嚇然明白為什麼我經常有這樣的夢境。書中作者的夢境是車子不小心歪進岔路去了,表示一時做錯了選擇,走錯了路。而我的經驗,方向盤總是不聽我的指令,表示我所做的選擇往往不是我想要的決定,這個方向就不會是我想走的路,每次夢到這樣的夢都很痛苦,很累。對照到我的生活上,發現事實是如此。作者因一時迷惘、同情、心軟,未認清彼此價值觀及對方究竟是愛還是佔有,而做下錯誤的決定,導致許多災難;而我總是評估各方面的利益得失,做出不是我想要的抉擇,導致後面的生活是我所不期待的。
四、書的破綻
作者現在做婚姻法律服務,面對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想藉她的經歷給她們鼓舞,藉著司法及社會制度方面的提醒,提供她們實質的助益。這是她書寫此書的動機之一,所以在書中常提到一些法津條文,告知讀者什麼樣的法津能給予人們怎樣的權利和保障。
我覺得這關係到傳記途述結構的「概念架構」:什麼語言或概念架構是被用來描述生命史的?所使用的語言,將影響傳記所要傳達的意境。書中的法律條文我將它定義為法律的語言,然而法律本來就是一種艱深難懂的文字。而生命傳記就像故事書,讀者最大的助益是從書中主角的事蹟而得啟事,並不需把法律教育放至故事中,這樣反而讓人讀起故事較無法投入。可以建議作者,將這些法律條文歸納於附錄或注解之部份。
書名:《上海的金枝玉葉》
作者:陳丹燕
出版社:爾雅出版社
出版年:1999年
薛文佳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陳丹燕為北京人,女性,1958 年12 月18 日生於北京,1978 年2 月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任「兒童時代」小說編輯,同時開始小說、散文寫作,並翻譯兒童文學書籍。這本書是作家陳丹燕為郭婉瑩〈戴西〉所改寫的傳記,取材於郭婉瑩傳記,並加上口述訪談增加詳細內容。郭婉瑩1909 年生,卒於1998 享年89 歲。郭婉瑩會寫下她一生的回憶錄主要是身邊的家人朋友鼓勵,由她自己寫下自己不平凡的ㄧ生,她還為此去大學上了兩期的老人寫作班,規範自己的英文。而陳丹燕會改寫這部著作一方面是想觸動更多有共同經驗的人,一方面是當作者第一次遇到戴西時就下定決心要為她寫一部更完整的著作。
二、內容簡介
戴西由澳洲移民上海、訂婚、退婚到燕京大學讀書,戰前戰後上海富貴人家生活的種種變化,解放後至文化大革命期間經歷各種政治打擊,直到晚年重訪澳洲而堅持返回上海生活。從這本書中,也可明白中國的變遷。
書中前半部交代的是千金小姐的少女生活。但一九四九年之後,便是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風浪。「解放」奪走了她原有的生活方式;反右帶走了她的丈夫吳毓驤;「四清」是文革前發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拿走了她正常人的生活;「文化大革命」拿去了她的房子、家裏幾乎所有的東西以及她的家庭,從一九六六年起,她開始獨自生活。
戴西在當時很有名氣的貴族學校中西女塾就讀,畢業後,戴西與一個富家子弟艾爾伯德訂婚,但戴西卻以一句「No fun」來結束婚約。之後戴西找到自認為「a lot of fun 」的丈夫吳毓驤,並生下兩個孩子,在別人的眼中,他們是幸福、令人羨慕的,戴西選來的丈夫的確能讓自己享受生活,但他的丈夫亦為別的女人帶來快樂。她的婚姻其實是失敗的。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這一年間讓戴西吃盡了不少苦頭。他與孩子們的生活一貧如洗,想不到昔日大家世族的千金小姐,現在只能吃一碗八分錢的陽春麵來充飢。戴西經歷了洗廁所、挖河泥、搬運白菜、被羞辱打罵,但她仍然優雅柔美,是一個周圍人為她抱不平,她卻從不抱怨的人。
一九九八年
戴西傳奇性的一生,反映出近代上海歷史與社會的變化,一個階級的「黃金時代」及其消失、個人在歷史與現實政治裡挺直腰桿生活下去的勇氣。
三、書與人的映照
戴西在描述文化大革命時,她經歷了種種在中學、大學都沒遇過的事,她生活在ㄧ群可以隨時欺辱她的女幹部裡,沒有ㄧ分鐘,沒有ㄧ個角落能放鬆自己。這樣的日子比監獄還要可怕,女幹部們依自己的喜好心情和自己的方式來管理戴西這種資本家,沒有任何規章可言,她們用盡各種機會批評戴西這種資本家所做的事,讓戴西天天都覺得自己做的是錯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戴西也看到了資本家們之間的傾軋、出賣,為保護自己不惜傷害他人。戴西說:「在你沒有經歷的時候,會把事情想的很可怕,可是你經歷了,就會什麼都不怕了。真的不怕了。然後你就會知道,ㄧ個人是可以非常堅強的。比你想像的堅強得多。」
在我的人生經驗中我ㄧ直是被家中保護的很好的小孩,無憂無慮,從來沒有想過會為經濟問題煩惱,上大學後因為到異地唸書,經濟方面不像從前那樣寬裕,為了生活開始賺錢,從未接觸過的電訪到餐飲業,進而接觸到展場工作,在大學三年間我接觸的工作大概多出一般人的好幾倍,這訓練我的勇氣、膽量,訓練了我的口才應對,同時也為我的人生經驗增添了很多色彩。
這樣的經驗跟作者很相似,在沒有經歷過前都覺得很難想像、很恐怖,但ㄧ旦經歷了就什麼都不怕了。回想起這個經驗或許還是痛苦的不堪回首的,被客人刁難、被老闆責罵、或是薪資被扣押,可是經歷過了整個人都變的堅強,同樣的挫折在經歷第二次後不會再有同樣的痛苦,痛苦必定會減少,甚至變的聰明,可以面對更多不同挑戰。
四、書的破綻
書中陳述事件的發生,順序上有些雜亂,在描述戴西六歲時,不單單只有六歲的陳述也有她在文革時所經歷的事情。這個章節之外也有很多類似章節出現這樣的情形。另外由於戴西本人所寫的自傳為英文,且本身不願多談的地方就沒有在她的回憶錄中出現,作者在改寫她的回憶錄時也有發現,為求完整性很多事情是由旁敲側擊得知的,包括戴西的親人、朋友,甚至是計程車司機。但也有很多部份依然描述的不是那麼完全,例如:戴西的婚姻部份,只是簡短大略的帶過。
由於不可能對個人做完整的描述,所以選擇讓人感興趣的部份就非常重要,若能有依循因果來描述會更為加分。
在這本書中,若能夠增添某些部份是讓人更感興趣的,像是關於
書名:《乞丐囝仔》
作者:賴東進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0年
戴婉婷
南華旅遊系
一、作者簡介
賴東進是台灣人,男性,現任中美防火公司廠長兼生產部經理。他的父親是乞丐,母親是重度智障患者,還有十一個兄弟姐妹,其中一個弟弟也患有與母親一樣智障和精神異常。在如此龐大的大家庭下,父親又只能靠乞討生活養家活口,排行老二的賴東進,從小背起與父親一起乞討的任務。由於他上半人生的起討生活,加上照顧瞎眼父親以及一個智障母親跟大弟,困苦的經歷皆讓他刻苦銘心,他有個心願就是籌蓋一座多元化的孝親公園、孝親圖書館,這即是他寫此書最大動力,最大目的也是讓世人一起分享他的過去,再苦再不幸的人生與命運他都能走出一片天,勸誡世人別輕易放棄人生。
二、內容簡介
書中介紹了賴東進這一生行乞的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撥動人心,但也有一些逗趣的畫面,作者現在回頭來描述,也把他當作件趣事看待了吧!十歲以前,阿進沒受過教育,每天都在挨家挨戶乞討,每天辛苦討來一丁點的飯菜,還必須先給家裡的弟妹和父母親先用,幾次要不到飯菜,還偷拿人家餵狗的飯、喝水溝裡的水,他們爲了生存,無所不盡全力去爭取食物。照顧母親跟大弟也是另一項重大任務,智障母親不會照料自己包括生理期,由於姐姐忙於照顧弟妹,年紀還小的阿進就替母親清理月經。姐姐是唯一能夠互相在心靈上相依偎的人。因為有這個姐姐,讓他能更堅強的度過這艱困的人生,姐姐在十三歲時,爲了能讓阿進有錢上學,她被爸爸賣身,姐姐這一生爲了家人爲了自己的家庭犧牲了一切,阿進說能有今天的一切,姐姐是最大功勞,他最感謝的人也是姐姐,至從姐姐被送入私娼寮後,阿進變成白天讀書、下課還是得繼續跟父親乞討,只是少了姐姐的陪伴,讓他之後的日子更加艱辛,曾經放棄、墮落、自殺過的他,但至今他還是以他的過去、他的家人引以為傲,雖然是乞丐家庭,但沒有因此決裂,全家人互相扶持、互相照顧直到阿進娶進他的老婆麗霞,麗霞也盡了為人妻該做的本分,照顧阿進的家人,雖然當中也有一段磨合期,但他們夫妻倆依然不曾放棄,也因為這樣,讓他們夫妻間關係同樣也有了成長。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有一啟故事是說他們四處行乞,當有人家辦喪事時,便是他們賺錢的一大好時機。只要那戶人家沒兒子,必須請人來做事,一般人忌諱做這些事,他們就會去幫喪家舉連竹、拿大鐘。之後還能拿紅包,喪家也會做喪服給他們,阿進全家人的衣服來源也是這樣來的。在這段日子中,阿進跟隨了好幾個喪家,也看了許多生離死別的場面,像是封棺材、埋棺材時,許多家屬捨不得的情緒也直接影響到了阿進,他也忍不住在一旁流淚。他覺得雖然他的父母都是重度殘障,但他們畢竟都還健在,每天依然能看見自己的家人,阿進在書中有一句話,讓我有所體悟,他告訴自己說要即時孝順父母,更要珍惜現再擁有的一切。
從小到大,我很少經歷生離死別的場面,直到高中時堂哥突然車禍身亡、陸續二伯得癌症過世後,第一次體會到一個跟你很熟悉的人,就這樣消失在這世界上,回憶到過去的時間,才想到應該在他們還在的時候,平常應該多多保持聯繫,感覺自己留下許多遺憾。最近奶奶因身體不適,住進病房,在我的家族裡又有一個可能面臨死亡的人。平常除了家人之外,跟父親那邊的親戚聯絡的機會並不多,奶奶曾住在我家過一陣子,雖然我照顧她的時間不長,但現在在醫院回想起當時她還能行動自如時,就有所感慨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及短暫,我應該珍惜現在能跟奶奶相處的時光,在一旁照顧奶奶的爸媽,也讓我想起平時對父母親的態度和現在離開家裡在外面讀書,與父母親相處的機會也不多,那樣的感觸,讓我學會更加珍惜身邊的人,不會再像從前有著悲觀的想法面對現實,換個角度想自己還有父母的愛、朋友的愛,和愛你的人以及你愛的人都能平安過著生活,那人生還有什麼遺憾。
就像書中的阿進一樣,比起失去親人的痛苦,他認為他幸福多了。就算日子再怎麼難熬,他還是沒有嫌棄過他的家人,何況我是在如此優渥的環境下成長,我更不應該怨天尤人,更加愛自己的家人。
四、書的破綻
書中有一則故事不再流浪了講到他們終於要定居時,阿進當時才發現原來他們家中的小孩都沒有報戶口,原本服務人員要他們付罰金,最後在政府通融下才讓他們補報戶口,父親也只靠剩那幾張還僅存的出生證明來補辦,但一家口13 個小孩,其他沒出生證明的該怎麼處理。而且他說他們家從來沒領過政府的半毛補助,這點讓我些疑惑,政府都願意通融特力讓他們免繳罰金去補辦戶口,卻沒補助他們的生活費,更何況他們家算算也有三個殘障人士,他們可以去向政府申請補助,而為什麼沒有。另外,阿進與麗霞的認識過程敘述的有點過多,雖然是很刻苦的愛情,但讀者會更想知道他們婚後與阿進家人的相處情形,所以我認為這是書中敗筆之一。
以這兩項我所提的敗筆,在教科書所提示的標準中有所關聯。第一則是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第二避免無關的陳述。
他們是否真的沒拿過政府的補助,應該再具體的說明,雖然他都是大都靠自己的獎學金以及父親到處借錢所挣來的一些費用來付學費,但其它生活的支出,不再像從前以大地為家,這中間所有大小費用的支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阿進數十年來只睡三、四個小時。乞丐囝仔這本書就是要讓知道,一個再不幸的人都能有出人頭地的一生,至於他的愛情故事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能精簡帶過,更顯的此書的精神所在。
書名:《乞丐囝仔》
作者:賴東進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0年
陳姵宏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作者賴東進是台灣人,男性。1959年3月20日出生在台中縣東勢鎮上,保安祠萬善公的百姓公廟中。他出生在乞丐家庭,父親是個乞丐,母親患有重度心智障礙;家中除了排行老二的他,共有十二個孩子,一家十四口靠著乞討維生。
目前鼓勵
二、內容簡介
作者
母親與大弟的重癡與養家的負擔,讓作者幾度喘不過氣來。乞討的過程更是驚險萬分,除了要忍受自尊被詆毀、躲警察、避免家裡沒人照料,更要小心流浪漢與假乞丐的勒索與欺侮。
隨著作者年齡的增長,乞討愈加不易,幸好遇到善心的路人勸導作者的瞎子父親,捐錢當作入學的費用。遺憾的是,家裡的經濟因素,導致作者的大姐半強迫地被父親賣入火坑。大姐臨行前叮嚀的話語與賣身的事實,時時刻刻激勵作者,成為作者不斷向上的動力。作者的努力為他帶來了不少的成功與機會,並且讓家人擺脫了乞丐的命運,也為作者自己找到終生伴侶。並在1999年獲選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獲獎的殊榮鼓勵他多年的努力與孝心,以及肯定他堅強的意志力。
雖然,他的父母從來沒有能力給他一絲一毫的愛、照顧和關懷。但是他無怨無悔,甚至有今日的成就,也要感謝老天,賜給他充滿磨練的生活環境與坎坷的際遇。這是絕對真實的困厄生活,而這種生活並沒有讓他倒下。他要做給上天看,不論再怎麼苦、再怎麼不幸,都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為自己開創一片天!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我國小一年級時,好不容易畫圖得到老師的讚賞,從老師手裡領了一張著色紙,要參加比賽。我帶著謹慎又興奮的心情,完成即將參賽的作品,結果我才剛洗完手,出來就看到小弟拿起成品,分成兩半。我生氣的打罵他,自己氣哭了,也把弟弟嚇哭了。我只記得當時我得到另一頓責罵,還有一張滿是訂書針的還原圖。
後來,我帶著那張破碎的作品,擔心著被認為不重視比賽,戰戰兢兢的告訴老師事情的始末時哭了。我知道毀壞的作品沒辦法復原,當時的我是希望能夠得到安慰,可惜失望了。小時候不懂事,常常跟弟弟吃味,總覺得父母偏心,漠視我的存在。其實我國小時是父母在拼事業的階段,每天忙進忙出。媽媽也忙著兼差,外加帶小孩。家裡除了我之外,還有個小我四歲的弟弟更需要照顧。在現實生活壓力下,父母的確很難分心去注意實際以外的事。就像是《乞丐囝仔》的作者
四、書的破綻
我覺得《乞丐囝仔》這本書,作為傳記最大的敗筆,在於作者只著重描寫自我的努力與成功。雖然他在書中不停的提到自己所處的困境。但是書本裡,找不到他自己所造成的挫敗,或者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像是文章裡,寫到國小畢業為止,課業等多項表現,都是第一名。到了國中,筆鋒轉到他體育的表現,而課業只提到「為了練體育,荒廢了學業。」
傳記客觀性的可能與否,在教科書裡列出了這個題示。也就是說,不受作者價值觀的影響。價值和道德判斷,對於傳記的描述和詮釋的影響,不可避免的,這一點,會同時跟著作者的論述同時進行。
在教科書裡,傳記敘說的結構中,提示的標準有價值與客觀性這一點,而我認為這本書寫的太過於主觀。客觀與主觀的相較之下,作者著重於描寫自我內心想法,在書中出現的其他人物,在他們對作者本身的說法上,作者也沒有加以著墨。因此我覺得,本書最大的敗筆在於,缺乏價值和客觀性。
書名:《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
作者:陳子衿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4年
陳雅婷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作者陳子衿現年27 歲綽號「踢翻你」,意指踢翻人生不變的定律,踢翻吹殘生命的病魔。上帝在她7歲時開了個大玩笑,因罹患右腸骨纖維化進行第一次手術,也開啟她悲慘的一生,至此與醫院結下不解之緣。13歲摯愛的父親往生、隔年腳疾惡化,她開始依賴止痛藥度日;然而上帝仍未饒恕她,23歲醫生宣告她罹患兩個癌症。經歷一連串的手術與化療,且得知可能活不過30 歲,卻還笑稱是職業病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醫院;她依然勇敢堅強,熱愛生命,不曾向命運低頭。在2003 年寫下《全新的開始》這篇文章寄給親友們,卻引發熱烈迴響,成立「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網站一起為她加油打氣。也因這篇文章給予她寫作出書的動機,她的生命裡有太多傷痛與感觸,她寫下自己的經歷與大家分享,藉此勉勵癌症病患和不珍惜生命的人。
二、內容簡介
7 歲那年,醫生宣判她罹患右腸骨纖維化,即右髖骨像蜂窩一樣;只見爸媽難過掉淚,而她彷似局外人,渾然不知大難臨頭,在不知情下動了手術,柺杖成了她一生的倚靠。小學時經常請假,但功課始終名列前茅,本身對寫作演講有興趣,參加不少比賽且皆獲獎。爸爸熱愛寫作投稿,這方面影響她很深遠,她了解到寫作重要的是表現真誠的自我,若文章感動不了自己,也無法感動別人。閱讀寫作也是她的精神支柱,在那段苦悶沉痛的化療日,透過分享經驗與網友的支持鼓勵,讓她勇敢對抗病魔,努力活著。國三時歷經喪父之痛,她曾封閉自己;高中生涯充滿歡樂,老師的關懷和好友的陪伴,使得足不出戶的她漸漸敞開心胸。小時後她夢想20 歲換人工髖關節展開新生活,熬到20 歲時不但更惡化,醫生又告知換關節也無法改善,然而「20歲能美麗的美夢」粉碎了,天崩地裂後她接受事實。在就讀華梵期間她談過戀愛,也曾和室友瘋狂聊一整夜沒睡,開車失誤撞山壁;子衿強調她和你我一樣是個平凡的人,只是她有個不平凡的人生經歷。23歲臀腫脹的幾乎爆開,開刀時因大失血將血庫用盡,幸有120 位華梵師生捐血三萬CC,才得以挽救生命。這是她人生最危險的手術,歷經各科醫生十幾小時才完成。開刀前她許下心願,若上帝讓她活下來,那未來她要幫助更多人;經過一星期天人交戰後她終於清醒了,體內流著愛心人士的熱血,今後她將不是孤軍奮戰。
開刀不久醫生宣判她罹患骨肉癌,切除了左肝接受了化療,隔年又罹患膽管癌;一連串打擊讓她情緒盪到谷底,她強打精神寫下生命故事《全新的開始》, 告訴親友她都沒放棄希望了,那大家更要珍惜生命。這個小小分享卻引發熱烈迴響,站長懷特幫她設立網站,命名為「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他曾見過一整片向日葵,其中有幾朵故意背著太陽,他發覺原來也有自行決定生命軌跡的向日葵;而子衿不因病魔殘身而失去笑容,就像那幾朵向日葵一樣。她的一生遭遇太多挫折,卻不曾放棄,還上新聞、拍攝短片鼓勵癌症病患要勇敢對抗病魔,她的生命持續在發光發熱。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提到「生命真是無常的一件事,每個人在工作、學業、愛情上皆有許多煩惱,而失去健康的我同時也免除了許多困擾,因為我不能上學上班,愛我的人走了,我愛的人也離開了我。」國三時她父親往生,家裡頓時失去經濟、精神支柱,之後她封閉自己;導師告訴她:「子衿,我知道你很能照顧自己,但不須拒絕別人的好意,因為同學幫助你也會很開心,藉此肯定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喔!」這句話點醒了她,她發覺其實身旁一直有人關心她,她並不孤單。封閉的個性逐漸敞開心扉,開始主動向人表示友善,往後以微笑迎接每個人,珍惜一切熱愛生命。她是位虔誠基督信徒,因癌症使她恐慌害怕,宗教使她找到心靈寄託;現在她很豁達樂觀,但及時這樣談到最愛的父親,她仍不禁會鼻酸。
當我看到〈爸爸〉這篇時,心中交織著複雜情緒,就像回到國一那年一月,我摯愛的媽媽突然往生了,不是生病不是意外事故;那天早上媽媽昏倒,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去上學,我認為媽媽只是生病,她不會離開我,但我的等待就在當晚落空了。那年冬天特別的冷,我感到世界已沒什麼值得愛,因為在怎麼珍惜將有天仍會離開我;於是除了跟家人互動,在學校我一天說不到十句話。這過程曾被說是自閉症、921大地震爺爺驚嚇過度往生、奶奶健康每況愈下,這樣下去我好怕好怕爸爸也離開我。直到遇到高一導師,她鼓勵我說出內心傷痛、勇敢正式傷痛,才能走出陰霾。於是我決定給自己機會,讓微笑重拾臉上,也信仰佛教找到心靈寄託,了解到生命無常,更珍惜擁有的一切。
子衿跟我一樣都生長在單親家庭,毫無預警下面臨最愛的人離世,尤其正值青少年叛逆期,那股衝擊力更是大。緊接著家庭瀕臨崩解,我陷入自我封閉,不相信世界上還有愛,沒有人關心在乎我;藉由老師的鼓勵,朋友的支持,我們都花了好常一段時間才走出傷痛。沉默後的覺醒,發覺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愛我,於是想要盡一己之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最困難之時宗教給予我們希望,漂泊的船找到避風港;即時以相隔多年,時間已慢慢沖淡傷痛,我依然很想念媽媽。
四、找出書的破綻
我認為敗筆在於作者以一篇篇的文章組成《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每篇文章沒加以分類主題、沒有按時間排序。她的寫作動機是「與生命奮鬥的勇敢靈魂」的故事,但我覺得這更像本記錄她從小到大的生命趣事,因為她描述手術、喪親、化療都以輕鬆淘氣的話語帶過。
教科書描述撰寫生命史的規則是:作者和讀者都清楚該生命史的寫作目的、資料來源須完整、有說明,若有缺失的話應是判定上的,非資料的遺漏、對客觀情境的陳述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檢核、大規模採用自己的語言作描述、描述特徵個性須清楚說明、避免無關的陳述和無謂的重複、強調個體從小到大的特殊連續性經驗、家庭在文化傳遞上的角色功能。
因未加以分類主題,沒依時間先後排序了,所以看著看著會有點混淆。而語句輕鬆帶過奮鬥故事,雖然她是要表現勇敢堅強的一面,但這會讓經歷過這些傷痛的人感到匪夷所思,那畢竟須經歷好長一段時間走出傷痛,如此一來她的故事有著鼓勵與質疑兩個不同觀點。整體而言我認為這是本不錯的自傳,她大量的使用自己的話語傳達意思;強調從小到大疾病對於生命的影響;爸爸熱愛寫作、媽媽勇敢堅強,她將讓家庭文化繼續傳承下去。這朵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將持續與生命奮鬥,讓愛發光發熱,散佈到每個需要她的角落。
書名:《五體不滿足》
作者:乙武洋匡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9 年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乙武洋匡,男性,一九七六年生於日本東京。由於出生時即沒有兩手兩腳,自小就使用電動輪椅。但他認為「既然有殘障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只有殘障者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因為這樣的使命感,考上早稻田大學後,他以實際行動推動「無障礙空間」和「心靈無障礙」的公益活動。並於大學在學期間,出版描寫自身經驗的《五體不滿足》,企圖打破「身心障礙者=不幸的人」這種既定模式。
日本TBS 電視台邀請乙武洋匡企劃、主持「新聞的森林」節目。乙武更把他在電視媒體所獲得的特別經驗寫成「乙武報告」一書。自早稻田大學畢業後,他開始在雜誌『Number』進行連載;希望藉由他親自訪問棒球、足球運動選手的採訪內容,將運動的美好之處傳達給大家。
二、內容簡介
奇妙的身體,是上天送給我最有創意的禮物!
本書作者乙武洋匡一出生即被醫生判定為原因不明的「先天性四肢切斷」,也就是一般人說的「天生沒手沒腳」。但他說:「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
本書中作者以輕鬆筆調敘述自己自出生到大學期間的生活經歷,由時間區分成三大章節:幼稚園與小學時代靠著輪椅成為孩子王、國高中時期對於活動與課業的全力衝刺,以及到大學生活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嶄新的想法。作者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讓民眾了解,殘障與否並不重要,五體是否健全和人生幸福根本毫無關係,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抱持著樂觀心情去看待世界。
像乙武這樣一個四肢不全、短手短腳的輪椅青年,卻能發揮最大的想像力,充分運用有限的條件,盡情享受生命的不完美。這種對生命充滿樂觀、熱愛與勇氣的正面形象與特質,在一片不景氣的低迷氣氛下,有著提振人心,鼓舞生命向上的力量。
三、書與人的映照
乙武洋匡將缺陷轉化為自己的優點,認為自己的身體是一份禮物,讀起來似乎有些矯揉造作,但帶著五體不滿足的身軀二十餘年,仍有樂觀的心與燦爛的笑容,而不是呼天搶地的責備上帝的不公,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由於我本身患有馬凡氏症候群,這是一種相當罕見的疾病,會引發心臟、皮膚、骨骼及視網膜等多方面的病變,目前生活上並未造成太大不便,也稱不上是殘障者,但對於身體的病痛與旁人的眼光仍然無法釋懷。因此,我能深刻體認,當作者坐著輪椅到一個陌生環境時,心中充滿恐懼與不安,即便周圍的人並無惡意,其目光仍會使人感到受傷。但作者從未因害怕封閉自己的心,而是單純的想探索這個廣大世界,對一切事物抱持著樂觀與希望,令我相當佩服。
作者是以過去生活的事件描述自我歷程,沒有對特定議題長篇大論的論述,但我們仍可看出他始終認為身心障礙者不等於不幸。社會上大多數人總會覺得殘障者「好可憐」,其實雖然先天條件使他們較為劣勢,但是並不代表他們的人生就沒有努力的空間,在人生道路上他們並未被判出局。孟子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沒有作者的樂觀,可以將殘缺的身體視為禮物,但換個角度想,或許這是上天所給予的磨煉,因為上帝對他們有所期待,認為其能力足以克服這一切苦難,因此賜與他們較劣等的先決條件吧。
四、書的破綻
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觀點,並非書中描述的內容,而是那些作者沒有說出,亦或被刻意隱藏的一切。作者在本書中不斷提及父母、師長及同學的照顧與關懷,加上許多機緣,以致於作者有今天的成就;然而,他的人生真的沒有遭受過挫折嗎?生活上的障礙、旁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是鄙視與不屑,對一個殘障者來說都是無法避免且相當難以面對的。但他卻隻字未提,彷彿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是良善的,而這些情形從未發生過。甚至在論及幼年時手骨刺破皮膚的那種痛楚時,他也沒有多加敘述,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這些雖然出自作者對生命的樂觀,卻也造成無法客觀描述事件,在敘述觀點上過於狹隘。
再者,由本書內容可看出,作者在編寫上多採用回溯法,以自身經驗加以整合編輯,並將較為重要或較具代表性之事件提出。在《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一書中曾提到,生命史的寫作必須對所有資料來源加以說明,且資料需儘可能的完整。本書對於童年時的資料來源為何並無加以說明,倘若是依據日記、相本等當時所紀錄之文物回憶,尚有一定效度,若僅止於記憶所及可能造成有誤的情況。
書名:《五體不滿足》
作者:乙武洋匡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9 年
黃彥樹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作者乙武洋匡,東京人,出生於1967 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一出生即被判定原因不明的「先天性四肢切斷」,也就是一般說的「天生沒手沒腳」。但他說:「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五體不滿足是寫乙武洋匡成長的經驗,他以輕鬆有趣的手法描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敘述自己從出生、上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生活的自傳。
「既然有殘障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只有殘障者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考上早稻田大學後,因緣際會參加了一個社團,讓他接觸到許多活動,體悟到身為殘障者的責任,因此向校方提出改善對殘障者不便的設施,加入學校周邊商店及社區的改造活動,更積極到各學校團體甚至國會演講,以實際行動推動「無障礙空間」和「心靈無障礙」的公益活動。
二、內容簡介
書中的內容從作者的出生、求學歷程到大學生活。第一章前言:「驚天動地的出生姿態」談到剛出生時,醫院和他爸爸為了怕媽媽在產後知道生下這麼不完全的小孩而受打擊,延後一個多月才讓母子相見,原本以為乙武洋匡的媽媽無法接受這種事情,但媽媽卻以「好可愛」和一個母親的喜悅心情來迎接第一次見面的兒子。
一般人認為:「這麼嚴重的殘障,應該只能回家看看書,就算要參加,也只能選擇那種不太需要運動的文藝性社團吧!」但是作者卻打破了這個傳統觀念,從小身體有嚴重缺陷的他最喜歡的課竟是體育課,甚至在中學參加社團時加入了籃球隊。
書中談到:「殘障者看起來之所以會讓人家感到「很可憐」,是因為環境上的障礙而使得「做不到的事情」太多。要剔除困擾殘障者的物理障礙,應該要怎麼做呢?創造交通工具或建築物這些硬體設備的,是我們人類。身為創造者的我們,如果能對殘障者、老年人多一分理解和關懷,硬體設備的無障礙化,任何人都能自由行動的社會,應該會很快就來臨的。」
三、書與人的映照
作者闡述的一個中心思想為:「肯定自我存在價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的。」有些人在年輕時就發現「自己該扮演的角色」,有些人要到年紀大了才發現,也有人到臨死時才發現「啊!原來我的責任是那個。」作者是因為碰巧有「殘障」這個顯眼的標記,比較早發現自己的責任,每個人發現的時期都不一樣,每個人絕對都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
我自己本身也曾遇到這樣的問題,不知道自己價值的定位,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是做不好、做不到,有段時期自己在生活中沒有目標,什麼事都不想做也不想去參與,不知生命到底有什麼該做、該努力。
看到書中這段,自己曾經為此震驚了好一陣子,許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肯定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存在價值」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這樣的想法,「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我們往逃避自己的責任,不管在家裡、朋友、同事、長輩面前,我們都有自己的地位價值,社會上,不管從事何種職業,都是社會上的一個螺絲釘,緊緊環扣著社會的運作,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要懂得如何發現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我們的人生才會有目標,才會更加珍惜自己感到自傲,懂得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自然也能肯定別人的「個人風格,」就像肯定自己是獨一無二,對方也是獨一無二的,才不至於隨便傷害別人否定別人。
四、書的破綻
本書最大的敗筆,是作者敘述自身生命歷程時,常常會在時間上順序錯亂,導致讀者不知所措。書中很多章節,作者描述他特定主題時,常會把一些當時情境發生的事和往後的事混合敘述,造成因果順序的混亂。這是我認為本書最大的敗筆之處,但是本書在於細節和說明方面十分詳細,讓讀者不僅能融入書中情境,也能體悟作者當時的心情。
一個生命史的傳記原則應依照事件發生順序,再依照主要細節和說明來做描述性的推論,強調自己從小到大的特殊經驗的連續性,清楚自己的寫作目的,資料來源都必須加以說明;資料必須完整;所有描述都需要有證據來檢核;避免無關的陳述與重複。
書中雖然在細節部份分析很詳盡,但事件發生的穿插,卻好像跳脫到另一事件,整體脈絡上顯得有些凌亂,此書中很特別的一點是,作者的筆法很口語化,很容易讓讀者進入他所敘述的情境之中,讓人不知不覺發出「對阿!怎麼可以這樣」、或是反省自己與社會對殘障者的隔閡,這是我對這本書深深著迷的地方。
書名:《五體不滿足》
作者:乙武洋匡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9年
劉筑怡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作者乙武洋匡一出生就被醫生判定為原因不明的「先天性四肢切斷」。乙武洋匡以輕鬆筆調敘述自己從出生、幼稚園、小學、中學,到目前大學生活的自傳。乙武洋匡這樣一個四肢不全、短手短腳的輪椅青年,能發揮最大的想像力,充分用有限的條件,盡情享受生命的不完美,展現又帥又酷的個人風格。這種對生命充滿樂觀、熱愛與勇氣的正面形象與特質,在一片不景氣的低迷氣氛下,有著提振人心,鼓舞生命向上的力量。
乙武洋匡一直以一個人而非殘障者的身分活著。認為自己生為殘障者一定有某種意義,也一定只有殘障者才擁有的東西。覺得上天是為了叫他達成這樣的使命,才賜給他這樣的身體,並且他覺得活著是件快樂無比的事,他蓄勢待發,要善用上天賜予他的能力。乙武洋匡用他五體不足之軀,見證上天賜予生命這份禮的豐盈,一路行來的故事,內心湧出的是對生命更深的一份敬畏,以及對人世間善與愛存在的肯定。
二、內容簡介
乙武洋匡生來是個五體不全的孩子,不僅不足,五體中少了四體。但他從來不曾因自己的殘缺而看不起自己。開朗樂觀性格的養成來自父母對他的教育及愛。雖然身體殘障,但父母從來不曾過度保護溺愛他,反而讓他與一般孩子接受相同教育,更鼓勵他嘗試各種活動。乙武在父母的教育下,從不以殘障為藉口,對任何事都加倍努力,學習游泳、籃球...等各類運動。在校成績更是出類拔萃,他考上日本知名的早稻田大學,大學畢業後,成為一位專業記者開創自己的人生。「五體不滿足」是一個勇於追求人生夢想的傳記,透過乙武的故事,我們認識到一個人所能發揮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努力每個生命都能開創美好的故事。
書中說到:「要消除對殘障者的心理障礙,除了「習慣」之外,同時也需要有「肯定他人的胸襟」。一般人常說殘者在歐美較易生活,我想這也是因為有「肯定他人的胸襟」吧!在各種民族一起生活的歐美國家,如果用「不一樣」這個理由來否定他人,那可是會沒完沒了的。所以當歐美人士在面對殘障者也能持「多樣性」的觀點,把身體上的殘缺當作是那個人的「特徵」而加以接納。」
三、書與人的映照
作者在書中談到,其實殘障者並非是真正的殘障,而是我們與環境造成了他們的殘障,很多時候我們很自然認為很多事殘障者是做不到,殘障者看起來所以會「很可憐」,是因為環境上的障礙而使得「做不到的事情」太多。
就我自己而言,害怕在別人面前呈現脆弱的自己,也怕別人知道自己很多事做得不好、做錯和失敗,彷彿做錯、做得不好或失敗就等於沒有自己,更想逃避責任推卸一切,讓自己沒有生活重心和目標。
作者談及的現象和我自己本身所遭遇到的處境很相似,現在社會卻是有種人常常出現公眾場合,這種身心障礙者向你苦苦哀求,希望你能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有的人就會有同情心給他們些許幫助,但換個角度想想他們都是一群有手有腳的人,如果幫助他們就等於間接害了他們,讓他們覺得你幫助他們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一來,心理層面的殘障更勝於身體上的殘缺,我們應該要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殘障人士,讓自己認同自己,殘障者再也不是殘障者,而是跟我們的人。
四、書的破綻
書中的敗筆在於其因果敘述的不完全性,在書中談及某一主題,作者時常會把時間、時空的因果順序錯亂,使得文章在整體結構上顯得有些雜亂,在敘述前因時,通常要把結果完整陳述,但是卻往往會錯亂到另一方面、另一時間的生命經驗。生命史的傳記原則應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再依照主要的細節和說明來做描述性的推論,必須強調自己從小到大的特殊經驗的連續性,而在其中,作者在這一方面的陳述,往往顯得不夠完善,會偏向交待不完全的方向。而書中也有很多可取之處,例如書中談及的許多身體有殘缺的人的心理層面,社會看待他們的想法,還有環境迫使他們變成真正有殘缺的人…等等之類的想法,都是讓我值得去思考和反省的地方,書中也論及了「社區營造」、「全方位設計」的觀念,讓我在對於身體有殘缺的人有更深一層的體悟,事實上,有很多身體殘缺的人,並不能像作者一樣的勇敢面對人生,而是消極的度過人生,透過這本書的介紹,我認為,不僅是我們社會的觀念要轉變,甚至是殘障者本身也要修正自己健全的心理觀念。
書名:《五體不滿足》
作者:乙武洋匡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1999年
朱珮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乙武洋匡1976 年出生,東京人。2000年3 月由早稻田大學畢業。
他說:「既然有殘障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只有殘障者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
因為有這樣的使命感,考上早稻田大學後,乙武洋匡親自上書校方,提出改善對殘障者不便的設施,並加入學校周邊商店及社區的改造活動,更積極到各學校團體,甚至國會演講,以實際行動推動「無障礙空間」和「心靈無障礙」的公益活動。
二、內容簡介
奇妙的身體,是上天送給我最有創意的禮物!
本書作者乙武洋匡一出生即被醫生判定為原因不明的「先天性四肢切斷」, 也就是一般人說的「天生沒手沒腳」。但他說:「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
《五體不滿足》是乙武洋匡以輕鬆筆調敘述自己生長的故事,由生活中的小事,我們可以知道殘障者可能面對到生活上的問題,以及他和父母、師長、朋友等與眾不同的面對態度。
像乙武這樣一個四肢不全、短手短腳的輪椅青年,卻能發揮最大的想像力,充分運用有限的條件,盡情享受生命的不完美,展現又帥又酷的個人風格。這種對生命充滿樂觀、熱愛與勇氣的正面形象與特質,在一片不景氣的低迷氣氛下,有著提振人心,鼓舞生命向上的力量。
三、書與人的映照
「一對平凡的夫妻,一次平凡的生產。不尋常的只有一點,這個男孩沒有手腳。」在一個月的時間中,乙武的母親被禁止與乙武會面,因為乙武的父親與院方擔心剛生產完的她無法承受這個打擊。
「好可愛」,從我媽的嘴中說出的這句話,與大家的預期完全相反。乙武與母親感人的初會面是成功了,這對他們母子之間的關係影響頗大,因為第一次見到乙武時,乙武母親的心情不是驚訝、悲傷,而是喜悅,像尋常母親見到自己孩子時一樣的喜悅,即使這孩子沒有手腳。或許是她那種樂天悠哉的個性,幫助她日後陪伴乙武成長的過程中度過艱難的漫長歲月。
我覺得親情是世界上無可替代的珍寶。有一句廣告詞「樂園就是親情相聚的地方。」真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幸福,我想一個在家裡得到「愛」的溫暖的人,他會更有能力去愛別人。我也覺得自己很幸運,我有深愛疼愛自己的父母,雖然家庭經濟不比別人家富有,但是父母總給我和弟弟最好的物資享受,心思總是放在我們身上,且父母也是非常開朗樂觀,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總是希望我們以正向的態度面向困難與挑戰。
乙武洋匡的父母,對於他天生殘障的事,從沒有悲嘆過,他們認為不管養什麼樣的孩子都很辛苦,所以似乎也不介意,他們給予乙武健康的心態、健康的觀念來教養他,使他也能用健康心態看待自己。因為乙武有對「不把他當殘障兒童」的父母,因此造就了他自己「不管什麼都要參與」的個性,甚至乙武自己到二十歲還未覺自己殘障。再加上他對自己有信心,各方面都表現出不服輸的精神,才有他今日的成就。
我覺得自己和乙武洋匡一樣是很幸運的小孩,有同樣疼愛自己的父母;同樣地,因為樂觀開朗父母的鼓勵,使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也能坦然面對。我和乙武一樣有對偉大的父母,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日樂觀開朗的我了。
四、書的破綻
《五體不滿足》是由乙武洋匡書寫自己的生命史,在書中所記錄的事件與經驗,都是由作者本身書寫,所以書中所看到的內容,其資料來源並不清楚也不完整,更沒有加以說明,是我認為此書最大的敗筆。
在教科書《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第190 頁有提到: 生命史的寫作原則是:
1、作者和讀者都清楚該生命史的寫作目的。
2、所有的資料來都要加以說明。
3、資料要完整,所以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漏。
4、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
5、應該要大規模採用個案以自己的語言所做的描述,包括個案的主觀經驗和他或她眼中主要的生活事件。
6、對個案個性的描述,必須要清楚地說明為何這些特徵特別適合來描述該個案。
7、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
雖然《五體不滿足》是由乙武洋匡記錄他生命中主要的事件和經驗,及他對於事件的主觀解釋,但是生命史應該呈現有證據支持的假設和命題。首先,此書的內容只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與事件,其資料來源並不清楚,與生命史寫作原則的第2點和第3點不符合,以致於讀者對於《五體不滿足》內容資料來源不清,對於作者的主觀情境所有陳述也沒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檢核。另外,生命史寫作原則第7 點提到避免無關的陳述與重覆,還要精簡;本書雖然是作者的生命中與主要問題相關的事件和經驗,但其中大部份是片段記憶,有些生命史的陳述似乎無關此書的目的,也感覺順序編排上有點散亂,也是此書的敗筆。
書名:《內山阿嬤》
作者:劉賢妹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 年
鄭愛慧
南華旅遊系
一、作者簡介
劉賢妹是台灣女性,今年73 歲,大家都叫她「阿坤嬸」,居住在高雄六龜大津村,育有兩女一子,從小就在家幫忙照顧弟妹和務農,長大之後嫁給一個小山村中的青年,從此在內山上生活。劉賢妹女士曾經在八十二年,代表大津村榮獲模範母親表揚;也曾經在九十一年,獲頒大津村長青楷模獎。
在妹妹的鼓勵下,她寫出她的一生,因為是長女,所以在唸書方面也只有最基礎的小學,但是她的好學,在70 歲時也去國中補校上課,雖然她只讀過一年的國語,卻用電腦敲下自己的一生,這本書也是用女性的角度寫出了她的歷史。
二、內容簡介
劉賢妹阿嬤從小就生活困苦,當時是在日治時期,又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連吃飯都是蕃薯比米多。阿嬤的爸爸嚴厲又不茍言笑,常常罵著她,甚至會打她,不讓她與朋友在一起玩,就算田裡沒事也要她在田裡幫忙,小時後她總是懼怕著爸爸,連和爸爸說話都不敢,是舊時代父權主義的代表,直到她結婚,知道爸爸還是愛著她。她和兄弟姊妹的感情都很好,之後有遇到心儀的人,但是因為不是開放的社會,所以也就做罷。
結婚對象也是叔叔和她的阿嬤所指定的,一點都沒有自主權和自由,但是,她也不能多說什麼,就這樣把一生的幸福交出去。嫁到夫家也是辛苦,就算她流產,家中的人也沒有多說幾句,就像她沒發生過任何事一樣,她育有2 女1 子,她體會到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一點也不認同。本書記述著一生的點點滴滴,但是她並不怨天尤人,韌性與樂天就是她的寫照,其中也寫到許多快樂的回憶,一個一個的小故事,讓我們可以了解到她珍惜她擁有的一切,這些都是人生旅途中最珍貴的回憶,阿嬤堅忍、有毅力,樂天知命,她用汗水及笑容迎接每一天的生命。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有提到一段,阿嬤的爸爸有時候會到夫家來看她,「爸爸會給我五十元做零用錢,真的謝謝爸爸,離家才知道爸爸還是愛我的,不知何時才能回去。爸爸對阿嬤說一句,「以前沒有給賢妹讀書,有點可惜。」雖然從小爸爸就對她常常打罵,對她總是沒有好臉色,要她幫忙做很多家事,讓她沒有自己的自由空間,但是,在那一段字句中,很明顯感受到爸爸的愛,親情真的是不可抹滅。
從小我的家中總是吵吵鬧鬧,或許是因為總共有5 個兄弟姊妹的關係!常常誰和誰會打架、吵架,爸爸也總是板起臉來責罵或是會打我們,小時候我並不會向爸爸撒嬌,我覺得爸爸是一個比較威嚴的人,並不會和我們開玩笑或是聊天,遇到困難時,我第一個找的也是媽媽,跟爸爸的互動好像也沒那麼多。但是現在,我很喜歡爸爸,我會對他撒嬌,會陪他到處走走,因為長大了,我知道他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雖然他比較不會表達自己,但是他的舉動就可以明顯感受到他的愛,記得小時後有一次,到半夜時真的很不舒服,才跟父母說,原來已經發燒,爸爸就很兇的罵怎麼不早說,現在那麼晚了,當時我想著,我已經很難過,為什麼他還要一直得罵我,我很難過的哭,其實,他只是怕我發燒感染,只是他用比較激動的方式表達。小時候,發生了很多讓我難過的事,我就會想,我難道不是他親生的嗎?為什麼他要對我那麼的兇呢?可是現在我知道,雖然他不說出口,但是我可以了解到他想要我們成長,有自己的一番成就。
人的一生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親情,要好好珍惜身邊的家人,才不會到最後讓自己後悔,把握當下的相處,對待家人用最真誠的一顆心,不要以為對方懂就不說出來,有時候一句簡單的關心問候,就會讓雙方感到很窩心!
四、書的破綻
其中書上有寫到快到五年級時,好像是第二次大戰打起來了,但是作者自己也不確定真正的戰爭是哪一個,讓讀者看了也不太清楚真正的時間。這就是沒有做到教科書上要求的所有資料來源都要加以說明,讓讀者也看的一頭霧水,也很難理解作者之前困苦生活是在哪一段歷史時間上渡過的。
另外,因為作者家中的小孩很多,包括叔叔的兒子和女兒,所以都要搶漂亮的碗和搶椅子,所以都會吵架,他們就會罵必必子,就覺得是自己贏了。但是作者自己也不懂是什麼意思,那跟教科書上標準所提示的,資料要完整,所以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漏,這項符合,如果作者說不出必必子是什麼意思,那讀者也很難體會作者當中的感覺,讓讀者很難以在深入去想像。
看到本書的後面,有寫出很多作者孫子和孫女的事情,就是所謂跟教科書上,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的提示相符合。本書是寫作者的自傳,如果後面許多都提到孫子和孫女的事情,會讓讀者覺得關於作者的生活描述好像減少,孫子和孫女的事好像佔了太多的篇幅。
書名:《內山阿嬷》
作者:劉賢妹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 年
劉曉軒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劉賢妹,一位高齡73 歲的阿嬤。作者並不像其他人那樣有著固定的工作,早期是到處看哪裡的農地需要人手就去幫忙,或是去親戚開的店幫忙,直到有自己的地後就開始自己種起東西,然後拿去賣,算是農家人,目前已在一年前決定退休。作者寫書的動機是她的妹妹出的點子,因作者一生幾乎都與山為伍,本來是妹妹想要將作者的故事寫下來,但妹妹還要忙寫別的,所以就慫恿作者把自己一生的點點滴滴寫下來。
作者只讀過一年的國語,文字認識不多,文法也不懂,要作者寫下一本書其實很難,但作者的妹妹說就像說故事一樣,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就這樣做者就開始寫下自己的一生。
二、內容簡介
作者出生於日據時期,也經過二次大戰躲防空洞的經驗。戰後生活很苦,加上那時小孩多,吃穿都樣樣有問題,作者只讀到小學完後就開始幫忙做事,雖然很想繼續讀書,但身為長女必須分擔家計,只好認命。作者的爸爸被形容為一位「暴君」,全家人都很怕他,他很喜歡罵人,無論有無做錯事都要罵,只要一閒下來不做事被看到就會被罵,致使他們只要一看到父親出現,不是忙著做事就是躲避起來,罵人都不留給孩子尊嚴,整村的人都知道。作者後來因爸爸的弟弟在做衣服賣,人手不夠需要人幫忙而叫她去,作者很開心,因為有興趣加上不必在家挨罵,雖然還是有點不捨,但還是決定去,也因這樣,作者的一生被人給安排了。
在叔叔家工作從未給過工錢,嬸嬸度量小又吝嗇小氣,把她當成外人使喚,甚至在哪工作幾年後,作者的婚姻也是嬸嬸安排的,只因聽說聘金多就把她給賣了,她不敢多問只好任人擺佈,但後來沒結成這門親事。不過還是沒逃脫命運,最後還是嫁給了現在的先生,是由她叔叔作主。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裡的一個特殊觀點,就是作者在裡頭有說到「錢不是萬能,可是沒有錢萬萬不能」。那時的社會小孩生很多,家裡困苦沒有什麼錢,連生病看個醫生都很難,只要有錢賺,什麼工都去做,再怎麼累還是要做,為的是要養活一家大小。為了要賺錢,作者連要到生小孩還在工作,甚至坐月子時也不能休息,但為了這個家吃什麼苦都值得。
我的生命經驗雖沒有歷經像作者那樣,但是有很深的體會。我家一共有六個小孩,我排行第二。現在已很少父母會生這麼多,雖然生活不是很苦,但要養活六個小孩需要很多錢,光教育費就是一筆龐大的金額,每當快開學時,都看見我的父母在煩惱,雖然他們不說,總是叫我們好好讀,能讀就讀,可是我知道,也因這樣才可繼續升學,不會叫我們不要繼續升學。我能體會父母的辛苦,我們姊妹只要到放寒暑假都會到處去打工,做自己的生活費,不想讓父母這麼累和減輕他們的負擔,也讓我體驗到賺錢的辛苦。
因為作者說的「錢不是萬能,可是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我家裡不是很有錢,有時想要買個東西都必須經過一番計算。也因這樣並不像其他家小孩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必須等上一陣子。還有作者為了生活一直工作很少休息,我的父母也是很少放假有班就上,甚至連大過年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媽媽還是不願放假,想去多賺些錢,這也再次說明「錢不是萬能,可是沒有錢萬萬不能」。是因為她很愛錢嗎?不是,她是為了讓我們生活更好,盡量滿足我們的需求。作者和我母親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為了家人,生活再怎麼苦還是去做,不曾埋怨。
四、書的破綻
在《內山阿嬤》這本書裡,作者最的敗筆就是在時間點上沒有交代的很清楚,因而不知作者所說的是她在哪個時期所發生的事;對於作者說的事情也沒有相關資料能證明作者所說的事情是否是真實的,像作者以她所看到的去揣測他人之間的關係或是間接的聽到,並沒有去求證,失去了客觀性。
在《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書中,有提到所有的資料來都要加以說明;資料要完整,所以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漏;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等。
在《內山阿嬤》裡,書的內容只記錄自己的片段瑣碎記憶與日常生活經驗的內容,但其資料來源不完整,完全是由作者的主觀性去寫的,所以此書的真實性也受到檢驗,因為在生命史裡對於事件的主觀解釋,應該呈現有證據支持,才可以做出對此事的敘述。
書名:《內山阿嬤》
作者:劉賢妹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年
蔡佩宜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劉賢妹女士是新竹人,現在住在高雄六龜大津村,今年73 歲,育有一子二女,大家都叫她「阿坤嬸」。是個務農人,目前退休,在六龜國中夜補校唸書。從小只學過一年國語,但現在卻用電腦敲寫下自己的一生。阿嬤會出書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個是作家的妹妹,因為阿嬤很喜歡講述她以前的生活,透過她妹妹的建議,於是自己一個人慢慢的用她自己的口吻,寫下她自己的一生,她的文意流暢,只是因為程度不高所以錯別字較多,於是透過妹妹的修改錯別字以外,其他一切皆照著阿嬤自己的口吻所書寫下來。
初稿經過三次才定搞,接著靠自己的力量把初稿一字一字的打進電腦裡,但她卻不知道要加進標點符號和分段,於是再經過在三修改後,《山居歲月》終於出版了。「初版」總共印了二十五本,結果在山村造成騷動,書一出爐就被索取完,之後書名再改名為《內山阿嬤》出版。
二、內容簡介
《內山阿嬤》是作者自己的人生際遇的真實紀錄,阿嬤出生的年代正好是日本統治台灣的時期,阿嬤只學過一年國語,其餘接受日本教育。阿嬤小時後求學的階段還要不斷的躲避戰爭,到防空洞裡生活,這種生活直到她小學五年級時解脫,因為台灣光復。光復之後全家班到高雄旗山的圓潭,阿嬤上有父母,包括自己有八個小孩,三男五女,阿嬤是排行老二,於是跟大哥一樣也要背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阿嬤小學畢業後就沒有再升學,一直在家工作,但是阿嬤的父親脾氣非常的不好,壞脾氣在村裡是有名的,阿嬤都會在田裡工作,盡量減少和父親的接觸。總覺得過著恐懼的日子,一直想要脫離這樣的家庭生活。阿嬤的個性很外向,在村裡有許多朋友。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被父親打到走投無路只能一直哭,他一直想要離家生活,有天她的父親要阿嬤到新竹新埔鎮去幫爸爸的小弟「滿叔」作衣服賣,阿嬤以為這是上天的眷顧,誰知又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
滿叔跟嬸嬸卻都不會照顧阿嬤,只把她當作做衣服的機器而已。滿叔決定把阿嬤嫁出去,夫家人口不少,結婚後生了二女一男,那是個重男輕女的時代,生了一個男孩也覺得有個交代。婚後在山上生活了七年,之後也搬到高雄,在高雄打拼自己的工作,一開始是種樹薯,之後是種芋頭,也去賺過幫人家生金針、咖啡、撿蝸牛、撿福壽螺、割毛豆、、、等。
付出一生的心血為家庭付出,到現在孩子都長大,甚至都當阿嬤了,自己也退休,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去唸夜校、學電腦,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充實自己,於是也出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本書-《內山阿嬤》。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內山阿嬤》這本書中提到,父親的脾氣非常暴躁,一家大小都很怕他,不太敢跟他說話,都盡量躲開,如果給他碰上,一定會有事情發生,不是被罵就是要被叫去做事。有事沒事一定要到田裡去走走,一定要拖到天色黑了才願意回家,為了就是要避開爸爸,在阿嬤的描述中,父親就真像是一位暴君,很羨慕別人的父母都很疼小孩子,自己的爸爸卻那麼令人感到可怕。總覺得過著沒有歡笑、只有恐懼的生活,覺得活在世上一點尊嚴都沒有。總是再爸爸不在家時才覺得日子過的比較自在。
我家三個小孩子都是女生,我是最小的老么,或許有人會認為家裡都是女孩子,家教應該不會太過於嚴格,但小時候卻也是在充滿恐懼的生活中度過,因為爸爸的管教嚴格,不管是在課業或是在生活,都有它的一套標準,做不好當然躲不過一場責罵,再慘一點可能是被打一場,我和兩位姐姐各差十歲和五歲,爸爸嚴格的教育方式讓兩位姐姐不能忍受,都希望能早日脫離家庭到外求生存,所以大姐很年輕時就決定嫁人,二姐在高中時也選擇離家出走,可爸爸也受到打擊,所以在教育我方面就比較寬鬆沒那麼嚴格,但小時後恐懼的感覺很難抹滅。
看完阿嬤自傳中,寫到她與爸爸間的相處讓我最有感覺,重點是她一句句都描寫的非常直接,在書的後面也有提到,雖然怨爸爸對小孩子很兇,但一些舉動仍可感受到爸爸對他們的愛。在我家,大姐雖然早早出嫁,十八歲就為人母,做媽媽後也明白爸爸對我們的用心良苦。二姐離家出走在社會上打滾,也早就體會到社會的黑暗面,感受到家庭的重要與溫暖,如今她也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對爸爸的苦心也能體會。雖然我沒為人母,也還沒受到社會嚴格的磨練,但在外地求學的我也感受到爸爸的關心,雖然和爸爸之間的交集不大,但透過媽媽也能感受到爸爸的關心。
四、書的破綻
我覺得書中雖然是以講述一生的過程為主,從小時候講到現在老年的時期,但只是講述幾個點而已,我覺得有些資料不足的狀況,像一開始講述小時後躲戰爭的狀況,就跳到青春期,又跳到嫁人作為人婦後,就直接寫到經營家庭生活,雖然是照著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順序去描寫出她的一生,但我覺得太過於簡單簡略了。根據教科書中裡所提到的,傳記敘說主要的組織規則是要去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再依照主要的細節和說明來做描述性推論,所以說以這一本自傳來說,她只做到依事件發生的順序來做描寫,但卻沒有在多做解釋與說明,所以有一些地方的會交代的不夠清楚。
書名:《內山阿嬤》
作者:劉賢妹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年
應社三陳美惠
一、作者簡介
劉賢妹,今年七十三歲,居住在高雄縣六龜鄉大津村,育有兩女一子,大家都叫她「阿坤嬸」。「阿坤嬸」相當有名氣,因為她是小山村的自傳阿嬤。雖然只讀過一年的國語,卻用電腦敲下自己的一生。
劉賢妹曾經在八十二年,代表大津村榮獲模範母親獎;九十一年,獲頒大津村長青楷模獎。但知名度與榮耀卻不是劉賢妹阿嬤最在乎的,高齡七十三的她,這輩子還有很多想做的事,而她的下一步,是學畫畫!
劉賢妹阿嬤的寫作動機是小妹劉菊英(六月)從小到大聽大姐劉賢妹說故事,常常聽得她又哭又笑,想把故事寫下卻因忙碌無法紀錄,於是慫恿大姐把點點滴滴寫下,給子孫做紀念。而後讀了一年補校的劉賢妹自己翻爛字典,初稿就謄寫了三次,小妹菊英還幫她加上標點符號後,終於順利出版。原本是為自己生命留下紀念的劉賢妹,出書後卻成為山村中的大名人,並得到許多人的讚賞與鼓勵。
二、內容簡介
作者劉賢妹自己寫下自己的生命史,從幼年搬家顛沛流離,到成家,開山闢地生兒育女的辛勞,都一一寫下,校稿的小妹劉菊英保留了劉賢妹的口語化用詞,原始呈現阿嬤的親切用語,雖然文筆不是特別優美,卻因此讓這本自傳充滿笑點跟趣味,從阿嬤的故事看到阿嬤堅強樂觀,樂天知命的人生態度。作者劉賢妹阿嬤盼此書能給老一輩的人鼓勵,希望所有老人都能快快樂樂的過下半生。
三、書與人的映照
1) 書中的一個特殊觀點/描述
「有一次,我胃痛,沒吃飯、也沒元氣,起來上廁所,不小心跌倒。爸爸正在弄地瓜,看到我跌倒,脾氣就很大,撿一個大地瓜,用力丟在我的背上。我痛的想哭都哭不出來。媽媽看到,來不及,就一直罵爸爸沒良心,女兒生病跌倒,不牽她起來也就算了。爸爸的火氣越來越大,又拿一根棍子,不知是要打我還是打媽媽。…我越想越不明白,怎麼會有脾氣那麼暴躁的爸爸。」
「其實爸爸是很有愛心的人,別人有困難,他很樂意幫人…」
「從小媽媽就那麼愛我們,怕我們冷,怕我們熱,怕我給爸爸打罵,都是媽媽保護我,後來到新竹做三年,嫁給阿坤,性情不壞,看媽媽也很安心。」
2) 自己的生命經驗
從小到大常常被父親教訓跟打罵,也都是讓母親當擋箭牌。父親是一個脾氣一來就擋不住的人,孩子們有時候成為他出氣的對象。母親並不完全都遷就孩子,但是知道父親的處罰很嚴厲,會阻止父親情緒性的行為,當保護小孩的那方。
3) 兩者如何呼應/映照
我與作者都在務農的家庭中長大,作者父親的個性與我的父親個性相似。作者父母對作者的教養角色也與我父母對我的教養角色上類似。且都同樣在農家背景中成長,彼此的父母都有傳統社會父母的性格。
四、書的破綻
1) 最大的敗筆
本書中,作者把自己童年經歷與對父母親的情感和婚後務農的情況當成故事主軸,讀者只能看見作者的家庭背景跟務農的情形,不能得知作者在婚姻受到主宰時,當時社會價值對照自己經驗的情況。因此在此書中欠缺從作者個人經驗看社會相關性的部份。
2) 教科書所提示的標準以下是John Dollard對評價生命史標準所提出的七個特定的標準之其中兩項:
1、有機體的行為肇因是與社會相關連的;
2、要強調個體從小到大其特殊經驗的連續性;
(p.184)
3) 兩者如何扣連
1、作者行為的肇因,究竟是來自於自己家族長輩的要求還是整個社會對長女的期盼甚至是對女孩的期盼?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社會連帶的影響?作者行為的「果」與其「因」的問題在本書中沒有辦法清楚的得到解答。
2、作者沒有特別強調什麼事情是她的特殊經驗,所以讀者可能無法看出這段生命史對作者本人而言,什麼是特別特殊的經驗?作者對此經驗的感受?又因為作者沒有提及特殊經驗,在連續性呈現的要求上自然無法達到。現代讀者看作者過去的年代與故事也許認為作者故事的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經驗,但那是讀者站在不同年代出身的人所看的角度,並不一定是作者本身認同的特殊經驗。
書名:《半臉女兒》
作者:陳燁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1 年
張雅婷
南華旅遊系
一、作者簡介
陳燁,本名陳春秀,女性,1959 年生於台南府城陳氏世家,畢業於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於建國中學進修部的國文老師。曾獲第五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第一屆聯合文學小說獎、第二屆春暉青年文藝獎、第二十一、二十二屆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以及其他各種文學獎項等。著有《藍色多瑙河》、《飛天》、《孤獨和年輕總是睡在同一張床上》、《泥河》、《牡丹島》、《燃燒的天》等小說集。陳燁一出生就帶著先天缺陷,是個「小臉症」患者。
她選擇寫這本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小臉症」患者或者顏面傷殘者而寫,更為許許多多家中有特殊先天缺陷孩子的父母親人所寫,還為社會不成熟而產生偏見歧視的現象所寫,同時對陳燁來說也等於是在心靈上重新的成長與充實。
二、內容簡介
《半臉女兒》是陳燁首度跨越他的文學意旨,以自身艱辛的成長經驗,所寫出的真實傳記。這本書描寫在民風保守、醫學知識不足的五十年代,陳燁因為出生在供奉余清芳等兩千多條冤靈的「西來庵」廟,使得罹患「小臉症」導致右半邊臉萎縮的陳燁被說成是冤靈轉世。祖母為了消除業障,吃齋唸佛了大半輩子,臨終前見陳燁的臉還是沒有好轉,於是交代母親繼續吃齋唸佛贖清未完的罪。
從小在旁人的異樣眼光下長大,母親為了保護她,將她關在家裡、儘量少與外界接觸,甚至將家中的鏡子全部收起來,不讓陳燁看到自己的臉。因為長期封鎖在自己的世界裡,陳燁變得不愛說話特立獨行、排斥陌生人的接近。在陳燁的心裡,全天下的人都用異樣眼光看她,甚至誤會母親不帶她出門是因為以她為恥,面對母親美貌如花的長相,陳燁內心更是極度不平衡。在過了幾近「失語」狀態的小學生活後,國中時期的陳燁仍然非常自閉,直到同學瀅如主動伸出友誼之手,才使陳燁打開心房,便開始結交朋友。
因為自卑及對「小臉症」的不了解,一旦面臨挫折時,陳燁總是認為都是這張怪臉造成的。她恨母親給了她一張殘缺的臉,也毀了她的人生。在母親臨終前,一場與姐姐及母親的爭吵才使她恍然大悟,原來母親給了她所有的愛,而所有的挫折也不是因為外貌所引起。然而不久後母親就因癌症離開了,遲來的體悟造成她今生永遠的遺憾。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一幕提到作者的父母親在大吵之後,父親離開家門,母親則陷入恍惚幽怨的狀態。當母親美麗水靈的大眼與作者對看時,一個個無言的問號在作者心中升起,「為什麼你長成這模樣?」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皆牽動著作者將所有的過錯往自己的身上攬,她認為「我的臉和我的罪畫上等號,我是來接受懲罰的。」之後造就了她不服輸、倔降固執的性格,常常與母親爭辯到兩邊互不退讓。
從小到大對成績中等的我來說,同年齡層成績優越的親戚變成了我內心無形的壓力。每次聽到父母親稱讚某某某又考了第一名,或者「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都那麼利害?」的話時,都使我感到難過。又當成績不盡理想,父母親那雙無言的眼神,彷彿是無聲的抗議,彷彿又再對我說:「為什麼別人家小孩能,你卻不能?」有時會因不服輸的個性使然,回應了父母一、兩句,搞的家裡氣氛烏煙瘴氣的。但最後,我習慣了這樣無聲的責怪,選擇接受所有的錯,選擇把這樣的壓力變成我心中的秘密。
父母親、親戚的眼神或話語皆會深刻影響小孩在孩童時期的想法,導致連帶影響長大後的人格發展。作者因有先天性殘缺,造成心中不由得升起的一股自悲感,使得或許別人無意的眼神,在作者內心也會把事實扭曲。與我小時候常常會聽到父母親說:「某某某又考第一名。」或者「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都那麼利害?」相呼應。這些話、這些眼神,都使我們喪失原有的信心。「都是我的錯」及「我永遠也做不到」的想法,一直深藏在心裡,有時雖然會因為這樣跟父母親吵起來,但是心中難免覺得有些難過,為什麼就是不被受肯定呢?其實對父母來說,這些無意的眼神、話語也是為了激勵、鼓勵我所創造出來的,只是他們並不知道對我可能早已造成了無形的傷害。所謂「刀子嘴豆腐心」,世界上哪一個父母親不是將自己的小孩引以為傲的,就像作者的母親一樣,一生辛苦,就只為了栽培陳燁,只以陳燁為榮,在陳燁看不見的背後,對親朋好友誇讚陳燁。或許我的父母親也是如此這般不求回報的拉拔我長大。
四、書的破綻
作者敘述自身經歷時,時空的交互穿插,令讀者理不清頭緒,不知道是在描寫哪一階段的事件,往往在最後才知道是在述說哪一個時期。另外書中提到他們搬到一個叫做「新町」的地方,在敘述在那邊是如何過日子之後,突然說到:新町在日據時代曾以「點煙盤」而文明台島,新町這名稱當然也是沿用日據說法,原來是從西門城的「貸座敷」遷移而來;在日據明治、大正天皇年代,「貸座敷」是「城邊貸」的大本營…這一段地點的解釋,不太清楚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還有作者複雜的家族史,雖然對於各個親戚間都有做介紹,但是都太過於突然且複雜,難免造成讀者有些不解之處。最後,作者為何與她的丈夫離婚並沒有交代的很清楚,雖然這是屬於陳燁自己個人的自傳,但是應該稍微解釋一下原因,讓讀者可以清楚明白。以上是我認為這是書中的敗筆處。
在以上我所提到的敗筆中,與教科書上所提示的標準有所關聯的有:1.所有的資料來源都要加以說明;2.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
書名:《打開火盒子:血友病版畫家蔡宏達抵抗愛滋的故事》
作者:孫梓評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2004年
崔育銘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孫梓評是高雄岡山人,男性,現年30 歲,職業是研究所學生,現就讀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身份是文字創作人,曾經為報社與雜誌社寫過許多文字採訪。作者寫書的動機是,他深深感覺採訪寫作實乃殊異靈魂的翻譯過程,希望有機會嘗試傳記的書寫,企盼透過傳記之完整體裁,呈現單一人物之眾多心理切片,並促成其時空肌理的內在豐富性。《打開火盒子》一書,即為其傳記寫作的初體驗。
二、內容簡介
《打開火盒子》這一本書是在說一位一出生就患有血友病的版畫家,然而也因為血友病,讓蔡宏達比一般同年齡的人思想更來的成熟。血友病的患者都不能做劇烈運動,書中主角也只好把心思都放在文字跟書寫,他的作文能力常得到校內作文比賽第一名。在小時候蔡宏達最大的休閒活動是寫小說。然而真正接觸畫是在高一升高二的時候,他決定選擇美術系,於是大學聯考便選擇了報考第一類組,這就開始他與畫的接觸。如果有心要報名美術系就要開始準備素描、水彩、國畫、書法等科目。而他就在大學聯考時順利考上文化大學美術系,然而他為何會成為版畫家,就要從1988 年版畫工作者吳石柱應聘文化大學美術系的版畫教師開始。這也開啟了主角的另一扇窗戶,當時蔡宏達他們還創立了「火盒子版畫工房」。之後蔡宏達藉著版畫的創作得到了許多的獎項,如:「夢囈者」獲得第六屆韓國空間國際版畫展入選、以「城市孤寂」入選第四屆南瀛美展、更以「紀念杯─精心製造的飲水」獲得第八屆高市美展第一名。然而命運之神似乎也沒因為血友病而放過他,就在一次輸血的時候,因為血液製劑(凝血第八因子濃縮製劑) 遭到了愛滋病毒的感染。於是版畫家蔡宏達間接得到了愛滋病。然而蔡宏達卻仍然堅持繼續創作版畫,透過版畫來訴說他的心情及人生。
三、書與人的映照
我覺得是書中最特殊的一個觀點。就是指書中的主角因為先天性患有血友病,而且也在一次輸血的時候,不小心感染了愛滋病。在種種不公平的環境裡他卻仍然不像命運低頭,繼續追求屬於他自己的生命。
我很幸運自己很健康,不像書中的主角蔡宏達患有先天性的疾病血友病。但是我的妹妹的處境就不像我那麼好了,因為她患有先天性的心臟病,所以她一出生就體弱多病。妹妹在出生的時候,幾乎是在醫院裡度過,正確來說應該是在4 歲之前,跑醫院是她最常做的事情。常常爸媽就帶著她穿梭醫院裡,也嘗試著各種秘方希望能讓妹妹像正常人一樣過活。心臟衰竭的病人常常會呼吸困難、餵食困難,並不像一般的小孩那麼好帶,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去照顧她。當時我們家並不像現在那樣生活小康,妹妹出生時,爸爸剛好經商失敗,背負著一些債務,妹妹每次看醫生的龐大醫療費用,常壓的爸媽必須四處去借錢來支付醫療費。讓爸媽感到欣慰的是,妹妹從小就非常懂事,成績課業有都沒讓爸媽擔心過。妹妹也跟書中主角一樣,對於寫作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常常用詩詞來表達他的心情。
覺得妹妹跟書中的主角都一樣,在誕生來到這個世界時,都是屬於折翼的天使(因為他們不像一般小孩一出生就很健康,都是屬於有缺陷的)。因為先天的疾病,讓他們都比一般同年齡的人更加成熟。畢竟每一個人從一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多多少少就都會產生出一些不公平,而這些的不公平,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書中主角跟我的妹妹,卻都沒有因為這個先天的缺陷,而自暴自棄提早結束生命。反而更加努力的過他們的每一天,堅信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因此用屬於他們自己的方式一路走下去。也給了我們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有著非常好的警惕作用。
四、書的破綻
這本書是由
而在教科書中有提到詮釋跟解釋可以用下列的標準來加以評估:1.其邏輯的嚴謹性;2.在解釋事件的各個待考層面上的周延性;3.能否通過真偽的檢驗,如衍生出的預測或逆測;4.其所有可得到證據的一致性;5.其與關於人類功能或研究對象常識的一致性;6.其相對可靠性。
我覺得或許作者有做到上述的幾點,但是那畢竟只侷限在他自己。一般大眾讀者都沒能看的見,而且作者在撰寫傳記時,是利用自己訪談得到的觀點,再加上自己的感想,最後用小字呈現主角日記中的想法。我認為如果作者想增加真實性,可以在後面或每各章節的前頭擺上一些主角的日記上的文字,不要去用小字做呈現,這樣更能讓大家去信服這篇傳記的真實性。
書名:《未婚的婚姻小說家─珍奧斯汀的異想世界》
作者:卡洛‧席爾茲(Carol Shields)
出版社:左岸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2
年
林雅雯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卡洛‧席爾茲是加拿大知名女作家,生於1935 年6 月,2003 年7 月病逝於癌症,享年68歲。卡洛‧席爾茲曾先後得過普立茲獎、美國國家書評獎、橘子文學獎;著有小說《拉里的家宴》(Lary’s Party)、《斯通家史札記》(Stone Diaries), 短篇故事集《偶然》(Happenstance)、《斯旺》(Swann)等。
卡洛‧席爾茲本身是一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位珍‧奧斯汀迷,對於奧斯汀的作品是如數家珍。她認為奧斯汀的作品不只是故事引人入勝,也可以視為當代社會習慣與風俗的年鑑式觀察;作者同時分析出為何奧斯汀筆下的人物總是那麼活靈活現,奧斯汀仍能積極寫作的原因。作者透過這本書的書寫,讓人明白珍‧奧斯汀是如何在階級分明的時代,同時是女性書寫方興未艾之際,寫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小說。
二、內容簡介
《未婚的婚姻小說家》描寫的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珍‧奧斯汀的生平及其作品。在過去兩百年來,珍‧奧斯汀〈1775─1817〉的小說,如《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艾瑪》等著作,一直深受許多喜愛文學的讀者們閱讀及探討,尤其譯本甚多,廣為諸國流傳,被世人視為經典作品。
在此書中,作者卡洛‧席爾茲透過收集珍‧奧斯汀信件、畫像及其後代所著關於珍‧奧斯汀傳等史料,並且運用珍‧奧斯汀的著作內容,探討珍‧奧斯汀如何將筆下的人物描繪得繪聲繪影,仿若真有其人。同時,亦在探索珍‧奧斯汀的人生經歷。卡洛.席爾茲不但詳盡講述奧斯汀一家的故事,每個家族成員的性格與每次的家庭變動,如何影響珍‧奧斯汀,且細心傾訴珍‧奧斯汀在創作自己筆下人物時,同時也在描述自己當下的心情。
作者卡洛‧席爾茲撰寫這本書,將珍‧奧斯汀的小說及傳記結合,使人了解珍‧奧斯汀的每部小説,都有她自身濃厚的見解及思想存在;同時,也知曉珍‧奧斯汀這位廣為人知的女性小說家,在自己有限的生活世界裡,寫出如此令人著迷的作品。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書中,作者卡洛‧席爾茲曾提及珍‧奧斯汀在早期作品中,是一位勇於表現自己的人。其中一小段內容如下:「在她所有留下記錄的這些早期作品中,沒有一部暗示年輕少女常有的秘密和懺悔告白的急切。相反地,這些作品似乎全部都公開的與家人和朋友分享過。奧斯汀在早期作品中刪除私我的作法,若不是說明了她對自我的困惑,便表明一種要周圍的人許可的需要。」
珍‧奧斯汀那想將自己的寫作榮耀分享給家人、朋友,讓他們藉由閱讀她的著作,而稱讚她的才能、鼓勵她繼續寫作,使她得以肯定自我的存在。令我想起小時候的我也是如此,記得以前,我總是不斷地練習畫畫,或許是因為繪畫對我而言,有某種無法自拔的魔力,或自己想要引起家人的關注,因而描摹童話故事中的插畫,參加校內繪畫比賽,將自己的作品拿給家人、朋友觀看。作者在書中描述珍‧奧斯汀由於是家中第七個小孩,年幼斷奶就被送去其他家庭撫養,終其一生離家過好幾次,都非出於自願;而且因家中小孩多,常跟自己唯一的姊姊同住一房間,可謂沒什麼私人空間可言;不僅如此,由於她不像姊姊那樣令人討喜,希望藉由創作文學、執筆寫作,來吸引家人的關注。
我家中成員也不少,雖是排行老二,但自幼生性害羞、不喜愛說話,常有陌生人來家中,我都避而不見。我姊姊可就不同了,從小她就聰明活潑、惹人憐愛,由於她是長女,因此特別受到關注。但是,我並不是要自怨自艾,忌妒姊姊的待遇,也許只是想藉由別人肯定自己的存在罷了。也許是個性使然,我特別注重在一些小事情上,也喜歡將自己喜愛的東西,用彩色筆畫在紙上,拿給爸爸、媽媽看。在作者卡洛‧席爾茲描述中,珍‧奧斯汀不像我小時候是害羞的小孩,她可是一位古怪活潑的人,但是,她那希望吸引家人的關注,與我幼年時的舉動類似,讓我現在回想起來,特別身同感受。
四、書的破綻
在本書中,作者卡洛‧席爾茲利用珍‧奧斯汀的書信、小說著作等,作為珍‧奧斯汀的生平探討及研究寫作動機,雖與一般傳記不同,不落窠臼,令讀者別有一番風味,但是此書最大的敗筆即一再陳述無關的敘述及無謂的重複,也就是作者卡洛‧席爾茲在書中,大量敘述了珍‧奧斯汀小說中人物的描。雖卡洛‧席爾茲能將珍‧奧斯汀的書信、家中重大事件與其小說中的情境,柔和在一起,再合理地推理並敘寫出珍‧奧斯汀的生平及寫作動機,作者巧妙的手法,確實令人頗為讚嘆,引人入勝;但是此書作者卻一再利用珍‧奧斯汀著作中每位主角人物,作一詳細地描述,似乎令人感到有些許乏味。
譬如在書中,作者描寫珍‧奧斯汀的《艾瑪》中的主角艾瑪時,一連串地敘述艾瑪的人格特質及心境轉折,雖卡洛‧席爾茲細心地描繪了珍‧奧斯汀筆下的人物,並將之與珍‧奧斯汀的人生經驗作一對照,但是卻過於描述及無謂地重複。
在《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中,提及Allport 寫出三十八條關於生命史及個案研究的評價與準備原則,其中建議有:〈1〉作者和讀者都清楚該生命史的寫作目的;(2)所有資料來源都要加以說明;(3)資料要完整,所以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漏;(4)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5〉應該要大規模採用個案以自己的語言所作的描述,包括個案的主觀經驗和他/她眼中主要的生活事件;〈6〉對個案個性特徵的描述,必須要清楚地說明為何這些特徵特別適合來描述該個案;〈7〉避免無關緊要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Garraty, 1981 〉。
而此書《未婚的婚姻小說家》作為傳記最大的敗筆,也就是上述最後一點所及的要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因此,當每位作者在撰寫自己或他人的傳記時,要謹慎小心傳記書寫的原則及標準,雖內容寫法活潑生動或手法新鮮有趣,一部好的傳記之書寫,還是得專注避免犯了不必要的過失。
書名:《生命之光-周大觀》
作者:宋芳綺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1999年
李玉芳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宋芳綺,女,1964年生,高雄市人,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記者、中學教師、編輯,現任普門雜誌社編輯。
《生命之光-周大觀》是宋芳綺的第一本著作,這本書之前有兩本周大觀的生命詩篇《我還有一隻腳》、《大觀》,這些都是周大觀在有生之年寫的感人詩篇,透過《生命之光-周大觀》一書,把周大觀的一言一行、生活點滴、聰穎靈敏、悲天憫人、永不妥協的總總事跡寫下來,讓我們看到周大觀把生命發揮極至,渲染力很強,讓大家反省自己是否有虛度此生?
二、內容簡介:
周大觀,這位令大家為之震撼的小英雄,從小就很懂事、孝順、有愛心、喜歡讀書、節儉但不流於俗、個性穩重、疼愛弟弟,爸媽希望他成為大器宏觀的人,所以取名為「大觀」。
在一次周媽媽幫大觀洗澡的時候,發現他的大腿上有一個硬塊,診斷後很不幸是惡性腫瘤,之後周大觀就以醫院為家,開刀、抽血、化療、電療,不斷的摧殘周大觀的身體,頭髮全掉光了,幼小的身軀更顯的瘦弱,讓人心疼鼻酸,但貼心的周大觀為了不讓父母擔憂,很堅強的面對這一切,從不大聲哭鬧,他自己總是默默承受著。
周大觀與病魔對抗期間寫了許多詩篇,其中一篇是在截肢後所寫的「我還有一隻腳」:
貝多芬雙耳失聰,鄭龍水雙眼失明,我還有一隻腳,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倫凱勒雙眼失明,鄭豐喜雙腳畸形,我還有一隻腳,我要走遍美麗的世界。
失去了一隻腳的他,沒有沮喪、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強、更勇敢,他所想的不是我失去了一隻腳,而是我還有一隻腳,這種樂觀、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大家要學習的。生命所剩無幾之際,周大觀在爸媽陪同下與醫療團隊共同協商會議,為維持生命的尊嚴,放棄最後開刀的權利。但他還是持續化療,為的就是想多陪伴親人。周大觀走了,這十年他把生命發揮的淋漓盡致,生命不在乎長短,在乎其是否有意義。周大觀告訴爸媽及社會大眾:「生命的價值在關心別人」。他告訴了想自殺的人,像他這樣被病魔纏身的人都要勇敢活下去,為什麼擁有健康身體的人卻要輕生呢?
三、書與人的映照:
周大觀在這十年中,充分的展現對生命的熱愛,關懷別人,活的有意義。大觀的爸媽因此將悲痛化為一股慈悲力量,牽引著他們邁向關懷生命之路。爸媽為他成立「周大觀關懷生命文教基金會」讓他發光發熱,遺愛人間,示現「生命無常,愛要常留」的生命真諦。
周大觀往生後,他的爸媽每天都會在他的靈位前懷念他想念他,說故事給他聽,往事歷歷在目,多麼乖巧的小孩,老天爺怎麼捨得帶走他?口中念著「你在哪裡?一切可好?」。而大觀的弟弟上觀,每天放學回家和晚上睡覺前,都會拉哥哥最心愛的小提琴,琴聲是他對哥哥的思念,希望哥哥每天都能聽到他的琴聲。
而我,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爺爺的遺像前,跟爺爺說話,問爺爺過的好不好?快樂嗎?有想我們嗎?想著爺爺對我的好,爺爺慈祥的笑容是我最喜歡的,想著想著眼淚又不自覺的滑落。我好喜歡爺爺,希望下輩子能夠再續前緣,我要大聲說:爺,全家以你為榮,下輩子還要當您的孫女。
爺爺,是我的精神支柱。從小爺爺走到哪我跟到哪,記得第一次把獎狀拿回家,爺爺高興的樣子;爺爺不畏風雨接送我上下課;還有就是上大學第一次離家,爺爺的不捨,總總對爺爺的回憶都深深烙印在心中,現在只要是課業上有困難,或只是生活上有什麼不順,我都會默念著爺爺,因為我知道爺爺會給我支持給我力量來度過難關與困境。
親人的去世,是難以忍受的痛。雖然他們的肉體已經不再,但精神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化悲痛為實際行動,把生命活的更充實、更精采。已故親人對我們的期盼,是我們的原動力,好好把握生命的任何機會,不要讓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四、書的破綻:
在周大觀住院的期間,作者詳述著來探望他的每位知名的人物,包括政治界、教育界、宗教界、演藝界等,他們對周大觀這位抗癌小英雄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對於他的勇敢也深受感動,對他的詩也嘖嘖稱奇,並給予他深深的祝福,不過這些內容都大同小異,有些繁瑣有些多餘,讀者看了或許會有些不耐煩,所以我覺得此部分是本書最大敗筆。
而生命史的寫作原則之一是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這樣才不會讓讀者覺得太過於冗長且單調。生命史的撰寫最主要是以案主自己的主觀經驗為主,可以在周大觀當時寫的詩、瀕死經驗、心境的改變、最後的願望等多作描述,讓我們了解周大觀對死亡是多麼坦然,而對一些來探訪的人不需大篇幅著墨,在前面的的敘述中已把周大觀如何堅強的面對癌症加以敘述,讀者心裡明白周大觀過人的勇氣,不再需要透過這些探病者的口中讓我們知道他是怎樣不向命運低頭的。
書名:《生命的眼睛》
作者:李秉宏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 年
陳敏雯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李秉宏於1979 年3 月14 日出生於聖心醫院,因為媽媽產前常去產檢,有一次,羊膜不小心被醫生刺破,造成他的早產,父母原本以為出生後會是健康的小男孩,但經過六年的檢查,他被判定是先天視網膜病變。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便是一位只追逐陽光卻看不見的視障生,因為這樣的身分而有了顛簸的成長歷程。
他將自己的生命故事,轉換成文字,讓大家閱讀。藉由出書,喚醒社會對盲人的注意,改變社會對盲胞的既定刻版印象;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為那些仍在努力奮鬥,以及那些正準備放棄自己理想的人,帶來一些希望以及鼓舞。
他經歷過唸書、考試、求職等,但因為我們的過於關心,殘障者必須突破許多限制、社會大眾的觀念,讓他們的求學求職顯得諸多不便,他一直努力的跟大家一起正常的生活著,現在終於在萬國法律事務所擔任實習律師。
二、內容簡介
他是早產兒,當時他的父親經營旅行業不在身邊,母親只能找奶奶討論,使得生產拖延了十個小時。大家都認為他很健康,但卻沒人知道他看不見,終於在他三個月大時發現,他曾被誤認為是智障而被關進白癡間,到六歲時終於知道他看不見是因先天視網膜病變的緣故。
他兩歲時和父母回屏東與爺爺奶奶同住,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後來因父親的旅行社被惡意倒閉,他和父母分離。因看不見的緣故,奶奶常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吃,而爺爺奶奶卻吃剩菜飯。他與一般小孩一樣,非常好動,但一次的遊戲,鄰家小嘲笑他是青瞑。他常與爺爺一起去兜風,爺爺就像他的眼睛,他的嚮導。
他去一般小學上課,但無法集中注意力,被分配到啟智班,但因奶奶的關係,使他再回到一般教室,但學習狀況很差,父親便把他帶回台北讀書,他開始學習摸點字板以及使用手杖。因戰爭的爆發導致父母開的買斷公司受影響,使得家中經濟從收入上億到負債累累。他在家中總是茶來張口、飯來伸手,所以父親要他住校,讓他學習獨立。
他不願主動告訴大家自己是盲人,所以出門總不用手杖,使他付出慘痛的代價,曾被污辱、曾撞上停著的卡車。他喜歡吹喇叭,但父親反對。在他國二時,迷上打電動,功課一直是倒數幾名,父親要他選擇讀書或學按摩,他下決心唸書,還曾為了分數顧人怨。父母賣肉粽,但為了母親的健康,只好又與他再度分離,帶著他的弟弟到中部重新開始。那時候他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但他過於木訥,所以沒有任何進展。
他考上了台大法律系,那時家中經濟較為寬裕,不久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使得父親的房地產全被套牢,事業又垮了。為了讓未來自己當律師賺錢,他努力讀書,因此獲取學費,後來他的同學說,律師無法賺錢,使得他完全崩潰,律師考一塌糊塗,再考一次,雖有信心仍沒上榜,他罹患憂鬱症,終於找到工作,便再度拾起信心考律師,最終考上了,現在正在萬國法律事務所擔任實習律師,而未來,有更多的困難在等著他。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他生命中,他的爸爸有三次的挫敗,在開旅行社之時,被惡意倒閉,經營買斷公司時,卻遇到波斯灣戰爭,買賣房地產時,遭逢九二一大地震,這些接二連三的惡夢,就像是老天爺給他們的考驗,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父親那麼的努力,還是無法突破迎面而來的意外,這使得他對未來產生了疑惑與不安。而自己的母親,從來不會因為父親的挫敗而離開,一直陪著父親一起面對困難。
在我這二十年來的生命中,我的父親也是經過了無數的挫敗。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就像是飽受呵護的小花,什麼事都不用煩惱,但自從父親第一次的失敗之後,我開始有了許多煩惱,那次父親自己經營一間小工廠,但過於相信朋友,易於被朋友誘惑,家中經濟從年收入百萬到現在的負債累累,不過父親不願放棄仍努力工作,但還是無法將債務還完,反而有越來越多的壓力,使得父親意志消沉,現在又因為幾個月前工作受傷,而無法工作,這讓我們家的經濟壓力又更大了,兒母親的壓力也更大,從以前的賺錢還債,到現在不只賺錢還債養家,還得照顧我的父親,真的很佩服自己的母親。
他與我相同的地方在於,父親在事業上都經歷許多挫敗,也曾意志消沉但仍不放棄,母親也都對自己的父親不離不棄,在背後默默支持父親。他與我的心境亦是相同的,不管父親多麼努力,還是無法突破迎面而來的意外,這使得我們都曾對外來產生疑惑以及不安,我們都一樣想為家裡爭取獎學金,所以在課業上都很努力,但或許我的努力還不夠,所以一直無法突破,一直只能領到農會辦理的獎學金,而無法爭取到學校的獎學金,希望我能付出更多時間爭取我想要的。
四、書的破綻
作者把自己的生命故事分段,每個段落都有一個主題,在看作者的生命故事時,有時無法詳細知道他所描述的那段生命故事,與上一段生命故事的時間順序是如何。每個段落都會先告知自己的年齡,但卻沒有把時間順序巧妙的安排好。
傳記述說的主要組織規則是,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再依照主要的細節和說明來做描述性推論;必須將是件放在歷史和比較的脈絡中來呈現它;行為應是與社會相關聯的;要可以從傳記看出家庭在文化傳遞上的角色功能;必須清楚顯示自己如何發展社會行為的特殊方法;必須強調自己從小到大的特殊經驗的連續性;清楚自己的寫作目的;資料來源都必須加以說明;資料必須完整;所有描述都需要有證據來檢核;避免無關緊要的陳述與重複。
作者的生命故事,雖是從小寫到大,但因主題分段,無法將事件的時間順序安排得當,這是我認為此自傳最大的敗筆。這本書仍有其可取之處,作者清楚的呈現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也寫出自己如何適應以及反抗這個很難接受殘障者的社會,呈現自己從小到大的特殊經驗,文章最後也說明自己的寫作目的,或許它有美中不足之地,但我認為這是一本不錯的自傳,因他的故事能讓社會大眾發現,殘障者不需社會的過度關心,靠自己的努力也能有美好的天空,而他的生命依然持續發光中。
書名:《用腳飛翔的女孩─無臂單腳的奮鬥奇蹟》
作者:蓮娜瑪莉亞(Lena Maria Klingvall)
出版社:傳神愛網
出版年:2001年
陳懿婷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蓮娜瑪莉亞1968 年出生於瑞典,3 歲開始學游泳,4 歲開始拿針刺繡,5 歲時完成了第一幅十字繡作品,並開始學裁縫,中學時縫製了第一件洋裝。15 歲進入瑞典游泳國家代表隊,18 遂參加世界冠軍盃比賽,打破世界紀錄,並且以蝶式勇奪多面金牌。19 歲拿到汽車駕照,音樂更是她的最愛。進入大學專攻音樂後,成為全球知名演唱家。
在《用腳飛翔的女孩》書中,作者想告訴我們一些屬於她的故事,以及造就她現在人格的種種原因,而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距離三十歲還有一陣子,但她己經經歷無數好玩的事,而且很多可能是打從她一出生後,就沒有人想像得到的事。身體殘障當然對她造成很多影響,但她同樣能歌唱能玩音樂,並且享受它們成為她生活帶來的快樂。蓮娜在游泳方面的優秀表現、和家人朋友之間的相處情形以及對上帝的信仰都深深影響了蓮娜自己,這些都是蓮娜在書中想與我們一起分享的。
二、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充滿希望與奇蹟的書,這個故事裡有親情友誼的溫馨,愛情的嚮往與堅持,體能的極限挑戰,屢仆屢起的人生歷程,充滿了歡笑與眼淚,感人至深。我們浪費太多時間衡量上天公不公平,忘記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如何走人生這條路。蓮娜瑪莉亞在3 歲學會游泳、4 歲拿針刺繡、15 歲進入瑞典游泳國家代表隊、18 歲參加世界冠軍盃比賽勇奪多面金牌、之後更成為世界知名演唱家等等,以上的這些只是女孩才藝中的一部分,就足夠讓人不禁要為她的才能掌聲鼓勵,但接下來的這一部分,我們將會為她的生命能量起立鼓掌,因為她是一位出生就沒有雙手,左腿又只有右腿一半長肢體殘障人士。或許我們感到疑惑,她是如何辦到的?她是如何以一個這樣有所缺陷的身體,來完成這些我們平常人都不易實現的夢想?《用腳飛翔的女孩》,這一本書將完整的記錄著她的成長過程與心路歷程。
三、書與人的映照
蓮娜很早就學會自己的價值是由內而生的,非並來自書本。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自卑或羞恥的。當蓮娜開始上小學時,在學校雖然有特製的桌椅與一位私人助理,琵雅.蘭斯鐸,但蓮娜總是盡量試著自己做事,想親自做一些事情,因為蓮娜覺得那很好玩,而她的父母也很小心仔細的向所有接觸蓮娜的大人們,不管是校內或校外都灌輸一個觀念:「盡可能的讓蓮娜凡事自己來,別幫她無謂的忙」。蓮娜的父母從來沒有想過試圖掩飾她的殘障,或把她藏起來,因此蓮娜很習慣別人盯著她瞧或問她一些怪問題,而蓮娜很早就學會自己的價值是由內而生的,非並來自書本。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自卑或羞恥的。有人問:「妳是否曾經埋怨這樣的身體」?蓮娜回答:「許多事情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就像早上錯過火車這件事情來說,我們可以埋怨等等但是,我們也可以為這車廂變這麼空而感恩,整節車廂只有我們六個人。換個角度就有不同的結果,對於我的人生,我也是這麼想的。
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總是常說:「怎麼這麼沒用」、「為什麼什麼事都做不好」?父母總是依照當時的心情說話,「不可以做...」、「不行」, 父母只會說這類禁止或否定的話,很少讚美與鼓勵,希望我們努力、表現得更好,但是我們聽到的卻是「爸媽認為我沒有價值」,長期下來,我對自己總是缺乏自信。因此我自小就是個想法比較悲觀、個性內向的人。衍生出許多負面思緒,在我許多日常思維,都會以我是不夠好的為出發點,因為我遠比一般人更恐懼失敗。例如:作家事時,當我做的不如父母所期望或漏作工作,總是被罵了一段再說,用非常失望的口吻責備我,似乎不論做什麼事都會被否定被打擊,是因為父母已經先否定我這個人。當我重新反思這個情況時,我時時思索自己之所不去接受挑戰的原因,不見得是因為能力,而是自信心強健與否。而到最近一兩年,我漸漸改變以往負面的想法,我盡量去嘗試不同的事情,在這過程中我慢慢建立自己的信心,我發現結果的成功性機率總會比較高,而且願意繼續嘗試下去,因為在做的當中我享受自己的能力與價值的運用,讓我總想期待未知的未來。我想許多能力高強、知識豐富的人,常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而導致工作及計畫失敗,但有些人卻憑藉著對自己的信心而成功。
以前的我總是在為人處事上希望減少自己犯錯的可能性,在家庭的角色上不容許自己做得不好,只要稍有做不好總是自責很久,壓力有些大。但蓮娜的個性是個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將缺點視為人生學習過程中的副產品,如此便不會費力地掩飾自己的缺點。我想如果自己能夠面對並接納自己是個會犯錯的人,且犯錯並不是會讓人尊嚴掃地、無地自容,甚至當著好朋友面,厚顏無恥地將自己的糗事缺點說出來,那麼內心將產生爽朗輕鬆的感覺,這種體驗直非筆墨所能形容。反觀蓮娜從來不覺得自己不夠好,他不以普遍的社會價值標準評判自己,反而建立起健康、完整的自我形象,所以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更不害怕他人的評語及批判,這還真不是凡人做得到的呢!
四、書的破綻
我認為蓮娜之所以能突破肢障的限制,是基於兩項關鍵因素,包括積極樂觀的自我觀念和父母正確的教養態度,她自己則歸因於耶穌基督。除此之外,從社會脈絡下觀察另外一項重要因為應該包含瑞典良好社會福利制度所致與當地人們對於殘障者的看法。教科書所提及的被研究者要被視為該文化脈絡下的一個樣品與持續地將社會情境視為一個影響因素。
當我讀到蓮娜的生活有樂觀的態度、充滿愛心的父母、上帝,這些都是無形因素居多,卻很少提到政府在生活上的各種特殊且持續的有形幫助。書中曾提及蓮娜的母親提到蓮娜學游泳的開始。蓮娜三歲時開始裝上義肢到機能訓練機構受訓練,而這個機構裡是以重度殘障的孩子為中心的。如果蓮娜生長在台灣,她的人生會是如何?可能也是靠賣彩券維生吧!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瑞典政府對於殘障者的照顧,在瑞典,先天殘障兒必須自三歲起就送到機能訓練機構接受訓練。例如:在鄉鎮有殘障者的游泳俱樂部。蓮娜的父母將她送到一般小學讀書,有助理跟在身旁幫助她;大學時蓮娜可以申請殘障人士的援助金,作為生活費;在瑞典任何人到大學為止的學費,都是全免。在住家方面,有專為殘障人士設計的改造住宅;在生活上,蓮娜想要自己開車,蓮娜的駕訓班費用是政府負擔,購買新車政府提供三分之二的補助。
書名:《用腳飛翔的女孩:無臂單腳的奮鬥奇蹟》
作者:蓮娜瑪莉亞‧克林佛(Lena Maria Klingvall)
出版社:傳神愛網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1 年
王依方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蓮娜於1968 年出生在瑞典,蓮娜一出生時就沒有雙手,左腿也只有右腿的一半長,藉由不斷的學習,在許多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蓮娜從三歲開始學游泳,慢慢學習各種不同的游泳技巧,其中以蝶式讓她最舒服,後來也成為她的專長,十五歲時加入瑞典游泳國家代表隊,十八歲參加世界冠軍杯比賽打破了世界記錄,以蝶式得到多面金牌。
從小蓮娜就熱愛音樂,大學時期她的指導老師請她一起到公園演唱,當演唱結束時,蓮娜才得知她獲得了伯斯‧帕內維克獎學金,讓她可以繼續學習音樂,經由晚報的報導各地方的邀約不斷,到日本表演時,有一家唱片公司對蓮娜早期的作品很有興趣也願意幫她出唱片,一直到現在蓮娜成為全職歌手,總共出了八張專輯,持續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藉此鼓勵更多的人。
二、內容簡介
這本書記錄了蓮娜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情形、到各地參加表演的經過、以及在遇到困難時的心路歷程。
進入學校後,她有專屬的特製桌子和椅子,學校給了他一位助理,這位助理在蓮娜無法自己處理的事情上協助她,不過蓮娜的父母親灌輸大家:「盡可能的讓蓮娜凡事自己來,別幫她無謂的忙。」
有時候,蓮娜會覺得在學校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母親就會教導她:「要跟各式各樣的人交往,才不會永遠都是同一群人在幫忙她。」
當她十八歲時,經過申請得到一輛符合蓮娜特殊需要的車子,之後花了很長時間才考到駕照。
從小蓮娜就開始學習游泳,蝶式游的最好,1986年瑞典殘障冠軍盃比賽時刷新紀錄,取得國家代表隊的資格。
參加教會兒童合唱團時,蓮娜創作了第一首曲子,歌名叫做「我想有個朋友」,由蓮娜的父親填詞;從音樂學校畢業後,蓮娜確定自己未來要以音樂為終身職業,在一次公開表演得到獎學金後知名度大增,常常有機會到各地表演。
在學校「主之音」的福音合唱團中認識了未來的另一半—畢倫,1995年7月1 日兩人在斯德哥爾摩的古斯塔夫華教堂結婚。
蓮娜是一位重度殘障者,不過她和她的家人並沒有放棄生命,反而對生命滿懷喜悅和好奇,凡是往好處想並且勇於嘗試,造就了今日開朗並且樂於助人的蓮娜。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蓮娜常常提到她的父母,一開始父母親就決定盡可能的像對待一般正常孩子一樣扶養她,認為蓮娜只是碰巧是個殘障孩子,而不把她視為一個殘障女兒,他們愛的是蓮娜這個人,而不是因為蓮娜能做什麼才愛她,父母一直用「愛」來教育她,才有了今天樂觀開朗的蓮娜。
蓮娜和弟弟一樣,都被鼓勵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蓮娜的父母讓她面臨問題時,自己想辦法去找方法解決,不一開始就告訴她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如果失敗了會隨時在一旁協助她,養成了蓮娜習慣獨自處理事情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挫折也因為知道父母親永遠在旁關心和支持,使得蓮娜感到很安心。
從小到大,我和姊姊都是在自由選擇的環境下長大,不管做任何事,爸媽一定會先問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我們的意見和爸媽不同,不過只要我們說得出理由,爸媽大多會尊重並支持我們的決定;放榜時,得知我考到了南華,爸媽也沒有叫我一定要念還是重考,而是陪我先來看學校的環境,到補習班試聽,之後再自己做決定。
現在我和姊姊都在外地工作和唸書,我們依然是每天打電話回家和爸媽閒聊,讓爸媽知道今天我們過得如何,我和姊姊也可知道爸媽在家中如何過一整天,透過電話讓在外地的我們感受到爸媽對我們的關心和愛。
我和蓮娜相似的地方就是我們都有很好很好的父母,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決定什麼,爸媽永遠都給我們最大的支持,遇到挫折時,爸媽依然是給我們最大的安慰,任何時候只要回到家,就會覺得很舒服也很溫暖,而「家」也就成了我們的避風港,如果沒有爸媽對我們的愛和關懷,今天的我們就沒辦法像現在過得那麼舒適幸福的日子。
四、書的破綻
《用腳飛翔的女孩》這本書是由蓮娜自己完成的,許多內容都是透過蓮娜的描述我們才知道,書中沒有清楚交代資料來源,沒有加以說明。
這本書是從蓮娜一出生開始寫,直到結婚,不過在編輯方面並沒有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來編排。
在課本的一百九十頁的生命史的寫作原則中的第二點「所有的資料來源都要加以說明」;第三點「資料要完整,所以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漏」;第四點「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描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
課本第九十二頁的第二段也提到「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再依照住要的細節和說明來做描述性推論,似乎是傳記敘說的一個主要組織規則。」
現在在網路上有許多關於此書的討論,而這些討論的內容,都和書本的內容沒什麼差別,一開始是經由媒體的報導,大家才知道有蓮娜這個人,所以我們不知道書本的內容有沒有被誇大,因為書中沒有把資料交代的很完整。
書名:《回首來時路:
作者:張文義
出版社:吳三連基金會
出版年:1996年
許惠婷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二、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
再來就是寫到他的求學歷程,因
台灣經過了日本殖民統治時代,隨之而來的是國民黨政府一手操控的戒嚴
社會。
最後談及到他創立「慕光盲人重建中心」,並為盲人發明一些學習上的輔 助器具,述說了這整整的三十年來對盲人教育的重視與關心。
三、書與人的映照
由於我們家也是務農,所以對於
四、書的破綻
我認為本書的最大敗筆,就是口述的當事人本身與筆者會有些差異性的不 同。因為筆者是因當事人所說的話,經過錄音之後再加以整理。口述者在受訪 的時候,因為個人的習慣難免會使用日語或台語來述說;然而筆者難免會礙於 個人生命經驗,畢竟兩者是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所以要把口述的語言再加以 理解及轉意,用另一種不同的語言文字來表達,這其中的作業過程在我看來應 該多少會有一些差異。再者就是,我認為筆者可能會對口述者感興趣或比較略 知一、二的內容會詳加敘述;反之若對於一些筆者曾未接觸或比較陌生的部份 可能會輕描淡寫的帶過,所以我認為這本回憶錄就缺乏站在筆者立場所應有的 客觀性與完整性了。
書名:《克難苦學記》
作者:沈宗瀚
出版社:正中書局
出版年:1993年
許翼凱
南華國大系
一、作者簡介
十八歲才從小學畢業,六十年後成立全亞洲第一個國際性農業研究中心:「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他就是我國著名的農業專家沈宗翰。
本篇故事是介紹沈宗翰的求學勵志故事,書中敘述沈先生從小家庭環境貧困,沈先生寫他的家庭是一個農村的大家庭。村子是一個聚族而居的沈灣村全村兩百戶都是沈族。他的祖父
他的父親有六個兒子。因為家貧,家中的經濟狀況非常緊迫。沈先生十五 歲時(1908)年考進姚線第四鎮立誠意高等小學堂,因為家貧,取得含額的待遇, 可免宿繕費,這四年他父親供給他他七十二元的學校費用。他說「此為吾父 給余一生之全部求學費用也。」當他十八歲畢業於高等小學,那時候他家中的 經濟狀況更為困難,並且要求他到小學去做教員,來彌補家中分擔,這個「繼 續就學」與「就業養家」的衝突問題,是沈先生青年時代最大個困難,也是 《克難苦學記》的中心問題。
二、內容簡介
書中敘述沈因為家中非常貧困,起初他父親屢次反對他升學,屢次逼他分 擔家用,屢次很嚴厲的責怪他,到頭還來很仁慈的諒解他、寬恕他。最嚴厲的 一次衝突是民國三年他老人家堅決的不許他兒子到外地去求學。老人家掉下 眼淚來對兒子說:「…我將…為經濟逼死。你即能畢業北京農業專門(外地求 學之校名),你安心乎?」父親說歸說,但心裡卻十分掛念著沈先生,在外地 的日子,父親來信,匯了四十銀元,叫兒子買冬袍過冬。書中沈先生所謂「 客難苦學」,他所謂的「難」,不僅是借錢求學的困難,最大的困難在於他敢 於暫時拋棄那人人認為當然的掙錢養家的兒子天職。
沈成長的家庭,多年積下來的債務要清年兒孫負擔,老年的父母要親年 兒子「事養」,兒子沒有尋著職業就得訂婚結婚生兒子了,更小的弟妹也要剛 尋到職業的兒子擔負教育費,這樣的一個家庭是真可以「逼死英雄漢」的。
沈宗翰的自傳最大貢獻就是他肯用最老實的文字描寫一個可以「逼死英雄漢」,可以折磨青年人的家庭制度。描寫一個最愛兒子的好父親,在不知不覺 中,幾乎造成了較一個好兒子「為錢逼死」的大悲劇。這是這本自傳在社會史 料同社會上的貢獻,也就是這本自傳在傳記文學上的大成功。
而沈先生在他十七歲時,已受了梁任公的新民叢報的影響,「做新民,愛 國家」的志向:又受了曾文正,王陽明的影響他立志要做一個有用的好人。他 說「於生長農村,自幼幫助家中農事,牧牛、車水、鋤草、施糞、晒榖,且深 悉農民疾苦,遂然立制最大多數心局之農民服務。」這樣他決定了終身求學的 大方針;學習農業科學,為中國農民服務。
三、書與人的映照
這本書中最特別的描述,莫過於提到當代社會,因為家庭非常的貧困,出 現許多「為錢逼死」的英雄漢。有些人不顧家庭的生計,而只為了自己的理想 離開家庭去打拼。以常理來看,這些人的求學心態和毅力非常讓後人效法,但 離家的舉動也造成了一個家庭的分裂或與父母的失和。父母親望子成龍望女成 鳳的心態固然有,但面對到家庭經濟的窘境,卻無法不限制子女的前途。這種 觀念和現今社會是非常兩極的現象。
自己生命的經驗
我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自小對教育方面的付出非 常的用心。他們認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一切成功的起源均 從良好齊全的教育開始。現代的經濟狀況,一般家庭幾乎可以負擔子女的學費 與生活開支,子女們不用擔心自己的教育問題,而反倒不會去珍惜自己父母親 所貢獻的心力,不會當這一切是父母努力賺來的心血,而不把教育問題當作一 回事。書中的作者因為背離家中而求學,父親口口斥責,但是心中還是滿懷一 顆關心兒子的心,現在的父母親,再怎麼樣艱苦的生活,再怎麼樣蕭條的環境,依然冒著自己的老命去掙一點子女的學雜費,雖然家庭情況小康,但自小看著 父母親加班,父親颱風天也去授課,這一切除了是為了讓家庭溫飽外,不外乎 為了本身和兄弟姐妹的教育費。
我生長的環境和世代是一個沒有經過戰爭,社會呈現均富的時代,看著沈 先生的文章後,或許對當代子女為了求學而與父母親離異和衝突的情況不能想像,但是父母親願意為子女吃苦,再怎麼樣的難關的心卻能夠深深的體會,而 看完本書的體悟,更是能深刻地領悟父母的心更願好好接受教育更上一層樓。
四、書的破綻
閱讀完此傳記後,對比者刻苦求學的精神感到敬佩萬分,對此本自傳的編
排方式尤感到深刻,開頭先以刻苦而此本書開頭的前序是由知名學者
此書作者沈宗翰為美國康乃爾大學
書名:《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沒有找到遺囑》
作者:林芳如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1995
皇甫瑋芸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林芳如,政大哲學系畢業,1960出生,是在雲林斗六的一個小鎮長大的女孩子。不清楚她到底是個樂觀還是悲觀的人,因為她曾因一個小孩的天真笑容而開心一整天,卻也在看完報紙、想著人間亂象而坐在路旁想哭。
讀哲學系的她,最關心和感興趣的是環繞著人所引發的種種問題及現象,喜歡從歷史脈絡去回溯人的根源,從文化領域去尋找人的寬廣向度,從藝術及思維的世界去探究人的心靈;從幸福與苦難之中,去觀照人的卑微與尊嚴。她嚮往溫暖而寬廣的胸襟,也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好好地做「人」──以自己能夠的方式,珍重地過日子、過生活,並且以熱情與天真,去擁抱這個生命和世界,她想證明自己曾活過,並且更努力的活下去,於是將她從19 歲開始寫的日記集結成這本書。
二、內容簡介
林芳如,一個十九歲起便罹患肝癌的病人,此書是她的生病紀錄和生活手札,內容呈現了多種風貌和心情,從清新輕盈到沉思質疑;從生死病痛到世間情愛,其中蘊含了反覆的思考與辨證。
書中分為三大部分,開始是病前日記,紀錄她得知得病的消息後,內心溫度驟降的感覺,獨自走在寒冬中城市街頭,看著風景覺得應該想一些事,但腦海中卻浮不出任何想法,只知道心中有股沉澱澱的感覺壓著,感覺五花八門的招牌閃耀和整齊挺立光禿禿的枝幹,形成各不相同的兩個世界!下午四點半她的心情不好,感覺四週的水泥大樓冷冰冰的,她問自己在想什麼,那刻起,生命由日記開始紀錄。
第二部分是病中日記,1980年5 月24 日,醫生問她院不願意開刀,不開刀剩六個月,開刀有百分之二十的把握,她選擇開刀,住院的生活就此開始。反覆的抽檢、打針、吃藥,每當檢測出來的結果好一點,生命彷彿就產生出希望,好像努力終究有好結果,直到下一波的病痛來襲,再度將她打敗,高燒不退、因藥劑產生抗體不停換藥、血便、輸血、抽膽管、膽汁擴散引起其他併發症因而做引流,日子就在這樣的苦痛中過去,親友的不停來訪,家人的過度關心與照顧,讓她產生了壓力,病魔的摧殘,生命反覆的希望與絕望,讓她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情緒開始難耐,脾氣出現小失控。
第三部分是生活手札,此篇是紀錄她的心情與想法,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裡頭有她探求人生與命運的感想,她問,當命運與生命相撞的時候,人生該如何掙扎?如何抉擇與面對「生」與「死」?她需要的,不是「人生無常」這種看似樂觀的安慰。
三、書與人的映照
本書的作者是罹環肝癌的年輕患者,她說有段時日,心理覺得非常著急、慌亂。想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在兩百多年後聽起來,依然會被其與生命抗爭的頑強生命曲線所感動;梵谷的畫也總是奔瀉著火熱的生命力量。然而平凡渺小如我,好像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散放出閉鎖於心中的熱情,呈現澎湃的生命力,難道生命的終極意義,就是這樣每天吃著、走著、看著、聽著、說著、睡著…過著如此這般的生活嗎?直到有天,她受不了醫院的低調空氣和醫生的嚴格門禁,偷跑回學校政大,發現一切與過去相仿,小溪依舊水聲潺潺、陽光仍然灑瀉在山稜上,她慢慢踱步上山,享受陽光與風清柔撫過她身上,腦裡像是什麼都沒想,心中卻有種莫名的東西充塞的快要溢出來,就在此刻腦中閃過一句話:「就是這個樣子!」對!就是這樣。
我,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大學生,過著與一般人並無不同的求學生活,也曾想過我的生活就這樣簡單無聊又平凡,難道沒有東西可以透過一種型式呈現出我與別人的不同,從中抒發我的情緒及表現對生命的熱情?就在這種種對生活的疑問中過得渾渾噩噩,因為找不到足以點燃熱情的管道,所以便放任不管,生活再無聊也不過如此,時間就由它去吧!直到大一上期末,正當我的年輕歲月在散發光彩的同時,出車禍了!跟平常人一樣,雖不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但也沒想過會突如其來發生在自己身上,一瞬間恐懼緊抓住我,擔心自己毀容;害怕父母擔心難過,大學生涯會不會因成績不到就此與我無緣?人生是不是就此走上不同道路?住院開刀,不能下床,臉部動手術導致不能進食只能吃流質的食物,我的生活一瞬間被限制在病床上,在醫院時間過得極慢,我開始思考生命的定義,直到兩個月後,我吃到第一口拉麵,我發現,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命。
作者不再尋找如何表達出心中生命的的那股熱情,而是接受喜怒哀樂的洗鍊,她終於想通如此這般平凡的生活與生命本身已經足以自成意義和目的了。而我也是,我從沒想過生命的意義可以這麼簡單,是我太不知足,在可以隨心所欲的同時忘記了,要能隨意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吃想吃的東西、看想看的電影、去想玩的地方玩,需要老天多大的眷顧,沒有健康與生命,你什麼都辦不到。我看到作者這段的自述,心中產生無限共鳴,當我再度踏在濕軟的草地上;坐在店裡跟朋友一起吃拉麵;陽光照得我汗如雨下時,我發現能走能吃能感受大自然,居然能有令我感動到想哭的衝動,我赫然理解「平凡也是種幸福」這句話,我感謝老天,讓我還能有機會盡情過每個平淡健康的日子,生活的定義在於,它平淡到讓你忘了生命可以這麼簡單!
四、書的破綻
此本傳記,就其概念架構而言,因作者是用日記的方式呈現,以日常語言來描述,所以只有作者自己對生命的直接敘述,並無寫到人物在歷史上所代表的意義,此書的開始由作者得知得病開始,到其接受治療中的五年歷程,結尾並非以死亡作結,若將生命史的定義為出生到死亡,則此作品的完整性不夠,歷史性影響不足,內容上,本書算是醫療歷史和身體狀態及過程的紀錄,其他從小到大的事物對於作者本身的影響均不列於此書中,因此寬廣性不夠多。選擇上來說,它只有單一主題,所以並無什麼程度與細節上不適用應排除在生命使敘說外的訊息。在事實上,因為是自己的真實歷程記載,皆是關於生命的事實,可信度高。由敘述的因果結構上來看,因以日記的敘述方式皆按照日期排列,時間順序準確、因果關係清楚。價值和客觀性來說,因主題的範圍小,此書並不具有客觀性,完全由作者個人來主導書的進行方向。
本書最大的敗筆,大概取決於個人生命對歷史性影響不足,但這就我來看我認為這不算是敗筆,對於歷史性有影響的大多是名人的傳記,像是馬克思、華格納、托爾斯泰等,他們的人生被大家喻為傳奇,但對於不是名人的人來說,他們的生命雖缺少對歷史的影響性,但對看過書的人而言,他們對生命的熱情已經影響了所有的讀者對生命的看法。
書名:《我是謝坤山》
作者:謝坤山
出版社:實踐家文化傳播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1 年
阮涵儀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謝坤山是台東人,是一位用口足畫畫的男畫家。他寫這本書是想要鼓勵我們,不要只看到社會的黑暗面,不要只會怨天尤人、自憐自艾,雖然身處在大環境中有很多不得已,但我們擁有的東西還是很多,我們都只去看我們沒有擁有的。謝坤山希望透過分享他的人生經驗,助長其他人的生命成長,他每年都接受兩、三百場的演講到各地去跟大家分享。
二、內容簡介
一開頭描寫他被高壓電電到失去一隻腳、兩隻手開頭,整個人生大轉變,還有當時的處境和心情,再慢慢導回困苦的童年,到小學畢業四肢健全時出去工作,十五歲全家遷居到台北。十六歲被高壓電電到後,他在逆境中學習,在家中待了七年,學會自己用嘴巴寫字、洗澡、吃飯,他拒絕去當乞丐。
之後他從電視看到羅浮宮的名畫,決定往習畫之路。後來發現他的見識實在太少了,所以畫出來的東西也比較沒有內容,因此他又踏上求學之路,先上國中補校,後來考上建中,在這艱難的求學路上,他又失去了右眼的視力,但是他沒有就此認輸,還是繼續畫畫,其中經歷了最疼愛他的母親逝世。
他的第一次戀愛失敗了,因為家庭的反對,他也很了解更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夠,於是更努力於畫畫,後來遇到了他的另一半,他們一起渡過很多難關,甚至沒有經過女方家長同意,就毅然決議去公證結婚,還好謝坤山很爭氣陸續開了畫展,而且還引起國際口足畫會的注意,更進一步成為他們的會員。當了爸爸之後,女方的家長終於認同他這個女婿,之後他更以自身的經驗來勉勵其他人。
三、書與人的映照
一向樂觀的謝坤山,即使肢體不全,也不願意當一頭被雄獅獵捕的羚羊。反而要以堅強的願力,一再激勵自己,他有強盛的生命力,發誓絕對不輕易消失在叢林裡,從來都沒有過悲觀的念頭,不看自己失去的,只珍惜自己擁有的,只希望用僅有的生命去經驗、體驗一切,他覺得如果老是期待別人來幫他,不如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
看到這一段,讓我覺得自己實在太幸運了。我一直都在父母的庇陰下,也想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所以我開始去打工,開始對我自己的人生做些計畫,因為我不想人生過的如此一般。想去體會人生中會遇到的大大小小事情,就算那些事不一定是好事,至少讓我有這樣經驗,開拓我的視野。
明明知道擁有的比謝坤山多了太多太多。但是我覺得當你一下子失去很多東西的時候,你怎麼可能只會默默珍惜自己所有的,不看失去的,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難做到的事情,因為得失心每個人一定都會有。能不能輕易的放下、能不能看的開,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只有當一個人什麼都失去後,才會知道珍惜擁有的,從零開始,這樣才能像他一樣。
雖然我從小書就唸的不是很好,可是我也沒有放棄自我,反而能樂觀看待我的人生。也許我在唸書這一領域,不見得得心應手,但是我卻一直深信一定有某個領域是我最擅長,也是我最樂在於其中的領域,而我也真的找到我喜歡做的事。在高中申請學校時,我突然覺得自己以後不是當個社工,不然就是做有關運動方面的工作,因此我填的志願都是有關這方面的,我也考到了南華應用社會學系,我正在實現我的夢想。
四、書的破綻
一本好的傳記,應該要具備資料要完整,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漏,所有的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
我覺得他最大的敗筆就是一直重複灌輸讀者正面的訊息,就算遇到挫折也沒有一絲的負面的。但是,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因此他這樣灌輸讀者,讓我有一種他也在逼讀者要跟他一樣的感覺,不然會對不起自己。教科書上的標準就是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然而此書中,他卻一直告訴讀者遇到挫折,要正面積極去面對。但是我覺得難過是一定會有的,應該要盡情的發洩後,再回過頭來努力。因為發洩過後才會有更大的動力。而且一般社會大眾,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面對事物的反應,皆不相同。如果單純只用一套理論,套用在每個人的身上,就未免過於標準化、籠統了。如果他可以用更多的觀點來寫這本書的話,那就會更完美了。
書名:《我還活著:潛水鐘之愛》
作者:菲利浦‧維岡(Philippe Vigand)、史蒂芬妮‧維岡(Stephane Vigand)
出版社:水晶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8年
郭佩淨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菲利浦‧維岡是法國人,1957年出生,史蒂芬妮‧維岡是菲利浦的妻子。菲利浦‧維岡在病發前任職於法國最大的出版集團阿奇得,擔任經營管理處主任。1990 年7 月,不幸在上班途中發病,僅剩一雙眼睛可以眨動。當時他33 歲,已婚,有兩個女兒。1995 年10 月,藉著電腦與攝影機的輔助,他開始用眼睛「寫作」,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完成這本生命鉅著-《我還活著-潛水鐘之愛》。他想對他親朋好友說那些他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話,也要改變其他的看法,他不想再被當成植物人。他是有意識、情感的人。
二、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之一菲利浦‧維岡,本來是一個工商社會的上班族,在1990 年上班途中,他的雙腳突然無法走路,一直到救護車把他送到醫院急救,昏迷長達兩個月才慢慢醒過來。他得到一種非常罕見的病變,閉鎖症候群。他全身癱瘓,可是又不是毫無意識的植物人,雖然不能用「口」或「筆」來表達。但是他用雙眼眨動的「代碼」,以及特殊的電腦來協助他和別人溝通。用唯一可以動的眼睛,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寫出他和家庭、親朋互動,以及在他心中所擁有的希望。筆調中充滿他旺盛的生存慾望,他有妻子及孩子們無盡的愛。
這本書是菲利浦‧維岡的內在聲音,自述他扭曲的人生,另一部份是史蒂芬妮‧維岡面對生活中現實狀況的描述。這七年來他非常確定丈夫會繼續的活下去,這個念頭支持著她度過充滿艱辛、沮喪、憤怒與進步喜悅的日子。就像他們的孩子茱麗葉說過:「我寧願有個只能眨眼的爸爸,也不要一個死掉的爸爸。」儘管他們有著相同的回憶,但是兩人的體會卻相當不同。
三、書與人的映照
菲利浦‧維岡發病之後最需要的支持就是親人,不外乎家人、親朋好友。由於他得了罕見的閉鎖症候群,一些和他很少往來的人這時候紛紛出現,而和他交情不錯的朋友也因為他得了這種病,見行見遠離開他。他和父親的關係從以前常常因為代溝有所爭執,現在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不知道該慶幸菲利浦‧維岡得到這種病還是該悲哀?當菲利浦‧維岡成了全身癱瘓,只剩下眼睛可以動時,社交活動就成了一大挑戰,出門需要有人扶著他,如果來到的地方沒有電梯,還必須要他人的協助。而因為眨眼成了他唯一的溝通方式,但了解這種代碼的人不多,他說一個字要花上好長一段時間,甚至他說完,大家已經忘了剛剛的話題,永遠無法加入別人的談話。甚至大家還會帶著同情、憐憫的眼神看著他,一個好好的人卻變成這樣。
同樣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舅舅得到癌症。頓時我們家族陷入恐慌當中,大家拼命找醫院、找健康的飲食,不外乎希望他可以好起來。當他發病之後,三不五時會去舅舅家和他聊聊天,因為生病的人最不喜歡別人把他當成病人看待,什麼他現在不舒服,不要去太打擾他之類的話。那些只是推託之詞罷了。他很開心我們常常去和他說說話,陪他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情,如打牌。每次他看到一群小孩圍繞在他身邊,整個心情就會很好。畢竟,心情是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勢。
雖然菲利浦‧維岡和我舅舅得到一些病症,但他們都有一樣的希望,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他們知道有一群愛他的人在支持他。在他們發病的前幾個月,是會有最多的磨和、沮喪出現,但進入穩定期後,他們都希望可以再回到人群中,沐浴在親情、友情的懷抱裡。畢竟,這才是讓他們有更大動力去克服病魔的纏身。
四、書的破綻
教科書所提示的標準:1.作者和讀者都清楚該生命史的寫作目的;2.所有的資料來源都要加以說明;3.資料要完整,所以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漏;4.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5.應該要大規模採用個案以自己的語言所做的描述,包括個案的主觀經驗和他/她眼中主要的生活事件;6.對個案個性特徵的描述,必須要清楚地說明為何這些特徵特別適合來描述個案;7.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Garraty,1981)
《我還活著-潛水鐘之愛》這本書的破綻,在描述尋找醫院、遇到的人、事、物,他們的態度是這麼冷漠、官方的說詞。或許他們真的是這樣,可是作者就很直接說出對他們不利的陳述。很容易導致讀者,跟著他們的感覺走,一昧討厭。作者那時候真的非常需要別人的幫助,到處碰壁也是想像得到的。但他們應該有更多證據顯示,他們所遇到的人、事、物是不是對每個人都這樣。所以對於客觀情境描述,應該有獨立證據來檢核。
書名:《阿母》
作者:陳政忠
出版社:自立晚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8年
張珮櫻
南華應社系
一、 作者簡介
陳政忠是台北市社子島人,出生於1955 年。作者寫阿母這本傳記的動機,一來是想別於一般坊間傳記大多在主角擁有顯赫的背景下,經由豐功偉業堆砌而出那些高聳入雲的傲人事蹟,實真假難辨,模糊的使人不得不築起一道牆,察其真偽,卻無答案。二來是作者忠實的紀錄阿母,以及孩子們一路行來的生活實況,為那個貧窮苦厄的年代,留下一些反省與回顧,藉此作為貧窮人家奮發向上的借鏡。三來是以最感恩的心,將利用母親節的機會,將它獻給影響作者一生最偉大的母親。
二、 內容簡介
西元1992 年,我的阿母當選了模範母親。「盡」,她的名字,隨著四個月大分給生父友人至林家當養女,就以「阿菜仔」這個名字伴她一生,因為自幼乖巧懂事且體貼人心,從小就被認定當童養媳,與林家么弟共結連理。「阿菜仔」或許早已透露阿母一生油麻菜籽命,嫁給一個工作環境超過一千度的高溫火爐旁的翻砂工人,丈夫身體不好又有火爆的個性,更不會分擔家務,還需要照顧林家的養父養母和家中的三個孩子,家裡的經濟更是窮到常常考驗著阿母該如何去度過下一分鐘。阿母窮了好幾十年,每一天都在磨練著阿母,偏偏屋漏偏逢年夜雨,幾坪大的房子遭淹水而整個泡湯,阿母利用好幾個自助會好不容易存好一筆重建基金蓋到一半時,卻遭人惡性倒會、同時又面臨丈夫的身體不支去世、窮到無力再提供家中的女兒讀初中的機會、、、種種許多生活上的壓力,一直不斷的在阿母身上演著。書中寫到阿母利用所有方法謀生,照顧與教育家中的三個小孩子,一個女人面臨諸多的困惡環境和遭遇,看阿母怎麼走過來,而她始終懷著一顆「有量才有福」的心態對待大家,這樣一個特別的女人,就是我生命中的一個女人「阿母」。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阿母什麼都願意犧牲,唯一不能犧牲的就是她的孩子,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總是特別的嚴格與格外的疼愛,給孩子的總是最多,在阿母身上處處可察覺出她那犧牲自己成全孩子的心思。不管家中多窮,阿母永遠秉持「省要省自己,孩子一切優先」的理念。當孩子還小時,跟在阿母身邊,吃少了穿差點,別人較不易看到也較難比較,而隨著一天天長大,上學後同儕之間都會比較,尤其是便當,窮到只可以用家裡僅存的幾粒白米硬煮成有米湯顏色的粥,而那可當作孩子的早餐卻也是阿母的三餐。阿母也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嚴格要求,阿母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環境下不顧丈夫的極力反對,只想讓女兒上升學班有上初中的機會,即使是當時女生小學畢業繼續求學的環境不普及和經濟的壓力下,再再顯示阿母很重孩子讀書學習的機會,希望有天能夠出人頭地。
我的生命經驗中,媽媽給孩子的總比給自己的多很多,媽媽喜歡吃魚,小時候他跟我們說她最喜歡吃魚頭了,而我們都會笨笨傻傻的高興的吃魚肉最多的身體部份,還會納悶,魚頭根本就沒有肉,有什麼好吃的,但是媽媽依然始終把最多肉的部份留給我們,隨著我一天天的長大與慢慢的懂事,我深深的了解,媽媽都把最好的部份留給孩子,自己都捨不得吃,甚至說自己不喜歡吃、不愛吃,這些都是媽媽的偉大與不保留。
話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母親的所作所為都出自於無私無形的付出,母親所負責的重擔不輕於父親,自從她結婚生子後一直盡力的扮演媽媽的角色,直到死去,這樣一個重要角色,深深影響我的一生。
四、書的破綻
整本書感覺有點亂,前面敘述媽媽小時候和宿命,接著寫到孩子,又寫到阿母的回憶,這本書分為七章,但我認為書目七章的順序應該由母親從小周圍的事介紹到一生面臨的問題。關於母親對於孩子的敘述,可放在後面第六章,最後寫他現在的生活,有順序性的故事敘說感覺才會流暢。其次是作者重複使用的話太過於多,感覺是累贅,許多篇章前還是後都會寫到阿母任勞任怨,承受無盡的辛勤、苦難與顛沛、阿母不顧身體,極力護著這個家庭免於崩潰,面對惡劣環境不屈不撓的精神、、這類字語,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很想要表達母親的辛勞,但看太多了就有種,我都知道作者下一篇要寫什麼了,太過於感性的公式化。
利用語言架構來描述生命史,傳記是作者一個人寫的,相信在作者的記憶中一定有與母親印象深刻的對話,可以利用對話讓讀者了解,還可以增加整本書的生動性。另外這本書的筆觸感覺作者是一個觀察者,並沒有跟媽媽好好的坐下來做最深度的訪談,書中都沒有深入的寫到關於母親內心深處的想法,實為可惜之處。
整個因果架構並沒有順序性,所以感覺並沒有很順暢,就會出現並沒有出現我們所期待、我們想知的內容,一本書跳來跳去雖然給予讀者很多的思考空間,可是卻沒有說明的很清楚,就不能把作者想表達的發揮的淋漓盡致。
書名:《非常女人-陳文茜》
作者:陳品
出版社:大村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6 年
辛璧廷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書中在作者介紹方面著墨並不多,只能大約猜測其性別為男性。作者是台灣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職業是一名資深記者,此書為作者的第一本著作,其年齡則無從得知。
因相當欣賞陳文茜的性格,甚至連外省人都很讚賞她的表現,作者自認為撰寫此書的動機與目的十分單純,純粹只是想將陳文茜女士的理念清楚、完整的表達於文字中,特別是在女性主義或政黨的反省部分,並嘗試用平實的文字描述新女性現象或政黨在台灣的困境,希望讓各種不同年齡層的人了解這些政治用語的意義。
二、內容簡介
本書一共分為八章,分別是第一章:成長的心路歷程;第二章:民主自由主義的思潮;第三章:正式踏入政治圈;第四章:海外留學的領悟;第五章:進入民進黨中央黨部;第六章:民選總統選戰策略;第七章:感情世界及第八章:風雲詭變的生命舞台。
第一章的部分,從陳文茜成長的幾個階段開始談起:上小學以前的成長環境、小學及中學時期、高中及大學生活、留學生涯,使她訓練自己成為一個思考周延的人。第二章是從她受到其外公的影響,讓她在日後對於那些台灣民族主義者的態度,能以設身處地的心情看待。加上敘述一些人物及事件,如:軟禁的孫立人、笑「敖」江湖、美麗島雜誌及高雄事件。第三章是其正式踏入政治圈的開始,尤其在某一場立委選戰的助選中,發揮其在文宣策劃、執行上的能力。
第四章敘述她在一場選戰結束後,決定到紐約留學的生活,並在接觸了女性主義思潮後,體認到如何在社會上公開、認真、完整的看待女人,並提升女人在現有社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第五章描述其進入民進黨中央的風風雨雨,以及告別民進黨進入唱片界後再度回到政治圈的生活。第六章所寫的是陳文茜與黨員之間微妙的關係,其對黨內事務及選戰策略的想法。第七章便是屬於她內心深處的感情生活。第八章是為陳文茜的人生與作為做個總結。
三、書與人的映照
〈1〉書中的一個特殊觀點/描述:在書中第一章提到的是關於陳文茜成長的心路歷程。文中敘述她從小便不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打從幼稚園起,便開始有逃學的經驗,且還帶著表妹一同行動。對於小時候的犯罪事實,陳文茜並不認為自己有罪惡感,她認為並不是故意違反規定,而是不肯遵守不合理的規定罷了。一直到上了高中,陳文茜的個性更是鮮明的表現在生活中。書中提到在她高二的時候,同校學生中有兩個女孩穿著的制服與別校男生出去玩,就如現在不同學校的聯誼一般,但卻被匿名者拍了照,寄到學校給校長;這在現在看來無傷大雅的小事,當時卻被校方視做「有辱校譽」,校方立刻開除這兩個學生。當時,陳文茜對此事的第一個想法,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只不過和男生走在一起便要受到這種嚴厲的處罰嗎?這便是當時她所「異於常人」的想法。
〈2〉自己的生命經驗:猶記得國中一、二年級時,班導師是一名約五十幾歲任教國文的女老師,觀念不只保守,對學生的要求更是嚴格,尤其在服裝儀容及班級環境清潔的維持方面。當時正值青少年叛逆時期,加上同儕影響,馬上成為老師眼裡奇裝異服的「問題學生」,但我卻始終是屢勸不聽。我認為即使是學生也不該一板一眼的,例如裙長必須在膝下幾公分、頭髮不得超過衣領等等,有時規定過於死板反而讓學生看起來沒有朝氣。我也常思考一個問題:如果都符合規定了難道就是一個真正的好學生嗎?
〈1〉與〈2〉兩者如何呼應/映照:從書中所描述的的觀點可以看出,即使是公認為才女型的陳文茜,其實並非是一般人所認為的乖乖牌,反而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並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的人。雖然我當時只是個平凡的國中生,但自認為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或許在別人眼中我可能是不遵守校規的「壞學生」,但別人怎麼看其實一點也不重要,我只想做自己認為沒有錯的事。
四、書的破綻
〈1〉最大的敗筆:我認為此書作為傳記最大的敗筆是關於書中歷史事件的引述。對於人物傳記應該要多著墨於個人的生平點滴,但或許因為陳文茜不像一些已逝世的偉人有很多轟轟烈烈的事蹟可寫,書中引用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如:美麗島雜誌說明對她的影響,但對於歷史事件的描述卻有蒐集不完整的可能性,
因此這是我認為作者撰寫此書疏忽的地方。
〈2〉教科書所提示的標準:生命史敘說的結構,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觀點來探討:概念架構、內容、選擇、事實、概化、解釋等等。就「選擇」層面而言,許多情況是在作者控制之外,這些常歸於生命史故事撰寫時所不可避免的選擇篩選。例如歷史的限制:許多關於過去生命的訊息已經遺失或無法得到;或是道德上的限制:某些生命史訊息不能適當地蒐集或透露;以及經濟上的限制:大量蒐集資料的成本是可觀的。
〈1〉與〈2〉兩者如何扣連:一般而言,歷史不能對一個人物作「完整性」的描述,因為當事件包含無數的層面時,幾乎不太可能對單一事件做一完整性的敘述。因此,我認為歷史事件多是年代久遠的事蹟,要能完整的收集到資料有一定的難度,這點與教科書中所提到的「歷史的限制」是相互呼應的。
書名:《穿梭N
度空間的女人》
作者:倪美貞
出版社: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4 年
戴雅杏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穿梭N 度空間的女人》的作者—倪美貞,是一位女性,1966 年生,一位39 歲的現任國小教師。作者在現實生活中同時扮演著學校教師、研究所學生、女兒、妻子、媳婦和母親等多重角色,同時也被這多重的角色所背負的多重責任壓制住,人一天的時間就只有24 個小時,但她必須將在這有限的時空裡面交錯穿梭,時間壓力常常使她無法好好地完成所有角色的工作。「教師」常常被認為是女性的出路,事實上卻也是一種限制,因為教職和母職有著太多的相似,讓人幾乎找不到時間和空間的界線,兩者加強、重疊,使女教師要掙脫成為一種困難。
作者希望能透過此敘述,表達自己身為女性與學校體制下教師的受壓迫經驗,企圖說出:「我是個老師,我也不只是個老師!我是個老師,我還可以不只是個老師!」;再則,也希望經由自己的生命故事,召喚出週遭與其處境相似的女性朋友之共同心聲。
二、內容簡介
作者倪美貞以小說形式呈現她的生命故事。故事從她結婚開始,先是與公 婆同住,每天戰戰兢兢,努力做好家中所有的事,以期獲取公婆的歡心和肯定,同時也因為最親近的枕邊人十分貼心,於是她過著白天忙著當新鮮老師,晚上 則努力作乖巧的媳婦;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段時間,在先生的生日那天起了一個 大轉折,因為一場誤會,而使家中氣氛轉變,導致夫妻倆決定搬出家中獨立生活,在籌劃過程中,作者懷孕生了兒子,她的生活起了轉變,家中老小因這個新生 命而開心,不過也因自立門戶而無法得到諒解,此時,夫妻間又因一些小摩擦 而疏遠,先生開始晚歸逃避兩人之間的問題。
作者因懷孕而轉換職場,到了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學任教,由於帶班十分
用心,不小心成為「明星王牌教師」,因此惹來許多風波,此時又正巧考上研
究所,原本繁忙的日子又多加了一個身為學生的工作,負荷加重,生活步調變
得亂七八糟,幸好有研究所老師的鼓勵,加上自我省思,才將多重角色的責任
一樣一樣的維持住,但是在這個時候,夫妻間的感情越來越糟,距離越來越遠,直到婆婆生病,被宣判是二期淋巴癌,作者選擇藉由照顧婆婆,開始與其重新
建立關係,也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提到,作者是位身兼多職的女人,扮演著小學老師、研究所學生、妻子、媳婦和母親等多重角色,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交錯穿梭,盡力去作好每一個 角色應有的工作和該有的責任,但是,人在有限的時空中,要做好這麼多角色 的工作,似乎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加上作者是一位認真盡責的女人,每一個角 色都想要兼顧,而且都要作到近乎完美,當然就會遭遇一些困難和挫折,例如 她在第二個小學任教時,因為帶班成績不錯,班級經營管理得當,成為「明星 王牌老師」,許多同事或家長主動要求請她帶自己的小孩,也許是「樹大招風」吧,她在一次重新抽編班時,因臨時無法親自參與而被陷害,帶到一群許多行 為偏差孩子的班級,不過,作者憑著一股信念:「我就不相信有什麼孩子不能 教」努力去經營這個班級,最後也是經營得有聲有色,讓大家打從心理佩服, 也許越多的困難阻撓才造就她成功的原因。
這些敘述讓我想起我的高中時期,高中的我在學校算是個風雲人物,高一 下學期就因一個巧合擔任了學校班聯會的主席〈也就是學生會會長〉,也許是 好強的個性使然,在任職期間,我努力去做好這個職務,同時我必須在考試升 學體制中做個認真讀書的高中生,還有家中的乖女兒、好大姐。班聯會主席的 工作實在超乎我想像外的沉重,不僅得面對全校同學,同時也得和各處室的老師、教官談話協調,策劃活動令我忙的不可開交,此時升高二面臨分組分班, 來到一個新班級新環境,必須花時間適應,那時的我就像「兩頭燒的蠟燭」,非常疲累,也時常躲起來大哭,不過因為當時的磨練,我的抗壓力增強不少,也學到許多一般高中生沒有學到的東西。
四、書的破綻
我認為將這本《穿梭N 度空間的女人》歸類於傳記,似乎有點太嚴肅,它應該說是一篇故事,一個多重角色女人的生命故事,在現代的文化社會中,絕大多數的女性就像作者一樣,必須扮演著多重角色,含辛茹苦的生活著;這本書也許是因為作者使用了小說的筆法,讓我看了開頭就不得不往下繼續閱讀下去,在作者生活週遭發生的事件,就如同她的書名一般,都是在她一天有限的時空裡面交錯穿梭。
不過,也就是因為小說故事的敘述法,讓這篇傳記有了一個敗筆,就是─她沒有一個完整的主軸,事件的發生就像虛根的樣態,而非軸根,沒有順序可言,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故事情節發生、敘述,有些跳躍、有些重疊、有些交錯、有些紊亂,不全然那麼平順易讀,看不出是依照什麼主要的細節和說明來作描述性的推論,使得資料顯的非常不完整,這種相當沒有結構的敘說形式是其明顯的缺失。
書名:《勇敢》
作者:陳詩欣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年:2005年
陳怡芳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陳詩欣,女性,台灣台北人。自從雅典奪得奧運金牌後,便加緊投入碩士論文的研究與完成,目前已從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未來希望能在教育界上貢獻一己之力,為台灣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作者想藉由本書真實寫出跆拳道生涯的心路歷程。出書最大的原動力,是想讓國人真切感受台灣人的女兒如何年少得志,如何年少輕狂,最後因親情的召喚回到最愛家人懷抱與最愛的跆拳道。另外,作者也認為寫書是對她內心深處的真情告白,亦鼓勵每個人在人生階段中,無論高潮、低潮,唯有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
二、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陳詩欣一路以來的過程,分為四部曲「這就是陳詩欣」、「陳詩欣=跆拳道」、「咬緊牙關創未來」及「走自己的路」。從1994年奪得第一次跆拳道世界金牌後,陳詩欣的名字似乎就和冠軍劃上等號,這位從五歲就開始在道館打拳的小女娃,在一次又一次的國際比賽中嶄露頭角,她的霸氣與自信常讓對手不戰而寒。或許是光芒來得太早,就在她生涯逐步往頂峰發展時,卻臨時轉彎讓大家措手不及。
幸好家人的愛與關懷以及對自己的要求讓她回來了!只不過橫在眼前的困難並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往日的光環被剝奪了,甚至被排擠在門外,但為了重回道場,重新找回失落的陳詩欣,她咬緊牙關用自己的毅力與堅持,迎戰每項迎面挑戰。終於她成功了,不但讓當初對她嗤之以鼻的人刮目相看,更讓全台灣與全世界的人為她喝采!
她知道為了奪得台灣奧運第一金,為了揚眉吐氣,為了不負家人對她的支持,她負傷參加比賽,頂著重感冒奮力拼搏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書與人的映照
是轉彎不是迷失。一九九六年作者連續拿下世界盃金牌後,在十七歲時,作了一個震驚的決定,她離開家離開跆拳道,一走就將近三年。她靠自己的勞力賺錢,到電動玩具店、服飾店打工,甚至當起「檳榔西施」,嘗試過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的事。在這期間她看到黑暗的一面,卻也看到光明的一面,更讓作者覺得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前途,掌握自己的前途。那三年的歷程或許有苦有淚有歡笑,卻是個值得的回憶。這段過去對作者來說,不是迷失,因為她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只不過她在該走的路途上,為自己投出一記不同的變化球,它不代表失敗也不代表成功,只是一個過程。
國中時我也曾經是一位出色的運動球員,在比賽中得過無數的獎牌,但因一時的念頭我進入一個決然不同的世界,抽菸、喝酒、蹺課打工、甚至差點進入幫派,如果說當時的我是全然迷失,其實不然。我很清楚該去嘗試另一個不同的世界,不然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未來可能進入一個更可怕的生命模式,這段歧途對我來說只是個使我更懂得珍惜的過程而已,是轉彎不是迷失!
在別人眼中我們曾經是「迷失」的少女,但是對我們自己而言,瞭解自己在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很自傲的是我很自愛很自律,很清楚自己的目標在哪裡,我必須要怎麼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並沒有迷失在社會的大染缸裡。不管選擇什麼路,重點在於你走過這段路後,該如何去開創自己的天空,如果你不把走過的路當作一段體驗記在心裡,不管你多繞了幾個彎都是不會有進步的。「中國人最大的壞處,就是過去說謊的人太多,把青年誤導到一個錯誤的方向,認為凡是成功的人都是怎麼了不起,其實根本沒這回事!」,因為陳詩欣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四、書的破綻
我覺得這本書的敗筆其實不少,因為我還是初學者,大概提出我的幾點看法,首先,我覺得書中的內容過於空洞,敘事的鋪成太過於跳躍式,許多細節都沒仔細安排,雖然讀者在閱讀上沒有問題,但是從傳記敘說的結構來看是不合格的。再者,這本書是自傳式的書寫手法,我覺得部分在描述事件上過於主觀,缺少了別人看待事情的其他面向,而造成缺失。最後,關於生命史的歷史性影響的陳述,也許因為它們的普遍性,可能令人覺得平凡而且相當地自然。但是反思這些問題,這樣的陳述通常是有問題的。由於它們多基於事實應是如何發生而做反事實的推論,也因此它們不易被檢驗或驗證,書中許多的故事我認為就會造成這種誤解。
Allport對於寫生命史提出了幾點原則:(1)作者和讀者都清楚該生命史的寫作目的;〈2〉所有的資料來源都要加以説明;〈3〉資料要完整,所以如果有缺失的話應是判斷上的,而非資料上的遺露;〈4〉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5〉應該要大規模採用個案以自己的語言所做的描述,包括個案的主觀經驗和他/她眼中主要的生活事件;〈6〉對個案個性特徵的描述,必須要清楚地說明為何這些特徵特別適合描述該個案;〈7〉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
把以上兩者對照來看,按照生命史的寫作,其實是不錯的。以下分述之:
〈1〉 作者和讀者對於這本書寫作的目的都有共同的認知,即勵志的目的占了大部份。
〈2〉 這本書是自傳的書寫方式,所以作者清楚得將資料呈現出來,但是說明的部份可能就沒有那麼完整。
〈3〉 書中的內容大多是作者主觀的說法,少了其他面向的詮釋,無法做到客觀的部份。
〈4〉 我覺得書中有些許的故事其實所要表達的意思差不多,所以我認為可以不需要那麼繁複的述說。
書名:《勇闖撒哈拉:林義傑的長跑傳奇》
作者:林義傑、曾文祺
出版社: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4年
陳虹曲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林義傑,1976 年11 月19 日出生,是一位長跑運動選手。從小就堅持自己 的跑步信念,高中時進入培養長跑選手西湖工商接受訓練,接著考上臺北體育學院,2004 年考進中正大學運動管理研究所,他將跑步故事紀錄出書,改變現代人對運動選手的看法,用體育宣傳台灣的好,鼓勵那些一直堅持走自己的路的那群人,堅持下去的人總會嚐到成功的甘甜。
曾文祺,中國時報體育新聞中文記者,跟林義傑是很好的朋友,喜好運動諸如網球、桌球和路跑。他將林義傑長跑過程中的艱辛和榮耀分享給每個台灣的人,也見證他所創下的台灣奇蹟。
二、內容簡介
他是一位長跑選手,從小他就對跑步很感興趣,國小時加入學校田徑隊,國中時在運動會上拿到不少好成績,高中選擇了跑步這條路,就讀培養長跑選手的西湖工商。
這也跟他阿爸的理念不合,所以他選擇離家,他阿爸的希望是他能帶上方帽畢業,高三時他就定下目標要考上臺北體育學院,雖在高四時才考上,中間經歷過困難,像是練跑的辛苦、沒錢過生活、重考的壓力和比賽的辛苦等,不過許多老師的幫助,讓他還是一直堅持下去,因為這是他自己選擇的路,吃苦也不能跟父母親哭訴。
上了大學,家裡經濟因姐姐做生意失敗沒有錢供給他讀書,那時他就開計程車維生,比較荒廢跑步的目標,因一次意外讓他又再度想起跑步的夢想。經過訓練,他也找到了發展的項目-長跑,也參加許多的馬拉松比賽,都得到不錯的成績,而最令他高興的是父母親在2001 年台北比賽中站在加油人群,他的堅持獲得家人的支持。
在他義父沙福瑞的鼓勵和機緣下,參加了七天六夜的撒哈拉、戈壁超級馬拉松,兩場比賽途中經歷許多失溫、海市蜃樓和熱天氣等糟糕的環境,但都沒有打倒他,他仍以優異成績名列前茅,讓世界其他國家知道台灣,也以宣揚台灣為榮。
三、書和人的映照
書中林義傑父母親對他有很深的期待,希望他能夠考上一所好學校,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林義傑國小時就一直補習,希望能夠比別人學習的更快更好。他爸爸的父親是農夫,常聽到很多人說:「你林家是不會有出息啦!」他爸爸不要讓別人瞧不起,立志要培養出上大學的兒子,但是他卻沒按照父母親的期待,走上長跑的道路,別人眼中是不會出息的一條路。
我想到我們家,爸爸也對我有很高的期待,之前在讀書時就希望我可以考上一所不錯的學校,出社會後能夠有一份很好的工作,還給我補習英文、數學,希望我不要像他一樣,因為他是苦過來的,那時只唸到國中而已,其實他很想繼續讀下去,但環境不許可。工作時賺的錢都很辛苦,工作都是用勞力賺來的,也不會讓人看的起,跟一般在公司上班能穩定賺錢的人差很多,我爸爸還是撐過來,撫養起我們家的三個小孩子,希望我們三個小孩子能夠爭氣,將來出社會能出人頭地,但我大學聯考考差了,離那些有名的學校還很遠,也讓我爸爸失望了。
他跟我的相似之處就是,父母親都對我們有很深的期待,希望我們走一條比較順利的道路,不要讓人瞧不起,都希望我們能夠多讀點書,將來找份好的工作,能夠有穩定的生活,所以都沒讓我們吃苦;他讓他爸爸失望了,但是他卻找到了讓他發光發亮的地方;我也一樣,讓爸爸失望了,我之後能找到讓我發揮的地方嗎,我該找到自己之後要走的路,才不會讓我父母親第二次失望。
四、書的破綻
這本書是由林義傑和他的好友曾文祺一起寫的傳記,一開始是寫他跑完撒哈拉和戈壁的感想和他現在的心情,才開始寫他的之前讀書的事情,一路寫到他在撒哈拉和戈壁比賽的事情,他並沒有從小寫到大,時間的順序上,讓人會很混亂。而且他所敘述的一些事,會加上了他現在自己的想法,而到底是他當時的想法還是現在的,會讓人搞不清楚,這些是我認為的敗筆之處。
課本第九十二頁中有,傳記敘說的主要組織規則是,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再依照主要的細節和說明來做描述性推論。而在一百九十頁提到,要清楚寫作目的;資料來源要加以說明;資料要完整;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
林義傑這本書比較著重於他跑步賽程的陳述,有些陳述會有時間上的混亂,不夠清楚,分段主題安排上不夠連貫;在賽程上幾乎紀錄了每個小細節,顯得內容極為瑣碎,也有些部分重複。
書名:《流氓教授》
作者:林建隆
出版社:皇冠出版社
出版年:2000 年
蔡佳達
南華國關系
一、作者簡介
林建隆1956 年生,是基隆月眉山礦工的兒子。在他10 歲那年從天上飄來的舊報紙上發現詩,從小立志成為詩人。受環境影響,16歲離家流浪,18歲開設賭場,卻在23 歲那年被以「流氓」名義移送警備總部管訓,半年後轉送臺北監獄,執行「殺人未遂」5 年徒刑。坐監期間在獄中宏德補校就讀,完成高商學業並尋求報考大學的機會。3 年後假釋,被遣返警備總部繼續管訓,後在管訓隊考取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後赴美,獲密西根州立大學英美
此書可為其生命階段的整理,成長經歷真實人生的注解,曾經自我比喻為蛆的他,雖然在糞堆裡掙扎,卻能有夢,夢想考上大學,夢想成為詩人。如今,他都做到了,而回首前塵,沒人能到出他心裡的感受,除了他寫詩的筆,除了這本回憶過往的著作。
林建隆教授是一位詩人也是
二、內容簡介
流氓教授一書是林建隆由童年的礦區生活,輕狂叛逆的少年,再由鋃鐺入獄進而苦讀考取大學的生命史。一連串生命的蛻變─怨懟生命、接受生命、尋找生命、發現生命,在此書中,由作者真實真心的描寫刻畫,而呈現出自處自覺詮釋生命意義的自傳。
林建隆出生成長於基隆月眉山的礦區,有所謂的流氓坑之稱〈日本時代犯罪者被集中勞役的地區〉,再加上幼年時父親遭逢礦坑災變,讓原本就貧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不過林建隆資質聰穎,書唸得很好,是家中集其全部資源所栽培的孩子,也是家中希望的所在,但因為如此,建隆也背負著沉甸甸的壓力。
升上了國中,建隆的學業功課能仍然保持高檔,要考上好的高中並不是難事,不過學校卻將他分入放牛班,原因是學校認為他是礦工的小孩,而礦工無法有經濟能力繼續讓他升學。這樣的決定是讓他承受巨大的打擊的,在學校他抱著委屈、忿怒不平的心情,面對這樣無情的對待;在家裡他卻不願意讓家人得知學校的安排,是因為家裡的經濟因素,他為了保護家庭不讓他們受到傷害,自卑自責都自己承受。在這樣兩種極端情緒的拉扯下,也扯出了自我放棄墮落的開端。
終於建隆還是放棄了學業,放棄了成為家中希望的光榮,放棄了作一個只能眼睜睜看著父母親,為他拖著老邁身軀背著厚重肥料與髒黑煤車的兒子。
他在16 歲那年離開家,離開那只有
他墮入了黑暗就跟流氓坑其他小孩的命運一般,在外人來看並不意外。開始了放蕩的生命,他將以前所受的委屈憤怒累績成破壞的因子,發洩在逞兇鬥狠的打殺與賭場輸贏的遞嬗之間,最後也難逃流氓管訓的命運。
因為流氓這個身份他承受了2 次莫須有的秘密管訓,當身體遭受禁錮,生命被逼到死角時,失去了自由,他卻開始尋找自我。無路可退的他選擇正視生命,在最惡劣的環境下苦讀而考取大學。如何的心境轉折,如何的行動力完成這樣的夢,在此書中娓娓道出。
看清楚自己是「什麼」,這個「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是林建隆認為要了解生命意義的前提。他更在鐵窗前體驗無常與虛空,以鐵窗為師,體悟《金剛經》裡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認為短暫的生命也可以創造永恆的力量。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作者對於家庭環境與墮入黑暗之間的因果關係,用了不少篇幅著墨,家裡貧窮的經濟環境,讓建隆讀起書來是相當奢侈的一件事。當家中弟妹還穿著麵粉袋作成的衣褲時,自己卻用了家中兩個月的收入,買了學校的西裝制服,當他穿著整整齊齊的制服出入礦區時,鄰居叫他一聲「學生紳士」,但每叫一聲,每一聲都不偏不倚地刺進他的心扉裡。面對家裏為了供應他讀書所需,將家中資源傾全力的支援,省吃儉用可能只為換來他一本作業簿,看在建隆眼裡,無疑是莫大的心痛與自責。家中殷殷期盼他將來能成為有出息的人,但他日後的出息卻建築在當時家人的卑微,被視為家中希望的他,面對的壓力是非常沉重的。卻難料這樣的壓力亦成了他的阻力,他不願看見母親老瘦的身軀背著厚重的肥料,只為了供給他讀書,他再也受不了,他想馬上工作,即使是礦工也行,就是不想再見家人受苦。
就我而言,讀完關於他如何從一個資優學生沉淪為黑暗中人的描述,我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中,也曾出現相類似的感觸。從小我也同樣備受父母親高度的期待,而我在國中二年級以前,我也沒有讓他們希望「失望」,他們對我的希望也越來越高,對我投入的資源也不斷增加,同樣的我也開始感受到無比的壓力,我也不希望他們辛苦工作,而把希望都寄託在我身上,似乎是要填平父母幼時失學的遺憾,我對「乖小孩」與「模範生」的稱號開始感到厭煩,甚至是痛恨,我痛恨他們只想要我成為他們要的樣子,而從未問過我是否要「這樣」,或是想成為「怎樣」的人。國二開始,我選擇背叛他們的「希望」,成績開始下滑、遲到、翹課、也曾血氣方剛的鬥狠,我猜想得到家人的傷心,但我還是麼做,我只希望他們能把以前加諸在我身上的期望夢想都撤走,我只想讓他們明白,我再也不想承受了。
這兩段經歷的描述,我認為最大的相同處都在於「給」與「不給」,「接,受」與「不接受」的衝突與矛盾。林建隆的父母與我的雙親都是毫無保留的付出,他們哪管孩子是否願意接受,是否會因為見到父母的辛勞而不捨。父母對於付出的疲苦不曾有任有埋怨,但對於孩子的背離期許卻會深深的難過。而身為受栽培的我,又難道只能一概的接受,連自己安排生命的機會都須讓渡嗎?我當時拒絕了他們的希望,我認為他們是自私的,如今回想,我何償不是是自私的。
四、書的破綻
在書中有一段在描寫他在管訓隊操練的情形,一天早上,從操場望去有一處小台地,而他們當日的工作正是將台地挖平,讓陽光照射到作物,以利生長。從早上到中午台第已經被鏟的快要平了,這時隊長又下令,將早上挖下的土填回去,因為晚上刮風,要用台地屏障作物。他懷疑自己所聽到的,而想起了從前讀過的一則希臘神話,有一個叫薛西佛斯的人,因為得罪天神被處以推石之刑,他必須將一顆巨石從山上滾下來,再由山下推到山上,如此日以繼夜重複同樣的動作。
作者認為這則神話非常可怕,可怕的不是那顆巨石,而是那反覆滾下推上的動作,他認為那樣的生比死更可怕,如今他卻活生生的應驗在自己的身上。他才恍然驚覺自己過去的生命亦是如此,從不知自己為何而活,而只是重覆著心跳,維持著呼吸而已。
作者點出這一段,旨在讓讀者覺醒於渾渾噩噩的生命中,不能再像旋轉籠中的松鼠不斷重覆踏腳的運動,生命不該只是為了吃飯、睡覺的反覆記號,那只是生命的工具,而不是意義。
作者在書中曾提到一句話:「不要到死前才驚覺自己沒活過」,他希冀每個人都該探求生命的意義。作者以流氓變教授的轉變,形容為一個跨越生命腳鐐的故事,他在獄中發現生命的意義。我認為此書最大的破綻也是在於此,在書中從未有隻字片語提及何謂生命的意義,亦無明明白白的闡述怎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沒有明確的論述「生命意義」為何,卻要我們去找,考上了大學、當上了教授、成為了詩人,難道就是有意義的生命嗎?又什麼是短暫的生命創造永恆的力量?我認為這是留下漏洞破綻的,特別是在證據力與說服力上。但其實這也是我認為最具張力的一個破綻,他未留下生命意義之定義,卻也留下我們開始探問何為生命之疑竇,而也在此時,我們不再是反覆推巨石的薛西佛斯了。
書名:《流氓教授》
作者:林建隆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0年
梁純韶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林建隆,1956年出生,基隆月眉山一個礦工的兒子。從小立志成為詩人,卻在23歲那年被以「流氓」名義移送警備總部管訓,半年後轉送台北監獄,執行「殺人未遂」五年徒刑。坐監期間在獄中宏德補校就讀,並尋求報考大學的機會。三年後假釋,被遣返警備總部繼續管訓,之後在管訓隊考取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後遠赴美國,獲密西根州立大學英美
二、內容簡介
作者是一名礦工的兒子,在賭風鼎盛的礦區長大。自小從麻將中學中文,從牌九裡懂算術,從梭哈上的AJQK認識英文。會唸書也很會打架,寫作功力更是一流。十八歲時開設賭場,23歲那年他因殺人未遂入獄。肉體在遭受巨大折磨時,心靈卻開始昂揚,他思考自我的存在,徹底清醒在人生最幽暗的鐵窗裡。抱著詩的浮木,攀著知識的長梯,鐵窗外仍有光,並努力尋找未來的人生方向。
曾經,徹夜躲在管訓隊臭氣薰天的廁所裡讀書,即使考上大學,仍逃不過被羈押的命運。感覺到自己的孤單及卑微,卻永不屈服,憑著過人的毅力,不但完
在這本書裡,作者詳細描繪了其在礦區的童年生活、在管訓隊及獄中的慘綠生活,而他面對大環境下,又是如何自處、自覺,最後才能破蛹蛻變而出,強烈凸顯出社會各個不同階層的人文深度探討,甚至是社會邊緣人的心態與掙扎亦能歷歷呈現。三、書與人的映照
一段人生的奮鬥史,一個平凡中的不平凡,這本書給了我成長,一個在黑暗中尋求光明的成長。流氓與教授,是兩個十分強烈的對比,如此互不相干的兩極化關係,而它們卻在現實中活生生的結合,完美的呈現於林建隆的成長歷程。
或許人一出生,無法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身世環境,惡劣的環境可以影響人的先天,但它並非是唯一的註定,我相信,後天的積極努力更能夠勝於先天的不足,只要掌握重新振作的機會,依然有成功的一天。有著對自我向上提昇的信念與理想,無論身處於任何惡劣的環境都會是一股清流,流氓可以蛻變成為大學教授,不就是人定勝天的一個最佳見證嗎?
引介書中的一段話:「我常將鐵窗上的蟲蟻鳥雀,雷電風雨內化成自己,專心體會內化時那種『無常』的感覺,那種所有情慾,一切意識頓成『虛空』的境界。然而,等到『無常』和『虛空』的體驗消失,我不但不後悔回到痛苦而卑微的自己,反倒慶幸自己並非只是被動等待幻滅的『現象』,而是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永恆的『力量』」。這段話有些深度,也許現在的我無法完全理解,但就現在的我所能領悟到:精神是可以超越生死的框線的,儘管形體已經消失,但生命的精神價值依然會一直存在。曾經也經歷過,徘迴在被同化成社會邊緣人的地帶,加上至親之人的突然逝世而自己給自己的苛責,使得自己在黑暗與光明的兩個世界之間游走。所幸有我的家人與朋友,在我17 歲因故瀕臨死亡之際,不放棄的一路陪伴與在旁扶持,讓我能夠重新建立我的人生。進而更深的認知到,有些事情並非只是單純自身的變化,在大環境衍生出許多的問號與省思,沒看見並不代表是沒發生的社會黑暗面。並重新體認,死亡的涵義,而主動積極的追求精神生命的充實。
四、書的破綻
如果真的是要為這本書挑一個毛病,我想,應該是「不夠明確請楚自己的寫作目的」。因為在書中後記,作者自己也說到「這本書,除了可能有的一點點文學價值外,到底還能發揮什麼淑世的作用呢?如果它勉強是一盞燈的話,那麼,是要為黑暗中的朋友照亮繼續前進的路,還是及時回頭之途?」並且他也深怕感化院和和少年監獄的孩子,看過這本書後會說「還沒呢!我都還沒去過成人監獄呢!」而成人監獄的囚犯,也可以從書中找到藉口「還沒呢!我都還沒去過管訓
隊呢!」因此,確立作品的寫作目的,會是一個較好的目標性指標。
此外,我覺得書中談到監獄中的作者,曾和他的朋友討論「自由」與「自我」輕重關係。他的朋友認為,人如果失去自由,被囚禁於牢籠,人生就無法有所作為;作者卻說,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來與去,不了解自我的意義,那麼生命的價值又該當如何追尋?究竟,在短短的人生中,「自由」與「自我」哪個是比較重要的呢?也許作者是想要留給讀者一些思維空間,但若能「擦亮那盞燈」,我覺得會更好。
書名:《活著真好:輪椅巨人祁六新》
作者:宋芳綺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1 年
廖攸珊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宋芳綺是一個自由作家,現職星馬版《普門》「旅行修行」專欄作家。她和祁六新的認識是在「全球華人熱愛生命獎章」頒獎前的記者會上,那天
二、內容簡介
這本書主要是在寫
三、書與人的映照
這本書中,祁六新在一場車禍的意外造成癱瘓。他對車禍始終都用一種:「要是當初沒這場意外就好了」的心態來看待,如果沒有這場車禍,他的人生歷程可能通暢無比。
其實我自己也發生過車禍,雖然傷勢除了一些後遺症外都已經完全痊癒,可是在那場車禍當中,我得到了更多,而且是超乎我想像的。車禍發生後,我的下巴因為神經受損失去知覺,當醫生說必須長期服用修復神經的藥,不過也不會完全好,最好的狀態就是恢復到9 成。聽完醫生的話後我整個愣住,第一個念頭就是為什麼自己怎麼會那麼倒楣,車禍就算了還傷到臉部的神經。可是,後來家人及親戚朋友對我的關心,尤其是爸爸、媽媽還有哥哥,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不能喝熱湯就幫我吹涼,嘴巴沒辦法張太開吃東西,就幫我把食物切到最小塊。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感受到強烈的愛,原來家人的愛是遠遠超乎自己所想的,就連平常愛跟我鬥嘴的哥哥其實也很疼愛我。剎那間,我突然覺得自己並不倒楣,而且還很慶幸有這場車禍,因為這場車禍讓我成長不少,一想到如果那時就這樣失去生命,眼前的一切都會消失,變得非常珍惜現在擁有的,也學會如何不去計較以及愛別人。這點跟祁六新非常相似,剛開始都會抱怨為什麼意外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後來都能坦然面對,也許我的經驗跟他比起來有點小巫見大巫,至少跟他一樣的是,這件事成為我們人生中的重轉捩點之一。
四、書的破綻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敗筆,就是在於他把車禍前的事交待的太詳細,約到了書的中後,才開始描述祁六新與輪椅為伍後的心路歷程及轉變。這樣一開始會讓人家覺得書的內容和和書名是否真的有關聯,書名是活著真好,可是前半段都好像只在交待祁六新的成長過程而已。而且,也許是祁六新受過太多人的幫忙,這本書很多地方都在表達祁六新對某某人的感恩之情,這跟課本所跟我們說的生命史寫作原則的「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互相矛盾。這本書裡出現太多的人名,很容易會讓人家忘記這個人物究竟是誰,整個文章內容都一直繞在受過什麼人的幫助、感謝什麼人的幫忙上,讓人家覺得好像是做無關的陳述,也一直在重複這些人、這些事。如果可以,應該是要以他受傷癱瘓後為中心,來描述癱瘓後的心路歷程及改變,而不是詳細的交待癱瘓前的每一件事,最後在輪椅上的生活卻匆匆帶過。
書名:《重見光明》
作者:羅勃.海恩(Rob Haine)
出版社:拍得麗文教基金會
出版年:1999 年
許錦慧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羅勃.海恩是美國人,男性,歷史系畢業後開始在大學任教,並曾任歷史系系主任。五十歲完全失明,十五年後重見光明。加州大學河邊校區歷史系榮譽退休教授,後被加州大學歐文校區召回,繼續任教。作者羅勃.海恩從看得見到看不見,在他失明十五年後,發現自己又能重見光明,那種巨大的轉變對作者有積極與建設性的影響,因此激勵了作者把艱辛歲月的體驗心得、克服黑暗世界的障礙,這些種種的生命歷程記錄下來。
二、內容簡介
羅勃.海恩在二十歲時知道他總有一天會失明,因此在他視力逐漸減弱而到五十歲完全失明之前,他不只拿到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且成為一名優秀的歷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的海恩博士在五十歲失明,然而15 年後又重見光明。在這段時間裡海恩博士接受了他失明的事實,對自己也沒有自暴自棄或者是怨天尤人,反而是 更加的堅強,面對環境的改變他也重新去克服。雖然在十五年後他又重見光明,但是視力並不能恢復到原本正常的狀態,可是對他而言卻已經心滿意足了,因為對他來說這已經是他人生中最難得可貴的體驗,體驗了明與暗這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海恩博士因此學習到更多的生活經驗,也為他自己的人生添加了色彩。
重見光明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因為在高中的時候,我的同學因為課業壓力得到了重度憂鬱症,在那段時間她總是抱持著悲觀、憂鬱的心情,而且一直都有自殺的傾向,雖然她看了心理醫生,但是整個治療過程自己的心態是最重要的,即使我們去關心她、幫助她,她還是不願意接受憂鬱症的事實。所以海恩博士的精神真的很讓人佩服,他願意接受自己看不見的事實,也願意重新學習新的事務並且重新適應環境,雖然在這個過程裡是很辛苦的,但辛苦卻是值得的。其實在這個世界裡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探索,看似平凡但所賦予的意義卻是非凡的,像海恩博士的生命歷程就是一種堅強的生命之美,很多事物都是這樣的,只要轉換心情或者是想法,就會發現另一片更美好的天地。
四、書的破綻
重見光明這本書是由海恩博士所著的,而這本書的最大敗筆是描述的事物太冗長,解釋的事情太過多。因為作者在描述他失明的那段期間,裡面的內容有點繁雜,雖然作者把細微的部分再做一次敘述,可是整體看來會覺得不夠流暢。我想撰寫個人的傳記如果太過冗長複雜,把瑣碎的事也寫進去的話,就無法讓讀者有繼續觀看下去的動力,以致會覺得書的內容乏味無趣;所以撰寫的內容應該要精簡扼要,可是也不能太過於精簡,如果太過精簡的話,整本書會變成沒有內容,這樣也就不會有可看性。書的編排方式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編排的好,會讓書更加流暢,內容也會比較緊湊,才不會過於瑣碎,因此這是這本書敗筆的所在原因。
書名:《看見自己的天才》
作者:盧蘇偉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4年
陳羿方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盧蘇偉在1960年10月出生於台北縣平溪鄉,現任板橋地方法院少年調查官(保護官)、世界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這本書是意外而寫的,原本他的計劃可能在三、五年後的某個因緣,完成一套幫助現代人從繁忙、壓力中痊癒自己的書,但應寶瓶文化社長
二、內容簡介
盧蘇偉在八歲那年感染日本腦炎,一場發燒讓他的記憶功能受損,小學五年級才學會認字,且是班上倒數第二名,國中讀了四年換了三所學校,因智力測驗只有七十分還讀過啟智班,勉強讀完高職電子科,之後花了七年時間考了五次大學,終於進入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大二那年,他遇到
他的成功源自於他的努力及家人的全力支持,用實際行動來陪伴鼓勵他,使他走出「學習障礙」的陰影,也讓他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現在的他是一位輔導專家,不但負責觀護百位問題青少年,也是國內外知名的潛能專家,曾受邀美國、加拿大、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等國家,演講已逾三千場,更躋身作家行列,出版過三十多本著作,為自己人生創造了無限可能,從白痴變成了天才。
三、書與人的映照
作者五歲那年,腦部受損,人生也產生變化,所幸在求學中遇到好老師,她特地每天下課單獨輔導,對他也相當有耐心,在與他聊天的過程中,常用各種不同角度告訴他,他所擁有的長處及優點,對他而言,那是多麼大的鼓勵,此外,家人更用行動支持,母親陪他上課,不識字的母親更加倍學習,只希望能早點學會來教導兒子。
這就讓我想起剛上國小四年級時,因家庭因素轉學,那時上課時常被老師指責,因為我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不是扒著發呆就是四處張望,老師交代過的事我也忘的一乾二淨,考試成績不盡理想,當時我的印象就是老師時常罵我,一度放棄我,誇張的是,竟然懷疑我智商過低,建議母親讓我讀特教班,母親開始重視我的問題,不管她工作多累,每天幫我複習功課,母親只有小學畢業,遇到她不懂的,就四處向人請教,不管花多少時間,都想盡辦法要把我教到會,從不曾放棄我,一直持續好長一段時間,我那時時常對母親說:「我最討厭唸書了,我太笨了,我都學不會」,母親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你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學會的,不要輕易說放棄」,在她用心的教導下,我的成績也漸漸有所起色,從倒數幾名進步到畢業時的十幾名,當時那位老師之後對我還都感到歉疚。至今,我還是相當感謝母親對我的用心付出,我才能衝破困境。
在求學階段中,老師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教學態度都會深深影響到孩子的學習過程,對一個成績不理想的小孩來說,不斷的打罵教育只會讓他對學習喪失信心,減低想讀書的動力,給予更多的關懷與支持,讓他相信自己是值得期待的。此外,所謂的天下父母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都有所期盼,都只未來能有光明的前途,所以從小到大就是盡心盡力栽培教育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只要孩子能過快樂,有美好的未來,對父母來說就是安慰了。
四、書的破綻
雖然此書是以事件發展的順序一一撰寫,讓人清楚了解作者的重大之事,每個成長階段又再細分成小階段做更多描寫,這固然是好的,但此書小故事卻顯的太繁雜且交代不清,故事背景差不多,大致上述說的內容也是那些,每個故事都只敘述一點點,實在很難使人有深刻的內心觸動。然而此書內容就顯得過於繁瑣且沒有多做詳細的說明整理,根據教科書上的觀點來說,傳記是有時序性且依照主要的細節來做描述性的推論,而且資料也要夠完整,並且避免掉一些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使整本書更為精簡且有內容,我想這是要多做加強的部分。
書名:《海洋之子劉寧生》
作者:劉寧生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1 年
蔡明哲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劉寧生1947 年生於基隆,國立藝專美工科畢業。例如「因為海就在那裡。」這句話是他每次回答大家問他「為什麼去航海?」時的回答。除簡言回答大家問題,也表達希望大家勇於追求夢想;另外也宣傳推廣帆船運動。1992 年他以「福龍號」帆船完成國人以中型船雙人橫渡太平洋紀錄,且在1998 年底開始進行「2001 希望之旅,跨世紀航行」的全球環航計畫,以兩年五個月的時間,完成國人首度以帆船環航全世界的紀錄。目前仍致力於帆船教學與推廣的工作。
二、內容簡介
在四十三歲那年,他失去了事業與婚姻,但他不僅沒有懷憂喪志,反而毅然決定放下一切,重新開始實現自己的夢想─駕帆船航行世界。這個看來瘋狂的計畫,卻因他的努力與堅持、畫家兼探險家父親劉其偉的鼓勵,與眾多朋友的協助,還有朋友送他的沖浪板,而每當他站在這個衝浪板上駕馭著浪頭時,總讓他想起環航的夢想,這個種子在家人及朋友不斷的灌溉下,終於他一步步地實現開花了。
父親與朋友可說是扮演他航海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我們可以看到劉寧生為何決心去航海─父親的鼓勵;如何以單桅小帆船福龍號在海上與颱風、惡浪纏鬥,完成橫渡太平洋的壯舉─朋友的幫助;如何處理枯燥的航海生活中緊張的人際關係;在馬旦遭遇海盜洗劫的驚險經歷,以及環航世界的準備與航行過程,其間還穿插在菲律賓那一段探險般的經商歷程,有遭到軍人的洗劫,也有遇到火燒船貨物都被燒光了,心血付之一炬的慘痛經驗,劉寧生精采的航海人生,在書中展露無遺。
三、書與人的映照
作者談到他會興起環航的念頭,除了是他從小的夢想外,朋友送給他的沖浪板,則是讓他更下定決心要去實現這個夢想的重要關鍵。另外在他橫越太平洋時的那段日子,他實際測試自己的極限及與大自然的關係,從中認識自己,產生自信,堅持走自己路的原則,這對他日後選擇和大自然互動密切的航海活動作為中年生涯歸向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看到作者在中年後,毅然決然實現夢想,讓我感到佩服及羨慕。其實我也有夢想過跟著爸爸一起乘船環遊世界,可以在船上釣魚,釣盡全世界不一樣的魚種。記得小時後,爸爸常常抓魚回家分給左鄰右舍的鄰居,有時還會釣到一些奇怪的魚給我玩。因此在我小時候總覺得釣魚是件很有趣的事。雖然我不曾跟爸爸一起去釣魚,大概因為我還小吧!到了上小學時,爸爸因為生過一場病後也就不再去釣魚了。我對出海捕魚這個夢想也就跟著淡忘。直到四年前我進入軍校讀書,聽到有學長說到他有一整年的時間跟著漁船到過印度洋去捕魚的經歷,再度喚起我的記憶,聽著學長說他在海上遇過比他們船還大的魟魚,以及一些在海上的驚險經驗,讓我聽到如癡如醉,心中也突然熱血沸騰。或許冒險是一種讓人感到刺激與興奮的激素吧!
與作者同樣有著航行於大自然的夢想,享受大自然的美,體驗不可凌駕其上的恐怖感。但我也跟作者的一些朋友一樣,礙於現實考量,夢想有時並不能如願。或許再過幾十年後,等到時機來臨我也想去實現航行冒險的夢想。
四、書的破綻
說到這本書的敗筆,我想就是他的時間先後排序了吧!一開始他以一場似真似夢的情境,把我們帶進書的世界。接著說到他是如何下定決心要去環航,以及先到澳洲學習開帆船,再到夏威夷買船、最後在美國西岸買到船,然後首度跨越太平洋。在回到台灣後,接著就是說到他與父親到巴布亞新幾內亞做調查的父子合作關係,再接著就是又回到之前,在菲律賓探勘、貿易的驚險歷程。最後又回到環航的過程上。
雖然一開始的入題,不是以開門見山來說明主題,而是以一段在環航過程中的驚險經驗作為開頭,但是這可以吸引讀者想去探究原因跟結果,且在看完後還是可以了解他的來龍去脈,但是其中插入的菲律賓之行,讓人不知其意思是什麼,或許他是想說明,是什麼原因讓他想去實現夢想,但這個原因在之前就有提過,而這個故事應該放在之前來說,而不是放在後面的第八章再說,因為那會跟最後的環航全世界之旅,及之前的太平洋之旅產生銜接上的衝突。就像課本上說的: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再依照主要的細節和說明來做描述性推論。不然就不知該如何去銜接它。
因此,如果將觸發的原因,再前面說了一些,到了後面再又做一篇敘述說明,那會讓人覺得,第一次的太平洋之旅與第二次的環航之旅,觸發作者的動機,好像有不一樣的地方,可是看完後原因卻大同小異,在說菲律賓的經歷,還是在第一次太平洋航行之前發生的,所以時間的先後穿插,讓我覺得看了有點混亂。不過仔細看過兩遍後還是可以瞭解的。
書名:《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
作者:黃秀錦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2000年
洪秀華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黃秀錦,女性,曾任自立晚報、中國時報記者及《明日報》生活新聞中心主任,現任時報出版公司企畫部經理。作者的母親相當喜愛看歌仔戲,作者從小深受母親的影響,對於歌仔戲有著一份親切的情愫,因此在撰寫論文時,選擇「台灣歌仔戲劇班的經營研究」做為題目,為此南下屏東明華園做田野調查隨著戲班一起生活,而才認識剛躍出檯面的新興小旦─孫翠鳳。在當時對於孫翠鳳把歌仔戲當藝術追求,有別於一般演員把歌仔戲當工作,因此作者對她的印象相當深刻。
直到作者母親在幾年前過世後,作者有著很深的失落感,恰巧在幾年後,作者再與孫翠鳳重逢時,便為為她寫書記錄她的故事。作者不但喚起自己對歌仔戲的情感,同時也感受到母親的愛再次圍繞著自己。
二、內容簡介
《祖師爺的女兒》一書,主要在描述孫翠鳳小時候的成長經歷,與祖師爺和歌仔戲分不開的命脈,直到在二十六歲後投入歌仔戲的戲班生活。
本書一開始從孫翠鳳香火的源頭談起,她父母親都曾是戲班中人,在童年時曾跟著父母度過的一段戲班生涯,但後來在雙親的刻意保護下,卻與歌仔戲漸漸形同陌路,也因雙親告別戲班,帶著一家大小到台北落腳,在繁華的都市中成長有著神采飛揚的黃金年華,畢業後順利在貿易公司當會計,成為台北粉領族。直到認識陳勝福,決定要和出身歌仔戲世家的夫婿結婚,在嫁入明華園大家族、懷孕生子,都還是喜劇的氛圍。不料婚後不久,劇情直轉而下,喜愛孩子的孫翠鳳失去她五個月大的長子陳子威,隨後陳勝福與人合資的佳譽電影公司在國片不景氣之下被跳票,幾乎破產,厄運不斷,幾度失去求生意志。
回到明華園受到這個大家庭的體諒、幫忙,孫翠鳳才從悲傷中慢慢恢復回來,在這之中也因不適應戲班生活而笑話百出,而後深受這個大家庭對戲劇的熱情與歌仔戲藝術的表演魅力所感動,進而披上戲服,從下腰、劈腿等,一步步練起;從跑龍套、三八旦演起,一路挑戰各種表演形式,潛心苦練,最後終成為可單挑大樑的第一線小生、劇團台柱,進軍國際舞台,甚至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
孫翠鳳在二十六歲那一年,她聽到了祖師爺的召喚,祂似乎早已圈定她來綻放祂的光芒,要她用自己的生命焠煉來詮釋這個繽紛迷人的戲劇世界,也走進另一段生命境界。
三、書與人的映照
本書中,孫翠鳳在嫁入明華園後,因遭逢巨變,在二十六歲那年回到屏東老家,在劇團中發現明華園的家族人數的確很可觀,全家上上下下有數十口人,在公公陳明吉和婆婆陳水涼的當家之下,一口灶全家一起生活,在這大家庭中,對長輩相當尊重,見面一定不忘記叫「伯公早、伯母好…」,隨時得請安問好。三代的人中分成幾個小劇團出門演戲,不管是兄弟或妯離都是歌仔戲中的成員,但在當時的孫翠鳳卻還未學戲,只是一同隨團出征。大家在戲班要出外到各鄉鎮表演時,在沒有遮雨帆布的卡車上載著滿滿的戲箱、道具、佈景等工具並且穩穩的綁著深怕不小心掉下去,而剩下狹小的空位才是給演員坐的,同樣必須任由著風吹日曬相當的辛苦。
自己從小生長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爺爺奶奶一共育有三位子女,家中共有十二名成員,由於爺爺奶奶接受過日本教育相當重視禮儀,常常叮嚀我們看到長輩要大聲的喊出來才有禮貌。在爺爺奶奶時代就開始經商,從事飲料經銷的行業,一直到現在還是持續的經營中。父母親與叔叔嬸嬸都同樣在從事這份工作,家中的生意往來對象絕大部分是軍營及各級學校單位,因此都會同時出貨,出貨量也相當的大,常常貨車上都載滿著一箱箱的飲料,在大人辛苦送貨之餘,作為小孩子的我們常常為了幫大人的忙,經常在滿車貨物中找尋可以做的位子跟著貨車出發,一方面幫忙搬貨,另一方面則是在運送的路途中看好飲料以防止掉落。
在上方的兩段敘述中,有著許多的雷同之處。明華園就是以歌仔戲起家的大家庭,就如同我們家是飲料經銷起家的大家庭,都有著自己家族的企業;再者同樣都是三代同堂,並且投入在家族的事業中。不管是明華園,亦是我家都延續著每一代的香火,只要是娶進門的媳婦都同樣成為了家族企業的重要成員,投身在家族企業中。此外,明華園塞滿戲箱的卡車..等,就如同我家貨車塞滿的一箱箱飲料,都是謀求生活的吃飯工具,也都竭盡所能的把所有的人力一起擠進擁擠的卡車中,為的都是能夠在有限時間內發揮最大的人力,一起分擔繁忙的工作。
四、書的破綻
在閱讀完本書後,讀者強烈感受到內文對於孫翠鳳如何成就明華園當家小旦的著墨最多,作者描述她在歌仔戲的戲班生活時,明明只是剛入門而已,卻幾乎把她每一次的演出的水準說得很有天份,不時誇獎她才是戲班最厲害的救火員,當完整演出後,理所當然把成功歸咎於她的功勞。不僅如此,不管在劇場的角色或是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都把她美化的很稱職,令人覺得不可置信真有如此幾近完美的人。
教科書在傳記敘說的結構中,有提到生命史敘說的結構,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來討論,可由不同的取向呈現不同的面貌。在傳記的理論與實徵層面的問題上,透過傳記的閱讀、傳記藝術或技巧的討論;以及文學理論中的敘說分析..等。在這文獻中產生歸類出幾點,主要再探討傳記敘說認識論的基礎。在此我將以「價值和客觀性」來對照祖師爺的女兒一書。
在文中,作者在自序時以表明自己撰寫此書的原因,可知作者對於歌仔戲有著特殊的情感,同時與孫翠鳳有著一小段淵源,因在撰寫此書時免不了有所偏好正向描述。在讀者看完此書時,應驗了此一說法。內文中大多是敘述孫翠鳳在劇界不段的創造奇蹟,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成功詮釋劇中角色。作者單一面向觀點的切入實在相當不客觀,一個傳記的描述不該只是單一面向的讚美而是要多方面角度的切入。在一開始撰寫時作者便已不客觀,作者有所偏頗的的情形在本書中處處可見。
書名:《從零出發》
作者:徳田虎雄
出版社:望春風
出版年:2005年
林雅婷
南華旅遊系
一、作者簡介
徳田虎雄是男性日本人,1938年2 月17 日出生,從小立志當醫生,考上大阪大學醫學系;1937年於大阪市松原市開設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營業且不收患者禮物的徳田醫院。後成立醫療法人「德州會」,應各地民眾要求興建多所大型醫院,1986年完成夙願,回故鄉開設360 病床大醫院。
目前集團醫院達170 餘所(員工計15000 人)。秉持「生命平等」理念,希望建立全日本醫療資源不足偏遠地區醫療網,但受到醫師會與政治勢力阻撓,決定參政,並擬定促進全球健康與和平的目標。西元2000 年第三次參選,獲選成為鹿兒島縣奄美群島選區眾議員,並出任第二次村山內閣沖繩開發政務次官(次長)。目前擔任醫療法人「德州會」理事長,日本體操協會會長。
二、內容簡介
作者出生於徳之島,那是個物質缺乏的島嶼,島上只有稻米和甘蔗,因為美軍的統治不能對島外銷售。小時後因為弟弟生病醫師拒收因此喪命,對日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這本書中,對我衝擊力最大的是在作者小時後,父親因走私砂糖而被告密 因而關進牢裡八個月,媽媽當時也懷有身孕,才國小三年級的他必須擔當起田中的事。某天深夜弟弟因染上了疾病上吐下瀉,媽媽就叫他趕快去請醫生來,但是 作者不太願意去,不過眼看弟弟已經翻起白眼就緊張的直往外跑。鄉下地方一點亮光都沒有,作者小小年紀很害怕但還是硬著頭皮往前跑。好不容易到達醫生家,不管他死求活求,醫生就是不肯去替他弟弟看病,作者只好跑到另一村去找別的醫生,但還是沒有任何一位醫生願意跟他一起回家替弟弟治病。到了第二天中午過後醫生終於來了,但是弟弟早就已經翻著白眼死去了。如果在夜裡可以替弟地打個點滴的話,或許弟弟就有救了。作者第一次感受到心痛的感覺,不過弟弟的死雖然是種衝擊,但比起這個更衝擊作者的是,為什麼沒有醫生願意來救弟弟?醫生不就是要替病人治病的嗎?
現在新聞層出不窮報導出醫生的專業職守以及醫學道德,像之前震驚全國的邱小妹妹人球案,大家對於醫生道德大打折扣;還有選舉時以胡志強為例,醫生公開病人的病例就嚴重違反職業操守,不經令人懷疑醫生的操守是否蕩然無存。以我自己親身為例,有一次我身體不舒服,媽媽很緊張帶我去看醫生,醫生的看診時間要再過半小時,可是我那時候肚子很痛,痛到快站不起來,我記得媽媽問了醫生不能寬容一下嗎?護士小姐說不行,醫生正在休息。後來去了一間大醫院掛了急診,醫生發現是盲腸炎,還好我們及時的掛了急診,不然我想後果不堪設想吧!從以上的事讓我對台灣的醫療體系感到失望,為什麼台灣的醫療體系不能像德州會那樣的完善,這或許是身為病人們的無聲吶喊。
四、書的破綻
這本書的小細節太多,例如說蓋一間醫院的資產如何跟銀行借錢、跟哪些銀行借錢、一間醫院裡面有幾張病床、有幾科、有幾位醫生、假日要派哪些醫生留守在醫院,事實上這些是沒有必要列出來的。就不符合教科書上所提到要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這樣會讓讀者唸起來很乏味,想直接跳過往下看。
書中指出醫生是為了賺錢虛報預算,浪費現在的醫療資源,捏造支出和逃 稅,把不需要切除的器官切掉,不需要開藥的也開藥,不需要照X 光片卻猛拍,不管什麼情況都做健康檢查,叫做過剩的醫療資源。但是沒有提出相關的證據,也無法知道想要表達的含意是什麼,就是不符合了教科書上所提到的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
作者出生地為什麼醫療資源會那麼缺乏、物資需要靠走私才能換取貨幣,作者在書中沒有交代的很清楚,也沒有加以詳加說明。沒有做到教科書所提到的所有資料來源都要加以說明,這樣會讓讀者一頭霧水。
書名:《探險天地間—劉其偉傳奇》
作者:楊孟瑜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6年
王昭雅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楊孟瑜,一個從小常被誤認為外省子的客家女子,西元1965年出生於新竹。曾任職《遠見雜誌》採訪編輯、資深編輯七年多,期間曾以訪問學人身份,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分校在職進修半年。1995年起為英國BBC電台中文部駐台特約記者、雲門舞集《雲門通訊》主編,曾任《人本教育札記》總編輯。撰寫《探險天地間—劉其偉傳奇》一書的動機,為佩服劉其偉一生走險路的毅力,以及縱橫天地的探險精神,想寫下劉其偉為生存下去所做的努力,以及面臨挑戰的故事。
二、內容簡介
與民國同歲數的劉其偉,中國南方大家族出身,七歲家道中落,父親領著一家老小東渡日本謀生。二十多歲返回中國,以電機工程專業謀求一家溫飽。歷經對日抗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二二八事件,到越戰時期,因家境貧窮與美軍簽約三年赴越南戰地工作,這些經歷為他的人生、他的創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
年近四十,無師自通卻在藝術殿堂闖出一片天,憑著一股興趣和認真的態度勤奮畫畫,同時也廣泛涉獵各種繪畫理論及藝術資訊,不受拘束的個性,加上不是科班出身,使他拓展出自成一格的畫風。
六十歲後又再度半路出家,埋首鑽研文化人類學,別人在含飴弄孫安享餘年時,他卻揹起行囊到台灣高山、婆羅洲及大洋洲進行文化人類學的研究。他二度半路出家的原由是為了深層瞭解原始藝術,探究它的社會背景,研究原始社會,無形中走進文化人類學的範疇裡。
他一生就愛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也都闖出了名堂,他是個工程師、畫家、教授、探險家,但他卻不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認為自己只是服膺美國總統老羅斯福的話:「不畏死,方知有生的價值……生與死,原本就是同樣的冒險。」
三、書與人的映照
島嶼台灣蘊含著豐富的部落文化和民族藝術寶藏,當劉其偉對文化人類學發生興趣時,採擷的動作便是從腳踩的這塊土地開始。台灣部落文化對劉其偉的吸引力究竟何在?他爽朗的回答:「我喜歡少數民族啊!由於有地緣關係,台灣人當然先研究台灣啊!」研究台灣的腳步不曾停歇過,除了屏東的多次田野記錄外, 1972、1979、1980 年也先後到新竹、花蓮及蘭嶼,採訪賽夏族、泰雅族及雅美族的部落。在一張劉其偉拍的照片中,鏡頭裡七個原住民小朋友睜大了眼睛笑看前方,他為這張照片寫了段圖片說明—「在山地任一角所拍的照片,都可以看到他們活潑快樂的笑容;但我看到平地有人要去『教兒童活潑』,常感到這真是平地兒的悲哀。文明人少有承認自己文化低陋,殊不知在自然民族眼中的文明人,才是真正的低陋人。」
以前我是人類學系的學生,上過文化人類學,上過這門課後對少數民族充滿好奇,還沒上課前,都覺得少數民族的行為很詭異,根本不會去想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模式?有什麼意涵存在?也都帶著一種有色眼光看待他們。經過一年文化人類學的薰陶,漸漸懂得思考他們之所以會不同於我們的行為,因生長環境、空間、文化種種因素所造成。記得有一次,我們去做戶外教學,那次看到古代人的器具,覺得有種莫名的感動,這種機會可不是人人都會有。我忍不住去想像,他們那時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我覺得劉其偉為照片寫的那段說明很有意思,在我學到的人類學知識中,教我們每個文化皆有其存在價值及意義,不可以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看待其他文化,文化價值觀無所謂對或錯,如果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套用在其他民族文化價值觀上,那是牛頭不對馬嘴,兩個根本不同的東西,硬是被拿來相提並論,不是很可笑嗎?
四、書的破綻
本書做為傳記的最大敗筆,就是裡頭引用了太多人所講的話,有傳記主角的話語,作者的話語,傳記主角朋友的話語,還有一些其他書本著作的引言,有時會令人搞不清楚,現在到底是以誰的語言或概念在敘述,導致在讀這本書時,會對內容有些誤解,沒辦法搞懂作者或傳記主角想表達的意義。
一個生命史的描述,該用什麼語言或概念架構?用作者的語言或者是故事主角的語言概念,還是用社會科學的技術性語言和概念架構?歷史不能對一個人做完整性的描述,當事件包含無數層面時,幾乎不太可能對單一事件做完整性的描述,一個完整生命史的視野,可以彰顯任何一個特定觀點的限制和差距,或者可以為了提供特殊目的、特定脈絡而寫生命史。
對於一個人的生命史描述,用了太多種概念架構,反而會使想表達的意義扭曲,只要用一種最主要的語言和概念架構,彰顯出一個特定概念或觀點,這樣反而更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或是傳記主角所欲彰顯的內涵。所謂訊息的傳達,不正是要簡單扼要,如此才能讓人輕易瞭解,不然該訊息的傳達也是枉然。
書名:《鹿港阿媽與施振榮—施陳秀蓮的故事》
作者:張典婉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6 年
黃稜喬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張典婉,女,46 歲,苗栗客家人,世新編採、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曾任記者、電視製作人、編劇、廣播節目主持人等,本書出版當時,擔任觀天下有線電視《書香對話》節目主持人。
作者在過去十多年的採訪生涯中,一直喜歡沿著台灣婦女生活史的面向發展,在這片土地上尋找台灣女性生命力。作者認為本書的主角—施陳秀蓮,正是一位台灣女性生命史的典型,在傳統的埔里成長,在鹿港度過她一生青春歲月,從堅忍的歲月中,養育出一位在高科技行業中的領導者…,在她身上可以讀到台灣女性堅忍毅力和母性的光芒,但在這樣炫麗的背後,所蘊含的人生故事卻不是每個人都知曉,作者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與讀者分享施陳秀蓮的故事,以及她所帶來的愛。
二、內容簡介
先生早逝,帶著三歲兒子守寡,賣鴨蛋、獎券,靠自己也靠宗教的力量,她走過了七十幾年鹹酸苦甜的人生。她是埔里女兒、鹿港媳婦,和頭家只做了七年又七天的夫妻,靠著一家雜貨店,獨立將孩子撫養長大,她是宏碁電腦的董事長—施振榮的媽媽。
施陳秀蓮女士雖然出生在日據時代,但因上一代的庇祐,她幸運地多了上學識字的機會。這般機緣,加上長輩身教的影響,施陳秀蓮女士不僅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進退有據,甚至還擁有優於一般人的真知卓見。書中描寫她一生信仰的地母精神如何幫助她走過艱困的歲月,她是如何虔誠地以發揚母德為一生課業。同時,她也體會到現在的環境大不同以往,教育方式必須做調整,否則家不但不是安定的根本,反而會造成禍首;於是她以《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為戒,要自己做個最明理的母親、婆婆,成為一個家的真正支柱。
透過本書,得以窺見阿媽的童年、愛情、婚姻及寂寞、無助所交織而成的故事,她對兒子的教育如今化為宏碁的經營理念;在媳婦眼中,她是位慧黠的婆婆,凡事為人設想、自己總是擺在最後;就連孫子也會在無形中引用她的教誨…。這位既樸實又智慧且跟著時代潮流走的鹿港阿媽,為我們帶來珍貴且難尋的人生寶藏,若能用心去體會阿媽的愛,便能擁有它。
三、書與人的映照
施陳秀蓮雖生於日據時代,那個時代,多數人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但因為家裡開菜堂,阿公在家裡講授佛經與漢文,所以有了較多的識字機會,影響到她日後讀書的習慣。而她的阿媽,對她影響尤深,施陳秀蓮的阿媽是家中的主要掌權者,掌管家中一切大小事,在那個讀書不普及的年代,要上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對女孩子家而言更為困難,但她的阿媽當時出錢讓她及姐姐上學,還說:「女孩子還是要識點字比較好。」阿媽對她疼愛有加,無論是交朋友、讀書、或是給零用錢都不會偏心,更不會特別疼惜男生。這段住在埔里菜堂的日子,是施陳秀蓮印象最深且最快樂的回憶。也許,這段成長過程,只能算是施陳秀蓮生命中的其中一小段而已,但卻是她人格奠基的重要歷程。
在我看到她這段成長經驗時特別感同身受,我的父母因長期在外地工作,所以我便由阿公、阿媽照顧長大。在他們那個年代,識字的人並不多,但由於阿公在當兵時擔任營中的書記官,認識了很多字。另外,阿公也在家裡設神壇,看了許多經書與符咒相關的書籍,所以從小他就教我讀書寫字,每當我課業上有不懂的地方,都由阿公親自教導。而我的阿媽對我而言,就跟施陳秀蓮的阿媽對她的影響一樣深。我的阿媽雖然是一位傳統女性,但她並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這一點跟我的母親完全不同,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自己是阿媽的孩子。我的阿媽在生活上及做人處事方面都給我很大的教導,還不時跟我說些倫理故事、與人相處的道理,大大影響了我的人格奠基。雖然少了父母親的疼愛,但阿公與阿媽對我的愛剛好彌補了這份缺憾,小時候與他們同住的過程,也是最令我難忘、最刻骨銘心的回憶。
四、書的破綻
本書雖然是施陳秀蓮的個人傳記,但書名卻也提到自己的兒子,尤以內容所提到的頻率更多。雖然內容記載了施陳秀蓮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少女時期、婚姻生活以及她在喪夫之後如何獨力養育兒子長大成人,但書的後半部幾乎以兒子的成長過程以及兒子一家人的生活為主,這樣的寫法似乎違反了《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一書中,Allport 所提示的其中之一個標準「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頁,190)。我個人認為,本書是以施陳秀蓮的個人傳記為主,也許在兒子的描述部分可以略減,增加一些屬於自己的個人生活經驗,否則會令人感覺是衝著
另外,本傳記的書寫方式以每個不同時期如:「在埔里的日子」、「少女時光」、「婚姻生活」…做為分類,但閱讀的時候會覺得沒有順序感,一些可能已經逝世的人物,會在另個章節被重新提起、回憶、述說與對方的相處經驗,會有種讓人搞不清楚時空狀態的錯覺。這一點,違反了John Dollard 對生命史所做的評價之其一標準—「生命史料本身要被組織起來,並對其進行概念化的工作。」(頁,184)。以上,是我認為本書最大的敗筆。
書名:《最後14
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8年
沈家俊
南華國關系
一、 作者簡介
米其.愛爾邦(Mitch Albom)
美國《底特律自由報》的記者,曾十度被美聯社票選為美國最佳體育專欄作家。曾經以音樂為職業,目前在底特律WJR 電台主持節目,並固定接受ESPN 電視台「體育記者」節目邀約。他著有《波》(Bo)《神奇五人組》(Fab Five)等全美暢銷書,所撰寫的專欄並以集結為四本書出版。他目前和妻子定居密西根州。
本書作者在昔日恩師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每星期二到老師家看他。這位誨人不倦的老師墨瑞.史瓦茲,面對著死亡一步一步逼近,不僅自己勇敢面對,窮究其多面的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柔軟了米奇因事故而僵硬的心,讓他從新看待生活。
這位墨瑞,誠實地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脆弱與哀傷,承認自己對人世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的束縛,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解帶著幽默感。
作者在這樣的時刻和老師重聚,上了最後一門課,一門學著如何活在世上、如何對待死亡的課。
二、內容簡介
「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這是第四堂課時墨瑞對米奇說的話。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 則是大學時代頗為器重作者的一位教授。墨瑞後來罹患了一種簡稱為ALS 的重症。這種病的症狀是肌肉會從腿部逐漸地萎縮,當萎縮到達肺部時,生命隨之結束。《最後14 堂星期二的課》,是在他最後的生命中和米奇談論有關愛、感情、寬恕…等人生課題的一個紀錄。米奇每個星期二去探望他,就像當年在大學的時候一樣,選修每個星期二墨瑞的課。所不同的是,時間已經過了16 年。而米奇這次所學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有關「活著」這件事。
很難想像,看著自己一天天地接近死亡,是一種什麼滋味,特別是這種「接近」可以「感覺」得到的時候。身處其中的墨瑞是這樣看待的,「若有必要的話,我會好好哭上一場,但哭過後我會專注在生命中仍未失去的種種好東西上面:來看我的人,我聽到的事情…」「看著自己的身體慢慢萎縮至死,是很可怕,但這也很可喜,因為我有充分的時間說再見。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
墨瑞的幽默樂觀和對生命的熱情,伴隨他的處境,讀來格外令人感動。這個垂死的老人誠摯地向他疼愛的「夥伴」(兩人在大學時代以「教練」、「夥伴」相稱)傳達,真正可怕的不是生命結束,而是活著卻不知所做為何。有很多人其實在活著的時候就已死去。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書中的第七堂課中,墨瑞和米奇談到了衰老的事情。在人的一生中,由嬰孩時期、青少年時期、壯年時期到最後老年時期。每個時期都是必經的路程,但是到了老年時期,許多人往往回憶起年輕時的風光華麗的歲月,都會覺得人老了就一無是處,成為子孫或社會的包袱與責任。其實不然,當墨瑞除了呼吸與進食才能靠自己時,他曾經也覺得很羞恥,以他生性獨立的個性,居然下車要人攙扶、穿衣服要別人幫忙、日常生活中必須處處麻煩別人,很顯然的會抗拒這一切。但慢慢的,他把這種受人幫助當成是一種享受,就像嬰兒時一樣,父母以及身旁週遭的人會打理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所需。當我們衰老之時,很少人會享受這人生最有智慧的這一段歷程,總是回想著年輕時的種種。墨瑞提到,人會一直回想年輕時,這就是對生命的不滿意,若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你不會願意重新來過,反而會選擇繼續向前,因為你會想要看的更多,做的更多。
我的外婆,今年已經高齡八十了。。兩個月前的自殺行為,把我們家族的人都嚇壞了。我的外公是個革命軍人,在我母親還是青少年時期,便離開了他們,外婆就靠著幫人家裁縫與家庭代工,一手拉拔大我的母親與舅舅們,由於年經時在眷村過著窮苦的生活。所以母親與舅舅這一輩很爭氣,改善了外婆現在的生活,但她罹患了很嚴重的憂鬱症,整天把自己鎖在門內、足不出戶,到最後就連自己的親生兒女想見她一面,都被她拒絕於門外,她認為她是兒孫們的包袱。於是在今年十月中服用大量的安眠藥準備向我們說再見。事後雖然已無大礙,但卻更加使我們憂心忡忡,如果她能向墨瑞那樣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享受家人所給予的關懷與照顧,我相信她會很快樂的度過她那有智慧的每一天。
同樣衰老的兩個人,卻給我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一個是雖然害怕死亡但卻很享受生命的老教授、另一個卻是想結束她認為很痛苦很孤單的老年時期-我的外婆。現在的我長大了,每次回家,我總是會先去與外婆聊上一陣子,聽他訴說從前種種故事,我很享受的傾聽,而她也很享受這解說了樂趣。我這外孫真的很想讓她了解到,外婆,有妳真好!
四、書的破綻
本書是一位年輕人向一位垂死的老人家學習生死智慧的故事,在書中作著描述的結構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作者米奇完全是以他的老師墨瑞為出發點,儘管書中概括了人生各層面的難題與困境,但能是以各案為例的故事。再者,就是書中主角墨瑞已經罹患ALS 的重症,這使我想到中國一句諺語「不見棺材不掉淚」。假使今日書中主角是個健康的老人家,以他的個性,我想不會有今天的故事出現。
如果這項的例子用在一個事業巔峰或意氣風發的年輕企業家身上,我想過許還在這社會上用爾虞我詐的手段為自己牟取更多的利益吧!畢竟是人能像墨瑞如此豁達看待生命的,仍屬少數。許多人對死亡的到來,還是感到害怕的,更懼怕去談論到死亡。在書中,墨瑞很少提到別人的例子,儘管對作者在生命的認知上有很大的影響和轉變,但對於世人對死亡的老舊思想,又有多少人能吸收到他有智慧且豐富的經驗呢?
書名:《普希金秘密日記》
作者: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Alexandr Sergyeevich Pushkin)
譯者:彭懷棟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年:1999 年
林欣志
南華國關系
一、作者簡介
普希金,俄國人,俄國人出生於貴族家庭。普希金在法國家庭教師的教育下度過童年的。十二歲時進了「皇村學校」,在這裡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受到老師民主思想和學校附近近衛軍騎兵團軍官的影響。在皇村學校他積極從事詩歌創作,寫了許多抒情詩。畢業後到外交部工作。這時他參加一些進步團體的活動,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人士交往,思考祖國的命運,嚮往自由民主。這一時期他寫的詩歌表現出對社會現實不滿和反抗的情緒,也對沙皇和他的臣僕進行諷刺,引起了上層統治者的不安和恐懼,沙皇決定將他流放。在流放生活中詩人有機會接觸人民群眾,了解社會,思想也漸漸成熟起來。後來他被調到總督沃隆佐夫將軍手下任職,但又冒犯了上司,再次被流放到祖籍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1825 年11 月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去世。新即位的沙皇知道詩人的名望,想收買他。他從流放地召回首都,表面上得到了「自由」。後來普希金和莫斯科的絕色美人娜塔麗婭‧岡察羅娃結婚。這時一個法國人喬治‧丹特士出現在普希金面前。他對詩人的妻子垂涎三尺,百般獻殷勤。上流社會又有人推波助瀾,散布流言蜚語,對詩人橫加羞辱,終於引發了一場致命的決鬥。1837 年
普希金活了三十八歲。但是他為人類留下了寶貴而豐厚的精神財富。他寫下了近九百首抒情詩,十四篇敘事詩,七篇童話詩,一部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七部戲劇,一部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和十四篇中短篇小說,兩部傳記,還有大量書信、評論、日記、回憶錄、遊記和許多未完成的作品、草稿、片斷。他早期的作品富有浪漫氣息,但是後來越來越貼近社會,著意反映現實生活。
二、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希金的私房秘記,如同性史告白,事實上可視為他的性史,從他難忍綠帽謠言之辱,向謠言中讓他戴綠帽的丹特士提出決鬥寫起,以近似女性崇拜的思路,將交合視為極樂之天。
普希金有意以此整體全貌示人,自言因日記中所述種種罪孽、錯誤及身心折磨,與他的其餘宏篇傑作同屬他傳世總體的要素,不可以沒世而不彰。《普希金秘密日記》袒露得出乎意料的大膽,他一絲不掛了,幾乎要參觀人們趕緊把眼睛挪往他處。文中披露: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妓女愛上我;我向娜塔麗婭、阿莎(妻姐)建議三人一同上床;我跟丹特士的孩子的卡特琳(妻姐)繼續通奸……
三、書與人的映照
普希金在書中提到了很多他個人的想法及,個人最隱密的生活。書中雖然有很多的地方現在的社會是不被認同地,但他的想法和對生命的體會卻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他提到了「一個人對人類的愛最有說服力的例子莫過於另一個人快樂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樣的快樂。當你看到一個陌生人的憂傷,你對他產生了憐憫,這種憐憫的力量比不上憂傷者本人的情感。你在工作中獲得成功感到愉快時的心情也完全一樣:獲得成功的人比起希望成功的人在聽到這一成功時的感覺更快樂一些。」
這一點是我讓我想起了2004 年雅典奧運時的中華隊,中華對好不容易在亞錦賽中擊敗韓國,前進雅典。不過、卻在奧運的賽場上失利,僅僅進入八強而已。當中華隊擊敗韓國時,所有的人都是快樂開心、但相對的當他們在雅典奧運剎羽而歸時,他們的難過卻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正如同書中所寫的一樣,另一個人的快樂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樣的快樂。當你看到一個陌生人的憂傷,你對他產生了憐憫,但這種憐憫的力量比不上憂傷者本人的情感。
四、書的破綻
讀完此書,我絕得這本書要作為普希金的傳記是不可取的這本所謂日記其實是日記體或曰斷章式小說,這不僅因為沒有月日這日記的標誌,更因為它具有小說應該有的情節、線索、統一的主題等特徵。在書中更沒有記錄其生平、著作,在他的家庭中也只有提及妻子,沒有介紹他的祖先、父母等。書中對他的思想,還有他對後世的影響、對社會的價值與地位都沒有提及。
然而本書一出版即引起真偽爭論,理由除了沒有提出日記的原稿,甚至連翻譯者的譯稿也「意外被毀」,翻譯者是否確有其人無法查證等,我覺得在以上各點均成了死點之後,更重要的就是從「日記」內容來推斷真假,而「日記」內容正露出了它不可能出於普希金的手筆。根據“日記”第一篇第一句“預言成真:我找丹特士決鬥了!「日記」倒數第二則中「決鬥定在明天」之句,「日記」大約寫於1836 年11 月5 日至1837 年1 月26 日。1837 年1 月27 日普希金決鬥中槍, 1 月29 日死亡。假設此日記為普希金所寫,那麼,從“秘密日記”起於約定決鬥,並且決鬥雖是時隱時現,但從畢竟是唯一貫穿到底的線索來看,普希金當時感受到迫在眉睫的死亡的威脅(丹特士是沙皇禁衛騎兵軍官,槍法甚准,不是身為文人的普希金所可比擬),這才在約定決鬥時起開始准遺書的日記。然而寫傳記是力求盡實,否則就不是傳記,而是小說。
書名:《暗夜倖存者》
作者:徐璐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8年
吳怡佳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作者徐璐,現任台北之音的台長,二十一歲時曾經參與當時的社會反對運動,自己創辦『大地生活』雜誌,擔任『新新聞周刊』的總經理,以及自立晚報的資深記者。她不是傳奇人物,更不是什麼女英雄,這本書描繪的是,她在人生中如何從災難的生命中出來,跨越自我的故事。
會開始寫這樣一本書,追溯起來是作者內心深處開始逐漸走出強暴的陰影之後。有人說,「生命中突如其來的意外或災難有時往往可以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創造出一段空間—一份沈寂及內在的召喚,只要你順勢而行面對它,如此類似的召喚往往成為一種轉型或開創的歷程。」於是,為了釋放被壓抑的強暴創傷,作者寫下了悲劇發生的那一刻,及其後她對自我身心的種種探索。
二、內容簡介
在這本書裡面,首先寫的是1992年冬天發生在作者身上的搶劫強暴災難,當時作者已經年逾三十,有別於其他生命史從幼年生活開始敘述,而作者徐璐則是從遭受到生命中巨大的創傷之心路歷程寫起,受暴後身心痛苦必須靠著偽裝的堅強、以及無止境的工作來麻痺自己,然後是周遭親友異樣眼光的看待,甚至男友的漠視、分手;在生活好不容易逐漸恢復平靜時,更多錯綜的困境和反省隨之而來,於是作者決定誠實地一一記錄下來,包括她心中最隱祕的愛情日記,目睹親人死亡的憂傷……等等。
在一連串近距離的細細審視後,作者再度將鏡頭拉遠,讓她近十四年的人生腳本一幕幕地從我們眼前滑過,讓我們看到一個年輕女子如何勇敢地探索自我的生涯、不小心被捲入當時社會運動潮流,在這個章節裡頭,「理想」是原來的主題,但整個充滿青年「使命感」與「熱情理想」的主題卻被另一個主題「債務」所淹沒,這個時期可說是徐璐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附錄「我的大哥」簡要地描寫了徐璐大哥短暫的一生和如何影響她的生命、以及給他的啟示:生命是由許多的機運與抉擇所串成,這些機運往往成為人生的轉折點,但許多人也常在一念之間做了錯誤的抉擇,而影響了一生。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強暴倖存者」的章節中,隨著徐璐的自我剖析連想到一些受強暴婦女來電敘述如何不被周遭親友接納的過程,社會上長期以來對「強暴」這個問題其實存在著許多扭曲的判斷標準,人們在指責強暴罪犯的同時,也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被強暴者,而更奇怪的是,人們可能會同情被害者,但同時卻也棄她而去。幸好徐璐願意以樂觀正向面來幫助自己復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記憶的缺席(隱抑)不代表事情並未發生,它會以各種不明的症狀像鬼魅般地、神不知鬼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其實只有去面對這些傷口,去找出背後的理由、原因,也許才能夠突破並從中成長……。
記得在接受一位學長的告白後,沒談過戀愛的我腦海中滿是興奮的、害羞的情緒,更期待能實現憧憬已久的甜蜜「約會」,學長在網咖大夜班打工,所以他總是在我央求他來陪我時,告訴我他要補眠或要趕報告,比起其他每天溺在一起的情侶我們通常偶爾才有一次約會,第一次他牽著我手散步著實令我開心,但是第二第三次開始,每次動作似乎便更加親暱,尤其在我不願意的情況下吻了我,這讓我感覺很不好,太快了!我心裡還無法接受,所以我開始會冷靜下來思考,也許這不是愛只是喜歡,電影或書中描述的戀愛太完美令我矇蔽的真正想要的,最後他越來越冷漠的態度使我下定決心提分手,前後不到一個月呢!問他到底對我是不是真心?學長予以我的回應竟是「只有剛開始是……」。我原本以為自己對這事不在乎,一時糊塗加上沒經驗所以被騙罷了,過了一陣子和朋友在校園散步聊天後,在朋友的關心下突然衝動地大哭起來,也不知是難過自己的傻還是為了還未發展成「愛」的那點情愫……。後來好一段時間內,我不敢接受追求者的告白,若被逼急了就回答對方「沒感覺」,然後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不是愛這還不算是……。
人生中難免有一些傷口 是不想去碰觸的,所以面對這些傷口 ,我們常常會不自覺的去逃避,因為我們怕痛,很多行為背後都有它所隱藏的理由及原因,比如會找藉口,可能是因為曾經誠實卻遭受折罵、處罰,所以學會以這種方式逃避自已做錯的事實,而其實如徐璐所說,只有面對這些傷口,去找出背後的原因,才能途破成長!
四、書的破綻
《暗夜倖存者》雖然是由一個重大的影響事件開始描寫的生命史,根據因果關係描述出事件對人生的影響,首先除了當時的傷害還有後來的生活,並且回憶過往,但是我覺得針對時序上的處理部份相當不明顯,如教科書所說的:傳記不可能對一個人的生命做出完整的敘述,可是還是應該依循因果分析、道德判斷、歷史性影響的評估……等組織起來。作者只有交代大約的時間點,也只對某幾件事件詳加描述,並沒有更確切地、完整地告訴讀者這些她生命史中的脈絡,例如我在閱讀本書時,感覺是隨著章節作跳躍式思考與想像的…。
書名:《暗夜倖存者》
作者:徐璐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年:1998 年
陳丹妮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徐璐,台北人,是一個47歲的女性,現在的工作是台北之音的台長。她在21歲時,曾參與了當時的反對運動,另外,她自己創辦了『大地生活』雜誌,也擔任過『新新聞週刊』的總經理,而且是自立晚報的資深記者。
她是第一個突破禁忌到大陸採訪的記者,更曾採訪過許多國際政治領袖,例如:高棉總理
韓森、
作者開始有念頭要寫這樣的一本書,真正追朔起來,是內心深處開始逐漸走出遭遇強暴的陰影之後。為了釋放被壓抑長達六年的強暴遭遇,在那過程中所遭受到的困境,於是試圖一一記錄下那些心路歷程和內心世界。希望給予台灣有類似遭遇的女性一個空間,讓她們勇敢去重建對自己的信心,也希望讓許多不了解或是對這議題曾有歧視的人,能提供一個反省和了解的機會。
二、內容簡介
在1992年2月的一個冬夜,那是個很冷、很冷,有著寒流的夜晚,那個夜晚卻帶給我一場冷酷的噩夢。那晚,一名歹徒潛入了我住的公寓,當我察覺時,已經被矇住面孔、嘴巴,雙手雙腳也都被反綁,在一片黑暗中,歹徒用刀子威脅我不得喊叫,問了我放錢包的位置後,便又立刻封住我的嘴巴。之後,歹徒並沒有離去,反而回到我的臥室,強暴我以及用暴力凌虐我。臨走前,歹徒還發出威脅著還會再來的笑聲。
在這事件發生後,和大多數的受害者一樣,我選擇用忙碌來忘記這個創傷,白天如往常般的到報社上班,原先計畫好的訪問和工作也如期完成,另外,還在報社闢了一個每週一次的面對面人物專欄,在往後的一年,在白天,我是個忙碌的、正常的,甚至是極力讓自己表現出色。但到了晚上,就開始成為恐懼的時刻,每晚服用數倍量的安眠藥,使自己入睡。持續一年多,每到半夜,還是會驚醒,黑暗的角落中永遠站著一個男人。除了對夜晚的恐懼之外,與人的肢體接觸,尤其是男性,都會使我不安,甚至嫌惡!歹徒侵害的是生理,但
受傷的卻是心理,或者是整個人生。我不斷的自責、逃避,彷彿這樣才可以減輕罪刑。後來,在幾年後,閱讀了凱西,有著同樣遭遇的人的報導後,才漸漸走出這個陰影。
在台灣,由於司法制度和社會對此類的案件的不重視,甚至某種程度的歧視,導致受害者受到「再一次的精神強暴」,當發生事件後,受害者往往選擇壓抑、隱瞞,因為站出來不但會受到歧視,還可能會失去親密愛人或伴侶。因此受害者往往獨自承受這一切,暗自哭泣。這也是社會對強暴的錯誤認知及價值觀所造成的,因此,社會必須認真的去傾聽受害者的痛苦及心聲,找尋方法幫助她們,不要讓她們感到無助、而躲在社會的角落暗自哭泣。
三、書與人的映照
在這本書中,除了寫出遭受強暴的情形,以及之後所遭遇的困境。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內心所受的種種情形之外,還寫了一些有關女性方面的觀點和想法,來鼓勵女性及受害者,要勇敢的去面對生命中的一切。
在美國有「婦運之母」之稱的貝蒂‧傅瑞丹,在她出版的『第二階段』的 書中,提到『從第一階段1970年來,所爭取的女性工作、生育、政治…等 平等權,在那年代是必要且貢獻卓著的,但是,我們該開始第二階段的女性運 動了。在第二階段中,是要突破及跨越第一階段女性運動所留下的迷思,如「 不是輸就是勝」、「男女對立」…等誤導。在第二階段應進入現代女性的內心 ,了解他們的難題及需求。這難題就是在生活、工作和愛情上都會碰到實際且 具體的問題,但女性真正面臨到的是另一個問題-現代女性的自我價值觀。』
在台灣傳統的社會中,普遍存在著「重男輕女」的觀念,女性常常被認為 是沒有價值的,只要做好家務事,待在家中相夫教子,做個黃臉婆就好了,即 使在職場上,工作能力也常被質疑或打折扣,雖然已經提倡兩性平等,到了現 今,還是有少數這樣的現象發生。
因此,女性必須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了解自己、重 視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無論是在職場或家庭的角色扮演,那才是真正的「woman power」。
當現代女性一路從50年代的順從,60年代的革命,70年代的女權運 動,以及80年代的滿懷雄心壯志,一直飛奔到現在。許多女性已經覺悟到應 該停止「追逐」,該是回到自己、做自己、面對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的時候了,而不是持續依賴外界的價值觀,來肯定自己的存在。
四、書的破綻
這本書寫出作者所遭遇的經歷,以及停止逃避,看清並接受這一切,勇敢 的去面對這些傷口,雖然能鼓勵一些有類似遭遇的受害者,勇敢的走出來,讓 社會能更正視這類的問題。但另一方面,看了這本書後,一些受害者,因此回 想起這一些他們想永久忘記的不堪記憶,使他們又再一次的遭受到身心上的煎熬,這樣對他們反而是另一次的傷害。所以,這本書的評論是兩極化的。
書名:《潛水鐘與蝴蝶》
作者:尚-多明尼克‧鮑比〈Jean-Dominique Bauby 〉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年:1997年
張東玉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尚-多明尼克‧鮑比男士出生法國巴黎,在巴黎求學,曾擔任記者數年,1991年出任法文版Elle 時尚雜誌的總編輯,他1995 年12 月因閉鎖症候群而成了植物人,再也不能動不能說話,全身能動的只剩下左眼來眨眼睛的那條肌肉,然而,這成為鮑比和外界通的唯一管道,本書也是利用別人指字母,指對了就眨眼睛的方式而完成的。
當他只剩眨眼睛的方式溝通時,他體認了溝通的困難,也更能夠體解他93 歲的父親,老到連站都站不穩的無助感。在發病以前不經意的一個小動作,在發病後對鮑比來說卻是一大奢求。
二、內容簡介
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鑰匙可以解開我的潛水鐘?
有沒有一列沒有終點的地下鐵?
哪一種強制貨幣可以讓我買回自由?
在書中的最後一段,
在本書中鮑比並沒有積極勸說大眾要及時把握當下,但透過他的文章,卻不難看出他對過去生活態度的懊悔,和需要呼吸一樣,他也一樣有感受,需要愛需要讚賞,為了保持自己敏銳的心思,也為了避免陷在絕望裡失去鬥志,他還是保有發洩情緒的管道及抒發內心感受的權利。
三、書與人的映照
〈一〉書中的一個特殊觀點/植物人
「你知道B 先生變成植物人了嗎?」其中另一人說。「嗯,我也聽說了。」他們說的聲調明明白地暗示著,只有呆瓜才會不知道我已經被劃歸蔬菜類,從此和人類不再是同一夥。現在是太平時期。不能槍殺散播錯誤消息的人。我只能靠自己來證明,我的智力要比這些另一種形式的蔬菜來的高。
我相信有許多人若發現自己得了重病,面對不實謠言的散播,就算氣憤,但很少人會用自己的力量去證明事實和謠言不同,鮑比卻用了公開書信往來的方式,證明自己是有智力的蔬菜類,並且有一天他要把那些書信一張張的接起來,飄在風中,像是榮耀友誼的小旗幟,並且這些書信也能夠趕走那些禿鷹。
〈二〉自己的生命經驗
一個病人最害怕的應該就是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這樣的衝擊會打擊他們的信心及自尊。在我讀高中時,常跟著社團去參訪老人院、教養院之類的機構,但印象深刻的是伊甸的庇護工廠,那裡有提供智能不足者就業的機會,對他們來說,是對外界證明他們是個有用的人最好的證據,在庇護工廠中,我看見每個學員信心滿滿的神情,做出成品後的滿足感及對自我的信心,在那裡沒有人會覺得甚至也沒必要覺得他沒是可憐的,以同理心看待,他們或許是在實踐自我人生的意義。〈三〉兩者如何呼應/映照
當一個人陷入苦境時,沒有人會希望被憐憫,甚至更不可能希望被劃入和人類不同的區域裡,大家都希望自己是有用的人,不管處在什麼事件中,又或許,真的要遭受一個挫折一個打擊,才會開始想要把握住那些已經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因為把握不了,才會對未來的事物有所期待以及善用每分每秒,鮑比與那些教養院的學員們,雖然是在不一樣的情境下,但他們都用生命證明他們是個有用的人,不需要人們的同情,但需要大家的關愛和鼓勵,簡單的鼓勵,也會成為他們最他的動力。
四、書的破綻
〈一〉最大的敗筆
《潛水鐘與蝴蝶》此書由作者述說發病後日常生活的情形,對內容沒有可以證明的資料加以說明,也沒有使用獨立證據來加以檢證想探索的問題及研究的假設,也沒有呈現有證據支持的假設與命題,在此書中也沒有強調個體從小到大其特殊經驗的連續性,所以也讓人不瞭解作者在發病時會有那些想法的原因是否與成長經驗有關。
〈二〉教科書所提示的標準
教科書中有提到評論的標準,特別是:1、要強調個體從小到大其特殊經驗的連續性。2、所有的資料來都要加以說明。 3、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 4、生命史料本身要被組織起來,並對其進行概念化的工作。
〈三〉兩者如何扣連
在本書中作者並未說明自己從小到大的連續性經驗,所以讀者也不瞭解作者的經驗故事,只知道作者在發病後的感覺與心情,而在書中也沒也使用完整的資料來加以說明,再加上此書是屬於一章一章日記式的內容,並沒有完整的被組織起來,但此書採用了大規模作者所用自己語言所做的描述,材料生動,讓人對此書產生興趣。
書名:《蝴蝶輕舞三十年─郭月英與紅斑性狼瘡的故事》
作者:郭月英口述,楊齡媛、蹇婷婷撰文
出版社:東佑文化
出版年:2004 年
卓佳燕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郭月英為紅斑性狼瘡的患者,在國二、國三時發病,一路走來已經二十幾年;這許多年來雖然婚後身兼數職,且由於先生尚在考取中醫師執照階段,全家的經濟重擔甚至落在她肩膀上,對於一位病患來說是何等艱辛的過程,不過靠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力、不服輸好勝的性格
二、內容簡介
本書描寫郭月英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及她如何與病魔對抗的辛苦歷程。郭月英出身於熱鬧的市集,從小練就一身「市場人」的工夫,做生意論斤論兩、童叟無欺、待人親切、言語乾脆,也從中了解到中、下階層社會小人物的悲辛,這樣的成長環境使往後她在面對病魔和坎坷環境時,不但不低頭反而越挫越勇。有個快樂童年生活的郭月英,夢想著婚後也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天不從人願,婚後的生活讓她痛不欲生。剛嫁過去婆家時,除了要負擔家中所有的經濟來源,還要融入7個人三代同堂的家庭,看婆婆、弟妹的臉色過日子;一切還沒上軌道時,她不小心懷了孕,她的生活壓力並沒有因為懷孕而減輕,卻更艱辛;當她先生考上中醫師執照時,以為可以過著少奶奶的生活,不過接踵而發生的事情,讓她一度要了結自己的生命,先生不斷有外遇、愛慕者的來信源源不絕、甚至有性愛光碟外流,造成當時社會的轟動;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她勇敢的活下來?莫過於在她每次發病時,先生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兩位天真無邪兒子的鼓勵,一路走來雖滿目瘡痍,但也有甘甜幸福的時光;經歷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難免灰心失望,但不絕望,辛苦過後的甜美最讓人難忘。
三、書與人的映照
作者提到對自己要求極高,很「龜毛」的人,二十多年前的她,老是頭低低、眉頭深鎖、心事重重,不善也不喜歡和別人應答、社交,只鎖在自己架設的無框空間裡,總是一個人默默地、不停地做該做的事,她先生稱她為「啞女情深」; 本來是個天真無邪的女孩,有口直言、有話直說的人,因為倉促的嫁到婆家,一剎那肩上多了許多無中生有的責任和義務,讓自尊心極強的她,將所有的不滿、無奈、怒氣往肚裡吞,悶在心中,悶久了也就生病了。
反觀自己,想著原本應該是個快樂無憂的小女孩,因為家中某些因素〈在這不方便提出來〉,對於自己的成長影響深遠,長久累積下來,使的我異於平輩的成熟,沒有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卻比別人多了一份敏感細膩的心,沉默寡言、文靜、不輕易說出內心真心話是別人常對我的評語;現在自己也已長大成人,我確實不喜歡自己的性格,不過我並不會因此怪罪於家人,因為過去的事我改變不了,不過未來是掌握在我自己手上;自己的路,勇敢的走。
作者的人生道路千瘡百孔、彈痕累累,從「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到「看山還是山」的人生最高境界,唯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了解箇中滋味,酸甜苦辣皆嚐盡,成就了現在圓融的智慧;我雖還年輕,沒有作者豐富的人生經驗,卻也體驗到不少挫敗和失落,我不怨天尤人,因為這些事情的發生是我成長的來源,偶爾的抱怨和生氣是我發洩情緒的管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要走,我正在創造我自己的生命奇蹟,屬於我自己的生命,或許艱辛難走,我會勇於面對,希望有一天能迸出璀璨美麗的煙火。
四、書的破綻
本書的一開頭即有作者的自序,而我發現自序的內容卻是書中每個章節的摘要所拼湊出來的,重疊性很高;而在書本後半段部份,作者把所有她每次發病先生幫她開的藥單、症狀、日期,一五一十的完整寫出來,也把許多中藥的藥名、藥效完完整整的書寫出來;書中也提到一些名中醫師的名字、診所、餐廳,不過書後卻沒有註解,出處來源標明不清。
在教科書中第一百九十頁中,「生命史的寫作原則」裡,有提到「個案對客觀情境的所有陳述必須盡可能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及「避免無關的陳述與無謂的重複,要精簡」,這是教科書中所提示的標準。
本書即犯了教科書中所提示的標準,自序部分重複了書中的內容,不免令人產生內容空洞,沒有新鮮感;而藥名、藥單的詳細敘述則讓人有事不關己的感覺,做了很多無謂的陳述;再來書中所提到的中醫師名字、診所名字等,則沒有其他獨立證據來源檢核,是否涉及到個人隱私權或是作者另有其他商業用途(例如想打知名度、打廣告),不得而知,讓人充滿想像空間;如能將這些缺失改善,不敢說將會很完美,但至少會越來越趨至完美。
書名:《輪椅上的公主》
作者:
出版社: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年
柯宜均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17 歲的那場車禍,江偉君面對了人生的轉折,看到人生更多百態,和豐富了人生觀,回到台灣後發現了台灣在無礙空間設施的不足,和台灣普遍對傷殘人士的看待眼光,大多輕視他們的能力。藉由此書,讓大家不只對江偉君的生命歷程有所啟發,對社會能發揮更多關愛。
二、內容簡介
17 歲那場車禍,從此輪椅取代了她的雙腳,他也從不怪罪那開車導致他們車禍的同學。當全家聞知她車禍後,便搭機前往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原本少做家事的爸爸,也開始洗手作羹湯,家庭的溫暖讓她很快重新振作,經由醫院介紹她參加了復健中心舉辦的水上活動,在此活動她認識跟她一樣的傷殘人士,甚至是更不便的失聰、身體外傷的夥伴,找到她面對生活的勇氣。
女生大都希望生命中,有個懂的疼惜自己的人,原本簡單的夢想變的遙不可及,她現須考慮更多,男方家長是否能接受她的不便?在這麼多磨練後,她反而希望自己能更獨立。
台灣無礙空間設施的不足,是她積極想改變的,無論是任何公共場合,或私人空間的廁所,都讓傷殘人士極為不便,另方面國人看待傷殘人士的眼光也須改觀,輕聲問候:需要幫忙嗎?對傷殘人士來說是莫大幫助。她四處奔走,發願為不幸的人付出,用無限的生命力,洗滌所有受傷的心靈。 三、書與人的映照
雖然我失去很多,仍然有更多是我能去創造的。凱薩柯琳納醫院位於加州,世間有脊椎復健的醫療中心,每年有贊助廠商舉辦給「受傷者」參加的水上活動,約莫九十八位的受傷者參加的活動,義工就有好幾百位,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與最佳的指導,不會有誰被冷落。義工大多是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因為申請名校入學時,課外服務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且很多人也喜歡來當義工,他們覺得是在幫助弱勢團體。
大三的迎新露營我擔任隊輔一職,小隊員有一名為全盲的視障生,在出發前我們曾經到學校的資源教室詢問有關視障生的注意事項,一開始,老師便告訴我們對待他們的心態如同一般人即可,在2 天的活動行程裡,我特別照顧他,也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深怕一不小心傷害了他,漸漸的,在經過幾次的聊天相處後,他的樂觀個性也感染了我,其實只要我告訴他目前身處的附近環境,他也可以跟同學玩的很高興,跳舞只要帶著他比劃幾次,他也能很快上手的。
在此次活動中,與視障生有良好的互動,也共同成長,而現今視障生受學校良好照顧、安排,日後出社會應受到國家社會福利單位重視,協助他們的生活起居,加州醫院藉由水上活動,讓
我們生活中,每天面臨很多選擇,可以獲得更多服務他人的機會,創造更多生命機價值,用生命發揮無限潛能,也許,選擇不一定正確,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不去做,也許什麼都是空談,試試看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或收穫,不是嗎?
四、書的破綻
一開始,便以車禍的發生為主軸,道出很多作者心理對車禍的看法與如何重新振作,和一些零星發生的生活經驗,故事裡提到過多車禍,很難看到作者想傳達的目的,到最後作者藉由述說個人經歷的無礙空間設施,對台灣無礙空間設施的不足,希望傳達讓更多人重視此問題-作者和讀者都清楚該生命史的寫作目的。
書中有一段提到作者至首相家當家教,此段偏向生活特別經驗的描述,在整本書裡,主旨是對生命的不放棄,不太具有關聯,作者可能想與大家分享,首相女兒,其實跟一般人一樣,想要過自己的生活-對個案個性特徵的敘述,必須要清楚地說明為何這些特徵特別適合來描述該個案。
書中作者提起很多在國內、外,所認識的男生朋友,但戀情最後都無結果,
書名:《簡單的幸福:「不簡單的生命」珍惜「簡單的幸福」》
作者:連家祿
出版社: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年
陳詩尹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連家祿,男,29 歲,牡羊座O 型,在1976 年4 月9 日出生於屏東竹田的一個純樸鄉下地方,是一位患有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患者,現為藍鯨印刷廣告設計、藍鯨彩色印刷代工中心的負責人、中華民國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第五屆理事、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常務理事,曾獲91 年度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第六屆資訊向日葵獎」、93年度炬光獎「高雄市青年創業楷模」、第九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書寫的目的是為了感謝給予作者鼓勵與幫忙的朋友,其中也包括他親愛的老婆,還有讓大家了解殘障人士在創業的辛苦過程,希望大家能多點工作機會給用心做事的殘障人士,也讓大家了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這種病症的不便之處;另外也希望能夠幫助一些人思想更開闊,勇於面對困境,樂觀處事。
二、內容簡介
因為家裡有兩個殘障的孩子─大哥和作者,當時作者和父母對於外面的異樣眼光感到很羞愧、很自卑,但是父母並沒有放棄他,不會因外表的不同而將之關在家裡。從幼稚園到小學六年級下學期,都有堂弟健豐的陪伴和照顧才能順利完成學業;由於行動不便加上力氣小沒有玩伴,能玩的玩具少之又少,故唯一的童玩─螞蟻讓作者打發時間。
小學畢業後,母親為了訓練他獨立的個性及學習一技之長,堅持將他送往彰化縣和美鎮的「彰化仁愛實驗學校」就讀,這是一間身心障礙人士職業技能養成學校,在此作者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也找到自己的快樂和自信;在校期間作者也曾叛逆過,抽煙喝酒,但在老師的苦口婆心下,和談戀愛的因素,而改掉這些惡習,努力於學習,結交好友,奠下創業的基礎。
畢業後與幾位同學在彰化鹿港自組一家工作室,其中遭受店家的拒絕、別人的冷言冷語,但作者不畏挫折,再接再厲,也因此培養作者的韌性,也因為這樣的態度,追求到與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太太─麗娟,並有兩個可愛健康的兒子;其中作者經歷了感冒而生命垂危、搬家到高雄這陌生的地方再開始─鼎泰店開幕、丈母娘的原諒、探訪病友並鼓勵病友走出來,一路上他都秉著樂觀、積極的態度,相信「自助而後人助、天助」,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三、書與人的映照
作者家中有兩個殘障人士,他大哥和他;他出生後七、八個月,父母見他和大哥成長狀態一樣,心裡就已經多少有些懷疑,為了使家祿能不像大哥那樣,那時只要聽到親朋好友說那裡有特效藥或處方,就會到處去求神拜佛,求一些來路不明的藥物和偏方讓他試了又試,但始終對身體狀況沒有特別效用,父母心裡很難過,而他內心裡也一樣不好過,只能看著父母傷心,卻也無能為力。家祿因為外表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而沒有人陪伴他玩,只能一個人,但這些經驗給他很大的感觸,「不要以外表來評論一個人的成就,既然外表有了缺陷,就不必再為了外表的缺陷而悲傷,缺陷只不過是身體的某一特徵,實在沒有必要為自己身上的這些特徵而苦惱。」
我家中有兩個殘障人士,父親和弟弟,父親原本擁有健康的身體,某次從樓梯摔下去造成肢體不便,當時事情發生沒有任何症狀,一次父親因心臟問題送醫、住院,症狀就出現,半身的右手和右腳不停顫抖,並逐漸的僵化無力,到現在已有十幾年仍然沒有康復,只要聽到親朋好友介紹,父親都會去嘗試,中醫、西醫、求神、偏方等等,仍然沒有效,也使得家裡的經濟面臨困境,看著父親的希望一次次破滅,查不出病因,到最後只好接受;而我弟弟是天生就一邊的耳朵長的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一邊正常一邊不正常,而聽力也是一邊聽的到一邊聽不到,這樣使得他要聽人說話時有些吃力,而周遭的人不瞭解而認為他很笨,也因外貌的關係嘲笑他、捉弄他。
父親從健康的身體到殘疾,現今只能吃藥控制顫抖,除了肢體不便,父親還得扛起一家人的生計,承受現實和病痛的壓力,看在眼裡,我真的覺得很難過和心疼,卻只能無奈和無能為力,和作者小時的無能為力感相似,只能默默看著;當我得知弟弟受到同儕嘲笑和捉弄,讓我覺得不該用外表來評論一個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用自身淺短的眼光去認識一個人,故作者的這一番話,使我覺得感動和深有同感,應該抱持開闊的心去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與自身不同代表著每個人獨特的地方。
四、書的破綻
我認為最大的敗筆在於,作者在敘述個人的生命歷程的一連串的經驗時,時間順序的架構處理的不夠清楚和完整,有點跳躍和穿插的方式來進行;剛開始從第一部的「小時候」到第二部的「在仁愛學校的日子」歷程處理是有所連結,但到第三部「創業的第一步」中,所敘述的結構就比較鬆散、跳躍和穿插,生命歷程的陳述連結性不夠。
在教科書中,有提示的標準有「生命歷程取向注重在自然情境中一連串的經驗,也因此對人、情境及行為在時間進程中彼此互相影響的過程感興趣。這是明顯帶有時間向度的互動論。」;還有「生命歷程取向提供了一個共通的概念架構,用以分析具有時間連續性的行為、個人狀態和情境遭遇。」
作者不完整的時間向度的陳述和課本中提到的例子─吳爾芙,有所關聯和相似;在教科書中提到吳爾芙在該書的事件時序上的處理不明顯,這種相當沒有結構的敘說形式中缺乏和遺漏的訊息就會明顯。生命歷程重視明確的時間和生態上的向度,以及關注經驗順序的因果結構、人與情境在時間歷程中互動的過程,由此可知,作者的敗筆是和提示的標準有所關聯。
書名:《織田信長》
作者:古木
出版社:喜讀文化委託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5年
林奕辰
南華應社系
一、作者簡介
古木,國立四川大學史學研究所主
作者獨鐘古代、歷史英雄或風雲人物,在其深入研究的日本戰國史中,織田信長更是其中最具話題性的一代霸主。作者在書中描寫織田信長如何從「尾張大傻瓜」變成日本戰國中的第一大名,以及其波瀾壯闊的一生是如何在「本能寺之變」殞滅,讓讀者對此一英雄有更深的了解。
二、內容簡介
織田信長 (西元一五三四年~一五八二年),出生於尾張那古野 (今名古屋市),自幼便有遠大抱負和超凡才華,卻因行止乖張而被世人認為是缺乏才智、難當大任的小無賴。其父織田信秀只是尾張的一個小城主,隨時面臨其他強勢諸侯的挑釁和兼併,形式一點都不樂觀。換言之,除了少數幾位慧眼識英雄之人外,幾乎沒有人對信長的未來抱有太大希望。
信長十五歲時繼承家督之位,三年後父親信秀過世成為真正的家督,但接踵而至的卻是重重危機。虎視眈眈的除了有美濃的「蝮之道三」齋藤道三,甚至還有同胞弟弟織田信行。信長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不僅沒被敵人算計,而且日趨強大,漸具王者之相。在期後近三十年裡,信長統一尾張、攻佔美濃、入主京都,一步步朝向「天下布武」的目標邁進。在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政治權力集團之間的鬥爭情勢異常複雜,各種關係的轉化讓人目不暇給,要在這樣情勢下始終保持強勢地位實非易事。信長卻做到了這點,不僅長期控制京都,而且力挫群雄,成為戰國時代第一個有實力統一全境的英雄。雖然信長最終未能實現夙願,而他未竟的事業,由他生前的愛將豐臣秀吉來完成。
三、書與人的映照
書中描述了許多信長青少年時桀驁不馴或行為乖張的種種事蹟,像是以賞金利誘村中孩童玩打仗遊戲,並嚴重到頭破血流,或像野孩子一樣穿著非常邋遢、以手抓食充滿野性的行為,仗著自己身為城主之子的身份到處惡作劇,雖受到許多村民投訴,卻仍不知收斂,替自己惹來許多壞名聲。甚至在父親過世的葬禮上,做出對靈牌扔擲祭香的忤逆舉動。
我想到青少年那段叛逆的時期,國小、國中時因成績不錯,但個性叛逆不受管束,在學校及補習班老師的眼中是個聰明的問題學生,就像信長那樣大部份的長輩對我都不抱什麼好評,叛逆行為像當著全班跟老師對罵,甚至口出惡語,也常針對老師做人身攻擊,在家也幾乎每天與母親吵架,有時甚至以撕毀作業或破壞東西洩憤,表示心中的怒氣。印象深刻的幾次事件有,因不想作學校規定的寒假作業與母親大吵一架,憤而撕毀整本寒假作業,然後逃出家門。在學校因被老師冤枉而在班上對老師罵粗話,最後被帶去訓導處險些記過。
在本書看到信長青少年時期時,不知不覺使我想起自己年少輕狂的過去,其中有些記憶仍牽動著我的心緒,有的還令我感到當時的憤怒,有些卻讓我感到悔不當初。時間使人改變,信長變了我也變了,信長最後能在歷史洪流中為自己寫下精彩的一段,這種感動讓我對自己增加了一份期許,雖然我不求成為英雄中的英雄,但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四、書的破綻
本書缺點在於結構過於跳躍,除了陳述方式跳躍外,描述信長從年少輕狂桀驁不馴的惡少轉變為成熟穩重精明幹練的霸主,過程過於簡略,僅以信長之師平手政秀切腹自盡死諫力勸信長自律圖強帶過。
陳述方式前後跳躍如,介紹完信長十八歲時的事件後卻又跳回十五歲的事件,但都標明西元年份,只是令讀者閱讀上稍覺困擾。真正的敗筆在於內容過於著重時事政局形勢的演變,忽略掉信長心性轉變的歷程,似乎將信長描寫成在一夜之間由一位惡少變成穩重的國王。以教課書中所提及的結構問題是,當要從一特定理論取向出發時,資料變會顯得相當不足,書中的資料根本無法判斷信長的心性是如何轉變。那麼當作為特定理論或是以科學方式來分析或判斷信長個人的心理特質,或精神發展的研究文本時,此書便顯得只是描述織田氏的歷史或是戰國時代的織田氏史,而非描述織田信長此人的生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