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親子溝通的本質談親職教育介入

 

張筱苓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前言

   

家庭是個體最早接觸的社會團體,若個體在家庭中能適應良好必會促進其良好社會化的歷程。Mead1983)提出社會化是一個歷程,此歷程使得個體能在自身生長的社會下適應良好。在家庭之中,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即是透過親子關係,家庭是兒童接受社會化最早也最久的場所,透過家庭中親子關係的發展,讓正在成長的孩子有機會和經驗獲得基本技能、行為、價值觀及知識,以使他們能成功地發展社會關係(Maccoby, 1992)。因此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讓家庭功能有效的發揮。

家庭在子女社會化過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地位,所以父母能善盡其責,塑造子女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及親子關係是有其必要性,但因為社會的繁榮及演變,致使親子相處時間減少,彼此間的互動機會與層次大不如前,由此,更顯得親職教育的重要性(謝青雲,1986)。親職教育主要目的是在教導父母如何實施家庭教育,使得父母善盡其為父母的職責。親職教育的主體是父母,客體是子女,成功的家庭教育,取決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子關係及角色扮演(王連生,2000)

家庭中的成員因溝通而產生互動、交換訊息,並藉此互相了解。因此,良好的溝通是增進家庭關係之必要條件,而親子溝通即是家庭溝通中的一環,影響孩子的成長甚為重大(棟樑,1983

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是否良好,首重在親子溝通的技巧,良好的親子溝通可以讓家庭和諧、提升生活品質,也會使父母在教養子女上變得輕鬆許多,近年來,許多親子衝突的結果,造成了許多遺憾,更證明了親子溝通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旨在探討親子溝通的意義與型態,及親子溝通與親職教育課程的建構,期望一般家庭能從親子溝通互動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引以為借鏡,期待每家庭都能有和諧的親子關係。

 

貳、親子溝通的意義、型態與影響因素

 

一、親子溝通的意義

 

在論及親子溝通之前,首先闡釋溝通的意義,丁興祥、李美枝與陳皎眉(1991) 認為,所謂的「人際溝通」是指藉著某種符號 (symbols) 的媒介,將一個觀念或訊息,由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過程。而吳就君(1986) 則指出溝通的意義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兩人有意義的互動,包含交談時所發生的口語和非口語行為;是人與人之間訊息傳遞的過程。謝文全(1988) 把溝通定義為,個人或團體相互間交換訊息的歷程,藉以建立共識、協調行動、集思廣益或滿足需求,進而達成預定的目標。因此,所謂的溝通應是人與人之間藉由任何形式的行為交換訊息以了解對方想法的歷程。

而親子溝通可說是家庭溝通中的一環,只是親子溝通有其特定的對象即父母與子女,且親子溝通的過程包含了父母與子女溝通的頻率、內容、及親子互動的結構(Palan1998) 。朱(1996) 對親子溝通的定義為,發生在父母與子女間知覺到的所有溝通行為,而經由這些溝通行為交互傳遞了父母與子女間的認知、態度、情感與行為等層面的所有訊息,並將親子間予以連結在一起,所以親子溝通是發展維繫親子和諧及成長的重要因素。而林玉慈(1998) 則認為親子溝通為父母與子女間,藉由分享情感、意見、態度、喜好,而覺知到彼此訊息傳遞與交換的歷程。因此,親子溝通乃是父母與子女彼此之間相互分享情感、交流意見及表達需求的知覺行為。

 

二、親子溝通的型態

 

(一)邱清泰1979) 將親子溝通的型態分為三種:

1.理智型:在此溝通型態下,親子之間的溝通是單向的。父母有絕對的權威,發號施令,斥責批評,警告威脅;子女只能服從而不能有相左之意見。此種溝通的特性是缺乏感覺和感情,過度運用理性權威的極端表現。

2.感情型:在此溝通型態下,親子之間的溝通亦是單向的,不同於理智型的不斷要求,而是無節制的給予。父母相當寵孩子,過度順從孩子的需求,甚少管教、勸戒孩子。其特色在於過分感情用事而缺乏理智的使用。

3.平衡型:在此溝通型態下,親子之間的溝通是雙向的。親子間能夠自在從容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既不會有被拒絕亦不會有被斥責的威脅,是兼具理性與情感的溝通模式。

(二)Olson, McCubbin, Barnes, Larsen, Muxen, Wilson(1983)以溝通技巧來分, 將親子溝通分為以下兩種:

1.開放式溝通:此指家庭成員之間採用正向之溝通技巧,例如,同理、傾聽、支持等,家人之間能自由自在地交流事實及情感的訊息。

2.問題式溝通:家庭成員之間不能坦然分享而有所選擇、猶豫、保留,以負向態度互動,且經常使用負向溝通方式,例如,批評、雙重束縛(double binds)

(三)謝秀芬( 1986 ) 將一般家庭中常見的溝通型態分為以下七類:

1.混亂的溝通型態:經常藉口才和語言來攻擊、挑撥、指責或諷刺對方,或將自己的困難、不滿、委屈、不安或個人的需要投射到對方身上,溝通既無條理也不連貫,這是最具破壞性且容易導致爭吵之方式。

2.壓抑的溝通型態:表現明理體貼,以被教導的是非、好壞觀念來運作,而不表現真正的情感,怕遭受失敗和攻擊,時時防衛他人的攻擊。

3.憂鬱的溝通型態:所投射出的訊息是無望、無助、罪惡的,家庭的氣氛是沉重、死氣沉沉的。

4.神經的溝通型態:這是由於神經系統上的歪曲、情感轉移投射作用,以致使期望、需要和感受混亂不清,訊息的傳達受到影響。此種由於認知的歪曲或認知能力的減弱,導致神經系統上的問題及家庭的衝突。

5.神經分裂的溝通型態:這並非指家庭成員真的神經分裂,而是家庭中的溝通模式毫無組織,而且非常不明顯。在同一時間裡,傳遞了多重的訊息,且又多相互矛盾不協調。雙重束縛的溝通(double-bind communication )是主要的特徵。

6.消息交換的溝通型態:家庭成員只將他們自己所知道的作為溝通的內容,他們也許經常交談、溝通,然而只傳達消息而已。這一種沒有建設性的溝通方式,一點也不能互相分享到對方內在的感受,也不能體驗到家庭的整體性。

7.理智說明的溝通型態:每一件事都設法講出一番大道理來,注重邏輯,也深明是非,尤其精於心理分析。溝通領域僅止於頭腦部分,而非整個人的交流,由於缺乏親密的情感交流,雙方都有疏離感。

 

三、親子溝通的影響因素

  

溝通不良易引起不必要的誤解,相反地,有效的溝通將增進關係的和諧。在家庭中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往往出自於溝通的不良,因此以下便引兩位學者之觀點來探討影響親子溝通成敗的因素為何,以提供有效親子溝通技巧之參考。

 

(一)楊坤堂(1993) 提出Smith 1986年之研究,說明父母扮演下列七種角色時,因未留給子女成長與自主的空間,將妨礙有效的親子溝通:

 

1.指揮官: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喜愛發號施令者,全場控制,不是替子女處理問題,就是指示子女如何行事。

2.道德家:這種父母在親子溝通時總是做道德是非善惡好壞的批判。他們不傾聽子女的談話,也不弄清楚子女是否了解他們的價值觀。

3.萬事通:這種父母認為年歲等於智慧(或學識),喜歡以自己的經歷指導子女如何處世。

4.法官:即使他在聽孩子說話,心中卻已早有自己的意見及看法,於是對子女的行為總是冠以對錯標準。

5.批評家:這種父母對子女抱持消極和悲觀的態度,他們對子女的言行吹毛求疵。在每一次的談話中找缺點,在子女的每一次的表現中找錯誤,在子女每一次的提案中找問題。

6.心理學家:喜歡分析子女,總是揣測子女心理的想法,但卻未和子女作過充分的溝通與了解。

7.慰問者:這種父母是同情的濫用者,對子女的問題容易情緒化反應,或扮演子女問題的救苦救難者。

(二)曾瑞真(1993) 亦提及在家庭中有幾種常見的不良溝通,這些溝通方式皆有礙於家人之間情感的和諧進而心理受到傷害:

1.溝通陷於是非對錯之爭

溝通的目的在於訊息的交換以解決問題,增進了解或促進關係,但是家庭成員溝通時,常將注意力集中於爭執孰是孰非因而變成意氣之爭。如此則容易彼此傷害,導致家人之間的相互拒絕。

2.錯誤的傳達方式

溝通者通常只聚焦於「自己」,忽略了所傳送出去的有形與無形之訊息。「如何說」也是另種溝通方式。家庭中,父母對子女說話的態度、聲調、表情,隱含著親子關係的親疏,因此若忽視溝通時傳遞出來的訊息,家人間的感情將受到傷害。

3.雙重訊息

溝通時的口語和非口語訊息,二者若不一致時,即出現雙重訊息的現象。如果家庭中出現太多雙重訊息的溝通,則家庭成員關係必因關係不良而受到傷害。

4.虛偽的溝通

溝通時只有表面語意的交換,不涉及內在的真正想法與感受,易形成內隱的衝突性,如此一來,對家人關係的阻礙更危險。因為表面式的溝通無法使家庭成員從溝通中解決問題,而增進了解與促進感情。

5.雙重束縛(double-bind) 式的溝通

「雙重束縛」的溝通是指發出的訊息同時含有兩個互相矛盾的指令,使得接收訊息者無所適從。若順從訊息,則自己可能成為犧牲者,若不順從訊息,則可能成為加害者,或另一種犧牲。其特色是「兩難」,選擇任何一種訊息都是輸家。

6.間接溝通

家人間為了怕直接衝突,常由第三者做中間橋樑。衝突雖可免於表面化,但內在的衝突仍懸而未解,而加深原本的鴻溝。另有種間接溝通,就是不願直接表達意思,而以曖昧、暗示、影射、保留的方式來發送訊息,並且認為對方應該懂他的訊息。

因此,父母若單以自己的主觀思考,而未考慮子女的立場與孩子互動,將使親子互動受到影響。另外,父母在親子溝通上若常常以權威來說服孩子,可能使孩子產生口服心不服的情況,此乃因為親子間缺乏良性的雙向溝通。

 

參、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

 

吳秀櫻1987 指出親子間是否以平等、公開討論的方式互通訊息,是影響子女對父母歸屬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為命令、控制、脅迫口吻的溝通型態,都易造成子女忐忑難安、不被尊重及難以喘息的壓迫感,相對的會阻隔子女與父母間情感的聯繫。李月櫻1994)也發現,從家庭的角度來看,子女愈依附父母愈不容易發生偏差行為,這是由於子女習慣與父母分享他的精神生活,會徵求父母之意見,將父母當成其社會和心理活動領域的部份,降低了犯罪的可能性。因此,親子之間親密的溝通及子女對父母的模仿與認同,能使孩子與父母之間建立強有力的情感連結,因而正向且良好的親子溝通將使孩子減少偏差行為,使親子關係更因如此而有尊重及親密感。

此外,林良姿(1991)發現親子間良好的溝通,對兒童之身心發展顯示正向之影響,不僅減少兒童的焦慮感,亦可以使家庭成員生活適應良好,反之,親子溝通不佳則可能使親子關係產生衝突,而對整個家庭產生不良之影響,這其中亦包括了親子關係。黃淑娟(1998)在其研究中發現,親子間若溝通良好、互動品質高,使得子女的自我概念佳、創造能力也較佳。孫毓英(1986)在研究中指出,父母與子女間有效的溝通應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翁樹澍(1990)亦認為親子間能彼此分享喜好、情感、需求,經如此歷程,能建立親子間相互的了解,並增進親子間的和諧度。

另外,黃郁婷1995)在其研究兩代之間親子溝通中亦提及,父母和子女間如果透過良好的親子溝通,可以使兩代之間更互相了解。朱中(1996)則指出,有效溝通能將親子連結在一起,且能維繫、發展親子關係的成長。綜觀以上研究,發現親子互動的學者皆非常強調親子溝通能增進親子之間的了解,以此推論親子溝通將可能影響到親子之間的和諧性。

甚至許多研究顯示楊秋燕,1992林昭溶1997;李至,1998;楊子萱,1998親子溝通品質不佳乃是親子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親子衝突多,可能影響親子關係的和諧性。

可看出許多研究皆支持正向親子溝通能避免不必要之親子衝突,良好的親子溝通亦可減少孩子的偏差行為,使孩子有健康的心理發展,並在學業上有高創造力之表現,及避免親子衝突之產生,良好的親子溝通不僅對孩子的發展有正向之影響,相信亦能對親子關係發展有所裨益。

 

 

肆、親職教育介入模式

 

一、教育介入的意義

 

根據Doherty1995)所提出的家庭涉入模式(The levels of family involvement model,簡稱LFI)五層次中的第四層次:簡要且聚焦式的介入brief focused intervention)來清「介入」一詞的定義與分際,所謂「介入」是指針對當事人的特別需求或高風險處境,進行當前問題的評估以及有計畫性的努力,藉以密集地幫助當事人改善問題的受困程度。其所援用的理論基礎為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當事人在介入過程中的個人成長部分乃知覺自己在系統中的參與情況。而此處所指的親職教育介入即是指教育者對某一親子或家庭議題的深入瞭解,以及其所進行的有計畫性回應歷程。它是一種簡短精要且聚焦於某一議題的介入設計,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親子問題,所謂「較短的時間」乃相對於家族治療所涉及的長期療程而言。此外,這是個強調「此時此地」(here and now)的助人歷程,旨在協助家庭檢視當前家庭成員所面臨的問題或危機,並力求家庭關係的改變。

針對親子間的問題,家庭教育者可設計一個以溝通為立基點的介入模式,教導父母有關親子衝突處理及有效溝通的策略模式,藉以促使親子關係之和諧。當親子雙方在親子問題上遇到瓶頸時,確實是有必要藉助親職教育或諮商專家的引領來走出困境。透過教育的專業介入模式,希望能有效協助父母學習因應處理親子問題,增進溝通能力。

 

二、親職教育介入模式

  

教育介入模式在於「初級預防」與「次級預防」兩層次的專業協助。前者提供當事人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情境,以充滿溫暖關懷接納的教育方案,增進當事人因應問題的能力或改善情境品質的技巧,讓其有機會在「他助後自助」的漸進式學習歷程中建立自我調適能力,使其日後不但可以自行解決問題,更可以主動防患問題於未然。後者則處置早期出現的輕微問題徵候,以減少問題擴展至嚴重程度(吳武典,1995)。

筆者依據高淑清(2002)根據Egan1998)所提出的專業助人模式為參考架構所提出的教育介入模式與可行策略,藉以提供專業助人者自助助人之參考流程。

階段:瞭解與澄清探索並釐清親子關係的現況及問題

步驟1.導引父母陳述親子衝突情境與問題核心。

步驟2.協助父母挑戰個人盲點,並重新框視問題

步驟3.協助當事人聚焦於可使其親子關係品質有所不同的議題上。

第一階段的三個步驟說明了教育者要主動而積極地傾聽並同理父母對親子問題的現況與親子問題本質的陳述;提供機會讓父母充分表達個人的行為和情緒,藉以形構出完整的問題現場情境,以利判斷及處理。其次在於鼓勵父母自我探索與接受挑戰,引領其以不同觀點看待親子問題及其所隱藏的潛在問題,以及向父母分析親子問題的一般因應歷程與相關解決策略,協助其透過別人的經驗做好心理準備,使其得以學習並精進其處理技巧。此為預防性策略,可幫助父母適時把握化解危機的轉機關鍵,積極尋求解決問題。

階段二:妥協與學習從需求與想望中建構溝通與調適能力

步驟4.協助父母發展較好親子關係品質的可能範疇。

步驟5.協助父母將其所想望的親子關係藍圖化做具體可行的目標。

步驟6.協助父母為自己所選擇的目標下承諾,並用心學習。

第二階段的三個步驟說明了教育者要導引父母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與想望,藉以根據其發展較好親子關係品質的可能範疇。提醒父母親子之間必須真誠表達並互相尊重。其次,帶領父母所勾勒其想望的親子藍圖,是可用以改善親子問題現況的實際目標,接著選擇擬定的具體計畫,必須具有實際可達成的清楚特定結果。最後,鼓勵父母為其所擬定的問題解決取向目標下承諾並執行之,同時必須決定究竟要花費多少時間精力來追求此一目標;鼓勵父母學習克服眼前困難,用心主動而積極地達成預定目標。

階段:改變與再生擬定修正自己與善待對方的行動策略

步驟7.協助父母腦力激盪出多項可達成目標行動策略。

步驟8.協助父母選擇符合其需求與資源的行動策略。

步驟9.協助父母擬定執行計畫,以具體化步驟呈現預定的行動策略。

    此階段的三個步驟重點在於指引父母思考親子問題的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其次教導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由壓抑或發洩轉為冷靜及理性;並指導父母選擇可以確實符合其需求想望及現有資源的行動策略。最後,輔導父母按其原先所擬定的執行計畫,以具體可行的明確步驟呈現將達成之目標,支持父母實踐行動策略。

階段四:行動與成長在生活中落實行動策略

步驟10.鼓勵父母於生活中執行先前所擬定的計畫及其行動策略。

步驟11.適時提供父母指導或諮詢,以協助其順利執行行動策略,增進行動力。

步驟12.繼續鼓勵父母紀錄執行過程中的成長經驗,並適時分享經驗,體認成長的喜悅。

    筆者依據高淑清(2002)所提出的模式,秉持「教育介入」的內涵、分際與技巧,支持當事人發揮「實踐策略,樂觀其成」的行動力,循序漸進地落實行動策略,強調並導引當事人在過程中體會「行動中學習與成長」的意義與成就感,逐漸由「他助」層次走向「自助」層次。

 

伍、結語

 

    父母難為,現代的父母更是難為。如果你對孩子稍微一點,別人會說:「愛的教育不是這樣子的呀!」如果你對孩子過於疼愛縱容,別人也會對你說:「愛的教育是要有方法的。」因此,父母如何在盡了教養的責任之餘,還能愉悅地、有成效地教育出健康快樂的下一代,就有賴親子間溝通管道的健全和諧了。

因此,親職教育的推展重點之便在於協助父母明辨親子溝通的特質,畢竟溝通是家庭經驗的本質,少了溝通,家庭的美好經驗將不再完整,期盼從親子溝通與親職教育的重視與實施,讓有效能的溝通在親子間實踐出來。

 

參考文獻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91)。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連生(2000)。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秀櫻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台北: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武典(1995)。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吳就君編譯1986)。家族治療入門。台北:大洋。

至(1998)。青少年親子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月櫻1994)。親子關係與青少年竊盜行為之研究。台北: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玉慈(1998)。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良姿1991)。親子溝通型態對兒童焦慮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昭溶1997)。國中生親子衝突歷程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清泰( 1979 )。從夫妻的溝通問題看促進親子溝通的方法。張老師月刊31),50-52

孫毓英(1986)。親子互動模式與青少年社會關係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2002)。從夫妻溝通的本質談新世紀之婚姻教育介入、內涵建構與推展模式。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197-227)。台北:師大學苑。

曾瑞真(1993)。家庭溝通與關係()諮商與輔導9332-37

郁婷1995)。親子溝通、因應方式與老年人幸福感之關係。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娟(1998)。國小家庭氣氛與社會科創造表現之關係。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子萱(199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衝突經驗與因應以家庭系統理論分析。台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坤堂(1993)。親子溝通的基本類型與技巧()研習資訊10(3) 30-34

楊秋燕(1992)。青少年親子衝突、衝突情感經驗及衝突解決策略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棟樑(1983)。親職教育理論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親職教育研究。台北:華欣。

謝文全(198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謝秀芬(1986)。家庭與家庭服務。台北:五南。

謝青雲(1986)。親職教育探討。社區發展季刊3541-43

Doherty, W. (1995). Boundaries between parent and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therapy: The levels of family involvement model. Family Relations, 44, 353-358.

Maccoby, E. E. (1992). 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n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1006-1010.

Mead, M. (1983). Foreword. In Williams, T. R. (Ed. ). Socializ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Olson, D. H., McCubbin, H. I., Barnes, H. L., Larsen, A. S. Muxen, M. J., & Wilson, M. A. (1983). Families: What makes them work. California: Beverly Hills.

Palan, K. M. (1998).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keting Science, 26 (4), 338-349.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