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原力探討單親兒童生活適應
黃秀媛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 前言
近幾年來,隨著現代社會快速的轉變,科學技術的進步,女性經濟獨立的觀念增強,家庭結構產生急遽的變化,婚姻關係也受到考驗,誠如林淑玲(2000)提到現在的社會中愈來愈多非典型家庭(atypical family)的事實,如獨身家庭、獨親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混血家庭、寄養家庭、領養家庭、同居家庭、同性戀家庭、隔代教養、再婚家庭等;甚至未婚媽媽的現象也逐漸在增加,可見家庭結構的複雜程度愈來愈高,形成單親家庭類型日趨多樣,如父母一方死亡、父母離婚、父母一方遭對方遺棄、未婚媽媽所生養的兒童、由單一養父或養母收養之兒童(吳華新,1996)。另外因職業的關係必須暫時離開家庭,如遠洋船員、外縣市就業、海外投資,由一方家長撫養的「假性單親」,因父母感情失和而造成分居,甚至離家出走等原因,單親兒童數目明顯下降;依林慧芬(2001)觀察目前因人口轉型所產生之新人口趨勢,就以單親兒童及少年之數量呈逐漸上昇之趨勢,從1944年31萬5千名生活於單親家庭兒童,逐年增加到1998年的37萬7千人,約佔當年兒童人口的5.74%,亦即每17位小孩有一個是單親兒童;其生活適應問題也愈來愈多,以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學院杜奕昌、歐鈞佑等向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研討會遞交的“單親兒童心理與教育對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被調查的245名單親兒童中,有兒童存著學習適應總體不良的情況達48.2%,而且年齡越小適應不良的人數越多、比例越高﹔這些兒童有時頑劣暴躁,有時不善溝通,甚至屢勸不聽,缺乏自我控制,甚至有些單親兒童並不是問題,反而為父或母設身著想,幫忙做家事,所以單親家庭也不一定會產生問題兒童,問題兒童不一定來自單親家庭,因此培養單親兒童具備復原力能適應生活是目前社會中要工作。
貳、
認識復原力與單親兒童生活適應
近年來,從九二一地震後由蕭文教授在研究個體受創傷後或家庭面臨危機及壓力時,發現到一個現象,就是具有高危險的個體,能從危機中重新獲得適應,並漸進而獲得復原,有的個體則無法適應,有的甚至比事件發生後更嚴重,還有的個體必須藉助專家的輔導才能適應過生活,這種所影響的因素所出現的歷程即被稱為復原力( resilience)。因此復原力的影響有極大的重要因素,也是適應環境及生活的最佳能源。
一、復原力之定義
復原力一詞常被用於描述對心理社會層面危險經驗的對抗,復原力(resilience)的定義,許多的研究都有一致性的看法,當個人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中時,個人具有某些特質與能力,能發展出復原力的因子,在危機中或壓力下釋出其能量,其個體展現其某有特性,使其在困境中互動著,能散發出保護個人不受挫折或壓力情境的影響,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並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和動力過程(引自蔡素妙2002)。吳麗琴(2003)也指出復原力是適應成功與良好功能,即使處在高壓力或挫折情境,個體仍能化解其困境朝向積極正面的發展。顏郁心(2002)的研究中對於復原力有關個體復原力的發展,乃源自於對危機因應的相關研究發現,同樣長期暴露在風險危機環境中的兒童,有些會出現適應不良的問題,稱為「易受到傷害性」的兒童(vulnerability),另有一些兒童則可以發展出「不易受到傷害性」(invulnerability)的特性,因此一些臨床研究開始轉移焦點,正視為壓力中有哪些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影響兒童發展適應之行為。學者蕭文(2000)更將此種面對逆境中的個體,採取積極正向的抗壓過程稱為復原力,乃是一種個人在面對創傷或壓力時,是否能快速自我調整及復原的重要關鍵因素。
二、復原力之內涵
國內學者蕭文(1999)以Konrad&Bronson(1997)的研究報告歸納出七點復原力因子:(一)具幽默感並對事件能從不同角度觀之;(二)雖置身挫折,卻能將自我與情境做適度分離;(三)能自我認同,表現出獨立和控制環境的能力;(四)對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來導向的特質;(五)具有向環境或壓力挑戰的能力;(六)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技巧;(七)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與無價值感或無力感。就以外在保護因子而言,包括同儕、老師、家庭、學校與社區等外在環境中,所擁有的能源能促進個體復原的因素。其中家庭是最能提供關懷與支持的地方,為影響個人面對困境復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兒童與青少年復原力的研究中,特別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其實復原力支持來源實非單一因素所能構成,而是由多項因素所構建而成。誠如蔡素妙(2000)將復原力分就個體內在的人格特質與能力,和外在支持系統二個層面,簡明提出復原力的構成因子:(一)個人特質與能力:具有自我價值感、對自己有積極的期待、內控性人格、有利社會技巧;(二)外在支持系統:有非正式的社會支持網路、有重要他人的關注和支持、有參與社會的機會。
所以有多方面的關懷與支持,當個體遇到受創或逆境時不僅自己能具有保護因子之外,其實是要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保護,尤其對於兒童及青少年而言,除了人類本質能自我防衛免於受到傷害之外,本身歷經過程的復原力究竟有多少,在身心發展中還在學習與教育下,如何因應突來環境的改變,能重新適應,其環境的影響也是重大的因素。
三、復原力在單親兒童之應用
對於單親兒童的生活適應有不同的程度,也會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復原力應放在如何增進個人的抗壓能力,能隨著環境的改變下,如何協助個人從預防的角度及增進個人的能力著手,學會與環境作最佳的調適(蕭文,2000),因此應協助單親兒童找出復原力的力量來源。
Maurice、Joanna、Annam與Shelagh.(2002)研究指出兒童能顯示強而有力的復原力,具有調解保護要素有三個領域:
(一)兒童內在涵養:1.具備高自尊和肯定自我。2.本身的能力。3.依靠自己生存、能思考、能獨立。4.解決問題的能力。5.維持正確的看法。6.與其他人互相的影響。7.參與所有活動。
(二)家庭互相影響:溫暖的心、凝聚力、家庭成員的支援。
(三)社區:感覺在家庭外由成年人提供的支援,此類社區的影響能提供確實的模範 。
復原力的概念是從危機因應的觀點發展而成,在探討良好適應,不易受傷原則因應和抗壓力的研究中,能夠逐漸形成對復原力的理解(蔡素妙,2002)。就個別差異的觀點,同樣處在危機中的個體有些能抵抗危險因子,為何最後能復原漸而發展出良好的適應,但有些人卻仍適應不良。這些能抵抗壓力或具復原力的個體,究竟有什麼保護因子或機制使期能克服困境,這些保護因子或機制就是復原力的主要概念。從一些研究復原力發展趨勢來看,早期主要針對被虐待或父母離婚之孩童做長期研究追蹤,探討經歷生活歷程所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然而研究發現,即使處於相當強大的壓力或困境,仍有許多人可以免於負面結果的發生。像一般學生都有典型好鬥爭,會與朋友或家庭的成員起衝突,當生命歷程不是他們的追求的方法時 也會沮喪和挫折,更有一些學生也面對更大的生活問題,
例如父母親失業、離婚、家庭成員的嚴重疾病,一個愛自殺的人。
Lock、 Janas與 Clinic(2002)這篇文章討論到復原力行為和特性,能夠運用在家庭,學校,或者教育機構之內教育,提出以下觀念:
(一)實行無條件有自信的承諾:復原力的形成是受處境的因素與個人特性時所建構的復原力,必須從兒童開始著手。(二)建立緊密的支援關係:支援網路為這個孩子提供機會,能具有調解的功能、期望和不同關聯的動力。(三)傳達實際可行的規範:建立和傳達很高的期望,對兒童表達信任,完成有實現的能力,不但形成必要性的努力而且實現目的地。
(四)建立清楚共存的方式。(五)使用相互影響的一個低批評風格。(六)時常的說出具體稱贊。(七)劃一個人讓兒童達到目地的的輪廓。(八)讚美努力成果。(九)提供機會延長滿意心情。(十)教導生存和生活的技術。(十一)發展感興趣的能力。(十二)對有關血親關係的支持影響。(十三)提供服務機會。(十四)強調生存的本分,能自我比較。(十五)掌握許多傳達策略。(十六)從電影和書中有激發孩子們的故事。(十七)參加團體創造機會。(十八)幫助兒童建構重要性行為。(十九)分享你們的幽默。(二十)有成熟的復原力存在模型。除此之外,廖文乾(2002)研究地震災後心理復健發現家長因應方式有不同,是採取積極、勇敢的態度來面對災變的家長,會引導其子女採正向面對困境的勇氣,進而增強其災後的復原力量;若採消極態度(如因失業而懶散、退縮者;或是家長本身有震災症候群,而避談或拒談與震災有關的事物者)來面對災變的家長,會引導其子女採用消極的態度來因應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難問題。Managed 與Weekly (2003)提出此APA協會幫助兒童恢復壓力和創傷中,針對青少年的復原力,其焦點放在教導復原力的技巧、適應逆境的能力如創傷、悲劇、威脅、壓力的來源等有效率的舒緩,並且此方法是父母親、老師、兒童心理學常使用,它提出五點要點包括:
(一)依賴朋友的幫忙,有時也可已依賴朋友、家人、學校心理學家。
(二)相信你自己和如何懂得擅用你的優點。
(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能處理眼前困難的事來提高自尊。
(四)朝向光明的道路,能教導有關你自己最壞的經驗。
(五)確定新的可以到達目標,實現能到達目的並為自己感到驕傲。
Werner
與Smith(1992)則發現:(一)在青少年整個期間,具備有愛心的教師是有重大保護因子,給這些不利的環境的男孩和女孩的一個成功的重要保護因子。對青少年而言,這是有愛心的表徵,成為了一個堅固角色模範、知己和給學生的生命中重要圖表。(二)有復原力孩子們能夠閱讀有關運用支持的閱讀方式,並蒐集有趣的、熱門的及有形體的書籍,利用報章雜誌、讀書會、實施方案、表演等幫助學生建構復原力。(三)有復原力孩子們能解決問題,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問有疑問的問題,特別對有興趣的問題。
因此對於單親兒童,一般人常會忽略了形成單親家庭的背後成因,可能會對兒童造成不同的影響。學校中也少有老師會將焦點集中在單親兒童身上,關心他們如何主動知覺父母關係對他們造成的壓力與傷害。只有等到種種不良適應行為出現時,才會警覺性的給予不同的關懷。其實,對任何單親家庭兒童來說,事前的預防性支持遠比事後的補救性措施更加來的重要(劉惕君,2001)。運用復原力面對生活適應種種困難,能激發本身所具有的潛在能力、特質,並運用外在支持性的環境,來克服內心的煎熬,能重新建構自己的適應方式,是輔導工作應關注的重要課題。
参、結論
綜合以上所述,復原力應可視為個體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潛能或特質,透過與環境交互因應的過程,適時給予正向支持,即產生良好的適應結果。個人特質與環境的因子能否適當的交互作用,也成了復原力能否產生的重要關鍵。因此,復原力不單只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改變逆境增強的動力,應用單親兒童身上增加復原能力,減少受創時間,能提供迅速適應生活,對輔導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麗琴(2003)。性侵害受害者之復原力探討與建構。輔導季刊,39,57-63。
施束鍾(2003):擺渡人生-從優勢觀點看都市原住民單親婦女的生活世界-以台北縣是阿美族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玲(2000)。家庭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34)。台北:師大書苑。
林慧芬(2001)。單親家庭兒少需求與政策檢視 。載於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報告。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0/SS-R-090-030.htm
蔡素妙(2002)。921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素妙(2003)。復原力在受創家庭諮商復健工作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9(2),42-49。
廖文乾(2002)。地震災後國民小學實施心理復健之探討-一所災區小學之個案研究。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惕君(2001)。國小單親學童對父母離異經驗之敘說-現實與繪本之間。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郁心(2002)。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健彰(2003)。出獄人赴歸社會更生歷程之研究-從復原力的觀點探討之一。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文(199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4。
蕭文(2000)。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壓力症候反應心理復健上的影響。在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頁32-40)。
英文部分:
Lock, R.H., Janas, M., & Clinic.(2002) Build Resiliency, Vol. 38, Issue 2。
Managed, C.,& Weekly,D.(2003).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 help kids with stress trauma , September .P95。
Werner, E.E., & Ruth, S. S.(1992). Overcoming the
Odds: High Risk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Ithaca, New Yor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aurice,P.,Joanna, R., Anna, C. & Shelagh(2002)Developing a Resilience Package forVulnerable Children.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7, 4,
2002, (pp16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