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遊戲治療對學童輔導的應用

 

黃秀媛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自有人類以來遊戲活動就不曾間斷過,學齡前的兒童更是透過遊戲,從事其大部分的學習活動。然而現代社會變遷快速,人們比較疏遠,家庭的結構也轉移,父母與孩子互相談心的機會越來越少,兒童內心的世界無法以口語與別人有效的溝通,尤其兒童受到創傷時,不懂如何來表達的時候,就顯得恐懼、焦慮、退縮----等的心理狀況,利用兒童遊戲來幫助兒童與治療者建立良好的關係,以便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 早在十八世紀,盧梭(Rousseau,1762)(見【愛彌兒】一書)即提出觀察遊戲來認識及瞭解兒童的重要性(何長珠,1998;高淑貞,1994)。能透過遊戲的方式與兒童建立關係,消除兒童防衛心,當兒童與治療者的關係愈來愈好時,由遊戲當作媒介,治療過程的重點就由遊戲漸漸轉向語言溝通,以找出兒童的內心的思緒,與兒童雙向溝通達到輔導功能。

 

貳、遊戲治療的意義

 

    遊戲治療是一種基於心理動力與發展原則的心理治療方法,希望可以緩和兒童情緒方面的困擾,使用的材料通常是具有想像和表達功能的各種不同素材,例如木偶、洋娃娃、黏土、棋盤遊戲、藝術材料及模型遊戲等,梁培勇(1996)認為凡是以遊戲為主要溝通媒介者都可稱為遊戲治療。何長珠(1995)說明受過遊戲治療相關課程訓練的治療者,可在遊戲室的環境中,藉由提供一種安全、信任、容許和責任的態度,與兒童發展出一種正向的關係;並且由兒童自由選擇的玩具和扮演活動中,達到治療上的宣洩、支持和重整的結果。程小危、黃惠玲(1999)則說明在遊戲中,兒童可以做自己王國裡真正的主人翁,不再有人批評他,強制他做這或做那,無需與同伴們競爭,也不必受大人們權威力量的干擾,或者老是成為大人挫折下發洩、攻擊的對象,可以做自己愛做的事。因此遊戲治療法(play therapy)是基於心因論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對於兒童無法完全明確的使用語言表達及理解的情況下,治療者可用兒童能夠以身體機能表達心理層面的遊戲取代語言作為溝通的方法。在遊戲的過程中,兒童可了解人我之分離,並學習人際社交技巧,培養社會適應力,抒發情感,流露出真實的自己。

 

參、遊戲治療理論發展

 

一、精神分析式遊戲治療取向:

是在弗洛依德(1921)處理小翰斯(Little Hans)的個案之後,Hermine Hug-Hellmuthu第一個以遊戲強調在兒童分析中的重要性,於是在1919年Melanie Klein開始把遊戲的技巧當作一種方法來分析六歲以下的兒童,藉由遊戲進行的過程提供與兒童建立關係,能通往溝通潛意志的途徑。則Anna Freud比較強調,治療者必須要先與兒童建立情感上的連結,然後才開始對兒童的繪畫和遊戲做分析性的解釋。Klein則認為遊戲是進入兒童潛意識世界的管道。

二、發洩式遊戲治療取向

是由David Levy在1930年代時所提倡的,他是一種結構式的治療技術,主要對象是那些曾經有過創傷經驗的兒童。治療者的主要角色是場景改變者,藉由選定玩具來重新創造激起兒童焦慮反應的經驗。發洩遊戲治療者三種活動模式:(一)丟擲東西或打破汽球來發洩攻擊行為;或吸吮奶瓶來滿足嬰孩時的快樂(二)在標準化情境中發洩情感,就如嬰兒娃娃放在母親的胸前,以激發手足之間的競爭。(三)創造一個遊戲情境讓兒童再經歷生命中特定某些的壓力,以助兒童發洩經驗。因此結構式遊戲治療是在建立治療關係之後,佈置情境直接再製造焦慮引起情境,並讓兒童自由去遊戲,從遊戲中強調過程的復原過來。

三、關係式遊戲治療取向

關係遊戲治療的哲學基礎乃引自Otto Rank(1936)的信念,其不強調過去歷史及潛意識的重要,而看重治療者與個案關係的發展,並且保持一致的態度,現在、此時此刻的感情與經驗。由Rank、Allen(1934)與Taft(1933)三人分別在1930年提倡,它是重視治療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以及此時此地的感受和行為。他們強調單獨治療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就具有治療的功能。(梁培勇,1996)此理論中則強調治療者與兒童之間情感關係的治療力量,讓兒童再成長過程中能擔單起責任,而治療者注重幫助兒童能解決他們的困難,而不是治療者所關心的困難。

四、非指導性遊戲治療學派

最早由羅吉斯氏(Carl, R.Rogers)發展出來,他繼續研究及擴展關係治療者的工作延伸了這些概念,發展成非指導性治療學派,稍後改稱個案中心治療學派,而今定名為個體中心治療學派(Person-Centered Therapy),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對人性的一種哲學觀,它肯定個體追求自我導向的能力與驅動力。

Virginia Axline在1940年代,她成功地應用非指導學派的理論到兒童遊戲治療裡。她相信兒童年紀雖小,但每一個兒童都有往光明面成長的力量,透過遊戲治療者的非指導式態度和技術,兒童內在的力量就能突破障礙,導引兒童往成長的路上前進。非指導性遊戲治療並不控制或改變兒童,而是建立彼此關係,讓兒童能夠自由、真實的表現出來,願意讓治療者分擔她的情感與困難。(高淑貞,1998;何長珠,1998;程小危、黃惠玲,1999)

 

肆、遊戲治療適用年齡

 

隨年齡逐漸增長玩遊戲與用口語溝通種也將更加接近在學齡前期遊戲的功能通常凌駕於言語之上但到青春期語言的效用可就比遊戲強多。Terr1989)指出:「通常心理受創的兒童在年紀漸長後,會比未受創的兒童更容易沉浸在遊戲中。」因此提供遊戲機會,可促進兒童將難以用語言傳達出來的經驗,做象徵性的表達。(梁培勇,1996

 

伍、遊戲治療的目的

 

遊戲治療的目的就是藉遊戲的特質,發揮兒童本身的自我治癒力,以抒發內在的情結,使人格得以正常發展。在Dimmick與Huff(1970)合著一本兒童輔導的書中曾提到,在兒童能夠完全熟練用語言來表達自己,與別人溝通之前,遊戲是治療者與兒童建立關係的最佳管道。遊戲治療的目標,最主要並不是解決兒童的問題,而是幫助兒童來成長。提供以下的觀念:

一、建立一個安全的心理環境

二、了解並接納兒童本人

三、鼓勵兒童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

四、建立寬容的態度

五、鼓勵兒童為自己做決定

六、幫助兒童學習如何自我控制

七、教導兒童用言語來表達內心的情緒和想法

因此提供兒童一個安全、自由的天地,讓兒童在遊戲中可以學習到自我控制、自由的表達內心的世界,能尊重自己,進而尊重別人,而且學會自己能負起責任,在面對問題時更有創意或方法去解決問題。

 

陸、結論

 

兒童能發展成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是為人父母共同的願望。有些兒童在學業上、生活上、人際關係及情緒上有了困難,而影響到他的生活適應,無法與同儕共同學習,或在課堂上無法進行上課,有時他本身不快樂,變得憂鬱、害怕、退縮、害羞、不合群、拒絕上學,甚至一些生理上的病痛,如頭痛、頭暈、肚子痛、昏倒等症狀;另外還有用反抗、逃學、說謊、打架、擾亂秩序等異常行為。所以在輔導上常用諮商方式進行輔導,但對一些兒童卻無法用言語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有時連自己為什麼如此做不好的行為,自己都不知道其原因,或者兒童本人內心有所顧慮、害怕,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以遊戲治療作為橋樑,透過遊戲治療方式來進行諮商,是兒童溝通最自然的方式,遊戲是一種變通的諮商方式,不至於因強求使用口語表達而妨礙了治療關係的發展。因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能善用遊戲治療的功能,與學童建立良好關係遊戲是學童本能的遊戲能力,也是學童最初的活動,藉由遊戲為自然的媒介,學童可以在遊戲中作他的國王,不受別人的批評或指使,也不用受到大人的權威下驅使或大人挫折下的發洩攻擊的對象,所以學童可以在遊戲中把內心所累積的壓力、怨氣、委屈、困惑、挫折、迷思甚至攻擊的慾望一起在遊戲中發洩,尤其對不善表達內心的感受或比較怯畏的學生,藉由遊戲是建立師生關係,也是輔導諮商很容易進行的過程。

二、以非指導性治療方式,讓學童充分顯現內心的情緒老師採用溫暖、友善、包容的態度給予學童信賴、信心、無恐懼的感覺,與學童建立友善特殊的關係,讓學童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思想、作為不受任何拘束,即使是情緒的發洩,也能讓學童盡情發洩,主要讓學童能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內心所要表達的話,才能讓學童自我了解的,能肯定進而有信心去處理事情,去做每一件事,重新找回自己。

三、透過遊戲治療可觀察學童難啟齒語言或情感行為

有時學童很難透過語言表達感情或用語言來說明想說的話,連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有時無法用哪個語言來做表達,甚至自己無法了解他自己內心的世界,因此在遊戲治療過程中兒童在遊戲時是完完整整呈現的個體,不驕作、偽裝,遊戲可說是學童的語言,指導師應能從觀察與互動中瞭解學童想表達的訊息,瞭解學童的感受,便能幫助學童,以有效達到輔導效果。

 

柒、參考文獻

 

何長珠(1998):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何長珠(1998):遊戲治療國小輔導實務。台北:五南。

Garry L.Landreth(1994)高淑貞譯(1998)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

梁培勇(1998):遊戲治療與危機處理。台北:心理。

梁培勇(199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梁培勇(2001):遊戲治療實務指南。台北:心理。

Virginia Mae Axline程小危、黃惠玲譯(1997):兒童遊戲治療。台北:張老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