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柏拉圖理想國中之道德觀談對現代品格教育之啟示

 

歐淑惠

嘉義大學教育行政所

 

    「一個國家的興盛,不在於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                      

Martin Luther1525

壹、前 

 

在美國,曾經有人對美國商學院的學生做過調查,如果有 1%的機會可能會東窗事發入獄,他們願不願意為了賺超過十萬美元的私利而犯法?結果,竟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回答「願意」(周慧菁,2003)

青少年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決定了國家未來的走向,在台灣,天下雜誌特別於1115日出版專刊內容,針對「品格教育」,「品格決勝負」為主題,對台灣地區一八四五位國中生進行品格教育大調查,結果發現,七成以上的國中生做過弊,而且只有不到五成的學生認為,作弊是「絕對不可犯的錯誤」,另外,年紀愈大同學,愈同意「作弊無所謂對錯,端視個人決定」;有五成國中生對自己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中,「課業壓力」依然高居首位,顯示升學壓力依然籠罩著國中教育,「沒有足夠用的金錢」,則排行前三名,這也呈現了現在下一代的價值觀傾向。

同樣地,天下雜誌也對台灣地區的國中小學生的1072位老師、1433位學生家長進行針對目前品格教育總體狀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家長老師,認為台灣社會的品格愈來愈壞;有七成以上的家長老師,認為中小學學生品格教育遠不及十年前;在孩子的品格教育上應負最重要責任的前三名分別為家長、電視媒體及老師。

    今天的教育,決定明天的社會。學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環,道德教育的目的旨在啟迪學生的道德理性,涵泳基本品德,陶冶道德情操,並主動落實於生活之中,使其成為自為立法(高博銓,1998),然而由天下雜誌所做的統計資料我們可以得知,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倫理道德、品格操守,逐漸被功利代替,是否人們早已遺忘誠信與責任等等這些人格,正是保障自由民主體系能有效運作的底線,也是教育工作的基礎。

 

貳、研究目的

 

毫無疑問的,在時代的變遷和資訊的傳播下,這一代的兒童們不但較早與社會接觸,同時接受了過多的社會負面資訊,在此影響下,現今學生不但在生活上顯的較無所適從,在行為表現上也常缺乏自我控制,因此如何加強現在學生之品格教育有其必要性(李介至、邱紹一,2002)。傅佩榮(2003)指出「品德教育就其做為『教育』而言,重點仍然在於知識,要讓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不過,這種知識又不是一般的知識,而是與行為相關的知識」。而他又指出「希臘時代的哲學家,所推崇的四大美德,明智、勇敢、節制、正義,這些美德是可以教導的,方法是排除一切不正確的觀念,按照你們所知最善的方法去生活。希臘哲人柏拉圖認為此四大美德是維繫城邦不可或缺的,由今天的立場來看,四大美德皆與品德的塑造有關。」

品格教育主要包涵三大領域,分別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品格成長三方面(李介至、邱紹一,2002;周慧菁,2003),本報告即以其中道德教育為主軸,並從希臘三大哲人之一─柏拉圖,最廣為人知的著作「理想國」,列舉其道德思想做一簡介,以企能從中帶給現代教育工作者啟示。

 

參、柏拉圖理想國中之道德觀

 

柏拉圖(Plato 427-347B.C.)是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在西方世界早期哲學史上與蘇格拉底與亞里斯多德鼎足而立,具承先啟後之位。

一、理想國簡述

「理想國」是柏拉圖最廣為人知的對話錄,王曉朝(2003)指出「理想國書中不僅要給所有國家和處理公共事務的機關確定一個標準,而且也要為人生確定一個標準,這個標準不是最高標準,而是必須要做到些什麼的最低標,為了能使國家秩序井然,必須提升人的靈魂,使之能見到普世之光,尋求和發現真理」。柏拉圖建構了他心中的理想國,「理想國」最主要的假設是說人天生在追求「真」、「善」、「美」,以期到達善的理型,這好比洞穴隱喻中的囚犯為了掙脫枷鎖到達真正的世界,途中雖遭遇到許多困境,但仍努力追求真正的「真」、「善」、「美」的過程,假若每個人都可以有這樣的精神力量,必能創造出真正世界的理想國。

二、理想國中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基礎─人性觀

柏拉圖之人性觀是將其建立在心性三分說的基礎上,將心性分為金(理性)、銀(意性)、銅(欲望)等三層,他認為人性有善有惡,理性為純善無惡、慾望是有善有惡,亦善亦惡(曹常仁,1996)這三個部份同時存在於人「靈魂」中,無法將其分割或排除。最理想的「協調」方式必然是理性的部份支配、指導非理性的部份-故「理性」應駕馭過「意性」及「欲望」的部份,此方可做為道德教育之基礎。

()道德中心思想─「真」、「善」、「美」

 柏拉圖道德觀基礎建立在其中心思想「至善」觀中,以追求人生的至善,並達到真正的幸福為鵠的,所謂人生的至善,是指一個人人格的真正發展,靈魂的正確培育,以及生命的完滿和諧(Frederiek1946/1986)。而在其至善觀中又包涵了真、善、美的原則,在「真理」方面,真理之追求方可作為建立永恆道德之依據,柏拉圖師承其師蘇格拉底「知即德」之主張。Frederiek(1946/1986)認為柏拉圖對德行的三看法為,「德行即知識」,「德行是可以教授的」,以及「沒有人是明知故犯,心甘情願為惡的」。質言之,知識應是追求真理的工具,而非本身,吾人可應用其來追求真理的至善基礎,從而獲得道德上的愛智及理性的氣度。在「美育」的內涵上,柏拉圖對於藝術美的探討並不只停留於美學的層面而已,更兼涉本體的以及倫理學的層面,柏拉圖並不完全摒絕感性世界的美,但感性世界的美必須透過理性嚴格的數學考量而與理念界的美相通,這樣的美才足以導引提昇人類的精神境界走向完美的高峰,使人類在精神提昇的過程,完成了健全的人格(楊深坑,1996)

()道德教育的重心─「智慧」、「勇敢」、「節制」、「正義」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四種主要的德行,「智慧」、「勇敢」、「節制」、「正義」(Frederiek1946/1986),即為道德教育之重心。

1.智慧:柏拉圖認為國家的目的在養成國民的德,諸德之中最重要的還是智慧,國家最大目的在培養賢治者在促進智慧(Plato427-347 B.C./1970)

2.勇敢:指一個人不論在快樂或痛若的狀況下都能遵照理性的指示,知道對什麼事該戒慎恐懼,甚麼事該無所畏懼(劉若韶,1998),也就是說,在快樂、痛苦裡或慾念及恐懼的影響下,都維持一致意見,不會失去它,也就是臨陣不怯、臨危不亂。

3.節制:節制指的是某種美好的秩序和對某些快樂或欲望的控制,也就是能約束一己之欲念嗜好。一個人能夠使心靈中各個部份和諧融合,一致遵從理性的領導,他就是有節制、能控制欲念、做自己的主人。

4.正義:柏拉圖說正義是最大的美德(Plato427-347 B.C./1970),正義分為個人正義、國家正義。國家正義如同心性三分說分為金、銀、銅三階層,此三階層各盡其份,則該國家就合於正義,至於個人正義即心靈中的三部份都能各盡本份(劉若韶,1998)。正義的人不許其內心各因素互為干預、越俎代庖,正義乃人各有專司,也是道德教育理念之核心。

三、道德教育目標

  柏拉圖道德教育目標在「個人層次」上以塑造理想品性之人為主要目標,柏拉圖將人分為三種,哲學王、衛士、生產之士。哲學王之品格完美,哲學王應為愛好追尋真理之人,他的天性應是最接近於至善境界的,而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之終極目的就是培養高尚品格,完美德行之哲學王;在「社會層次」上以塑造和諧正義的社會為主,柏拉圖的理想國乃期望建立一個各依其性、各司其職,各安其份,符合社會和諧秩序,正義的社會城邦;而其「最高層次」目標為到達至善的境界。曹常仁(1996)認為柏拉圖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在於止於至善,也就是去惡揚善,道德教育根據本性與要素來施教,能與至善的觀念結合,把靈魂的結構加以改變,喚回靈魂的德行,以達去惡揚善之目的。

 

肆、柏拉圖理想國對當前教育之啟示

 

一、培養學生理性思考能力,追求至善的人生。

柏拉圖認為知識由理性思考而得,教育在發展理性在教導人們去追求事物的真理,人的理智可以透過教育,特別是思考訓練和哲學思辨而獲得。教師亦應教導學生體認真、善、美的觀念,以追求永恆不變的善為教育目的。

二、形塑學生良好的行為及生活習慣

在理想國一書中,柏拉圖認為衛士教育應戒除酗酒、勿貪睡、粗食也應禁女色,此正是良好的行為節制及生活習慣的養成,而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及良好的行為方能帶來幸福的人生。

三、音樂教育與體育教育的的重視

柏拉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應先施以音樂教育為始,他說「音樂教育至關重要,節奏與旋律比其他事物更容易滲入心靈(Plato427-347 B.C./1970)。音樂可以培養孩童有正確的節奏和和諧的態度,陶冶出優雅的人格及靈魂。而體育,則是透過一連串的體能訓練可以強化心靈,變得勇敢。

四、著重教育啟蒙的功能

理想國卷七洞穴喻言中,譬喻了洞穴中人脫離枷鎖追尋真理的過程,象徵著教育歷程是一種啟蒙,教師應透過教育啟發靈魂,並以哲學王概念自居,以身作則破除學生對學業和自我生命意義上的無知。

五、關注孩童學前教育

柏拉圖說「凡事開頭最重要,尤其那些年幼柔弱的孩子的生靈,這時候它們最容易接受陶冶」又說「我們要鼓勵褓姆和母親給孩子們講那些已經審查過的故事,用故事塑造它們心靈,勝過用手去塑造它們的身體」(Plato427-347 B.C./1970),這也告訴我們學前教育對於形塑品格道德的重要。

 

伍、結  

 

∼正確的教育使人通情達理,良好的培養和教育在國家中造就良好品質的公民∼

by  Plato

下一代的價值觀是一面鏡子,反映了我們這一代成年人的作為。在美國,近年來有些企業界主管發起了「有良知的資本主義運動」到中學去推廣品格教育,因為,他們已領悟到唯有堅實的道德基礎,才能繼續保有自由的經濟以及公義的社會(周慧菁,2003)。二○○三年九月十三日於國家圖書館召開的全國教育發展會議,提出「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建構新世紀品格教育」為討論重點之一(教育部,2003),這正也揭示了品格教育在未來的重要性。以古鑑今,柏拉圖一生追求真理,具有強烈的道德情操,深信絕對的道德價值及標準必然的存在,無論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都應以柏拉圖追求永恆不變的善為指導方針,培育下一代、智慧、勇敢、節制及正義的品德,以去惡揚善,塑造和諧正義的社會。

 

參考文獻

 

何琦瑜(20031115)。品格,大不如前。天下雜誌,28742-52

李介至邱紹一 (2002)。品格教育 的可行性分析。學生事務, 41(1)55-60。

周慧菁(20031115)。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28736-40

俞懿嫻(1996)。柏拉圖德育思想及相關語錄。哲學與文化,23(5)1578-1600

施宜煌(2002)。教育的展望:再思柏拉圖《理想國》對當前教育的啟示。中等教育,53(4)170-186.

高博銓(1998)。道德教育初探。國教之聲,32(2)15-20

張柯圳(2002)希臘文化哲學。台北:時英。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實施計劃。線上檢索日期:20031221日。網址: http://www.edu.tw/secretary/2003/discuss/ 2003index.htm

曹常仁(1996)。柏拉圖「理想國」道德教育之理念,國教之聲,30(1)41-46

傅佩榮(20031115)。約、恕、儉、敬勾勒人生全景。天下雜誌,287108-113

楊深坑(1996)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台北:水年出版社。

趙雅博(1981)希臘三大哲學家。台北:正中書局。

劉若韶(1998)《理想國》導讀。台北:台灣書店。

Frederiek Copleston著,傅佩榮譯(1986)西洋哲學史─第一卷希臘與羅馬。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lato(427-347 B.C.)/王曉朝譯(2003)柏拉圖全集(卷二)。台北:左岸文化。

Plato(427-347 B.C.)/張雄俊譯(1970)柏拉圖理想國。台北:正文書局。

Sally Stepanek著,陳一梅譯(1989)開創時代政治巨人─馬丁路德。鹿橋文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