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學觀點看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養問題

 

王筱雲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一、前言

東南亞外籍配偶來臺已有二十幾年的歷史,近年來人數持續增加,外籍配偶家庭的組成,已是台灣社會普遍的現象。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05),93年國人結婚對象與比率,為大陸與港澳人士者10,972人,占8.35%,為外籍人士者20,338人,占15.47%,兩者合占23.8%,約每四個新婚家庭就有一對是跟大陸與港澳人士及外籍人士結婚。至93年底止,我國東南亞外籍配偶人數(含歸化取得我國國籍者)總數約12.2萬人。

在生育率上,外籍配偶近7成與國人配偶生育子女,平均生育數為1.04,大陸配偶則僅有5成生育子女,平均生育數0.73人,兩者雖然都低於國內育齡有偶婦女平均生育數1.21人,但其子女總數目前已有154289人(含外籍與大陸配偶所生子女數)。教育部年初公佈一項初步統計數據,全台灣約有四萬六千多名外籍配偶子女正就讀於國中、小學,其中國中生約有五千五百人,國小學生有四萬多人(劉嘉韻,2005)。
   
外籍配偶不僅要面對婚姻調適,加上跨文化適應下形成的風俗民情、生活價值觀差異、語言溝通隔閡等衝擊(文教報,2003;朱玉玲,2002;陳守國,2004),已經讓外籍配偶惶惑不安,隨即而來生育、養育子女等問題,更讓承擔教養孩子重任的她們,顯得無所適從。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03)的統計指出,東南亞地區的外籍配偶平均年齡為二二.九三歲,嬰兒出生數佔整體嬰兒出生數比例逐年提高,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多半肩負著傳宗接代的包袱,年齡很輕便懷孕生子,來台的半年至一年懷孕之比例頗高(鄧秀珍、林昆輝、蔡馥如、鄧秀桃,2004),以台北市為例,有20%的外籍配偶20歲以下生子,多缺乏嬰兒照顧的常識(楊艾俐,2003),甚至有初為人母的恐慌(薛承泰、林慧芬,2003),所以緊接而來的子女教養問題,更需要大家的關注。

二、子女教養上所面臨的難題

歸納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有些是屬於個人因素,有些是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因素。綜合歸納相關研究,其原因有:一、適應環境困擾,影響子女心智發展。二、缺乏育兒知識,不易勝任母親責任。三、語言溝通障礙,子女易有發展緩慢的現象,子女學習發展受限。四、婚姻形同買賣,子女缺乏有利環境。五、居於經濟弱勢,缺乏自我謀生能力。六、處於文化隔閡,社交範圍相當受限制(張家楨, 1999;劉美芳, 2002;鄭雅雯,2000;陳美惠,2002)。

高雄縣衛生局針對縣內外籍配偶的保健教育認知,進行調查發現,超過五成外偶缺乏孕期以及嬰幼兒健康照顧知識(林璣萍,2003),所以需要依賴家中長輩的協助(薛承泰、林慧芬,2003);內政部「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結果也提出,在衛生醫療需求上,外偶需要育嬰、育兒知識及幼兒健康檢查資訊等,由此可知養育嬰幼兒的基本知能,他們是缺乏的。

外籍配偶受原母國文化影響,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乖乖的就好,對孩子沒有太大的期望;女孩子不必讀太多書,反正將來要嫁人,能找份工作就好,孩子不乖就要打,就該罵,教養觀念與台灣傳統觀念相類似,注重的是孩子的外顯行為,但是孩子的心理發展層面卻沒有照顧到(許如美,2005;李湘凌、洪瑞楓,2005)。

   外籍新娘嫁至台灣後,支持網絡薄弱,特別是以買賣的婚姻,容易造成家人對她們的歧視與偏見,影響所致,她們教養子女時,情緒控制容易失調,相當需要相關家庭教育單位、心理諮商與輔導機構的支援,幫助外籍配偶能儘快調適其生活,並適應為人母的角色,使其在穩定平衡的情緒下教養子女,減輕因家庭問題,造成對子女人格的影響(陳烘玉、劉能榮 、周遠祁、黃秉勝、黃雅芳,2004)。

外籍配偶子女的教養相關研究指出,外偶子女在幼兒階段的語言發展較慢,研究中實地接觸發現,他們並不是發展遲緩,而是學習上的資源及輔助不足導致學習緩慢(莫藜藜、賴珮玲,2003)。根據研究發現,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使用的字詞,比較同年齡有明顯減少、語言中缺乏複雜性、比較少開口主動講話,或社會化行為較少,平時也較少玩文字性遊戲,間接使子女的語言表達與學習較慢(王秀紅、楊詠梅,2002)。在王瑞壎(2004)研究中,外籍配偶子女似乎較有障礙,但至小學後則問題不再這麼明顯,學前教育是一大因素,父母的身教、言教及親子互動,亦是成長的原因。

但在一個家庭中,尤其是外籍配偶家庭,父親在教養孩子方面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限於外籍配偶來自於不同國籍、語言與文化的狀況下,父親教養方式對子女行為表現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李湘凌、洪瑞楓,2005),可協助外籍母親的不足。

在劉秀燕(2003)的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中,我們發現外籍配偶家庭與一般家庭一樣,擁有不同的教養方式,有對於子女忽視、不關心的,但相對的也有採關心及民主教育方式的家庭,而後者對於子女之表現也有較好的影響。因此,外籍配偶的語言問題不只是造成子女語言學習遲緩的因素,其教養觀對其子女的學習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在子女入學後,彼此將會有更大的差異,他們將面臨到認同問題,由於孩子與母親臍帶相連,透過母親認同社會,母親原本文化被壓抑,對臺灣也可能產生認同問題,兒童也可能受其影響,且遭受其他學童拒絕、排斥(楊艾俐,2003),就研究者的觀察,新台灣之子普遍會隱藏母親的國籍,沒有特別詢問,通常不會主動告知;如果新台灣之子在校適應良好,課業表現沒有特別差,同儕之間的接納度不會和其他本籍學童有太大的差異,但如果學業成就不如人,會比本籍其他學童容易受到排擠,並被貼上『她的媽媽是外籍新娘的標籤』,而受到捉弄或欺負,小小的心靈,隱藏一顆易碎的心。

鄧秀珍等(2004)研究指出,本籍及外籍學童擔心事項比較分析中發現:外籍學童有較高的比率會擔心被瞧不起,自信心不足由此可見。

新台灣之子陸續就學後,其表達能力不佳、人際關係待加強,甚至出現貶抑其母親之偏差行為,外籍母親對子女的偏差行為卻無能為力,茫然無所措(林淑玲,2003),教養能力及文化認同問題值得探究。

人際關係不佳會進一步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打從出生開始兒童即被灌輸、教導社會文化價值。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受到父母、友伴、同學、社會的影響,而學習各種不同的行為和態度,其人格遂在諸種人際關係中逐漸形成(張宏文、邱文芳,1999)。而人際關係不佳的學童由於缺乏社交技巧,容易招致同儕的拒絕、會出現社會性退縮、被孤立、感到寂寞等心理上的問題(曾瑞真,2000),尚待觀察。

由於語言溝通不佳,中文識字能力不足,無法指導孩子的課業而感到不安;加上社會對外籍配偶帶著歧視的眼光,更讓她們缺乏自信、產生自卑,以致於害怕和老師溝通,所以把和老師面談擺在親師溝通方式的最後一個順位(陳烘玉等,2004),導致孩子產生偏差行為無法與教師溝通;對於學校與家長間的互動也將產生影響,由於她們家庭大多居住在農村,或是邊陲地區,學校資源原本較都市差,父母親的社經地位也較低。臺灣社會流動的情形已不若六、七十年代,這些孩童若是缺乏特別的輔導,可能終生陷於貧窮惡夢中,代代相傳(楊艾俐,2003),往後的社會勢必付出更多的成本來解決衍生的問題。

就蔡榮貴等(2004)的調查報告指出,外籍配偶子女本身在學校中所遭遇的問題是:帶有口音腔調易被取笑;易被種族歧視、標籤化;無法自我認同,看清自己,缺乏自信、感到自卑、產生疏離;一、二年級甚至學前易發生學業適應不良;認知性科目方面需要加強、語言學習與語言結構較差,其餘國小中高年級外籍配偶子女與非外籍配偶子女無論在生活適應、學習適應或整體適應的自我評估表現上皆相近,無太大差異。

研究也發現(林璣萍,2003;陳烘玉等,2004),就讀國小外籍配偶子女之國語與數學科的學習成就會因不同地區、國籍、家庭社經地位背景的不同,而在學習成就上有顯著差異存在,研究結果與一般刻板的認知部分不符,應調整「新臺灣之子有整體學習弱勢的現象」。但其中,居住北部地區學生的學習成就優於南部地區;較明顯的,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優於中低社經地位學生,此一結果是否暗含著國小外籍配偶子女在學習成就相對較低的現象,係受家庭社經地位的影響(社經地位的指標可分為父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與收入,王鍾和,1993)。北部縣市外偶子女約三分之一需要接受課業輔導,比例與本籍婦女之子女差異不大,南部比例較高。

綜合上述,外籍配偶子女教養上出現的問題,一是:因缺乏懷孕及嬰幼兒健康照顧知識產生的兒童發展緩慢;二是:語言溝通障礙,導致學齡前子女學習發展受限;三是:文化認同問題,因母親的身分問題導致進入國小的外偶子女無法自我認同,看清自己,目前的研究報告涉及心理層面的尚不足,有待觀察;四是:外籍媽媽維持傳統的教養觀念,不注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發展,更不知親職教育的重要性,教養態度維持傳統的打罵教育,加上溝通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尋求資源,錯失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段;五是:三分之一的外偶子女學習成就低落,父母在經濟及能力上皆無力協助,需要教育體系伸出援手。

三、以生態系統解析外偶子女教養問題

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提出,每一個人都不是自外於社會文化的單獨個體,不僅受著個人與環境直接互動的影響,也受著週邊各種系統相互作用後對個體產生的影響(Bronfenbrenner, 1992)。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論強調,發展是微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以及大系統等四個系統與個體直接及間接作用的結果(圖一)(引自鄭青青、宋明君,2004)。生態系統論與文化震憾的概念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方向:外藉配偶及其配偶、家人彼此之間的文化衝突將是全面性的,是一種肇因於二者之間的各個系統之不同所衍生的一種衝突,因此,如果能夠嘗試讓嫁到台灣的外籍配偶瞭解台灣文化與傳統價值觀念,或許能藉由認識彼此大系統上的差異,幫助她們減少內心的焦慮,盡快適應台灣的文化與生活。

家庭的微系統--也就是外籍配偶的家庭--能夠因此而減少因為文化衝突所產生之不利於幼兒成長的因素;假若一個家庭裡有兩套不盡相同的文化價值,必然會造成兒童內心的文化衝突,在教養上也就無法達到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論中所謂的最佳化過程(proximal process)--- 各個系統間的統整一致性。有鑑於此,如果我們能利用學校與社區的力量,試圖讓外籍配偶及早融入台灣的社會文化中,增進家庭微系統的平衡,對兒童而言將會有較好的學習與成長的環境。

 


圖一. 外籍配偶家庭生態系統圖(引自鄭青青、宋明君,2004)

 

四、生態系統理論之意涵與應用

Bronfenbrenner1992)認為每個人終其一生,不斷的與環境產生互動及調適,來維持其平衡,因此認為人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一體。當在探究教養問題之影響因素時,必須從個體、家庭、家庭所處的社會環境、甚至宗教、文化、現行政策等各層面來找尋線索,才能得到較深入的答案。因此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此理論將影響個體的社會環境分析成四個層面:最核心的一層稱為微系統(microsystem),是與個體最具有直接關係之環境與人、事、物,而個體的特質與個性也與之進行密切之互動,例如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對兒童的影響。第二層是中間系統(mesosystem),指的是與個體有著密切關係的微系統間所形成的系統,如家庭和學校間、家庭與社區間、學校與社區間的關係。第三層是外系統(exosystem),是指能影響家庭穩定性,但個體卻未直接接觸的環境,例如工作的環境、社區支援及設施等。第四層是大系統(macrosystem),即最外的一層,是指文化傳統、信仰與價值觀對個體的影響。

Bronfenbrenner1979)認為每個人的發展都直接受到這四個系統的直接影響,這四個系統依與個體互動的頻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區別,由小到大的四個系統層層相關,如同「草履蟲」般的巢狀結構,這四個層級的生態系統中是維持在一種動態平衡的(equilibrium)的狀態,且沒有一個系統是全開或全閉的(Garbarino, J., & Abramowitz, R. H. ,1992)。

換言之,個體的發展是歷經生態系統中的動態運作而成,而系統中的各項因素皆對個體具有影響力,而這些影響力有些是透過微系統直接傳遞給個體。

由巨觀的角度而言,生態系統理論有助於分析個體所處的整體情境,對於釐清每一個系統與個體間的互動與關係具有莫大的效益;就微觀的角度而言,生態系統理論則有助於了解個體在微系統中與其他因素的互動,對於個體在這個「最直接也最密切」的系統中的運作,進行深入的探究。而整體而言,生態系統對於兒童發展確能提供一個完整而清晰的架構。

運用此理論來探討因應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養問題時,我們可以把焦點放在家庭這個微系統上,亦即外籍配偶的困境及所需的因應對策,包括外籍配偶家庭中可能出現的母親支持體系薄弱、母親文化解讀不佳、教養資訊缺乏、文化刺激不足、經濟弱勢、家人溝通不佳、婚姻關係貧乏等因素;而外籍配偶與學校和社區間,則是不可忽略的居間系統因素,包括外籍配偶嬰幼兒健康照護知識不足而影響孩子健康發育的狀況;子女學前口語的學習緩慢狀況;子女自我認同的價值混淆的狀況;學校學習成效不佳,又無能力協助其改善的狀況;人際關係薄弱狀況;歧視與孤立狀況等。因此以積極的觀點而言,希望能透過此種微系統模式的探討,來因應外籍配偶子女教養的問題,或透過此種居間系統模式的探討,來增強外籍配偶家庭的功能,間接改善新台灣之子的學校適應與生活適應。以消極的觀點而言,希望能打破影響在微系統與居間系統間相互惡性循環的因素,中止外籍配偶子女在人格情緒或社會道德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五、解決外偶子女教養問題之具體策略

綜合上述的討論,協助外籍配偶解決子女教養問題,應從家庭生態系統的四個層面下手,使其下一代成功地適應和健康的發展,其具體策略如下:

(一)微系統:

即個體最直接接觸的生活經驗或環境。可從兩個面向著手:

1、外籍配偶的自我增能與價值澄清:

可透過強制性語文教育,增進外偶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教育中融入親職、子職、兩性、婚姻、倫理、家庭資源與管理等家庭教育事項,增進外偶對婚姻關係和家庭的經營能力、兒童心理發展的了解,了解自身的需要、澄清自己的教養信念,並給予關懷與支持。。

2、微系統正向關係的建立與平衡:

提供新移民家庭家人相關教育活動,尊重新移民女性是獨立的個體,而非買賣婚姻下的個人財產,以相對的尊重來對待新移民女性,發展正向的關係,才能讓新移民女性提升自尊,並用心面對這個家庭。

預達上述目標可透過學校與家庭的親子活動,或委由社區基金會或各項協會舉辦的家庭活動,來帶動連結,並拓展新移民女性的人際關係,增進語文溝通能力,並尋求社區及社會認同。

(二)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如果缺乏連結,或是兩個微系統之間存有價值的衝突,將會影響外偶子女教養的信念,所以中間系統的正向多元連結顯得重要(Raffaele, L. M., Knoff, H. M.,1999)。

1、家庭與社區間

舉辦多元的活動,增進外偶家人參與的機會;對外偶家庭的參與、貢獻,給予支持、協助與肯定;舉辦多元性的活動,促進社區網絡之間的交流;致力於營造正向的社區形象與生活品質(Walker, S. N.,1997)。

2、家庭與學校間

外偶家庭功能因母親不諳臺灣的語言文字,無法發揮母親親職教育功能,新台灣之子父母大都對其子女期望不高,父母對子女的關心程度,不會要求成績要很好,只要不要學壞就好。因此如何對「新移民女性」賦能,及早讓他在臺灣能獨立自主,自我終身學習,找到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的自信與方向,才能撫育出多元優勢的新臺灣之子。

1)強制外偶進入學校學習,語文教育、親職教育課程不可少,沒有通過檢定者,應強制其接受這些基本教育,解決部分外偶家庭不支持外偶出外學習的現象。

2)就台北縣市「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業成績表現而言(陳烘玉等,2004),本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學業成績表現有34.5%的比例需要進行補救教學。他們可能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考量,無法到「安親班」上課,唯有仰賴學校機構開辦「課輔班」進行個別指導,及早發揮補救功能。

3)多元文化師資培訓:教師是教育的執行者,如果觀念偏差如何了得;多元文化觀念的培養及執教能力培養,在在需要進一步加以訓練。

4)多元文化教材融入課程中,讓學生學習尊重多元文化。

5)建立親師間溝通橋樑:新移民女性害怕與教師溝通,家庭與學校的連結不良,教師有需要主動出擊和外偶家庭聯繫,讓外偶家庭解除心防,願意和學校教師主動聯繫,讓孩子的問題及時獲得解決,學校行政人員應給予全力的支持。

3、學校與社區間

結合學校、社區、民間團體、社教機構,開創多元教育管道。

(三)外系統

1、修訂有利外偶融入台灣社會的法令與政策,並舉辦職業訓練,提升就業能力,改善家庭經濟。

2、媒體本著媒體倫理,多報導正向新聞,將新移民中適應良好的楷模多給予報導,一方面扭轉錯誤的種族歧視意識,另一方面強化新移民對文化認同多一分肯定,以提高自尊與自信,支持其下一代的文化認同。

3、對於一般民眾,透過社區教育方式促進其對於不同國家社會文化的理解,並養成對異文化尊重與包容的文化態度。

(四)大系統

   1、由微系統、中間系統、大系統間的努力,慢慢促進整體文化價值體系的改變,這是日積月纍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即可達成。

2、推動東南亞文化國際合作,利用交流的機會,改善國人刻板印象。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兩年一次的國際藝術節,都邀請印尼的舞蹈團來表演,很多外籍配偶及家人都會來欣賞,看到同文同種的家鄉人在台上演出,並獲得如雷的掌聲,與有榮焉,無形中改變國人東南亞種族歧視的觀念。這種效果有時比任何教育都來的有效,當然這需要政府的經費支援。

六、結語

台灣是個移民的社會,族群的異質性是社會的事實,如果我們抗拒、否認這些差異,我們將會危及到兒童的發展,包括弱勢和主流團體孩子的發展。跨國婚姻移民的下一代,並不是單純的肇因於母親不識中文,無法教導兒童,致使子女教養產生問題,而是文化差異下衍生的能力及資源上的不足,及弱勢族群備受歧視的社會隔離現象,衍生新女性移民與下一代間自我概念發展出現問題,所以需要從家庭生態系統四個層面同時著手,多管齊下,共同協助外籍配偶家庭面對挑戰。

台灣此刻正在體驗新移民潮及日趨多元的文化,光是接納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走出去擁抱這些差異,並欣賞多元文化主義,瞭解差異所在,尊重他們,認同他們,她們自然會認同自己,相信自己,並對家庭懷抱正向改善的能力與信心,進而促進外籍配偶家庭的正向發展,解決子女的教養問題。

七、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3)。內政部統計通報,九十二年第二十五週,檢索日期:2003.12.4,網址: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05)。93()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532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文教報(2003)。外籍新娘識字班雙語教材不強制。線上檢索日期:20041216日。網址:http://chienhua.com.tw/examinfo/dailynews/9202/92022605.htm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35-41

王瑞壎(2004)。大陸和外籍新娘婚生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究。台灣教育,  62625-31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玉玲(2003)。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湘凌、洪瑞楓(2005)。外籍配偶家庭之教養觀對其子女口語表達影響之研究。線上檢索日期:2005.5.25,網址:http://www.nhltc.edu.tw/~ece/learn/web/e8.htm

林淑玲(2003)。台灣之子外籍娘  比例竄升。聯合報,A11版。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宏文、邱文芳(1999)。實用人際關係學。台北:商鼎。

張家楨(1999)。南台灣外籍新娘家庭功能、幸福感與相關因子之探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研究。

莫藜藜、賴佩玲(2003)。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會發展季刊,10555~65

許如美(2005)。外籍母親親職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守國(2004)。外籍配偶中文程度不深,教育子女成問題。線上檢索日期:931216日。網址: http://news.pchome.com.tw/life/cna/20030813/index-20030813193032180343.html.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秉勝、黃雅芳(2004)。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載於「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曾瑞真(2000)。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台北:天馬。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4-99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芳(2002)。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生命述說。高雄:高學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嘉韻(2005)。全台國中小學生外籍配偶子女佔四萬六千名。線上檢索日期:94313日。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12/n778358.htm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載於「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鄭青青、宋明君(2004)。外籍新娘及其子女教育之研究分析生態系統論觀點。輯於「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

鄭雅雯(2000)。南洋到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秀珍、林昆輝、蔡馥如、鄧秀桃(2004)。國小學童中外籍新娘子女與本籍婦女之子女生活難題及學習問題之比較分析---以台南縣外偶為例。載於「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薛承泰、林慧芬(2003)。台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冬季號,頁236-238。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西文部份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92).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a(ed.). 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Garbarino, J., Abramowitz, R. H., Benn, J. L., Gaboury, M. T., Galambos, N. L., Garbarino, A. C., Kostelny, K., Long, F. N., & Plantz, M. C.(1992).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Hawthorne, N.Y.Aldine De Gruyter.

Raffaele, L. M., Knoff, H. M.1999.Improving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with disadvantaged families: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83, 448-466.

Walker, S. N.1997.An Ecological Model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84,339-36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