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癮了嗎?淺談網路成癮行為
陳一明
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前言
二十一世紀是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網路所帶來的便利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根據綜合調查機構「諾普世界」(NOP World)日前宣布一項在三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文化指標調查,台灣在這個調查的上網時間項目高居世界第一(蕃薯藤,2005),這顯示了現代台灣人花在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然而,網路的過度使用會造成什麼樣的副作用?又潛藏什麼樣的危機呢?針對網路使用者因長時間使用網路進而產生種種相關的行為反應及後果,目前多半以網路沈迷、網路上癮、網路成癮來指稱。網路成癮一詞因為涉及心理疾病的判斷標準,目前臨床醫學及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並未形成嚴謹且一致認同的診斷標準。與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相關的名稱可從媒體及文章中看到諸如,網路狂(Netaholic)、網路癮者(Webaholic)、熱衷網路者(Avid Internet user)、網路成癮失序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強迫性網路使用(CompulsiveInternet
use)與病態性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 use)等,都是指使用者因長時間使用網路進而產生種種相關的行為反應及不良的結果,這也顯示出這種網路普及後造成的現象應該深受注意。
壹、網路成癮的定義
對於網路過度使用所造成的綜合行為反應組型,在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並未提出診斷的準則(Young, 2001)。而目前對於網路沈迷所使用的量表,亦多半參照DSM-IV
其他相似的成癮行為診斷標準所改寫而成(陳淑惠,1999),故就目前對於成癮及網路成癮的定義,說明如下。
一、成癮行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成癮(addiction)是較針對藥物這一類物質而言的,其定義是: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沈迷狀態,是來自於對天然或人工合成之藥物的使用所導致,且帶來無法克制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時也會產生希望增加用量的張力和產生耐受度、克制、戒斷等現象,並對藥物產生的效果有心理及生理的依賴(周倩,1999)。成癮行為的構成及定義一般而言有六項條件(Griffiths,1998):
1、顯著(salience):意指這件事成為當事者生活中最為重要的部份,佔據當事人所感所思,並使其產生想要從事此一活動的強烈欲望,進而影響其社交生活。
2、心境改變(mood modification):意指當事人在從事某種活動後,自陳主觀感受的改變,例如覺得心情亢奮,或者是產生解脫的感覺等。
3、耐受性(tolerance):指需要增加從事某種活動的次數或分量才能達到與先前同樣的效果。
4、退癮症候群(withdrawal symptoms):意指停止從事某種活動之後所產生的生理或心理的負向狀態,例如欠缺耐性、情緒低落、發抖等。
5、衝突性(conflict):意指因從事某些活動,進而形成與家人朋友間的衝突,或是造成與其他活動間的衝突,例如工作、學習、興趣、嗜好、社交生活、或是自我內心的矛盾與衝突。
6、再發(relapse):意指重複出現上述成癮症狀的傾向。據此而論,成癮一詞的應用範圍已經不只局限在藥物癮,任何的物質,活動或者是互動都有可能成癮,正如同人們會說自己在飲食、抽煙、賭博、工作、娛樂及性活動產生成癮的現象。另可以說,成癮的現象不只發生在藥物引起的化學反應,各種物質或活動經由人類心智運作而產生一種儀式性、無法自拔的生心理狀態時,都可稱之為「成癮」(周倩, 1999)。
二、網路成癮:
國內學者依據DSM-IV 的診斷標準及臨床個案的例証,發展出國內較為完整的中文版網路成癮量表(CIAS),以五個因素來界定網路沈迷的現象,說明如下:
1、強迫性上網行為:所指稱的是一種渴望上網的衝動。在看到電腦時有想要上網的欲望或動機,在上網後個體變得有精神,並渴望得到更多的上網時間。
2、戒斷行為與退癮反應:在被迫離開或中斷上網行為時,容易產生不愉快的感覺,或挫敗的情緒反應。例如: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無法集中注意力、心神不寜等。
3、網路成癮耐受性:隨著網路使用經驗的增加,使用者必須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或投入更多的上網時間,才能得到原來所感受的上網樂趣。
4、時間管理問題:所指的是沒有辦法依循未上網前的時間安排。例如睡眠時間,上班上學、用餐時間等。
5、人際及健康問題:由於黏膩在網路上的時間過久,導致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及個人健康等出現危機。
貳、網路沈迷的原因
由於網路成癮有許多種不同型態,例如:網路情色成癮、網路人際關係成癮、網路強迫症、資訊缺乏恐懼症及電腦成癮等,因此不同個人特質的網路使用者,會受到不同的網路功能所吸引(林以正,2001)。以下依據Maslow的需求理論與壓力逃避兩個層面加以說明:
一、需求理論與網路成癮:
著名心理學家
Maslow (1970)從人的需求滿足觀點,提出行為的成因與動機,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知識與理解需求以及審美需求,如圖1-1。
圖1-1 需求理論 Zimbardo, P. G.(1992). Psychology and
life(3rd. ed.).
這種詮釋一直是行為研究上探討的理論依據。有學者從 Maslow 的需求模式來說明成癮產生的原因,認為從事網路活動的背面需求,不外乎「性的需求」、「個人意識狀態改變的需求」、「成就感與支配感的需求」、「有所歸屬的需求」、「人際關係的需求」、「生存及安全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求知需求」、「自尊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以下分別說明:
「性的需求」:以上網蒐集情色圖片為例子,一般正常人也會有這種行為,但大致會有自然界消長的原則,不會一直沈溺於這個舉動,但對病態性的情色圖片著迷者來說,他們的行為可能暗示著他們對於親密感及親密行為的焦慮。
「個人意識狀態改變的需求」:人與生俱來就有從不同觀點來經驗真實事物,並加以改變意識的需求,網路這個新工具無疑的是個能夠令人重新改變意識的重要工具,而一般人會把它當成是真實世界的補充經驗,但沈迷者則將之視為真實世界的取代物。
「成就感與支配感的需求」:每一個人都有對於下列事物的基本需求,如改變意識狀態、歸屬、親密和性、人己關係、學習、成就、對於環境的支配、自我實現及超越等,而這些基本需求都是影響選擇媒體時的動力。在複雜萬端的網路世界中,充滿困難的技術層面及社交方面的涉入關卡,這些難題都是具有挑戰性的,要通過網路世界的種種挑戰,是需要充實各方面的知識的,如果能通過考驗,則成就感當然油然升起,但是對於無法擺脫追求網路成就的人而言,為了滿足這些網路成就感,自然就成為網路沈迷者。
「有所歸屬的需求」:每一個人都需要人際接觸與社會認可,也就是需要人際之間的歸屬感,在網路世界中,有各種不同的社群提供使用者的加入,加入後就能形成志同道合的族群,滿足歸屬感的需求。
「人際關係的需求」:網路是項新工具,它可使用在其中發表自我感想,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例如,線上遊戲及聊天室的環境,就能提供人際關係的發展與滿足。
「生存及安全需求」:許多沈迷在網路世界的人,利用網路的匿名功能和不用真實身分的方式來使用,消弭因真實條件的限制而求得一個生存的空間。
「愛與隸屬的需求」:許多參與網路虛擬人際關係的人,其目的即是希望透過網路交往形成網路上的社群甚至成為真實生活中的朋友,並以這樣的方式和其他人取得社會隸屬感的連結,這種使用網路以求建立群己關係的目的即是尋求愛與隸屬的滿足。
「求知需求」:對於資訊獲得有強迫性的網路沈迷者而言,網路不但提供豐富的訊息,更由於擷取訊息的方便性,因而可以滿足求知欲望的需求。
「自尊需求」:藉由網路角色的扮演學習,知道如何轉化成為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這種由新角色的學習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表現良好並產生正向回饋將可增加「自我價值」。
「自我實現」:當網路使用者發覺在網路上投入的種種行為或是社會層面的活動,能夠使自己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並且可以開啟以往現實生活中隱藏的智慧或是社會潛能,這種發覺自我生命價值與展現自我功能的歷程,就是一種自我的實現,這也許就是為何有些網路使用者會難以自拔地深陷在成癮行為中的原因。(Suler, 2001)
二、網路沈迷與壓力逃避
網路成癮者大多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某些問題,因而轉向網路社群中找尋友伴,能提供快樂的事務及心情的放鬆。根據學者 Young 的研究,可能藉由網路來逃避的生活問題排行前十名為:1、寂寞,2、婚姻不協調,3、工作上的壓力,4、無聊感,5、憂鬱,6、財務問題,7、對自己外表欠缺信心及不安全感,8、焦慮,9、其它的成癮症狀,10、侷限的社交生活 (Young,1998)。在網路上使用者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發展新的親密關係,但卻不用擔心一些真實世界中可能產生的後果,這些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逃避,可能是造成網路成癮的原因(King,1996)。
在網路成癮的研究中亦指出網路沈迷者其實是在真實生活中面臨一些問題,例如課業或工作的困境、人際關係的問題,情緒管理的障礙,而使其產生許多負向的心理感受,轉而以上網來逃避這些負向情緒,暫時拋開無法克服的問題,減少不愉快的情緒感受(Kandell
, 1998)。
結語
網際網路是一個超人際媒體、互動式的傳播環境,它具備許多獨特的特質。各種不同的表達模式與彼此間的對等地位,使雙方皆具備控制能力時,即可創造互動性的經驗,加上角色可以交換的情境下,不僅可適時發揮群聚效應與分類效應,配合網際網路本身具備的即時、便利與匿名等增強效應,使用者極易沈浸在網路環境中
(Novak & Hoffman, 1999)。長時間使用網路,容易忽略家庭生活或社交生活、和朋友疏遠、耽誤學業或工作、會因上網行為而說謊等。另外,長時間專注地使用電腦,也容易造成各種身體不適的現象,例如:眼睛乾澀、手腕受傷、睡眠不足、腸胃不適等。因此,當我們在享受網路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時,更應該對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更加付出關懷,才不會沉迷於網路世界,本末倒置。
中文部份: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周倩(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二:網路沉迷現象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林珊如與蔡今中,1998
林以正(2001)•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研究-子計劃四: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沉迷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英文部分:
Novak, Hoffman (1999), " Measur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n Online Environments: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Marketing Science and the Internet, Oct
Suler, J.(2001).Internet addiction.Retrieved April
6,2004, from http://www. 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ausinterview.html
Young, K. S. (2001). Surfing out studying:dealing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surfing_ not_studying.htm
King, S. A. (1996). 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Retr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ebpagescharter.net/stormking/iad.html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11-17. Retrieved January5, 200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nform.umd.edu/CC/Personal/~ kandell/iacpbart.htm.
Zimbardo, P. G.(1992). Psychology and life(3rd.
ed.).